📖 ZKIZ Archives


中信建投研究所再失大將 3年流失7位金牌分析師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8/1200178.html

Qq__20180118200943.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新財富上榜分析師這一群體,在各家券商之間流動,從而使得各家券商研究所實力出現快速的此消彼長。

從2017年開始,由於天風證券等中小券商加入,新財富榜單從以往由少數龍頭券商壟斷的春秋時代,開始漸漸轉向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此前曾連續3年獲新財富煤炭行業第二名的原中信建投煤炭行業首席李俊松宣布,正式從中信建投離職,加入中泰證券研究部,中信建投研究所再度流失了一員大將。

據公開資料統計顯示,包括剛跳槽的李俊松在內,自2015年以來,曾上榜新財富,從中信建投研究所離職的首席及核心團隊研究員就達7人。

李俊松跳槽到中泰證券

近日,前中信建投煤炭行業首席李俊松向投資圈的朋友宣布,他已正式從中信建投證券離職加入中泰證券研究部,擔任煤炭行業首席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並將協助研究所所長李迅雷搭建港股及海外研究團隊。

據公開信息顯示,李俊松於2007年加入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部,2007~2010年任零售、紡織服裝行業研究員,2010年起開始任煤炭行業分析師。他所帶領的團隊在2015年~2017年曾連續3年獲新財富煤炭行業第二名。不過相比其他行業,煤炭、鋼鐵、建材、建築、交運等傳統行業近幾年每年能最終上榜的團隊數量通常只有3個。

據相關行業分析師介紹,煤炭等傳統行業,近年參選的分析師數量往往不超20位,所以最終能獲獎的團隊通常也只有3個,這主要緣於此前多年傳統行業不景氣,導致市場關註度有所下降,從業的分析師數量也隨之減少。

不過在競爭格局相對清晰的背景下,這些行業新財富分析師的地位也更不容易受到後來者影響。從近3年榜單的變動情況來看,煤炭、鋼鐵、建材、交運行業的新財富第一名、第二名變動情況都不大,其中煤炭、鋼鐵、交運的前兩名已經連續三年未變。

7位新財富分析師先後離職

每年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都是券商分析師的一道盛宴。

數十個獎項評選中,“本土最佳研究團隊”這一獎項的排名直觀地反映了當年各券商研究團隊在新財富評選中的綜合表現。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信建投成為這一獎項榜單上的常客,最高的名次是在2014年獲得的“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7名。不過此後幾年,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名次逐年走低,2016年曾跌至瀕臨落榜的第10名。

新財富綜合排名下滑的背後,是中信建投一批金牌分析師不斷流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發現,包括剛剛跳槽的李俊松在內,自2015年以來,僅從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離職的首席及核心研究員已達7人。

2014~2015年曾分別獲得新財富第三、第四名的前中信建投食品飲料團隊首席黃付生,目前在太平洋證券擔任食品飲料團隊首席。2016年、2017年,中信建投的食品飲料團隊持續無緣新財富榜單。

2016年曾獲得新財富第四的前中信建投策略團隊重要成員王君,去年離職,現任華創證券策略團隊首席。2017年中信建投的策略團隊也未上榜新財富。

2013~2014年中信建投田東紅團隊曾分獲新財富建材行業的第三名、第四名。隨著團隊核心成員離去,2015~2017年,中信建投建材團隊連續三年無緣新財富榜單。

2012~2014年,中信建投陳政團隊曾分別獲得新財富汽車行業的第五名、第二名、第一名。2015年隨著團隊成員離開,2015~2017年中信建投汽車團隊連續三年落榜新財富。

2015年~2017年,曾連續三年獲得新財富第一的前中信建投軍工行業首席馮福章,現也改換門庭,目前在安信證券擔任軍工行業首席。

2012年~2017年,連續6年蟬聯新財富通信行業第一的中信建投通信行業研究團隊也出現了“松動”跡象,2017年年底該團隊重要成員於海寧離職。而從2014年~2017年的榜單上看,於海寧在團隊成員排名上都是僅次於首席武超則,目前擔任長江證券通信行業團隊首席。  

此外,近年來,中信建投還流失了一些具有爭奪新財富潛力的分析師,原中信建投社會服務業分析師劉越男在2016年前後離開中信建投,盡管此前她未有上榜新財富的經歷,不過在2016年加盟國泰君安後,已連續兩年在新財富獲得名次。

一邊是人才不斷流失,一邊卻沒有相應的補充。從去年以來,中信建投研究所的引援工作幾乎是空白。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016年以來,中信建投鮮有引進曾上榜新財富團隊首席級別的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29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

區塊鏈是當今金融科技領域廣泛探討的熱門話題,近年來對這一技術的關註和研究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態勢。一些學者認為它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區塊鏈有望像互聯網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並實現從目前的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

一、區塊鏈技術的概念、優勢與不足

區塊鏈技術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不再需要一個傳統的中心化機構,僅通過加密算法、共識機制、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在分布式系統中實現了不依賴於某個信用中心的點對點交易、協調和協作,從而規避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數據安全,協同效率和風險控制等問題。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2008年,狹義的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鏈條的方式組合成特定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去中心化共享總賬,能夠安全存儲簡單的、有先後關系的、能在系統內驗證的數據。廣義的區塊鏈技術則是利用加密技術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共識算法來新增和更新數據、利用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代碼,即智能合約,來保證業務邏輯的自動強制執行的一種全新的多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布式計算範式。

與傳統技術對比,區塊鏈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難以篡改,更加安全。在傳統信息系統的安全方案中,安全依賴於層層設防的訪問控制。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交易的數據庫任何人都可以訪問,但由於巧妙的設計並輔以密碼學和共識機制,區塊鏈的數據記錄方式使得修改某一數據需要變更所有的後續數據記錄,難度極大。實踐證明,這樣一個數據庫可以確保市值達千億美金的比特幣,在全球黑客的攻擊下,運轉穩定。

二是異構多活,可靠性強。區塊鏈每個系統參與方都是一個異地多活節點,是天生的多活系統。如果某個節點遇到網絡問題、硬件故障、軟件錯誤或者被黑客控制,均不會影響系統以及其他參與節點。區塊鏈中的節點通過點對點的通信協議進行交互,在保證通信協議一致的情況下不同節點可由不同開發者使用不同的編程語言、不同版本的全節點來處理交易。由此構成的軟件異構環境確保了即便某個版本的軟件出現問題,區塊鏈的整體網絡不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其高可用的基石所在。

三是具備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智能合約具有透明可信、自動執行、強制履約的優點。盡管如此,自尼克·薩博1993年提出以來,智能合約始終停留在理念層面。重要原因在於,長久以來沒有支持可信代碼運行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動強制執行。而區塊鏈第一次讓智能合約的構想成為現實。

四是網狀直接協作機制,更加透明。區塊鏈提供了不同於傳統的方法,以對等的方式把參與方連接起來,由參與方共同維護一個系統,參與方職責明確,無需向第三方機構讓渡權利,有利於各方更好的開展協作。作為信任機器,區塊鏈有望成為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種全新的協作模式,形成更大範圍、更低成本的新協同機制。

雖然區塊鏈有上述優點,也很好地達到了比特幣的預定設計目標,支撐了比特幣系統的正常運行。但也正因為區塊鏈技術早期主要是服務於比特幣,在某些方面有著明顯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性能和擴展性不能滿足要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區塊鏈的性能問題主要表現為吞吐量及存儲帶寬遠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支付需求。同時,比特幣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的交易數據越來越大,對於普通電腦的存儲來說,這是個不小的負擔。如果只是簡單提高區塊大小來提高吞吐量,比特幣很快就會變成只有少數幾個大公司能夠運行的系統,有違去中心化的設計初衷。在比特幣、以太坊等公有鏈系統中,上述矛盾是系統設計時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聯盟鏈中,因為參與記賬的節點可選可控,最弱節點的能力上限不會太低,並且可以通過資源投入獲得改善,再針對性地替換掉共識算法等組件最終獲得性能的全方位提升。但作為智能合約基礎支撐的聯盟鏈另有考驗:智能合約運行時會互相調用並讀寫區塊數據,因此交易的處理時序特別重要,如果只能逐筆進行,這會嚴重制約節點的處理能力。

二是數據隱私和訪問控制有待改進。現有公有鏈中,各參與方都能夠獲得完整數據備份,所有數據對於參與方來講是透明的,無法使參與方僅獲取特定信息。比特幣通過隔斷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實身份的關聯,達到匿名效果。所以雖然能夠看到每一筆轉賬記錄的發送方和接受方的地址,但無法對應到現實世界中的具體某個人。對於比特幣而言,這樣的解決方案也許夠用。但如果區塊鏈需要承載更多的業務,比如登記實名資產,又或者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具體的借款合同,這些合同信息如何保存在區塊鏈上,驗證節點在不知曉具體合同信息的情況下如何執行合同等等,目前業內尚未有成熟方案。而這些問題在傳統信息系統中並不存在。

三是治理機制有待完善。公有鏈社區摸索出了“硬分叉”和“軟分叉”等升級機制,但遺留問題有待觀察。由於公有鏈不能“關停”,其錯誤修複也異常棘手,一旦出現問題,尤其是安全漏洞,將非常致命。

實際上,通過放松去中心化這個限制條件,很多問題能找到解決的方案。比如在聯盟鏈這樣的多中心系統中,通過關閉系統來升級區塊鏈底層,或者緊急幹預,回滾數據等,必要時都是可用的手段,這些手段有助於控制風險、糾正錯誤。而對於常規代碼升級,通過分離代碼和數據,結合多層智能合約結構,實現可控的智能合約更替。

互聯網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及其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耦合與強力反饋, 已經根本性地改變了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與管理決策模式。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這兩個極點之間,將會存在一個新的領域,各種區塊鏈系統擁有不同的非中心化程度,以滿足不同場景的特定需求。

二、區塊鏈技術最新的理論和實踐進展

隨著社區的繁榮,研究的深入,不同應用蓬勃發展,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局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區塊鏈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共識機制,性能,隱私和安全,治理機制和跨鏈技術等方面。

首先來看共識機制。共識是各方對某種陳述達成一致的過程或結果。在博弈論中,每個人都知道的信息稱為共有知識,僅是共同知識的一個層次。共同知識還要求每個人都知道別人也知道的信息,以至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知道,並且相互認同。以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為例,在小孩戳破真相之前,每個人都知道皇帝是裸著的。但這是共有知識,不是共同知識。

區塊鏈技術通過信息廣播,交易簽名,投票表決的方式,可以巧妙地將共有知識轉化為高階的共同知識。其中,節點簽名並廣播起到了讓其他人知道我知道並認可該區塊,從而達成共識獲得共同知識的作用。在比特幣中,其規則“最長鏈是全網的有效鏈”即是一種共同知識,礦工作為經濟理性人使用該共同知識來支持高階信念,對其他礦工的決策進行猜測,最終形成納什均衡。

有後繼研究認為,中本聰原始論文中51%的安全算力假設是有問題的。自私挖礦策略的存在使得比特幣的理論安全閾值下降。自私挖礦簡單說就是,挖到塊後不發布,繼續挖,如果挖到第二個塊,這時再發布出來。如果在挖第二個塊的過程中,有別人挖出的其他塊被廣播出來,則立刻廣播自己之前挖到的塊。經過理論測算,如果一個礦工有1/3的算力,則自私挖礦是有利於自己的。因此,基於掌握的算力份額大小,大小礦工的影響力是不同的,需要用新的計算模型求解博弈均衡點。

分布式系統的共識算法研究由來以久,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Lamport提出的Paxos以及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各種BFT拜占庭容錯算法皆屬此類,其核心在於通過節點投票達成分布式系統的狀態一致性。比特幣另辟蹊徑,在技術之外疊加經濟激勵,以共識機制保證系統狀態的全局一致。

古典共識機制的問題在於,一旦參與投票節點數量增加後,其共識效率會大幅下降以至於無法使用;中本聰共識機制的問題在於浪費大量能源以及交易確認時間長。

康奈爾和麻省理工的研究員提出了將中本聰共識和BFT類共識進行有機結合的混合共識方案,是一個新的突破方向,有可能兼具兩者優點,避免各自缺點。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

技術改進的第二個方面是在隱私和安全方面。在公有鏈中,需要對交易數據、地址、身份等敏感信息進行保護,同時又能讓記賬節點驗證交易的合法性;對於聯盟鏈,在構建隱私保護方案的同時,需考慮可監管性/授權追蹤。可以通過采用高效的零知識證明、承諾、證據不可區分等密碼學原語與方案來實現交易身份及內容隱私保護;基於環簽名、群簽名等密碼學方案的隱私保護機制、基於分級證書機制的隱私保護機制也是可選方案;也可通過采用高效的同態加密方案或安全多方計算方案來實現交易內容的隱私保護;還可采用混幣機制實現簡單的隱私保護。

以太坊自正式運轉後發生多次安全事故,其中最大的一次是TheDAO被黑事件。TheDAO是一個由程序代碼管理的自治的風險投資基金,共募集了1200萬ETH。黑客利用TheDAO智能合約的安全漏洞,從合約管理的ETH中劃走360萬個ETH。最終以太坊基金會不得不進行分叉以解決該問題。因為社區對分叉的處置手段有不同意見,此次事件後出現了ETH和ETC兩種以太坊的區塊鏈,堅持私產不可以任何理由剝奪的人群選擇留在了ETC。

TheDAO事件折射出兩個問題:一是智能合約尤其是公有鏈的智能合約的安全問題非常重要,出現漏洞或錯誤後,無法像中心化系統那樣通過關閉系統,集中升級的辦法進行修複。而智能合約往往直接管理資金,一旦出現漏洞會直接導致經濟損失,因此需要更強的安全措施。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熱點是把以往應用在芯片設計或者軍事控制系統上的形式化驗證的方法,應用到智能合約上,以數學證明的方式盡可能避免人為錯誤。

TheDAO事件還折射出另外一個問題,即現有區塊鏈缺乏一套完善的治理機制,當社區面臨重大決策事件時,如何讓社區參與進來,以某種機制形成社區意見,最終在區塊鏈上表達出來。這些決策可能是不同的技術升級提案,也可能是TheDAO這樣的突發事件處理,或者是該區塊鏈某些基礎規則的調整。如果缺乏治理機制,只能通過軟分叉或者硬分叉解決問題,最終將導致混亂和分裂。

最近比較有趣的一個趨勢是,代幣持有者投票的鏈上治理機制再度作為多目標決策機制興起。代幣持有者的投票有時會用來決定運行網絡的超級節點由誰操作,如 EOS、NEO、Lisk 等系統中的委任權益證明(DPOS)機制;有時用來對協議參數進行表決,比如(如以太坊的 Gas 上限);有時用來進行表決或直接實行批量協議升級,如Tezos。在這些例子,投票都是自動進行的,也就是說,協議本身包含了更改驗證程序集或更新其自身規則所需的一切邏輯,而且是根據投票結果來自動進行。

鏈上治理通常被認為具有以下幾大主要優勢。首先,與比特幣所倡導的高度保守的理念不同,它可以迅速發展並接受必要的技術改進。其次,通過建立一個明確的去中心化框架,可以避免非正式治理上的已知缺陷,人們覺得非正式治理太不穩定,又容易出現鏈分裂,或是變得在事實上過於中心化。最後,鏈上治理有利於確保流程的貫徹執行,從而提高協調性和公平性,也允許更快的決策。

但代幣投票機制飽受詬病的一點是,無論這些機制在何處嘗試,其投票者參與度會往往很低。投票參與度低引發了兩個問題。首先,投票要取得合法性認可比較困難,因為它只反映了少部分人的意見。其次,僅持有一小部分代幣的攻擊者就能夠左右投票。

此外,有些人認為,鏈上治理存在風險,因為元系統一旦確定就難以再改變。正如直接寫入的代碼一樣,一旦有缺陷,就會更快也更容易地被利用。同時,鏈上治理讓普通節點運營者對治理的參與變得毫無必要。這使得普通節點運營者無需做任何決定,而只是遵循鏈上流程所做出的決策。那麽當出現財閥式的少數人鏈上治理時,普通用戶利益將會被不相容,有悖公有鏈的價值觀。區塊鏈屬於公眾,為了公共利益服務。它不是為了讓加密貨幣大戶變得更加富有。區塊鏈並不應該由誰來占有,更不用說一小部分超級富豪了。因此,有人反對鏈上治理。

總體看,關於鏈上治理機制,仍處於爭議和探索的過程中,尚未有統一的意見,需要我們進一步關註和研究。

最後談談跨鏈技術。跨鏈技術可以理解為連接各區塊鏈的橋梁,滿足不同區塊鏈間的資產流轉、信息互通、應用協同。當下區塊鏈技術紛繁蕪雜,各成一派,彼此之間還無法進行價值和數據的交換。隨著行業發展,鏈與鏈之間的互操作越來越重要。如果跨鏈沒有解決,各大區塊鏈都將會是孤島,必定會降低區塊鏈社區的活力,從而限制整個區塊鏈網絡和生態系統的發展。

跨鏈技術可以應用於跨鏈資產轉移、跨鏈原子交易、跨鏈數據共享、跨鏈合約執行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廣泛場景,目前有三種技術模式:

一是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這是中心化或基於多重簽名的見證人模式,主要特點是不關註所跨鏈的結構和共識特性,而是引入一個可信的第三方充當公證人,作為跨鏈操作的中介。代表性方案是Interledger。

二是側鏈/中繼(Sidechains/ Relays)。側鏈是一種錨定原鏈的鏈結構,但並不是原鏈的分叉,而是從原鏈的數據流上提取特定的信息,組成一種新的鏈結構,而中繼則是跨鏈信息交互和傳遞的渠道。不論是側鏈還是中繼,作用都是從原鏈采集數據,扮演著listener的角色。側鏈和原鏈不能直接驗證對方塊的狀態,因為這樣會形成循環,但相互只包含輕節點是可行的,相應的驗證邏輯可由鏈協議本身或應用合約實現。一般來說,主鏈不知道側鏈的存在,而側鏈必須要知道主鏈的存在。代表性方案是BTC relay 、RootStock、Polkadot等。

三是哈希鎖定(Hash-locking)技術。它在不同鏈之間設定相互操作的觸發器,通常是個待披露明文的隨機數的哈希值。哈希值相當於轉賬暗語,只有拿到這暗語的人,才能獲得款項。同時,它還構造了兩個退款(Redeem)合約,這兩個合約需要雙重簽名且有時間期限,對方簽名,自己未簽名,當自己簽名時,資產退回原處。其中一個關鍵技術設計是,制造轉賬哈希暗語的人的退款合約,在時間期限上要長於另外一個人,由此可保護他的權益。代表性方案是比特幣閃電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跨鏈技術也得到了一些中央銀行的重視。比如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合作的Stella央行數字貨幣試驗項目,在第二期就著重研究了單鏈和跨鏈的DVP解決方案。

三、總結

區塊鏈技術的進展,還有很多方面可以展開闡述,鑒於時間的關系,我就做一個簡要的匯報,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應該說目前監管者面臨的任務也並不輕松,面對不斷演進的區塊鏈技術,還需要同步考慮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以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總結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新興技術,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是我國金融科技工作的應有之義。區塊鏈技術有優點,也有缺點,仍在不斷發展演進中。目前看,區塊鏈若要實現真正落地,支撐實際業務,在技術層面仍需大量改進工作。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網絡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非常重要的講話,他指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要抓產業體系建設,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做好體系化技術布局,優中選優、重點突破”。習總書記的講話可謂是語重心長,我們應該清醒意識到,區塊鏈應用在我國是走過彎路的,所以易綱行長也指出要發揮區塊鏈技術的正能量和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核心關鍵技術上下功夫,不受制於人,同時要促進區塊鏈技術整個市場和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18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技術轉化已創下過億收入

在上海原法租界“最具科學氣息”的嶽陽路上的中科院大院內,有一座赭石色的建築,外形酷似中世紀的城堡,由很多連續的拱門相連,交響詩般的工整磅礴令人驚艷。這幢原名為“在君樓”的建築,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最早建的一座大樓,後來被命名為“生科樓”。

沿生科大樓左手邊的小徑蜿蜒而下,那里坐落著整個中科院大院最高的大樓,在這幢名為“新生科樓”的高層建築外,立著一個顯眼的銘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在科技領域,中法合作歷來‘敢為人先’。”中科院副院長張傑如是說。今年正值《中法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簽署40周年。在中法科技合作40年的歷程中,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雙方科技外交合作的一張名片。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共同建設。法國巴斯德研究所1936年就在上海建所,2003年SARS之後,中法兩國政府決定,在更新更高的層面上設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全球公共健康,開展人類重要傳染病的致病機理和免疫保護機制的合作研究,以為疾病防控提供核心知識和關鍵技術。

別看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就14年歷史,希拉克、奧朗德兩位法國總統先後為它的新老研究大樓揭幕。這在全球範圍也是罕見。

政策紅利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主要從事傳染病基礎研究,並利用這些知識,加緊抗體、疫苗、小分子藥物的研發。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不僅在病原學和免疫學等基礎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更是在開發禽流感疫苗、諾如疫苗、寨卡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手足口病藥物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2017年3月,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研制成功,隨後與重慶智飛生物集團簽署協議,合作開發“寨卡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該協議包含該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

“這一成果意味著繼美國、法國等研發寨卡疫苗後,全球第七個、亞洲第一個寨卡疫苗進入臨床前研究,有望在2019年進入非洲開展臨床試驗。”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唐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過去兩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加快步伐。通過與創投資本包括碩柏創投、中科創投合作,與重慶智飛生物、新生源科技、銀河生物和海南康芝藥業等企業對接,實現了一年一個多億人民幣的成果轉讓轉化收入,今年這方面的合同金額預計能達到幾個億人民幣。

以抗體藥物為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新藥臨床申報(IND)中,該領域大多數為仿制藥,創新靶點少,未來鼓勵創新藥物的研發是必然趨勢。

對此,唐宏表示:“近年來國家新藥政策發生巨大變化,我們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感受到政策對於新藥研發的紅利,好處在於可以把新藥研發的鏈條極大地縮短,實驗室的發明創造很快能夠通過資本快速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將科研院所創新能力極大釋放出來。”

唐宏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就在5月,該所將有一個I類新藥和一個疫苗進入I期臨床試驗。其中一個是針對腸道疾病的四價諾如疫苗;另一個是抗瘧疾的新藥。他解釋道:“目前抗瘧疾使用的青蒿素已經產生耐藥性,我們開發的新藥,全新靶點、全新機制,將給全球每年3億多新發感染患者帶來福音。”

唐宏表示,在商業化的同時,知識產權保護也是巴斯德研究所的重點工作內容。“我們專門有一支知識產權運營團隊,並與全國最好的專利律師事務所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能力。”

全球網絡

在新藥臨床研究方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能夠更有效地開展並高質量完成複雜的臨床試驗。唐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法兩國政府的初衷是建一個國際水平的研究所。通過十幾年的知識創新和技術突破,再通過有機嫁接國際研究平臺和資源,既壯大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基礎,更有效地反哺和回饋了上海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張傑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正朝著國際化研究所的道路邁進。正是得益於中法兩國的資源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攜手,將中法合作惠及沿線人民。”

通過巴斯德強大的全球網絡,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為帶頭走通“一帶一路”的科研機構之一。“我們已經聯合了巴斯德在亞非拉歐洲和大洋洲的研究所,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病原發現、檢測診斷、治療預防一體化項目。”唐宏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14年,巴斯德研究所幫助柬埔寨成功鑒定出手足口病。最近,該所還在“滬滇合作”機制下,聯合東南亞五個巴斯德研究所,在雲南和當地疾控、醫療部門展開科研合作,為當地醫療人員提供培訓,分享知識和資源儲備。

“北緯南緯30度的廣袤地區,擁有20多億人口,也是熱帶傳染病的高發區,也是我國海上絲路戰略縱深地帶。”唐宏說道,“這個地區‘因病致窮’的民生問題尤為突出。我國科技界要為該地區解決傳染病的問題,既能使我國自身的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又能保障我國‘一帶一路’的有效推進。”

唐宏還透露,今年11月份該所將宣布成立海外多中心臨床研究基地。“我們發明的藥在國外做臨床試驗,也是我國新藥的政策紅利。”唐宏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科研最關鍵的是人才。過去幾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引進的先進人才中,不僅有優秀的中國“海歸”科學家,也有外國科學家。該所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動上海高峰人才團隊的引進。目前,該所外籍科學家比例已超過15%。

四年前,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就從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引進了蟲媒病毒領域的專家勞蒂米博士(DimitriLavillette)。勞蒂米表示,自己非常滿意在中國的研究和生活。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明年我還有一年的合同期,但是如果有可能,我非常願意繼續留在上海。”

2012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引進了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微生物和免疫學教授金俠博士,擔任病毒疾病和疫苗轉化研究課題組長。今年4月,金俠課題組與另一位教授黃忠課題組在寨卡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能夠預防寨卡病毒感染。

“巴斯德研究所引進的人才,都是處於學術高峰期的各類人才,尤其是處於領域前沿的科學家。”唐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圍繞傳染病診療關鍵共性瓶頸技術,我們已經啟動建設上海科創中心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95

陳曉升卸任申萬宏源研究所總經理,轉投大機構業務

5月15日,申萬宏源研究所內部發文,陳曉升不再兼任研究所總經理。鄭治國接任陳曉升成為申萬宏源研究所黨總支書記、總經理。

在公司內部人士轉發的一篇陳曉升署名的文章中,其稱申萬研究總經理一職“已經超長服役15個年頭”。而於卸任之際回顧研究所的經營和管理歷程,陳曉升總結為,要繼承傳統,更要“出思想、建體系”。而在其帶領下,申萬宏源研究所此前提出的“預期差”、“關鍵假設表”、“驅動力+信號驗證”體系、“基本面趨勢投資”方法論等研究體系,對市場產生過重要影響。

根據陳曉升在日前召開的公司幹部任職宣布會上的發言,未來將更多關註研究所董事會和戰略層面工作,同時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整個公司包括跨境協同在內的大機構業務上。

打造券商研究“黃埔軍校”

5月15日,申萬宏源研究所官方確認了陳曉升卸任的消息。而在他自己看來,這是結束了一段“15年的超長服役”,而去更加專註的“打造一片新天地”。

申萬宏源研究所是市場上少有的按照子公司運行的證券公司研究所。在陳曉升任職的15年間,研究所構建了完善的研究體系、人才發展體系、信息化體系、客戶關系管理和業務協同體系。其中,更令市場記憶深刻的是研究所提出的“出思想、建體系”的價值投資路徑,“預期差”、“關鍵假設表”、“驅動力+信號驗證”體系、“基本面趨勢投資”等方法論。

而在公司內部人士轉發的上述署名文章中,陳曉升也再次總結了這套研究理論。

陳曉升稱,研究所的經營要繼承傳統,更要“出思想、建體系”。出思想是要看到股票或者證券價格漲跌背後的邏輯,要找到個別投資者和市場預期之間的預期差。而自從在2008年研究所的年度務虛會上提出了“預期差”的概念後,研究所就把證券研究的直接目標定義成尋找預期差,而多位分析師更以經驗總結提供了諸多典型的研究案例。

“要找到關於分子的預期差和分母的預期差,要根據每個分析師的擅長才有可能找到。如果把預期差理解成博消息和內幕交易,那就是誤入歧途了。預期差是理解金融產品定價和金融行為的一個法門。”陳曉升強調。

建體系,是研究所日常工作的重點。陳曉升稱,研究所體系的建立需要公司中後臺的高效支持,包括分析師考核機制、內部分工體系的建立、信息系統的規劃和更新叠代、不同類型人才的招聘與培養、財務預算的投入等等。包括研究體系的構建和完善、人才發展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信息化的體系構建和完善等。

申萬宏源研究所在業內有“黃埔軍校”之稱,一方面是對研究所上千名投研人才體量的概括,另一方面也是對研究所人才培養體系的總結。對此,陳曉升回顧道,早在2005年研究所就在國內首創“派點制”,2006年從海外引進“投資案件”培養體系,2007年在國內券商中首創“海外研究團隊”,2009年首創中小公司研究團隊,2014年團隊支持申萬宏源重組整合。在2016年,鄭治國副總帶領始創了“行研精英”培訓班,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平臺化建設。

與此同時,業務體系的建設在申萬宏源研究所的發展中也極為關鍵。陳曉升強調,在2010年按照申萬證券戰略轉型的需要設立機構客戶中心、企業客戶中心、財富管理中心後,就完成了公司從以業務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的雛形。當前,證券行業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直面新一輪對外開放和資本市場大發展,專業化的要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如何把研究融入證券公司轉型發展的大局更為重要。

鄭治國接任研究所總經理

卸任研究所總經理一職後,陳曉升稱,未來將把重心放在研究所這間公司的董事會層面,以及申萬宏源證券包括跨境協同在內的大機構業務上,“更加專註一個新時代,打造一片新天地”。而根據申萬宏源幹部任職宣布會上的安排,鄭治國接任陳曉升成為申萬宏源研究所黨總支書記、總經理。

鄭治國是研究所的一名老將。資料顯示,鄭治國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亞利桑那州立大學EMBA,截至目前有17年的行業從業經驗。在2002年時進入申銀萬國研究所,先後從事紡織服裝、化工、石油化工行業研究,連續多年上榜新財富,並帶領團隊獲得2009年新財富基礎化工行業第一名。

在上述幹部任職宣布會上,申萬宏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儲曉明表示,希望研究所堅持研究本源,從百年團隊目標出發,強化研究品牌,支持公司轉型發展,同時加強黨建工作。

鄭治國在發言時還透露了後續工作的三個重點,即增強研究所的護城河,實現百年團隊的傳承;團結幹部員工,平衡好各類發展關系;堅持研究為本,聚焦核心,腳踏實地貫徹執行好既定的2018年工作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97

再現券商裁員傳言:國泰君安研究所已辟謠,業內嘆“大家都不好過”

已進入縮衣節食階段的券業,還不時被降薪裁員等傳言挑動著神經。

8月8日,一則國泰君安研究所裁員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開。根據網傳版本,該研究所將對各研究領域現有編制進行統計和合理規劃;若未按時提交,板塊核定人數將以三人計算。目前,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已在內部進行辟謠,研究所官方也否認了裁員降薪的消息。而在業內分析師看來,消息是否屬實尚不清楚,但行業寒冬卻實實在在來臨,“大家應該都不太好過”。

裁員傳言再擾人心

一則來自國泰君安研究所“緊急通知”的截圖在網絡上傳開。從內容來看,通知主要針對各領域負責人進行各板塊人員情況摸底。但飽受裁員降薪消息困擾的券業,還是緊張了起來,“大所在大幅裁員”的消息四散開來。

根據上述通知的具體內容,要求國泰君安各負責人提供領域設置的目的、所在領域現有人員編制,以及未來合理的人員編制和理由,如覆蓋公司數量、新財富排名、傭金數量等,同時還要提供每個崗位人員的主要崗位職責。該通知中還稱,如果逾期提交,未來崗位核定人數將按三人計算。

伴隨該傳言,業界有關國泰君安研究所大幅裁員的討論也四起。有行業分析師就透露,國泰君安研究所去年以來的確有一批分析師離職,但在隨後也進行了團隊補充,目前整體人員配備情況還算充足。另有券商研究員分析,即便上述消息屬實,一個領域配三人應該只是初步標準,配置各領域實際人員時首席也會根據新財富排名、行業等情況提出不同要求。

國泰君安內部人士稱,該傳言出現後不久,黃燕銘在內部群中就發聲辟謠。黃燕銘稱,已關註到有人在微信里發布研究所裁員降薪的消息,“此屬純粹的造謠胡扯”。其表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對造謠、傳謠的個人、機構和媒體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隨後不久,國泰君安官方將此回應發送給第一財經。

有券商分析師稱,對該消息的真實情況目前業內仍有不少討論;但即便沒有裁員降薪,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各家券商研究所“大家應該都不太好過””。

行業寒冬未見消退

對研究所人員摸底的通知,帶起又一輪券業裁員降薪的討論。行情低迷、凈利回落的背景之下,多家券商都開始針對薪酬和人員等采取措施,壓縮成本,應對行業寒冬。

根據本報此前報道,僅以上市券商來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行業分析師普遍預計,同比下滑幅度預計在15%至25%之間。根據經營月報統計,上半年凈利潤能實現正增長的上市券商或僅有2至3家。比數據更嚴峻的是券商當前所面臨的經營現狀。今年以來,市場行情持續下行,股債發行等同比也有所放緩,信用違約風險增加;券商各項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另外,券業監管保持高壓狀態,對創新業務開展等也產生一定影響。

與此同時,已有多家券商在薪酬和考核等環節進行調整,縮衣節食、開源節流。據業內人士梳理,目前已有券商直接采取全員降薪,亦有券商采取提高績效工資占比、執行績效獎勵遞延。甚至還有券商被曝出降低保代津貼,分期支付保代簽字費等情況。

除此之外,調整薪酬結構也是變被動為主動、壓縮成本的一條出路。國內某大型券商就對全業務條線進行薪酬結構調整,大幅提高業務部門績效占比,並將獎金發放比例與利潤目標完成直接掛鉤。另有大型券采取了修改業務部門薪酬制度、設置更高考核指標等方法,同時將經紀人客戶資產收歸公司所有。這些措施避免了硬性降薪帶來的人員流失,以及由此帶來的經營波動等。

調整人員隊伍在年內也較為常見。除直接裁員的措施外,還有市場消息稱,國內一家大型券商年內就開始試行崗位任職資本考核制度,對末位人員進行調劑。此外,亦有券商提高員工出勤考核,縮減人員編制,借此提高人均產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75

孵化自己的臺積電 江蘇籌建集成電路工藝研究所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積電”)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制造服務公司。如今,江蘇省也想孵化出自己的“臺積電”。

“臺灣工研院當年孵化出了臺積電,我們就是想通過這種模式來創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走出一條新路子,孵化出我們自己的臺積電。”8月24日,在江蘇南通舉行的2018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研討會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胡義東介紹了目前正在籌建中的江蘇省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究所(下稱“工藝技術研究所”)設立的緣起與初衷。

胡義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工藝技術研究所建設所需的幾個條件,包括資金、團隊、地點的初步遴選、運行機制、基本框架都已經擬訂。今年年內會確定工藝技術研究所在哪里落地。

今年3月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總收入為1687.68億元,同比增長17.82%。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5411.3億元。按此計算,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銷售額在全國占比為31.19%,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

然而目前,江蘇省1700億的產值中有一半是封測產值,還存在產業結構失衡問題。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三業中,設計業占比18.65%、封測業占比66.59%,明顯偏重於封測業。

胡義東表示,江蘇省要發展集成電路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就需要更大力地發展前端的IC設計和制造產業,工藝技術研究所正是希望通過構建一個8英寸的中試線制造平臺,來帶動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目前,蘇州、南京、無錫、南通等地在遴選競爭中各有優勢。

無錫市是江蘇省甚至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城市,為國家微電子產業南方基地。2017年無錫集成電路三業總量占全國總量的12.39%,占全省總量的50.83%。

無錫已基本形成了包括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等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其中封測行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二。

南京市是中國主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2016年江北新區被列為江蘇省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地。

2015年臺積電宣布將於南京江北新區浦口經濟開發區建設12寸晶圓廠,引來自世界各地百余家集成電路企業安家江北新區,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產業鏈上下遊全部環節。

蘇州市同樣屬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之一,曾引進過英飛淩、飛兆半導體、AMD、瑞薩等一系列國際大廠。2016年蘇州位列全國集成電路產值前十大城市之一。

“現在支持力度比較大的是蘇州,我們17個研究所有11個在蘇州,蘇州力量很強。”胡義東對記者表示。

在談到南通時,胡義東對記者表示,南通現在也是江蘇省集成電路的重鎮。“南通的優勢在於:一方面南通現在有一條8寸的舊線,如果能把這條線用起來,非常好;另一方面南通現在的土地、人力和社會生活成本比較低。此外還要看政府的支持。”

如今,我國集成電路的進口值已超過原油。根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占據全世界60%的份額。像英特爾、三星等都在中國市場紛紛布局。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也已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及以四川、重慶、陜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

“集成電路產業是現代工業里最複雜的產業。”胡義東對記者談道,這方面我國現在處於追趕狀態,要另辟蹊徑,走創新的路。

在參加2018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研討會的嘉賓看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或許可以走一條“柔性低成本開放工藝研究所+示範晶圓廠”的創新路。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03

【壹週刊】荃灣工廈搞研究所陳豪開咖啡店

1 : GS(14)@2015-03-01 15:49:30





【壹週刊】4年前已喺馬來西亞開咖啡店嘅陳豪,踏入羊年佢將係開香港開新店。仲係荃灣搵工業大廈做研究室,想知陳豪呢間研究室做啲咩?記住Download壹週Plus手機app,免費架!
iPhone版下載: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http://goo.gl/xfQS8D壹週Plus網頁:http://nextplus.nextmedia.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228/19056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86

超人贊助 牛津大數據研究所落成

1 : GS(14)@2017-05-19 05:20:48

【明報專訊】李嘉誠基金會又有新慈善項目,今次係喺英國牛津大學捐咗2000萬英鎊,折合接近2億港幣,興建全球最大醫療大數據研究所(圖),星期二就已經啟用啦!

李嘉誠知識健康資訊及研發中心第二期由標靶研發院同大數據研究所組成,遲啲中心會有六百幾個科學家、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家、化學家同工程師一齊做疾病治療研究,集合跨學術領域既研究人員,用醫療數據嚟了解癌症同腦退化症,嘗試加快搵出新療法。

唔講唔知,其實第一期已經喺2013年開幕,嗰陣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都有嚟捧場㗎,第一期中心其中一個研發成果係界定藥物標靶,處理咗新藥開發過程嘅瓶頸。至於第二期啟用,嘉賓陣容都唔弱,英國財相夏文達、前港督彭定康都有份出席開幕典禮,畀足面誠哥架!基金會董事周凱旋當然都有同行啦!至於佢哋合照後面個5.5米高、12米闊既紅色雕塑,係全牛津最巨型嘅藝術品,據報都係誠哥出錢起㗎,靈感係中心嘅研究工作非常破天荒咁話。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97&issue=2017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63

人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1 : GS(14)@2017-05-28 10:23:36

【明報專訊】內地財新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旗下數字貨幣研究所已開始運作,並由人民銀行科技司前副司長姚前出任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由科技司前副司局級幹部、絲路基金信息科技總監狄剛出任。

應對環球金融科技新趨勢

人行本月15日表示,將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據財新報道,數字貨幣研究所也是金融科技委員會的成員單位之一,金融科技委員會其他成員單位包括科技、貨幣政策、金融市場、金融穩定、支付清算、徵信等相關司局。其中,數字貨幣研究所內部設立六七個部門,研究方向包括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等。

事實上,人行副行長陳雨露今年3月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金融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其中區塊鏈技術開發與數字貨幣的發行、使用與國際監管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和前沿領域。據報道,人行旗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於本月25日也成立了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下稱專委會),而專委會也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組,並邀請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擔任組長。

狄剛在專業委員會成員大會暨金融科技發展研討會上稱,將積極嘗試安全有效的新技術、新方法,使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早日成為現實。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00&issue=20170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