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乾貨】創業者如何利用槓桿原理「借錢生錢」?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4/56840.html

在目前利率的水平下,房產是相對較好的投資產品,但風險也不小。上海房產在過去的三年裡,年收益率沒有低於15%的。房地產的收益率主要由資產回報率和租金回報率組成。

上海房租的年回報率一般在5%。兩者之和是20%,也就是說,上海房地產資產年收益率在20%。但目前從銀行貸款的融資成本是6%以下,因為按揭利率是6%以下,因此通過運用銀行貸款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套利,賺取利差可達15%。

借錢投資-槓桿原理賺錢

在我們做生意或投資時,我們往往談回報率,意思是你在這個生意或項目中的每一百元錢每年為你賺進多少元。一般生意投資賺錢的多少與資本總投入有關,往往是資本總投入的一個百分比,不管這個總投入是借來的或者是自己的。

對於一個投資者計算回報率有兩種方法:

資產總值回報率:

一個用100萬元買的一個房子,第一年增值10萬元,租金收入5萬元。其回報率為15%

現金投入回報率:

一個100萬元的房子,用20萬現金+銀行貸款80萬買回來。第一年增值10萬元,租金5萬元。還銀行貸款5萬元。雖然其資產總值回報率還是15%。但如果計算20萬現金投入的回報率=10萬增值+5萬租金-5萬利息/20萬現金投入=50%

借錢投資用槓桿原理將自己有限的資本

放大,不但使自己的錢努力為自己賺錢,而且用人家的錢來為自己賺錢。我有個朋友在2000年在上海化了1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三年後這套房子升值至200 萬。我朋友100萬資本三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00% (不算租金收入)。假如我朋友換一種方式投資。同樣100萬資本,買三個房子,貸款200萬。三年後 出售三個房子得600萬,去掉100萬本金,30萬銀行利息(按5%銀行利息算)200萬貸款,利潤270萬。這種方式投資100萬資金三年的投資回報率 是270/100 = 270%。是不借錢投資的2.7倍。

會借力使力的物理學家發明了滑輪,人就可以用以前一半的力氣提起同樣的重物;會借錢生錢的人,距離財富也會更近些。放貸者聲稱借貸的都是有錢人。

現在商業社會裡是否敢於借錢投資是測試一個人的知識,眼光,膽略。很多人雖然有好的想法,但不敢去實踐,冒險。所以他們只能是小富即安。而機會與成功總是留給那些敢於冒險和創新的人。

在西方,借貸能力是一個人的信譽及資產的標誌。銀行是根據你的抵押資產多少及償還能力來決定是否借錢給你或借給你多少。西方將債務分為優良債務及不良債務。 所謂優良債務是通過借錢的槓桿作用使你賺錢(扣除借貸成本後),使得財富增長收益遠大於借貸的成本,也遠遠超出於單靠自己本金投入所取得的收益。

說白了用他人的錢來生錢。不良債務是借錢買享受或買不產生收益或產生的效益小於借貸成本的資產,結果使自己的現金流減少,也造成資產減少。

借錢投資的原則:投資收益必須大於借錢的成本

借錢的目的是用錢的槓桿作用來放大自己的資本能力,賺更多的利潤。但借貸是有成本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決定借貸前仔細分析計算,確認投資產生的效益必須大於貸款的開銷,否則就是不良借貸。

投資風險在可控制範圍內

有些投資項目不是很穩定,風險很大,這時要分析計算自己的風險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可以掌控,一旦出現變數我是否還是否可以掌控,一旦出現變數我是否還有能 力還貸?比如借貸炒股票,期貨風險很大,自己沒有方法能力控制局勢發展。西方社會一般不提倡借錢投資股票,期貨。

澳洲一個說法是「你只能拿你平時用不著, 輸掉也不影響你生活的錢去炒股」 而不是拿你的生活費,買住房的錢去炒。而買房就不一樣,房產升值穩定,即使有些短期的價格波動,房子還在,你自己住在那 裡,什麼都不怕。而不像股票一個股下跌可能跌得什麼都沒有。

自己有償還能力

借貸最重要的原則,不管投入的項目多麼好,你必須得有償還能力。如你沒有償還能力最終資金鏈斷裂,你就全軍覆滅。我一個澳洲朋友曾經一階段通過借貸手上持有16套房子,然後80年代末利息上升到17%,每月還款額急劇增加,最後全給銀行收繳。

借款多少為宜?有些借款你還本金加利息,有些借款你只要還利息,借了錢要確認你有能力還。在西方,銀行審查你的借款資格的依據標準是:還款一般不高於你收 入的1/3。不論是貸款買房還是買車,都必須滿足每月收入扣除支出仍有結餘的條件,而貸款年限、貸款成數以及結餘多少等,則需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合理的貸款比例因人而異。

但是,企業家商學院官方微信公眾平台主編認為:需要關注兩個指標,一是家庭的資產負債比率,即家庭債務與家庭資產之比;二是每月還貸比,即每月還貸額與家庭月收入之比。兩個指標在50%以下是安全的,保守一些,則控制在30%左右。

怎麼做你能融到更多的錢?

銀行-如銀行願意借給你這是首選。利息低,又不欠人情。一般銀行也不會向你提前還款,除非你自己要求。

民間借錢管道,不外乎跟親朋好友借錢、標會、典當、或找地下錢莊融資。

生財首先要有個好的理念。其次要用被證明了的成功方法。借錢生財是用借別人的錢加上自己的知識,眼光,膽魄來加速達到你的財務自由。

人生的初級階段是為錢而打工,但人生的高級階段是讓錢為你賺錢,尤其是善於利用他人的錢來為你賺錢。這樣你的成功不再侷限於你有限的資本。

借錢投資增加你的資產持有的最快,最有效地辦法。寧波企業家提醒你,在做這一事情以前,你要三思,做好你的準備,積累你的知識經驗,確認你投入的項目是為你帶來豐厚收益的。要不然借貸既能放大你的收益,也能放大你的賠本買賣。我不希望我的朋友看了本文後去做不理性的借貸投資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72

錢生錢,貧窮生貧窮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oz.html

 橡谷陽光私募的100萬門檻引來一些爭議,也在預料當中,我們可以就這個東西閑扯一番。

     我記得有本書,富爸爸,提及美國私募投資的門檻,是25萬美金,作者抨擊這是富人的奧秘,政府在簡單摒棄自己的責任時,就把窮人致富的機會給關閉了大門。

     說實話,我認可他說的。私募經理人在概率上,要比普通的散戶盈利概率高,盡管也有大量失敗的。

     唯一的不同是,高凈值客戶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低凈值客人心理和實際承受能力差,有可能引發不幸和事端。政府是不願意看到的。

     這我也認可。

     所以大家明白問題在於什麽地方,那就是越富有,就越有機會,於是就越富有。沒有錢,你只能在二級市場買股票,有錢,你可以在低成本的募集階段就購買一手股票,再有錢,就可以購買股權,成本低至上市價格的幾個百分點。

     很多現實中的例子都說明這個。

     富有可以拿到廉價且高收益的賺錢機會,貧窮支付更高昂成本,得到更少。

     比如貧窮者有可能為了救急,去拉爆信用卡,忍受高利貸。

     我前幾天發生的例子,更說明這類事情。我從版納飛上海,有個中轉昆明但是同一班飛機續航的,經濟艙沒有了,但有頭等艙,3880元。我為節約,就沒買。於是攜程推薦我買了後面二十分鐘的一個經濟艙,全款,結果卻是一班已經延誤了五個小時的航班,這點我要批評攜程。我到那里,前一班航班已經飛了,這一班又繼續延誤,一個小時後才飛。導致我改簽後面聯航航班,註意,此時後面的航班價格已經翻倍了。然而由於延誤導致,我乘坐的後一班飛機又延誤。那麽後來我什麽時候才上的飛機起飛呢?淩晨二點半,到上海五點半。

      合計費用是3800元,且前一班飛機是躲過了上海的暴風雨,準時降落,我耽誤7個小時,且因為沒休息好,精神欠佳一整天。

      我並不是買不起頭等艙,只是窮人心態作怪。當我想要節約一點,於是就浪費的更多。

      所以,當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富有,跨過第一個門檻是非常重要,且非常艱難的。之後向金字塔上方去的路途,不能說很容易,但起碼機會成本降低,收益率上揚的概率變大。

      而對於貧窮來說,除了政府的憐憫和照顧,政府也會把責任和風險降到最低,從而消除投機失敗後的隱患,也打掉了機會。

      努力吧,越富有,就更富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00

錢生錢,貧窮生貧窮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0u.html

     橡谷陽光私募的100萬門檻引來一些爭議,也在預料當中,我們可以就這個東西閑扯一番。

     我記得有本書,富爸爸,提及美國私募投資的門檻,是25萬美金,作者抨擊這是富人的奧秘,政府在簡單摒棄自己的責任時,就把窮人致富的機會給關閉了大門。

     說實話,我認可他說的。私募經理人在概率上,要比普通的散戶盈利概率高,盡管也有大量失敗的。

     唯一的不同是,高凈值客戶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低凈值客人心理和實際承受能力差,有可能引發不幸和事端。政府是不願意看到的。

     這我也認可。

     所以大家明白問題在於什麽地方,那就是越富有,就越有機會,於是就越富有。沒有錢,你只能在二級市場買股票,有錢,你可以在低成本的募集階段就購買一手股票,再有錢,就可以購買股權,成本低至上市價格的幾個百分點。

     很多現實中的例子都說明這個。

     富有可以拿到廉價且高收益的賺錢機會,貧窮支付更高昂成本,得到更少。

     比如貧窮者有可能為了救急,去拉爆信用卡,忍受高利貸。

     我前幾天發生的例子,更說明這類事情。我從版納飛上海,有個中轉昆明但是同一班飛機續航的,經濟艙沒有了,但有頭等艙,3880元。我為節約,就沒買。於是攜程推薦我買了後面二十分鐘的一個經濟艙,全款,結果卻是一班已經延誤了五個小時的航班,這點我要批評攜程。我到那里,前一班航班已經飛了,這一班又繼續延誤,一個小時後才飛。導致我改簽後面聯航航班,註意,此時後面的航班價格已經翻倍了。然而由於延誤導致,我乘坐的後一班飛機又延誤。那麽後來我什麽時候才上的飛機起飛呢?淩晨二點半,到上海五點半。

      合計費用是3800元,且前一班飛機是躲過了上海的暴風雨,準時降落,我耽誤7個小時,且因為沒休息好,精神欠佳一整天。

      我並不是買不起頭等艙,只是窮人心態作怪。當我想要節約一點,於是就浪費的更多。

      所以,當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富有,跨過第一個門檻是非常重要,且非常艱難的。之後向金字塔上方去的路途,不能說很容易,但起碼機會成本降低,收益率上揚的概率變大。

      而對於貧窮來說,除了政府的憐憫和照顧,政府也會把責任和風險降到最低,從而消除投機失敗後的隱患,也打掉了機會。

      努力吧,越富有,就更富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1

初創企業如何找錢、管錢、生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6/149634.html

黑馬說:Cady,有差不多15年的從業經驗、曾任四家世界五百強外企財務高管。

4月14日,在華南黑馬會員二群里,Cady做了題為《初創企業財務資本匯》的主題分享,這些寶貴的財務經驗給了群成員很多啟發。本文根據Cady口述整理而成。

文 | i黑馬
編輯 | 周群鋒


找錢:債券融資+股權融資

找錢有兩種途徑:債權融資(借了錢需要還)與股權融資(借了錢不需要還)。
下面先說一下債權融資常用的5種方式。

抵押貸款:這一塊,我強調一點是要建立銀行信用系統,簡單說就是和銀行建立好關系,包括一些流水和往來。就像跟鄰居借錢,第一次借100元,他會借,我們準時還了,那麽下次就可以借500元或更多,其實和銀行的關系也是如此,當你的財務做得很好的時候,甚至銀行會主動找上門來貸款給你。

銷售及應收款:這一點和銷售有關,舉個例子:有一個非常優質的客戶需要訂購一批貨,那麽銀行就會把貨款打給購貨方。這樣是可以解決銷售過程中所需要的款項墊支的。另外我們的應收賬款也是可以拿來融資的,比如你有一個客戶,欠了你很多錢,這個時候你可以拿應收賬款去作抵押,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商業保理”。

信用貸款+抵押:這一塊牽扯到銀行授信、擔保機構、自然人擔保貸款、聯保貸款等,在此,不再展開細講了。

設備融資租賃:對於大型的設備需要購買,那麽這里我們可以考慮設備的金融租賃。合同期設備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在合同期滿以後這個設備就屬於你了。

其他:這是比較零星的,像是朋友借款、小貸、典當、項目開發貸款、外匯抵押貸款、內保外貸、外保內貸、個人委托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等。

了解了債券融資的幾種方法後,還得學會銀行融資5大秘籍:建立良好的銀行關系;選擇貸款時機;做好財務報表;註重銀行的風控考核指標;貸到款後要註重增加後期信用。

下面,再聊一下股權融資的財務如何做。股權融資有四個要點:1.風險管理能力;要讓風投知道,你有管理錢的能力,即使暫時沒有,也要有管理錢的意識,這樣投錢給你時,風投才是放心的。2.獲得資金後,要清楚財務規劃、未來預期、需要多少錢、如何使用,自己必須要很清晰地認知並且說得明白;3. 要清楚公司估值和估值模型,依據是什麽,參考的指標是什麽。4. 以上都OK了,就要想如何跟風投對接,跟PE/VC談判進行股東權益的保護等等,這些問題必須考慮周詳。

管錢:老板不必事必躬親

老板需要知道財務知識,但不需要從做賬做起,以下是我這些年的財務經驗,我覺得學到這些可以輕松管理公司的CFO以及其他財務人員。

首先要學會看財務數據。要會看四個能力(獲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要會看兩表(廣義報表、狹義報表);要擁有一分鐘看懂財務報表的能力;還要學會“傻瓜式財務管理能力”,這是指對於中小企業,不用學的很複雜,只要做到合規底線(不要被罰款和證件丟失等),管好現金、凈資產等就夠了。

再就是, 管好財務人員。管好財務人員,要做好四問、三看、三要求。四問:當財務把納稅申報表交給老板時,老板應該問過去現問未來;問數值問比率;問總問細問單據;問原因問建議。三看:看單據、看電腦(看財務人員操作熟練程度、文檔歸納的邏輯性等)、看結果;三要求:要求制度、要求流程 要求報表。

最好還要強調一點,老板雖然不需要事必躬親,也不需要極為專業的財務知識,但是一些常用的流轉稅、行為稅等稅務詞匯還是要知道。

生錢:“用錢賺錢”四要點

用錢賺錢是最快也最好的一種賺錢方式,分為四種來講:

減少股東隔閡。用股東的錢生錢要註意溝通技巧,而且股東有知情權,企業家有義務告知股東,並需要股東授權簽名同意。

資本流動。所有的資產都可以想辦法撬動,變成流動現金,並且讓現金轉起來,這個叫做資本流動,否則會形成資本浪費,現金放著是趕不上通貨膨脹率的。

資本飛躍。現在,政府越來越鼓勵和支持大家了解多層次資本市場,其實上市不是很難,只要您知道了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可以輕松的、簡單的做到以杠桿撬動更多的資金。企業是軀殼 資本是靈魂,加上金融的杠桿,一定可以實現資本的騰飛。

財富管理。財富進來後,要築造資產防火墻。掌握好風險控制、資產分配、財富增值、家族信托、資產傳承等意義重大。


版權所有:本文作者i黑馬,編輯周群鋒,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42

寶能VS萬科:偷師姚振華的“生錢術”

萬科9000字舉報信成了日前熱門財經話題,寶能系調遣資金的本事也再次成為關註焦點。第一財經“愉見財經”下面就為大家就公開信息回顧分析,也是帶各位“參觀”一番,寶能一路上屢屢砸下大手筆資金背後的那個“彈藥庫”。

金融業的朋友們,請不要錯過。寶能的“生錢術”,可是一本調兵遣將大資管的融資寶典。與其每天夾在寶萬之間說長道短看熱鬧,還不如到這個紛爭里頭去“偷師”,看金融門道。

HERE WE GO——

第一彈:“萬能險”開砸

也就是前海人壽險資持股萬科階段。

這一階段的幕後融資術,其實是架在某大咖互金公司的某大咖“寶”類產品上的。大家想象一下,那種千萬用戶手機APP上按兩下就能買下來的“XX寶”,究其基礎資產,其實是個“萬能險”,預期收益率高得讓人眼饞,很容易就被散戶“秒殺”了,分分秒都在籌資。

說到這里,這片金融江湖已經夠有魅力了,但好玩的還在後頭。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XX寶”還可以以萬能險的預期收益(註意不是保底收益率)抵押貸款變現呢?假設,此預期收益率為年化7%,申請抵押貸款利率年化5%,也就是100元短期能憑空套出2元;並且為了打消風險顧慮,產品設計還可疊加上某大咖互聯網保險公司,對可能發生的萬能險無法兌付預期收益進行再保險,費率0.1%。請問,這有多好玩多帶勁?

做金融的你,有沒有立刻拍一拍大腿,說“結構性套利的機會”!BINGO。其實有些金融產品設計,若其目的性很強,就會設計、甚至營銷一個套利機會。

當然,估計“偷師”的不止是我們。去年,萬能險風靡。借到萬能險類設計進行融資的何止前海人壽,各種人壽兄弟們都上了。只不過,寶萬之爭浮出水面讓大家把註意力都集中在此,估計沒有太關註到,其它還有知名人壽公司,收購某上市股份制銀行股權的資金里,也有基於同樣萬能險產品的資金來源。

分業監管格局之下,一些“創新”不易被參透;但孫悟空72變,也逃不過如來佛手心。監管終究有其法眼。去年底,保監會緊急叫停簽署“XX寶”平臺進行的萬能險銷售。

第二彈:券商登場,融資融券+收益互換

第二階段,若幹國內頂尖券商入場。我們看到鉅盛華以自有資金作為劣後,開始去撬動券商資金。而在此背後,有用足券商特性設計出來的“融資融券+收益互換”。

第一財經“愉見財經”下面帶各位探測:神秘的、看似結構設計複雜的——收益互換。

首先普及一下,什麽是收益互換?收益互換是一種衍生品,這個案例里是基於股票的收益互換,券商與客戶根據協議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限內針對特定股票的收益表現與固定利率進行現金流交換,是權益衍生工具交易形式。

這一業務在2012年啟動試點,目前國內超過20家券商有此牌照資質。除了收益互換,場外衍生品業務還有場外期權、收益憑證。

下面進入“探秘時間”。

現在假設小編是客戶,跑去和券商做了互換,券商要把股票收益權給小編,小編願意給券商7.5%的年化利息(如下圖)。這樣的結構顯得高深莫測,會讓人不明就里,但其實,這張圖的背後有四筆被省略掉的、實際也不用交易的交易。我們把它們還原出來。

 

 

 

 

 

 

 

 

 

 

 

 

 

 

首先,小編坦誠,自己沒那麽多錢,要從券商那里融部分錢,小編願意承擔整體資金一定的利率(如下圖)。現在看起來,這筆交易簡單直白、易於理解了吧?

這樣做的“神來之筆”是,小編省錢了,只需要自有一筆保證金,就能撬動杠桿了——假設50%保證金比例,就是2倍杠桿;假設20%保證金比例,就是5倍杠桿。以及,券商用自己的錢或從銀行借來的錢去為小編買股票。

接下來,小編用實際是融來的錢,去買小編鉚上的標的股票(如下圖)。當然,臺面上,那個“買”的人不是小編,而是券商。券商代為買好,代為持有,但根據協議,理論上券商再把股票給小編。

這樣做的“神來之筆”是,在目標公司的股東里,你就看不到小編的名字了,因為大家看到的買股票的人變成了券商。這個用途很管用,幕後老板可以“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不過這其實也沒多稀奇,去年8月份救市的時候,證金公司和各大券商也做過收益互換,只不過券商扮演了演示中小編的角色。

所以,上面這個看似複雜的“收益互換”,被解構了以後,一言以蔽之,就是“小編要買股、小編錢不夠先融錢、小編還讓券商代持”。

當然,監管火眼金睛,證券業協會去年末開始規範“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同一時期,所涉及的證券公司的幾名高管也被調查,不過被查的主要內容或為其它內幕交易,其中是否也涉及互換業務,並不得而知。

第三彈:銀行理財來支援

在從保險那里、搭上互聯網金融大車搞來“彈藥”,又從券商那里,搭上“融資融券+收益互換”搞來“彈藥”之後,寶能系的“金主”從保險和證券變成了銀行。

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兩種方式成為寶能購買萬科股票的主要來源:一方面,銀行理財資金置換券商資金,比如寶能引入某大行理財資金替換前期的券商收益互換等帶來的資金 ;另一方面,銀行理財資金作為優先級(寶能系公司出資作為劣後)進入有限合夥基金或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資管計劃,層層穿透後,資金最後用途為增持萬科股票,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浙商銀行理財資金的配合戰,此後,多家其他股份制銀行理財資金也先後進入合作。

“愉見財經”較早前的《寶萬之爭背後:浙銀資本在下一盤大棋》報道中詳細解讀了浙銀資本(浙商銀行隱性的子公司)輸血寶能系中的經典交易結構設計,示意圖如下。

當然,除了這些可以被“偷師”的門道以外,寶能系也有傳統的融資辦法,比如使用前海人壽、鉅盛華、寶能地產等多個主體發債融資,其中除了普通信用債以外,還有前海人壽作為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債。傳統融資辦法也包括大量的向商業銀行進行的貸款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66

苗圩:社會資本避實就虛的現象必須得改 以錢生錢很危險

據央視財經報道,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社會有大量的資本找不到投資的方向。制造業又需要大量的投資,特別是中小企業需要大量的投資又找不來錢,所以社會資本避實就虛的現象必須得改變。“而且,我們銀行資本很多並沒有投入到實體經濟,而只在體外循環,以錢生錢,這種運行模式是很危險的,這就是泡沫,如果不改變這種現象,盡管短期內銀行的效益會非常好,但是積累起來這就是一個系統性的風險。”

而當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問及“我們有6萬個模具的基礎工人,可現在都是用大數據、雲計算來算這些模具。我想這些人才如果不下基層政府有沒有什麽政策可以鼓勵跟獎勵”時,苗圩回應稱,教育體制要改革,現在需要大部分的人才還是適用型的人才,更多的能夠到工廠去、到車間去,能夠直接從事生產線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所以,在教育體制上一定要進行改變,要加大職業教育的培養力度,中國不需要800萬畢業生都去做工程師、科學家,去研究。如果沒有一批掌握了高技術的工人,中國要想建成制造強國,這也是一句空話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01

当人人都想“以钱生钱”时

1 : GS(14)@2010-08-08 11:45:34

读者: scannytsai

FT中文网编辑:

在几个朋友推荐下看了财经作家吴晓波刚写的文章《“实业之心”正在冷却》,看完心里瓦凉瓦凉的。

回想刚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美国人搞网络概念。身边一些同学朋友创业开公司,计划着卖给下家就退休。我是学工科的,搞不明白怎么有人能一个晚上就成了亿万富翁。那时候我理解的赚钱方式停留在5块钱买原材料,2块钱加工,10块钱卖出去,这样能赚3块钱,也就是所谓制造业。

后来学了些财务知识才知道,原来大家忙活半天的这些工厂、设备、原材料都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而运营这些资产获得的那3块钱交完税是要给右边的一些人来分配的。右边的人有很多复杂的叫法,基本上分为股东和债主,分钱的优先级别也不同,债主还算安全,当然后来美国人搞的有些过火,把债权人也分成好多级别,那些次级的兄弟们也不安全了。反正基本上股东应该是最后一个分到钱的。

被过滤广告

总之,生活在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这些人主要忙着分钱,体面的说法就是把全社会资本进行最优化的分配。这需要相当专业的法律和财务知识。当然这些人也不会亲自去做,一些有名的机构会雇佣许多名校毕业生没日没夜地在写字楼里来帮他们数钱,支付的中介费用虽然不少,但是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还在左边创造着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右边的人还是有足够的钱用于分配。而股东也能继续投资新工厂,研发新技术,养活更多员工,这是让我非常尊敬的事情。

过了一些时候,左边的人发现自己再怎么辛勤工作也不如右边的人赚钱多,越来越多的人想把自己也变成右边的人,希望能够“轻松一点”分配其他公司的收益,用中国券商经常告诉退休老爷爷老奶奶的话说就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果实”。这时候左边的人和右边的人开始混合在一起,有些分不清楚了。一个福特汽车的工程师白天在底特律画图开发汽车,晚上把挣来的钱交给纽约的中介,中介再去寻找能够产生回报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包含福特股票的什么投资组合,然后收取中介费用。这也还算凑合,因为毕竟实体产业还在发展。

我理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这样了。中国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虽然慢一点,我觉得应该还是能够让大多数老百姓吃饱饭的。

但是又过了些时候(有些经济学家说是80年代里根滥发货币开始),可能是需求饱和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右边的人越来越觉得左边创造的利润太少,用右边的行话来说就是ROCE得不到满足。而右边的钱总要有些去处,于是好玩的事情发生了。在左边我们越来越少看到那些能够制造产品的资产。它们变成了别的,比如大蒜、绿豆,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土地和房子之类的。这些东西的共性就是它们自己不动也不产生新的产品,但是依靠卖给下家来提供回报。不论是家庭的,还是公司的甚至国家的资产负债表都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而实体产业投资周期长且增长缓慢,不足以吸引资本,结果越来越萎缩,直到最后美国工业的象征——通用汽车破产。

我一直在想一个可笑的念头,如果美国的所有房子价格再翻一翻,然后火星人提着几吨的美元(还不能是他们自己在火星印的,不然通货膨胀)把房子全买走,那么不是美国人民都赚大钱么。当然,美国这么玩的下场已经在08年看到了。没彻底挂了,是因为美元在各国央行的帐面上实在太多,总不能一起死吧。

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美国人100多年走过的路我们差不多20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的精髓学到了,资本运作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人顶礼膜拜的东西,而实体产业发展了一半就准备撤了。那些创造大量就业的工厂老板被称为血汗资本家,而媒体铺天盖地报导那些投资大师快速致富的故事。全社会都陷入到了贪婪和短视,人们碰面先关注的是别人的身家资产,而不是别人脑海中的有趣思想。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放弃创造真正的生产力,而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制造障碍。不生产大蒜也不消费大蒜,而能够通过大蒜来赚钱。去打球的球场旁边全都是空荡荡的别墅,每栋背后都是一家关掉的工厂和几百个失业的工人。

两根金条放在这儿,你能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资本逐利才是本性。创造就业和发展生产力就留给政府吧!
读者:scannytsai
2 : tcw1984(3057)@2010-08-08 12:09:32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3 : GS(14)@2010-08-08 12:36:56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4 : abbychau(1)@2010-08-08 12:48:02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正是發展到一半時
5 : GS(14)@2010-08-08 12:53:41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正是發展到一半時


不過最慘無人脈,唔係去改善下產品都有得做。不過未來還是會繼續慢慢追上吧。

講開又講,我去阿布網,為何沒有我們的廣告呢?
6 : tcw1984(3057)@2010-08-08 13:10:09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7 : GS(14)@2010-08-08 13:35:00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8 : tcw1984(3057)@2010-08-08 13:41:18

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9 : GS(14)@2010-08-08 13:44:36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他們有這種大家親友和朋友互相集資搞生意的氛圍,又有專業經理人之設(香港這些很少),有美國做生意那種形格呢,如果弄下去,台灣可能會是大中華區較好的股票市場,但香港會是最多公司上市。
10 : GS(14)@2010-08-08 13:45:2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7172
補番吳曉波的文章
11 : tcw1984(3057)@2010-08-08 13:57:55

9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他們有這種大家親友和朋友互相集資搞生意的氛圍,又有專業經理人之設(香港這些很少),有美國做生意那種形格呢,如果弄下去,台灣可能會是大中華區較好的股票市場,但香港會是最多公司上市。




台灣人同人之間的人情同信任都比香港好,睇野比較長遠
呢d都比到創業發芽的重要因素
12 : GS(14)@2010-08-08 14:01:16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3 : tcw1984(3057)@2010-08-08 14:21:43

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14 : GS(14)@2010-08-08 14:28:18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香港一向是賭場來啦...金融你夠膽話唔係賭,我就唔信啦。低下階層是需要一些勞力需求大的協助的,輕工業及一些服務業絕對符合這需求,但是始終香港搞工業成本太高,政府配套更唔好,無人會搞

葉劉、+X當年都有提過搞工業,不過就不了了之,人才沒有,有地有錢都無用。
15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4:50:09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香港一向是賭場來啦...金融你夠膽話唔係賭,我就唔信啦。低下階層是需要一些勞力需求大的協助的,輕工業及一些服務業絕對符合這需求,但是始終香港搞工業成本太高,政府配套更唔好,無人會搞

葉劉、+X當年都有提過搞工業,不過就不了了之,人才沒有,有地有錢都無用。


開賭會和澳門直接競爭,阿爺不願看到
加上賭業會坐大地下勢力,亦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攪工業需要很大資本,輕工業技術人員有斷層,老一輩已近退休年齡,但如有前景相信有很多人會入行,不過要時間
但人工成本相當重,而且原材料一定要靠外地,多數來自大陸,而家RMB咁高企,香港出口多以HKD或USD作結算,匯率已吃了很多利潤
16 : GS(14)@2010-08-08 15:01:21

我覺得遲早有前景,因為中國新生代始終不太肯吃苦,外國勞力語言不通
17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5:13:50

16樓提及
我覺得遲早有前景,因為中國新生代始終不太肯吃苦,外國勞力語言不通


我真的估不到比香港更嚴重

國內開放這30年,有起無跌,新一代面對逆境能力真有懷疑

香港這30年,經歷了一關又一關
18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5:30:30

振興工業,我諗舊有的行業已經沒大競爭,要找找新意念,藉以振行"工業"範疇,繼而將來再尋找機會

理大的新能源車是一個不錯的project,由政府注資同擁有,將來有成果也可以像國企一樣推上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