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人都想“以钱生钱”时
1 :
GS(14)@2010-08-08 11:45:34读者: scannytsai
FT中文网编辑:
在几个朋友推荐下看了财经作家吴晓波刚写的文章《“实业之心”正在冷却》,看完心里瓦凉瓦凉的。
回想刚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美国人搞网络概念。身边一些同学朋友创业开公司,计划着卖给下家就退休。我是学工科的,搞不明白怎么有人能一个晚上就成了亿万富翁。那时候我理解的赚钱方式停留在5块钱买原材料,2块钱加工,10块钱卖出去,这样能赚3块钱,也就是所谓制造业。
后来学了些财务知识才知道,原来大家忙活半天的这些工厂、设备、原材料都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而运营这些资产获得的那3块钱交完税是要给右边的一些人来分配的。右边的人有很多复杂的叫法,基本上分为股东和债主,分钱的优先级别也不同,债主还算安全,当然后来美国人搞的有些过火,把债权人也分成好多级别,那些次级的兄弟们也不安全了。反正基本上股东应该是最后一个分到钱的。
被过滤广告
总之,生活在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这些人主要忙着分钱,体面的说法就是把全社会资本进行最优化的分配。这需要相当专业的法律和财务知识。当然这些人也不会亲自去做,一些有名的机构会雇佣许多名校毕业生没日没夜地在写字楼里来帮他们数钱,支付的中介费用虽然不少,但是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还在左边创造着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右边的人还是有足够的钱用于分配。而股东也能继续投资新工厂,研发新技术,养活更多员工,这是让我非常尊敬的事情。
过了一些时候,左边的人发现自己再怎么辛勤工作也不如右边的人赚钱多,越来越多的人想把自己也变成右边的人,希望能够“轻松一点”分配其他公司的收益,用中国券商经常告诉退休老爷爷老奶奶的话说就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果实”。这时候左边的人和右边的人开始混合在一起,有些分不清楚了。一个福特汽车的工程师白天在底特律画图开发汽车,晚上把挣来的钱交给纽约的中介,中介再去寻找能够产生回报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包含福特股票的什么投资组合,然后收取中介费用。这也还算凑合,因为毕竟实体产业还在发展。
我理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这样了。中国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虽然慢一点,我觉得应该还是能够让大多数老百姓吃饱饭的。
但是又过了些时候(有些经济学家说是80年代里根滥发货币开始),可能是需求饱和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右边的人越来越觉得左边创造的利润太少,用右边的行话来说就是ROCE得不到满足。而右边的钱总要有些去处,于是好玩的事情发生了。在左边我们越来越少看到那些能够制造产品的资产。它们变成了别的,比如大蒜、绿豆,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土地和房子之类的。这些东西的共性就是它们自己不动也不产生新的产品,但是依靠卖给下家来提供回报。不论是家庭的,还是公司的甚至国家的资产负债表都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而实体产业投资周期长且增长缓慢,不足以吸引资本,结果越来越萎缩,直到最后美国工业的象征——通用汽车破产。
我一直在想一个可笑的念头,如果美国的所有房子价格再翻一翻,然后火星人提着几吨的美元(还不能是他们自己在火星印的,不然通货膨胀)把房子全买走,那么不是美国人民都赚大钱么。当然,美国这么玩的下场已经在08年看到了。没彻底挂了,是因为美元在各国央行的帐面上实在太多,总不能一起死吧。
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美国人100多年走过的路我们差不多20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的精髓学到了,资本运作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人顶礼膜拜的东西,而实体产业发展了一半就准备撤了。那些创造大量就业的工厂老板被称为血汗资本家,而媒体铺天盖地报导那些投资大师快速致富的故事。全社会都陷入到了贪婪和短视,人们碰面先关注的是别人的身家资产,而不是别人脑海中的有趣思想。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放弃创造真正的生产力,而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制造障碍。不生产大蒜也不消费大蒜,而能够通过大蒜来赚钱。去打球的球场旁边全都是空荡荡的别墅,每栋背后都是一家关掉的工厂和几百个失业的工人。
两根金条放在这儿,你能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资本逐利才是本性。创造就业和发展生产力就留给政府吧!
读者:scannytsai
2 :
tcw1984(3057)@2010-08-08 12:09:32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3 :
GS(14)@2010-08-08 12:36:56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4 :
abbychau(1)@2010-08-08 12:48:02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正是發展到一半時
5 :
GS(14)@2010-08-08 12:53:41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正是發展到一半時
不過最慘無人脈,唔係去改善下產品都有得做。不過未來還是會繼續慢慢追上吧。
講開又講,我去阿布網,為何沒有我們的廣告呢?
6 :
tcw1984(3057)@2010-08-08 13:10:09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7 :
GS(14)@2010-08-08 13:35:00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8 :
tcw1984(3057)@2010-08-08 13:41:18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9 :
GS(14)@2010-08-08 13:44:36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他們有這種大家親友和朋友互相集資搞生意的氛圍,又有專業經理人之設(香港這些很少),有美國做生意那種形格呢,如果弄下去,台灣可能會是大中華區較好的股票市場,但香港會是最多公司上市。
10 :
GS(14)@2010-08-08 13:45:24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7172
補番吳曉波的文章
11 :
tcw1984(3057)@2010-08-08 13:57:559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但是中國產品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啊。
對啊,但係究竟放錢去balance sheet左定右邊,都係睇你預邊邊return好d ga姐
如果學好多廠佬咁搞死一世廠,
到頭來可能變成好多香港股票市場的二三線股,死死下果隻咁
當然如果可以做到apple inc.咁又另作別論
數字始終是數字,但是搞生意沒數字,只是不停吸血做一樣沒有成果的東西,那隻股的表現就像隻老千股,但精神值得敬佩。
如果只計數,這世界就會沒創新了,這種情況就不太好了。
但是如果個個做設計似Apple,廠得幾間做的人是少的話,也許情況會反過來。只是供求關係吧。
有時我滿佩服做廠的老闆的。
都岩,太精太計較好難開創事業
實業呢方面台灣佬比香港人強
他們有這種大家親友和朋友互相集資搞生意的氛圍,又有專業經理人之設(香港這些很少),有美國做生意那種形格呢,如果弄下去,台灣可能會是大中華區較好的股票市場,但香港會是最多公司上市。
台灣人同人之間的人情同信任都比香港好,睇野比較長遠
呢d都比到創業發芽的重要因素
12 :
GS(14)@2010-08-08 14:01:16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3 :
tcw1984(3057)@2010-08-08 14:21:43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14 :
GS(14)@2010-08-08 14:28:1813樓提及
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香港一向是賭場來啦...金融你夠膽話唔係賭,我就唔信啦。低下階層是需要一些勞力需求大的協助的,輕工業及一些服務業絕對符合這需求,但是始終香港搞工業成本太高,政府配套更唔好,無人會搞
葉劉、+X當年都有提過搞工業,不過就不了了之,人才沒有,有地有錢都無用。
15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4:50:09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較重要台灣肯培養工科人才,香港就...
1. 專業人士: 律師、工程師、會計師
2. 各種各樣的Sales
其實香港就算唔搞實業,
都唔好淨係地產金融丫!
唔係d低下階層食乜先?
當年好心佢唔好扮道德衛士,
o係大嶼山開賭o既話香港人實發
洗乜又數碼港又中藥港先?!
香港一向是賭場來啦...金融你夠膽話唔係賭,我就唔信啦。低下階層是需要一些勞力需求大的協助的,輕工業及一些服務業絕對符合這需求,但是始終香港搞工業成本太高,政府配套更唔好,無人會搞
葉劉、+X當年都有提過搞工業,不過就不了了之,人才沒有,有地有錢都無用。
開賭會和澳門直接競爭,阿爺不願看到
加上賭業會坐大地下勢力,亦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攪工業需要很大資本,輕工業技術人員有斷層,老一輩已近退休年齡,但如有前景相信有很多人會入行,不過要時間
但人工成本相當重,而且原材料一定要靠外地,多數來自大陸,而家RMB咁高企,香港出口多以HKD或USD作結算,匯率已吃了很多利潤
16 :
GS(14)@2010-08-08 15:01:21我覺得遲早有前景,因為中國新生代始終不太肯吃苦,外國勞力語言不通
17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5:13:5016樓提及
我覺得遲早有前景,因為中國新生代始終不太肯吃苦,外國勞力語言不通
我真的估不到比香港更嚴重
國內開放這30年,有起無跌,新一代面對逆境能力真有懷疑
香港這30年,經歷了一關又一關
18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5:30:30振興工業,我諗舊有的行業已經沒大競爭,要找找新意念,藉以振行"工業"範疇,繼而將來再尋找機會
理大的新能源車是一個不錯的project,由政府注資同擁有,將來有成果也可以像國企一樣推上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