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60歲的行長進去了 大連銀行上市猴年馬月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09/952009.html

面臨資本補充壓力的大連銀行A股上市之路已然渺茫,如今又陷入行長被查風波,前途可謂風雨飄搖。

U_883128885_1168107898_fm_11_gp_0.thumb_head

據9月末遼寧省紀委消息,大連銀行黨委委員、行長王勁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至於王勁平被查的原因,一種說法是,20世紀90年代末大連證券交易中心被整頓之時,他涉嫌獲得某些非法財產;另一說法是與他多年前處置一筆不良貸款時形成的資產處理有關。

大連銀行未審計的2014年業績數據顯示,其總資產2606.31億元,凈利潤20.22億元,均較2013年年報披露的數據大幅下降。同時,近幾年不良率高企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也困擾著其發展腳步。

面臨資本補充壓力的大連銀行A股上市之路已然渺茫,如今又陷入行長被查風波,前途可謂風雨飄搖。

行長被查

即將60歲退休的王勁平2005年8月出任大連銀行行長,金融從業30余年。歷任工商銀行大連分行甘井子支行行長、工商銀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分行行長、大連證券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大連信托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大連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正局)等職務。

此次王勁平被抓,被指最多的是其處置一筆不良貸款時形成的資產處理導致。而在其任職大連銀行的15年間,大連銀行經歷了高速發展,並迅速在外地(包括天津、上海)開設分行。王本人也曾獲得“2006中國城商行年度人物”等諸多榮譽。2008年7月,大連銀行還獲得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成長型公司”會員資格。

大連銀行前身大連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8年3月28日,由29家城市信用社組建而成,當時不良貸款比率高達56%,賬面虧損2億元。2000年初,王勁平在他來到大連銀行後的第一個全年工作會上立下豪言:“今年力爭盈利。”年底的決算日,大連銀行盈利6138萬元。自此,大連銀行漸入佳境,逐一理順法人關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但高速增長的同時,近幾年大連銀行不良率高企和資本充足率不足的問題也頗為嚴重,2013年末大連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23.3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6%,遠高於同業的平均水平;而同期大連銀行資本充足率為9.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49%,位於同業較低水平。

面對巨大的資本補充壓力,上市成了重中之重,登陸A股也始終是王勁平的心病。然而,IPO成功之路顯然和大連銀行無緣。

上市夢斷

早在2007年,大連銀行便提出要在A股上市,然而在2010年的城商行IPO熱潮中,大連銀行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股東總數嚴重超過《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定等原因,而折戟IPO之路。在大連銀行艱難列入排隊名單之後,也一直未能成功,其“中止審查”狀態長達兩年未果。

直到2013年6月,證監會公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此前一直處於“中止審查”狀態的大連銀行,進入了申請終止審查企業的名單,這也意味著大連銀行就此退出了IPO排隊行列。

由於其他銀行均已按時遞交自查報告,大連銀行由此也成為當時在所有已遞交IPO申請的銀行中,唯一一家進入申請終止審查名單的銀行。

不僅僅是上市審查被“終止”,業績下滑及不良貸款增加也令大連銀行深受詬病。

不良貸款的形成與大連實德集團相關聯。

大連實德集團在2001和2002年兩次註資大連銀行。截至2012年底,實德集團為大連銀行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8%。

彼時,有借款人在大連銀行貸款13.28億元,由大連實德集團將其持有的生命人壽3.18億股股權作為質押擔保。而上述貸款由另一擔保人提供連帶擔保責任,大連實德集團將其持有的大連銀行1億股股權反擔保質押給該擔保人。此外,還有借款人在大連銀行開具6億元的承兌匯票,風險敞口為4.2億元。

數據顯示,2013年末大連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23.3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6%,遠高於同業的平均水平。根據2013年年報,在發放的貸款和墊款中,大連銀行已逾期的貸款為28.18億元。從五級貸款分類來看,其可疑貸款增加最多,從2012年的1.76億元躥升至2013年末的15.27億元。另外,大連銀行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因此從25.19億元增加到36.8億元,撥備覆蓋率則從275.26%降至157.43%。

因其不良大增直接導致大連銀行業績增速放緩。大連銀行2012年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均實現了35%以上的增長,但凈利潤增長僅為1.59%,其年報說法是“受不良資產處置損失的影響”。2013年年末,該行總資產為2840億元,凈利潤為23.17億元,同比增長32.4%。

屢遭打擊

事實上,近年來大連銀行不僅A股IPO無望,麻煩更是接二連三。

王勁平曾表示,大連銀行被資本金困擾,接近於監管紅線,所以迫切需要解決資本金的補充問題。其還曾公開表示,在暫時不能上市的情況下,將采取私募的辦法,尋找一家戰略投資者。然而2014年大連銀行遭遇了萬達入股失敗、同業業務擴展過度導致的資產縮水等問題。

大連銀行目前第一大股東是大連國資大連融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8.35%,二股東大連一方集團,持股9.51%,第三是中信產業基金管理的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持股7.32%,第四和第五是大連實德集團及華信信托,持股比例均為4.88%。

大連銀行至今還未披露2014年年報,根據北金所披露的未審計2014年數據表明,其總資產2606.31億元,凈利潤20.22億元,均較2013年年報披露的數據大幅下降。2013年年末,該行總資產為2840億元,凈利潤為23.17億元;不良率為至1.96%,較2012年末上升1.06個百分點。

在王勁平出事前,大連銀行新的投資者消息為,大連銀行將向東方資產定向發行27億股,並打包出售賬面本金余額為99.87億元的高風險資產,募集資金總額為150億元。之後,東方資產將持有大連銀行40%的股權。

除此之外,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信息顯示,今年4月末,某大連銀行股東將其持有該行的1億股股份進行轉讓,掛牌總價4.5億元,拆合每股4.5元,該項轉讓掛牌截止日期為6月3日。目前,大連銀行還有1億股正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出售,截止日期是9月24日。資料顯示,該1億股大連銀行股權的標價為4.5億元,也就是每股4.5元。

  • 投資時報
  • 姚祥雲
  • 劉佳昕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17

猴年你就弄個猴?奢侈品牌如何嫁接中國元素才不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423.html

猴年你就弄個猴?奢侈品牌如何嫁接中國元素才不雷

一財網 劉瓊 2016-01-21 20:32:00

當中國消費者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重要客戶,中國春節也逐漸成為品牌們非常重視的節日營銷時機,LV、Dior和阿瑪尼等不少奢侈品牌,紛紛推出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猴年生肖限量版產品或其他與中國新年相關的設計元素。

奢侈品大牌們為增長放緩的中國市場操碎了心。

當中國消費者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重要客戶,中國春節也逐漸成為品牌們非常重視的節日營銷時機,LV、Dior和阿瑪尼等不少奢侈品牌,紛紛推出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猴年生肖限量版產品或其他與中國新年相關的設計元素。

不過將產品帶上中國元素、渴望從心理上得到中國消費者文化認同的初衷,卻由於對中國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使得有些產品和營銷設計遭到吐槽。

有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國際奢侈品牌需要權衡品牌DNA與重要市場元素的平衡,迎合市場也需要深入了解當地文化。

商業間諜進了設計部?

中國的農歷生肖猴年即將到來,不少奢侈品牌便推出了一系列生肖猴相關設計的產品。

一些高端化妝品牌推出了猴年新春限量版的護膚品或彩妝。雅詩蘭黛推出“猴年限量精華”、“2016年猴年限量珍藏版金粉餅金猴獻瑞”,紀梵希推出“輕盈無恒明星四色散粉猴年新春限量版”;

奢侈品牌LV、Dior和阿瑪尼都推出猴年限量配飾,如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LV推出了一組三套件(項圈、項鏈、手鏈)的猴年生肖銷量版配飾,據說是施華洛世奇水晶打造,售價從705美元起;

寶璣的那不勒斯猴年紀念腕表、雅克德推出猴年系列腕表、伯爵掐絲琺瑯生肖腕表等表盤中都有生肖猴元素;Calvin Klein還推出了一套褲邊邊燙金的猴年生肖特別款內衣。

不過由於有些設計由於不太符合中國的審美角度習慣,某些新設計頻頻遭到吐槽。比如某奢侈品牌設計的猴年生肖配飾被中國網友們質疑,該猴寶寶像“長出倆耳朵的外星人”。

類似狀況前些年也曾出現過。著名的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此前推出了一款羊春節限量圍巾,傳統格子羊絨圍巾的末端繡上了一個紅色的“福”字,售價5750人民幣,比普通頸巾貴850元。但這款圍巾招來了網友的大量吐槽,有網友用“不是山寨,勝似山寨”來形容。

同樣在羊年,某國際知名高端酒類品牌蘇格蘭威士忌曾推出以羊的特性與意涵出發推出的《羊年珍藏》臺灣限定版,只有集合四瓶酒樽才能看見“三羊開泰”的畫面,但是因為“4”在中國是不吉利的數字,所以消費者更願意只買一瓶。

就連運動品牌Nike也粘上了這樣的魔咒,2016年初發布的一款新鞋,鞋身以白為主,在腳後跟部分,寫有紅字“發”,或倒轉了的“福”,以取中國人福到之意。但中國網友們看到該設計吐槽“發福”的連讀,因為其中國含義是指肥胖,身材走樣。

其2015年Nike推出的“SB”系列同樣震驚了一些中國消費者。SB系列的鞋子英文全名是:Nike Dunk Low(Hi)Pro SB(即skate board的縮寫),是其最主流的板鞋之一。但是,“SB”在中國的含義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有網友吐槽說 “當初在商場看到大大的Nike sb系列,和朋友笑了好久,難道是商業間諜進了他們公司設計部?”

野村證券亞洲區(除日本外)消費品行業分析師陳菁瑜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些針對中國農歷新年或是生肖猴年設計,說明這些國際大牌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所以在設計中希望體現中國元素,不過顯然對中國文化和審美習慣又不夠了解。

如何嫁接中國元素

中國購物者對於奢侈品牌的重要新已經不言而喻。過去的2015年,中國購物者在繼續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最大手筆的消費者,財富品質研究院《2015年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購物者約花1168億美元購買奢侈品,同比增長9%,消費額達9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在全球奢侈品消費中,中國購物者占據高達46%的份額。

為應對區域市場差異性需求,歐萊雅、寶潔等很多中低端消費品牌會在中國有研發中心,研究開發適合中國或亞洲消費者適合與喜歡的產品。可對於奢侈品牌來說,既然中國是很多品牌最重要的市場,希望設計出抓住中國消費者興趣點的產品,為何不選擇更了解中國文化的中國設計師?

"不少奢侈品牌或其他國際大牌,特別是一些歐、美品牌,特別強調自己的品牌DNA",知名國際獵頭機構華徳士(Robert Walter)中國消費品類銷售與市場營銷副總監郭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所以品牌設計師、區域市場高級別高管目前基本都選用了解品牌內涵和文化的歐美候選人。

另一方面,從奢侈品本身而言,其“創造了跨越時間和小眾的物件,其中包含了上百年歷史的技法和手工工藝,其代表著頂級的手工藝、文化、歷史傳統以及對於生活態度的獨到闡釋,它傳遞的是一種文化及生活方式”,巴黎HEC商學院專門研究品牌、奢侈品、時尚的營銷教授Gachoucha Kretz認為,傳承性是其品牌的重要特點。

因此,在未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狀況下,品牌將中國元素簡單生硬地加入其中,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特別是在中國消費者消費理念日益成熟,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對傳統大牌不再盲目的狀況下。

“國際品牌需要權衡保持品牌DNA與重要市場元素的平衡,迎合市場也需要深入了解當地文化,”陳菁瑜也認為,如果可以跟中國藝術家、設計師合作是贏得市場爭更多勝算可能性之一。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42

中信里昂為猴年港股“算命”:3月反彈至全年高位6月見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459.html

中信里昂為猴年港股“算命”:3月反彈至全年高位6月見底

一財網 秦偉 2016-01-28 18:05:00

中信里昂稱,今年是火猴年,會有較多沖突,不過恒生指數八字中有足夠的水元素,全年走勢雖然比較波動,但3月有望反彈至全年高位,之後下跌,到6月時見底。

在市場缺乏動力的情況下,分析師不僅要看K線,或許也要參考風水預測了。

中信里昂證券1月28日發布一年一度頗具香港特色的風水指數,這份根據恒生指數的“八字”作出的風水預測稱,靈猴將為“土雞”——恒生指數保駕護航,令恒生指數今年有一個不錯的開局,年中一度下探後再度上升。

風水指數雖然純屬娛樂,但曾在1992年誕生時準確地命中了恒生指數當年全部7個主要轉折點。去年,風水指數也曾押準恒生指數的一半表現。中信里昂去年初曾預測恒生指數在2015年會作出繞羊腸般的走勢,恒生指數在2月漲至6月後,在風水指數預測的7月8日兇日當天,曾大跌近6%。

中信里昂稱,今年是火猴年,會有較多沖突,不過恒生指數八字中有足夠的水元素,全年走勢雖然比較波動,但3月有望反彈至全年高位,之後下跌,到6月時見底。

在行業板塊的選擇上,中信里昂科技行業分析師馬卓藍表示,今年金和水相關的行業上半年表現將走強,黃金和白銀,汽車、金融、博彩、交通運輸、機械等板塊有望向好。而油氣、公用事業、科技、電信和互聯網板塊開年勢頭良好,但隨著猴子進入第四季開始亂竄,板塊表現將急轉直下。

根據五行元素,風水指數認為,屬土相關行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包括中國內地投資和內地房地產,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不錯,資源行業預計也將有所回暖,不過香港地產業就略微遜色。雖然屬水的行業在上半年將有不錯表現,但全年來看回報不算理想,包括交通運輸、博彩、消費/零售及醫療衛生。除了中信里昂,野村證券最近也發出一份玄學家周漢明預測的投資建議,這份特別報告稱今年港股整體穩定,表現最差的月份是1月、2月和10月,尤其是10月8日至11月8日,預計市場將出現大幅調整。行業選擇上就建議投資者避開金融和零售股,與中信里昂看好金融業相反。

編輯:彭潔雲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57

猴年:殺雞儆「猴」嚴打造市(2016/2/4) 林本利

2016-02-04  NM

今年二月四日是立春節氣,表示寒冬快過,天氣回暖,春天即將降臨。立春前仍屬羊年,立春後則屬猴年。對投資者來說,羊年可算是艱苦的一年。去年港股在第二季見頂,樓市在第三季開始顯著下跌,若然投資者(或投機者)在高位接貨,至今恐怕損失慘重。今年一月,亦是羊年最後一個月,香港天氣異常寒冷,突然來個「一月飛霜」,恒指一度跌穿19,000點。踏入猴年,到底港股能否「否極泰來」?

今年一月港股大跌,大鱷顯然早有部署,趁內地經濟疲弱,人民幣貶值,大舉沽空港元、期指和港股。大鱷更出口術,指中國經濟將會硬着陸,沽空了包括人民幣的亞洲貨幣。自從二○一四年十一月滬港通正式開通後,便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香港,炒高港股,之後藉着內地股市泡沫爆破,財金官員救市策略進退失據,大鱷才能夠予取予攜,從跌市中賺取豐厚利潤。特區政府的財金官員若然不知醒覺,制定適當策略對付大鱷(包括入市干預),嚴打散布謠言及造市的人,殺雞儆猴,恐怕港股還會進一步下挫。去年三月中,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後便一直颷升,散戶大做槓桿,在六月中把指數推升至5,178點。港股在去年四月及五月,亦趁內地股市暴漲而急升,國企指數高見14,962點,而恒指則見28,588點。去年六月九日,摩根士丹利指數公司決定暫時不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加上中證監收緊融資融券(兩融)業務,觸發內地A股大跌三成多,拖累港股亦下挫兩成多。

之後有傳總理李克強下令各單位全力救市,只准買、不准沽,實行「暴力救市」,上證指數一度回升兩成多,港股亦跟隨上升,但升幅只得一成多,明顯是因為內地禁售A股,資金短缺的單位只好在香港沽貨套現。去年八月十一日,人行突然宣布為了完善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讓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結果觸發人民幣急挫,股市再暴瀉,上證指數跌至2,850點。香港股市又受到牽連,再一次從高位下挫兩成多。去年十月,恒指由20,368點升上23,423點,累計上升超過3,000點,大鱷又開始部署,準備在今年一月展開新一輪攻勢,未平倉恒指及國企指數期貨合約超過60萬張,再加上其他衍生工具及場外交易,估計總值超過10,000億港元。

到今年一月,大鱷趁內地股市推出「熔斷機制」後隨即觸發兩度停市,在香港股市大舉沽空,再在外匯市場拋售港元,令港元跌穿7.8兌1美元,同業拆息上升,市場出現恐慌,把恒指推低至18,534點,國企指數更跌至7,823點,從高位下挫48%!正如金管局及本地財金官員所述,香港的貨幣基礎高達16,000億元,遠遠多於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只得千多億元的數目,大鱷根本很難推低港元,扯高同業拆息。但當市場被人操控,到處散播不利消息,即使港元並未跌穿7.85,拆息不過輕微上升零點幾個百分點,亦會引起市場恐慌,不理性地拋售股票,幫助早已沽空期指及港股的大鱷賺個盆滿鉢滿。在香港蓄意散播謠言、不實消息,試圖在股市中獲利的屬刑事罪行。去年十二月香港亦已正式落實《競爭法》,聯手操控市場價格(包括港元匯率及利率)屬犯法行為。執法部門應主動進行調查,揪出那些造謠、操控市場和無貨沽空的人,殺雞儆猴,免得本地股市繼續成為大鱷的提款機。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92

2016年猴年環球投資市場大預言

貧道夜觀天象,昨夜極星異動,乃沐浴更衣,設壇祭神向黃大仙求籤問卜。就2016年猴年環球投資市場運勢,求得黃大仙靈籤第六十一簽《十二金牌召岳飛》。算命籤詩曰:「十二金牌速召回,奸雄設計幾時灰。可憐一旦功勞散,老少扶車不斷哀。」靈籤吉凶乃下下,可見2016年猴年環球投資市場都會幾慘情! 
2016年2月5日BofA Merrill Lynch US High Yield CCC or Below Option-Adjusted Spread©收報1,903點子,乃2008年股災以來高位。由Nasdaq對數圖可見,這次調整會下試3,000點。
投機市場有贏有輸,但最重要是身心康泰!祝各博友人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48

猴年第一B--精子的故事

  他參加馬拉松大賽,幾經吃力,終於跑到終點衝線。
在衝過終點後,他禁不住長長鬆出口氣,整個人軟癱地上,隨即忘形地高呼:“阿媽,我得咗啦!”
但是等他稍稍冷靜下來的時候,讓他出乎意外的是,竟然發覺聽不到四周傳來任何歡呼之聲。
他看看手錶,顯示的時間明明剛好是猴年大年初一的凌晨子時。他忍不住在心裏嘀咕:“為什麼?我明明已跑了個第一,理應是猴年農曆新年的搶閘第一B,為什麼竟沒有人過來向我祝賀報道的?”
這時,才有一個護士模樣的女人走過來,向他道:“對不起,今年已是丙申年的猴年,不是甲申年的猴年,你其實已經整整遲到了十二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97

祝大家丙申猴年新年快樂

祝大家猴年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福祿雙全、身體健康、財源廣進。恭喜!恭喜! 貝沁才致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98

猴年業績焦點

2016-02-11  NM

「歷史成本不是成本」是中學經濟課的基本知識,大意是在項目決策時,不應考慮已出之物的歷史成本(historical cost),應把焦點放在將要失去及付出的成本及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財務及會計亦有相似的概念,項目決策應聚焦將發生的相關成本,已發生的歷史成本像已潑出去的水,並不是相關成本。環顧今天的專業人士及議員,在分析議論項目時,往往失焦,每每將焦點放在已出之物上,彷彿連基本的中學知識都忘了!

送羊迎猴,謹祝大家在逆市中,送走股價不前的過氣明星股,迎接屢創新高的耀眼新星股。踏入猴年之始,大部分股份將公布去年全年業績,大家焦點又可放在哪處呢?焦點在收入及溢利增長等的同時,人民幣匯價波動對業績,甚至財務狀況的影響,或是重點之一,須多加留意。

損益表或未能反映外匯虧損

上兩週,白馬戶外媒體(100)及維達國際(3331)先後公布去年全年業績。白馬全部收入及維達9成收入都來自內地,兩間公司相信都受人民幣匯價波動所影響,但損益表反映的業績卻截然不同。白馬2015年收入接近18億港元,毛利8億港元,溢利3億港元;對比2014年,收入僅升4%,毛利卻升11%,溢利更升16%,表現可人。彷彿白馬的損益表中,全看不到人民幣匯價波動對白馬業績的影響。反之,維達2015年收入97億港元,對比2014年,收入升21%而毛利更升23%,但經營溢利卻跌8%,溢利更大跌47%,僅有約2014年一半的溢利。究其原因,是維達外匯交易損失達3億港元,當中1億港元分類為經營項目,拖低經營溢利;其餘外匯交易損失分類在財務收入及成本中,影響溢利。

外匯虧損也在全面收益中

上週三白馬公布業績後翌日,白馬股價全日僅升2%,當日恒指也升了1%,白馬可人業績並未有刺激股價。其中一個原因,或與損益表並未全面反映所有外匯虧損有關;換言之,損益表並未全面反映人民幣匯價波動對白馬的影響。翻開白馬的全面收益表,溢利超過3億港元,但全面收益卻不足2億港元,對比2014年,下跌10%,原因來自「換算國外業務時產生的匯兌差額」出現約1.4億港元的虧損,去年同樣虧損僅7,200萬港元。所謂「換算國外業務時產生的匯兌差額」的虧損,就是指包括以人民幣結算的業務,兌換成港元作財務報表列報的外匯虧損。因為會計準則的規定,外幣業務的匯兌差額並不須放在損益表中,僅須在全面收益表中列報。相對白馬,把全面收益稱為綜合收益的維達,在綜合收益中也有外幣業務的匯兌虧損。維達2015年綜合收益僅有2,800萬港元,下跌超過9成半,原因就是稱為「貨幣折算差額」的外幣業務匯兌,出現接近3億港元的虧損。分析業績,或因股份不同,焦點亦各有不同。重要的是找到焦點,亦要分析相關的地方!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184

File#614 猴年揮春

原載《東Touch》1080期 (09Feb2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244

【春節見聞】京滬同學聚會的猴年祝福:“祝你們早日換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632.html

【春節見聞】京滬同學聚會的猴年祝福:“祝你們早日換房”

一財網 蔡胤 2016-02-15 18:31:00

新房豪宅化,中高端改善型二手房相應越來越搶手,在價格上呈現豪宅化,因此形成了新房單價紮堆超10萬,二手房單價紮堆超6萬的局面。一位年輕的知名經濟學者表示,隨著負利率持續,股票等投資渠道回報走低,信托兌付風險加大,春節後北京改善型二手住宅還將繼續上漲,未來四環內130平米左右的中高端住宅,1000萬元內的房源會逐漸減少。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房子一直都是聚會上的永恒話題。沒結婚的要買房,結了婚的要換房,不論大家聊著股市、跳槽還是搖車牌號或《老炮兒》,最終話題都可能無縫切換到買房。

過年前後更是如此。無論身處大都市還是小鄉村,房子就像圍爐吃喝時桌幾上的那碟瓜子,嗑得人口幹舌燥,但又忍不住一顆接一顆送進嘴里。

換房焦慮族

關於過年期間的回鄉樓市話題已經很多。從社會、政府、企業的角度而言,三四線城市的空置率、高庫存帶來了莫大的困擾。相對駭人聽聞的“鬼城”、開發商跑路,一線城市“中產”、“夾心層”們的換房煩惱多少顯得有些矯情——已然擁有小鎮青年無法想象的百萬級居所,卻還在為換房焦灼。

但事實上,焦灼的人真不少。除夕前兩天,北京東四環外火鍋店內,一桌30歲上下的年輕人正在聊天。是為迎接上海來京出差的大學同學A,北京的同學B和同學C聚在一起。從上海名校畢業後的A在就職於一家券商,公司在陸家嘴;B本科畢業後赴北京念到博士,畢業後進入部委工作,未婚;在國企上班的C已婚,一旁在外企上班的妻子懷有身孕。

話題先從理財開始:存款利息越來越低,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跌破3%,P2P風險持續累積,A股更是慘不忍睹,那麽有限的積蓄是兌換成美元呢還是買銀行理財產品?不一會兒,話題轉到了房子上:利率這麽低,房價還得漲,還要不要買房?

A去年結婚時,在上海次中心地段買了一套兩居室,2000年左右建成的二手房。剛裝修完,就開始猶豫是入住還是賣掉。原因很簡單,房齡超過15年,小區難免老舊,周邊環境也很一般,也沒有學區。他拿出手機,打開線上看房的APP,搜出幾套房子說:“看,我們附近好點的小區的兩居室都在700萬以上了,再好一點的就奔1000萬了,實在是太貴了。”

A的話引發了C的強烈共鳴。眼看妻子待產,父母要從外地進京照顧,現有的80平米的老房子實在是擁擠。於是C也打開了同一個軟件,搜出了自己家附近的在售房源。他對著軟件上的變價記錄感慨,朝陽公園至東五環區域,那幾個他看得上的物業較好的小區,120平米至140平米的房子,近兩月來報價節節攀升,不少房源從700余萬元漲到了接近800余萬元。與A一樣,C和妻子如果賣掉現有的總價400萬左右的房子,再貸款斤400萬元(每月按揭2萬元左右),的確可以換一套理想居所,但他的糾結之處在於,以他倆的家庭收入,供著這樣的房子再養個孩子,無疑是壓力山大。而更要命的是,這些房子跟A在上海看上的房子一樣,不屬於普通住宅,不享有相應的稅收優惠,算下來稅費還需要40萬至60萬元。

這時單身青年B說話了,他也拿出手機:“看,這套西五環的房子,我就因為它挨著環線有些猶豫,眼睜睜就看著它從3萬7漲到了4萬3,不知道過年後還會不會漲。”

“房價還會上漲嗎?我們到底還要不要換房?”最後,大家又回到了這個問題。

房價會漲得停不住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2月,北京、上海、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2.1%、0.7%,同比2015年12月分別上漲10.4%、18.2%、9.2%,二手住宅價格更是同比分別上漲20.8%、11.7%、11.7%。穆迪近日提供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報告也顯示,該機構跟蹤的一二線城市的庫存水平從去年11月的九個月降至12月的七個月。庫存進一步消化將對房價構成支持,因此從趨勢上看,一線城市房價穩穩當當的坐在了上漲通道。

一線城市樓市繁花似錦,於是作為市場上的三大經濟主體,政府、企業與個人,多將樓市問題的註意力放在了三四線城市的巨大庫存上。的確,眼下房地產的區域性過剩正影響樓市的健康發展,累及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威脅金融安全。相對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則顯得安全得多。2月2日,中國央行在其網站發布一則通知宣布,在不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銀行對首次購房者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可從25%下浮至20%。這一新政排除了五個非限購的城市,北上廣深與三亞,這些城市仍需行政手段幹預需求,自然也與高庫存保有安全距離。

正是因為如此,房企過去兩年間爭相喊出戰略性回歸一線城市的口號。

但一線城市供給結構問題帶來的企業與購房者的焦慮也正在發生。來自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上海和北京最受歡迎的改善型戶型面積在144平米至220平米之間,上海的改善需求套均價在600萬元至990萬元;北京的套均價在440萬元至735萬元之間。而這類房子的供給情況又如何呢?據亞豪機構觀察,從去年成交的住宅用地情況來看,由於競自住房面積已成慣例,在房企爭奪之下多宗地塊出現全部競建為自住房現象,而剩余極少數純商住宅部分價格被推升至畸高。在此背景之下,北京住宅市場自住房與豪宅占主導的二元模式將進一步明確,而適合中低端剛需及改善型的純商項目不斷減少。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就曾指出,受到土地成本推升的影響,2015年北京住宅市場豪宅化的傾向已經出現,2016年這一特征將更加明顯,而基於高端項目的特性,2016年房企在北京的推盤節奏將進一步放緩,預計在今年3月銷售季正式開啟之後,月度最高開盤量將繼續維持在30個左右,北京樓市逐漸進入“少而精”的銷售階段。

新房豪宅化,中高端改善型二手房相應越來越搶手,在價格上呈現豪宅化,因此形成了新房單價紮堆超10萬,二手房單價紮堆超6萬的局面。一位年輕的知名經濟學者春節前對記者說,隨著負利率持續,股票等投資渠道回報走低,信托兌付風險加大,春節後北京改善型二手住宅還將繼續上漲,未來四環內130平米左右的中高端住宅,1000萬元內的房源會逐漸減少。

這正是面臨三代同堂的“夾心層”們焦慮的原因。大城市、好地段、好房子供給稀缺,強勁的需求推高了價格,這本是基本的供求原理。但如此的豪宅狂歡背後,一方面一些產品供給過剩,一些需求由於交易成本過高得而得不到釋放;另一方面,企業和購房者的杠桿也正在加大。即便是幾家企業組成聯合體拿地,隨著京滬地王身價不斷刷新,頂豪集中入市後去化壓力加大,拿高價地的風險也在累積。去年10月,就曾傳出有華南房企與北京央企聯合摘得北京土地後,單方面想要退出,留下合作方不知是單獨接手全盤,還是等待另一位“下家”登場,項目運營計劃都得推倒重來。與此同時,投資客的杠桿也在加大。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舉例稱,以房價領漲的深圳為代表,投資客再度進入樓市,並在各種金融產品的助推下,加大了購房資金的杠桿率,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和金融範疇的危害開始堆積。對此,穆迪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開發商的負債杠桿率依然高企,利潤率面臨壓力以及三四線城市庫存水平較高,因此行業運營環境將更有挑戰性。

對現金流依賴高如房地產,在這樣的行業基本面和激烈競爭下,一線城市的項目也不見得能獨善其身,能輕松承擔起為整個企業充當現金奶牛的重望。

“希望房價不要漲太快,祝你們早日換房成功。”火鍋局的末了,站起來告別時,A揮揮手,對C夫婦這樣說道。

而一線城市的房價是否會一直快速上漲呢?也許有一個人的判斷可作為參考。今年1月初,融創中國(01918.HK)董事長孫宏斌在上海出席媒體會時說:“北京、上海沒法弄,一算就賠錢。”他說,過去他覺得北京、上海什麽地都能拿,現在覺得企業要避免掉進高價地的“坑”里面。

“現在房地產市場風險很大,盡管利率越來越低,但利率不會永遠下降。2011年前後出現的房地產低谷也表明,房價不可能像大家想象的一樣一漲起來就停不住。”孫宏斌說道。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