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电谈判陷僵局 四川13电企节后可能出现煤荒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122/03405789491.shtml


每经记者 郭新志 发自成都

这个春节,四川某电力公司原料供应部负责人阮辛 (化名)注定过得不轻松,眼看着电厂库存的煤炭越来越少,他开始坐立不安。“虽然还有20万吨电煤足够春节用,但煤炭企业已经暂停供煤。”昨日,正在四处 买煤的阮辛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电企、煤企在煤价上谈不拢,谈判陷入僵局。目前,四川13家主要火电厂都面临一个问题:209万吨的电煤总库存足可保证春节期间 的正常供电,但节后煤源会比较紧张。

煤企电企出价相差两百元

一个月前,2009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在福州召开,7天谈判下来,虽然国家发改委出面协调,但五大电力集团与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因煤价分歧太大,拒 绝签单,双方闹得不欢而散。“从福州的煤炭订货会回来,我就预感今年四川的煤炭订货会很难召开。”阮辛说,在福州的会上,煤炭企业要价太高,已经超出了火 电企业承受的范围,大家只好空手而归。

如此情况正在四川上演。昨日,多位电力、煤炭企业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2009年四川煤炭订货会也已取消,政府不介入,谈判由买卖 双方自行展开。”一位接近四川省发改委的人士也证实,本月初,四川省发改委以文件的形式,向相关的企业传达了上述意思,订货会暂时取消。上述人士说,“这 个谈判本来就应通过市场双方自行解决,政府只负责监管。”

知情人士称,如果政府不介入而由双方直接对话,谈判将异常艰难。四川省内电煤到厂价今年已经上涨到近700元/吨,而电力企业亏损严重,在电价不变的情况下,很难承受煤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因此,“煤价”一直是电企和煤企谈判的难点。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单合同都没签。”阮辛说,四川一些煤企每吨要价近700元 (折算成标煤后的到厂价),“但我们的心理底价不到500元,双方的价差近200元。”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也称,“该厂每发一度电亏 损近5分钱”,去年该厂一年亏损额高达2.4亿元。

四川主要电厂库存充足

昨日的金堂电厂,略显冷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该厂的煤炭储存区看到,一位工人正操作着取料机,将区内的煤炭运往发电车间。“目前我们厂的库存是20余万吨,足可保证春节供电。”该电厂负责人说。

尽管如此,该厂的进煤量自1月份来急剧减少。以前日进煤量基本与日消耗量持平,但现在每天的日平均进煤量只有5000吨~6000吨,锐减一半。“1月19日,日进煤量为零,历史罕见。”

攀枝花一位专供电煤的煤炭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双方都在观望。”电企的筹码是手中的高库存,而煤炭企业则认定电企的煤迟早要用完,“双方互不相让,造成了现在的僵局”。

不过,来自四川电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四川13家主要电厂的电煤库存为209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电煤库存充足。春节期间四 川电网日均用电量为2.4亿度左右。2008年1月~10月,四川火电机组发电煤耗为375克/度,以春节期间日均用电量2.4亿度计算,在不进电煤的情 况下,209万吨电煤库存可用23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8

神华集团合同煤单价降50元 煤电僵局有望打破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219/02125873424.shtml

高永钰

昨天接到神华集团同意将此前540元/吨的2009年电煤合同报价降低50元/吨的消息时,一家参与合同煤价谈判的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突然一 下子觉得“神清气爽”。他说,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美美地睡一觉。从2008年12月20日到昨天,三个月的艰苦谈判已让他筋疲力尽。

“目前还只是口头报价,尽管五大发电公司目前还没表态,但我想这个价格大家可能会接受。”上述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个价格老机组可能还要亏一点,但新机组要好一些,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我们的要求只要不再亏就可以了。”

河北一家发电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是煤炭企业顶不住了,因为电厂开工不足,比如我们有四台机组,已经停了两台。而且现在电 厂的存煤还在20天以上,已经有很多煤炭企业找上门来,要求先签量,以后再结算,一些煤炭企业甚至连预付金也不提了,这样电力企业就占据了主动。”据他所 知,现在全国大部分的电厂都是这种情况。

此前,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煤矿限产可能延续至3月份,但限产力度将逐渐放松;同时,全球需求弱化环境中,进口替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未来煤炭市场将在供需重新平衡中寻找新的量价均衡点,煤炭价格向下调整的风险没有消除。

这和中金公司的声音基本相同,中金公司预计,未来2~3月内动力煤价格逐步回落将难以避免,幅度有可能超过往年,达10%以上。

上周,秦皇岛电煤价格下跌10%。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广州港,堆放在广州港新沙码头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报价为680元/吨,据深圳能源(11.60,0.60,5.45%)集团的一位财务部人士介绍,去年深圳能源集团的合同标准煤价794元/吨,而昨天到港发热量5400大卡的印尼煤报价只有520元/吨,比国内电煤便宜160元/吨,“这也难怪五大电力公司要去海外购煤了。”上述深圳能源集团财务部的人士说。

截至2月1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80.28美元/吨,比上周上涨2.11美元/吨,目前国煤炭价格高出国际煤价20%左右。此前有 咨询公司用广州港外贸及内贸煤炭交易指导价格作比较(已包含增值税、关税等税费及运费等因素),发现外贸平均标煤价格高出内贸标煤价格3%左右,外贸煤中 越南、澳大利亚煤价格优势明显,尤其是越南煤低于内贸煤平均价格10%以上(尚未考虑到下调关税)。山西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梁玉梅认为,进口替代主要影响 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煤价,并可能通过影响港口煤价继而影响国内煤价。

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电力首席执行官王帅廷称,中国发电企业正寻求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进口煤炭。若能与这些煤炭出口商达成协议,华润电力或将煤炭进口量提高至50%。

不过,上述电力公司燃料部负责人表示:“如果神华煤价下调50元/吨,国内外价格将大致持平。现在我们进一步协商,如果神华能将490元/吨的价格落实到合同上,我们就签。神华一年利润超过五大发电企业亏损总额,他们吃鲍鱼,我们吃碗面就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8

“煤电顶牛”难消 华电国际急收朔州煤矿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0/xMMDAwMDIxMDMxMw.html

12月9日华电国际(600027.sh)发布公告:公司斥资15.89亿元收购位于山西朔州的三座煤矿,从而使其在朔州的煤矿总煤炭资源量达8.6亿吨、核准年总产能提升到420万吨。

该项收购已获得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批复,这也是朔州地区自山西煤炭整合以来首个取得合法改造建设批复的矿井。华电国际计划成立山西朔州茂华白芦煤业公司作为整合三家煤矿的运营平台,最终这三家煤矿将形成一座资源储量约4亿吨、年产能120万吨的煤矿。

“这将大大提升公司发电厂的煤炭自给率、平抑煤炭价格,给公司带来稳定经济效益,且对延伸公司上游产业链,培育煤炭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华电国际在公告中称。

据了解,此次的收购主体是华电国际旗下茂华能源公司,被收购的是山西朔州白芦煤矿、西家寨煤矿及一半岭煤矿。其中西家寨煤矿作为本次收购标的中建设进度最快的煤矿,也是整合后的保留煤矿,其工作面已形成,具备试生产能力,已处于试开采阶段,全面投产运转在即。

西家寨煤矿井田面积约为2.0923平方公里,位于白芦煤矿和一半岭煤矿之间。该煤矿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为8,122万吨;

白芦煤矿收购价格为5.5亿元,是本次收购保有资源储量最大的煤矿,其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东部,矿井田面积为6.35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约为26,400万吨;


一半岭煤矿的收购价格为2.39亿元,该煤矿井田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000万吨。

“今年受国家发改委煤电限价令的影响,国内主要燃煤电厂都十分担忧明年电煤的供应质量和电煤的市场价格,华电国际的并购不过是对电煤价格未来预期的一种应对手段而已”,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指出。

事实上,此前华电国际即收购了山西朔州万通源二铺煤矿、晋能二铺煤矿、安太堡煤矿,以及东易忠厚煤矿,并分别整合为茂华万通源煤矿和茂华东易煤矿,核准年产能分别为210万吨和90万吨;随着此次三座煤矿的购入,华电国际在山西的煤炭总产能将达420万吨。

“(我们将)坚持电为主体、煤为基础、产业协同,到2013年实现‘1118’战略目标,即发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控参股煤矿产能超过1亿吨/年,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华电国际母公司中国华电在其网站上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4

何解煤電低迷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29/100405394_all.html

 被譽為經濟發展「晴雨表」「風向標」的電力、煤炭數據,近期持續低迷,加劇了市場對經濟下滑的擔憂。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數據,5月當月全社會用電量40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增速較4月提高1.5個百分點。不過,前五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仍延續下滑趨勢,同比增長5.8%,今年以來一直維持在個位數。

  作為電力上游產業的煤炭,近期庫存不斷創出新高。6月以來,中國最主要的煤炭港秦皇島,港口庫存持續攀升。至6月18日一週,達到945.6萬 噸,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最大庫存,也逼近秦皇島港的理論最大庫存。6月25日雖回落至900萬噸以下,但899.2萬噸的庫存仍處於歷史高位。 全國重點電廠存煤一度超過33天,近期維持在28天左右,也屬歷史高位。

  與此同時,煤炭價格持續走低。6月21日至6月26日,環渤海地區港口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702元/噸,連續第八週 下降,累計下降了85元/噸,且跌幅呈擴大趨勢,最近兩週跌幅分別達到25元/噸和27元/噸,接連刷新該指數發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面對低迷的數據,市場普遍擔心需求不足,經濟放緩可能加速。不過,也有分析者指出,在經濟放緩之外,應該注意到中國正在步入重工業後期,經濟結 構的變化也會帶來對用電結構、煤炭需求的變化。加之近期國際煤炭價格走低,進口大增,供求出現逆轉,用這些數據來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數據的可比性要打一些 折扣。

用電增速下台階

  過去十年間,中國用電量年均增速超過12%,今年以來增速保持在個位數,與經濟增長放緩直接相關。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財新記者表示,用電量是實時數據,反映經濟的短期變化,用電量增速下降說明經濟正在放緩。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前五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上海、湖北、江西三省市甚至出現負增長,遼寧、吉林、浙江、重慶、甘肅等省市增速則低於3%。

  由於經濟運行壓力加大,國家能源局初步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1800萬千瓦左右,與往年相比明顯減少,最大缺口占最大用 電負荷的比重不到3%,屬於《有序用電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最輕一級缺電,且持續時間將明顯縮短,影響的電量也將明顯減少。偏緊地區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 江蘇、河北、重慶等地。

  國家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吳鐘瑚則對財新記者表示,電力需求減少和經濟發展放緩是直接掛鉤的,但也不能將其單純看作是經濟放緩的映射,因為其中也包含了能效提高等正面因素,「從整個宏觀經濟運轉來講,這是一個結構調整的必然階段」。

  安信證券電力行業首席分析師張龍在其報告中指出,過去十年用電量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以四大高耗能行業為代表的工業用電增速較高。但目前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分析中國用電量結構,從2011年開始,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持續高於第二產業和工業用電量增速,即使在去年一季度,「十一五」節能減排、拉閘限電行動結束四大耗能產業明顯反彈之時,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亦高於第二產業及工業用電量3個百分點以上。

  今年這一狀況仍在繼續,用電增速整體回落主要體現在工業用電增幅回落上。前五個月,第三產業用電增長12.4%,而第二產業增速僅為3.8%,其中四大耗能產業用電增速更是低至1.4%,僅冶金、建材兩個行業就帶動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約3.5個百分點。

  與此相關,中國工業內部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輕工業增速自1999年以來首次超過重工業。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這或許標誌著1999年開始的這輪重工業化已開始減速,儘管中國整個重工業化的進程還能持續,但也步入了後期階段。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目前中國第二產業用電量佔比高達73%,其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只有47.6%;第三產業用電只佔12%,但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6%。

  張龍認為,隨著重工業化進程的放緩,依靠高耗能產業拉動用電量高增長的情形即將結束,中國未來用電量增速將下降一個平台,預計可能在6%左右。

  韓曉平則稱,雖然結構變化會導致用電量增速下降,但是,衡量經濟結構變化的電力彈性係數,仍居高不下。

  這一係數反映的是電力消費年均增長率與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率之間的關係。從2000年開始,中國電力彈性係數超過1,2003年達到峰值 1.56。2008年受奧運停產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降至0.58;隨著「4萬億」刺激政策的實施,2009年和2010年反彈至0.78和1.27。以去 年的用電量增速和GDP增速初步測算,2011年或將持平或略有回落。

  不過,根據張龍對日本和韓國的研究,重工業階段結束後用電量增速下降的同時,電力彈性係數的變化並不一致,日本下降幅度很大,而韓國則仍保持高位。

  與用電量一起被研究者認為可信度較高的經濟「晴雨表」數據——貨運量的變化,或也可印證中國開始步入用電量增速放緩階段。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貨 物運輸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同比增長12.1%和10.5%,較去年同期分別回落1.6個和3.3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遠低於用電量的放緩程度。

煤炭供求反轉

  在用電量增速放緩的同時,作為電力上游產業的煤炭,一改此前數年供不應求的局面,供求關係出現反轉,價格也不斷下降。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在迎峰度夏發佈會上表示,煤炭供給比以往有明顯改善,迎峰度夏期間,煤炭需求量會有所增加,但是供應能力還是有保證的,預計不會出現緊張的態勢。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運行處處長李昕則在近期召開的2012年海上南北航線煤炭運輸工作座談會上表示,煤炭行業已經呈現寬鬆性平衡的狀況,預計社會總庫存達到3億噸左右,相當於一個月的全國煤炭消費量。

  對於供求關係反轉的原因,中信建投證券煤炭分析師李俊松對財新記者表示,由供求兩方面共同決定,一是由於需求不太好;其次,供給增加尤其是煤炭進口增加,也是重要原因,「實際上國際煤價拖著國內煤價往下走」。

  需求方面,電力行業不僅需求增速下滑,供應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由於今年全國主要流域來水明顯好於去年同期水平,水力發電扭轉了持續七個月的負增長局面。5月全國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31.1%,比4月增長了 52.1%。國家能源局估算,這將減少電煤需求約800萬噸。與此同時,火力發電則連續兩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5月同比下降1.5%。

  韓曉平告訴財新記者,電力對煤的需求佔總需求一半左右,鋼鐵、水泥、建材等其他下游產業的需求也在減少。

  根據光大證券彙總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合成氨產量同比增速有所加快,生鐵產量同比增速略有放緩,而水泥的增速則由去年的20%左右大幅回落至個位數。

  而中國煤炭資源網的統計則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全國煤炭銷量同比增長8.2%,較去年同期加速2.3個百分點,但前五個月,煤炭鐵路總運量同比僅增加5.1%,較去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

  供給方面,由於國際市場煤炭價格低於國內,進口量大增,國內產量也在增加,「如果看遠一些,下半年還會有很多小礦要投產,」李俊松稱。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援引快報數據稱,今年前五個月,全國煤炭產量15.6億噸,同比增長6%左右。煤炭淨進口1.07億噸,增加4800萬噸,同比增速高達81.7%。

  海通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劉惠瑩認為,今年每月進口煤數量平均達到2000萬噸以上,這足以改變國內沿海煤炭市場的供求形勢。「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進口煤給國內煤炭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更加突出。」

  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之時,再簡單憑藉庫存來判斷經濟形勢難免會出現偏差。「即使經濟轉好,前兩年那樣的緊缺也很難出現,」李俊松稱,高耗能產業開 始衰退,新興產業崛起,結構性的變化會影響煤炭的需求彈性,而最近數年煤炭投資增加很快,供求關係會慢慢好轉,「煤炭相對於宏觀經濟波動的彈性幅度也會下 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72

煤電聯動電價下調擇機推出 價改將出時間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789.html

煤電聯動電價下調擇機推出 價改將出時間表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11-05 17:24:00

煤電價格聯動仍有空間,條件成熟將會按照程序下調電價。

11月5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這樣稱。他還進一步稱,按照目前煤電聯動機制,將利用煤炭價格下降的空間,疏導一些結構性矛盾,條件成熟後按照程序報批後發布。

許昆林還透露說,發改委正組織起草專項行動計劃,一些重點領域價格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進一步細化。其中涉及到近期熱議調價的天然氣價格改革,以及其它領域價格改革。

煤電聯動機制將進一步完善

煤價還在跌跌不休,最新一期截至11月4日的秦皇島港動力煤價格為370到380元/噸,同比下跌26.5%,比今年初520元/噸已經下跌140多元。

同期,因煤炭價格下跌,發電企業日子好轉。前三季度,41家火電和熱電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603億元,同比增長16%。

近期有各種消息稱,上網電價或迎來今年內第二次下調。上網電價下調主要是考慮到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執行煤電聯動的舉措。

許昆林稱,按照煤電聯動機制,以年為單位、達到預設條件後執行煤電聯動。他解釋說今年4月上網電價下調是執行去年煤電聯動,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給煤電聯動留出了空間,將在條件成熟後按照程序調整電價。

許昆林還提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煤電聯動機制。煤電聯動政策始於2004年年底。當時國家規定,以不少於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若周期內平均煤價較前一個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便將相應調整電價。

2012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完善煤電聯動機制,在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

煤炭價格從2012年開始已經開始“跌跌不休”,煤炭企業多有人士呼籲實行煤電聯動。此後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上網電價曾兩度下調,但跟煤電聯動無關,而且只是下調上網電價,並沒有同時調整銷售電價,兩次調整都是為了疏導環保電價矛盾。

山西智誠達咨詢公司馬俊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煤電聯動也是悖論,上網電價下調後,電力企業收入和利潤下降,煤炭價格也會承壓。

許昆林稱,煤電聯動機制將在啟動試點、調價依據等方面進行完善,是當前的首要任務,目前已推出電煤價格指數,采價點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不過他認為,煤炭價格下降還是有空間,條件成熟後會按照程序報批後發布。

價格改革時間表將出

《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發布後,上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消息先後傳出。但對於價格改革的步驟和實施,並沒有更多細節。

本報記者此前從能源咨詢公司安迅思了解到,配合天然氣調價或有一系列配套政策。許昆林在發布會上明確稱,為了落實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發改委正在起草專項行動計劃,一些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將有時間表、路線圖。

其中天然氣是重點之一。許昆林認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一直沒有停步,近來國際國內能源價格回落較多、供求關系寬松,給改革提供了機會。

但他也強調,包括天然氣價格改革在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受體制機制多方面因素制約,不可能單兵突進。“天然氣價格放開的比重已經達到40%,並在上海建立了天然氣交易市場。”許昆林說。

但是許昆林也認為,天然氣領域充分競爭格局還沒有形成,即便如此也將繼續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此前價格改革已經取得了不少進展。《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後政府定價項目減少了80%,定價種類減少46%,政府定價項目清單化。

輸配電價改革進展順利。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由深圳市和蒙西電網擴大到了五省,包括安徽、湖北、寧夏、雲南、貴州。蒙西電網10月正式實行新輸配電價機制,寧夏、雲南、貴州輸配電價試點方案已獲批複,電網企業成本監審工作也順利完成,只待實施。

階梯電價、階梯水價和階梯氣價制度也在全國推進。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稱,清理收費、公布清單也是價格改革的進展,收費會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規範化。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02

煤電鋁三產業同時遇冷 企業如何通過聯產實現業績“逆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230.html

煤電鋁三產業同時遇冷 企業如何通過聯產實現業績“逆襲”?

一財網 胡學萃 2015-11-22 23:05:00

經濟下行、煤炭寒冬、鋁業低迷,一家以煤發電、以電制鋁的企業,如何在現實不利的環境下,實現逆勢發展的同時,還能解決風電大比例消納這一巨大難題?

經濟下行、煤炭寒冬、鋁業低迷,一家以煤發電、以電制鋁的企業,如何在現實不利的環境下,實現逆勢發展的同時,還能解決風電大比例消納這一巨大難題?

11月中旬的霍林河,氣溫已降至零度以下。這里是內蒙古東部,地處霍林郭勒市,向東與吉林毗鄰。再往北行50公里,就是電影《狼圖騰》的拍攝地。

由南向北驅車行至距霍林郭勒約20公里處,隨處可見大風車嗡嗡旋轉。

就在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一個循環經濟示範工程應運而生。自2012年起,國家電投蒙東能源(以下簡稱“蒙東能源”)在原有煤、電、鋁產業的基礎上,以“上大壓小”方式新建2×35萬千瓦燃用褐煤自備電站,充分開發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資源建設30萬千瓦風電場,並完善配套局域供電網、風火互補的循環經濟示範工程,並在當前煤炭寒冬、鋁價低迷的背景下,不僅實現了逆勢發展,而且還實現了風電大比例消納,綠色循環經濟效應開始顯現。

產業集群效應

霍林河因煤而興,有“塞北煤城”之稱。

而蒙東能源霍林河循環經濟示範工程(以下簡稱“霍林河示範工程”)所利用的煤,是平均熱值在2600-2800大卡的劣質褐煤。考慮到褐煤露天堆積易引發自燃並汙染環境,蒙東能源決定轉變煤炭利用策略:利用這部分劣質煤,供火電發電煉鋁,形成“煤—電—鋁”產業鏈;中質煤則供給附近坑口電廠,優質煤再向外運輸銷售。這樣一來,基本上實現了對煤炭利用的“吃幹榨凈”,回采率達到95%以上。

作為霍林河示範工程的一部分,劣質褐煤變廢為寶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通過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備局域電網的智能化,將風電納入到該智能局域電網中,大比例消納風電使高耗能電解鋁產業實現了清潔發展。

截至目前,霍林河示範工程形成了年消納劣質褐煤1000萬噸、180萬千瓦火電、30萬千瓦風電、81萬噸電解鋁產能的“煤-電-鋁”產業集群。

近年來,受產能過剩影響,鋁價一路震蕩下跌。截至11月4日,鋁價年內跌幅達19.9%,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年內跌幅。

但霍林河示範工程鋁業板塊仍實現了銷售同比增加。“我們認為,電解鋁是受市場供需影響的相對過剩,而不是絕對需求過剩。”蒙東能源董事長劉明勝告訴記者,“盡管發展電解鋁的初衷是為了消化劣質煤,但同時也是考慮到了其作為國家戰略資源的重要意義,況且鋁制品消費仍以每年200萬噸以上的速度在增長,高端鋁更是未來發展方向。”

循環經濟之於電解鋁板塊的價值,體現在其通過局域電網自主供電而降低的成本上。據蒙東能源副總經理王鐵軍介紹,與2013年霍林河示範工程投產前相比,預計2015年全年供電單位全成本完成0.21元/千瓦時,降低0.0636元/千瓦時,噸鋁用電成本降低868元,供電總成本降低7.3億元。

“綠色”逆襲

變革一直都在發生。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政策陸續出臺,蒙東能源也提出了為“煤—電—鋁”產業鏈註入“綠色”的發展思路——將風電和光伏也納入該系統。

截至目前,霍林河示範工程已建成30萬千瓦風電,規劃建設80萬風電和20萬千瓦光伏電站,一並接入到其自備智能電網中。

由於風光發電的間歇性,如何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及時消納本就是一個巨大難題,再加上電解鋁生產“一旦開起來就不能停”的特殊性,對電網調度的智能化水平要求更高。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棄風率達到15.17%,創棄風最高紀錄的吉林省更是高達42.96%;棄光時代也正在來臨,今年上半年全國棄光率在10%左右,其中甘肅和新疆分別高達28%和20%。

而霍林河示範工程,則得益於其靈活的自備智能局域電網,通過實施風—火互補調度,風電年發電量達到10億千瓦時以上。蒙東能源霍煤鴻駿電力分公司總經理兼電力監控指揮中心主任吳巖告訴記者,截至10月底,30萬千瓦風電利用小時數已達到2656小時,在局域電網中的滲透率已達38.25%;預計2015年,風電利用小時數在3400小時左右,比蒙東地區風電利用小時平均水平高出一倍還多。

蒙東能源副總經理劉建平告訴記者,通過這一實踐而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大課題“含可再生能源的孤立電網的運行控制技術及示範”,已於今年8月通過科技部驗收。該課題通過智能局域電網風火互補運行的探索,為風資源豐富地區大比例接納風電、減少棄風總結了經驗。

謀變還在繼續。據悉,未來蒙東能源還計劃將利用露天煤礦閑置的排土場建設31.6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並將全部納入到智能局域電網中。

蒙東能源“綠色”逆襲以來,較之前每年減排101.50萬噸二氧化碳;其中噸鋁碳排放由2010年的16.39噸下降到2014年的13.91噸,降幅15.13%。遠期隨著示範工程清潔能源比例的進一步提高,預計年減排量將達到289.82萬噸。一旦“十三五”期間全國碳交易市場形成,還將為蒙東能源節省一部分成本。此外,其熱電聯產機組替代當地低效率小鍋爐40多座。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200

專家:十三五煤電保守估算過剩1.6億千瓦 擱淺價值約2.8萬億元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近日提出,調控煤電需要組合拳。“長遠的方向是市場化建設,但是也不能單純地靠市場解決所有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電力行業體制機制環境之下,行政措施和監管措施都得到位,方能保障調控到位。”

袁家海是在能源基金會與無所不能聯合主辦的煤電去產能研討會上提出上述觀點的。

近年來,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用電量增速趨緩,電力供需總體寬松,煤電行業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

根據中電聯月報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797小時,同比減少138小時。截至6月末,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火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上半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64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27個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同比減少,其中,青海、福建和湖南火電利用小時分別減少897、663和633小時。

面對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繼2015年10月聯合下發《關於做好電力項目核準權限下放後規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後,今年上半年能源局又接連下發了三份控制煤電不合理發展速度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通知》、《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關於建立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暨發布2019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通知》,三份文件被業內稱為“急剎車”,引發了社會關於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現狀的一系列討論。

在《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中,國家能源局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電火電建設步伐,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煤電產能過剩局面。此舉波及13省份暫緩、15省份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將被取消、緩核。

“急剎車”文件發布之後的效果如何?袁家海認為,短期已經有效果,而長期效果還有待觀察。“5月份和6月份,煤電新建還是撲朔迷離的狀態,仍有13個項目共計1550萬千瓦開工建設,這說明文件發布之後,產出效果還有一定的時間。5~6月各省發改委沒有新批準的項目,這是積極的信號。”

中電聯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火電完成投資379億元,同比下降6.4%;上半年煤電投產2149萬千瓦,同比多投產367萬千瓦,電源裝機總量同比增長113.7%,超同期電力消費增速8.6個百分點,過剩進一步加劇。“全年新增5000萬千瓦,總裝機新增1.2億千瓦。過去我們說缺電的時候,煤電行業每年1億裝機是舉世矚目的,但是現在對這個數據解讀就有不同的視角。”袁家海補充道。

袁家海通過情景分析電力需求的結構性變化,預計2020年-2030年電力增速為: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22萬億到6.99萬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用電量年均增速2.29%到4.73%,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為9.10萬億千瓦時。

他的這一觀點,獲得業內許多專家的共識。

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淘汰瀕臨退役的小火電。“和2012年、2013年上大壓小的淘汰不一樣,淘汰一定要區分省區的情況。如果這個省區(或臨近聯網省區)沒有太多可再生能源增長需求,處於絕對過剩狀態,那就該淘汰;如果這個省區有可再生能源靈活性的需求,即便是瀕臨退役的煤電也可暫時封存,今後再擇機淘汰。“

此外,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封存400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封存和深度改造8000萬千瓦機組,主要目的是做靈活性和輔助服務,在電力系統中主要承擔電力型機組的功能。

根據袁家海及其團隊的計算,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2020年9.2億電量型機組的量級,其利用小時數是4300到4500之間,有比較好的經濟性。

“‘十三五’期間調控煤電任務非常艱巨。”袁教授總結道,“按照現在的匡算,保守是過剩1.6億千瓦。一個60萬千瓦的煤電,按照4500利用小時數,整個項目運營期的總經濟價值收入,包括初始投資,稅金和稅後利潤約是105億元。如果完全閑置,其擱淺資產價值就是105億元。如果1.6億千瓦的煤電擱淺,價值是2.8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34

三份煤電急剎車文件下發後,看專家如何“開藥方”

8月1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通知,將進一步清理、規範已核準電力項目的報建審批工作,推進簡政放權,切實維護電力項目建設秩序。

通知明確規定,清理規範報建審批事項,明確電力項目開工標誌,切實維護電力建設秩序,協調指導和規範煤電開工建設,加強開工建設專項檢查,嚴肅處理違規建設行為等。

此前,國家能源局接連下發了三份控制煤電不合理發展速度的文件。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電視電話會上指出,近年來我國煤電裝機規模快速增加,煤電產能過剩潛在風險逐步顯現。預計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將超5000萬千瓦。如果按這樣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我國煤電行業將會變成現在的鋼鐵和煤炭行業。

由此可見,自2014年起持續走低的火電設備平均運行小時數與“井噴式”增長的煤電裝機容量間的沖突已經引發了能源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業內普遍認為,如果再延續2015年煤電發展的態勢而不加以控制,在“十三五”期間煤電行業產能過剩就會如同如今的鋼鐵行業和煤炭行業一般。以上政策的接連發布,從時間的密集度更是凸顯出政策的時效性和重要性。

煤電的發展規劃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急剎車”之後對煤電去產能有何影響?近日,在能源基金會和無所不能聯合主辦的煤電去產能研討會上,來自國家部委、能源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能源專家各抒己見,為煤電去產能“開藥方”。

經濟環保投資一個不能少

《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取消一批不具備核準條件的煤電項目,取消2012年及以前納入規劃的未核準煤電項目,相應規模滾入當地未來電力電量平衡,待2018年後結合電力供需情況再逐步安排;緩核、緩建一批電力盈余省份的煤電項目,除民生熱電項目外的自用煤電項目,尚未開工建設的,2017年前應暫緩開工建設;正在建設的,適當調整建設工期,把握好投產節奏。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王誌軒認為,用停止性的手段去關多少、減多少,會造成一定的問題。

“從煤電規劃角度,不要過多關註數量。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規劃與最終成果做比較,嚴格來講是有差距的。”王誌軒從中得出結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規劃的思路和方法都要發生大的變化,要在規劃中體現發展的理念、發展的機制。“新能源加入後,同樣一個單位數量、裝機數量和過去的概念不一樣,即使3億千瓦還是5億千瓦,沒有多大意義,實際上也不是硬性約束。”

那麽能源發展規劃到底需要考量哪些因素?王誌軒提出,最基本的目標是保障能源安全穩定的供應,基礎要素是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其約束條件是綠色環保。“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來確定煤電的規劃。現在提到2020年、2030年的目標,是根據目前的情況為基礎進行的預測。而目前國家處在轉型、調結構的階段,是過渡階段,因此不能完全以此為基礎。要做大量的工作關註常態化後真正是什麽情況,要和發展實際相結合。”

關於“十三五”能源規劃中環保因素所占的比重,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在研討會上指出,從煤電角度考慮環保規劃問題,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市場供大於需,需要停建或者緩建;二是煤電有沒有競爭力;三是環保要求煤電退出機制。”王金南認為,環保要求煤電退出機制不是能源規劃中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有“拿著環保大刀去嚇唬”的嫌疑,但諸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汙染比較嚴重、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環保因素需要重點考慮。

華電科研總院谷吉林關於煤電在環保中的影響持相似觀點,他表示,霧霾的成因中,真正由火電帶來的影響比例很小,“我國火電行業環保標準非常嚴、電力行業環保措施非常到位、環保保護汙染物排放量已很少了,可以稱之為清潔燃燒。” 據中國環境標準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家環保標準排放限值要求二氧化硫每平方米排放不超過35毫克,煙塵達到5-10毫克,氮氧化物不超過50毫克。

此外,谷吉林認為能源規劃中還應考慮到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中國是大國,同時有發達和不發達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有些城市需要新的供熱熱源,需要建設熱電廠以熱電聯產方式解決,還有一些煤矸石、劣質煤很難利用,需要建設循環流化床鍋爐電廠,這應是規劃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齊曄認為,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速度及投資狀況也應該被列入煤電發展的規劃當中。

數據顯示,中國在2009年取代美國,成為清潔能源的最大投資國,但在奧巴馬政府實行補貼政策後,中國於2011年失去領先地位。2013年,中國再次超過美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達286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三分之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十二五”末,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8億千瓦左右,占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中國已成為世界利用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

“急剎車”效果有待觀察

國家能源局下發“三道文”之後,煤電反而出現反彈。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火電新增裝機17.46吉瓦,其中煤電13.63吉瓦,創近些年同期新高,局部地區火電裝機過快增長、過剩壓力進一步加劇。

華能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趙勇認為,煤電企業之所以選擇在行業產能過剩與頻發調控政策的情況下,依然開工建設了數量龐大的煤電項目,可能與在2015年低煤價、高上網電價的環境下煤電項目的高利潤有關系。由於外部條件的變化,趙勇認為,新投產的煤電機組再也無法具備如同2015年一般的高盈利水平。

“政策如果不是那麽急剎車,也許效果反而更好。”趙勇解釋,“每個開過車的人都知道急剎車是什麽情況,肯定是往前沖,踩得越死沖得越猛。因此,政策的出臺節奏和力度把握上有值得調整或者優化的空間。我個人更期待讓市場的機制和反應能夠在煤電優化發展方面起到基本的作用。”

被稱為“數據女王”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展規劃部副主任薛靜分析了上半年裝機數據較高的原因,首先是隨著大氣汙染排放的治理,東部地區工商業和居民供熱燃煤鍋爐逐步淘汰,以熱電聯產機組替代形成新增裝機;其次是我國批準建設12條特高壓西電東送、北電南送輸電線路,需要把西部配套煤電基地建設起來,它是煤電尚需要作為主力電源的地區結構調整重要措施;最後是隨著電力市場的改革,投資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新增火電中一部分是氣電,新增氣電是符合產業政策的。

薛靜建議運用電能替代和電動汽車來拉動電力消費增長點,居民生活和工業用能的電能替代通過峰谷差價格調節來活躍消費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93

合同價遠低於市場價,煤電中長期協議執行難

合同價540元/噸,市場價700元/噸,這麽大的差距,合同能順利執行嗎?

據中國煤炭網消息,近期部分煤炭企業與用戶積極進行中長期購銷合同的協商溝通,就煤炭訂貨數量、價格水平以及運力保障、合同履行、信用體系建設初步達成共識。

報道中重點提到,價格水平有意向使5500大卡動力煤合同基礎價格在每噸535元~540元簽約,隨市場價格變化同比例浮動。

集成期貨煤炭行業分析員鄧舜對第一財經表示,煤電簽訂中長期合同的作用如何,關鍵在於能不能認真執行。“如果5500大卡動力煤合同基礎價格在每噸535元~540元,與現行的市場價格700元/噸以上差距較大,短期內執行有困難。電力企業會希望執行,而煤炭企業則不一定。簽訂合同雙方要註重誠信,關鍵在於具體政策的配套來保證合同的執行。”

多位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他們對煤電合同具體執行問題的擔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如果煤價依舊上漲過快,合同的約束力多大還有待觀察,“從前煤電雙方簽過中長期合同,但執行得不理想,原因就在於約束性不強,違約成本太低。以前有這種情況,違反合同方寧願交罰金。所以重點還是看違反合同的處罰措施和力度。”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也表示,要充分發揮合同的法規約束效應,供需雙方必須嚴格執行,政府也要加大力度嚴格監管,尤其要加大違反合同的懲罰力度。“特別是電煤合同,因為電力的公共事業屬性很強,保證電煤供應,除了市場合同,政府還要幹預。”

據中國改革報、改革網消息,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本次專門強調合同的嚴肅性,明確雙方都要誠實守信,哪一方不講誠信,都要被納入失信名單、甚至是黑名單,大大提高合同的履約率。

如果煤礦與電力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將有利於穩定煤炭市場預期,實現煤炭價格處於合理水平。

該負責人表示,供需雙方研判市場走勢,直接溝通和協商合同,體現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了與國際大宗物資交易規則的實質性接軌,可避免日常中的大起大落和相互頂牛。

價格方面,雙方商定一個基礎價,在此基礎上參照市場變化相應調整。基礎價較充分反映煤礦生產的成本和用戶的承受水平,兼顧了雙方的利益和訴求。

鄧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簽訂合同,雙方全力執行,對抑制煤價過快上漲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保證全部需求,只能供應一部分下遊的需求,另一部分還要依靠市場煤和進口煤來補充。

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為供需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提供有利條件。在運力上,鐵路部門優先予以保障,更好適應鐵路均衡生產作業的特點,提高運能利用效率。

上述負責人還稱,政府將加強相關市場主體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引導相關市場主體完善信用記錄,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確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合同無法執行的,政府將幫助雙方協調資源和用戶,確保不因簽訂中長期合同無法履約而遭受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25

能源局:2016年煤電行業計劃淘汰落後產能491.8萬千瓦

從江蘇省發改委網站獲悉,近日國家能源局下達《關於2016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對於能耗高、汙染重的落後煤電機組,特別是單機30萬千瓦以下,運行滿20年的純凝機組和運行滿25年的抽凝熱電機組以及改造後仍不符合能效、環保要求的機組的淘汰關停力度。淘汰機組中,凡屬未建成機組、2013年1月1日後無運行記錄機組,不計入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

在2016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中,計劃淘汰容量總計491.8萬千瓦,其中陜西淘汰計劃容量最大,達到59.65萬千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