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不見烽火、聞不到硝煙… 院線並購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湧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10/1051889.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夜色正濃,黎明之前,看不見的烽火四起,聞不到的硝煙彌漫,這一看似平靜的背後卻潛伏著波濤洶湧的“暗戰”!在幾乎每小時就能誕生一塊新銀幕的中國電影市場中,經歷了14 年歷程的院線制如今正面臨著一輪全新且艱巨的考驗。

國內48 條院線的“超級”陣容放在任何一個別的國家來看,都是異常龐大的;院線各“門派”的生存狀況呈兩極分化,前15名院線占據近80%的市場份額,而小的院線一年票房不足千萬,抵不過一家電影院的票房;再加上資本的湧入、不少院線的證券化,使得院線這一看似“封閉”多年的江湖急需整合的力量!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公司不惜斥重金去搶占院線牌照,當代東方就接連拿下“中廣國際”、“上海弘歌”兩條院線的控制權;而更大部分資金則以爭奪影院這一重要渠道為切入點,例如阿里影業、漢鼎宇佑、中國電影等上市公司都收購了影院資產。這些公司試圖以控制大多數影院從而產生規模化效應,進而獲得更強話語權,從而反控院線;另一方面,近期完美世界宣布擬將“今典院線+影城資產”全數納入麾下,全產業鏈的決心可見一斑。

無論是院線牌照的你爭我奪,還是影院的接連收購,其背後資本對渠道端的控制將倒逼院線走上全面洗牌的道路。如今烽煙將起,一場“較量”和“廝殺”即將展開。


資本搶院線牌照、爭影院資產

院線、影院公司的業務覆蓋了電影產業鏈中遊的發行業務和下遊的放映業務。有別於前些年資本爭相並購影視制作公司的現象,今年資本對院線資源更加青睞,特別是最近幾個月,院線與影院的接連並購成為行業熱門話題。

我國電影產業“巨無霸”中國電影,上市後第一筆對外投資就是並購大連華臣影業。據中國電影10月16日公告,擬以現金5.53 億元收購大連華臣影業70%股權。而大連華臣旗下擁有三家分公司、15家影城,下屬影城覆蓋東北主流城市近12年。

完美世界近期宣布擬將去年全國排名第15位的今典院線以及今典影院收入麾下,涉及金額高達13.53億元。若此次收購完成,將成為目前為止國內院線領域規模最大的一起並購。完美世界CEO 蕭泓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我們認為渠道和內容生產都很重要,這兩塊業務不僅各自都有可觀的市場潛力,他們還能互相之間產生良性共振,幫助彼此做的更大更好。”

除此之外,BAT 之一的阿里影業光是今年前6個月,就陸續花費約21 億元投資大地影院和博納影業;6月,又認購了大地影院10億元可換股債權;8月,又以1億元收購並增資獲得杭州星際80%股權。而當代東方也於去年11月,收購了中廣國際30%的股份,並成為其控股股東;今年5月,又宣布通過收購並增資獲得了華彩天地51%的股權,華彩天地擁有“上海弘歌”的院線牌照,由此當代東方也成為了手握雙院線牌照的一家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行業巨頭也絲毫不敢懈怠:萬達去年9月拿下世茂14座影院,今年2月收購大連奧納;中影星美年內的影院擴張計劃是新增近100 家影院,其中70%以收購、並購為主;大地院線年內計劃以收購或入股形式為重點,完成120個影院的擴張等諸多市場行為,行業巨頭加速並購與擴張的趨勢明顯。

院線並購或迎來最好時代

對於這一輪暗潮洶湧的兼並收購,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國內院線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經之路。

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專家、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劉嘉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在院線制成立之初時,就已經覺得院線多了,而如今比最初30 條院線還增加了十多條。不過,通過這十幾年的競爭以及市場化運作,目前院線之間的體量已經分出來了。並且,在這48條院線中,大概有10 條院線是經營非常困難的,有些可能根本不是靠電影放映來存活,在這樣的背景下,院線整合是大趨勢,也是必然要走的一條道路。”今典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則提到:“我國院線4條、8條還差不多,48條確實太多,對片方來說也很不方便,要上一部影片要跟48 條院線簽約,也很辛苦。並且排名最後的幾條院線確實是有問題,例如有條排名倒數的院線,都還是縣城里面的單廳影院,一年放不了幾場電影。”

另一方面,美國的院線產業也都經歷了大舉並購的過程。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美國的院線產業發展無論是大制片廠時代,還是1995年後巨型多廳影院的發展熱潮期,都經歷了大舉兼並收購的過程,促使終端電影放映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單店經營的影院終將被院線瓜分兼並,規模效應帶來管理成本的下降以及更大的影片選擇話語權。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一場硬仗中,盡管院線牌照具有一定稀缺性,但沒有資產聯結的影院、院線更像是一個空殼,而影院資源才是最大的香餑餑。吳鶴滬說:“近幾年院線話語權有所減弱,而影院反而強勢起來,跟十幾年前不一樣,現在的數字放映使得影院不需要搶首輪、二輪的拷貝,反而片方央求影院多給排片,這使得影院的話語權反超院線。”

這就造成誰擁有的自營影院形成了規模,誰就對行業有足夠的話語權,因此,在院線並購這場紛爭中,影院將成為爭相搶購的“瘋狂的石頭”。星美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西區總經理鄒明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電影行業更直接的並購潮必將會從終端影院開始,未來或逐漸蔓延到影投之間、甚至院線之間。

未來不排除管理部門會提高對院線發行有硬性要求,例如低票房院線不具備發行權利,或者分級發行,那麽這樣院線之間可能會出現更多強強結合的合作,從而推動行業整體的整合並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82

旅遊業並購湧動   多元化競爭開啟

大型國企之間的合並,多樣化引入資本等一直是這幾年國企改革的熱點。

今年7月,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旅”)整體並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下稱“港中旅”),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兩大旅遊集團的合並,誕生了巨無霸式的中國旅遊集團公司。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港中旅和國旅實施戰略重組後,首次以“中國旅遊集團公司”的名義亮相今年舉行的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重組後的中國旅遊集團公司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區、免稅店、地產和郵輪等諸多業務。

在中國旅遊業如火如荼的當下,兩者的合並無疑會成為中國旅遊業的龍頭。但它可能不會代替去哪兒、攜程這種在線旅遊OTA服務商的發展,也不能代替像萬達這樣的民營企業對旅遊的滲透,但卻會出現多元化的創新格局。

巨無霸誕生

戰略整合後的中國旅遊集團公司,有1000多個經營網點,遍布中國30多個省市和海外20多個地區,匯聚國旅總社、中旅總社、香港中旅社、中國免稅、維景等品牌。

中國旅遊集團總經理姜巖表示,該集團共有5萬名員工,該集團的資產總額已近1500億元,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利潤總額近60億元。

“港中旅與國旅二者合並後將成為亞洲最大和全球第五大旅遊企業。它們的合並相當於新一代中國旅遊企業巨無霸誕生。”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但能否成為1+1大於2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並必然會遇到整合階段,國旅和港中旅都是超大型的旅遊企業,這些企業本身已經細分諸多業務板塊,這些板塊在兩家大型企業之間既有競爭關系,又有合作關系,如何“合並同類項”並且規避合並後的內部競爭會是國旅系與港中旅系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巨大挑戰。而且,國旅系與港中旅系麾下也有一部分是非旅遊業務,這部分的資產今後究竟是剝離還是保留,目前還不明確。

“兩者的業務都有類似之處,合並後如何為這些旅行社品牌定位,進行差異化競爭可能是個問題。”勁旅咨詢首席分析師魏長仁分析,國旅系在全國範圍有很多子公司,其中有全資子公司也有與當地合作夥伴或個人合作的合資子公司,後者在合並時會比較麻煩。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出境人數達1.2億,境外消費,包括旅費、住宿費、購物費達1.5萬億元,其中至少有7000億至8000億元用於購物。

在此背景下,國旅旗下的子公司中免集團順勢擴張。

“我們的三亞國際免稅城的業務不錯,但該項目有其特殊性,離島的免稅購物模式在全國難以簡單地100%複制,但三亞免稅城的複合業態有很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希望未來在全國合適的旅遊項目中借鑒一部分三亞免稅店模式,形成複合休閑業態,把文創作為延伸。”中國旅遊集團副總經理李剛表示。

 

百舸爭流

如今,旅遊業已經進入了資本運作時代。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僅僅是港中旅和中國國旅,這幾年,大型旅遊企業之間的資本動作大多非常頻繁,比如一向保守的錦江系投資了驢媽媽,之後控股了鉑濤酒店集團,一舉超越如家成為規模最大的本土酒店集團。然後錦江系又對維也納酒店實施了並購。

與此同時,如家也不甘示弱,其從美國私有化退市,近期並入首旅酒店;華住選擇與法國雅高交叉持股;攜程更是並購入股了藝龍、去哪兒等競爭對手。一時間,大型國有企業、本土民營企業、外資與國有資本之間的並購、合作層出不窮。

覬覦旅遊產業已久的萬達系也加入了旅遊業並購大戰,其一口氣收購了10多家區域旅行社後,入股同程旅遊。近期,同程旅遊旗下的同程國旅合並重組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旅業,同程旅遊管理層已完成新一輪對公司的10億元增資,繼續保持投票權第一的比例。此前,同程旅遊宣布同程國旅和同程網絡作為兩大板塊獨立運營,此舉被業界認為是同程為今後獨立上市鋪路。

一時間,大型國有企業、本土民營企業、外資與國有資本之間的並購、合作層出不窮。

“旅遊行業目前正處於升溫階段,諸多資本在近幾年都湧入旅遊業,但是行業競爭也非常激烈,中國國旅與港中旅如果完成兩者合並,相當於實現了股權多元化,合並後規模相對來說非常大,也更容易吸引各類民間資本。”魏長仁分析。

在上述這些並購、私有化、再上市等資本運作下,這幾年旅遊業的格局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原本是競爭對手的公司變成了合作者甚至“一家人”,比如港中旅和國旅系、攜程和藝龍、錦江系和鉑濤等。

然而,同業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

“比如攜程為了去對手化而投資了途牛等業者,但攜程並非途牛的大股東,因此雙方之間的同業競爭依舊存在。”魏長仁指出,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是各大旅遊企業經歷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後形成的新趨勢,未來同業之間的競合關系也會越加微妙。

中國旅遊集團看到了各大在線旅遊企業的競合關系以及資本運作趨勢,因此,其計劃未來會加大對外合作發展的力度,利用各種金融資本,比如產業基金、私募基金等進行發展,同時積極開發線上業務,探究創新的“互聯網+”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33

新三板跟風“搬家” IPO扶貧概念湧動現隱憂

周二,宣布將搬到貧困縣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恒信璽利(832737.OC)成為市場最搶手的香餑餑,大漲9.14%,以3.09億元高居成交額榜首,占全市場當天交易額近三成。

自從今年9月證監會出臺有關貧困地區IPO綠色通道的意見以來,新三板已經有至少11家掛牌公司公告將地址遷往政策指定的貧困縣,僅本月就有7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還有更多的掛牌公司在醞釀搬家。

然而,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僅僅為了IPO綠色通道而搬遷的套利行為並不靠譜,遷址涉及人才、管理、文化和政府資源等諸多問題,企業遷址後同時面臨經營風險和政策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需要理性對待扶貧概念股。

掛牌公司爭當扶貧概念股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本周二,已有7家掛牌公司計劃遷往西藏拉薩地區,另有4家掛牌公司將遷往鄰近的貧困縣。遷址企業中有6家來自創新層,其中包括恒信璽利、哇棒傳媒(430346.OC)、中雲創(831776.OC)、天陽科技(835713.OC)等。

11月11日,創新層做市企業、珠寶銷售商恒信璽利公告擬將住所由北京市平谷區遷往西藏拉薩市曲水縣。隨後,公司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漲,累計漲幅25%,收至17.55元。周二,公司成交額達到3.09億元,占新三板全市場成交額的27%。恒信璽利於今年2月進入IPO輔導,此次遷址搬家被市場視為又一只新三板扶貧概念股。

由於新三板與主板間的轉板機制尚未落地,市場對新三板政策預期推遲,越來越多的掛牌公司啟動了上市步伐,目前已有超過260家掛牌公司公告進入上市輔導。市場反應上看,貼上了擬IPO標簽的掛牌公司也容易受到市場追捧,部分企業發布啟動IPO的公告後,股價立即出現大漲,扶貧概念股更被視為皇冠上的明珠。

9月12日,證監會發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下稱《意見》)後的首個交易日,宏源藥業(831265.OC)開盤暴漲86%,根力多(831067.OC)開盤漲71%。跟據天弘基金新三板基金經理李蘊煒統計,新三板企業申請通過IPO的歷史概率為76%,概率上超過非掛牌公司。估值方面來看,如果按照從新三板到主板估值提升6~7倍計算,投資者投資擬IPO的掛牌公司收益率或超3倍。

《意見》指出,對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根據中泰證券梳理,有3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符合《意見》中的扶貧標準,並同時具有IPO資質,大約三分之一的企業來自農產品、食品加工和醫藥行業。

不過,李蘊煒指出,投資擬IPO新三板公司仍存在風險,如果公司在IPO排隊的三年過程中出現利潤下滑,就很容易導致審核通不過、投資者陷入被動的局面。他表示,投資者還應區分掛牌公司是否真的有IPO計劃,如果企業在實施股票回購,清理資管計劃、契約型私募等三類股東,說明企業的確有上市的誠意。

跟風搬家不靠譜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動了遷址的念頭,但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遷址搬家“不靠譜”。

一位券商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應該理性對待綠色通道。《意見》僅給出一個框架,至於如何定義實際辦公地,搬多少人才算是辦公地遷移,都沒有明確界定,因此不具有可操作性。此外,現在遷的企業還需要在當地經營滿三年,屆時,目前正在排隊的企業已經逐步消化,三年的營業期間中還存在無法評估的政策不確定性。

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意見》細則還未頒布,到時候監管層可能會對臨時變更註冊地的公司進行窗口指導措施。對於企業自身來說,企業等不及IPO排隊急需綠色通道,也有可能是因為企業本身財務有問題。

追溯至2015年3月,證監會曾公開表示,將對西藏企業首發上市建立“綠色通道”,實施即報即審、即審即發的政策。此次表態對企業實際辦公地、納稅等沒有做過多要求。盡管如此,通過這條途徑上市的企業數量寥寥。

今年11月11日,西藏民用爆破器材廠商高爭民爆(002827.OC)拿到IPO批文,正式登陸中小板,成為證監會IPO扶貧新政後的第一股。此前,9月14日新疆克拉瑪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其核心經營能力被發審委提出質疑。

華南一家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證監會對上市標準並不存在兩種尺度,即使企業遷到貧困地區,也要滿足同一上市標準。“企業遷址對遷出地的影響是稅收減少,其過程一般不會太順利。而在貧困地區待三年後再報材料,其間的變數太大,畢竟貧困地區受環境因素制約,本地上市公司相對較少,外部優質企業遷址搬家未必就能更好地發展。”

上述華南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強調,扶貧新政對投機套利行為已有明確關註,連續交稅的要求就是為了防止投機套利行為。一些將註冊地遷到偏遠地區的企業,雖然耗費了巨大的企業資源,但仍然無功而返。這樣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表示不看好遷址套利的行為,“遷址涉及人才問題、管理問題、文化問題和政府資源問題等等,如果企業本身處於貧困縣或者企業從鄰近地區搬到貧困縣,操作問題較小。否則會存在潛在不確定的風險。”

朱為繹認為,從監管者的角度來看,更多具有上市資質的企業來到貧困地區投資和生產本身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投資者需要慎重地甄別遷址企業。扶貧概念股可能起初會受市場追捧,但隨著搬遷效果的逐步顯現,投資者將會做出理性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95

情人節湧動新三板"分手潮" 企業券商間督導矛盾尖銳

周二,愛迪科森(430086.OC)公告更換主辦券商,在西方情人節這天結束了與南京證券的“愛情長跑”,沒有熬過“七年之癢”。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達91家掛牌公司更換了主辦券商,包括11家創新層企業,督導期維持最短的只有3個月。分析人士指出,企業跟券商分手有多種原因,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券商督導期間的服務不滿意,融資、並購甚至常規的信息披露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券商則抱怨督導收費太低,企業方人員素質較差,抽不出督導人手。

還有市場人士認為,現在分手是因為當初太盲目,更換主辦券商實際上有利於形成資源最優化配置,加大券商之間的競爭。隨著新三板市場增量萎縮,部分券商正在爭奪存量的督導業務,作為後續資本服務的切入口。

督導能力不足釀“情變”

2月14日,教學軟件服務商愛迪科森公告稱,公司已經將持續督導主辦券商從南京證券更為東北證券。上周五,公司與南京證券解除持續督導協議獲得股轉公司首肯。

2010年冬天,愛迪科森與南京證券“走到”了一起。次年4月,在南京證券推薦下,愛迪科森成功在新三板的前身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到如今雙方分手已經將近七年,這是今年以來“感情”維持時間最長的解除督導案例。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今年以來已經有多達91家掛牌公司更換了主辦券商,包括11家創新層企業,督導期維持最短的只有3個月。

新三板實行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制,只要主辦券商與掛牌企業之間還有督導協議,券商就要對企業終身負責。並且,解除督導關系必須由雙方一致協商同意。絕大部分解除督導的公告都顯示,主辦券商在督導期間勤勉盡責,掛牌公司認真履責,但是掛牌公司出於戰略考慮,雙方充分溝通和友好協商,就終止督導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掛牌公司和主辦券商分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券商服務不滿意,企業掛牌後有融資、並購重組的需求,但是主辦券商不給力。而對於資質不太好,信息披露負責人素質較低的企業,券商又懶得過問。

他表示,“新三板上很多是初創企業,很多事情要問督導人員,但大概率是不理你的。主辦券商督導人手有限,往往一名督導員要負責十幾、二十家公司。企業會有很多常規性公告,如果券商不能及時幫助企業發公告,雙方就會吵得不開交。”

由於主辦券商不能夠單方面解除督導關系,所以如果雙方發生爭執,就可能矛盾越積越深,直到“一拍兩散”。

截至周二,新三板上共有掛牌公司10646家,主辦券商100家,平均每家券商要面對超過100家企業。目前,督導企業數量最多的是申萬宏源證券,達到659家,安信證券、中泰證券和中信建投督導企業數量位居前列。

周一,股轉公司發布了1月份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券商掛牌後督導環節的負面行為記錄依然高企,占據全部業務負面行為總數超過一半,其中發行備案申請收到股轉公司反饋最為突出。

前述券商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擴容初期,各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過快上馬,從一開始就埋下了持續督導能力不足的伏筆。並且,新三板企業信披工作繁複程度有時不亞於上市公司,但同時督導收費較低,券商持續督導業務存在成本收益不匹配的現狀。

他表示,年初是繳納持續督導費的集中期,也是券商投行人員流動的密集期,投行團隊可能把項目帶到新東家,因此,近期更換主辦券商的案例還會增多。

券商戰略接收督導企業

記者註意到,今年以來跟主辦券商分手的掛牌公司中有11家創新層企業,其中帝聯科技(831402.OC)、英派瑞(430555.OC)、指南針(430011.OC)、宇邦新材(832681OC)等還在積極籌備IPO,是新三板上受到矚目的公司。

對於資質較好的新三板企業更換主辦券商,知名新三板研究機構K先生工作室創始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擬IPO企業可能會選擇為自己IPO輔導的券商為新的主辦券商。

北京一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總經理認為,一些掛牌公司換主辦券商是考慮到後續資本運作安排,包括上市、收購等。由於收購中需要第三方券商作為財務顧問,收購人在收購掛牌公司後,自然就把財務顧問聘為主辦券商了。還有券商提出為企業對接上市公司資源,也讓企業轉過來。

從券商的角度,記者發現,申萬宏源、中信證券、大通證券轉出督導企業較多,東北證券、國融證券接收督導企業數量居前。

對此,上述北京券商人士表示,這與不同券商的新三板戰略有關。“有的券商督導是由各個分公司各個團隊甚至是營業部運行,沒有建立完善體系的督導,管理較為分散混亂,為了降低風險,券商可能把督導企業大量轉出去。”

他認為,對大量承接督導企業的券商,督導業務可能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在督導人員配備、體系建設比較完善、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會主動承攬督導業務,把督導從虧損業務轉變成風險稍微可控的業務。

前述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則認為,隨著掛牌速度放緩,市場增量企業數量下降,有戰略考慮的券商會更加註重存量的督導業務,主動接收企業,作為後期並購重組、投融資業務的入口。

他表示,“企業換主辦券商肯定會找市場評價較好、人手比較足的券商,誰的服務好去找誰。券商之間服務形成競爭,督導費用形成分化,這也會給新三板市場發展帶來希望。”

(本報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88

美民主黨左翼暗流湧動,讓人想起當年的“茶黨”

在4個月的激烈角逐之後,美國勞工部前部長湯姆·佩雷斯(Tom Perez)當選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在基層陷入混亂之際選出了一位建制派領袖,卻有觀察家認為,民主黨內的左翼力量在這場選舉中展現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崛起之勢令人想起當初的“茶黨”。

終結民主黨動蕩

很多民主黨人表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選舉應該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參選人希拉里和桑德斯在初選時出現的情況為鑒,避免讓該黨再次陷入“地震”。

然而,事實證明,在這場近30年來最激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選舉前,很多重要民主黨人士已經紛紛開始站隊。佩雷斯得到了很多奧巴馬政府民主黨人的背書,比如前副總統拜登、司法部前部長霍爾德,以及農業部前部長威爾薩克等。對手眾議員埃利森則得到了桑德斯、參議員沃倫和舒默的支持。

民主黨領袖選舉結束,可是民主黨的動蕩有望終結嗎?

去年夏天,“維基解密”披露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高級成員收發的1.9萬封電子郵件,顯示從去年2月的初選開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就已暗中支持希拉里贏得黨內提名,並排擠其黨內最大競爭對手桑德斯。在郵件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負責媒體溝通的官員甚至在郵件中寫道,可以要求記者們報道桑德斯的競選“一團糟”。這批郵件令民主黨在大選中陷入無比尷尬和被動的境地。

湯姆·佩雷斯(Tom Perez)

在民主黨如此不堪的局面下,佩雷斯和埃利森都試圖表現出能夠令黨內重獲團結的能力。但就立場而言,佩雷斯被視為代表著奧巴馬和希拉里陣營,埃利森則是桑德斯陣營的代言人。持久的分裂讓桑德斯和埃利森的支持者對佩雷斯的勝利感到擔憂。對此,勝選後的佩雷斯迅速任命埃利森為副主席,旨在安撫對方的支持者,團結業已分裂的民主黨。

盡管埃利森也承諾了將與佩雷斯密切合作,但其陣營此前的論調並非如此。比如,選前在被問及如果佩雷斯贏得選舉,那埃利森團隊將如何參與民主黨決策時,埃利森的副手之一格林(Adam Green)就悲觀地表示沒有太大可能性。

左翼力量崛起

美國媒體評論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之爭反映了民主黨內部民粹主義力量的日益增長,這股力量可能讓一場選舉翻盤,也可能對建制派造成威脅。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瑞什(Robert Reich)認為,當前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機制僵化且陷於混亂之中。

“我認為,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民主黨都沒有處於這麽糟糕的境地過。大量左翼草根都在反對特朗普。現在佩雷斯如何才能利用草根階層將民主黨從一臺巨大的籌款機器變為一場運動?” 瑞什表示,“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民主黨內部的問題,那里同樣存在著民粹主義擡頭的現象。”

佩雷斯的勝利令那些曾在大選中支持桑德斯的左翼改革派感到失望。選舉結果出來後,埃利森的支持者們甚至憤怒高呼民主黨是“人民的黨,不是有錢人的”!

不過,盡管埃利森敗選,但在這場競選中諸多證據都顯示民主黨內極左力量得到迅速發展,他們的言行讓人聯想到在2009年指責共和黨人太過溫和的“茶黨”浪潮。

通過此次選舉,埃利森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已經成為民主黨內的極左翼新星。佩雷斯的支持者、亞特蘭大市市長里德(Kasim Reed)說,接下來民主黨內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桑德斯陣營的動向。有觀察人士稱,更準確地說,接下來民主黨將面臨兩個問題,即埃利森下一步將做什麽,埃利森的支持者下一步將怎麽做。

分析人士指出,佩雷斯現在肩上的擔子相當沈重,其主要任務之一是重建並團結民主黨,二是如其所說的帶領民主黨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鬥爭到底。

目前,民主黨在國會參眾兩院均是少數黨,而且輸掉了總統大選,所以,為了完成上述第一個任務,佩雷斯必須幫助民主黨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翻盤。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民主黨高層承認,一支憤怒的自由派大軍要求他們向特朗普發起一場全面“戰爭”。去年的總統大選結束後,民主黨人在如何應對特朗普的問題上出現分歧,一派認為應該全面對抗,另一派則認為可以做一些妥協,把特朗普“騙”到中間立場。但是,在特朗普先發制人、迅速制定了強硬議程之後,民主黨很快放棄了妥協的想法。

今年55歲的佩雷斯出生在紐約,父母都是來自多米尼加的第一代移民。他先後在布朗大學、哈佛大學法學院和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就讀,曾任律師、檢察官,2013年開始在奧巴馬政府中擔任勞工部部長。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佩雷斯曾被認為有望成為希拉里的競選夥伴,但他最終並沒有入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42

清流資本劉博:“她經濟”湧動,如何抓住女性消費升級紅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22/163237.shtml

清流資本劉博:“她經濟”湧動,如何抓住女性消費升級紅利?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清流資本劉博:“她經濟”湧動,如何抓住女性消費升級紅利?

在女性消費領域的創業者,非常容易誤入兩個陷阱:“認知陷阱”和“盈利陷阱”。

調查數據顯示,女性主導了一般家庭約70%的消費,可以說,抓住了女性就抓住了消費。那麽,當人人都在談消費升級時,女性消費市場發生了什麽變化?在投資人眼里,一個好的女性消費項目是什麽樣的?對於女性消費品創業者來說,需要避免哪些坑?

投資人看新消第五期,野草君對清流資本執行董事劉博進行了專訪,帶你了解女性消費更深層的邏輯。

口述 | 劉博      整理 | 秦予

女性消費市場的新變化

年輕女性消費市場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可以從需求端和供給端這兩個角度來看。

需求端:清零原有品牌觀,趨向選擇性付費

首先從需求端來講。對於女性消費者,消費升級是發生在海淘、代購、出境遊等普及之後,它們的普及讓人們見過、用過很多好東西,信息開始變得對稱,選擇也變多了。女性用戶,尤其是年輕女性用戶,呈現出“清零”原有品牌觀、原有購物模式,並且樂於嘗試新鮮事物的狀態。

在這波的消費升級中,女性選擇多樣化的消費品,主要還是靠海淘和出國遊的購物來彌補。但現在我們所希望的是,更多選擇是依靠國內新消費品的出現來補足。

同時在需求端這塊,我們有必要區分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消費特點。通常來講,20多歲的女性趨向“選擇性”付費,30多歲的女性趨向“服務”付費,而40多歲的女性則趨向的是“簡單可依賴”付費。

為什麽說20多歲的女性是“選擇性”付費呢?她們的消費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年輕女孩比較明顯的一個消費特點是“燒sku”的消費方式,嘗新欲強。比如每個女孩可以有6-7只口紅,一周穿衣不重樣,有很多款包去搭配不同的衣服。對於價格合適的新品,女孩子決策門檻其實不高,很願意嘗試新品牌、新商品。未來,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

第二,年輕女孩消費的“儀式感”越來越強。比如說,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哪怕不出去見人也要塗bb霜、描個眉毛再出門,經常想著要在環境好的咖啡廳、甜品店里,點些高顏值甜品擺拍,她們會享受這種儀式感。

第三,年輕女孩的消費“在追求大同上開始尋求小異”。“大同”指的是流行元素在互聯網上快速的傳播擴散,對用戶的影響很大。產品設計者在設計時,對受眾的可預測度增加了。“小異”則是產品的調性和品牌附加值。這樣的話,就造就了年輕女孩一方面希望自己在潮流里,而另一方面又在追求個性化的消費心理。

e7fc0ea651eee4634bb85250356c035

(劉博,清流資本執行董事,主要關註女性消費、泛文化娛樂及Fintech的早期投資項目,投資項目包括Blued、花點時間、衣二三、密扇花卷、 anyshopstyle、怪獸充電等。)

供給端:迎合大同需求,深耕小異需求

從供給端來看,現階段的不少消費品公司和品牌,都在很自然地迎合年輕女性消費者的變化。為什麽它們要迎合年輕女性?不僅僅是擔心用戶叠代,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年輕女性在社交、消費娛樂、媒體上貢獻了大比例的活躍度,一旦有商品、品牌或者內容打上“年輕女性喜歡”的標簽,那就會在網絡上迅速火爆。

對於品牌來說,這是一個商品活力和壽命度的加持,所以大家很願意做年輕女性喜歡的東西。所以,與其說是品牌想要年輕化,不如說是品牌想在移動互聯網營銷時代,占據好的虛擬營銷位和貨架。

針對對於年輕女性消費者的這個特點,供給端也發生了兩種明顯的變化:

一方面,奢侈品牌更多在迎合年輕女性的“大同”需求,奢侈品逐漸變得快時尚化:迎合大眾、迎合流行、迎合年輕化。以往“奢侈品是少數人擁有”的認知正在被打破,各家奢侈品不斷快速上新,經典款的江湖地位一再讓位網紅爆款。

另一方面則是淘寶的變化。淘寶在最初階段,就是想滿足年輕女性多樣性的需求。但有意思的是,淘寶現在反而在深耕“小異”的需求,走“品牌化”的路線。

拿女性服裝舉例,淘寶女裝店大概經歷了這樣的演化歷程: 最開始是各種小店到動物園批發市場拿貨,之後變成了從東大門拿貨(野草新消費註:東大門是位於韓國首爾的繁華購物街,也是亞洲最大的批發市場之一),再之後變成抄歐美大牌款設計,出現了很多名叫“xxstudio ”的店,然後抄著抄著逐漸成為網紅店,跑出了一些網紅品牌,到現在逐漸發展成獨立設計師店。所以說,淘寶店正在逐漸地提升品質,並且走向品牌化運作。

至於有創業者提到“一線城市是在消費降級,二三線城市才是在消費升級”,我更傾向於說,一線城市可能更多的是“消費變化”,他們不一定買得更貴,而是在選擇多了以後,更傾向於追求聰明決策。

總的來說,這一代的20歲和上一代的20歲比起來,選擇更多了,沒有固有的品牌觀。而女生們的消費升級,就體現在品牌的切換輪動,新品類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消費力的提升,也會產生諸多機會。

好的女性消費項目長啥樣?

在新一輪的消費升級中,我很看好新人群的需求所帶動起來的消費機會。清流資本之前投過很多垂直人群社區,所以在很早之前,我們就開始按人群思路觀察他們的互聯網行為和購物行為的變化。

對於女性群體來說,特別大的紅利在於,“流量蓄水池”已經形成,無論是自媒體、社區還是網紅,它們的粉絲里都沈澱著大量女性用戶,而且已經被標簽化。

那麽該如何判斷女性消費項目的好壞?可以分別從項目和團隊兩方面來講。

“一橫一豎”的投資路徑

從項目本身來看,我們的思路是先選品類、選環節,簡單來說就是“一橫一豎”。

橫的標準是品類選擇,看新品類或者品類功能切換的機會。

第一,原有品類里是不是有更新換代的需求,或者說,原有品類里是不是有品類功能性轉變的可能。比如以前鮮花是禮品化消費,那有沒有可能變成日常化消費?以前鏡框是功能化消費,那會不會往配飾化轉變?所有的這些功能性轉變,都可以帶來新的機會。

第二,有沒有全新品類的機會,比如說大家現在看到一些飲料,之前你完全沒喝過,現在出現了,那有可能是它存在的機會。

豎的標準則是,看項目切入到了產業鏈的哪個環節。

消費本身是個傳統領域,那我們會去看,原有產業鏈上哪個環節,在面對新的變化時會“失效”,如果有新的項目替代它,這就有價值。

或者有新的品類出來,在原來產業鏈的這個環節中,有沒有正在做的適用於新品類的模式,如果沒有的話,那麽就可以在這個環節布局新的品類。

還有一塊是供需,比如消費產業鏈里有生產、批發、營銷、零售等很多環節,我們也會根據未來的發展動態,來看這個環節的供需比到底是什麽樣的,它決定了所能切到的價值鏈到底有多厚。

在供需這塊,我們優先看的是渠道,因為在很多品類里sku數量增加,或者衍生出了新的品類,原有渠道就失效了,在商品種類供給大於需求時,渠道如果能左右消費者決策,那麽對後端就有比較大的議價能力。所以,我們比較喜歡新品類、新供給的渠道,或者非標品、純新品的渠道,至於是線上線下,則取決於品類的具體特點。

我為何要投“花點時間”?

舉例來說,鮮花雖然是傳統市場,但“訂閱式鮮花”是個新品類,所以我們投了“花點時間”。最早,我們看到的是女性“悅己消費”的需求,而鮮花訂閱有望推動鮮花,從禮品化的品類向日常化消費品類演變。而且我們發現有大量訂單是直接送到辦公室的,同事都會問是在哪里訂的,天然具備口碑傳播力。

更重要的是,鮮花後端的生產養殖市場,無論在規模化、產業化、信息化還是質量、品種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用訂閱來切“零售”這個環節是起量最快的,而在後續,不管是渠道價值的提升,還是供應鏈的深耕,都會有很好的發展想象空間。

後來,我們也發現“訂閱式”好處還在於,第一,從商品特質上來看,鮮花品控很重要,我先收錢再組織後端的采購、運輸,這樣極大程度降低了耗損率。第二,可以很好的培養用戶消費習慣。每周換花的時候會自動送上門,對於女性來說,極大降低了她們的決策和消費門檻。最開始,我們投資的時候也有人會說,這是個小眾市場,但不到一年時間,他們的交易額翻了20多倍,而且已經在開始改造供應鏈了。

團隊對結構性機會的敏感度

至於怎麽看創始團隊,我們最關註的是,創業者對於創業時點的選擇判斷,他對於結構性機會變化的敏感度,以及他如何在商業模式上,抓住這些變化為己所用。在投資項目時,我們一定會問創業者的問題是:為什麽你要現在做這個?另外就是創始團隊在過去試錯過程中的經驗總結,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歷。

而對於創業團隊背景上的要求,我們其實沒有特別的規定,沒有說一定要傳統消費領域出來的,互聯網的就不行,多元化背景的人出來幹這行,反倒能有一些新的嘗試。其實優秀的創業者有很多共性,比如執行力強,擁有不斷消化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心態開放,而失敗的CEO各有各的局限,跟性別、背景的關系不大。

女性消費創業要避免的兩個坑

在女性消費領域的創業者,非常容易誤入兩個陷阱:“認知陷阱”和“盈利陷阱”。

第一是“認知陷阱”。創始團隊的信息、經驗和知識,既是武器,也是局限,尤其在消費這個傳統行業體現的特別明顯。

互聯網其他領域的創業都是平地起高樓,基本屬於純創新,頂多是參考美國的發展。而消費不同,沒法清零思考,更多是聯動思考,創業者容易有“歷史包袱”,產生“認知陷阱”——以為已經知道全部,失去了對新變化的敏感度,過度依賴經驗和對標。

消費領域的創業者一定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什麽,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的機遇,給公司帶來活力。創業者如此,做投資亦如此。

第二是進入“盈利陷阱”。通常來說,女性消費品公司現金流相對來說會更好一些。但消費品公司是靠規模一步步實現milestone、築起城墻的,小有盈利的團隊很容易失去“要麽增長要麽死”的那種焦慮感和戰備狀態,在養活自己之後,產生已經活得不錯的盈利幻覺,直至陷入發展的困境。

另外,消費品領域比較容易出現“小而美“的項目,難以走向規模化。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小而美”的項目我們都不看好。我們會從動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即便這種項目無法走向普羅大眾,但它會不會從小而美走向垂直人群的No.1?

當然,我們在投資時也有過一些經驗教訓,比如低估了“低頻次消費“創業的難度。之前有投過婚慶、家裝這兩個低頻行業的初創公司,當時我們只是覺得這兩塊服務都非常需要提升,痛點亟待解決。

但站在企業立場上,這兩個領域過去服務品質不好有種種原因。最簡單一個原因,服務是杠桿,是拉用戶複購的武器,但像婚慶這種購買行為天生就是一錘子買賣,即使體驗好了以後,也不會拉來什麽二次消費,對於企業來說並不劃算。所以如果要做這種痛點的提升,就必須在做提升服務的同時,對口碑傳播的打法做好布局,否則相當於浪費掉了這一波口碑傳播效應。

未來,在女性消費品領域,我們會對推新、推非標品有幫助的渠道和營銷平臺持續關註,因為商品流需要爆炸,用戶會用購買行為投票,所以在之後,一定會沈澱出各種大大小小的品牌。

至於細分品類,跟年輕女性“美”相關的服裝、彩妝、香水等,我們都會持續關註。在食品上,我們看好飲品市場,因為它相對其它餐飲來說,sku很少。不過相對於最近很火的茶飲市場,我們更關註的還是咖啡,因為這是個帶有文化屬性飲品品類,慢文化可以和快文化結合起來。

而且,咖啡也容易慢慢在年輕人中形成鄙視鏈,喝純黑咖啡不加水、不加糖變成了一種高格調的展示。對於體驗消費和精神消費,很多創新項目都在想著幫助用戶節省時間,這塊,我們關註比較多的是幫助用戶kill time的輕娛樂消費。

歡迎關註新消費第一媒體: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

640.webp (1)

女性消費 清流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16

活躍用戶量觸達天花板,直播平臺上市潮湧動

起步於秀場、成名於社交、正名於內容的直播產業,在經歷資本寒冬、監管趨嚴、行業大洗牌之後,再度回歸輿論焦點。

進入2018年的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有鬥魚、虎牙、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陸續爆出即將IPO的消息。

一片熱鬧之下,直播行業走到了收割、退出的十字路口,面對從長期存在的盈利模式單一、短視頻崛起後的用戶分流問題,以及遊戲直播的等級化分明,上市成為當下直播平臺打破發展瓶頸的突破口。

短視頻們的“生死劫”

風口上的短視頻網站正面臨史上最嚴格監管的考驗。

App下架、新用戶不能上傳視頻、擴充審核團隊,這波嚴厲的監管一度被解讀為短視頻平臺的生死劫。

最開始是國家廣電總局在3月22日的《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

緊接著的3月31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稱,為博取關註,短視頻平臺將大量未成年人懷孕生子視頻置於推薦首頁,戀愛、懷孕、生子等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在網絡直播中無所顧忌。

隨後,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

國家網信辦還依據《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快手”“火山小視頻”暫停有關算法推薦功能。

對於查處的原因,網信辦給出的解釋是:對“快手”“火山小視頻”出於博取眼球、獲取流量目的,任由未成年人主播發布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會道德底線、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汙染網絡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進行整改。

對於短視頻平臺而言,更為嚴峻的現實是“快手”和“火山小視頻”的安卓版從各大應用商店暫時下架,新用戶也被暫停發布視頻。

4月3日,快手CEO宿華在《接受批評,重整前行》一文中將快手出現的問題歸結於算法:“如果社區發展不能遵循初心,一切會變得沒有意義。社區運行用到的算法是有價值觀的,因為算法的背後是人,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算法的缺陷是價值觀上的缺陷”。

宿華給出的整改方案是要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算法,梳理完善社區運行規則和建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等。

4月6日,快手在多個招聘網站發布了關於“內容審核編輯”崗位的招聘信息,全國規模達3000人。招聘的“內容審核編輯”的工作重點是審核用戶上傳到快手的視頻、圖片、評論的合法性、合規性,對違規賬號進行合理處置,維護社區的綠色與健康。

有意思的是,今日頭條在今年1月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招聘上述相關職位。

“火山小視頻”遭遇下架之後,今日頭條曾公開對外宣布旗下短視頻產品,共計下架問題視頻10318條,重置封禁問題賬戶4864個,增加視頻審核相關詞庫敏感詞1700余條。

只是,如今的行業前景依然不夠樂觀。

4月9日,今日頭條與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等被做下架處理,其中今日頭條被暫停下載時間為三周。

4月10日,今日頭條旗下“內涵段子”應用程序及公眾號因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被廣電總局永久關停。

隨後,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發表致歉信表示“產品走錯了路,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沒有貫徹好輿論導向,接受處罰,所有責任在我”,同時旗下品牌抖音正式上線反沈迷系統。

事實上,短視頻平臺們當下遭遇的監管風波,直播平臺也沒能幸免。

由於挖角、欠薪、主播對壘等負面新聞頻出,輿論對於直播平臺整體評價一直不高,而最近都忙著IPO的映客、虎牙、鬥魚都需要面對這些負面信息背後的政策風險。

上市能夠擺脫危機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與宣亞國際的並購交易終止,曲線上市的計劃宣告失敗後,映客在今年迅速轉戰港股。

從千播大戰到不足百家,直播平臺在滿足用戶早期獵奇心理,大規模快速擴張,流量達到頂峰之後,就一直遭受內容同質化詬病,直播平臺用戶的人均單次啟動次數和人均單日使用市場數據一直在下滑。

根據映客向港交所提交的IPO招股書來看,作為最重要的主營業務直播,映客2017年的直播月活數從第一季度的2212.4萬人次上升到四季度的2518.4萬人次,小於2016年四季度的3000.6萬人次。與月活增幅放緩相對應的,映客的月度付費用戶情況也在2017年遭遇“滑鐵盧”,從2016年第三季度的256.6萬人次下跌到2017年四季度的65.2萬人次。

根據艾媒咨詢公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98億,增長率28.4%,相比2016年增速明顯放緩。

為了提高直播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和用戶黏性,突破買量瓶頸,直播平臺們紛紛開始深耕內容,如簽約、扶持主播、PGC自制綜藝、簽約獨家賽事版權等。資金再次成為各平臺競爭的主要因素,並最終將其演變為巨頭之間的博弈。

據一位投資人向第一財經透露,幾年前,打造一個直播平臺只需要幾百萬的資金就可以,現如今直播平臺的儲備資金基本上都是上億規模。

“從2017年起,直播平臺月活躍用戶數量持續下降,用戶需求一定程度上達到天花板,企業需要挖掘用戶需求,並實現新的經濟增長。同時,投資趨於冷靜,資本逐步向頭部公司資源傾斜。”上述投資人表示,“馬太效應顯著,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危機,平臺和投資方想要收割紅利是情理之中。”

雖然相較於視頻網站,直播與生俱來擁有較強的變現能力,但除了打賞和廣告之外,各大直播平臺也開始探索直播+,即進行直播與垂直行業的整合,比如和教育、旅遊的結合,來豐富自己的變現能力。原本專註於泛娛樂領域的花椒開始發力遊戲板塊,而一直強於遊戲業務的鬥魚則在豐富自己的綜藝內容。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各大直播平臺之間的邊界變得越發模糊。在綜合性大平臺競爭下,唯有在資金、技術層面獲得巨頭或者資本市場的持續輸血,才能最終勝出,而上市也許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