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德國人對超級通賬猶有餘悸 內線人

http://mymoneyinsider.com/?p=1838

德國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魏馬政權,經歷了歷史上其中一場最嚴重的通脹。今時今日,德國人對這段時間的恐懼仍難以忘記,故此在參與歐洲央行拯救成員國一事上,仍保持審慎的態度。

1957年,德國成立了Bundesbank,在進入歐元區之前,採取審慎的貨幣政策,就是因為懼怕魏馬時期的超級通脹會重臨,事隔多年,仍有德國的新聞從業員撰寫專欄,提醒德國人不要忘記這悲慘教訓。對於這個議題,讀者可參考Adam Fergusson所寫的一本書When Money Dies可深入了解這場超級通脹的來龍去脈。

值得留意的是,對超級通脹的警告重現於德國報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德國同意歐洲央行「無上限」支持向其求援的成員國,將會引起貨幣供應大增,刺激通脹,姑勿論現時此情況是否能與維馬時期的通賬相提並論,也反映現時一部分德國人的看法。

圖一:德國魏馬時期的通賬率 (資料來源:Societe Generale)

圖二:Adam Fergusson著作When Money Dies講述德國魏馬時期超級通脹的來龍去脈(資料來源:www.amazon.c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82

德國人不再對啤酒瘋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09

現在的德國人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口氣喝光一品脫裝大啤酒杯了。

去年德國全球啤酒消費量下降了1.8%,是1990年東西德合併以來最低。

週三德國統計局報告德國人2012年共喝掉了965萬公升(hectolitre)啤酒。

德國釀酒協會DBB說去年夏天異常涼爽,導致喝啤酒解渴降溫的德國人減少。

不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德國新一代人變得不那麼對啤酒瘋狂。

過去30年裡德國人啤酒消費量一直在緩慢下降。健康考慮,加上酒精飲料選擇增多,導致豪飲啤酒的德國人減少。而德國年輕一代正變得更熱衷葡萄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17

歐洲央行大寬松 德國人不同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52

20140904weideman

雖然昨天再度推出寬松震驚了市場,但歐洲央行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德國就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反對歐洲央行周四推出的降息以及ABS計劃。

昨天,歐洲央行全面下調三大利率10個基點,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15%下調至0.050%,歐洲央行隔夜存款利率從-0.1%下調至-0.20%,歐洲央行隔夜貸款利率從0.40%下調至0.30%。

德拉吉還表示將從十月開始購買ABS,並暗示已經討論過QE。不過他並沒有說明具體的購買規模,而是稱細節將在10月份公布。

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魏德曼傾向於在采取新的刺激措施之前,先對歐洲央行面向商業銀行為期四年的貸款措施(本月晚些時候將啟動)的效果進行評估。以上貸款是該行6月份在魏德曼支持下通過的刺激措施的內容之一。

魏德曼還認為,通脹已經觸底,一、兩個月內應該會逐漸開始回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98

歐洲想大規模刺激?德國人堅決不同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23

20140910jinsuo

盡管經濟持續低迷讓歐元區財政刺激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德國人就是不松口。

據英國《金融時報》,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周二向德國下議院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共開支和財政赤字只會讓我們誤入歧途……只有創新、結構化改革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才能真正推動經濟增長。”

如今,隨著歐元區經濟的持續萎縮,希望增加政府開支、放松緊縮政策的呼聲越來越大,德國正面臨巨大的壓力。

自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就一直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以德國為首的一派要求各國實行財政緊縮政策,並推動影響深遠的結構性改革。而以法國為首的另一派 則堅持采取更加靈活的經濟刺激政策,至於改革那是以後再考慮的事。

至少在不久以前,這兩大陣營一直勢均力敵,但近來,法國陣營中又添了幾個新盟友。不僅歐盟委員會新任主席容克和意大利總理倫齊均加入奧朗德的陣營,歐洲央行的德拉吉也開始轉向法國的立場。

在上個月的Jackson Hole央行會議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僅僅靠歐洲央行的寬松政策是不夠的,他呼籲各國政府增加財政開支。市場普遍認為,他的這番表態是催促德國“松開錢包”。

不過,德國也不乏盟友。近日,前法國財政部長、IMF總裁拉加德就敦促法國加快結構性改革,警告其不要以低利率為理由放松財政緊縮。

德國如今一直將重心放在平衡財政預算上,該國承諾從明年開始將不再新增凈負債,這是自1969年第一次。

目前,雖然歐元區已經實行了超低利率,但德國的公共開支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在由發達國家組成的經合組織(OECD)中排名倒數第二。

默克爾政府已經答應在2017年前新增50億歐元交通建設開支,但反對派認為這還遠遠不夠。

朔伊布勒表示,歐洲需要更多的私人部門投資(而非公共開支)來維持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私人投資比公共投資更加經濟有效”。

朔伊布勒再次重申:“歐洲央行已經基本上用盡了其手頭的工具,廉價的貨幣並不能刺激增長。”

談到德國二季度GDP環比萎縮0.2%,朔伊布勒表示由於出口受到地緣局勢影響,沒有必要太看重這一數據。他說:“沒有理由陷入悲觀,這種想法是不成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7

為什麽德國人買什麽都付現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75

德國消費者似乎尤為鐘愛一種最古老的支付體系——現金。他們是地球上最著名的現金密集型發達國。

近期美聯儲公布的一份比較七個發達國家人民支付方式的報告稱,平均每個德國人錢夾里放的現金數額價值123美元,幾乎是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和荷蘭人的兩倍。德國大約有80%的交易是通過現金完成的(美國的比例低於50%),即使是大額交易也以現金支付為主。

1

沒人知道為什麽德國人那麽鐘愛現金。有德國人稱,現金更容易追蹤自己的錢和支出。

歐洲央行的分析師認為,“錢包提供了開支和預算剩下多少的信號。如果現金占支出的比重很大,那麽該信號的質量就高。我們推測,對一些消費者而言,這種信號頗具價值,因此他們選擇使用現金。”

也有一些人認為,德國人青睞現金的匿名性,這樣能保護隱私。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德國貨幣歷史來追溯其對現金的態度。美國科技博客QUARTZ報道:

德國在1918年至1933年的魏瑪共和國時期遭遇惡性通脹,在惡性通脹肆虐的1923年,物價翻了近萬億倍。一條面包售價4280億馬克,而一千克黃油售價為6萬億。員工領工資需要用洗衣籃裝,領完工資後需要立即跑去買當天的食品,因為現金轉眼就不值錢了。當然,人們還是會把錢拿去買各種愚蠢的商品,比如糊墻紙、爐用燃料和風箏……

2

而二戰以後德國的情況也沒好到哪里去。希特勒主要通過印鈔、並嚴厲控制物價來為戰爭籌錢。他曾經說:“通脹是缺乏紀律的表現,我務必會保持物價穩定,這是納粹黨突擊隊的責任。”

戰後時期,德國控制住工資和物價,並實施定額配給政策。但黑市承擔了越來越多經濟活動。成打的大衣、尼龍襪和帕克牌鋼筆成了實質性的貨幣。

3

1948年6月20日的貨幣改革迫使德國人把手里的錢以10德國國家馬克換1德意誌馬克的匯率,換成新貨幣。改革同樣令人痛苦,它吞噬了德國百姓手里超過90%的儲蓄。

不過這次改革是幫助戰後的德國經濟複蘇的必要舉措。自此,德意誌馬克不僅成為西德人的驕傲,也是柏林墻倒塌後東德人的驕傲。該貨幣一直沿用到2002年,德國把歐元替換為法定貨幣。

那麽歷史中現金扮演什麽角色呢?

研究者發現,惡性通脹的記憶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些經歷過擠兌危機的國家人民通常更傾向於持有現金,當然通常是外匯,比如美國。而諸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在近期歷史上遭遇貨幣劇烈波動和金融危機)也是大量現金的使用者。

德國人不是愛現鈔,而是他們憎惡債務,這也是歷史原因。德語中債務一詞是“Schulden”,起源於“Schuld”,意為罪責。

德國消費者負債水平極低。德國人對按揭貸款的反感部分解釋了為什麽德國是全球房屋擁有率最低的發達國家。2011年,只有33%的德國人表示自己有信用卡,且大部分人即使辦了信用卡也沒用過。2013年,德國只有18%的交易是通過銀行卡來完成的,對比法國和英國的比例分別是50%和59%。

德國對現金的青睞可以理解為對負債的憎惡,也可以解釋為對未來根深蒂固的懷疑(德國商人同樣以對未來悲觀著稱)。

換句話說,德國人喜歡用現金付賬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國過去一個世紀的歷史:要麽處於災難邊緣,要麽深陷災難,要麽掙紮著複蘇。這種創傷註定留下一個印記(原文是雙關語"mark",也譯為德國馬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8

德拉吉想要買主權債?先要過德國人這一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79

angela-merkel-42

德國是德拉吉啟動更大規模的貨幣刺激的最大阻力。

到目前為止,歐洲央行還沒有大規模購買主權債券,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依然不能說服德國支持他的政策,而柏林方面批評歐洲央行不斷擴大貨幣刺激的批評聲越來越響。

反對歐洲一體化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率迅速上升,而歐洲央行最近購買私人部門資產的行動,引發德國所有主要政黨的反對。

法國興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Anatoli Annenkov告訴彭博新聞社:“現在德國民眾的觀點非常重要。”

“德拉吉想要的是一個與其他國家央行類似的歐洲央行,但是他非常清楚德國人反對他,德拉吉未來將面對更困難的局面。”

在本周IMF世行華盛頓會議上,各方可能將施壓德拉吉進一步采取行動刺激歐元區18國複蘇。但面對德國的強大阻力,德拉吉很難立刻啟動全面量化寬松。

10月14日有關是否購買主權債的辯論將會繼續,屆時歐盟最高法庭將就歐洲央行還未啟用的直接貨幣交易(OMT)計劃進行聽證。

德國政治家此前曾上訴德國最高法院,指控歐洲央行的OMT計劃違反德國憲法,盡管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最終駁回了上訴,但是這凸顯了德國人對歐洲央行實施大規模貨幣刺激的憂慮。

害怕惡性通脹的德國人

德國人對濫發貨幣引發的惡性通脹恐懼深植於他們的記憶中。

德國在1918年至1933年的魏瑪共和國時期遭遇惡性通脹,1923年德國物價翻了近萬億倍,每隔48小時價格就會翻一倍,一條面包售價4280億馬克,而一千克黃油售價為6萬億。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今天將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他此前已表示意識到德國的憂慮。

彭博新聞社報道,德拉吉稱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保持溝通,歐洲央行最近宣布一系列政策之前,與默克爾保持聯系。

歐洲央行的最新會議上只公布了購買資產支持證券和擔保債券的方案,還是遭到了德國官員和經濟學家的廣泛批評。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主席Hans-Werner Sinn,這個計劃並在央行的職權之內,呼籲各國政府抵制這個行動。

默克爾執政聯盟中的官員擔心歐洲央行將買入垃圾債券,而德國反對黨則批評這個方案將威脅到普通德國人的“錢包。”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說他理解歐洲央行處境困難,但是它“應該始終銘記錯誤激勵,或者使用一個站不住腳的借口將導致更多問題。”

德國另類選擇黨成員Jan Bollinger說,歐洲央行實施的是有害的政策,這會把銀行業的風險轉移到德國納稅人頭上。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對歐洲單一貨幣機制和救助歐元區高負債成員國,過去兩個月該黨派在德國三個州的議會選舉中贏得席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11

德拉吉:德國人啥都說不 沒法合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06

u=3457875102,1251202412&fm=23&gp=0

法國和意大利本周將繼續向德國施壓,要求通過政府支出振興停滯不前的歐元區經濟。然而,德國政府一系列的不作為表明,其承諾的刺激增長一攬子項目很可能要到12月才會準備就緒。

繼上周IMF秋季年會後,歐洲財長本周一、二將繼續在盧森堡展開博弈。截至目前,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仍然拒絕為歐元區“簽發支票”。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五介紹過,德拉吉在IMF年會上承諾,如有必要,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同時呼籲參加年會的歐洲政府官員放松財政政策以配合。然而,朔伊布勒不僅對美式量化寬松(QE)提出警告,還敦促各國繼續遵守財政紀律。

據福克斯雜誌報道,朔伊布勒的同僚——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與德拉吉的矛盾更是“幾乎不可調和”,有歐央行內部人士證實德拉吉將魏德曼形容為“對什麽都說不”。德拉吉幹脆放棄了贏得魏德曼的支持。

會議前瞻

路透社援引為此次盧森堡會議準備的一份文件稱,財長們的一個折中方案是建立一支由公共和私人共同出資的基建投資基金。不過,至於會有哪些潛在的投資項目,哪怕是第一份草案也要等到12月份以後才會出臺。

消息人士還告訴路透社,歐盟官員正在尋求改變法國和意大利2015年財政預算的最後機會。這一跡象表明,歐元區內部要實現平衡之路仍然困難重重。

歐債危機才過去兩年,歐元區疲弱的經濟再次在世界各國決策者的腦海里敲響了警鐘。他們擔心歐元區會陷入2008年以來的第三次衰退,從而拖累世界經濟增長。部分領導人認為歐元區繼續執行嚴格的財政預算是不合時宜的。

然而,德國似乎並不這樣認為。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就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上的分歧甚至比預期更嚴重,與朔伊布勒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福克斯雜誌報道,有歐央行內部人士證明德拉吉將魏德曼形容為“對什麽都說不”,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德拉吉幹脆放棄贏得魏德曼的支持。

當然,也有跡象表明,德國數據不佳,德國總理默克爾反對公共開支的態度或會軟化。默克爾表示,德國政府正在探索鼓勵在德國進行更多投資的方法。數據顯示,二季度德國經濟下滑0.2%,2015年或繼續下滑。上述消息人士稱,德國政府下周將下調2014年和2015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

歐洲央行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歐盟二十八國投資總額下滑近20%。

《華爾街日報》近日援引歐盟委員會官員稱,歐盟正在探索一系列創新來刺激歐盟投資,包括在歐盟預算中分配更多資金用於擔保,以及增資歐洲投資銀行(pean Investment Bank),乃至動用歐洲援助基金。

唱反調

以下是金融博客zerohedge整理的那些年魏德曼唱過的反調:

魏德曼(2012):當歐洲央行買入主權國家債券時,這些債券就進入整個歐元系統的資產負債表了。最終,所有其他國家的納稅人都將為此負責。在民主國家,應當由國會而非央行來決定是否參與風險如此深遠的一體化行為。歐洲以民主原則而驕傲,以民主而自居。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

魏德曼(2012):央行的職責在於貨幣穩定性,而國家和歐盟的政客來決定貨幣聯盟的成員。央行不能決定允許哪個國家進入貨幣聯盟,這是政府的職責。

魏德曼(2012):我的政策線索並非來自德國政府的立場,這是體現(央行)獨立性的一部分。

魏德曼(2012):我希望致力於確保歐元保持像德國馬克一樣強勢。

魏德曼(2014年):貨幣政策存在風險,尤其是在歐元區,被政治挾持。

魏德曼(2014年):當歐洲央行購買那些風險最高的主權國家債券時,這些擔憂尤為敏銳...在政府和企業借貸成本已經超級低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效果會十分有限。將財政政策與歐洲央行購買債券捆綁在一起是十分危險的做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87

制裁俄羅斯 德國人急在心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37

706x410q700fbea9a240547864545a885f5cf1c4d0

Alexander Schuke Potsdam Orgelbau為教堂和音樂廳提供管風琴已經200多年。這家公司經歷了戰爭、德國統一等重大的歷史事件,但都成功幸存,不斷發展。

然而,受到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影響,這家公司現在正申請破產。制裁推出後,俄羅斯客人沒能支付兩架管風琴的費用。制造一架管風琴需要數月的時間。俄羅斯客戶的爽約使得這家公司損失了40萬歐元。

該公司的高管Matthias Schuke表示,

像我們這樣的小公司承擔不了這樣的損失。我們從沒有預料到這件事的發生。俄羅斯人一直是我們可靠的夥伴。

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緊密的關系一度給德國帶來經濟增長。然而,現在這卻成為了德國的弱點。

今年1-8月,德國對俄羅斯出口下降16.6%,至203億歐元。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預計,德國今年全年對俄出口將同比下降20%,這相當於80億歐元的缺口。

該公司的德國主管Ralf Meurer表示,德國公司特別依賴對俄羅斯的銷售。他警告稱,下半年破產的情況將加劇。

德國制造業受創尤其嚴重。俄羅斯是德國制造業第四大海外客戶。年銷售額高達78億歐元。而現在,這些銷售正迅速萎縮。

德國商界希望俄羅斯和歐盟能盡快達成一致,不過目前看來,短期內雙方達成一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制裁甚至可能加劇。

雖然俄羅斯僅占到德國全部出口的3%,但是有6200家德國公司與俄羅斯有業務往來,而目前的局勢正在損害德國的就業。

與俄羅斯的貿易給德國帶來了30萬個工作崗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節目中對德國觀眾表示,

很快,制裁將對你們造成影響,就像制裁影響了俄羅斯一樣。

隨著德國出口走向困境,不少德國公司擔心俄羅斯將轉向其它國家進口商品,尤其是中國。這些公司擔心,即使是在制裁取消後,訂單也不會重返德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06

德國人為什麽如此抵制QE?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65

盡管低通脹橫掃全球主要經濟體,然而德國人仍然無動於衷。在歐洲央行決定是否實施QE應對歐元區的通縮風險之際,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再次表示反對。如果你跟隨高盛的步伐回顧德國的通脹史,也許會明白德國為何反對“印鈔”刺激經濟:

20141221_Germany

1838年,《德累斯頓鑄幣協議》簽署,德國北部貨幣泰勒和南部貨幣基爾德並存,同時存在競爭關系,德成員國需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

1857、1866年,由於缺乏統一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和銀行業進入無序狀態,各種各樣的貨幣和銀行票據被發行,引發了金融恐慌。

1870-1871年,普法戰爭。

1873年,《鑄幣法案》建立了馬克,價值與黃金掛鉤,成為貨幣投機的對象。

1876年,德意誌帝國銀行成立(德國第一中央銀行)

1870s-1880s年代,為控制物價水平,古典金本位在國際上被廣泛地采用。

二十世紀初,一系列銀行出現擠兌、危機。

1914-1923年,魏瑪共和國經歷了極度惡性通貨膨脹(2,000,000,000%):一戰積累的巨額債務和戰爭賠款致使馬克大幅貶值,德國主要工業全線停產,尤其是在煤鋼主產區魯爾地區被法國占領後,德國金融業陷入了恐慌,經濟陷入了崩潰。1923年11月推出的地租馬克 (Rentenmark) 終於遏制了惡性通貨膨脹。

1929-1932年,從美國輸入了通縮:隨著美聯儲加息抑制股市投機活動,德國資本流入減少,為了償還一戰賠款,德國必須實現貿易順差;馬克必須貶值以增強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1931年,銀行業危機,受累於:奧地利和匈牙利銀行業危機,法國不願意讓德國延遲一年支付戰爭賠款,美國總統胡佛提議的賠款延期償付計劃讓人擔心德國可能無法維持金本位,以及德國無法從其他央行籌款。

1930年代中葉,德國實施了資本管制;希特勒於1936年頒布了凍結物價的法令。

1939-1945年,靠印鈔發動二戰

1946-1947年,盟軍維持了物價管制,抑制了德國通脹,卻造成了物資稀缺。

1948年,結束物價管制,采用國家馬克。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

1998-1999年,歐洲央行建立,歐元啟動。

2014-2015年,高盛預計,德國低通脹延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728

台灣媳婦鄭華娟:德國人花錢 一切邏輯說了算!

2015-09-14  TWM

實地觀察〉他們年輕人的理財觀念如何養成?

德國人不談「理財觀」這個名詞,他們的邏輯很簡單: 所謂理財,就是「為了未來的生活,你現在必須做什麼事」。 這樣一套「從未來回推現在」的理財決策過程,是德國年輕人在踏入社會前的必經修鍊。

編按:身兼歌手、詞曲創作人、作家等多樣身分的鄭華娟,一九九三年遠嫁德國,發表多本觀察德國人日常生活的散文小品,皆膾炙人口。

擅長從尋常日子取材的鄭華娟,強調自己的所見所聞不能代表台灣與德國整體文化差異,但在接受《今周刊》越洋採訪時,鄭華娟仍能隨口舉出鮮活故事,凸顯德國年輕族群的金錢觀與財務邏輯:一種以「能夠財務自立」為傲的基本價值。

故事,就發生在採訪的前一天:昨天遇到一個孩子,今年十九歲,他正面臨一個掙扎:「我要養一隻狗呢?還是要把錢存下來,去自助旅行?」這個問題,他必須自己做出選擇,沒有人會幫他決定。於是他問我,養一隻狗需要多少錢?

我們坐下來分析:在德國,養狗要繳稅,每個城市稅率不一,你得按照所居住的城市規定繳稅,一隻狗每一年要繳的稅金大約是八十到一二○歐元(新台幣二千八百到四千二百元)。再來,每一年打預防針、做檢查等等費用,大約是七十到一百歐元。如果狗生病或有其他特殊開銷,看情況,可能是兩、三百歐元,甚至四、五百歐元。

該養狗,還是去旅行?

十九歲的德國孩子 列表比較預算後才決定這還沒完,飼料每個月平均多少錢,出遠門時,必須把狗交給別人幫忙照顧,在德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幫你,當你必須出遠門,往往就得花錢解決問題,這通常又是每天十五歐元的費用,林林總總,這都要仔細分配,計算清楚。

他接著問我,一隻狗大概要養到多少歲,要出去自助旅行大概又需要多少花費……。

其實他已經列出一張表,記錄了目前自己存錢的狀況,於是他可以立刻比較預算。

最後,他很清楚地選擇「去旅行」。另一個結論是,他考慮把養狗計畫往後延,也許到了三十歲,總之要等到經濟足以負擔了,再做計畫。

經過這個簡單的過程,眼前這位年輕人的思考已經具備了德國人一貫的邏輯性:事前預算規畫做得詳實,之後就不會有「意外插曲」,因為這些選項都仔細評估過了。怎麼規畫預算以解決未來可能遇到的難題,這是每個年輕人都得學會的,他們的責任感,真的是從小就開始訓練。

在德國,不管就業、實習,沒有車子是行不通的,所以德國年輕人在他們高中會考(Abitur)之後,需要存錢做兩件事情,一是考駕照,二是買車。考駕照需要三千到五千歐元(含駕訓課程,費用隨地區不同),駕照和買車的錢,通常都得自己想辦法,這是他們給自己的成年禮物。大部分的德國青年,會自己存錢購買這兩樣最重要的必需品。

欲望,不超過可負擔範圍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 養成財務自主觀念為此,他必須妥善規畫預算,這也成為德國青年建立財富管理的敲門磚。我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就一般情況來說,每位學生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財務自立」,就是他們在通過會考之後第一件必學的事。

當你能通過「靠自己備齊駕照與買車」的試煉,不只證明你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財富,也證明你能夠獨立生活。所以在德國,「可以自己負擔駕照和買車費用」,這是年輕人能夠對自己感到驕傲的兩件事。

完成這些事,與家境好壞無關,就算家裡能提供孩子賓士汽車,油錢也得孩子自己賺,有人就開車去發廣告……。無論如何,必須自己努力,只有藉著自己的努力,才能達到財務自立的目標。

你問我德國人的理財觀,其實,我覺得德國人不會談論「理財觀」這個名詞,他們的邏輯很簡單,「為了未來的生活,你必須做什麼事」,就是這麼簡單、這麼直接。他們的欲望是建立在「你可以做多少事」,當欲望太大、超過自己能負擔的程度,你是有問題的。

我曾經在臉書提到一位德國知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他有一句很有名的金句:「一切答案都在邏輯之中。」當你一切按照邏輯進行,過程前後就不會有意外。這是德式教育的思考概念,前面有計算,就能確定後面的答案,如果答案和想像的不一致,那前面計算一定是錯誤的。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