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欠水浸 擬減商戶徵費 減費後每年盈餘料仍逾億
1 :
GS(14)@2011-12-29 13:07: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229/News/ec_gma1h.htm
建議450元減至250元
現時全港100萬間登記商戶,每年須繳交2450元商業登記費,當中450元交予破欠基金徵費,亦是基金主要收入來源。陳鎮仁與傳媒聚會時表示,現時基金每年收入達4.5億元,即使減費至250元仍有2.5億元收益。而近年基金批出申索款額連其他行政開支不足1億元,相信基金應付申索仍綽綽有餘。
至於未來有否再減價空間,陳表示,要按「循序漸進」方式再作研究。本報按上述情推算,若基金減費後每年盈餘仍達逾1億元,預料基金會持續「水浸」。
再減價空間「循序漸進研究」
基金成立26年來,曾三度調整徵費,先於91年由100元增至250元。基金在98年度錄得8.5億元儲備,往後數年因有僱主如酒樓食肆濫用破欠至個案至不斷增加,在02年高峰期錄得達2.3萬宗申請,至基金需增徵費至600元,政府亦要向基金提供6.95億元過渡貸款。其後由警方及勞工處的跨部門小組聯合打擊濫用個案後,情開始受控。
首11個月僅3516人申請
隨覑本港經濟復蘇,企業倒閉個案減少,08年度基金累積盈餘達12億元,當年3月把徵費減至450元。金融海嘯洗禮下,申領破欠基金個案曾於09年回升至7260人,批出申索款額達1.76億元,但近年經濟好轉,當局於今年首11個月只接獲3516人申請,支付款額亦跌至7100萬元,令基金儲備超過26億元。
陳鎮仁指出,根據基金可加可減機制,當基金儲備較上限12億元多出20%,委員會可考慮調低徵費,建議的250元是回復至02年初水平,相信勞資雙方較容易接受。對於明年經濟可能波幅,陳表示即使如09年經濟環境惡劣,基金支出仍不足2億元。
陸振球﹕內地減稅減費 踏出正確第一步
1 :
GS(14)@2019-03-11 04:32:1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195&issue=20190311
【明報專訊】去年初起中港股巿大跌,但美股卻愈戰愈勇,再創歷史新高,至10月才大幅調整,最主要原因乃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成功推動減稅方案,最近中國國務院終也願意大幅減稅減費刺激經濟,可說行出了正確的第一步,這比透過重複建設和胡亂開水喉為佳,因為可避免浪費資源或令資源錯配,縱使國務院將經濟增長目標降到6%至6.5%的近30年最低,也未必是壞事。
說到刺激經濟,往往涉及房地產的加大投資,一來樓價升,有樓的人會覺得荷包漲了而產生「財富效應」,有利刺激消費,二來起樓涉及多種經濟活動,起樓愈多,便愈多人「受惠」,當然上不了車要捱貴租者例外。不過,內地往往樓宇建得太多, 導致多地出現大量空置單位,甚至「鬼城」,同樣造成浪費和易釀成泡沫。
說到樓巿泡沫,香港和內地又有不同,香港樓價升,原因除了可能是水浸造成,也和供應短缺有關,內地則樓巿泡沫愈大,一些地區的供應卻可能也愈多。
三個星期前在本欄曾建議如擔心中美貿易談不攏,在相對高位可減持三分之一股票,之後股巿再升,直至上周末段又由高位回落近千點。其實,買賣股票極難摸頂撈低,較佳策略是愈賣愈高卻又不要一次過沽清持股,相反在相對低位時同樣應採分注吸納,而不是一次過All In。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