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加息,而不是減息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ks91.html中國經濟正在減速。通脹也許正在趨緩。炒股的人們和評論員們不斷地給政府施加壓力:再來個四萬億吧!減息吧!增加信貸吧!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希臘和西班牙也就是這樣破產的:你想當選總理?你必須答應大幅度增加福利開支。更多的假期。更好的失業救濟。更像樣的市政工程。
中國人的邏輯很相似。最好的親民政策是,免費的高速公路,四萬億,寬鬆的財政政策,更多的假期,便宜的水電氣油,和地方融資平台。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還是老觀點:
如果印鈔票和財政刺激能夠富國強民,世界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窮國和難民?你看看神州大地:工業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資源枯竭,河流污染。它像什麼?它像一個得了肥胖症的中年男人(比如局長),喝了太多茅台酒,吃了太多鮑魚,得了高血壓,和肝硬化。他一走路就大喘粗氣。他需要吃更多的鮑魚嗎?不!他需要吃稀飯和清湯,他需要增加體育鍛鍊。這不是一個愉快的調整,但是,他別無選擇。
今年四月底,中國的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6.1%。過去十年,年均複合增長高達18.2%。這都是天文數字!我納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聰明人呼籲政府放鬆信貸,實施財政刺激?
我認為,中國需要慢慢加息(比如1-2個百分點)。而不是減息。更不是財政刺激或者信貸刺激。我聽到了你的驚呼:
我們的國企哪裡受得了?失業大軍怎麼辦?外國的熱錢拍打我國的海岸,怎麼辦?三十多年來,中國的利率管制直接導致了負的真實利率,懲罰了儲蓄者,獎勵了投機者和能夠獲得貸款的特權階級,使低質量的投資項目得以上馬,導致產能過剩,惡化房地產泡沫,惡化社會不公正。
一句話:它罪大惡極。中國需要把疲倦不堪的企業家解放出來:他們被毫無意義的會議,"監管",繁雜的手續,尋租勒索,和送往迎來折騰的死去活來,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做生意。
本人投資的浙江某企業最近變更股東結構。這類事情,在香港或者歐美國家,股東最多簽一到兩份文件(當然,不用面簽)。但是,我需要飛往浙江,花了兩個小時籤文件,蓋手印。工作班子花了多少時間準備,就更不要提了。過去兩年,我在廣州做小額貸款,簽字的次數比起我在外國銀行工作二十年還要多幾倍。
簽字能夠創造財富嗎?
除了財政刺激,貨幣刺激,咱們中國人還有別的招數嗎?
減稅,降低企業負擔,大力裁減公務員的數量,削減他們的權利,減少他們對企業的騷擾。這都是反覆被別國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為什麼大家不多多考慮呢?
我認為,人民銀行必須加息,才能真正減息。什麼意思?大量的國企和大民企常年在資金池裡浸泡著。低利率鼓勵他們投資更多低效率的項目,浪費資金,加劇全社會的資金短缺。所以中小企業就只好付出高息。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高利息負擔是國企和大民企的低利率所導致的。人民銀行必須大幅提高基準利率,才能真正降低中小企業負擔。
中國必須加息,而不是減息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qxou.html中國經濟正在減速。炒股的人們和評論員們不斷地給政府施加壓力:降准吧!再來四萬億吧!減息吧!增加信貸吧!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希臘和
西班牙也就是這樣破產的:你想當選國會議員?你必須答應大幅度增加福利開支。更多的假期。更好的失業救濟。更像樣的市政工程。
中國人的邏輯很相似。最好的親民政策是,免費的高速公路,四萬億,寬鬆的財政政策,更多的假期,便宜的水電氣油,和大大的地方融資平台。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還是老觀點:
如果印鈔票和財政刺激能夠富國強民,世界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窮國和難民?你看看神州大地:工業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資源枯竭,河流污染。它像什麼?它像一個得了肥胖症的中年男人,喝了太多茅台酒,吃了太多鮑魚,得了高血壓,和肝硬化。他一走路就大喘粗氣。他需要吃更多的鮑魚嗎?不!他需要吃稀飯和清湯,他需要增加體育鍛鍊。這不是一個愉快的調整,但是,他別無選擇。
過去8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幾乎三倍。這是天文數字!我納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聰明人呼籲政府放鬆信貸,實施財政刺激?
我認為,中國需要慢慢加息(比如1-2個百分點)。而不是減息。更不是財政刺激或者信貸刺激。我聽到了你的驚呼:
我們的國企哪裡受得了?失業大軍怎麼辦?外國的熱錢拍打我國的海岸,怎麼辦?三十多年來,中國的利率管制直接導致了負的真實利率,懲罰了儲蓄者,獎勵了投機者和能夠獲得貸款的特權階級,使低質量的投資項目得以上馬,導致產能過剩,惡化房地產泡沫,惡化社會不公正。
一句話:它罪大惡極。中國需要把疲倦不堪的企業家解放出來:他們被毫無意義的會議,"監管",繁雜的手續,尋租勒索,和送往迎來折騰的死去活來,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做生意。
除了財政刺激,貨幣刺激,咱們中國人還有別的招數嗎?
減稅,降低企業負擔,大力裁減公務員的數量,削減他們的權利,減少他們對企業的騷擾。這都是反覆被別國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為什麼大家不多多考慮呢?
我認為,人民銀行必須加息,才能真正減息。什麼意思?大量的國企和大民企常年在資金池裡浸泡著。低利率鼓勵他們投資更多低效率的項目,浪費資金,加劇全社會的資金短缺。所以中小企業就只好付出高息。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高利息負擔是國企和大民企的低利率所導致的。人民銀行必須大幅提高基準利率,才能真正降低中小企業負擔。
08 Nov 14 - 人民幣固定收益投資,減息雜談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1/08-nov-14-etf.html
日本宣布加碼量化寬鬆,將每年收購公債的規模從原本的50兆日圓,提高到80兆日圓,日圓下跌未見底; 歐洲央行銀行9月起存入歐央行存款息由負0.1厘,減至負0.2厘,亦很可能進一步加強量寬; 盧布今年以來已經累計貶值近兩成; 韓圜兌一美元曾跌至7個月低位,南韓企劃財政部官員對日圓貶值感憂慮,恐打擊南韓汽車製造業,將尋求策略應付。 在其它貨幣紛紛貶值下,人民幣算是「硬凈」。 雖然人民銀行為了恫嚇炒家,人民幣在上半年下跌了3%,下半年至今已經回升了大半,全年計應該升近回去年底的滙率。 無他,即使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路途上,「穩定壓倒一切」這個鐵定不二的思維,不止可以適用於政治,也可能適用於中國的貨幣政策!
臨近年底,銀行間人民幣存款爭奪戰逐漸升溫,建行亞洲全線調高人幣定存息率優惠,12個月年期息率高達3.4厘,與渣打香港同為全城至高。 然而定存須同時申請指定信用卡及特選理財戶,限制多多。 相比,人民幣固定收益 ETF 或者 人民幣債券基金比較開放,沒有什麼要「新資金」開立,亦沒有推廣期限制,更不需要申請指定信用卡。 ◔◡◔
此文想談論一下
▪ 人民幣息率趨勢
▪ 人民幣升值空間
從而,用例子做一個人民幣固定收益投資工具的小比較。
人民銀行定向放水
人行星期四的報告表示,9月份開始設立中期借貸便利(MLF),目的是為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並鼓勵銀行貸款給三農、小微企業等。今次MLF放貸期限為3個月,而利率則為3.5厘,9月及10月分別貸出5000億元及2695億元。至於,向來為市場提高流動性的常備借貸便利(SLF),則未有在第3季開展,而SLF餘額仍維持為零。
所謂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即「常備借貸便利」,與人行今次採用的「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同同樣屬於央行向銀行體系放貸的一種票據,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貸款期不同,SLF貸款期一般介乎1至3個月,而MLF則至少為3個月,而且可循環續期,其中人行過去兩個月發行的MLF,貸款期即為3個月。
人行棄SLF取MLF,主要由於後者貸款期較長,更有利推動銀行加大放貸力度,在刺激經濟效果上較為理想。 同時,考慮以過長貸款期貸出資金,並不符合銀行近年控制壞帳方針。 人行採用MLF手段,意味放棄長期措施,而選擇短期內提高流動性,相信短期內不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筆者上星期談到「中國何時進入減息周期,可能言之尚早,央行會否定擴大減息範圍則是機會較高。 .... 人行通過定向寬鬆、定向減息、定向降準等,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定向寬鬆了打消人行全面放鬆貨幣刺激經濟的期望,不會全面減息或全面降準。 相信人行短期仍將採取更多的定向寬鬆舉措,減息的希望很渺茫。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稱,貨幣政策一定要咬牙堅守住,保持總體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不搞強刺激。」
話雖如此,息率下降已經不會等待正式的宣告,正在靜悄悄地開始 ...
■
26 Oct 14 - 先鋒醫藥 (1345) 中期業績 ( 去槓桿,保增長,減息,寬鬆措施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人民幣國債
人民幣國債由財政部發行,年期由3個月至30年不等。目前,10年期人民幣國債的孳息率約為3.6%左右,遠低於今年年頭的4.6%。
下周一發售的零售國債,本地銀行指,料今年國債的票面息率不及上年,兩年期只得2.5厘。
餘額寶
如果使用國內一個不「太」科學的息率數作為參考,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從今年年頭的6.7%下降到最近的4.1%。 雖然用「餘額寶」和銀行活期存款比較是不合適的,這也勉強是一個探討內地市場息率趨勢的工具。
今年央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也通過逆回購、定向降準等方式向市場適度投放流動性,故而短期貨幣市場相對寬鬆,餘額寶可配置資產收益下行,故而餘額寶收益也在逐月下降。 從趨勢看,收益率跌至4.0%已被市場人士認為是可見不遠的日子。
淨值日期 | 萬份收益 | 七日年化收益率(%) |
2013-11-01 | 1.2919 | 4.7810 |
2013-12-01 | 1.3876 | 5.1680 |
2014-01-01 | 1.7807 | 6.7400 |
2014-02-01 | 1.6086 | 6.2530 |
2014-03-01 | 1.5698 | 6.0010 |
2014-04-01 | 1.4368 | 5.3560 |
2014-05-01 | 1.3364 | 5.0320 |
2014-06-01 | 1.2364 | 4.6700 |
2014-07-01 | 1.1619 | 4.2210 |
2014-08-01 | 1.1173 | 4.1710 |
2014-09-01 | 1.1192 | 4.1500 |
2014-10-01 | 1.0984 | 4.1930 |
2014-11-01 | 1.0820 | 4.1080 |
2014-11-06 | 1.0860 | 4.0570 |
人民幣升值潛力
人民幣是中國整體債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而市場亦預期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很可能成為投資者對人民幣債券需求的主要動力。 在其他貨幣匯率下跌的環境下,人民幣
匯率不變,相對上已經上升;人民幣在現水平再升的潛力只是一般,相信升值持續放緩。
中國政府致力加快改革步伐,並強調開放資本市場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當局已開始容許更多人民幣在境外作不同用途,包括貿易結算和投資於離岸人民幣債市。市場相信當局的最終目標是讓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屆時,人民幣應會成為環球貿易、投資和儲備方面的一項主要貨幣。然而,這個是中至長線的過程。
在2014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較過往顯著的貶值,自此市場不再「確定」其必然只升不跌的趨勢。 在2014年5月起,人民幣連續六個月回升,已經收復年內大部分跌幅。
離岸人民幣債市
一般來說,離岸人民幣債市較在岸人民幣債市提供的孳息率為低,離岸的存續期也較短,約二至三年。 由於存續期短,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 另外,市場規模較小,因此流通性較低。
理論上,離岸人民幣債券可透過香港、新加坡、倫敦和臺灣向所有海外投資者發售,因此零售投資者可直接或透過基金,輕易投資於離岸人民幣債券。
人民幣固定收益投資 | 優點 | 缺點 |
離岸人民幣債券 (直接投資) | 可靈活挑選不同債券
固定到期日
支付固定票息 | 最低投資金額高
信貸風險的集中度非常高
流通性較低 |
離岸人民幣債券基金(由基金公司管理的滙集投資) | 最低投資金額低
多元化投資組合
每日流通性
由專業人士主動管理 | 個人投資者缺乏挑選基金相關投資的靈活性
需支付管理費 |
人民幣債券ETF (追蹤指數的被動式管理投資基金) | 最低投資金額低
多元化投資組合
管理費較低 | 可能存在溢價或折讓
被動式管理
成本追蹤相關市場表現 |
現時市場上可以選擇的人民幣債券指數ETF不多,只有3數隻,讀者有興趣可以在ETNET或者AASTOCKS搜尋。 另,基金可以在銀行或基金公司網站上搜尋。
▪ http://www.etnet.com.hk/www/tc/etf/etf_search.php
▪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etf/search.asp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LxJO-b-lQ
筆者上星期選擇了香港上市的人民幣債券指數ETF,找一個示例來比較管理費,總費用比率為0.39%。 相比人民幣債券基金每年1.00%至1.50%管理費,ETF的比較管理費較低。 另外,人民幣債券基金買入需要2%-3%的認購費,而買入ETF要繳付 經紀傭金、交易徵費(0.003%)、交易費(0.005%),費用亦較低。
■
02 Nov 14 - 中國股票 ETF (投資小知識)
回報方面,由於人民幣債券指數ETF(港元:03139,人民幣:83139)組合內的成員主要是人民幣國債,High grade信貸評級或以上的債券佔35%以上,Medium credit quality或以上佔73%以上,1年的收益率是4.0厘左右。 相比,取決於人民幣債券基金所選擇的債券,如果某些人民幣債券基金選擇孳息率和Credit risk 較高的債券(內房高息票據),回報應會較高,當然風險也相對較高。 高有高好,低有低好,這取決於投資者的選擇。
利率持續向下,固定收益ETF和債券基金的價格將會上升。 但,離岸人民幣債市的存續期相對年期方面較短,5年內到期的債券通常佔近9成,利率向下對 ETF 的價格上升是有限的,這是長期債券比重較低的特性或「缺」點,這也適用於債券基金。

另外,筆者選擇了其中一隻中國固定收益基金 (人民幣) 的資料作一個參考,基金通常需要認購費,這個例子在2年內贖回需要支付1%至2%贖回費。 由於基金投資通常不會少於2年,贖回費通常未必需要支付。
中國將進入減息周期〈林少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41028/53070717
近日中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持續向下,甚至有跡象顯示中國有步向通縮的風險。依本欄之見,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步美國、日本及歐洲的後塵,進入減息周期,並可能最終將利率下調至接近零息的水平。
過往政府不敢不刺激經濟,是因為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的畢業生加入勞工市場,政府必須為年輕年創造就業機會。近年國內工作人口開始見頂回落,找工並不困難(要找好工則是另話),政府沒有必要保住GDP於目前畸形地偏高的增速水平。
中國的市場利率將仍然因為民企錢荒不再(生意無利可圖,業務不必擴充,借錢的人自然減少),即使官方利率不變,反映市場利率的高利貸及信託產品利率,已率先回落過半,預期相關利率仍將持續向下。
廣東俗語有雲:生意淡薄,不如賭博。由於宏觀經濟表現停滯不前,港股今年至今,其實未停止過對個別概念股的炒作。在減息的預期之下,中國A股或將迎來一個由yield seeking活動帶動的牛市。
|
參考:
1. 中國債券信息網 - 中債收益率
http://yield.chinabond.com.cn/cbweb-mn/yield_main
2. 續「定向寬鬆」 不全面減息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69ecc05f-9ef0-438c-b756-71e7709fbaae-964930
3. 中國將進入減息周期 林少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41028/53070717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financeestate/art/20141029/18915859
4. 債券一週FIXED INCOME WEEKLY
http://www.cpy.com.hk/CPY/bonds/pdf/bonds_weekly_tc.pdf
5. 人民幣債券投資指南
http://eba.hangseng.com/einvcdoc/ODS/42/HSHL/42HSHL191444C_20140808.PDF
6. 日銀閃電宣布擴大寬鬆 加碼30兆日圓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9037227.shtml
7. 人民幣債券指數ETF 2014年9月30日
https://www.blackrock.com/hk/zh/literature/fact-sheet/3139-ishares-rmb-bond-index-etf-factsheet-ch-hk.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減息的意義
RaymondJook祝振駒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2v4dz.html
香港經濟日報MoneyTimes原文(簡體版),28-11-2014
早在數個月前,筆者已聽聞內地人民銀行可能減息的消息,有業界朋友說7月恒指大升是由於內地資金收到減息消息,所以提早偷步入市。9月的跌市某程度上否定了那次減息的傳聞。筆者猜測11月21日的減息決定(自2012年7月以來第一次),可能是由於日本於10月31日宣布加大量化寬松額度(增加30萬億日圓至毎年80萬億),令日圓再度急跌,加上歐洲央行於10月20日開始回購擔保債券(Covered
Bonds),並計劃於年底前回購資產抵押債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前者規模可能達6,000億歐元,後者則達4,000億歐元。
人民銀行被迫出手減息
換言之,除了美國,世界其余兩大經濟體系歐洲及日本均差不多同一時間增加力度進行某種量化寬松,希望透過貶值來增加各自的出口競爭力。假如中國不作任何相應貨幣政策,人民幣必然加快升值。在經濟已經加速下行的環境下,人民幣升值肯定進一步削弱其出口。當經濟的火車頭開始慢慢停下來,要從新啟動便會愈加困難。人民銀行這次不等稱的減息(一年期貸款減息0.4%至5.6%,相對一年期存款減息只有0.25%至3%),目的是釋放更多信貨到市場,減輕企業利息支出,更重要的是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進行貨幣貶值競賽。已有市場聲音認為這次減息只是周期的剛剛開始,更多的減息或削減銀行準備金率(Reserve
Required Ratio)會陸續有來。
假如寬松貨幣政策趨勢形成,配合著滬港通的開通,內地A股牛市真的有可能重臨。息口敏感的中國地產及金融類(主要為保險及證券商),於減息消息出臺後已急彈,很快進入短線超買區域(RSI接近或超過70),上證指數更加跑贏恒指。假如內地A股牛市形成,這類高Beta及股市受惠者股份走勢必定持續優於大市。
教育乃中國另類新經濟
中國廣核電力(01816)因為概念獨特及預期收入隱定,備受基金歡迎,招股預計會賣過滿堂紅。另一只剛剛上市而市值不到40億港元的楓葉教育(01317),概念同樣吸引。中國教育板塊在美國上市的已有龍頭股新東方(EDU),好未來(XRS),達內科技(TEDU),正保遠程教育(DL),學大教育(XUE)及英式國際學校諾德安達教育(Nord
Anglia
Education,NORD)(全球設有31間分校,包括中國5間及香港1間)。除了NORD從事中小學教育外,其他都以針對高考或英語補習和其他專業考試培訓課程(例如會計及科技)為主。這些股份大部分上巿後都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楓葉為內地規模最大的國際學校(7.6%市占率),全國擁有共40間分校(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及純國際),主要提供雙語課程(傳統課程加英語),到了高中更完全轉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課程,大部分畢業生都是以出國留學為目標。其獨特之處乃收生對象為內地中產家庭子女(NORD及其他純國際學校在國內招生對象必須為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學費較純國際學校便宜(中學學費約5萬多人民幣一年,平均低50%至70以上)。因為一孩政策,中間家庭都不惜工本培養下一代,所以商業模式基本不受經濟周期影響。此外,國際著名風投基金紅杉資本於上市後仍持有15%股份,公司管治應有保證。
權益披露 :
筆者旗下基金持有部份上述股份,並隨時於市場買入或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