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8/2032971.shtml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大连
就在7月16日发生的爆炸快要淡出人们视野时,10月24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3号罐重燃大火,这也把中石油再度推回到风口浪尖。
沿着事发地点往北6公里,就是大连开发区金石滩河咀子村。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回大连对第二次事故进行报道时,发现100多天之前的那场爆炸引起的大量原油泄漏,让这个村子的水产养殖户损失惨重。
河咀子村村委会主任邵德善告诉记者,约有250户人家的该村今年的水产养殖损失将在亿元左右,算起来户均损失达到40万元,主要是牡蛎、夏夷贝以及底播养殖贝类的损失。
而河咀子村的遭遇并非孤例,该村附近的龙山村、满家滩村等六七个村所受污染损失大致相仿。可中石油的补偿目前仍未落实,这让无数水产养殖户感到无奈。眼下又到育苗时节,对于事故后养殖的水产品能否卖得出去,邵德善们心中没底。
水产品养殖户停止作业
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进而引发103号油罐起火,最终造成大量原油直接泄漏入海。而外泄的原油究竟有多少,一直是个谜团。
大连海域遭受的严重污染,让6公里外的河咀子村也深受其害。尽管24日的事故没有再次引起原油泄漏,但当天的大火还是让村民心有余悸。
该村村民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距离爆炸已经过去3个多月,可是海上的污染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在早上背着光的时候,就能看到海面漂着一层薄薄的浮油。
24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咀子村从事养殖业的水域,看到岸边上的乱石里依然积存着未被除尽的油污。海面上,零星停着两三艘渔船,看不到作业的渔民。
穿行在村道上面可以发现,每家门前都堆放着大量的塑料浮球和绳子,这些往日里被用来养殖水产品的用具,统统从海中被拉扯了上来。
由于海水受到污染,本来出口日本的裙带菜,如今订单已经被取消。村民邵德昌坐在自家的炕边告诉记者,日本等国了解到大连海域被污染之后,就不要这边的产品了。
邵德昌家的门口两侧,同样凌乱地堆放着塑料浮球。他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育苗了,但是今年却不知道该干吗了,“辛辛苦苦养殖出来也没有人要啊。”
正因为如此,多数村民今年都放弃了养殖,改为外出打工。曾经喧闹的海边作业景象如今一去不返,显得格外冷清,渔船被固定在岸边锈迹斑斑的铁桩上,除了几条游荡在村道上的狗,几乎难以看到村子里的一丝生机。
近300家养殖公司受影响
原油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让金石滩附近近300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开始过起紧巴巴的日子。没有了订单,它们的生意异常清冷。
金石滩葡萄沟村养殖厂的经理纪昌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份的漏油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平常的情况,每年9月份左右公司都能接到大量的订单,今年却连一个订单也没有。
该厂主要经营的是海带和裙带菜的加工,产品60%销往日本,剩下的都是内销。纪昌发说,每年该厂的产值达到大约800万,但是今明两年的市场肯定会大为萎缩。
纪昌发还透露说,虽然在韩国和日本的一些地方也零星种植裙带菜,但全世界70%的裙带菜都来自大连金石滩,此次污染事故将会影响到整个全球裙带菜的市场价格。
记者了解到,眼下部分养殖户对裙带菜已经育种,只能等到明年才能收获,但到时产量和品质如何,养殖户们心中也没底。据纪昌发介绍,国际上对此类产品的质量检验非常严格,受到污染的话肯定卖不出去。
多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的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他们已向大连开发区方面反映了情况,但目前还没有结果。这些天听闻他们的赔偿会在12月末到位,现在只能焦急地等待。
金石滩金港水产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有4000多亩的水产品养殖面积,主要经营海带、裙带菜等,公司总经理高殿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公司的业绩自大连 海域被污染之后也受到很大影响,订单锐减。高殿东称,来年的裙带菜没人要,而在海底养殖的海参等产品,由于沉到海底的原油影响,基本上会绝收。据悉,这些 产品的年产值大约在千万元左右。
部分海产品出现绝收
实际上,在7月的事故发生不过数日之后,海鲜市场就已产生波动。当时在杭州等市场 上,来自大连的水产品数量陡减,海蜇等水产品身价翻番;而大连本地的海鲜店门可罗雀,鲜有消费者光顾。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当时也曾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采 集、食用大孤山半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岩礁、滩涂上野生的贻贝、牡蛎、螺类等水产品。
9月1日,历时3个月的休渔期结束。邵德善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份是港湾贝的收获时节,但收获之后发现今年这种产品的个头特别小,不够规格,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渔民受到很大的损失。
据了解,河咀子村等地养殖的水产品主要有牡蛎、夏夷贝、港湾贝等,这些产品的年产值加起来,一个村子每年在200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底播养殖的贝类、海参等,这部分也是渔民的主要收入,每村每年的产值能达到约8000万元。
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今年收获的牡蛎、夏夷贝有2/3没有成活,海蜇更是直接绝收——在今年10月份进行捕捞时,“连一个也看不着”。海参属于这些村子的高产项目,生长期为4年,每年都要播种,同时每年也都有收获。但是由于生长期受到影响,今年的收成基本为零。
让附近海域渔民稍微心安的是,今年收获的海带没有受到污染。由于这种产品每年11月育苗,到次年的6月就能收获,而发生爆炸时是7月16日,当时已经收获完毕。但是,今年海带等水产品的育苗期马上又要来到,渔民们却仍然无法下海作业,这也让明年的收成落了空。
赔偿仍在调查阶段
面对遭受的巨大损失,渔民们决定讨个说法。为此邵德善等人组织了50多位村民,进行开会研究,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去北京反映情况。
中石油信访处处长卢海军 (音)接待了这些渔民,其后中石油给出的回复是,“事故不论追究到什么责任,最终的赔偿都由中石油来承担。但是地方政府必须要拿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赔偿依据。”
让邵德善等人感到慰藉的是,其后大连市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对这些渔民遭受的损失展开了调查。9月10日,大连市海洋渔业局起草了一份文件,提出在调查、 摸底、核实之后,预计11月中旬将初步拿出赔偿办法,经公示后,最终进行赔偿。因此,现在具体能赔多少,赔偿依据主要是什么,渔民尚不知晓。
大连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栾玉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对渔民的赔偿分两块进行,一是对当时在海上清理油污的渔民进行补偿,现在补偿已经全部到位; 其次就是对水产养殖户的补偿,现在正在进行调查,将按照加工、底播等类别进行分行业摸底、核实,对此专门请了5名专家做相关工作,尽力达到公开、公平、公 正。
栾玉瑄表示,由于多年来在海洋整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总体来看,目前的调查进展顺利,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养殖面积来计算。
海洋生态立法亟待出炉
今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所属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底部管道开始不断往外漏油。据统计,最高日漏油量约10万桶。事发之后,美 国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就清理赔偿基金事宜达成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将用其墨西哥湾业务的未来收入为200亿美元的清理赔偿基金作担保。而早前该公司就为这一 基金注入了30亿美元,用来向受害者和受害企业进行赔偿。
与英国石油公司态度迥异的是,事发之后中石油多数时间选择了沉默。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海洋生态遭受的损害由事故引发单位来承担责任,这是国际上的共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侧重于经济功能,而类似大连油管发生爆炸引起原油泄漏的海洋生态灾难,往往被人轻视。
绿色和平组织的钟峪此前向记者称,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次石油泄漏的危害都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连金石滩大李家街道的正明寺村、金石滩街道的龙山村、葡萄沟村、满家滩村、董家沟街道的煤窑村等地将近2000户村民,都成了此次污染事件的受害群体。
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海洋生态问题目前仍存在诸多难题。怎样去认定事故的责任主体,怎样去评估污染带来的影响等都急需规范。而今年启动的《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
||||||
有「海產大王」之稱的新華集團創 辦人蔡繼有,重陽節翌日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八十歲。蔡繼有作風低調,最為人熟悉的,是由他捐款千萬籌建,位於九龍區名牌私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事實 上,白手興家的蔡繼有出生於廣東中山貧農家庭,由魚販做到香港急凍海產業一哥,旗下新華集團涉獵地產、金融、科技,甚至傳媒等行業,生意的觸鬚遍及東南亞 及歐美等地,身家保守估計逾百億元。 蔡繼有晚年淡出商界,深居簡出,百億產業將由他一手培育的次子蔡冠深接掌。本刊連日追訪蔡冠深,及多位中山鄉親,揭開這位「隱形富豪」傳奇的一生。 本週一記者致電蔡冠深時,他聲線平靜地說:「多謝關心,爸爸過世為八十歲,但按中國曆法,所以為八十三歲,喺十一月二號會有公祭,依家都忙緊治喪嘅事。」 原來,上年年中,蔡繼有除了如常和朋友飲茶傾偈之外,還透露了自己有心臟病和肺氣腫,醫生斷定他只有半年至一年時間。但他卻看得很開,「他跟我們開玩笑,說人均七十七歲(過身),自己七十八歲時已賺了一年。」蔡繼有的鄉里李鏡澄說。 蔡 繼有的商業王國新華集團,在香港的業務以本業——急凍海產為主,旗下擁有捕撈船隊,總部位於屯門湖山路,設有二十萬呎的新華凍倉,及一個私用碼頭。近年, 集團更染指飲食界,位於尖沙咀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內的西村日本料理,太古城和又一城的稻穗亭均是新華旗下。新華亦是「家樂牌」雞粉及「鷹粟粉」的獨家分銷 商。 辦名牌學校 晚年蔡繼有淡出商界,轉而捐學留名,○一年他捐出一千萬元予保良局,得以冠名全港首間非牟利私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再於○六年,兩次捐款逾一千八百萬,成立「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教育發展基金」及「蔡繼有獎助學金」。 甚少在商界曝光的蔡繼有,其發跡故事十分傳奇,他出生於中山市張溪的貧農家庭,讀了兩年私塾就要輟學,跟父親學習耕田幫手養家。後來父親因病過世,留下母親身兼父職,照顧蔡氏在內的七個子女。 由於母親鄭二的家人以捉魚蝦、海鮮為生,蔡繼有及幾個兄長,就向村民收購海產,在市集出售。每天騎單車把魚獲送到拱北出售,「而家坐車個半鍾就到,以前要一天時間才到。他做人刻苦耐勞的性格,就是這樣捱出來的。」認識了蔡氏三十年,前中山華僑中學校長李鏡澄道。 蔡氏留意到做海產批發好賺,但苦無機會。解放後,二十一歲的他拿到中港澳的行商證。他向村民賒貨,把海產車到港、澳出售,還請來六、七個伙記幫手。由於賺到錢,有人眼紅向政府告發指他瞞稅,政府沒收了他的行商證,又要他繳交幾萬元稅款。一夜間頓變得一無所有。 一九五四年,他決定到澳門重新開始。他於澳門收購海鮮魚獲,再用船販運到香港,交予西環一帶的魚欄代售。生活還是困難的,蔡繼有的太太每晚都把米碎和賣剩的小魚一塊煮熟做飯。「他的大女(蔡紹霞)在澳門讀書,都係靠政府資助。」一名張溪村民指出。 三年後,蔡繼有到了香港西環貝介類市場開設華記欄,把海產直接賣給本港零售商。他還借錢予漁民建船修船,令更多漁民向他靠攏,使他毋須龐大資本,就擁有一隊船隊,穩定了貨源。六五年,他在田灣租了個四千多尺的加工場,向本地洋行供貨,運銷日本。 化危為機建海產王國 六七年正值香港暴動,地產大跌,他卻買入「華記凍房」擴充業務,又主動出擊,有日拿着鮮魚蝦到香港的三菱株式會社推銷,以優惠折扣及延長還款期為條件,提議避過出口商直接向三菱供貨,從此打開直銷日本的渠道。 由於當年中共抵制外資,所有海產禁止落入英資洋行手中,新華趁機大批掃入內地急凍海產運往日本。這一着令蔡繼有賺得巨額財富,奠下新華百億資產的基業。一名行內人說:「如果唔係六七年暴動,新華有獨市生意做,佢哋都無可能做到今日咁大。」 而蔡繼有後來還進軍澳門地產業,他曾說過當熟悉一個地方的法規及人脈,就可以經營地區性較重的地產行業。八二年蔡繼有才宣布半退休,將業務交予由他一手栽培的次子蔡冠深。 有三子、四女的蔡家,長子冠欽早年已到美國洛杉磯發展,而一直跟隨老父做生意的就是次子蔡冠深。 一九七五年,本來在聖保羅男女校就讀的蔡冠深,成績突出,會考有四優一良佳績,老父卻安排他到日本讀書,喜歡文學和歷史的他本想成為作家,但仍然聽從老父的旨意到京都大學唸書,事關新華集團當時與日本三菱公司直銷海產的生意起步不久;蔡冠深到日本留學學曉日文,有助日後打理家族生意。 悉心栽培次子接班 留 學一年,蔡冠深被老父召回,安排在加工廠工作,每朝凌晨四點起床,五點到海產批發市場收購海產,九點和日本人聯系購銷貨品;下午再匆匆返回海產批發市場, 收購海產工廠加工的急凍魚蝦,是名副其實「賣魚佬」生涯,蔡冠深說:「我爸爸好勤力又好捱得,捱苦對我來說唔係問題。」 他亦不負所託,將生意網絡伸延到美國、加拿大、澳洲及中國,更發展其他業務,如金融、科技等,如今新華已是東南亞海鮮業務的龍頭,單是這業務已為集團每年帶來三十多億元的營業額,與蔡家相熟的鄉里,估計其身家最少近一百億。 買地建屋聚族而居 蔡 冠深對老父亦十分敬重,他說:「爸爸教我做生意要精明,要計得清清楚楚,做事要踏實,搵到錢要捐翻啲出嚟。」父子感情要好。九五年時,蔡冠深以二億七買入 山頂道地皮,自行發展九幢獨立屋,七兄弟姊妹各佔一間,父母一間,另一間用來出租維持開支,但蔡母嫌山頂大霧,寧住半山寶雲道;不過蔡冠深亦不時與老父相 約早上在山頂跑步。 蔡冠深在中山本來有幢豪華別墅讓父親居住,但老父卻只肯住在張溪鄭二小學旁邊的一個普通單位。「曾經到過他的家,大概有一百平米(一千呎左右),只有電視、梳化、床和煤氣爐,什麼也沒有了。就咁睇,你沒可能猜到這是個有錢伯伯的家。」張溪鄭二小學校長麥羨如道。 蔡冠深亦秉承老父傳統,當產業穩定後,在越南大興土木搞地產。而新華集團在近年冒起的新興市場越南,名字最為響噹噹,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的中心,有幢樓高二十三層的新華集團中心,是市中心的地標,前年新華又投得西貢河旁的罕有地段,興建高尚住宅西貢明珠。 一 名當地港商陳先生表示,可以投到「靚地」,並非有錢就可以,「大把人都有錢,點解要批咁靚嘅地俾你,一定係你同政府關係唔錯,新華咁早入越南,係人都識 佢,都有一定名氣,梗有一定優勢。」新華集團亦於河內擁有兩間最高級的酒店,蘇菲特大都市酒店及Hilton Hotel Hanoi Opera;蔡冠深早前向本刊透露:「正考慮分拆酒店項目,或以REIT形式來港上市;另考慮分拆即將興建的新華集團中心第二期,於越南主板上市。」 遠赴越南開荒 自從去年七月越南放寬外國投資者及海外公民投資當地房地產規限,在一年內胡志明市樓價即飛漲一倍,新華集團早年到越南投資,現時可說是收成期,而新華集團在越南的投資銀行Vina Capital專投資地產;在金融界頗為出名。 現時集團安坐彼邦等收割,與蔡繼有早年到越南做開荒牛不無關係。一九七一年蔡繼有已遠赴越南開辦三間海產加工廠,是最早投資當地的海外公司。一九七五年越南解放,他便把兩家工廠捐贈給越南政府,而有傳這投資數百萬元的廠其實是無奈地被越南政府收了,後來又和政府協議,以尿素、味精、紗線、水泥等交易當地的海產。正因為他肯「蝕底」,與越南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對新華日後發展有莫大幫助。 女強人媳婦 蔡 繼有悉心栽培兒子,對於選擇媳婦亦特別挑剔;蔡冠深的妻子關穎琴是聖保羅的同窗;後來蔡冠深往日本留學時,她就升讀香港大學法律系;起初蔡繼有對於兒子與 女律師交往大表反對,事關兩老擔心萬一婚姻出現問題,只有百弊而無一利,蔡冠深曾經為順從父母而斬情絲,只維持一年見面一次;但雙方經歷十年愛情長跑和掙 扎,蔡冠深終於在八七年迎娶當時為法國巴黎銀行法律顧問的關穎琴,婚後誕下六子女,蔡冠深說:「最細嘅六歲,最大的十三歲;將來我都要啲細路仔去少林中心 學吓武,捱吓苦o架。」而太太除相夫教子外,亦出任新華集團的法律顧問;外間指蔡冠深主力於政治和慈善方面的公職,太太才是新華集團幕後真正話事人。蔡繼 有過身後,百億王國相信就由兩夫婦接掌過來。 蔡繼有生平 1927年︰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張溪鄉貧農之家,父蔡朝勛務農出身,母親鄭二捉魚蝦為生;只唸了兩年書便輟學。 1949年︰當海產商販,每天騎單車運魚蝦到澳門販賣。 1954年︰移居澳門,一年後,申請妻兒到澳門團聚。 1956年︰舉家遷居香港。 1957年︰於西環貝介欄市場開設華記欄,做海產批發 生意。 1965年︰成立新華集團,在香港仔田灣設置加工廠,生產急凍海產,出口日本,往後數年,澳門、越南及緬甸等地的加工廠相繼落成。 1975年︰安排次子蔡冠深到日本留學。 1980年︰在加拿大、澳洲及美國等地共九大城市,設立由進口、批發到超市零售的直銷經營站,打造一條龍形式的跨國海產生意。 1982年︰安排次子蔡冠深接掌新華業務。 1990年︰開始染指香港及內地地產業,包括廣州、瀋陽及海南島的商業項目。 1995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五三八九號小行星,命名為「蔡繼有星」。 2001年︰捐出一千萬元,籌建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為全港首間非牟利一條龍私校。 2007年︰十月二十日因心臟病逝世,享年八十歲。 蔡氏家族圖 注: 1. 「新華集團」創辦人,人稱「海產大王」。 2. 早年到美國洛杉磯發展。 3. 新華集團總裁,年青時曾到京都大學留學一年。回港後在新華集團的加工廠打工,1982年接任總裁至今,掌權後進軍房地產、金融及科技傳媒等業務。 4. 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與中銀前御用律師顧愷仁為大學同學。現職事務律師。 5. 協助打理新華內地慈善基金活動。 6. 主要打理屯門凍倉業務。 7. 南京金陵飯店創辦人陶哲甫兒子,上市公司新澤控股副主席,公司主要發展蘇州房地產。曾於加拿大Vancouver Place Group等地產公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