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星理專給畢業生的理財建議 破除四大迷思 拒當「薪光幫」

2011-6-27  TWM




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別以為每個月薪水只有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在有限的收入中,必須先弄清楚收支明細,訂定出儲蓄金額,再做好保險的保障,加以投資的輔助,聰明累積財富。

撰文‧何珮郁

時序進入畢業季,許多畢業生將從校園邁入職場,根據人力銀行統計,二○一○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二萬七千元,碩士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則約為三萬一千元。「薪光幫」當道,很多人以為薪水才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每個月薪水就在不知不覺中見底。

七年級前段班的育棻,研究所畢業後踏入職場近一年,是名月薪二萬八千元的上班族,從南部上來台北打拚的她坦言,每個月扣除房租水電、生活、娛樂開銷後, 「能剩五千元就不錯了!」自認對數字沒有概念,又不懂琳琅滿目的理財商品,始終讓育棻無法跨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不過,最近我考慮買黃金存摺。」她興奮 地補充著。再細問到對黃金走勢的了解程度,「我也是聽人家說黃金最近漲很多,又可以保值,不過風險好像很高,我要再考慮一下。」她的語氣突然收斂許多。

「為何總是存不到錢?」相信是很多社會新鮮人心中共同的疑問。究竟這些理財行為中,有哪些需要破除的迷思,我們要請三位資歷豐富的明星理財專員一一檢視。

迷思一

收支流向不清 莽撞投資「理財不等於投資!」國泰世華銀行理財業務副理游千慧首先提醒社會新鮮人,別急於將手上的資金全數投入股票或基金,甚至是高槓桿的投資工具,期望 自己能像許多大戶投資致富,否則眼高手低的結果,往往讓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一夕蒸發,生活也陷入困難。她建議,在每月的所得中,以記帳的方式,先弄清楚每個 月必要的生活開銷支出,如水電、房租、三餐費用等,再訂定出可作為儲蓄的目標金額,最後才思考還有多少錢可以花在非必要的娛樂支出上。也就是嚴守「收入- 儲蓄=支出」的原則。

曾經有個朋友的小孩,抱著全部家當數萬元來找游千慧,請她幫忙投資,卻被她一口回絕,「你還是先繼續累積儲蓄!」她認為,投資前至少應留有三至六個月的生活預備金,萬一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又遇到急需用錢的狀況,才不致造成兩頭燒的局面。

許多社會新鮮人,一畢業就面臨就學貸款的負債,上海銀行財管業務副理李弘康認為,新鮮人應該以「先理債再理財」為原則,訂定每年的還款目標,將每月所餘優先償還就學貸款,及早還清,日後投資理財較無後顧之憂。

迷思二

只買儲蓄險 忽略人身保險雖然儲蓄的習慣很好,但是社會新鮮人往往在第一次接觸保險時,將大部分資金放在儲蓄險保單上,而忽略了壽險、醫療險及意外險等基本保障。擁有 國際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證照的游千慧表示,剛開始做保險規畫要以生病時能照顧自己,不造成家人負擔為原則,萬一身體發生狀況,工作收入中斷,醫藥費用、生活開銷 就可轉由保險來支付。

台新銀行私人財富管理部經理林妤華也鼓勵年輕人,可從年收入先提撥十分之一做基本的保險規畫,壽險和醫療險都是越年輕投保,保費相對越便宜。「特別是壽 險,趁年輕時用低保額『卡位』,日後再視人生階段、家庭責任等狀況來調整。」舉例來說,如果在二十五歲買入一百萬元的保額,到了三十歲成家時,想調整到五 百萬元,只要保單未停售,保險公司可追溯回二十五歲的費率來計算,保戶補繳差額即可,比三十歲重新買一張五百萬元的保單要便宜許多。

迷思三

自認積極 卻承受不了風險有了保障做後盾,開始投資後也要把握幾項原則。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風險,卻不見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游千慧以多年的經歷觀察,許多年輕人積極投資高風險標的,一心期待高報酬,但是往往跌了一○%就寢食難安,急於抽身。

她認為,投資前應該先設定好目標,短期目標如旅遊計畫,中長期目標如購屋頭期款、退休規畫等,再針對最重要的目標做投資配置。如果目標是一年後就會用到的 資金,則要挑選穩健的標的,如定期定額申購平衡型基金。若是中期的目標,就可以挑選較活潑的標的,設定的停利點也可以高一些。

「年輕人常聽信他人的投資經驗,誤信明牌卻不懂基本面,也許一開始嘗到了甜頭,卻不知道哪裡是下車的時點,或是跌了也不懂停損!」林妤華直指許多理財新手 的迷思,「也別以為定期定額長期扣款就一定穩賺不賠!」每一個景氣循環約五年,投資前還是要先了解標的內容,定期檢視市場變化,嚴格執行停利、停損。

迷思四

聽信明牌 只看短期報酬率她還分享了自己的「雙十定律」,只要每筆定期定額扣款達到十萬元以上,且獲利達一○%,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不管市場如何,一定停利贖回,嚴格遵守投資紀律!

另外,李弘康也指出,有些人會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短線操作基金。很多人每月扣款不過一萬元,不出三個月市場大漲了,就急於獲利了結,「這樣的作法並不具長期 累積財富的意義。」他建議:「將五成的資金配置在長期的目標上,利用債券型、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年金保險、儲蓄險等工具來規畫。」即使遇到空頭市場也不至 於賠光積蓄。

三位經驗豐富的理財專員,都不約而同強調「投資紀律」的重要性,來戒除隨市場追高殺低的習慣,接觸理財初期,可以先用小金額投資,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穩紮穩打累積經驗,理財新鮮人也會成為經驗豐富的高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0

成功人士給畢業生的叮嚀 打贏職涯第一戰!

2011-6-27  TWM




走出校園,社會新鮮人蓄勢待發,但是職場與學校大不同,多數人往往要經過一番波折,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路。百度總裁李彥宏、職場﹁自慢﹂達人何飛鵬、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多元職涯達人李偉文、思科總裁錢伯斯以自身經驗提出建議,希望為年輕人省一趟冤枉路。

百度總裁李彥宏:

選定方向就去做 不跟風、不動搖百度總裁李彥宏認為,年輕人應該盡可能地增廣見聞,多聽各種不同聲音,從中訓練獨立思考能力,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撰文‧楊卓翰

畢業季到來,準備走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心中多少彷徨。二○一一年《富比世》雜誌評選的中國內地首富──李彥宏,恰在此時由高寶出版了《人生可以走直線:百 度總裁李彥宏給年輕人的二十九則提醒》一書,淬鍊了他從初踏入業界以來的職場智慧。《今周刊》特別專訪李彥宏,讓他以當初新鮮人的心情,和台灣新鮮人分享 心得,透露青年創業的成功關鍵。以下為訪談內容:《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請問總裁,你在完成學業、踏入職場時,是否有過掙扎?你認為最重要的選擇是 什麼?

李彥宏答(以下簡稱答):在美國,我讀的是電腦專業的碩士學位,因為跨了一個專業,所以那時讀了很多新的課程。但是讀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發現相較於學術 界做的東西,我從心底裡還是希望我做的東西能夠讓世界上千百萬人、幾億人使用,那個時候我慢慢地意識到,我自己應該走什麼樣的路,於是做了一個選擇:放棄 博士學位,盡早進入工業界。這是我人生路上第一次靠自己的獨立思考做的大選擇。

選擇公司 不能只看表面條件但應該進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在當時也是我比較猶豫、或者是說花時間去思考的一個問題。學電腦的人進的公司,基本上都跟IT有關,於是我申 請了一些公司,有矽谷的,也有華爾街的。矽谷和華爾街的公司,文化差異其實很大,看重的東西也有很多不一樣。

當時我對矽谷的認識還不夠。我到矽谷的時候是三月,到處鳥語花香,但是我看到一些跟我一樣的技術人員每天工作非常辛苦,開的車還更破,要錄取我的公司也不是很大。

而華爾街對我來說有一種神祕感,我覺得這些人是玩錢的,到這些公司面試,大家很講排場。來接我的都是很豪華的車,到非常貴的餐館裡頭去吃飯,各方面都非常講究。然後我看他們每個人工作,也不是很辛苦。最後華爾街給出來的工資比矽谷給我的工資,要高出一萬多美元。

現在想起來,我當時的這個選擇是不對的,只是看了一些表面的東西,而沒有去分析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其實我真正在乎的,是能依靠自己的技術改變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讓足夠多的人受益。在後來的選擇中,我一直以這個目標作為判斷的標準。

起步階段 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問:職場的第一個十年被稱為學習的黃金十年,將奠定一輩子的職場基礎。請談談你進入職場的第一個黃金十年,有過哪些職涯上的轉折?應該在這十年發展什麼樣的能力?

答:在我畢業後的頭十年,第一個轉折是從華爾街到矽谷。在矽谷每個人都有理想,或者說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是要改變世界,我在矽谷工作時每天都很興奮,因為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時候,也有人會問我,你大概每天工作多長時間?從幾點到幾點?你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我很難說清。因為對我來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工作,什麼時候在放鬆。因為我的工作和愛好是一樣的,做的東西自己很感興趣,做了之後看到很多人在使用,自己就很高興。

另一個非常大的轉折,就是放棄綠卡回國創立百度。十幾年前,搜尋引擎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產業,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要放棄近百萬的美國股票 期權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我有自信能夠做出大家也能夠很喜歡的搜索工具。我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變成自己使用的東西,這才是我的人生理想,而不是掙 錢。

幸運的是這個產業最後變成一個巨大的產業;但是即使它不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我覺得我這一生會生活得非常幸福,非常開心。

我始終認為年輕人在剛剛起步階段,一定要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其實我們都需要聽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並不是你認為社會期望你這樣做,父母期望你這 樣做,朋友期望你這樣做,你才會選擇這樣做。只有這樣,你才會越工作越開心,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會沮喪,不會被擊倒,而是全身心地去享受整個過 程。

問:兩岸經濟互動越來越頻繁,你認為台灣和內地的年輕人相較之下有什麼特色?該怎麼發揮?

答:兩岸同文同根,台灣在高科技領域也積澱很深,我在美國接觸過一些台灣高科技人才,素質非常高。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獨立性和自主意識很強,對大陸文化也已經不陌生,兩岸的高科技人才很有互補性,如果攜起手來,一定會有很大的作為。

大陸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職場人才競爭也會日趨激烈。在充滿機會的市場下,年輕人有志向,就應該珍惜當下,勇於創新,把握好自己的發展方向。

領導特質 最重獨立思考能力問:你認為領導人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年輕人如何從工作中學習及自我磨練,來具備這些特質?

答: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首先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這樣的能力需要大家在職場起步期間,甚至在大學以及更早的時期去培養。比如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好專業的課程,建議大家去多見一見世面,多聽一聽各方面的 講座,開拓眼界,和不同的群體交流。不同的聲音聽得多了,慢慢的就不會輕信任何一個聲音,而是加入自己的獨立判斷;有了判斷的能力,你以後的路就會走得非 常順。

問:如果要給新鮮人最重要的一句話,你會怎麼說?

答: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我願意和大家分享一句一直陪伴著我的話: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一旦你選定了方向,你認準 了這個是代表未來的,而且別人還沒有看到你看到的這些東西,那你一定要專注,去把它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這樣才能夠成功。

與此同時的話,正因為你看上的是很多人沒有看上的,你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什麼東西熱鬧,你就去做什麼,而是說你真的相信自己的想法,並且一直堅持把它做下去,唯有如此,我覺得才有成功的機會。

李彥宏

出生:1968年

現職:百度董事長兼總裁

經歷:Infoseek資深工程師、《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師、道瓊斯金融公司高級顧問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腦工程碩士,北京大學資訊管理學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7

畢業生挑工作是懶惰嗎?

2011-8-15  TCW




Q:我實在搞不懂現在的大學生,我親戚的小孩剛大學畢業,我幫他介紹了一個工作機會,他卻寧可選擇在家裡蹲,說想找更好的,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太好吃懶做了?

A:如果一個女生想結婚,只要一有男生追她,她會立刻嫁給他嗎?如果某人想買房子,只要一見到空房,他會馬上把房子買下嗎?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否」,那你為何認為,一個大學生正在找工作,只要有工作機會,不管這個工作機會是什麼,他都應該要立刻上工呢?

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我們永遠都面臨著取捨:我選擇了當下的機會,未來找到更好機會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此,女性不會一碰到想追她的男生就以身相許,因為她總想著未來可能會碰上更適合她的男人,消費者買房、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心裡想的也都是同一件事。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人何不「騎驢找馬」?女生何不先交個男朋友,碰上更適合的男人再另結新歡就好。消費者可以先買間房子,等找到更適合房子時,再把舊房賣掉就好,大學畢業生也可先找家公司待著,等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再跳槽就好。

但 是這種想法忽略了,每個人做出調整是要付代價的:女生換男友無法輕易想換就換,消費者也不能馬上把舊房子賣掉,大學畢業生也不能想跳槽就跳槽,因為轉換工 作同樣要付代價。而且,當大學生有了工作,他花在搜尋更適合工作的時間也就減少了,這也降低他未來找到更好工作的可能性。

此外,若大學生換工作太快、太頻繁,也會讓下任雇主懷疑其穩定性,這種行為釋放的「訊號」,也會降低大學生日後找到更理想工作的機會。

就是這些代價,讓大學生會考慮:如果這些轉換工作時要付的代價,比他立刻上工所獲得的好處還大,那他就不願意付這個代價。換句話說,大學生寧可現在「無業一身輕」,以便有更適合的工作時,能立刻上工。

這就是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所說,「某些」失業或公司職缺的存在,並不是資源的浪費,這些現象都是在未來不可預知下,符合經濟效率的行為。

試想,如果一個人「失不起業」,只要一沒工作,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找個新工作來做;或一家公司「缺不起人」,只要一缺人,不管應徵者條件,馬上就找個新人來補,這樣造成的浪費豈不更大?

因 此,重點不是「有沒有工作」,而是「有沒有讓人們做他最有價值的工作」,部隊裡的阿兵哥每天都有活兒可幹,但叫學會計的去除草、學物理的刷油漆,這豈是人 們想要的工作?為了不付出更大代價,以便未來更順利找到適合工作,或許你親戚的小孩在家裡蹲,反而是更有效率的做法。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 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43

準會計畢業生要如何裝備自己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21.html
有網友給我電郵,說他正就在修讀大學的會計課程,來年將會畢業,但覺得自己好像沒有甚麼競爭力,所以希望在暑假和最後一年取得一些資格,問是否應該現在就去報考QP,並且詢問有沒有其他進修的選擇。

在我讀書的年代,那時還是考Joint Scheme(即香港會計師公會和ACCA合辦的會計師專業考試),的確有很多人在大學未畢業前,已經成功完成專業考試的所有試卷,只待拿到工作經驗就能 申請成為會計師。可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一般來說,未畢業的不能考取QP,就算循其他途徑去報考,因考QP需要不少精力和時間,對校內成績或多或少都會有 影響。所以,個人認為還是專注於學業,待畢業後才去考。

另外,要在會計這一行發展,除了會計上的知識以外,軟性技巧(Soft skills)也很重要,例如溝通技巧、人際關係、演講技巧、談判技巧、領導才等等。對畢業生而言,當中溝通技巧特別重要,因為在這方面出色的話,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會大增。

以香港現時的情況,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普通話相當重要,能讀寫簡體字和書寫良好的英文更是莫大的優勢,若果在這方面自覺不足的話,最好在未畢業前加緊裝備自己。

最後,除了上述的軟性技巧,通識(common sense)也是很重要。其實通識只可以鍛鍊而不可以「讀」出來,鍛鍊方法因人而異,我曾於這篇舊文內分享過自己的方法,有興趣不妨看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99

點心收縮轉型:創新工場首個畢業生涉世之艱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7/232182.html

創新工場首個孵化的「畢業」企業——點心最近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這家移動互聯網創業界的明星企業從去年年底開始縮減公司規模,並加速轉型。

為此,點心在之前一段時間已經開始縮減規模。

創新工場上海辦公室的人力資源總監Mark向記者證實,點心上海公司去年年底確實經歷過一輪裁員,但最近團隊已經趨於穩定。

「點心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轉型。」9月6日,點心COO黃莊告訴記者,公司已經由之前的手機ROM廠商,快速轉型成一家手機App的廠商,目前點心正試圖再次轉型成為WebApp的平台廠商。

手機ROM遇冷

點心於2010年8月正式成立,那時人們更多地稱其為「點心操作系統」或者「點心OS」。有報導稱,點心的創始人張磊在10分鐘之內就獲得了李開復 的天使投資,而李開復也曾對外表示,點心是他所有孵化項目中的「大哥哥、大姐姐」。2011年1月,點心成為首個從創新工場孵化並搬走的「畢業」項目。

點心的創業團隊當時在國內移動互聯網創業者中是相當豪華的,張磊曾經是百度無線最早的核心成員,此前他在華為則一直專注於電信領域業務和軟件的開發 管理。點心的產品總裁游麗敏則曾經在騰訊無線3G產品中心工作,負責過手機QQ、Qzone、QQ同步助手、QQ手機瀏覽器和下載器等相關的手機軟件產品 的策劃和運營工作。而公司的COO黃莊則曾經是戴爾亞太區產品營銷總監,此前在硅谷負責華碩電腦公司在加拿大的銷售及運營。

此外,點心的研發團隊聚集了來自谷歌、摩托羅拉、諾基亞、華為、騰訊和盛大等國際國內知名IT企業的員工。

當時點心所從事的領域——手機ROM也被人們寄予厚望,即在谷歌的原生Android系統基礎上做二次開發,改掉原生系統中的一些錯誤,並加上智能 撥號、來電顯示等中國本土特色功能,業內稱之為手機ROM。由於手機ROM直接控制整個手機的底層資源,因此被認為是比手機App更加核心的移動互聯網入 口。

一位和點心接觸過的知名外資VC投資人告訴記者,點心起初的定位就是這個ROM軟件的定製開發商,當時點心希望選擇的合作夥伴都是行業裡的大廠商,如三大運營商,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廠商,以及一些中高端的品牌手機廠商,希望為其開發定製的手機ROM。

此外,點心的手機ROM也在互聯網刷機渠道中供消費者自行下載。當時點心的擴張很快,公司頂峰時期在北京、上海租賃了豪華的寫字樓。公司還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做營銷上的關鍵詞優化,以提升下載量。

不過,整個手機ROM市場過去一年的發展遠未達市場預期。早期,點心的手機ROM主要面對中高端的手機。但三星、HTC、華為、中興等手機大廠通常 使用自己開發的系統,最終點心只能和夏普、天語這樣介於一線和二線之間的廠商合作,他們的出貨量很低,連帶影響了點心ROM用戶數的提升。

「現在的點心已經不是一家ROM公司了,公司內部早已看清楚,在國內做ROM死路一條。」一位點心離職員工告訴記者。

「手機OS(操作系統)是產業鏈相當長的事情,產業鏈上有芯片廠商、代工廠、手機設計公司、手機品牌廠商。」點心COO黃莊指出,因此手機ROM要想變現很難。

而在刷機市場上,ROM一直未能突破手機發燒友這個小圈子,成為大眾普及的一個產品。

點心的競爭對手——位於上海的手機ROM廠商樂蛙於今年初獲得了騰訊5000萬的融資,投靠騰訊這棵「大樹」獲得過冬的糧草。由於缺乏盈利模式,目前整個手機ROM行業都處於轉型過冬的階段。

點心轉型

點心的第一次轉型發生在去年初,當時點心已經發現手機ROM市場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做了。

「其實我們摸索下來發現,移動互聯網還是要用戶為王。」黃莊表示,點心內部認為不管用什麼方式必須要盡快把用戶數做上去,這一點上做App比做ROM要快得多。

此後,點心推出了點心桌面、點心省電、點心通訊錄、點心盒同步、點心鬧鐘等一系列手機App產品——這可以理解為點心將其原來在手機操作系統中的功能挨個拆成單個的手機App並推向市場,以提升其推廣速度。此後,點心又斥資收購了有百萬用戶的Android優化大師。

此外,點心開始通過裁員控制公司的規模,減少公司的開支。上述舉措讓公司活了下來。

「點心是一隻不錯的移動互聯網團隊,執行力算很好;從ROM轉型工具APP,效率很高。」一位接觸過點心的VC投資人評價。

黃莊告訴記者,點心旗下的App加上ROM累計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2億,這開始給點心帶來穩定的收入,目前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他透露,點心目前每日營收在幾萬元的級別。

「我們希望公司最快在今年年底前打平。」黃莊說。

不過,工具類App市場「前有狼、後有虎」,騰訊、360、金山等大企業均在此佈局,而且他們有充足的資金來養這樣一批產品,可以長時間不盈利來拖垮創業團隊。

黃莊向記者表示,點心已經開始做好「過冬」的準備,移動互聯網確實不像大家之前想像的那麼美好。

點心非常清楚,自己必須尋找下一個金礦。黃莊指出,點心最新提出的轉型方向是做WebApp平台,他們認為未來手機的操作系統可能App化。

黃莊表示,創業團隊有起伏很正常,從做手機ROM,再到手機App,再到現在做WebApp,點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公司看好,未來WebApp領域大有前途。

黃莊指出,目前移動互聯網界的廣告主都還是行業內的廣告主,如互聯網廠商、網遊、手機App,而不是來自其它行業。「我們很期待行業外的廣告主能夠進來。」黃莊指出,那時移動互聯網領域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69

QP畢業生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2012/09/qp.html
在今期會計師公會的期刊《A Plus》中,看到今屆QP畢業生的名單,密密麻麻兩大版,估計超過1000人。印象中公會通常會列出畢業生的總人數,但今次卻不刊登。另外,發現網上版A Plus居然沒有了QP畢業生名單的那兩頁,為何會有這樣安排呢?因為QP畢業生名單屬於廣告?還是因為與近年會員人數「爆升」,令部份會員不滿有關?


香港會計師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7月,會計師人數已經達到34159人。我認識不少同行,特別是較年輕的都認為,弄致今日激烈競爭的局面,全因公會不肯控制會員人數,所以難辭其咎。

但我並不這樣想。首先,一個專業團體要發展得好,並且要在社會上具影響力,會員人數必不能少。再者,會計師專業試是公開考試,只要能達到所需要求,加上相關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因控制人數而將達標的新生拒諸於門外,這樣就有欠公平了。

其實造成今日局面,並不是公會的責任,問題全在於整個社會。由於香港近年的經濟過於依賴金融業,學生爭相報讀商業和金融相關的學科。就算不是修讀商科的大 學畢業生,由於在香港找不到相關學科的工作機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轉投商業和金融相關的行業,加上於商界中,會計師專業是少有可以接納沒有會計背景 的人,所以近年「會計師」變得馨香。現在的情況有點像當年IT熱的初期,當時學生爭相修讀IT,IT人地位一時無兩。

由於競爭激烈,今時今日的會計師若要有好發展,學歷和經驗都不能少。學歷基本上要大專畢業,並按自身的發展需要再去修讀其他專科。經驗也要多元化,就以 「地域」為例,香港的會計師不單要熟悉香港的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其他地方如中國大陸也不能少,若加上鄰近一、二個地方更是優勢。

同仁們,共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11

為何大學畢業生成批湧向初創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043.html

如果問一批近年來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目前在哪裡工作的話,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回答說:「在一家初創公司工作。」「初創公司」曾經是一個指代小企業的行業術語,但現在卻讓人聯想到一種令人興奮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人正在選擇這種生活方式。

目前,Y世代(Generation Y,又稱千禧世代,通常指在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期間出生的年輕人——譯者注)有47%在員工人數少於100人的公司工作。對於千禧世代而言,創業研究是受歡迎程度排名第三的專業,千禧世代攻讀創業專業的比例是其他幾個世代的1.82倍。據紐約市經濟發展局(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公佈的數據顯示,僅在紐約市,自2007年以來就有82家初創公司獲得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融資,而紐約州勞動廳(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Labor)指出,過去五年以來高科技就業人數增長了10%。

在移動支付初創公司Venmo擔任安卓應用開發員的羅恩·夏皮羅(Ron Shapiro)說:「常春藤聯盟院校的許多大學畢業生最終進入銀行業和諮詢業,而且許多人最終喜歡這些行業,但我沒發現有許多人像我那樣興奮地談論自己目前在哪裡工作。」他今年5月份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在《福布斯》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首席執行官(CEO)巴裡·薩爾茲博格(Barry Salzberg)引用了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一位在校本科生所說的話,這位大學生把投身於金融業和諮詢業的決定稱作為「一個浪費才智的悲劇」。

薩爾茲博格解釋說:「千禧世代想要知道,如果他們加入貴公司的話,那麼他們將會如何在世界中產生一個積極的影響。」

我曾交談過的許多近屆畢業生都選擇去初創公司工作,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會讓他們能夠為公司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同時也能看到最終結果——這是諮詢顧問很少有機會做到的事情。他們還指出初創公司不按職位等級劃分的組織結構,許多人表示,這使他們能夠非常迅速地學會涉及範圍廣泛的一系列技能,而不是像入門級金融職位那樣只允許專門負責一個領域。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提到自己希望能產生影響,以及渴望在他們及其他人的生活中創造價值。

夏皮羅解釋說:「我認為,能夠在一家你覺得正在對世界產生一定影響的公司工作,會讓你為之感到興奮。你能夠成為對世界產生一定影響那個故事的一部分。」

現在,許多受過大學教育的20多歲年輕人都在初創公司的生活選擇上留條後路,而夏皮羅只是其中的一員。有些人,比如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校友、優質設計交易網站Consignd聯合創始人剛畢業就創辦了公司。其他人,比如凱特琳·斯特蘭德貝格(Caitlin Strandberg),先在精明的CEO手下做學徒,然後跳槽從事其他業務領域。

斯特蘭德貝格說:「大學畢業後,只要你擁有強烈的進取心以及真正願意提升自身價值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做自己在21歲時沒有理由做的很多事情。」她是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2010屆畢業生,先在設計初創公司Behance和個人理財網站LearnVest工作,然後加盟風投公司——飛橋資本合夥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rtners)。

電子商務網站Consignd聯合創始人蓋布里埃爾·弗雷特曼 (Gabriel Flateman)是布朗大學2012屆畢業生,他說:「有許多因素——其中許多是技術突破,使得現在幾個小孩加上一個創業構想就能有望實現創業目標。」

梅賽德斯·本特(Mercedes Bent)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2010屆畢業生。他目前是紐約創業培訓機構General Assembly的產品經理,該公司在全球八個地方為學生開設有關移動開發和網站設計等熱門主題的一系列課程。他說:「能夠對許多不同的行業進行調查是General Assembly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本特曾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過兩年,然後在2012年突然轉行——跳槽到General Assembly。

本特說:「跳槽到一個薪酬較低而且不太穩定的工作似乎根本不像跳崖般落差巨大。」

斯特蘭德貝格回憶說:「在2010年,幾乎沒有這麼多人在談論進入初創公司。我是在不到一年前才開始聽到『初創公司就業熱』這個詞的,那時我才真正開始注意到各大高校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創新實驗室上。」

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許多大學正在增加對創業精神的支持力度——紐約已推出或正在形成之中的高校創業孵化器已達13家,而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今年夏天開始實施其第一項創業加速器計劃。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2005屆畢業生阿維·米爾曼(Avi Millman)是旅遊初創公司Stray Boots創始人,該公司已銷售了10萬份遊覽服務。他說:「在申請我們公司工作崗位的人當中,有許多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認為現在我們正在經歷創業精神有點渲染化的進程。」

斯特蘭德貝格認為,千禧世代必然會被初創公司所吸引。

斯特蘭德貝格說:「我們都是隨著互聯網和電子郵件的發展而長大的,我們在即時通訊平台上學會了鍵盤輸入——對於我們而言,為科技所吸引完全合乎常情,因為科技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按照記錄來看,在所有初創公司當中,有75%是以失敗告終。許多初創公司的員工面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且這種生活方式自身存在諸多不利因素。

本特說:「我認為,許多人肯定會去[初創公司]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初創公司富有吸引力,而且令人嚮往。但我經常在儲藏室裡接聽電話,因為公司沒有會議室。」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指出,初創公司支付的平均工資往往會比市場標準低30%。

米爾曼回憶說:「當我們最初創辦公司時,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都搬回各自父母家去住。朋友們相繼結婚了,而你沒有錢與女孩約會——這是一種壓力。」

信不信由你,自己當老闆也面臨自身的諸多挑戰。

Consign聯合創始人尼爾·帕瑞克(Neil Parikh)說:「我認為,對於一家初創公司而言,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早上醒來,沒有人告訴你該做什麼事情。「

「但是,一年之後,我們是否想要像我們的朋友那樣——只是影響力有限的銀行高級職員呢?在這裡,我們今天可以創建一家未來員工人數將達到5,000人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43

諾獎得主Shiller建議畢業生:放棄谷歌,去擁抱高盛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803

當你有機會入職谷歌或者高盛的時候,你會選擇谷歌還是高盛?

不用再糾結了,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Shiller已經給出了建議:高盛。

在名為「高盛VS谷歌:職業生涯選擇華爾街還是硅谷?」的辯論中,Shiller建議有抱負且對金融感興趣的年輕畢業生應該選擇高盛而非谷歌。

Shiller稱:「當你選擇學習金融專業的時候,你是在學習如何推動事物的發展。這種發展將是大規模的,且是可持續的。」

「這種大規模推動事物發展的影響比你進入谷歌工作,然後設計出一些小程序更加重要。」

Shiller認為,金融在支撐著所有有價值的事情。他解釋稱:

「我們需要工程師的數量比金融人士要多。但是,我們需要金融人士為工程師提供研究的資金。」

「任何重要的人類活動都需要金融支持。」

「你獨自一人無法為這個世界貢獻出偉大的成果。」

當然,Shiller的觀點也遭到了反對。

Singularity University研究發明副校長Vivek Wadhwa稱,谷歌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經費,並且正致力於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技術,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浮動無線網絡(floating wireless networks)等。

Wadhwa反問道:「你們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金融領域,『虛構』(cooking up)出一個金融系統,然後再去管理它嗎?真的願意讓孩子們去製造更多的泡沫?」

然而,Shiller在演講開始之際就間接的打消了Wadhwa的擔憂。他開玩笑稱:

「我的假設是,我的講話不是針對那些想掙很多錢的學生。」

「任何借出資金,然後要求償還的人都顯得貪婪。你永遠不會像特蕾莎嬤嬤那樣受到愛戴。但是,你在內心知道自己是一個好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65

台大畢業生跨足金融、飯店、酒莊 寫下驚歎號 百億大亨郭炎 縱橫港台資本市場的傳奇

2013-11-25  TWM
 
 

 

今年港台資本市場中的風光人物郭炎,六月成為國泰金控的董事會成員,七月也回任接掌香港中信資源,事業版圖更跨及中國飯店業及法國酒莊,這位金融大咖為什麼能縱橫不同場域?

撰文‧張舒婷

十一月六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資源控股發布公告,董事會決議將對郭炎提供四億股購股權,占公司目前發行股數的五.○八%。七月二十二日就已回鍋接任中信資源董事會主席、但帳面卻仍零持股的郭炎,至此,個人財富與中信資源的前途完成連結,可謂「名正言順」重回中信資源最高峰;同時,也為他積極重返港台兩地資本市場的這一年,畫下一個完美句號。

若論二○一三年港台資本市場中最風光的人物,郭炎絕對是其中之一。六月,他在一片驚呼聲中,成為台灣最大民營金控公司國泰金控的董事會成員,如今,又確定回任接掌香港的中信資源。

台灣女婿 縱橫兩岸金融界在消息正式公布之前,「郭炎要回來」的傳言已甚囂塵上,中信資源股價則是自七月十一日起連漲六個交易日,漲幅高達三三%,凸顯市場對「郭炎效應」的高度期待。畢竟,打從他在八○年代後期自台灣金融圈發跡開始,無論在何處、何場域,只要一出手,必然會留下一個漂亮的驚歎號。

郭炎是誰?他是越南華僑,一九七一年到台灣就讀台大商學系,娶了小自己一屆、出身望族的學妹張秀芬後,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成為台灣人。

八七年,郭炎擔任美商信孚銀行(現已被德意志銀行購併)台灣區總經理,讓這家連年虧損的台灣分行,在一年之內轉為獲利五千萬美元,據聞,他也因此拿到了約四千萬元台幣的獎金。

這或許是郭炎人生的第一桶金,但還不算是他在台灣金融圈的「驚歎號」,真正的紀錄,是他完成了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可轉換公司債」發行。

八七年,郭炎協助永豐餘發行全台灣第一筆可轉換公司債,時任信孚銀行台北分行副總裁、與郭炎共事約一年的裕隆集團前副執行長徐善可回憶,當時完全沒有法源依據,政府不允許企業在「沒有股票」的情況下,先發行可以「換股票」的債券,郭炎積極奔走,拜訪當時證管會主委張昌邦等官員,想出以當時永豐餘子公司中華紙漿股票,作為永豐餘可轉債的抵押品,順利突破難關。

「聰明、反應快、點子很多。」這是郭炎在台大與柏克萊大學的學弟、台大財金系教授李存修對他的評價。徐善可則是形容郭炎:「很有魄力,能跳脫金融圈窠臼,彷彿沒有什麼不可為。」此外,跟隨郭炎最久的子弟兵之一,德意志銀行總經理吳均龐曾寫過一本小說《Money Game:金錢遊戲》,描寫一位年輕人闖蕩金融圈的故事,男主角程風的頭號貴人、越南籍華僑女強人金豔姿,「心思靈動細膩,才智之高,反應之快,萬中無一」,便是郭炎化身。

九一年,郭炎調回香港,九五年則受中共元老王震之子、太子黨重要成員王軍之邀,加入中信集團在香港購併成立的中信嘉華銀行擔任董事主席。郭炎與王軍結識於八○年代初期,當時在美國Crocker銀行香港分行工作的郭炎,曾為中信集團完成一筆三千萬美元聯貸案,接洽者即為王軍,兩人自此交好。

但在郭炎加入嘉華銀行不到一年後,當時中信集團副董事長金德琴(後來因為貪汙被判無期徒刑)即向中國國務院檢舉指出,王軍與郭炎密謀竊取並私分嘉華銀行三百億港幣資產,為了避嫌,郭炎被要求簽下競業條款,休息一年,黯然離開。

轉戰資源 身價累積上百億在別人眼中,郭炎是這場鬥爭的輸家,但腦筋靈活的他,卻開始將觸角伸向金融業以外的世界。

首先是在資源產業領域。九八年,郭炎與友人合資買下香港上市公司東南亞木業,無巧不巧,中國政府彼時正力推「國企向外擴張」政策,對於時任中信資源董事長的王軍來說,郭炎自是他的最佳操盤手。接下來,東南亞木業先是成為中信集團的子公司,隨後更名為中信資源控股,郭炎在○三年成為主席。○六年,中信以十九億美元買下石油存量高達五億桶的哈薩克油田,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三年至○七年郭炎擔任主席期間,中信資源股價表現強勢,本益比一度高達一六二倍。隨著王軍退休,郭炎在○七年八月底辭去中信資源所有職務,並以每股六港幣以上高價出清持股,累積新台幣上百億元身價。不過,相較於這些年在資源產業的闖蕩,在紅酒與飯店的領域,郭炎的成績更是精采萬分。

郭炎在法國的殖民地越南長大,自小即憧憬法國生活,即使不諳法語,每年仍要赴法國旅遊至少兩趟。九七年,當他首度離開中信集團不久後,就在朋友引薦下,砸下八百萬美元買下法國波爾多地區的歐碧尚(Haut-Brisson)酒莊,作為他和家人日後的度假勝地,成為當地第一位華人酒莊主人。

延伸觸角 經營飯店、酒莊此外,篤信密宗的他也經常往返西藏拉薩,發現當地沒有足以吸引旅客入住的觀光酒店,○五年,他與拉薩政府簽訂協議,並於隔年開始規畫興建當地第一座五星級酒店──拉薩瑞吉度假酒店,而且為了「練兵」,他先在拉薩另外興建一座四星級的福朋喜來登酒店。

不僅如此,由於擔任酒店管理工作的外國人每年只能在拉薩停留三個月,為了充分運用人力,精明的郭炎也於○六年起在陝西西安另行打造一座五星級酒店──西安威斯汀酒店,並標榜酒店內設置博物館,珍藏二千多件歷史文物。

拉薩瑞吉酒店與西安威斯汀酒店分別於○九年及一一年營運,合計斥資逾十億元人民幣,曾入住其酒店的多位人士皆表示,郭炎聘請國外專業團隊來經營管理,服務品質不在話下;酒店的內部空間由法國設計師主導,以西方藝術的表現手法融合當地的美學元素。有趣的是,瑞吉酒店總統套房除了可以直接看到世界最高宮殿布達拉宮,大廳牆上還掛著一幅台灣玉山主峰的照片,凸顯酒店主人對台灣的情感。

知情人士表示,郭炎旗下的三家酒店各具特色,地點也都絕佳,故營運至今皆有不錯的獲利。至於郭炎在因緣際會下買下酒莊,踏上釀造高級葡萄酒之路,更被葡萄酒界視為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傳奇。

歐碧尚原本只是沒沒無聞的酒莊,郭炎竟不惜血本,不但持續購買土地,擴大莊園面積外,同時改為有機種植,且只買最高級的橡木桶,還重金聘請國際釀酒大師米歇爾.羅蘭擔任顧問,並從世界各國邀請品酒大師來提供意見,國內資深品酒家如楊子葆、林殿理等,都曾是座上賓。

歐碧尚酒莊的葡萄酒連年被知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給予超過九十分的高分,楊子葆分析:「這就是郭炎聘請米歇爾.羅蘭的用意:在最快的時間內衝高評等,闖出知名度。他的決心和效率很值得肯定。」一○年,歐碧尚酒莊開始獲利,且獲得法國農業部門的有機認證。台灣的代理商、拉圖葡萄酒莊負責人劉坤昇表示,經營酒莊是長線投資事業,幾十年才獲利是常態,郭炎一心想釀出「全世界金字塔頂端階級的人都愛喝的酒」,能在十餘年就轉虧為盈,算是相當難得。

這些成就,除了得力於郭炎的用心經營外,也與他的人脈有關。與他有交情的股市名人、已故的榮安邱(本名邱明宏),生前經營頂級度假別墅三二行館,也指名郭炎的酒,每次一買都是五百箱起跳,現在到三二行館還喝得到。今年,歐碧尚的葡萄酒甚至登上國泰、港龍兩大航空公司頭等艙。

儘管郭炎多次提到:「想賺錢的話,不要經營酒莊。」但他仍持續擴張他的葡萄酒事業版圖,將歐碧尚酒莊未來的主力市場鎖定在中國,正著手在當地成立專屬營銷公司,目前上海半島酒店、北京瑞吉酒店及馬會會所,都已成為他的客戶。

說起郭炎的人脈學,與郭炎有數度生意往來的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劉奕成,讚許他「談生意像是交朋友」,總能做足功課,充分體察對方生意以外的需求,打動對方的心。

吳均龐也深有同感。十幾年前,兩人曾一齊拜訪當時的央行總裁許遠東,得知許遠東愛好古典歌劇,拜訪結束,才剛踏出總裁辦公室,郭突然帶著吳折返,詢問許的祕書赴美班機和行程後,為他在空檔時間訂了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莫札特《後宮誘逃》門票。

隨後,郭炎又自掏腰包買一套唱片送給吳均龐,希望他日後能和許總裁有更多共同話題,拉近距離。「他真的很提攜我,都叫我『兄弟』,完全沒有把我當成小弟看待。」也難怪,一九八八年,郭炎曾在台大開設一門與金融商品有關的課程,由於當時他已開始奔走於兩岸三地,無暇去上課,子弟兵如吳均龐或華新麗華前總經理高蓬雯,皆不求回報地輪流「代課」,擔任講師。

郭炎的高度親和力,在他加入國泰金控董事會後,同樣表現出來。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篤信佛教,每天都會抽空誦讀《大悲咒》、《心經》等,郭炎則是佛教密宗的虔誠信徒。今年四月,蔡宏圖夫人黃麗姿因腦溢血而陷入昏迷,他憂心如焚,親近蔡宏圖的人士指出,郭炎六月加入國泰金後,與蔡分享密宗教義作為慰藉,大幅拉近了兩人距離。

難忘本業 藉國泰金控再起別以為郭炎這位商場大亨眼中只有事業,他們一家五口不但感情深厚,而且也分別闖出一片天:夫人張秀芬在中國投資房地產有成,且是郭炎興建三家酒店的最大幫手;三個孩子都畢業自哈佛大學,長女郭心怡曾出任高盛集團證券研究財務分析師,現任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區總監,是佳士得表現受到肯定的拍賣官,其夫婿是香港知名內科醫師。

在旁人眼中,郭炎不論從事業到家庭,都是一個個驚歎號,也難怪他最近再度向中信資源和國泰金出手,如此深受矚目。吳均龐說,郭炎的投資哲學就是,「只投資他熟悉的東西」,他最熟悉的就是金融,而台灣的金融業,正是他的投資版圖中欠缺的一塊。

國泰金控前高層也指出,以郭炎的財富和知名度,何必來擔任董事?一定是對台灣的金融業念念不忘,現在看上了全台灣最大的國泰金了。事實上,就在郭炎加入國泰金不久後,他就曾表示,將來不排除買進國泰金股票,且買到需要申報的十%額度。

至於中信資源的部分,回到郭炎即將取得的四億股購股權,依規定,每股認購價格是一.七七港幣,與目前的一.○八港幣相比,溢價逾六成。不過,若與他在○七年以六港幣以上高價出清持股相比,此番回鍋,等於完成一趟獲利空間極為寬廣的「高出低進」,莫怪郭炎在重返中信資源之後,顯得意氣風發。

經過了重返資本市場的一三年之後,明年的郭炎,會不會再次寫下一個驚歎號,港台金融圈皆拭目以待。

郭 炎

出生:1949年

現職:國泰金控董事、香港中信資源董事會主席、香港同星投資董事長經歷:香港中信資源董事會主席、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金融系博士、香港大學管理學與哲學碩士、台大商學系

郭炎版圖跨界

每一事業都精采

金融 2013年6月成為國泰金控董事,至今每場董事會均親自出席全程參與,並曾表態未來不排除買進國泰金股票。

資源 2013年7月擔任香港上市公司中信資源控股董事會主席,將取得4億股購股權,占比5.08%。

酒莊 1997年買下法國歐碧尚酒莊,目前已獲利;2011、2012年又分別買下帕塔希莊園(La Patache)及克里斯托弗酒莊(Tour Saint Christophe)。

飯店 以運高集團名義經營拉薩瑞吉酒店、拉薩福朋喜來登酒店及西安威斯汀酒店,由夫人張秀芬主導、興建,三家酒店均已獲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18

為什麽畢業生寧願忍受每周工作90小時也要去華爾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77

最近,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都指出,2008年危機之後,無論是在哈佛、耶魯還是普林斯頓,人才從金融流向科技公司趨勢逐漸加強。這是否意味著華爾街正在失去了昔日的競爭力?事實並非如此。 據BI,華爾街目前的薪水確實比危機前的最高點要低,但平均年薪仍有30萬美元。最近哈佛商學院進入金融業的畢業生僅基本工資就有12.5萬美元。頂尖銀行的入門級工資為7萬至9萬美元,獎金雖然比不上從前,但依然相當豐厚。 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中只有去咨詢業的可能領到比這更高的薪水。雖然矽谷的薪酬也很高並且在不斷上漲,只有技術性崗位的薪水能夠與華爾街的程序員和工程師一較高下。從事這些工作的人顯然不會應聘分析師和交易員。 矽谷的商業管理和金融職位的薪酬依然是趕不上華爾街的。MBA們的在矽谷的薪水也遠低於華爾街。 雖然如今越來越多的MBA和畢業生開始轉向高科技公司,這主要是因為矽谷的工作崗位更多。華爾街的崗位越來越少,但依然像原來一樣受到追捧。 哈佛進入金融領域的本科生比例較危機前有所下降,但目前已經回升至15%。普林斯頓進入金融領域畢業生比例已經從2009年的低點回升至22%。雖然仍低於歷史高點,但已經接近平均水平。 盡管華爾街的工作強度極為可怕,但這並不能阻擋畢業生對這些崗位趨之若鶩。這群人和那些準備去矽谷高科技公司的畢業生是兩個不同的人群。 對此,金融博客Epicurean Dealmaker有一個很好的總結: 1)由於華爾街規模在縮小,我們不再像從前那樣需要很多初級員工; 2)畢業生中,既想成為皮爾龐特摩根,又想成為喬布斯的人數為零; 3)如果將辦公室里有按摩師、臺球桌、面包機和咖啡師作為評價職業滿意度的重要標準,你永遠不會在華爾街待超過15分鐘。 雖然投行工作意味著無數個不眠的夜晚和周末加班,但這就是華爾街的工作節奏。而且白天其實不那麽繁忙,而且可以很晚到辦公室。 同時,在瘋狂工作了幾年之後,你可以選擇離開去讀一個MBA,或者利用經驗在其它領域換個合適的工作,或者在金融行業內繼續攀爬。 當然,華爾街在一個領域里可能不太有競爭力,那就是那些聰明得難以置信的量化工程師。在危機前,華爾街需要大量的量化工程師來設計複雜的衍生品。但隨著危機後監管加強,這些工作開始減少。 所謂工作時間增加,那只是新聞故事的噱頭,絲毫不會影響大家對華爾街的熱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