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 來臨 海淘仍有四大考驗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7/148005.html
i黑馬註:在美國,“黑色星期五”,被看作是每年零售業聖誕銷售業績的晴雨表。今年,數以億計的中國海淘族將加入美國“黑色星期五”的搶購大軍,在“黑五”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
什麽是“黑色星期五”
在美國,“黑色星期五”指每年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之後的第一天。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標誌著聖誕采購季的正式開始,被看作是每年零售業聖誕銷售業績的晴雨表,也是一年中各個商家最看重、最繁忙的日子之一。
關於“黑色星期五”這一叫法的起源,較普遍的一種看法是,由於這一天是感恩節後開業的第一天,同時人們通常由此開始聖誕節大采購,很多商店都會顧客盈門從而有大額進賬。而傳統上用不同顏色的墨水來記賬,紅色表示虧損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所以把這個星期五叫做“黑色星期五”,用以期待這一天過後,年度營收由負轉正,由紅字轉為黑字。而商店的員工則使用“黑色星期五”這一名字來自嘲,表示這一天會忙得要死。
□晨報記者 林勁榆
明天就是“黑色星期五”。今年,數以億計的中國海淘族將加入美國“黑色星期五”的搶購大軍,在“黑五”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
市民王小姐剛剛收齊了“雙十一”血拼的貨物,從用的到吃的,半個月前的“雙十一”,在一個小時內,她花掉了一萬多,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現在,她正等待本周五的來臨,在支付寶和亞馬遜全球購的平臺上,她已經看好了大牌的鞋子和衣服,仔細研究了各種購物優惠政策,只等下單,預算是下個月的工資和年終獎。
這個“黑色星期五”,中國血拼族找到了以國際價格搶購的新渠道,而全球商家也看到了直接對接中國市場的商機。
在上海自貿區內,昨天,自貿區澳大利亞國家館宣布,旗下澳大利亞國家館網上商城將於11月27日正式上線。“網上商城將提供最全的澳大利亞本土商品,由於采用了自貿區保稅模式,所以資金利用率大幅提高。”昨天,澳大利亞國家館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澳大利亞國家館已有30多家澳大利亞企業入駐,與正規渠道的商品相比,國家館的進口商品普遍便宜10%-30%。
“比如一款澳洲紅酒,正規渠道售價1000多元,而在澳洲國家館平臺上價格是700-800元。”該人士透露,國家館直接對接海外生產商,減少了中間渠道,所以價格有優勢。除了網店,澳大利亞國家館還將在3年內開100家直營店,目的是“讓消費者看得到摸得著”。
亞馬遜的海外購業務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啟,“黑色星期五”成為其第一場高調的吸金運動。在其官網上,“黑色星期五”的活動招牌非常醒目。亞馬遜說,在11月28日、29日兩天,在黑色星期五“亞馬遜海外購物節”期間,消費者將可以通過“海外購”商店同步享受亞馬遜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獨家優惠。
剛剛過完“雙十一”,阿里巴巴又憧憬新的節日“黑色星期五”,躊躇滿誌將海外網絡納入阿里平臺。阿里巴巴宣布,在“黑色星期五”購物季期間,支付寶將聯手美國的四大百貨公司以及一些服裝品牌,實現從支付到物流一站式的海淘服務。
美國四大百貨公司加入“淘寶商家”
可直接用支付寶支付 記者體驗:匯率自動折算,省心省錢
□晨報記者 王 婧
本來作為美國的購物狂歡節,“黑色星期五”離國內消費者相距甚遠。然而,近日,美國四大百貨公司都宣布支持支付寶海外直郵,讓四大百貨公司一秒鐘都變成了“淘寶”。美國本土品牌向來有著價格優勢,但是海外直郵購物是否真如淘寶一樣簡單?直郵後的價格是否還那麽白菜?百貨公司價格戰下的“黑五”促銷是否真那麽誘人?昨天,記者親身進行了一番線上體驗。
網站有中文,匯率自動換算
據了解,目前支持支付寶直郵中國的美國百貨公司是 Macy's (梅西)、Bloomingdale's(博洛茗)、Saks Fifth Avenue(薩克斯第五大道),以及Neiman Mar-cus(尼曼)這四家,它們可以說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美國百貨公司。
過去,想要在這些百貨公司官網上海淘,首先必須克服的是語言關,不過昨天記者登錄這四家百貨公司網站發現,尼曼已經做到了基本漢化,其他三家雖然顯示語言還是英文為主,但是梅西和博洛茗在選擇直郵中國後,商品的貨幣也已自動折算成了人民幣,省去了海淘一族計算匯率的麻煩。
商品價格和運費都“白菜”
記者隨即在梅西百貨上進行了一番線上體驗。記者首先選擇了一條7 For All Mankind的緊身牛仔褲,這個品牌的牛仔褲目前已經進入了國內市場,但是價格始終高高掛起,和國內二三千元的售價相比,梅西百貨上的價格實在太過“白菜”,折後價基本都在千元以內。記者選擇的一條牛仔褲,更是白菜中的白菜,原價1218元的褲子,現在只賣689元。那麽在實際購買中,最後是否還這麽優惠呢?記者馬上決定下單試一試。
在選擇好數量和尺寸後,頁面馬上會提示你此次購物節約了多少錢,隨後跳出的便是熟悉的支付寶賬戶登錄頁面,在輸入支付寶用戶名和密碼後,最終的價格出現了,人民幣886.18元,其中多出來的價格,33元是國際運費,165.18元是預收的中國入境關稅,相比開通直郵前的運費,這樣的價格實在是親民,而整個物流周期只需要十個工作日。
隨後記者又登錄薩克斯第五大道網站,發現到了支付環節,跳出的頁面就和梅西百貨上的一模一樣了,記者選擇了一款Michael Ko-rs的包,售價358美元,國際運費只要66元人民幣,堪稱白菜。事實上,在開通直郵中國前,記者也曾在該網站海淘過,而當時買幾件衣服就動輒五六十美元的運費,讓記者買了一次就堅決不想再買第二次。
感受:方便又省錢
記者體驗下來,發現整個過程,用戶既不用註冊賬戶操作,也不用支付高昂的運費,更不必四處找國際轉運。挑好商品後,只要選擇用支付寶海外直購付款,然後進行“支付寶賬戶登錄”、“填寫國內收貨地址”、“確認付款”這一最簡單的購物三環節操作,就可以坐等海淘“戰利品”了。相比過去的海淘轉運流程,確實方便又省錢。
體驗美國亞馬遜直郵
有些商品價格比四大百貨公司更低
“海淘”無疑是塊大蛋糕,在美國本土百貨公司開通海外直郵之前,國外電商巨頭亞馬遜就已宣布開通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的服務,可以海淘的國際商品數量共計8000多萬種。記者昨天也將亞馬遜美國與四大百貨公司進行了一番價格比較,發現美亞也不甘人後,價格上讓人頗有驚喜。
比如,同樣是上述Michael Michael Kors的熱門款包包,在美亞上的售價竟然只要315美元,加上55.46美元的運費,最後的售價也不過370.46美元,折後人民幣不過2275元,比在博洛茗上買還要節省83元。這樣的價格幾乎已與美國本土購買無異,簡直是讓人分分秒秒去海淘的節奏。事實上,記者之前已體驗過美亞上購物,但當時許多熱門商品還沒有實現直郵中國,顯然,電商之間爭搶到最後,受益的始終是消費者。而面對國外電商和百貨業的來勢洶洶,國內的電商拿什麽應對,看來是那些互聯網大佬們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買遍全球以後 還要怎麽買?
□晨報記者 李艷秋
2006年,我從淘寶上一個黑龍江女孩開的店里買下第一件網購的物品:158元的羊毛大衣。那時還沒有天貓,沒有聚劃算,也沒有“雙十一”,周圍很多人還都認為,從一個素未謀面的外地陌生人那里買一樣只看到過照片以及文字描述的玩意兒、而且還要先付款後發貨,簡直是瘋了。
2014年,我在網上買了家里三分之一的裝修建材包括部分安裝服務,以及幾乎所有需要添置的家具。這時,馬雲的草根代表們已經在納斯達克敲響了開市鐘,“雙十一”的交易量達到了570億元,買與賣竟然成為一種集體狂歡,快遞和物流業解決了越來越多人的就業,阿里系越來越龐大,電商幾乎顛覆一切、炙手可熱。
一個上海的消費者和一家遠在東北的品牌折扣店,只有互聯網才足夠扁平到把這兩端連接起來、只有互聯網才足夠高效便捷到支持從付款到收貨的所有技術環節。無論是對於剛開始吃螃蟹的我,還是對於周圍心存疑慮的旁觀者,這種扁平和高效迅速裹挾了所有人。當10歲的小朋友都開始在網上淘遊戲點卡,當70歲的婆婆都學會用支付寶並網購了價廉物美的中老年服裝,當很多白領連柴米油鹽和生鮮水果都習慣於早上下單、下班收貨時,還有什麽能夠阻擋這股潮流?
那些淘寶“培育”的最初一批網購族,他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模式迅速成長,進而產生新的市場需求:淘寶的買膩了,能不能去境外買些國內沒有的好貨呢?於是,從香港的SASA 網店,到美國的在線藥妝skinstore,再到英國能夠免費直郵全球的feelunique,甚至還有美國的平價百貨Target,鑒於它沒開通到中國的直郵,我不得不麻煩同事,讓她在美國的姨媽幫我收貨並“人肉”快遞到中國。
海淘商機,淘寶是不會坐視它的流失的。今年“雙十一”,天貓國際上美國COSTCO的堅果已經被一搶而空。“黑色星期五”前,支付寶又已經對接四大百貨。那些想要海淘而苦於無法跨越語言、支付、收貨等技術壁壘的中國消費者們,將迎來一個能輕松把錢花到全球的時代:互聯網的扁平將解決所有技術問題。對於買家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對於實體店來說,則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享受這個屬於消費主義的時代吧,因為它可能稍縱即逝,也可能會令你很快厭倦。
滬上實體商店並不熱衷洋“雙十一”
□晨報記者 王 婧
北美的“黑色星期五”到來在即,不過記者昨日走訪上海部分實體商店發現,商場的促銷重心依然放在了年末的促銷上,對於洋“雙十一”顯然並不熱衷,即便是一些美國本土品牌,也沒有針對“黑色星期五”搞活動。
靜安寺周邊有不少高端的百貨公司,不過記者走了一圈發現,對於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這里的實體百貨公司都表現平靜。久光百貨和芮歐百貨的工作人員都對記者表示,商場只有針對聖誕和新年的促銷活動,“黑色星期五”的活動沒有搞。在商場內,記者也只看到了常規的一些打折活動,但都與“黑五”無關。
Old Navy是美國本土一個品牌,在靜安寺的這家旗艦店里,記者看到目前正在舉行“外套6折”的活動,不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活動之前就已開始,與“黑五”無關,品牌也沒有任何與“黑色星期五”有關的活動。在另一家美國本土品牌A&F實體店里,也是一派平靜,沒有關於“黑色星期五”的促銷活動。
海淘目前優勢:已打通四關
打通語言關:開通全中文網頁
海淘平臺一手牽海外商家,一手牽中國消費者,打通了語言關、關稅關、支付關還有物流關。正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的背景下,今年的海淘將中國消費者也卷入了“黑色星期五”的旋渦。
海外購物網站大多使用英語,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非常不方便。陳先生就曾經在美國網站上購物遭遇了尷尬的一幕,他希望給3歲的女兒買一雙鞋子,可是對美國購物網站的尺寸標識不熟悉,他最後收到的是三個月嬰兒的鞋子。更令其懊喪的是,原本他可以使用50美元的消費券,但由於不懂英語,等他找到朋友幫忙翻譯時,已經錯過了優惠期。
如今陳先生不必有語言的煩惱了,跨境通、亞馬遜等海外購物網站都開通了全中文的網頁,從商品名到介紹都是中文,中國消費者購物沒有障礙。
打通關稅關:500元以下免稅
對於很多海外購物網站來說,開啟中國消費者購物,必須解決繳稅問題。
今年以來,海淘“清關”便利化程度明顯提高,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行郵稅。按照我國的關稅政策,在海淘業務中,以電子訂單的實際銷售價格作為完稅價,參照行郵稅稅率計征稅款。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也就是說,海淘500元以下的商品都可以免稅。與此同時,上海海關搭建的電子支付系統東方支付也開通了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網上繳稅工具,美國亞馬遜的海淘業務繳稅正是建立在這個平臺上,未來亞馬遜將全面介入自貿區的跨境通平臺。
打通支付關:均標人民幣可用銀聯卡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海淘從美元標價、VISA或MAS-TER支付,變成了人民幣標價、銀聯支付。在跨境通平臺上,所有的海淘商品價格標識均為人民幣,亞馬遜海外購使用了美元、人民幣兩種標價。
就拿一款非常暢銷的兒童用學習平板電腦來說,其美元價格是75.11美元,人民幣價格是460.97元,同時網站註明支付時,可能按照實時匯率計價。在支付時,中國消費者可以選擇VISA、MASTER或者銀聯。
打通物流關:國內外快遞全搞定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物流了,一直以來,如何將海外商品從國外運回中國是困擾所有海淘一族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最後一步,有些人找朋友帶回國內,結果把朋友的行李箱撐爆,最後被航空公司罰款。還有人找轉運公司運,結果東西丟失了,三方扯皮。在海淘平臺上,這個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直郵的網站打通了國內外的快遞渠道,全程搞定,有實力的海淘網站索性在自貿區等保稅區域設立了保稅倉庫,大量備貨,既降低了運輸成本,也縮短了快遞的時間。
海淘仍有四大考驗
運費還是有些偏高
很多直郵網站已經將運費大幅調低了,但是相對於國內購物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還是以亞馬遜直郵的那款兒童平板電腦為例,這款電腦從美國運到中國的費用折合人民幣為41.6元。在跨境通網站上,通過直郵模式購買一款澳洲商家的Fatblaster神奇瘦身椰子水,單瓶價格225元人民幣,可是運費高達250元。
物流時間參差不齊
有的海淘網站通過保稅倉庫,已經做到第二天送達,但還有很多網站卻要等上半個月,甚至更久。按照亞馬遜網站列出的物流時間,還是以上述兒童平板電腦為例,從美國到中國的運送時間是9天到半個月,而加入支付寶的美國四大百貨公司並沒有明確物流時間,但是考慮到美國的物流成本,時間很難控制。
售後服務很難
最近朋友在亞馬遜購買了一款prada的耳釘,發現耳釘有瑕疵,雖然網站承諾免費退貨,但是國際快遞也大費周章,另外還要申請國際退款,整個流程將近兩個月。還有很多電子產品擁有“三包”服務,但是跨境銷售到了中國,服務就難以延續了,無論換貨還是維修都不容易。
國內外並非都同價
亞馬遜全球購物此次讓消費者享受同步價格,但是很多商品還有壁壘,明確中國市場不在其銷售範圍內,比如美國亞馬遜熱賣的樂高積木,中國人就享受不到美國價。而跨境通平臺上的商品雖然低於國內正規途徑的價格,但比起海外的價格還是要貴一些。
“黑色星期五”中國首秀,海淘或告別小眾時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9/148040.html
在美國華盛頓的梅西百貨大樓里,持續了近一天的瘋狂購物剛剛進入高潮,現在是當地時間11月28日的晚間,距離“黑色星期五”結束只剩幾小時了。
而在太平洋這頭的中國北京,血拼了一天的海淘客們還沈浸在心滿意足的睡夢中。對於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經歷“黑五”還是人生第一次。
“黑色星期五”的概念源自美國,指每年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之後的第一天。人們會在天沒亮的時候在商店門口排起黑壓壓的長隊,生怕錯過年底的最後一次大促。這一天大量優惠活動引發的搶購熱潮使商場利潤倍增,傳統上以紅筆記錄赤字,黑筆記錄盈利,因而有了“黑色”之說。而商店員工則以此自嘲當天的忙碌。這一天正式拉開聖誕采購季的序幕,被看作美國零售業聖誕銷售業績的晴雨表。
隨著網購在全球的普及,黑色星期五逐漸成為中國海淘客的狂歡時節。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大陸“海淘族”已經達到1800萬人,中國消費者在海外網站上的消費額達330億美元。到2018年,中國人海淘的年消費額有望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但傳統海淘的流程相當繁瑣,門檻很高:用戶從中文導購網站或海外購物網站上看到購買信息,在海外網站下單,找轉運公司先從美國收貨再寄回國內,經歷長達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等待才能收到貨。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懂英文並且有雙幣信用卡。不少海淘客直呼這是一種“反人類”的用戶體驗。
然而今年的“黑色星期五”,眾多新鮮的國際搶購渠道向中國的血拼一族敞開懷抱,中外商家似乎找到了打通中國和海外市場的新途徑。

(新華社/圖)
8月6日,據財經網消息,淘寶全球購發布《十年海淘報告》展示我國海淘消費變遷史。
該報告過對5000名海淘用戶進行調查,其中,有3年以上海淘經驗的人數占比達40%,6年以上的海淘經驗占比10%。
報告指出,2015年是海淘爆發性增長的一年,上半年新晉海淘者占總人群的28%,遠高於往年。不同於早期海淘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和澳門,如今海淘也先後覆蓋日韓、北美、歐洲、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此前,據南方周末網消息,“一只馬桶蓋的自由行”引發網友熱議,逐漸讓消費意識到,隨著電子商務和出境旅遊日漸方便,海淘愈發方便和普及。
另據2015年2月聯邦快遞最新發布《掌握跨境商機》報告則指出,全球消費者對跨境網絡購物十分踴躍,且消費行為相當類似,美國、中國大陸、英國為前三大網購出口國。接受其調查的受訪者信息顯示,全球消費者一年平均花費約300美元在跨境網購;亞太地區消費者平均每年平均花費350美元在跨境網購,高出全球水平。
海淘族最愛買哪些產品?
淘寶全球購的《十年海淘報告》數據顯示,海淘消費者最愛在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海淘,其次是中國香港、德國、法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英國、丹麥等國家和地區。
其中,超過五成的海淘消費者購買了美妝和護膚品。資生堂、雅詩蘭黛、悅詩風吟、科顏氏是海淘族最常購買的美妝護膚品牌。
海淘用戶購買次數最多的是奶粉和母嬰類用品。在所有類目中,嬰幼兒奶粉的成交額最高,占比達到9.1%,但購買人數僅占1.5%,可見媽媽們則是最強海淘“鬥士”。
在全球最熱門的海淘品牌前十排行榜中,奶粉和母嬰用品占據了將近半壁江山,媽媽們最愛從荷蘭、德國、英國和澳洲等地海淘奶粉,諾優能、愛他美和喜寶這三種奶粉品牌和日本花王紙尿褲是很多媽媽的首選。
另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海淘的消費熱點會跟著熱點事件走。比如,去年APEC會議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了一款手機Yota,隨後Yota淘寶指數暴漲40倍。再如,蘇格蘭著名插畫家喬漢娜·巴斯夫德創作的手繪塗色書,在社交網絡和電視劇中快速傳播後引發了代購熱。甚至今年6月,由安州羊駝協會認證的、擁有三代以上血統證書的3頭純種羊駝,在2秒內被搶完。
中國哪個城市最愛海淘?
數據顯示,最新出爐的十大海淘城市中,上海位居榜首,成交筆數占全國12%;北京緊跟其後,成交筆數占比為11%,其後分別是杭州、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漢、天津和蘇州。
同時越來越多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加入到海淘大軍。數據顯示,有3年以上經驗的海淘消費者均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新晉海淘消費者中,三四線城市用戶呈現明顯增長趨勢。
有趣的是,報告顯示,不同城市居民的海淘購物偏好不同。
比如,上海人最會“調情”,海淘巧克力、糖果和香水全國排第一;北京人“洗肺”需求最強烈,海淘空氣凈化器的數量遙遙領先;深圳人是“吃貨”,海淘進口餅幹數量全國最多;大慶人最“時尚”,海淘最多的商品是連衣裙;齊齊哈爾和呼倫貝爾人最“守時”,手表是他們海淘消費量最大的商品;而青島人海淘最愛買的,則是證件包。
國慶海淘繳稅全攻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852.html
國慶海淘繳稅全攻略
第一財經日報 羅琦 陳益刊 胥會雲 王玉鳳 2015-09-28 06:00:00
國慶長假已經不遠,之後又將迎來“雙11”,《第一財經日報》為你送上海淘的正確“打開方式”。
國慶小長假就在眼前,很多提前放假的白領開始在朋友圈曬各種旅遊信息,而邵蕓(化名)正在焦急地刷朋友圈,她並不是真的關註朋友們去哪兒了,是在找有沒有朋友去香港地區或歐洲,幫她出生3個月的孩子帶些奶粉回來。

為了讓寶寶有充足的奶源,邵蕓8月就已經在淘寶上聯系了一家在荷蘭的代購店鋪,店主答應她當天就去當地超市進貨、一周內發出貨,不過由於邵蕓訂購的包裹一共有6罐奶粉,被海關扣下檢查,將近一個月了還沒有出關。
剛出生的寶寶每周要喝一罐奶粉,眼看就要彈盡糧絕,焦急的邵蕓開始在朋友圈向國慶出境旅遊的朋友求助。
像邵蕓這樣海淘母嬰用品的,幾乎是每一位80後媽媽的必經之路。但事實上,無論是出境購物,還是上網海淘,都少不了納稅。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跨境電商調查分析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國慶長假已經不遠,之後又將迎來“雙11”,《第一財經日報》為你送上海淘的正確“打開方式”。
入境免稅額未改
近日,網上傳聞稱,有旅客從上海浦東機場入境,行李需逐一通過安檢,似乎海關檢查更嚴了?
其實,海關對於居民旅客境外購買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的政策並沒有改變。上海海關對於上述傳聞回應稱,目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行郵監管工作,並未出臺任何“新政”,如有任何新的政策變動以海關總署公告為準。
那從境外購買物品入境該如何繳稅呢?2010年8月30日海關總署就發布了以“自用行李超5000元需繳稅,20種商品全額繳稅”等為主要內容的《關於進境旅客所攜行李物品驗放標準有關事宜》。各地海關自2010年9月1日起就已經施行了。
在境外購買個人自用的進境物品總值不超過5000元,海關就會免稅放行。但若你攜帶價值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的部分征稅,但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會全額征稅。
此外,對於境外居民攜帶擬留在中國境內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超出人民幣2000元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征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征稅。
因此,乘旅遊購買一些物品回來,一定要註意幾點:限額、自用、數量合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一家做海外代購的商家處了解到,有一些做海外代購的經常會因公或因私出境,都是人工過關,與個人自己購買類似,如果在規定限制以內的話就不會被要求繳稅,但如果超出限額就會被要求繳納超出限額部分的稅款。
一名曾經幫朋友在德國買過奶粉的白領告訴本報記者,由於自己老板家里剛添新丁,每次她回德國探親都會給老板帶奶粉,老板即使包了這批奶粉的托運費用,也比國內進口稅10%加17%的增值稅,還便宜一些。
購買大量物品時為何需要分包
相比親自從境外購買,通過跨境電商則方便許多。
對於跨境電商的稅收,在今年早些時間的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曾經詳細解釋過。
具體來說,目前跨境電商中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企業)的商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對企業的那部分,現在是按照一般貿易進口貨物進行監管、征稅,並把它納入到海關貿易統計里面的。
對跨境電商屬於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對客)的那部分進口商品,且商品在1000元以下的,海關現在按照行郵稅進行征稅監管。
所謂的行郵稅,是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和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行郵稅是一個綜合稅種,其中包括關稅以及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
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43號《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是當前進口跨境電商的稅收指導文件,該文件明確,跨境電商中,涉及的“郵”是指境外郵寄到境內的物品,而非入境時旅客攜帶的物品。
根據該文件,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征收進口稅,但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
此外,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
這就是海淘族總會被建議分開打包了,因為如果包裹超出規定限值,就需要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稅費便會一下子高出很多。
跨境電商稅率分四檔
稅率也是海淘族必須關註的。根據上述文件,不同商品征收的行郵稅稅率不一,目前主要有10%、20%、30%和50%四檔稅率。比如,包括奶粉的食品和金銀首飾、書刊、計算機、攝影(像)等稅率為10%,鐘表、衣著配飾等的稅率為20%,高檔手表(完稅價格超1萬元)、高爾夫球具等適用30%的稅率,酒類、煙草、化妝品等商品則適用50%的稅率。
假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網站采購一件商品價格為490元,加上國際運費為530元,這就是海關確定的完稅價格,假設該商品適應10%的稅率,那最後的征稅為53元,這超出50元免稅額,因此需要繳稅。若一件商品征稅低於50元,則免稅。
再以奶粉為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奶粉的完稅價格為200元/千克,稅率為10%。所謂完稅價格,是指海關根據有關規定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審定或估定後通過估價確定的價格,它是海關征收關稅的依據。也就是說,無論你在國外買的是什麽價位的奶粉,都會以每公斤奶粉200元定價,稅率為10%,也就是每公斤奶粉征稅20元。由於上述對應征進口稅稅額50元以下免稅,也就是說2.5公斤以下的奶粉免稅。
一名負責全球購代購店主王博(化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大部分的海外代購在接到訂單以後,就會去當地的超市或藥房購買,然後直接發DHL、UPS、FEDEX、TNT、EMS等到國內,用郵政清關。
像王博這樣的全球代購店主,一般都不會主動報關,由於海關不會逢箱必查,所以這樣的店主都在賭一個概率,但一旦被扣關、被退運、被沒收,消費者的收貨日期就會被無限延後。
海淘店主林麗(化名)十分精明,她聘請了一家香港專業清關公司,專門提供奶粉嬰兒食品用品的轉運服務,林麗在聯系好全球的買手後,全部都在香港轉運,再進入內地市場。
由於林麗的生意做得很大,所以這樣的成本分攤在每一件貨品上並不算太高,這也令更多像林麗這樣的“大海淘”店主得以生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還從深圳一家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林致(化名)處獲悉,深圳實行進口跨境貿易試點後,對四類商品實行保稅,包括化妝品、保健品、服裝和母嬰用品,所有稅種打包成一個稅,成為行郵稅,一般在10%~15%之間。就連原本稅率是50%的化妝品,稅率也只有10%左右了。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ayPal報告:逾1/3中國網購消費者在海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752.html
PayPal報告:逾1/3中國網購消費者在海淘
一財網 王玉鳳 2015-11-18 20:03:00
報告顯示,35%的中國網購消費者2015年曾以海淘方式購買商品,而2014年這一比例為26%。這意味著更多中國消費者正在進入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其持續增長的購買力將吸引多方關註。
PayPal和調研公司Ipsos18日發布第二屆全球跨境貿易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網購消費者海淘的比例上升了9個百分點。此外,美國和日本消費者對於跨境購物的意願最低,而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消費者的意願最高。
中國全球消費大躍進
這項研究調查針對消費者的在線及跨境購物習慣,涉及29個國家的2300多名消費者。
上述報告顯示,35%的中國網購消費者2015年曾以海淘方式購買商品,而2014年這一比例為26%。這意味著更多中國消費者正在進入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其持續增長的購買力將吸引多方關註。
.jpg)
“海淘”是近年來興起的網購消費潮流,指消費者不依賴代購商家,直接去國(境)外網購淘貨。 根據此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跨境電商調查分析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不過上述報告也顯示,中國網購消費者人口的總體增長有限。在過去12個月中有81%的成年網民有網購消費,同比上升了僅一個百分點。
美國出口熱,進口遇冷
和PayPal去年的調研結果一致,“美國制造”在全世界繼續保持影響力。本次調研過程中,25%受訪者表示在過去十二個月曾從美國網站購物。排名第2和第3的是中國和英國,分別有19%和14%的受訪者表示從這兩個國家的網站購物。
然而,美國消費者很少跨境購物。在過去12個月中, 美國網購消費者中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的比例為22%,僅高於日本。日本的跨境網購比例最低,為12%。
而最活躍的跨境網購消費者來自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過去12個月在本國網購消費者中的占比分別高達86%、85%、79%。
在大多數地區,服裝是跨境消費最多的商品,尤其是在東歐。在這一地區,服裝在跨境商品中的比例高達54%。在北美,這一數字最低,但是比例仍然高達42%。
本次調研也顯示,有16%的網購支出在智能手機上完成。在尼日利亞,這一比例翻了一倍多,為37.8%,緊跟其後的是中國和阿聯酋,這一數字分別為34%和31%。
而在移動端購物比例最低的是法國、荷蘭和阿根廷,分別是7%、7%和9%。
成本是關鍵
Paypal本次調研結果也顯示,購買海外商品的成本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73%的跨境消費者把價格優勢列為跨境購買的原因,其他重要因素還包括能夠買到本國買不到的商品以及發現新奇有趣的商品等。
運費對於跨境消費者來說,仍然至關重要。幾乎有一半網購消費者表示,如果免運費會讓他們更願意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
由於轉運的費用比國際直郵便宜,此次調研中40%的跨境消費者在跨境網購時使用轉運地址或服務。
PayPal全球商戶與跨境貿易總監Melissa O’Malley說:“通過揭示全球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我們的調研報告幫助更多的企業把握新的全球貿易機會。”
編輯:任紹敏
“海淘”一族請註意:2016這些商品關稅將降1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2/974977.html
為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適應國內消費升級需求,財政部2015年12月9日表示,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適度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範圍。
為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適應國內消費升級需求,財政部2015年12月9日表示,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適度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範圍。
這些進口消費品的關稅下調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2016年關稅調整的方案,從2016年1月1日起,關稅下調的日用消費品,主要包含服裝、鞋靴、廚房用品、護膚品、醫療用品、堅果、嬰幼兒奶粉等類別。
在這些產品中,咖啡機、電熨鬥、相機鏡頭、部分服裝等商品的關稅下調幅度較大,大部分超過了10個百分點。護膚品、紙尿褲等商品的稅率,則直接降低到了2%。
去年6月份,我國已降低了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

(部分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表。“ex”表示實施暫定稅率的商品應在該稅號範圍內,以具體商品描述為準。)
關稅降低將帶來多重利好
商務部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15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指出,國內進口高端消費品的價格遠高於境外,消費價格的透明化,使消費者不願支付高額價差,大大影響了國內消費欲望。造成境內外消費品巨大價差的首要原因,就是比較高的稅率。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關稅的調整,對於有需求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大利好,能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進口商品。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對中新網生活頻道分析:“關稅稅款是價格的組成部分,進口關稅降低,價格也會相應下降。這是促進消費回流的重要因素。”
以一款到岸價格為100元的護膚品為例,關稅調整前後,進入國內的成本約相差5元。
此外,國外進口商品以較低價格進入國內,對同類產品的國內生產企業來說,是一種競爭的壓力。“國內生產企業要提供價格更低、質量更好的產品,才能夠去競爭,這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劉劍文指出。
(綜合自財政部網站、中新網)
-
21世紀經濟報道
-
江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融資1億 他的導購返利平臺55海淘2年實現了盈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226/154423.shtml
導讀 : 近日,創始人顧軍林宣布55海淘獲得北京競技創投的1億人民幣融資,方創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i黑馬 崔婧 2月26日報道
2004年,顧軍林拿著全額獎學金,成為美國佐治亞大學留學生中的一員。那個時候,跟大部分留美學生一樣,省吃儉用,他養成了買東西都要看折扣和優惠券的習慣。
慢慢地,顧軍林把手里積攢的優惠券和打折信息做成了省錢購物攻略,並決定做一個導購網站,取名北美找丟網。那是2009年,美國還沒有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恢複過來。
顧軍林回憶,北美找丟網做了一年多後,通過商家CPS(返傭)模式凈賺100萬美金。“當時的成本就是4、5個人的工資,和服務器的成本,相當於這100萬是一個凈利。”
2011年年末,顧軍林監測到找丟網每天有幾萬的IP流量都來自於中國。他發現,彼時,中國“三氯氰胺奶粉事件”開始發酵,對海外商品的需求開始變大,一些博客和論壇上的海外購物攻略很受歡迎。
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這年,顧軍林和其他兩個合夥人開始二次創業,一起做了55海淘,兩年後,用戶基數翻了20倍,從1萬人漲到20萬,並且開始盈利。
顧軍林告訴i 黑馬, 55海淘目前有2000萬SKU的商品,海外合作電商有3500多家,去年導購的量交易額超過10億。近日,顧軍林還宣布55海淘獲得北京競技創投的1億人民幣融資,方創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找對方法
兩次創業,顧軍林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他也走過彎路。
2009年,北美找丟網拓展客戶的時候,顧覺得自己的英文不錯,一開始都是自己做商務關系,他經常去參加一些行業展會,在展會中,尋找那些對導購網比較看重的商家,比如梅西百貨、第五大道、蔻馳等。很多時候,他也給這些商家發郵件表達合作的願望。
但是結果並不理想。顧軍林說,“一個華人去跟他們交流,感覺特別難。 而且被回複的郵件也少得可憐。”
彼時,顧感覺到導購的本地化很重要,他挖來一個在零售領域A&F企業做店長的美國人幫助自己開拓商務關系。
某種程度上,找丟網積澱的海外商務資源成了顧軍林二次創業最核心的優勢。如果創業者單純只做代下單,跟現在淘寶上的代購沒有太大區別,依然屬於代購角色。目前能做到跟國外B2C網站深度合作、實現訂單同步的公司很少。
盡管海外購領域的創業者對外宣稱能做到價格、庫存等進銷存信息跟國外同步,但事實並非如此。比如,偶爾會出現消費者下訂單後,庫存不足或價格上漲的情況。能否實時同步,受限於跟國外供應商是否深度合作。
2011年之前,海外電商對中國市場相當陌生,甚至很多中國訂單都被海外電商當作欺詐訂單取消了。顧軍林坦言,他會跟海外電商講55海淘是找丟網的一個姊妹網站,這樣,關系就很自然地嫁接過去了。
55海淘主要以海外購物導購返利為商業模式,提供商家的返利信息。據顧軍林介紹,最高返利點超過15%,平均返利點在7~8%。他們還提供海淘攻略,教海淘新手下單,推薦優惠信息。除此之外,還可以得到商家獨家的優惠碼,相當於海外電商的內部折扣。
轉型B2B業務
2015年,55海淘嘗試做B2B的業務。顧軍林的做法是把自家SKU的商品庫共享給APP、微信公眾號,以及各類的網站,提供代下單解決方案。“我們把一個API推給他們,接入後,就會出現海外電商官網各種類型的商品,他們不需要有任何庫存,不需要操作任何代下單的流程,這些工作全是由我們操作。”
顧軍林認為,海淘代下單模式將成為趨勢。雖然由於海外直郵時間長,物流體驗可能還不太好,但海淘代下單可以確保真貨。
對於那些還沒有能力建立起海外電商關系的站長、淘寶海淘代購買家、海淘達人等,顧軍林還搭建了一個海淘客聯盟,為他們開放推廣返利聯盟,55海淘把返傭的鏈接共享給他們,最後三七分成。
目前,55海淘主要有三種業務線,一種是鏈接到海外電商網站的導購返利模式;一種是55幫你買,幫助不懂外國語言的顧客購買產品;第三種是B2B的業務,海淘客聯盟+代下單解決方案。
當然,55海淘的業務模式也面臨挑戰。55海淘主打的一般都是鞋包等非標品,而事實上用戶的消費行為基本是由爆款標品向非標品延伸,很難一上來就購買高客單價產品,導購返利模式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更好的引導用戶,通過海外電商直郵中國的服務自己海淘。在平臺上完成首次消費,逐漸累積對平臺的信任感。
對於海淘代下單業務模式來說,目前的挑戰還在於物流體驗,到貨時間比保稅倉模式要長,而清關盡管比以前順暢了,但有時還是不可控。
顧軍林透露,拿到1億元的A輪融資後,55海淘的團隊也擴充了一倍,之後會發力移動端變現流量。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海淘新政通關單暫緩一年 只限10個試點城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96.html
半個多月的焦慮等待後,中國進口B2C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終於獲得一顆定心丸。

25日晚間,財政部在其官網發布《財政部關稅司負責人談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有關過渡期監管措施》(下稱《過渡期措施》),稱經國務院批準,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含第二批,下同)中規定的有關監管要求給予一年的過渡期,海關總署、質檢總局日前已通知實施。
這是中國相關部委首次公開發布關於海淘新政過渡期的內容。這也印證了《第一財經日報》23日見報稿《跨境電商新政“過渡期”政策將發布》一文中的信息: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等部門關於“一年過渡期”的最終執行意見已敲定,並開始進入下發流程。
一位全程經歷新政的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對本報感慨說,真考驗政府出臺政策的水平。而對於本報記者走訪的大部分企業而言,過渡期的到來,只讓他們稍稍喘了口氣,暫時活了下來。因為“一年後該如何”的疑問,還是高懸於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便是那些因為中國國內中產消費升級而看好整體行業發展的企業,也在悄然調整庫存,以應對政策再次波動的風險。
只涉及十個早期試點城市
財政部關稅司負責人表示,過渡期的安排,是為了立足長遠,探索更合適的監管模式。新政監管過渡期為一年,截止期為2017年5月11日(含11日),只針對最早批複的十個試點城市,暫不驗核通關單。此外,保持新稅制和正面清單。
該負責人表示,這一過渡期監管措施將有利於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平穩過渡,有利於探索適應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發展特點的監管模式,有利於引導企業積極適應規範的監管要求,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本次暫緩1年執行的政策僅限於前期獲批的十個“跨境試點城市”,那意味著後期批複的“跨境綜合試驗區”里合肥、成都、大連、青島四個城市仍將按照4月8日出臺的新政執行監管。
前述負責人指出,自2012年以來,天津、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福州、平潭等10個試點城市開展了網購保稅進口和直購進口業務,其他部分城市也開展了直購進口業務。
“我理解,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縮減試點該項業務的範圍,暫時不再擴大進口B2C的試點城市,首先讓已經通過早期積累大規模做起來的地方吃個定心丸。”一位在多個試點城市開展業務的進口跨境電商企業主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讓全行業陷入熔斷風險的“通關單”,終於可以暫時解除警報了。
《過渡期措施》中提到,《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中規定,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並對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等商品提出了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為使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逐步適應監管要求,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設置了過渡期,在2017年5月11日前(含5月11日),對上述10個試點城市經營的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暫不驗核通關單,暫不執行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醫療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對所有地區的直購模式也暫不執行上述商品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
本報曾在《海淘新政第十天:海關下發過渡政策》等多篇報道中描述,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一張通關單上。兩批正面清單都顯示,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於驗核通關單備註。這張通關單意味著未來所有進入保稅區的跨境電商都得按一般貿易方式,申請到各類入境許可證,而涉及食品、藥品、保健品、配方奶粉類的要求尤其嚴格。
通關單的苛刻要求,已經導致多家企業在4月8日新政執行以來,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報關進入保稅區。隨著庫存貨物陸續銷售完畢,很多企業面臨熔斷的尷尬局面。
此外,該負責人強調,《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範圍內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繼續按照《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16〕18號)規定征稅。
這一年該怎麽辦
25日一天,對於眾多行業企業,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理起伏。
一大清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地政府及跨境電商企業處了解到,海關總署已經通過內網下發到各直屬海關《海關總署辦公廳關於執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新的監管要求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海關通知》)。而質檢總局也已在多地召開內部會議,傳達了中央精神,將在近期下發相關通知。
在本報獲得的這份文件中,最讓企業關註的部分是,為落實網購保稅模式新的監管要求,總署將統一對相關系統和程序進行修改。“系統設置改了,就說明口岸的校驗條件改變了,我們的業務就可以做了。”一家業內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但在政策最終以公開文件方式正式落地前,行業的焦慮仍未停止。多家企業對本報記者說,雖然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積極信號,由於這些精神和文件,僅僅通過內部方式下發,他們還是會擔心隨時會發生變動。直到25日晚間,《過渡期措施》正式發布,他們才真正舒了一口氣,感覺事情稍稍落定。
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這一年,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和商務部、質檢總局等部委溝通政策進展,以確保未來的發展空間。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對本報記者說,這些談話和內部文件的下發,只能說是暫時解除了警報,只是說推遲了,但沒有說一年後,很多貨品到底該不該進。目前的過渡期只適合那些國內有大規模需求,也適合一般貿易進口的品類,企業可以在一年內準備好各類進口證件,但對於該領域有長尾效應的小眾產品,一年之後依然困難重重。
“跨境進口的很多品類規模小,給了過渡期也不一定履行註冊和備案等手續,達不到規模經濟,不會自動轉為一般貿易。”她說。
而對於眾多一線企業,多位業內人士和保稅區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即便看好這個產業,經過這輪政策的波動,他們也會變得更加謹慎,一個理性的規避政策風險的做法就是,降低對目前試點城市保稅區倉儲等方面的投入,將相當一部分貨品轉向海外倉,直郵方式發送。“即便國家政策偏向鼓勵,行業信心的恢複,也仍需時日。”其中一位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說。
誰在海淘?二三線城市購買增長率超一線城市
被“408跨境稅收新政”這枚大石子激起陣陣漣漪的跨境電商湖面在今年上半年呈現出哪些特點?洋碼頭最新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海淘消費報告》顯示,個性化需求在海淘族中已顯露無疑,在奶粉、化妝品、保健品這個“跨境電商三大件”之外,像澳大利亞蜂巢等富有當地特色的商品在跨境電商中暢銷;上半年,二三線城市的購買增長率超過了一線城市。
從土耳其的神燈、羊毛地毯、阿聯酋的夾心無花果、椰棗、瑞典的波羅的海琥珀到日本手工鐵鑄壺、泰國乳膠枕、印尼燕窩,再到澳大利亞蜂巢、歐洲老古董蜜蠟和馬來西亞豆蔻油等,除了海外購物品類中常見的護膚美妝、服飾鞋包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產品都能在海外買手的小倉庫里找到。
在洋碼頭買手發布的商品中,除了面膜、保溫杯、尿布、驅蚊水、保健品等標品爆款商品,限量、小眾款甚至全球首發的新品也同樣受到追捧。比如洛杉磯小眾品牌Clare V.包袋、瑞士設計師品牌Axel Arigato小白鞋、火遍Instagram的Memobottle“書水杯”等。輕奢品牌Coach和Disney聯手推出的1941跨界合作款手袋,6月17日全球首發,買手當日上線該商品後10分鐘內即售罄。

該趨勢下,自營型跨境電商也在通過加速海外品牌合作拓展品類。不久前,日本樂天入駐網易考拉,前期上線的大多是當地的“爆款”,采取國內保稅倉發貨。接下來對於那些個性化的長尾商品,將會選擇日本發貨、直郵中國。另一頭的天貓國際,從歐美奢侈品到麥德龍零售賣場,加快海外招商成為去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眼下這個近乎全民直播的時代,內容生產無論來自消費者、海外買手,還是電商平臺編輯,直播化的內容營銷都已經成為跨境電商下一個潮流。主推境外買手的洋碼頭和自營模式的小紅書,內容導購均是各自App上的重頭戲之一。面向國內市場的淘寶平臺,由網紅驅動的交易額也愈發可觀。網易CEO丁磊不定期地在網易考拉上撰寫的“三石哥的私物精選”就是內容營銷形式。對於購買境外潮流商品,達人推薦顯得更為重要。
一線城市仍是引領這輪跨境消費升級的主力。據該報告統計,北京上半年人均海外金額為5654元,排在各城市之首。二三線城市已經展現出旺盛的海淘熱情。該報告將洋碼頭2016上半年數據和去年同期對比發現,2016上半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海購增速的占比較去年同期上漲77.57%,二線城市上漲84.32%,而三線城市增速更為明顯,達到108.65%。
城市細分上,北京人、上海人的海購消費傾向一線國際大牌,Prada、蘭蔻和Gucci成上海人最愛,而北京人則偏愛Clinie、Bally和MK;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深圳則低調許多,廣州人偏愛輕奢運動品,Adidas、Coach和Nike賣得最好,而深圳人則最愛韓國護膚品牌Whoo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