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碧桂园股份掉期浮亏逾4亿之谜:投行施伎俩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80822/15425228139.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8

中国铝业巨额投资力拓浮亏已超80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127/0341555829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23

投机还是套保 中远自揭FFA交易浮亏40亿之谜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081220/0257566272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69

赵丹阳买物美浮亏6000万 赤子之心08年亏19%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90223/05295887148.shtml


  张伟湘/文

  “08年赤子之心香港基金投资回报率为-18.84%,同期恒生指数下跌48.3%,国企指数下跌51%。从绝对回报看,我们深表歉意。”就在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赵丹阳发表致投资者公开信后,2月10日,深圳明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明达也在网站上发布了类似内容的信。

  至此,包括赵丹阳、刘明达和龙小波在内的国内港股三大私募均发布了最新的基金投资收益报告。其中,赵丹阳的赤子之心(Pure Heart China Growth Investment Fund)约亏损19%,刘明达的金牛投资基金(TAURUS L.H.FUND)亏损约36%,而龙小波的中国龙动力基金(Dragon Engine Fund)约盈利7%。

  这也是龙小波旗下的基金第一次略胜赵丹阳,此前,赵丹阳操刀的基金曾创400%的收益,而龙小波的中国龙动力最好成绩约是250%。但不论如何,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的跌幅约48%,国企指数的跌幅约51%,三大私募基金的业绩均跑赢大盘。

  赵丹阳重仓物美商业(5.4,0.02,0.37%)浮亏6000万

  与龙小波和刘明达旗下基金的投资“神龙不见其首”相比,赵丹阳旗下赤子之心的投资和持股则明朗很多。

  一位与赵丹阳相熟的广州私募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赵丹阳是属于左手操盘的那一类投资者,也就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我很佩服老赵,目前在国内这一类投资者不多了。”

  该私募说,赵丹阳的操作风格是,看准了哪一个公司,在深入研究后,觉得可以投资,就会果断地出手。他的投资,往往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在于长期的收益。

  自去年1月将旗下所有A股信托产品清盘后,赵丹阳为人所知的重大举动就是杀入港股,重仓零售股物美商业(08277.HK)。据理财周报记者统 计,继买入物美商业的第一笔股权,赵丹阳又6次增仓,最后一笔股权成交后,赵丹阳旗下赤子之心基金在物美商业中的持股比例已超越了摩根大通,达到11%。

  国内很少有港股私募敢于在一只个股上介入如此比例的重金,前述私募说,“一般的做法是将资金分散在很多个股上,所以很多私募基金的持股在公开资料上是难以查到的。”

  香港丰盛融资公司董事、基金经理黄国英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基金一般持股都在10只左右,同时还可能涉及一些其他产品,例如大宗商品、债券或货币 等,关键在于基金经理对这些投资品种的判断力。他认为,欧美的不少顶级投资人涉足的公司可能也并不多,但一个正确的决定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据香港联交所披露,赵丹阳在去年4月30日前购入约2462万股物美商业,从4月至9月,赵丹阳在二级市场又分别以6.202港元至7.15港 元不等的价格共购入3132万股。其出价最高的一笔投资是去年7月,以7.15港元购入302万股,这一笔买入约造成519万港元浮亏,但浮亏最大的一笔 还是在去年5月,以6.8港元购入592万股物美商业。

  如果以均价6.6港元估算,赵丹阳在物美商业上的浮亏超过6000万港元。虽然赵丹阳旗下的赤子之心没有披露建仓物美商业的具体金额,但理财周 报记者经过测算,总投资额约在3.4亿港元。再以赵丹阳坦承的赤子之心香港基金投资回报率为-18.84%推断,物美商业应是赤子之心中国成长基金的重仓 股。

  龙动力净值平稳略有盈利

  但是,尽管赵丹阳的赤子之心在港股投资上已浮亏18%左右,但赵丹阳依然看好港股。2月18日,市场盛传赵丹阳将与平安信托合作重新进入A股市 场,然而,仅过了一天,不仅从平安信托传出的消息称,公司与赵丹阳并没有合作开发A股产品的迹象,赵丹阳也再度表示,赤子之心现在还没有回归A股的打 算,“如果看好中国,可以在香港投资H股”。

  “实际上,基金持仓的个股在目前如此动荡的行情中,浮亏不到20%,已经很不错了。”前述广州私募说,相比2007年进入H股的那些公募基金动辄50%左右甚至被迫清盘的亏损率而言,目前私募基金经理已经做得很不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64

与美林对赌 杨惠妍“浮亏”7.4亿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2/20090422025519752.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碧桂园2008年2月15日与美林国际订立的一份以现金结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协议导致巨亏12.415亿人民币,大股东杨惠妍按持股59.12%计浮亏7.4亿人民币。

        随着年报发布季节的到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因为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出现巨亏。继中信泰富(00267,HK)败在“炒汇门”,国泰航空 (00293,HK)因燃油掉期后,曾造就中国最年轻女首富的碧桂园(02007,HK)也在年报中曝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巨亏,而令碧桂园惨输的,是去年 与国际大行美林签订的一纸股价对赌合约,作为拥有碧桂园59.12%股权的大股东杨惠妍的身价也因此而大幅缩水。

碧桂园与美林对赌

        2008年2月15日,碧桂园宣布发行可转债融资,并将融资的一半金额19.5亿港元作为抵押品,与美林国际订立了一份以现金结算的公司 股份掉期协议。碧桂园当时表示,公司有意回购股份,但公众流通量只有16.86%,如果在市场上回购,可能会令公众流通量低于15%的要求(一般上市公司 要求公众流通量在25%以上,但因碧桂园市值较大,所以获豁免降至15%)。当日后这批债券被换成股份,届时便可以回购股份,而签订上述掉期协议,目的便 是令公司锁定未来的回购成本。该项合约的年期为2013年。

        根据协议,若最终价格高于初步价格,则公司将向美林收取款项;若最终价格低于初步价格,则美林会收取款项。初步价格将按股份掉期公式厘定,而最终价格将参考指定平均日期有关股份价格的算术平均数。简而言之,碧桂园赌的是股价涨,美林赌的是股价跌。

对赌巨亏12.415亿元

        事实上,在去年8月份碧桂园宣布其半年业绩的时候,有关其股价对赌协议将出现的巨额亏损就已经显露头角,以2008年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该股份掉期的公允值损失约为4.428亿元人民币。

        而随着去年第四季度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碧桂园更是下跌惨重。去年2月15日,碧桂园宣布签订股价对赌协议当天的收市价为6.82港元,而在12月31日,其股价已跌至1.9港元,不到一年,碧桂园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70%。

        股价大跌,令碧桂园不得不承受上述股价对赌协议的亏损。年报显示,以去年12月31日碧桂园的收市价计算,上述股份掉期合约的公允值损失 扩大至约为12.415亿元人民币。在股价对赌亏损的拖累下,去年碧桂园净利润大幅下滑了66.7%,为13.78亿元人民币。在2007年,该公司净利 润高达42亿元人民币。

杨惠妍身家大缩水

除了对赌协议出现的巨幅亏损,碧桂园股价的下跌直接导致其大股东,也是曾经胡润百富榜上的女首富杨惠妍的身价大幅缩水。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杨惠妍共持有96.72亿股碧桂园的股份,其持股比例接近60%,该纸对赌协议让杨惠妍“浮亏”7.4亿元人民币。

        2007年4月碧桂园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在当年10月份其股价最高升至14港元左右。而进入2008年以来,港股熊市来临,到了10月 份碧桂园的股价最低曾跌至1港元左右。若按市值计算,牛市时期杨惠妍的身价超过1300亿港元,而熊市时期,其身价跌至不到100亿港元。在一年的时间 内,杨惠妍的身价缩水幅度超过了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8

魏家福:中国远洋41亿FFA只是“浮亏” 4月运费涨价最高300美元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4/HTML_D4SG1ORTCQVR.html


和其他航运公司一样,中国远洋(01919.HK)的盈利也遭遇压力。4月23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08年中国远洋实现股东应占利润116.17亿元,较2007年194.81亿元减少78.65亿元,减幅40.4%。

“ 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4季度干散货航运市场急剧下滑,导致利润下降。其中,各干散货公司持有的远期运费协议(即FFA)期内产生浮动净亏损41.21 亿元,此外,按香港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期末持有符合亏损合同确认条件的租入船合同预计损失计提准备52.5亿元。除此之外,集装箱运输业务全年处于低位, 盈利较2007年下降也是当期利润减少的因素之一。”中国远洋执行董事、董事长兼CEO魏家福在业绩会上分析。

到2008年底止,该公司持有FFA余额共2﹒78亿元,总经理许遵武透露,其中约90%合约会在今年内完成。而魏家福也强调,41.21亿的亏损只是“浮亏”,许遵武称,若今年市况好于去年,亏损可能回拨。

有趣的是,魏家福称,中国远洋早在2007年研究美国次贷危机时,就已经预测美国金融体系将出现危机,因此当时已经将存放在海外的资金调回国内,并保留了超过700亿元资金在手,同时与内地银行签署了745亿元的授信额度,并暂缓了所有重大投资,可谓出手“快且狠”。

该公司称,今年资本开支将缩减29%,从202.96亿元下调到144.06亿元。

此前,有分析师预测中国远洋可能在今年出现亏损,对此魏家福表示,他对今年业绩非常有信心,相信下半年的情况将好过上半年,但不对盈利作出预测。

“砍了”126条新船

记者从业绩会上获悉,2009年中国远洋预计完成集装箱的货运量为523.5万标准箱,该数字与2008预定的600万标准箱相比,有所调低。

2008年,中国远洋共有9艘集装箱船、共计73764标准箱运力交付使用。到去年底,中国远洋经营141艘集装箱船舶,运力达49.63万标准箱,较2007年底增加14.1%。

该 公司表示,虽然去年全年运力增加14.1%,但在17条航线上实施加船减速,降低油耗和排放,全年油耗同比下降3.9%。另外,抓住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内贸 市场繁荣的契机,加大内贸航线运力投入,同比去年增加运力投入6.2%。除此之外,紧抓欧美航线回程货揽取,使回程舱位利用率同比提高10%以上。通过以 上努力,基本完成货运量600万标准箱的目标。

除了运力调整,中国远洋的航线也有所调整。

“去年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加大了欧 地、中美洲、中澳、南非、南美等高贡献值航线的运力投放,通过短期租船替换国旗船投入内贸航线营运,锁定关键利润区。第4季度市场需求放缓时,通过干支线 资源整合、航线合并、舱位出售等手段,适时缩减欧美干线和大西洋航线运力,在扩大市场覆盖面和保证服务的同时,节约成本支出。”中国远洋表示。

而对于本报记者问到的会否调减集装箱方面的运力,魏家福说,会视经营情况适当加船减船,包括推迟一些船的交付日期,也会充分利用联盟资源,实现各航线最优运力配置,通过提前退租、安排修船、淡季停航、封存运力等多种手段,收缩航线运力降低经营风险。

“其实在08年1月份,我们研究还紧急压缩了126条船的新增计划。”魏家福表示。

2009年,中国远洋预计将有9艘合计6.04万标准箱新造船舶交付使用。其中包括4艘5100标准箱、1艘10020标准箱型自有船和1艘4506标准箱,以及3艘8495标准箱型期租船。

“考虑到市场情况,本集团正与船东洽商延迟至2010年交付其中3艘8495标准箱型期租船。”中国远洋表示。

继续调低集装箱保有量

“中国远洋还将继续降低集装箱保有量,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由此或者可以看出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考验,但对于本报记者问及的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环境是否十分严峻的问题,魏家福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集装箱运输永远是市场需要的,但预计会有“洗牌效应”出现。

“集装箱运输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意思是有的船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比如公司数量从100家减少到90家,另外,有的船公司也会进行正常的联盟,渡过这个船运业的冬天。”魏家福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来,BDI指数一直低位震荡,最近4天却出现连续增长。“BDI指数肯定会涨,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中国经济的转好倾向,以及温总理的讲话,都已经提振BDI的信心。”魏家福称。

但在业绩报中却看上去没有如此乐观。“2009年,需求持续放缓将是航运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供需压力和成本压力之下,航运企业普遍采取收缩态势,收购活动暂停或搁置,有些船公司经营难以为继,集装箱运输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未来市场格局将发生一定变化。”中国远洋表示。

魏 家福强调,最近欧亚航线的运费已经有所调整。“比如,从4月10日开始,许多船公司都纷纷表示要涨价,每标准箱收费已调升约200至300美元不等。台 湾、东南亚航线平均上涨50美元,波斯湾航线上涨200美元,新西兰航线也有所上调。下一步,7月1日与8月1日,运费还有大幅上调。”魏家福称。

但 魏家福也表示,得益于中国政府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铁矿石等原材料需求,内贸航线可保持较快增长,这对中国航运业来说,是利好消 息。且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不断出台和落实,以及零售商库存的不断下降,欧美经济和贸易量一旦有所复苏,集装箱航运市场亦有望步入回升。

“面对挑战和机遇,本集团将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消化2009年新增运力,在淡季缩减欧美干线运力,利用大船资源,升级次干航线,完善支线网络建设,并加强与联盟各方的合作。同时,重视大客户开发,锁定基础货源,加强对高值货的揽取,做强延伸服务和增值特色服务。”魏家福说。

魏家福还表示,在成本控制方面,将全面梳理供货商合同,重新商谈费率条款,寻求进一步降低费率的可能。另外,将继续加强船舶油耗跟踪和分析,灵活加油策略,挖掘节能新空间,借助燃油套期保值手段锁定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0

华锐风电首秀不济 49机构浮亏17亿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4/5NMDAwMDIxNjE5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4

不賠、浮虧、實虧 心悅向日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z4a.html

不賠的股

 

博友彭海天說「與其整天拿著放大鏡找10倍股,不如用肉眼找找穩賺不賠的股,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來個10倍。」

 

其實這個觀點很貼近美國金融學教授Bob Haugen的觀點。幾十年來,他一直致力於股票追蹤分析,他曾經說過「那些有著最高風險的股票創造了最低的回報,而那些有著最低風險的股票則創造了最高的回報。」換句話說,股票的風險與回報應該成反比才對。

 

從他對45年 間股市表現的研究看,市場對風險的回報一向是為負的。你不會因為自己承受風險而獲得回報,卻會因選擇不承受風險而獲得回報。所有那些迷人而性感的高盈利回 報股票,所有那些你在不顧一切追求高回報過程中承受的額外波動性,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你當初把資金投入那些似乎只能讓你保本微利的低風險的低收益股 票,你的投資收益其實會好得多。

 

在時間檢驗中勝出的是那些綜合考慮每股淨資產值、收益、現金流和派息等因素後價格顯得低廉的股票。發行這些股票的公司目前就有數額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利潤,這些股票不屬於那些將幸福一股腦寄希望於未來10年的公司。它們還常常能從股市近期的增長動力中獲益。

 

雖然Bob Haugen說,很難找到堪稱「完美」的個股,但你依然能夠找到表現良好的股票來構建投資組合。與此同時他還強調「簡單的直覺事實上會讓你更輕鬆地賺更多的錢。即使是在計算進交易成本後,憑直覺進行投資的策略也能奏效。」這一發現也並非只適用於美國。Bob Haugen還研究了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股市的歷史數據。結果是一樣的。波動性較低的股票帶來了較高的回報。


另見博文《不賠錢》。

 

浮虧與實虧

 

好友「徐工」說「大多數人把大多數浮虧認定為是實虧,是偏頗的認識。」


呵呵呵,「浮虧」和「實虧」確實是經常被提及的兩個詞。比如你買一個股票,跌了但是你還沒有賣,這就叫浮虧,形成的是賬面上的虧損,實際上能不能挽回損失還要繼續觀察;若是出貨了,形成的則是實質性的資金的虧損,也就是實虧。


這兩個概念應該有另一層意思。由於市場的波動或投資人的情緒引起的虧損就是浮虧;投資標的物基本面惡化引起的虧損就是實質性的虧損。投資人在面對虧損時,首先應該先分析是哪一類虧損。若是第一類,那麼採取止損措施可能越早越好,以免泥足深陷,不管代價多大,任何時候糾正自己的錯誤都是值得的;第二類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堅持,或者說忽略市場的波動。


正如巴菲特所說,我們不一定能夠預測每一次災難的來臨,任何時候人類在預測未來上都不是萬能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打造自己的諾亞方舟,與優秀的公司為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7

郭台銘陷夏普股價暴跌泥潭 投資浮虧近七成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8/wNNDE5XzQ5MzQwNQ.html
者證實,該公司與鴻海集團之間的入股協議內容沒有改變,仍按此前的方案執行。

在夏普否認之前,郭台銘釋放出「夏普股價持續重挫,主動提議鴻海集團可重新議價入股」的信息,雙方在這一問題上截然不同的表態讓外界懷疑在現實利益面前,合作關係出現分歧。

「百年老店」股價暴跌

今 年,夏普將迎來公司100週年,不過這家「百年老店」正受到日本市場的「六重苦」(日元升值、法人稅率、自由貿易協定、勞動限制、環境限制、電力不足)。 在這一經營環境下,夏普坦言對新型商業環境與市場的應對能力和反應速度都存在著不足,而且在日本市場以外的全球市場也沒能發揮出該公司的長處。

在今年3月雙方達成的協議中,鴻海同意按每股550日元(約7美元/股)的比例,以670億日元(約8.5億美元)換取夏普約10%的股權;而截至昨日上午收盤,夏普股價跌破180日元。鴻海集團所持10%股份,大幅縮水接近70%。

郭台銘再也坐不住了夏普股價不僅使其巨額入股資金打折,還直接拖累了鴻海的股價。夏普發佈今年第二財季季報後,當日鴻海股價跌近80元新台幣,鴻海集團旗下鴻海、鴻準、奇美電、廣宇、建漢等公司單日市值共跌去近475億元新台幣。

有消息稱,郭台銘近日一直在日本斡旋,而「雙方達成重新議價的共識」後,鴻海立即發佈了這一穩定股價的「利好」消息。

從 昨日夏普給本報記者的回覆來看,雙方在這一問題上仍舊存在分歧,「協議沒有改變」成為夏普統一對外的口徑,而對於這一表態與郭台銘釋放的信息 相左,夏普則拒絕給予回應。消息還稱,鴻海方面還透露,如果夏普願意出售更多股份的話,鴻海樂意協商。郭台銘則公開表示,預計最晚在明年3月31日之前會 有結果。

日企復甦之路仍然漫長

事實上,處在扭虧關鍵期的夏普,急需鴻海的資金注入。業績報告顯示,2012年4月~6月,夏普公司最終財政赤字為1384億日元(約合13.6億美元),公司計劃削減5000個職位,約佔全球員工總數的9%,這將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首次大規模裁員。

夏普中國方面則向本報記者強調,夏普預計通過地產地銷的深度開發和中小型液晶面板事業的擴大等,實現今年營業額同比10%以上的增長。

而部分日本企業的轉型已初見成果。松下、東芝、三菱電機、日立、NEC幾家日本企業2012年第一財季(4~6月)的業績報告均有回暖跡象,但外界認為,日本電子企業復甦之路仍然漫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0

30萬投資者參與兩融交易 66%浮虧 tobeyhuo

http://xueqiu.com/4416948359/24522854
來自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的數據顯示,由於大盤下跌,今年上半年參與融資融券交易的客戶中,近三分之二賬面出現浮虧,另外三分之一賬面浮盈。上半年,全市場僅有226位客戶被強制平倉,合計平倉金額不足9000萬元,僅佔同期償還額的萬分之一。
  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約30萬位投資者進行了融資融券交易,佔融資融券開戶客戶總人數的32%。參與融資融券交易的客戶中,66%的賬面出現浮虧,34%的賬面出現浮盈,平均計算有一定的浮虧。
  雖然融資融券客戶受市場走勢影響出現一定浮虧,但小於指數的下跌幅度。據初步統計,上半年融資融券客戶人均浮虧率為3.5%,整體浮虧率好於市場指數。
  客戶賬面盈虧與大盤指數走勢緊密相關,5月,上證指數上漲了5.6%,賬面浮盈的客戶人數佔到全體客戶的88%。而在6月,由於上證指數下跌了14.0%,賬面浮虧的客戶人數佔到全體客戶的93%。
  6月份市場出現「錢荒」,對市場信心造成了一定影響,帶來了有關融資融券客戶虧損與爆倉等方面的疑慮。據瞭解,雖然今年上半年融資融券客戶出現了被強制平倉的現象,但被強制平倉的數量、規模有限。
  數 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場僅有226位客戶被強制平倉,合計平倉金額不足9000萬元,僅佔同期償還額的萬分之一。即便在大盤指數下跌的3月和6月,也僅各 有35位和107位客戶被強制平倉,金額分別為1300萬元和5500萬元。其中,在市場波動較大的6月24日、25日和26日,各有2位、45位和20 位客戶被平倉,涉及金額分別為7.3萬元、930.2萬元和2139.7萬元。
  據悉,上述被平倉的客戶買入標的證券數量過於集中,加大 了持倉集中度,從而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其中,被平倉金額最大的客戶僅持有3只股票,持倉最大的股票市值佔其持倉總市值的比重達到41%。總的來看,被 強制平倉的客戶數量有限,平均負債規模也有限,證券公司及時通過強制平倉釋放風險,沒有對融資融券業務造成大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