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招商局三度辉煌:民族的终究是世界的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YRDXPSIXSS69.html


站在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畔,隔海对岸的深圳南头半岛南高宽北低窄,形似出洞的蛇头,东侧山嘴,像张开的蛇口,1979年,就在蛇口这片10.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过107个年头仍残存于香港的招商局越过海峡踏浪而来。

在这条海峡连成的两岸,招商局重拾百年前中国民族企业家之梦,重新探索民族工商业振兴之路。

时至2009年,招商局掌管资产万亿,形成我国最复杂的市场化、多元化企业航母之一,而这家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纪企业再一次历经“危与机”并存的时代挑战。

这家传承洋务运动以来“立足港澳、背靠内地、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24字经营方针的老央企,走过漫长的市场化与多元化征途,在“新的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战略实施进程中,“专业化”与“国际化”又被前所未有的摆到了显要战略位置。

市场化轨迹

1950年,目睹了77年战火纷飞的中国近代史,香港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作为洋务运动的唯一血脉得以保留。

彼时蛰居香港的招商局更像是一个办事机构。而在经营上,如果有船到香港,船上的人需要蔬菜、水,招商局就把东西送到船上,收取手续费。

至于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电报局、修建第一条铁路等,诸多中国工商业史上辉煌的第一成为招商局遥远的回忆。

1978 年,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袁庚赴港主持工作,其重任是争取5-8年将招商局发展成综合性企业。1979年7月份,蛇口工业区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将 招商局推入了新中国工业大潮最前端。到1997年底,招商局下属各种参控股企业已经超过了200家,资产超过500亿港元,投资产业分散在数十个领域,管 理架构形成了复杂的多级主体。

但1996年开始,长期以来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战线拉得长、投资规模大、管理跟不上、盈利能力不强、资本流动性差、不良资产包袱沉重、还债压力大等所有国有企业多元化征程中遭遇的问题,招商局一个也没躲过!

随后招商局进行艰难的资产剥离和债务重组历程。

专业化重塑

“企业多元化可以规避行业风险,但规避不了系统风险。”这是招商局董事长秦晓的观点,他主张招商局走专业化道路,“把招商局的每家公司都做成专业化公司。”

秦晓的解决方案是,总部集权、决策民主、利润上缴总部、统一支配资源和投资权回收。在具体实施策略上,秦晓选择了以上市公司为资本平台来进行整合。

到2003年,招商局基本确立了交通基建、金融地产、物流作为四大核心产业,成为此后“再造招商局”的核心力量。

2006年底,招商局集团各项指标与3年前相比翻了一番,有的增幅高达160%以上,实现了“再造一个招商局”的目标。

2007年,招商局顺利迈出国际化第一步,首站是越南。“我们会一步步往海外拓展,下一步我们对东南亚地区和欧洲比较感兴趣。”秦晓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3

民族牌失效 黃光裕牢裡輸掉國美

2010-10-04  TCM  
 

 

關在監獄裡仍然能夠呼風喚雨、左右時局,在台灣有前總統陳水扁,在中國則有第二大家電通路國美電器創辦人、傳奇土皇帝黃光裕。

黃光裕曾是《富比世》(Forbes)排行榜上的中國首富,身價二十七億美元,但即使人在二○○八年入獄,仍把一場明明關乎個人財富與經營權的戰爭,拉高層次變成「民族之戰」。

事件爭端:私募基金入股稀釋黃持股

他的對手,是他原本的合作夥伴,在黃光裕入獄後,接任國美電器董事長的陳曉,以及國美電器第二大股東,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雙方長達近半年的經營權爭奪戰,九月二十八日,國美電器臨時股東會僅開放十分鐘讓小股東投票,黃光裕仍然攻不破公司派防守,在牢裡輸掉這場戰爭。

黃光裕出身廣東潮陽的一個貧窮家庭,從小做過各種零工,甚至撿垃圾為生,高中沒畢業就離家。和中國廣大的青年農民工一樣,十幾歲就跟著哥哥走闖江湖,輾轉到了內蒙古做小買賣,存夠人民幣四千元以後,赤手空拳到北京打天下,創辦國美電器,當時是中國第一大電器通路。在二○○五年登上《富比世》富豪榜,隨後並且成為「中國首富」。

二○○八年十一月十七日,黃光裕因行賄罪名被捕,消息震驚陸港股票市場,國美股票在十一月二十四日開始停牌,直到二○○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才復牌;今年五月,黃光裕本人遭到內線交易、非法經營、行賄等罪名判刑十四年,遭牽連者包括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中國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國美電器股價則從鼎盛時期的港幣二十一‧五元,滑落到最低點時,只有港幣一‧一元,至今仍在兩元附近徘徊。

由於牽連至「部長級」高官,中國民間社會始終認為黃光裕案背後有更高層政治勢力介入。一種普遍流傳的說法是,當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從事私募基金行業的兒子溫雲松看上了國美,因此非整倒黃光裕不可。

大股東黃光裕出招:家族上節目大談經營權戰

引發黃光裕反撲的,就是因為陳曉引進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成為國美第二大股東,企圖稀釋持有國美三二%股權的第一大股東黃光裕家族。

原本是事業合作夥伴的黃光裕與陳曉從此撕破臉,陳曉甚至在八月五日公開對媒體宣稱:「黃光裕在中國的政治生命其實已經結束,但是他卻一直沒有看清楚,還在掙扎,這樣的結果絕對是魚會死,網不會破!」黃光裕從中國首富變成階下囚,就是中國政治處理下的結果,在陳曉眼中,扯入政治賄賂問題的黃光裕,早已經失去翻身機會。

然而更厲害的是,黃光裕在這場國美大戰裡,同樣採取政治操作手法,宣稱陳曉擁有美國籍,因此引入美國私募基金,企圖把中國民族品牌「國美」電器,變成「美國」電器。

這一招,在中國引發回響,黃光裕家族成員竟代表黃光裕甚至登上央視節目,大談國美經營權大戰。黃光裕家族成員能上央視,被外界解讀為黃光裕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支持,讓陳曉更居於弱勢。

二股東陳曉出招:拜會國際投資者尋求支持

在九月二十八日國美臨時股東會前夕,黃光裕家族加上支持者的股權已超過三五%,陳曉方面不到二○%,大幅落後,陳曉唯一的希望,就是持有國美約四二%股權的國際投資機構。

九月中,陳曉到香港,拜訪掌管全球前三大中國股票基金投資部位,資金規模超過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一十億元)的資產管理公司高層。這位高層指出,「外資法人應該都會投票支持公司派的陳曉,我們比較不願意看到黃光裕的勢力回來,讓國美經營層產生大變動。」

黃光裕在國際投資者眼裡,是個公司治理有問題的麻煩人物。因為,國美電器在黃光裕主導下,股權結構複雜,許多值錢的店面,掌握在黃光裕家族控股公司手上。但是陳曉主政兩年下的國美電器,在與黃光裕的爭奪過程中,市占率已經輸給了蘇寧電器,不再是中國第一大電器通路商。

「我們是在兩顆爛蘋果裡,被迫選一個比較不那麼爛的來支持。」這位基金界人士分析,就現在來看,支持目前的經營團隊,比較能讓國美未來的營運合乎投資人期望,「如果黃光裕的勢力再回來,恐怕會讓國美更加大亂。」

黃光裕過去的形象,成為他在這一場戰爭中失敗的主因,不僅國際投資人選擇支持公司派陳曉,許多前來投票的小股東也做出了選擇。

九月二十八日,國美電器開放十分鐘給小股東的投票,只是暫時決定陳曉勝出,做為國美電器第一大的黃光裕,一路糾纏不休,這已注定國美電器的未來不再平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71

飲料業:民族品牌力量崛起

http://www.eeo.com.cn/2012/0119/220026.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麗 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如果說能對過去的2011年微笑著說聲再見的行業,消費行業當仁不讓。如果說能微笑的迎接已經到來的2012年的行業,也非消費行業莫屬。

這其中,奢侈品消費風頭正勁,跨國消費巨頭的勢力進一步滲透。不過,民族品牌力量正在悄然崛起。譬如在飲料市場——中國首富宗慶後所從事的行當,娃 哈哈的維他命飲品、農夫山泉混合果汁、王老吉涼茶和其他數十種類似產品,正替代了可口可樂的風頭——雖然他的市場份額依然最大。

這樣的對抗中,百事可樂選擇了聯盟,其與康師傅在瓶裝業務的聯合,或許是一個最具樣本意義的標誌性事件。這些事件可能預示著,在中國飲料市場,乃至整個消費市場,勢力正在重新構造。

大戲的寓意

2011年,收購百事瓶裝業務的康師傅無疑是眾多商業故事中的「大片」。

2011年11月4日,康師傅與百事中國宣佈,百事將其在中國的裝瓶廠持有的權益資產全部出讓給康師傅飲品控股,換取康師傅飲品控股在中國的控股公司——康師傅飲品9.5%的權益,相當於百事間接持有了康師傅飲品的母公司康師傅飲品控股5%的權益。

康師傅自有其自身的運作邏輯。康師傅收購百事的灌裝業務之後,康師傅的產品線進一步豐富。頂新集團運作的品牌為數不多,名氣最大的就數「康師傅」這 一個品牌。「康師傅」被用在了集團旗下的眾多品牌產品之上。其他隸屬頂新的品牌大多是收購而來,例如「德克士」快餐品牌是頂新集團在1996年收購的一個 美國快餐品牌從而引入到大陸,「味全」品牌是頂新集團在1998年收購台灣的味全公司,「全家」便利店是頂新做大股東的合資品牌。頂新下面的快餐連鎖店 「康師傅私房牛肉麵」是自己運作的一個連鎖店項目,但依舊非常謹慎的沿用了「康師傅」的品牌。

因此在進軍碳酸飲料行業時,頂新集團的動作並沒有過於明顯,而是採用了與百事合作的形式實現了這一目標。其實,這是康師傅的最佳選擇。頂新要用「康師傅」品牌來運作可樂產品無疑就是在冒險,因為之前本土品牌娃哈哈也曾經試圖做過可樂,但最終以失敗而收場。

不過,百事可樂在華的灌裝業務處於虧損,使得這樣的聯盟成為可能。康師傅卻有著很強的渠道和生產能力,深耕中國內地20年的康師傅資本雄厚,康師傅控股市值超過1300億港幣,2010年的營收超過400億人民幣,其成熟的網絡資源對於百事可樂而言,都是望塵莫及的。

王老吉樣本

康師傅與百事一拍即合反映了跨國品牌和民族品牌力量的消漲,這個聯姻背後,則是民族品牌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取得的成就。

在過去幾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比重逐漸降低,而功能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等健康品類份額逐步上升。這些變化,正是中國本土力量崛起的背景。正如雀 巢大中華區總裁狄可為所說,沒有什麼商品比食品和飲料更本土化了:「乳品飲料在這裡賣得很火,最受歡迎的是花生口味,其次是核桃口味。若嘗試在其他國家推 出此類產品,是賣不出去多少的。」

加多寶集團運營的「王老吉」是成為國內涼茶市場絕對的龍頭。王老吉原來是一個地方藥飲品牌,銷量長期在1億多元徘徊,加多寶開始運營之後,王老吉的 銷量在一路狂奔。2003年6億元,2005年超過25億元,2009年突破100億元,2010年150億元,據悉,這家公司在2011年的收入或將突 破200億元。

王老吉的成功背後是深厚的涼茶文化積累,及專注'涼茶'而產生的品牌內涵所建立起的消費認同。涼茶已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市場已經為消費 者所認同,市場容量迅速膨脹。由於加多寶旗下王老吉品牌專注於涼茶,幾乎使得王老吉成為了'涼茶'的一個代名詞。這些文化積累,正是跨國品牌難以踰越的門 檻。也成為中國本土力量崛起的契機。

涼茶行業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快速增長,在飲料市場中的份額已逐漸提升。與碳酸飲料市場相比份額的此消彼漲,市場格局也由此出現了變化。

王老吉僅僅是國內眾多品牌的幾個代表而已。根據中國飲料巨擘娃哈哈集團的既定計劃,到2012年娃哈哈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一旦完成,娃哈哈將可能成為本土飲料企業中首個銷售收入上千億的企業。

更加激烈的廝殺

按照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數據,到2015年中國的軟飲市場有望從去年的490億美元增至860億美元。此外,中國人均軟飲消耗為46升,只略高於全 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遠遠落後於人均340升的美國。這個數字表明,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而這正是國內品牌打造自有品牌,打通營銷渠道,爭奪更高銷售額 的動力所在。

國內飲料業繼續高速發展。2011年上半年軟飲料產量為5580萬噸,同比增長29%。行業人士預測,未來5年,中國飲料總產量將繼續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飲料市場不斷增速,各個飲料企業紛紛在擴大產能,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

新的產能擴張計劃已經展開。譬如,加多寶已經實施總投資達10億元的王老吉罐裝生產線等重大項目,該工廠將位於廣東清遠佛岡,是紅罐王老吉涼茶在全國最大的濃縮汁生產基地。

跨國品牌的投資亦在擴大。2011年6月,百事可樂宣佈未來3年在華投資25億美元。2011年8月18日,上海可口可樂公司及在華裝瓶夥伴當天宣佈進一步加速在華投資步伐:從2012年開始,在未來3年將在中國市場再投入40億美元。

各大品牌在華投資增速,也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飲料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廝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3

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uyid.html

清朝執政者是滿族,對漢族提防著

其實有一種思潮,認定滿清是殖民者,那麽殖民地人民有權力獨立。所以和中國一樣,人家大蒙古國、滿州國、東土耳斯坦、大西藏國、臺灣國都應該獨立。群里的老鷹受到的就是這個影響。

這個是現在吹噓得厲害的。當初大炮他們口號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那人家被你驅逐了,是不是可以建立自己的滿州國和蒙古國?

後來在諾爾坎,就是呼倫貝爾這里,大蒙古國和大滿州國打了一仗,其實就是蘇聯紅軍和日本關東軍打仗。

所以你只要漢地,那麽人家臺灣國一獨立,今天就全是美軍基地了。今天還要清算啥蒙元和滿清嗎?

當年蘇聯的崩潰,起源於清算斯大林,繼而引發格魯吉亞族的離心。當時格魯吉亞民族精英組織捍衛斯大林運動,和蘇共中央對抗。後來蘇聯崩潰的第一分裂力量來自於格魯吉亞族。

清朝前期對漢化有顧忌,參考前金的歷史,所以留東北為自留地,作為未來的退路。

但其實入關之後,已經將關內的罪犯送到黑龍江為奴。而當地的滿族太窮養不起家奴,通常一筆錢就買身成自由居民了。

後來日本勢力進半島,引發大批朝鮮族非法移民,加上俄羅斯也移民,最後是開放東北移民。

其實當時是想也開放外蒙移民,但政府財力不夠。不過新疆開放移民,尤其是伊犁地區,後來影響重大。當然內蒙一早就開放移民了。這一系列行動對中國未來發展極其重要。作為農耕經濟,這是唯一的大幅度增加可耕地的舉動。

大家一定要明白,現代的國家概念是來自於歐洲,不能用來去套前現代的傳統王朝。

中國慶幸轉型成功,保住大量國土,才有現在複興的本錢。而且如果你移民新疆和西藏,西方媒體鼓噪,你完全可以用聯合國人權宣言,公民享受自由遷涉的人權來砸這幫丫。以前中國沒省,州府制度不是一樣管?

看了一個以色列作家的文章,認為西歐的民族觀是維系了遠古的部落觀,是人類紛爭和不和諧的根源。只有倡導文化上的一體化來消除部落的糾紛。

他認為世界上的兩個文化,中華文化和猶太文化非常相似,都是這個方向。所以西方自由派,支持分離中國的勢力,支持打擊以色列的勢力,是魔鬼的化身。 不光是中華和猶太的共同敵人,也是人類的共同敵人。看完笑死我了,呵呵。

 

井大,古代中國以勢力範圍為國界,對嗎?

不是啊。

普天之下,皆為王土。王的任務是教化,教化了化為之民。

 

那現在靠啥思想教化呢,現在宗教都成一鍋粥了,主義也沒人信了

宗教也不用太擔心,印度佛教和漢傳佛教就是兩碼事。

今天溫州就算是中國的耶路撒冷,也不會強於當年拜上帝會的廣西吧。

就算是"只見兩眼"教派,開放了民間暴力,你看上次三個殺手是怎麽被老百姓打死的。

不會重現昆明火車站惡性事件了。新疆那次,有店主本來想關門保護自己。看到有青壯年提板凳和木棒出來,就讓老婆和孩子上樓,自己抄根木棒也上去了。結果警察還沒到,三個殺手被拍死了2個。

其實就該搞小區聯防隊,平時大家多訓練,一有事幾個人聯合起來大棒子招呼,再配合便裝特警,人民戰爭對付恐怖分子

 

如果恐怖分子武裝實力上去了呢?

大家實力也上去了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13

伏特加民族不幹了!俄羅斯全民反制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3

Love-on-Vacation-Moscow-2

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步步升級,俄羅斯國民不幹了,全民奮起反制裁!

如果身在俄羅斯,人們將會在一家房地產公司門外發現這樣一塊招牌:“我們對制裁的反應?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僅為9.5%!”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稱,不僅是莫斯科,俄羅斯各地都湧現出了一些類似的現象。餐廳里有“反制裁菜單”;零售商提供“反制裁折扣價”;商場店家們開始對顧客發出警告,稱他們將不再向“俄羅斯的敵人”提供服務——所謂俄羅斯的敵人,是指奧巴馬和默克爾。

之所以冒出來這麽多諷刺的標語,俄羅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之所以強烈,原因很簡單:由於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針鋒相對的制裁與反制裁,西方國家流向俄羅斯的資金減少了,法國的奶酪和波蘭的蘋果也從莫斯科超市的貨架上消失了,一切都將俄羅斯人的心拉得更近。

華爾街見聞提及,昨晚,歐盟一致通過最新一輪對俄制裁方案,定於9月8日交由成員國政府批準。具體措施包括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擴大對石油行業技術的限制範圍以及增加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限制……

而俄烏緊張關系越升級,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國內支持率卻越高漲。華爾街見聞曾援引蓋洛普調查結果,普京在俄羅斯的支持率已達到驚人的83%,甚至比2012年當選總統時還要高。

俄羅斯商人Dmitriy Belobragin對《金融時報》表示:

這個國家感覺比以往多年還要團結。俄羅斯越來越團結一心,民族情感越來越堅固。大多數俄羅斯人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

就連俄羅斯富豪對國家的熱愛也不例外。Gennady Timchenko,這個俄羅斯富豪榜排名第六的巨富,同時也早已登上歐美制裁黑名單的人,上個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如果需要,明天我就將向我的國家獻出一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34

網友點評A股“瘋牛”行情:美股大跌 A股大漲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已完成62%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67

上證指數暴漲3.1%又讓股市成為大媽們的熱門話題了。網友表示美股大跌,A股大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已完成62%。不過金融地產“大象獨舞”的行情也催生了一個新名詞:滿倉踏空。

888

8

網友同時認為中國夢正在接近:

5

大多頭李大霄和任澤平當然也不甘寂寞:

2

33

股市哪里突然冒出來那麽多資金?請看但大師分解:

6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服:

7

股市為什麽漲?有錢就是任性!

4

最後你要猜什麽時候見頂?XX B基金還能走多遠?

0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12

券商”觸網“熱情升溫 民族牽騰訊廣發牽新浪展開合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85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化進程加劇,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巨頭合作日益密切,券商紛紛牽手互聯網巨頭。周二,民族證券推出“金融商城一網通”平臺,並落戶騰訊財經;廣發證券與新浪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internetfinance

民族證券推出“金融商城一網通”平臺,並落戶騰訊財經。該平臺致力於通過互聯網為客戶提供證券、保險、銀行、基金、信托等多元化金融產品,以及資產管理、個人融資、移動支付等一站式金融服務。民族證券負責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金融需求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騰訊負責向平臺導入流量和用戶。

今年2月,方正證券以132億元並購了民族證券。

同日,廣發證券與新浪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超級賬戶對接、產品合作、理財師平臺合作、交易通道、流量導入等領域展開合作。此外,雙方推出首款互聯網綜合理財方案“一齊發”。

今年以來,券商紛紛牽手互聯網巨頭。例如,方正證券在淘寶網天貓商城開設了泉友會旗艦店,國金證券聯手騰訊推出“傭金寶”,華泰證券與網易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券商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看重的是互聯網公司的流量和龐大用戶群體。絕大多數合作形式是:券商負責金融服務及產品內容,互聯網公司提供平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廣發證券總裁林治海表示,券商可以憑借大數據分析與產品創設能力,通過自創產品或引入外部產品,最終將各種合作互聯網平臺的“用戶”轉化為“客戶”,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產品創設才是互聯網證券的精髓所在。

近來,券商股在A股市場漲勢強勁。隨著A股走牛,散戶在賺錢效應推動下積極入市幫助股市成交量暴漲,過去幾個交易日兩市不斷刷新成交量新高。投資者對於券商板塊未來的盈利前景明顯轉好。昨日,券商股再度集體暴漲,領漲A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63

戰鬥民族:過去150年俄羅斯所經歷的重大危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02

在油價持續低迷和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雙重打擊下,俄羅斯經濟在2014年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不過對於“久經考驗”的戰鬥民族而言,過去150年的危機史讓他們有充足的理由保持“淡定”。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總結的俄羅斯(沙皇/前蘇聯)在各個時期/歷史事件的GDP(深藍線)及真實油價(黑色)對比【1860-2012年】: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史稱“二月十九日法令”;油價處於歷史高位。

1877-78年俄國-土耳其戰爭,油價上演過山車。

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亞歷山大三世上臺,對待異族強制推行“俄化”政策。油價觸及低位。

1904-05年俄日戰爭。

1905年俄皇尼古拉二世發表《十月宣言》,俄杜馬誕生。

1906-17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914-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後又因為臨時政府的措施不當,爆發了十月革命。

1921年列寧新經濟政策,俄羅斯出現饑荒。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1928年斯大林宣布工業國有化。

192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雅爾塔會議。

1947年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

1949年北約成立。

1950年朝鮮戰爭。

1954年蘇聯建立(世界)第一個核電站(奧布寧斯克核電站)。

1955年華沙條約建立。

1956年匈牙利革命/越南戰爭開始。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1968年布拉格之春。

1969年美蘇關系緩和,核武器限制條約簽署。

1979年伊朗革命,阿富汗戰爭開始。

1980年里根上臺,美蘇關系惡化,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兩伊戰爭開始。

1986年戈爾巴喬夫宣布政治改革。

1991蘇聯解體,葉利欽當選首任俄羅斯總統。

1993年憲政危機爆發。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盧布危機。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0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

2008年格魯吉亞-俄羅斯沖突。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

russia-1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76

令計劃12月15日仍為《求是》撰文 談民族工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10

令計劃,習近平,反腐,打老虎 

(原文載於《求是》雜誌,發布日期為2014年12月15日,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論述了事關民族工作全局最核心、最根本的道路問題,升華了我們黨對民族工作規律的認識,是指導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精神,關鍵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而奮鬥。

一、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加強黨的領導對做好民族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把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擺在突出位置。歷史經驗充分表明,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黨的領導都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民族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民族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都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加強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統戰部作為黨委在民族工作方面的職能部門,要會同民委等部門加強政策研究,搞好綜合協調,抓好督促檢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建設一支明辨大是大非、維護民族團結、熱愛各族群眾的高素質民族地區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聯系、服務、引領各族群眾的能力。

二、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正確政治方向,堅定不移貫徹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這些重要論述,廓清了關於我國民族理論政策的模糊和錯誤認識,明確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必須遵循的重大原則。

舉什麽旗、走什麽路,決定著一個國家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的性質和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政治上始終致力於保障各族群眾共同當家作主,在經濟上始終致力於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在文化上始終致力於發展民族地區科教文衛事業。可以說,同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相比,我國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複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也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唯一正確方向。民族工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動搖、不偏移。

三、必須堅持維護祖國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團結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這些重要論述,鮮明指出了必須把維護統一、反對分裂貫穿於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清晰劃定了處理民族問題的底線和紅線。

團結統一是福,動蕩分裂是禍。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才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民族偉大複興。我國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總體形勢是好的。然而,西方敵對勢力仍在加緊利用民族問題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我們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始終把國家統一作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敢於和善於同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作鬥爭。要深刻認識祖國統一是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則,在處理民族問題、開展民族工作中都要貫穿維護統一這條主線,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堅決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圖謀。

四、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中國把民族平等作為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反對任何民族壓迫和歧視;大漢族主義要不得,狹隘民族主義也要不得,它們都是民族團結的大敵。這些重要論述,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又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民族平等的時代內涵。

民族平等是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基石,也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體現。我國的民族平等具有廣泛性、全面性、均衡性,社會主義制度在保障民族平等上是徹底的、真實的。當前,我國民族平等的基礎是紮實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變,但損害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的事情也時有出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全面把握民族平等的科學內涵,切實保障各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要正確看待民族差異,尊重各族群眾的選擇,設身處地地理解和尊重少數民族的感情,尊重不同的風俗習慣。要逐步縮小發展差距,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平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最終實現各民族事實上的一律平等。要堅決貫徹民族平等政策,既反對大漢族主義,也反對狹隘民族主義。

五、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區域自治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源頭,我們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來、依此而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某個民族獨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個民族獨有的地方。這些重要論述,豐富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內涵,明確了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方向和原則。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這一制度。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存有這樣那樣的不同認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全面、完整、準確地把握這一制度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深刻認識中央政府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之間絕不是簡單的分權讓利關系,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必須把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切實穩定民族區域自治基本格局。另一方面,要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將兩者有機統一於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和維護國家集中統一的實踐之中,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區域自治權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相統一,保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和依法履行公民義務相統一,促進區域內全體群眾共同富裕和重點幫助相對貧困地區相統一。

六、必須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族幹部群眾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這些重要論述,指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的核心所在,明確了民族工作的戰略布局和著力重點。

緊緊把握民族團結這個中心,在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是總結我國民族關系發展內在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搞好團結是固本之舉,加快發展是長遠之計。當前,民族地區進入了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但民族地區市場經濟起步晚、競爭能力比較弱,少數民族群眾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願望日益迫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既要毫不動搖地促團結,積極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載體和方式,又要毫不松勁地抓發展,把發展落實到解決區域性共同問題、增進群眾福祉、促進民族團結上,走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地區特點的科學發展路子。

七、必須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思想精髓,鮮明指出了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努力方向。

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關鍵是要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刻認識到各族人民血脈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華民族共同體,既是文化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充分認識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休戚與共的歷史主脈,是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根本方法。要鼓勵民族地區和其他地區各族群眾跨區域、跨行業有序流動,推動各族群眾多方位、多形式地走動互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紮實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教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八、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各族群眾自覺按法律辦事,民族團結才有保障,民族關系才會牢固;要增強各族群眾法律意識,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鞏固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實踐路徑和保障。

堅持把維護民族平等、鞏固民族團結的體制機制、辦法措施用法律制度確定下來,是我們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民族法律法規體系,有力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以及民族區域自治的順利實施。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在法律和法治框架內開展民族工作。要深入開展法治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法律意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要堅決維護法律權威,堅持憲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別是對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系、破壞民族團結的犯罪分子,對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犯罪分子,無論什麽民族出身、信仰哪種宗教,都要堅決依法打擊。要大力推進人本執法,在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違法事件時,充分考慮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和心理差異,努力做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統一。

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偉大祖國的美好未來仍需各族人民共同開創。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族人民始終沿著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奮勇前進,一定能夠譜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篇章,共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83

誰的民族證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969

在設置了苛刻的轉讓條件、無人舉牌的情況下,政泉控股以超低價格獲得了民族證券的控股權。更奇特的是,民族證券管理層隨即以關聯交易的方式給予政泉控股以“慷慨”的回報。

在政泉控股與北大方正持續兩月的惡鬥之中,政泉控股的實際控制人郭文貴被頻頻提及,此人以及其控制的政泉控股,究竟是如何崛起並獲得民族證券控股權的?

關於郭文貴的公開資料很少。他連續兩年上了胡潤百富榜,在2014年的胡潤百富榜上,郭文貴家族排名第74位,財富總值為155億元,其公司便是“政泉置業”。

在北大方正與方正證券的多份聲明及公告之中,僅提到其指控的民族證券“實際控制人”郭文貴,在信托發行計劃中披露自己為方正證券相關股權的持有人,同時指責政泉控股兩家股東企業鄭州浩天和鄭州浩雲因獲得公司股權時“未出資”,因此不具備真實股東身份。

但對於郭文貴與政泉控股及民族證券之間的具體控制關系,北大方正則以已向監管部門“提供了全部信息及證據”為由,未向外界披露。

政泉發跡

1998年,郭文貴與知名演員朱時茂合資成立了一家“北京文茂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兩人分別出資300萬和200萬元,“文茂”二字便是從兩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來。不過,朱時茂隨後將股份轉讓他人。2002年5月,文茂投資更名北京摩根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摩根投資”)。

2007年,摩根投資變更為北京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其手中的一塊爛尾樓也隨之變更為“盤古大觀”,如今號稱“京城第一豪宅”。

與摩根中心相距不遠的“金泉廣場”也曾歸郭文貴所有,其開發商政泉置業負責人郭文平正是郭文貴之兄。

早在2005年政泉置業獲得金泉廣場項目開發權時,當時公司的兩家股東北京金浩投資及北京浩雲生物,便將金泉廣場項目連同政泉公司股權全部質押給了保利地產北京公司(下稱保利北京),並融資8億元。

而在2008年盤古大觀完成前期開發後,政泉控股原股東金浩投資和浩雲生物便以收回股權為由,向保利北京發起訴訟;而在通過訴訟獲得贖回股權資格後,兩家股東卻宣稱無力支付回購款13.7億元,並按保利地產於2008年5月14日發布公告,由郭文貴所控制的北京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盤古投資”)代為支付。

為此盤古投資將其所開發的北京盤古大觀A座寫字樓,以13.7億元價格“預售”給保利北京以支付股權回購款項,並約定於當年年底前以不高於15.6億元的價格回購相關樓盤。

就在保利地產公告發布兩天後,鄭州浩雲和鄭州浩天成立,並成為政泉置業股東。原股東北京金浩及北京浩雲則悄然退出股東行列。

從這一股東變化中不難看出,從真實出資的角度,政泉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正是“代償債務”的盤古投資及其控制人郭文貴——在此前盤古大觀的信托融資計劃中,郭文貴正是以政泉控股所持有的108億元方正證券股權為信托融資擔保。

股權轉讓疑點重重

2011年初,政泉控股(時名政泉置業)以16億元出資獲得了首都機場集團所轉讓的61.25%的股權,成為民族證券的控股股東。回顧這場引來市場諸多爭議的股權轉讓,無論是前期內定式的轉讓操作,還是其後民族證券與政泉控股之間的關聯交易,都令市場有理由對政泉控股的股東角色產生質疑。

財新傳媒早期報道顯示,早在2008年,民族證券當時的控股股東首都機場集團即有意將其並入旗下另一家券商金元證券,但“因為民族證券董事長趙大建的反對”,延宕三年的整合方案無疾而終,首都機場集團最終無奈拋售民族證券股權。

民族證券管理層的超常強勢,來自其特殊的背景:作為國內三家“會管券商”之一,民族證券早期黨組織關系、領導班子均由證監會管理、任命。盡管2008年底首都機場控股之後,民族證券正式脫離“會管券商”身份,但公司長期形成的強勢經營團隊,及董事長趙大建的背景,依然令身為大股東的首都機場無法控制。

民族證券董事長趙大建早年官至人民銀行總行局級幹部,1999年被任命為華夏證券負責人,在2005年華夏證券破產重組而身陷“審計風暴”之際,再度轉任民族證券董事長,此後一直任職至今。

據多家媒體報道顯示,在這場審計風暴中,北京市審計局審計報告認定趙大建應為華夏證券高達數十億元的巨額虧損“負主要責任”。

然而就在審計報告遞交北京市政府和證監會數天之後,趙大建卻被證監會推薦出任民族證券黨委書記,後擔任董事長至今。

而首都機場轉讓民族證券股權時,也設下了苛刻的轉讓條件。其時只有中海油、神華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不超過10家央企滿足條件,此外還要按照掛牌方首都機場的要求,組成三家以上的聯合受讓體。

《新世紀》周刊引述分析人士的觀點稱,設立如此高門檻的受讓條件,接盤者有可能已經內定,“明擺著不讓外人競購”。

最終,在無人舉牌的情況下,進入不久的政泉控股以16億元的超低價格將股權納入囊中:按其進入時受讓股權時2.75倍的市凈率計算,政泉控股此次受讓價格與原有估值相差18億元。

在以引發巨大爭議的超低價格獲得民族證券控股權後,民族證券管理層隨即以關聯交易的方式給予政泉控股以“慷慨”的回報:從2011年開始先後以“預付購樓款”、預付房租等方式,向政泉控股關聯公司盤古投資付出10億元和7.5億元資金,而在盤古投資無法交樓的情況下,依然任由對方將資金使用到此次並購前夕。

與此同時,南方周末記者在民族證券審計報告中發現,在2013年民族證券還以購買信托產品的方式,將8億元投入郭文貴控制下的另外兩家關聯公司裕達酒店和裕達國貿,而此項信托產品的發行方,正是北大方正控制下的方正東亞信托有限公司。

民族證券的“強悍”尚不止如此,在方正證券通過換股成為民族證券全資控股股東,政泉控股發起“舉報門”後,民族證券管理層明確拒絕方正證券入駐審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