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吃難吞的飯 它從慘業股變價值股

2014-04-28  NCW
 
 

 

一家曾在短短五年內,就面臨兩次經營危機的公司,如何浴火重生,順利轉型站穩利基市場?

近期回台灣掛牌上市的南茂,是半導體封測業的中段班,年營收僅約兩百億元,比封測龍頭日月光單月的合併營收還低,並在二○○四到二○○九年間,面臨兩次經營危機。理論上應該是投資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公司,但相反的,它卻是知名外資經理人眼中的好標的。

南茂原本是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股票,去年八月獲得以價值投資為主軸的美國對沖基金Baupost創辦人克拉曼(Seth Klarman)青睞,在一季內就投資持有近一○%的股份。

克拉曼看中的正是南茂不斷轉型求變、浴火重生的能力。

最早是從茂矽電子後段製程獨立出來的南茂,初期業務以記憶體封測為主,營收有九八%以上來自茂矽集團,關係緊密。二○○四年時,不僅身處DRAM「慘業」,偏偏又有一個最慘的「富爸爸」茂矽,經營受波及;金融海嘯發生後則被大客戶拖欠帳款,訂單量大減,最慘時負債約二百五十億元,約等於南茂顛峰時期的全年營業額,而被迫申請紓困。

南茂能在五年間成功挺過兩次經營危機,靠的全是董事長鄭世傑勤跑客戶安穩軍心,並勇於「吃難吃的飯」。

勤跑大客戶闢謠:董座每季親自拜訪穩軍心

過去被業界形容為「衝動、脾氣火爆」的鄭世傑,二○○四年開始,學著放下身段,養成每三個月就跑過一輪客戶的習慣。全因時任茂矽與南茂董事長的胡洪九,涉入茂矽內線交易與過去的太電掏空案遭檢調搜索,使茂矽集團陷入困境。

昔日的富爸爸,一夕間成了南茂經營路上最大的阻礙。

南茂財務長陳壽康回憶,當時公司正在擴張,卻被抽銀根,只好「左手邊錢賺進來,右手邊馬上把錢拿出去投資擴廠,」經營相當辛苦。鄭世傑也記得市場謠言漫天的狀況:「那時候在銀行團裡,只要掛個茂字就特別辛苦。而且很多客戶、競爭者,都幫我們放消息說:『南茂很危險。』」

為了闢謠,鄭世傑不論再忙,每一季都親自拜訪大客戶一輪:「去告訴客戶我們還很健康、現金還有、不會倒閉。我連續跑了三年,後來他們都說:『你不要來了,我知道你們很健康。』」

二○○八年金融海嘯,風暴再度來襲,南茂被飛索與茂德兩大客戶拖欠三十億元貨款,同時因大客戶倒下,單月營收僅剩三分之一,再度傳出倒閉謠言。早歷經過茂矽風暴洗禮的鄭世傑,一樣靠著親自拜訪客戶,度過難關。

但若單靠客戶相挺,公司實際上沒有新作為,也無法挺過危機。因此南茂在金融海嘯後積極轉型,調整客戶與產品組合,不跟大廠做同樣的產品,並且「吃難吃的飯」,鄭世傑開玩笑的說。

調整客戶組合:主動找上品管最嚴的大廠

鄭世傑口中「難吃的飯」,就是挑戰「別人不敢吃」的客戶,他主動找上記憶體大廠美光,要求提高合作的業務量。

一位產業分析師表示,美光對產品的要求高,但毛利通常相對低,往往不會是代工廠合作的第一選擇。鄭世傑也坦承:「美光那時候是最辛苦的,品質要求嚴格,價格也tough(嚴苛)。」

陳壽康表示,所謂辛苦,是美光多將產品賣給戴爾(Dell)、惠普(HP)等一線大廠,因此品質要求相當高,常會回頭檢驗南茂的生產線流程,並抽查產品,「一般賣給台灣現貨市場不會有這些要求,而且美光的交貨期也壓得比別人緊,作業時間更急迫,這些都會墊高生產成本。」

南茂靠著豐富的DRAM封裝經驗,成功吃下訂單,來自美光的營收在去年第三季達到最高點,單季約八億五千萬元,是金融海嘯時的三倍。

為轉型自斷後路:賣DRAM機台,轉驅動

而為了徹底轉型,鄭世傑甚至不惜斷了後路,在二○一○年DRAM市場好轉時,把最多曾貢獻南茂近三成營收的標準型DRAM測試機台全數賣掉,僅維持少量的利基型DRAM封裝業務。鄭世傑認為:「如果真的要轉型,就要徹底,不然跨那麼多領域,每個領域都不夠solid(堅實)。」因此毅然決然的賣掉機台,將資金持續投注於轉型後的主力產品驅動晶片上。

目前南茂主要產品有驅動晶片、快閃記憶體和利基型DRAM等,幾乎不與日月光或矽品等大廠重疊。鄭世傑開玩笑的說:「像是台積電也往後段製程做了嘛,看到那個大胖子就要閃邊一點……,我們都吃這種難吃的飯才有利潤。」

勇於面對產業逆風,並懂得取捨,讓南茂從一開始依賴母公司茂矽九八%營收,挺過金融風暴而成功轉型,到目前營收比重平均來自五大類產品,與過去依賴單一產品、少量客戶大不相同,不僅外資有信心,連作風穩健的封測大廠矽品,也看好其發展,長期持有約一成五的股份。

南茂的故事,正是此刻面臨轉型的台灣電子產業,一個危機求生的借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30

希臘攤牌:銀行業股債近新低 恐慌情緒波及歐元區邊緣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61

周一,希臘新總理重申拒絕接受進一步國際援助項目,希臘銀行業股債齊跌,均接近歷史新低。希臘緊張局勢波及歐元區邊緣國,西班牙、意大利國債利差擴大至四個月新高。

希臘總理Alexis Tsipras重申拒絕接受進一步國際援助項目,這引發人們對希臘政局的擔憂。希臘銀行業股債齊跌。

僅僅三個月前,投資者為追求更高收益率,買入大量希臘銀行業債券,將相關債券交易價格推升至接近面值。此後,隨著極左翼政黨Syriza支持率攀升,債券價格下挫。上周,投資者認為希臘局勢有緩和跡象,希臘銀行業債券在暴跌後出現回暖。不過,周一,此類債券再度下挫,目前價格僅為面值的60%。

greekbond

希臘銀行業股價下挫,大部分位於歷史新低,也即比歐債危機最嚴重時的價格還要低。

greekbank

希臘政局緊張,波及到了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歐元區邊緣國國債。周一,葡萄牙國債利差擴大了16個基點;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利差擴大了12個基點,創四個月來新高。

periphralspread

事實上,恐慌情緒蔓延,並非毫無依據。最新民調顯示,反對緊縮政策的西班牙左翼政黨Podemos支持率為27.7%,較上個月的28.2%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第二名執政黨的20.9%,幾乎可以確定拿下今年的大選。該黨領袖視希臘反對緊縮政策的Tsipras為榜樣。

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對希臘問題頗為悲觀,他預計希臘將不得不退出歐元區,退出只是時間問題,其他歐元區國家不會冒險再提供貸款。只要希臘還留在歐元區,希臘危機就不可能解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05

銀行業股投資四要素分析:新金融,新價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8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0 13:23 編輯

銀行業股投資四要素分析:新金融,新價值
作者:肖斐斐 向啟

銀行股投資底線:系統性風險預期穩定,確立1XPB估值下限。我們認為,銀行股凈資產穩定(確認估值底部)的最重要原因是由於長期/系統性風險預期的穩定,這主要來自於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妥善處理與化解風險。我們預計2015年地方債務風險穩定,全年演繹邏輯推測如下:(1)債務端,確認地方政府債務存量規模,小規模替換存量債務,新增債務受約束發行,穩定金融體系債務風險預期;(2)資產端,發展PPP等模式加快存量資產盤活,保證在建項目穩定推進;(3)風險端,納入政府專項債務的部分還本付息正常,銀行貸款和表外融資風險暴露適度增加(預計不良率增加0.5%以內)。在短期結構性信用風險暴露方面,銀行多種方式積極應對、有能力維持報表不良率平穩上升,2015年末不良率或在1.27%-1.59%。風險因素即底線思維,預計銀行股估值底部是15年1倍PB。

銀行股投資要素之一:流動性預期樂觀。2015年,流動性來自於三個方面:1、貨幣寬松格局有利於金融類資產:前次降準,由於是被動對沖資金流出,對流動性的改善並不顯著;但我們判斷,無論央行如何糾結、如何預期管理,在經濟下行期需要貨幣適當寬松,整體宏觀格局是有利於金融類資產的,包括債券和權益類資產。2、居民理財對權益資產偏好增加,穩定的銀行股受長期資金青睞,不僅僅是銀行理財資金池的作用:一方面,債權類資產收益下降、無風險收益率下降,剛兌被打破,債券類資產偏好減弱;另一方面,改革需要發展資本市場,權益類資產受青睞程度增加。3、資本項目開放的新進程,包括滬港通之後的深港通、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後的資本市場開放。

銀行股投資要素之二:制度改革推進。兩會之後金融改革會加速推進,2015年重點是存款保險制度、商業銀行法調整預期、銀行破產制度等。上述制度建設,將有利於銀行貫徹市場化經營思路,促進商業模式轉型;不僅如此,金融反腐推進,旨在約束金融體系中非市場化的部分,有利於行業長期經營。

銀行股投資要素之三:新金融業務模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中國金融也需要轉型發展,利率市場化已在顯著推動銀行業進行綜合化和市場化的改革,商業銀行改革的業務實踐已然展開並初具規模,具備客戶、渠道、資源優勢且具備轉型潛力的銀行或將脫穎而出。拆分銀行資產負債表發現,除了股票通道型業務由於牌照限制無法介入以外,銀行已開始布局綜合化金融業務:資產端:依托客戶資源和投行模式,打通融資一體化;負債端:低成本的同業資金吸入,同時打造財富管理平臺;盈利模式:轉型成為不僅僅依靠利差收入,而是具備客戶、平臺、業務資源的新金融企業。以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為例,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想像空間廣闊,但2015年保持理性預期,發行規模5000億以上、對盈利正面影響2%以上。

銀行股投資要素之四:券商牌照放開預期強烈。從決策層的角度,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金融效率,是進一步釋放制度紅利的突破口,適度引入良性競爭有助於這一進程,向商業銀行有條件開放券商牌照可能成為大勢所趨。證監會稱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基礎上申請證券期貨業務牌照有關制度和配套安排,相關工作在進行中,並需履行必要程序。事實上,銀行的綜合化金融步伐早已展開,通過並購、合資、交叉持股、深度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證券類業務,是商業銀行下階段創造增量的重要手段(不宜孤立看待券業收入,應考慮與銀行現有資源的協同),亦成為估值提升的一大催化要素。

維持行業積極推薦觀點,估值提升空間顯著,建議布局轉型個股。我們預計,上市銀行業2014/15/16年凈利潤同比增速8%/2%/4%,15年1季度行業利潤同比增8%:大銀行約5-8%,股份制銀行8%-15%,城商行15%-20%。行業層面我們構建的行業DDM模型顯示,匹配可持續的15%的ROE水平、假設未來3年盈利複合增速5%、銀行股估值有望回升至1.5XPB。投資觀點上,尤其建議配置轉型個股,重點關註受益流動性改善、具備市場份額提升、商業模式轉型溢價的銀行,興業銀行(大金融平臺+投行化轉型)、平安銀行(綜合金融發展)和浦發銀行(上海國資金融平臺+移動支付),關註招商銀行(商業模式轉型)。


來源:中信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14

實力取勝:殯葬業股AGM奇想

1 : GS(14)@2012-06-07 23:03:2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7/98738

送畀你囉,陳生...

今期樓上壹仔有個古仔好正,講班股民蝕到飛起,一於出席上市公司股東會、數臭管理層兼食番餐補數。文中介紹各間公司的股東會都準備不同食物招呼股東,唔講唔知,原來最豪係彤叔做主席嘅萬邦投資(158),今年擺咗十幾圍,盆菜加點心,做佢股東都算唔錯喎!唔怪得萬邦股價咁硬淨啦!
小股東食七咁食當補償

小弟覺得隻萬邦他日大有機會賣殼或轉型,因為淨係大股東鍾明輝同埋彤叔,已經夾埋揸咗74%,再加埋呢批長期支持嘅小股東,條街基本上冇乜貨!更重要是,公司已經冇乜特別業務,得番位於中環兩幢商廈收租,如果一個唔覺意趁好價賣咗,公司就得番隻殼。
好多股東會都有得食、有得拎,例如霸王(1338)送涼茶,旭日企業(393)送T恤,之不過做殯葬業嘅中國生命(8296)、仁智(8082),呢兩隻股都輸咗好多人錢,班小股東去到股東會,會唔會真係食七咁食、報仇咁報?佢哋或會送衣包或者香燭,又或者送龕位畀小股東咁呢?

陳承龍
爽報專欄作者
2 : GS(14)@2012-06-07 23:04:04

今日壹仔講呢樣
3 : RY(2041)@2012-06-07 23:16:31

2樓提及
今日壹仔講呢樣


金地可以諗諗佢...
4 : GS(14)@2012-06-07 23:46:44

呢隻真是等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