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貝昂創始人反炮轟:格力董明珠,“你才是小偷”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41.html

i黑馬:上周末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參加某活動時發表演講炮轟小米,並稱小米空氣凈化器抄襲巴慕達是小偷行為。不久後社交平臺上遍興起了格力侵犯國內空氣凈化器品牌貝昂科技專利的事情。對此貝昂創始人冉宏宇發表公開信,指責格力利用合作之名搶奪空氣凈化器專利。

資料圖
資料圖 
 
公開信中冉宏宇稱兩次被格力“忽悠”。

第一次為貝昂和格力在2008年關於空調設備的研發上,在關鍵技術獲得很好的測試結果後,格力單方面關停了該項目。之後2012年在空氣凈化器領域的合作,格力又在設備上市不久後叫停了項目,並在不久之後推出了類似技術的空氣凈化器。

冉宏宇還表示格力方面給合作時貝昂提供的技術申請了專利,並稱此為格力核心技術。這個騙取技術資料的行為比小米抄襲巴慕達更惡劣。(大可)

以下為公開信全文:

看董明珠炮轟小米有感:誰偷走了海歸的創新報國夢

下午有朋友給我轉了幾篇帖子,大意是說董明珠沒有資格罵小米是小偷,格力才是真正的小偷。文章的主角是格力和貝昂,我有必要出來澄清下整個事件。

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就是個理工男,誇張點兒說算個學霸, 90年代初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讀書,本科畢業後獲得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一直讀到博士,博士後。畢業後又在矽谷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幾年。主持過為蘋果,Intel做的項目。作為70年代出生的人,受的是最正統的教育,總有一種”科技報國”的情懷。看到中國發展迅速,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心潮澎湃,受政府感招,和同樣是留美博士的太太於2010年一起辭去矽谷的工作,回國創辦了蘇州貝昂有限公司。目前還算小有成就,入選了中組部的“千人計劃”,同時也受邀擔任國家863室內空氣凈化技術課題的專家評審組成員。貝昂作為最早進入空氣凈化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也獲得了較高的行業地位和認可。

然而就向所有純技術型的海歸創業者一樣,我們也飽經了國內殘酷的商業環境的洗禮。我們“創新報告”的夢想不斷地被無情的擊碎,其中對我們的夢想和信念動搖最大的恐怕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了。

早在08年,經珠海科技局推薦,我們帶著“離子風”凈化器的原型機從矽谷飛到了格力,“0耗材,0聲音”的技術特點,打動了還在制冷研究院的肖工和馬院長,格力希望把“離子風”技術運用到空調上。我們其實對格力並不了解,只知道它是全世界空調的龍頭企業,肯定是一家非常尊重商業道德和國際規則的企業。那時我們不懂商業,我們的價值觀也非常簡單,我們掌握了很好的原創技術,如果可以和格力合作,讓我們的技術進入幾十億的用戶家中,提供潔凈空氣。對一群一心搞技術的人來講,這是多麽自豪的一件事。於是我們一起回國創業的幾位留美博士,以及所有的技術人員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到了這個項目上,樣機測試結果也非常的好,。可是突然有一天,格力說你們回去吧,這個項目停了。一年多的付出沒有一點回報,我們很受打擊。但是我們說服了自己,一定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格力合作不成功就當交了一次昂貴的學費,我們只要專註於把自己的凈化器做好就行了。

到了12年,霧霾四起。貝昂獨創的“離子風“空氣凈化技術以完全靜音,無耗材的優勢迅速成為凈化器市場的一個明星。同時格力也在董總特別關註下,重新啟動了空凈項目,內部叫做“D”項目,還單獨成立了空凈技術部,由原來在制冷事業部的肖工牽頭,應該是對“0耗材,0噪音”的印象太深了,肖工又找到了我們。有過之前的失敗經歷,我一開始沒有答應,但架不住家電院的王院長、趙部長一再保證:“這是董總親自抓的項目,一定不會不了了之”,而且還帶來了合同:格力負責外觀及風道設計,貝昂負責電子、機構及材料等核心模塊,機器上市後,貝昂轉作核心部件供應商。畢竟,能搭著格力這艘大船,普及“離子風”凈化器,對我們做技術的人來說,能幫助我們更快實現創新的夢想。再一次,我們全情投入了,毫無保留地幹了一年多,我們帶他們去我們的實驗室,帶他們去見我們的供應商,手把手幫助他們一條線一條線的畫出草圖,毫無保留的從ABC解釋為什麽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實現這麽獨特的功能。KJFC230樣機驗收那天,我們都很興奮,忽然有一天,他們再一次叫停了項目,帶走了設計圖紙,又切斷了所有的聯系,我們又兩手空空的回到了貝昂。我知道,我們這一次又為別人做了嫁衣。我們只能安慰自己,也許格力認為我們這個技術還不成熟,他們或許選了另一條技術路線去實現“中國創造”了吧。

中文有句話,“可以一而再,不可再而三“。英文也有一句話,”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兩次被格力忽悠,我這個加州理工的大博士也真是夠shameful的了。但我依然心存幻想,如果格力重新啟動KJFC230項目,還是會找貝昂合作吧。畢竟雙方簽字蓋章的保密協議,合作協議,會議記錄余溫尚存。最底線也得尊重一下貝昂所擁有的幾十項專利吧?

然而可能因為我永遠只是個搞技術的人,搞不懂商人是怎麽想,怎麽做事的,也可能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國內有些企業的無底線已經遠遠超過我的想象能力了。

2014年,格力推出了“KJFC230”離子型空氣凈化器,主打”0耗材“,我們毫不知情

我們在CCTV-1做了廣告。卻發現同樣是貝昂標誌性的技術,還有一款產品也在CCTV-1做廣告。不同的是,他們買下了比我們更好的時段,是我們付不起廣告費的黃金時段。

他們申報了技術創新獎,聲稱這是他們的另一項“核心技術”

董明珠開始炮轟小米偷竊,同時宣傳“自己研發“的無耗材凈化技術”,格力從來不偷。

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因為這種行為不叫“偷”,而是叫做“搶”。

小米必竟在發布會上還提了“巴慕達”的名字。小米至少沒有騙取巴慕達的所有技術資料。沒有讓巴慕達花兩年時間人力物力幫他們開發出產品,然後一腳踢開,說自己“掌握核心科技”。如此得來“核心技術”,是在“中國創造”還是在扼殺“中國創造”?

如果在”偷“的基礎上技術能有所提高,我們也會心存一絲尊重,可惜僅偷到皮毛的格力凈化器幾乎沒有一點兒凈化效果。

我們都是搞技術的,創新報國是我們唯一的夢想。然而創業5年來,這個夢想幾乎被現實打擊的支離破碎。所謂的國際知名企業的如此無所顧忌的侵犯知識產權,踐踏商業道德的行為,正在無情的摧毀整個中國的“創新之夢”。

我從年少時開始,就追隨著心目中的偶像錢學森先生,進入他創辦的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又進入他成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空氣動力學。先生彌留之際留下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麽中國有這麽多大學,卻出不了一所加州理工那樣有創新精神的學校,我們的教育體制出了什麽問題?我也要請教一下尊敬的董明珠女士,中國有這麽多向格力一樣規模達到世界一流的企業,卻問什麽創造不出世界級的創新。如果大企業都靠抄,靠偷,靠搶,創新還能有生存的土壤嗎?

最後我真誠的邀請董總到貝昂來看看,了解一下一個小企業是怎麽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還咬牙堅持創新的。希望董總作為商界領袖,帶頭尊重知識產權,尊重商業道德。不要偷走我們的“創新夢”。

冉宏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78

格力成為萬達商業基石投資者 或攬下萬達所有電器生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061943.html

董明珠稱,格力和萬達已達成戰略合作,在雙方合作基礎上,“可能以後它(萬達)所有的電器產品都是我們提供的。”

力電器(000651 SZ)董事長董明珠1月9日下午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確認了格力對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業,03699 HK)的基石投資。(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董明珠稱,格力和萬達已達成戰略合作,在雙方合作基礎上,“可能以後它(萬達)所有的電器產品都是我們提供的。”她指出,格力成為萬達投資者以後,萬達未來在全球和電器產品相關的投入,也可能由雙方共同合作。

12月23日,萬達商業地產在港掛牌上市。圖為王健林與眾人合影緊挨董明珠。

去年12月10日,萬達商業在香港IPO。曾有媒體稱11名基石投資者鎖定了此次IPO超過56%股份,其中格力電器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香港格力電器銷售公司認購2億美元成為基石投資者之一。

萬達商業披露的文件中現在還沒有其基石投資者詳情,格力此前也不願正面確認此次投資。對於投入的金額以及股權占比等細節,董明珠未對記者作出回應。

萬達商業最新公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萬達商業及附屬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實現合同銷售收入1601.5億元,較2013年度上升了26.8%,持有物業面積為2157萬平方米,較2013年底上升了32%。

其IPO資料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萬達已開展175個物業項目,其中已完工71座萬達廣場,正在開發和計劃開發88座萬達廣場,並正在6個城市開展“萬達城”新項目,萬達還有其他物業項目。未來如進展順利,上述項目組合累計物業面積將達到約8470萬平方米。另外,萬達也正在海外積極布局商業地產項目。

格力和萬達的合作去年上半年已有征兆,就在格力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計劃曝光後不久,在一個格力光伏中央空調的央視廣告中,王健林友情襄助,和董明珠一起上鏡。

據記者了解,光伏空調是格力去年研發的新產品,在董明珠眼中,這種不依賴城市電網的獨立空調系統可能就是格力的未來。“我一年要拿幾十億的投入用來做研發(包括光伏空調等產品),這些研發可以支撐格力100年的持續發展。”董明珠表示。

董明珠重資砸下的未來,需要找到一個具有相當實力的地產合作夥伴。

去年2月份,格力電器曾公告稱,珠海市國資委擬將不超過格力集團49%股權公開掛牌轉讓引進戰略投資者。此次格力對萬達商業的投資,市場曾傳聞這只是董明珠、王健林戰略合作的第一步,雙方未來還可能有更多合作空間。

根據公開資料,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是格力集團,持有18.22%股權,格力集團也是格力地產(600185)的大股東,持有51.94%股權。珠海市國資委持有格力集團100%股權,格力集團未來將如何引進戰略投資者,取決於政府的態度。

格力電器去年2月份的公告確認,珠海市國資委擬將格力地產51.94%股權及債權等資產,以無償劃轉方式註入珠海市國資委新設立的全資公司。對於格力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進展,董明珠稱“正在進行中”。(本報記者王珍亦有貢獻)


(編輯:明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951

格力電器的內外機構圍城現象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37107677
證券市場紅週刊作者:陳紹霞
  QFII青睞有加VS公募基金持續減持
  2014年,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10億賭約始終是各大財經媒體關注的熱點話題。喧囂的背後,鮮為人知的一點是,當各大財經媒體都在關注10億賭約時,格力電器卻成為2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最受QFII青睞的上市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QFII持續增持格力電器,QFII合計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比例一度突破30%的監管紅線;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公募基金近年來持續減持格力電器,基金合計持股比例下降過半。格力電器似乎是一座圍城,曾經重倉持股的基金逐步淡出,另一方面,隨著政策面將QFII持有A股比例上限由20%上調至30%後,QFII對格力電器情有獨鍾,大舉進入。其玄機何在?
  QFII大舉增持,持股比例一度突破30%紅線
  2014年2月19日,深交所網站披露,QFII合計持有格力電器股票7.84億股、佔格力電器總股本的26.7%,此後一年多來,深交所每一個交易日盤後持續發佈QFII合計持有的格力電器股票數量和持股比例。
  一些網友注意到,格力電器是滬深兩市兩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惟一一家由交易所持續發佈QFII持股總數和持股比例的上市公司。為什麼?
  深交所持續披露格力電器QFII持股信息,是由於QFII對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達到了應披露的要求。深交所發佈的QFII交易實施細則規定:「所有境外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總和,不超過該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30%」、「所有境外投資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A股數額合計達到或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的26%時,本所於次一交易日開市前通過本所網站公佈境外投資者已持有該公司A股的總數及其佔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深交所還規定,一旦QFII合計持股比例超過30%,應在5個交易日內對超過上限的部分予以減持。根據深交所發佈的QFII信息,QFII合計持股格力電器的比例曾短暫突破30%的紅線。
  由此可見,之所以深交所只披露格力電器的QFII信息,是因為只有格力電器的QFII持股比例超過了26%(且長期保持在26%以上)的應披露要求。

  深交所網站顯示,2012年12月5日,QFII合計持股格力電器4.85億股、佔其總股本的16.05%。此後,隨著證監會上調QFII持股比例上限至30%,QFII大幅增持了格力電器,持股比例由16%上升至29%以上。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沒有30%的持股上限,QFII持有格力電器的比例很可能已經超過了30%。
  公募基金持續減持格力電器,持股量下降過半
  與QFII持續增持格力電器、對格力電器格外青睞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年來,公募基金持續減持格力電器股票,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數量下降過半:
  2012年末,基金合計持股格力電器股票97002萬股,佔格力電器總股本的32.25%,2013年末基金合計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數量下降至71337萬股、持股比例降至23.72%,2014年6月末,基金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數量進一步降至48093萬股、持股比例降至15.99%。一年半間,基金合計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數量下降了一半以上。在此期間,QFII大幅增持格力電器股票,持股比例由16%上升至29%以上。

  近年來,曾經重倉持有格力電器的公募基金持續減持,持股比例下降過半。而QFII卻大舉增持格力電器,乃至一度突破30%的紅線。格力電器機構投資者間顯現出圍城現象,其背後有何玄機?
  格力圍城現象簡析
  事實上,早在2012年,QFII持股上限為20%時,QFII持有格力電器股票比例就達到了16%的交易所應披露要求,此後,隨著證監會將QFII持股比例上限由20%上調至30%,QFII又持續加倉,持股比例上升至29%以上。可見,QFII長期以來一直堅定持有格力電器。
  2014年前3季度,格力電器股價下跌了15.1%,在此期間,QFII持股比例由年初低於26%(2014年2月19日首次達到26%的應披露比例)上升至當年9月末的28.62%,2014年4季度,格力電器股價上漲了33.9%,在此期間,QFII持股比例由28.62%上升至年末的29.45%,其間一度突破30%的紅線而遭遇強制減持。可見,無論是在格力電器股價下跌期間,還是在格力電器股價上漲期間,QFII都持續增持格力電器股票。
  近年來,無論格力電器股價短期內上漲還是下跌,QFII不斷增持格力電器股票,以至於越跌越買、不離不棄。由此可以看出,QFII買入格力電器股票,不是追求短期內股價的上漲,QFII對格力電器的投資應該是一種基於其內在價值的長期投資行為,而不是追逐其短期價格的波動而獲取波段收益。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持續減持格力電器,則難免有朝秦暮楚、追隨市場熱點之嫌。分析顯示,基金持續減持格力電器,緣於其追逐市場熱點的投資風格,而不是基於價值判斷。
  事實上,基金對格力電器持股比例持續下滑,並非始於2012年。在上一輪以大盤藍籌股為主導的牛市行情中,大盤股備受基金青睞,基金對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曾於2007年末達到41.03%。此後隨著A股走熊、大盤藍籌股走弱,小盤股、垃圾股逐漸成為市場熱點,公募基金追隨市場熱點,持倉逐步轉向小盤股、甚至垃圾股,格力電器遭到基金的持續減持。
  被基金持續減持的不只是格力電器,大盤藍籌股在此期間都遭遇基金大幅減持,以銀行股為例,2007年末基金持有的招商銀行股票佔流通股本的65%,至2014年6月末,基金持有招商銀行股票佔其流通股本的比例僅為5.33%(詳見表3)。

  從基本面來看,格力電器多年來經營業績持續增長,2007年~2014年間格力電器淨利潤由12.7億元增長至141.2億元,7年間增長了10.1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1.1%,最近3年其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也高達39.2%;格力電器披露的2014年業績快報顯示,2014年格力電器淨利潤由上年的108.7億增至141.1億,同比增長了29.8%(關於格力電器的基本面,筆者擬進一步撰文分析探討)。
  由此可見,基金過去多年來持續減持格力電器股票,並不是由於格力電器基本面惡化,而是由於基金追隨市場炒作熱點,棄大盤藍籌、增持小盤股、甚至垃圾股的投資風格所致。
  去年10月初,筆者曾撰文《A股市場重回莊股時代》,對去年前9個月A股市場股價與業績表現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大盤藍籌股的業績表現遠優於小盤股,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皆顯著優於小盤股,但股價表現卻遠遜於小盤股。

  以格力電器為例,2013年期初淨資產收益率為40.65%、市值20億以下的小盤股201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僅為0.74%;2010~2013年間格力電器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6.48%,市值20億以下的小盤股同期平均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50.3%;去年前3季度格力電器股價下跌15.1%,而市值20億以下股票的股價平均漲幅高達69.5%。
  由此可見,公募基金近年來持續減持包括格力電器在內的大盤藍籌股,增持小盤股甚至垃圾股,並不是基於價值判斷,而是基於短期股價表現,追逐市場炒作熱點的行為。
  分析表明,格力電器的圍城現象是由於QFII與公募基金投資理念、投資風格的不同所致。公募基金熱衷於追逐市場熱點,拋棄大盤藍籌,QFII對格力電器的投資應是基於其內在價值的長期投資行為,而不是追逐其短期價格的波動以獲取波段收益。■
  (作者係深圳紫金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08

董明珠:格力手機沒有預裝99張個人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9646.html

董明珠:格力手機沒有預裝99張個人照

一財網 王珍 2015-09-22 23:16:00

當被問及“格力手機設計這樣的開機畫面,你想給用戶說什麽”時,董明珠說,手機開機畫面是希望用戶在使用中提出建議,“讓我們的手機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國制造業正面臨拐點,是轉型升級,還是向下衰落,大家都在憂慮。9月22日,在珠海舉行的“中國制造業高峰論壇”傳遞出聲音:中國制造必須實現核心技術創新,才能在世界上擦亮中國品牌;而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是中國制造升級的突破口。

作為主辦方的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當天下午對話多位80後的創業者,共同探索“互聯網+中國造”的轉型之路。董明珠認為,中國制造不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將無法存在。“互聯網是先進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提升產品品質保障,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格力手機正是格力智能家居戰略、把家電產品聯網的一步重要的棋子。不過,最近卻有傳聞稱,董明珠把自己99張個人生活照放到了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中,引發爭議。董明珠對此,進行了辟謠與澄清。

“開機畫面要尊重消費者”

在會上,當被問及“格力手機設計這樣的開機畫面,你想給用戶說什麽”時,董明珠說,“我以後做手機,一定要比蘋果更好,這個理想要存在。手機不只聽電話、發信息。我做手機,是希望成為物與物、物與人的聯接。我有先天優勢,要聯的家電我在做,我相信我們的手機會做得最好。”她說,手機開機畫面是希望用戶在使用中提出建議,“讓我們的手機更好地走向世界”。

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是收集用戶反饋的途徑。但如果有50%的用戶要求把開機畫面去掉,你會同意嗎?董明珠說,最近市場上有謠言,說董明珠把99張生活照放到格力手機里,“這不可能,因為這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她辟謠說,開機畫面首先是要尊重消費者,沒有人說不要這個開機畫面,很多消費者說“換張漂亮的更好”。

“降價與新品不矛盾”

當天,格力發布了四款新品,不是手機,而是油畫空調、磁懸浮離心機(大型中央空調)、晶弘瞬冷凍冰箱、TOSOT(大松)零耗材空氣凈化器。

2014年9月底,格力掀起了空調業的價格戰。一年過去了,最近格力再次在“國慶前”在廣州等地舉行大型的低價促銷活動。這次格力正式推出兩個子品牌和四款新品,不矛盾嗎?

董明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要關註的,一是市場,二是員工。“不是靠賺取暴利贏得市場,回饋消費者,你才有更大市場。當你的產品比別人好、價格比別人高很多的時候,可能會改變消費者的選擇,他會想反正有維修。他並沒有想到使用時受到的困擾,第一想到是采購的價格,所以去年開始格力進行價格調整。所以,我們價格打下來後,市場空間更大”。

在發布會期間,董明珠坦言,今年的半年報,格力電器的銷售數字確實變化(有所下降)。她解釋說,“我們今年是調整時期,銷售下滑有以下原因:一是材料成本發生變化;二是主動降價,規模時代還要賺30%的利潤不合理,材料成本下來,產品價格也要下來,以格力一年5000萬臺空調、一臺降價300元算,一年就減少150億元收入,我願意奉還給消費者。”

價格調整與發新品之間不矛盾?她認為,“沒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兩個月後也會有新品。”

晶弘冰箱、大松小家電進入格力專賣店渠道銷售已有一兩年了,為什麽現在才正式發布這兩個品牌呢?董明珠解釋說,“我們內部通過一年的質量整頓、技術突破,選擇今天發布,是因為它(新品牌的產品)已經有獨特之處。”

“格力仍然是專業化”,她接著說,現在上遊的電機、壓縮機、電容、控制器等核心部件,格力都是自己做的。“我有好技術,為什麽不把它展開?所以從專業化到多元化。但我們隨時隨地要保持專註,如手機業務的研究、開發都要專註,只是我們要服務於更多的領域。”

今年年內能買到格力手機嗎?“能呀!”董明珠說,今天沒發布,不等於沒有格力手機。

三年內完成自動化改造

在布局智能家居、智能化產品的同時,格力還在積極推動智能制造。董明珠透露,格力將在“三年以後完成自動化生產的改造”,格力還成立了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9月21日下午參觀格力電器珠海總部工廠時,格力模具廠的負責人介紹,格力計劃2018年前在模具上投入25-30億元,格力模具業務的產值去年6億元,今年預計做到10億元,計劃2018年做到35億元。

格力正在往上遊不斷延伸,從家電產品到模具制造,下一步是生產模具的機械設備。上述格力模具廠的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格力是多家日本、德國機械裝備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大客戶,格力希望未來自己也能生產出這樣高精度的機械設備。

事實上,缺乏上遊核心技術,一直是中國制造的“痛”。負責“中國制造2025大課題調研”的瞭望智庫總裁吳亮介紹說,2013年中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占中國出口的95%,但是中國制造“大而不強”,外來技術的依賴度達到50%,技術轉化率只有10%。雖然中國許多產品的產能在世界居於首位,但中國的汽車發動機、高速列車的制動裝置都100%依靠進口,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也大部分靠進口。“未來十年,中國要大力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基礎的實體經濟,否則不能實現真正的大國崛起。”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十年前開始做世界科學技術轉移過程的研究。她說,美國航空管理局每年向民用市場轉移50項技術,如果中國的航天技術也能加快向民用市場推廣,將可以助力中國制造核心技術的突破。她建議,航天的臉譜識別等自動化技術,是否可以與格力的智能家居相結合呢?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經理邵曉鋒認為,未來互聯網技術將是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抓住互聯網、大數據機會,可能是中國制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難得的機會。

董明珠呼籲,從今天起,每個人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當天,格力還聯手徐工集團、金蝶軟件等多家企業共同發起“六贊六反”的倡議,贊揚創新,反對抄襲。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77

朱江洪:離開格力這三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810.html

朱江洪:離開格力這三年

第一財經日報 王珍 2015-10-15 22:12:00

朱江洪告訴本報記者,他的自傳寫到了第11章,已經發表了8章,估計明年下半年就可以出版了。

70歲的格力電器創始人、原董事長朱江洪,10月13日下午現身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梁球鋸堂,依然目光炯炯、聲如洪鐘。2000多人的禮堂內座無虛席,還有從深圳、中山等地趕來的企業主,專程來聆聽這位花20年打造出格力的前輩“布道”。

主持人在開場白中對其贊譽有加,向來嚴謹的朱江洪卻幽默地說,“剛才主持人對我吹捧了一番,有點像開追悼會一樣,我先鞠一躬,以免大家待會兒聽煩了,向我扔皮鞋”,引發場內笑聲陣陣。

“退而不休”

自2012年年中辭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後,朱江洪一直很低調。退休後,他幹了什麽呢?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朱江洪坦言,“退休之後,本來應該過非常幸福、自娛自樂的生活,但是想安靜又不行,所以陸續接了幾個職務”。

目前,朱江洪有三件份“義務工作”——中國家電協會技術顧問、中國暖通品牌企業聯盟委員會會長、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會長。

“我跟中國家電協會的領導熟,技術顧問不好推。暖通是指中央空調,我過去一直在做,聯盟委員會找了我很多次,我推了三次還是推不掉。廣東品牌促進會,我也推了好幾次推不掉,原來說只掛個名,到頭來,什麽事都找你。”

淺藍色暗格子襯衫、深藍色休閑褲在身的朱江洪,比三年前顯得更精瘦一些,但仍然神采奕奕。“每年有不少活動,暖通聯盟一年3~4次活動,品牌促進會也是一年3~4次活動,每次活動都參加,就花了大部分時間了。其他時間,除了外出旅遊,就是在家里寫書,寫自傳。”

朱江洪告訴本報記者,他的自傳寫到了第11章,已經發表了8章,估計明年下半年就可以出版了。

“做這些工作也好,認識了很多新的企業和企業大佬,了解行業情況,學習了不少東西。參加工作,對自己是促進,也是發揮自己余熱的一種方式。”朱江洪說。

對2012年的換屆退休,朱江洪爽脆表示:“不可惜!我那時已經67歲,並且一再推遲退休,總不能等到跑不動的時候再退吧。現在還可以去自駕遊。”他剛剛去了一趟甘肅、青海,還翻越了祁連山。

順德容桂總商會會長孫誌恒回憶說,他27年前就認識朱江洪。當時朱江洪是珠海冠雄塑膠廠的廠長,冠雄幫順德的華寶空調器廠做大型的註塑件,華寶與春蘭是那時國內空調業的龍頭。“我看著格力成長”,孫誌恒回憶說,朱江洪是由珠海市從廣西百色聘請回來的珠海本土出去的大學生。後來,珠海工業公司下屬的“海利”空調廠經營不善,政府決定由冠雄接管合並海利,朱江洪創立了格力品牌,並把格力空調推向市場。在朱江洪兢兢業業的經營下,格力花20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生產企業,並反過來帶動了順威精密、華聲電器等一批順德的空調配件廠同步快速成長。在孫誌恒看來,朱江洪是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全能型”企業家。

艱難“造血”

談及“互聯網+時代如何打造傳統企業的品牌競爭力”這個話題,朱江洪提醒說,“現在不提互聯網,好像沒水平、沒檔次。前一段時間,互聯網被提得太高了,好像一提互聯網什麽都能解決一樣。但是,企業最終的根本是產品,產品的根本是質量,要把根本做好。”

他進一步闡述說,談到品牌,大家馬上想到的是廣告、策劃、推廣、定位、銷售。“但品牌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一點一滴慢慢創建起來的,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創新和質量提高。而質量提高,也要靠科技創新。所以,打造品牌,一定要以科技創新為主導。”

格力就是一個例子。

上世紀90年代初,格力空調銷售人員的收入遠高於科研人員,所以連一些技術尖子也吵著要去做銷售員。但朱江洪認為,銷售固然重要,研發、生產出好產品更重要。所以,他在1996年進行改革,大幅調低銷售人員提成的比例。這下“捅了馬蜂窩”,大部分銷售人員集體跳槽到了中山匯豐空調,並憑著對市場的熟悉,揚言三年內打敗格力。

“當時,我的壓力很大,有一種眾叛親離的感覺,最煩惱的時候到海邊靜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是,朱江洪看準了的事情,就決不回頭,“我不相信,好的東西沒人要”。

“我覺得,產品與廣告的關系,像一幅山水畫。只有虛實結合,才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所以,我加大力度搞科研,把公司財力、物力、人力向科技創新傾斜,大會、小會強調科技的重要性,要求幹部做科技人員的貼心人。”朱江洪回憶說。

格力的科技創新就是從那時開始,因為銷售人員少了,格力更專註於科技創新,把產品一步一步推向科技和質量的新高度。朱江洪深有感觸地說:“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就拉不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企業只有死路一條。作為一個制造企業,說一千道一萬,第一你必須有產品,第二產品必須要好,否則消費者怎麽會願意掏錢買你的東西。”

大約在2002年,重慶一個客商要訂購300多臺變頻一拖多的中央空調。當時,格力沒有這款產品,但礙於全國空調老大的面子,去投標了,結果還中了。怎麽辦?格力從日本訂購了產品,把商標、包裝、說明書一換,變成格力的產品,交貨。但這件事情,一下子讓格力虧損了100多萬元。

第二年,朱江洪帶領一班技術骨幹到日本買技術,心里盤算可能要花2億~3億元。他興高采烈地去跟日本三菱談,沒想到,對方封得死死的,覺得格力是異想天開。最後,對方說,“這個技術我花了六年才得到,而且這個產品還在中國賣,如果賣給你,我是競爭不過你的。”朱江洪想想也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好東西,過去國內引進的也多是二流技術。

受到刺激之後,朱江洪回到國內,馬上組織技術骨幹開會,說“這個技術一定要攻下來,不惜代價,搞砸了是我的責任,搞成功了是你們的功勞”。格力的科技人員沒有辜負重托,夜以繼日,搞出了“一拖四”變頻空調多聯機,不久還做出了“一拖八”、“一拖十”。

嘗到了科技創新甜頭的格力繼續加大投入,每年花大量資金購買實驗設備、建實驗室、擴充技術部門。格力之所以有今天,銷售做得好雖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朱江洪認為,科技創新才是根本。而把格力大批銷售精英挖走的匯豐空調後來也關門大吉了。

“我有職業病”

現在有人說,市場很平淡,消費者不願買產品。“錯了!購買力隨時都有,主要是你沒有科技創新,沒有深入解剖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因素,拿不出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產品。那麽打造品牌,肯定是空談。”朱江洪說。

朱江洪總結出格力創新的“三部曲”——觀察、靈感、實驗。

他解釋說,所謂觀察,是對事物進行深入而不是表面的察看,從中了解事物之間的本質和內在的聯系。“你不能只看到這個問題,還要聯想到另一個問題。喬布斯說,什麽是創新,創新就是把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

靈感,是我們把事物觀察完了後,進行聯想。一定要把觀察到的事物,在腦袋中反複思考,甚至胡思亂想。世界上所有法律,只是不準胡作非為,但沒說不準胡思亂想。愛因斯坦說過,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就是依靠這個成為科學家的。

實驗,為了把設想變為現實,就要多做實驗。在這期間,可能會碰到很多困難,但是一定要排除萬難。在朱江洪看來,“成功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傻子,一種是瘋子。傻子是不怕吃虧、做別人不願做的傻事,瘋子是願意做別人想做又不敢做的‘瘋癲’事,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難也一往無前。喬布斯、愛因斯坦、馬雲就是這樣的瘋子。”

格力創造的自動智能化霜技術,在朱江洪看來,就是“創新三部曲”的體現。2005年,朱江洪到洛陽進行市場調研。有一個經銷商說,“你的空調制熱不咋地”。

“我仔細觀察,發現空調制熱與安裝的地點有關,安裝在幹燥的地方制熱好,濕氣重的地方就容易結霜、影響制熱效果,而全世界的空調都設計為定時化霜,開機一小時化霜十分鐘,這十分鐘不制熱。我當時就產生靈感,中國這麽大,南北東西氣候不同,定時化霜不合理,所以一定要智能化霜。”回來後,朱江洪給技術人員提出要求——有霜即化,無霜不化,多霜多化,少霜少化。格力的技術人員最後攻克了這個難題,並在德國獲得專利金獎。

1992年,朱江洪和同事到美國驗收空調“兩器”的沖床。格力與當時的行業龍頭春蘭相比,櫃機銷量相差很遠,春蘭一年賣30多萬臺,格力一年才1000多臺。如何出奇制勝,是朱江洪一直在琢磨的問題。在洛杉磯機場,他看見一個五光十色的售賣可口可樂的櫃子。當時,他便靈機一動,由此聯想到了做一款燈箱櫃機。結果格力燈箱櫃機1994年一炮而紅,兩年賣了100多萬臺,供不應求,還打敗了春蘭。

“我這個人有職業病,看到什麽東西,都會想空調能否設計成這樣子。”1999年,朱江洪到德國出差,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要七小時,他無聊便翻看一本雜誌,一張圖片吸引了他的目光。參考那張圖片,格力後來設計出了一款超薄型的U型空調,利潤可觀。

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其實朱江洪在任時,是格力最大的“產品經理”。正是這種產品至上、打造精品的理念,為如今“千億級”的格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收入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下滑,最近一些經銷商也在微信里吐苦水,質疑“現在的格力還有沒有遵循原來的方針政策”。朱江洪坦言:“企業文化就是領導的文化,滲透著‘一把手’的氣息。如果一把手變化,原來的企業文化也可能會隨之變化。作為創立者,我不好評論,只能由市場、由消費者來評價,大家拭目以待。”

《朱江洪自傳》即將於明年出版。他告訴本報記者,把自己的經驗、體會寫出來,希望制造企業看後能有所啟發,改變過去不好的狀況,使中國企業慢慢也成長為世界一流的企業。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14

格力員工實名舉報美的“學術造假忽悠國家”稱屬個人行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838.html

格力員工實名舉報美的“學術造假忽悠國家”稱屬個人行為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1-22 12:48:00

1月20日上午,一位名請教@陳進1982的微博用戶發布了一封《舉報函》,稱美的集團存在學術造假行為。該用戶的微博專門為此註冊的,只發了此條微博。

1月20日上午,一位名請教@陳進1982的微博用戶發布了一封《舉報函》,稱美的集團存在學術造假行為。該用戶的微博專門為此註冊的,只發了此條微博。

其微博正文內容為:“美的學術造假!我是制冷空調領域的技術標準研究人員陳進,現實名舉報廣東省美的集團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項目《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在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中,忽悠國家獎勵辦,欺騙消費者,所謂節能效果不可信,存在學術造假行為!證據如下,懇請各位專業人士及媒體關註轉發。”

據了解,這位名為陳進@陳進1982的舉報人是格力標準管理部部長助理,主要負責國內外制冷空調技術標準研究。陳進在舉報信中稱,美的的一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空調技術項目存在技術效果造假的行為。

他所舉報的項目是由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該項目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獎勵主要創新點描述為,“...與國內外同等級空調器相比,耗電量減少65.1%...”

陳進認為該項目存在學術造假,“執行標準不合法,所謂節能效果造假”。他指出,美的該項目耗電量是依據企業標準《QMK-J82.521-2012 變頻空調器耗電量測試評價方法(國內產品)》測試所得,而上述企業標準首先是沒有備案,不符合國家規定;同時,該企業標準的節能測試工況條件與國家標準相沖突。

他在舉報信中指出,國標GB/T7725-2004是結合我國各地區的制冷季節溫度運行時間,選定兩組室內/室外溫度(27/35℃,27/29℃)作為實驗工況進行測試,加權計算出制冷季節能效比及耗電量數據。而美的的企業標準僅按照一組室內/室外溫度(27/30℃)測試。

陳進表示,“對於空調節能效果的測評要依據制冷量和耗電量的比值,比值越高越好。而美的的項目只計算耗電量,不計算能效比,其節能效果不可信。”他希望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撤銷美的獎項。

他還表示,在獎項公示期間,曾以公司的名義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但並沒有得到確切的回複。

時隔一年,2015年國家創新科學進步獎評定又要開始了,而他的投訴還沒得到答複,所以決定發微博公開舉報,不過這次純屬個人行為。

格力集團方面稱暫不回應此事。

附全文: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25

格力美的“互撕”升級 惡性競爭何時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6314.html

格力美的“互撕”升級 惡性競爭何時了

一財網 王珍 2016-01-31 23:09:00

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性的競爭與合作,希望格力、美的“化幹戈為玉帛”,在智能化、國際化上共同努力,為同行做出表率,體現龍頭企業的風範,此乃中國家電業、中國制造業之大幸也。

格力美的互指技術造假事件升級,開始訴諸法律。面對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事件,筆者不得不感嘆,惡性競爭何時了?兩大中國家電龍頭能否為行業做出更好的表率呢?

1月28日,格力電器起訴李猛侵害公司名譽權的一案,獲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受理。而李猛正是格力電器的競爭對手——美的集團的一名空調技術工程師。1月29日,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上,曬出了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受理上述案件通知書的照片,並稱“工程師李猛”的微博用戶誣告我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項目造假,嚴重侵害了我公司的名譽權。

美的馬上給予還擊。1月29日,美的空調在官方微博上表示,格力電器員工陳進近期誣告我司科技進步獎材料造假並發表誹謗言論,已嚴重侵害我司名譽權。美的已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並被法院受理。美的空調的官微,還曬出了當天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的通知書。對於員工李猛被起訴一事,美的說將全力支持其合法合規的舉報行為和法律應訴。

一周前,格力的技術人員陳進1月20日通過微博,公開舉報美的集團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項目《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中節能效果不可信,存在學術造假。隨後的1月22日,美的工程師李猛也通過微博,舉報格力2011年憑借“一赫茲”技術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多處關鍵數據造假。

顯然,從微博相互揭黑,到彼此訴諸法律,格力美的兩大空調巨頭的“互撕”升級。而這是期望行業良性發展的人,所不願見到的。

既然“互撕”對雙方的聲譽都會損害,為什麽還要繼續?格力方面給出一些兩三年前的歷史資料,想證明美的空調“一晚一度電”是虛假宣傳。這些素材中,包括2013年11月北京市工商局、2014年4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兩份文件,均指當時在京東上銷售的某個型號的美的空調“一晚一度電”的宣傳用語是虛假宣傳;此外還有一些相關的媒體報道。

筆者留意到,如今到了2016年年初,在美的空調的主力賣場中,“一晚低至1度電”仍是美的空調的主要宣傳語,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牌匾仍放在賣場中顯著的位置。

無論格力的證據是否充足,但是格力“舊事重提”,想直接從市場、營銷上攻擊對手最大“賣點”的意圖,十分明顯。

美的是2015年1月9日憑借《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如果格力對此有異議,為什麽一年後才“發聲”呢?

一位跟蹤研究空調行業多年的資深人士認為,格力“舊事重提”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2015年國內空調市場不太好,格力電器去年前三季的利潤略增,但是收入出現下滑。盡管格力去年擴大了市場份額、鞏固了地位,但與年初預期有差距,它想轉移視線、緩解壓力。

其次,格力2014年底、2015年初連續掀起價格戰,2015年年中政府約談相關企業勸止空調價格戰。今年年初,格力舊事重提,是想形成市場傳播的熱點,使品牌有持續的熱度。

同時,借此打擊競爭對手。中國空調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格力想把最大的競爭對手打掉,在存量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空間。事實上,2015年國內家用空調總銷量微降0.3%至4379萬套,在前10大空調企業中,只有格力、美的兩家的市場份額是“逆勢增長”的。

相應地,美的還擊,也對準了格力空調變頻技術的賣點“1赫茲”來進行攻擊。

國家科技進步獎申報過程中是否有瑕疵,最終應該由法院、國家權威部門來判定。跳出雙方的爭執來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空調企業及中國家電業的代表性企業,格力、美的是否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供給側改革”、產品結構升級上,而不是在相互指責中“內耗”呢?

家用空調是一個技術成熟的行業,中國已經占了全球家用空調產能的七成,但是未來智能家居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憑借品牌、資金、技術上的積澱,格力、美的是否可以在智能家居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中國空調出口自主品牌的占比還有待提高,是否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海外市場的開拓、自主品牌的打造上?

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性的競爭與合作,希望格力、美的“化幹戈為玉帛”,在智能化、國際化上共同努力,為同行做出表率,體現龍頭企業的風範,此乃中國家電業、中國制造業之大幸也。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95

周傑倫成立遊戲戰隊,王思聰怒告手遊索賠65萬,格力手機要出二代飈價3000元!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0/155302.shtml

導讀 : 今天早報的內容很豐富哦!周傑倫、王思聰、董小姐,他們誰的人氣最高呢?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32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拒絕拖延癥”的創業者們

周三,早安!

靜靜在知乎看到了一段讓我醍醐灌頂的話:“昨天你說等到明天把題做完了,把工作幹了,改變自己拖延癥的毛病,改掉自己所有的缺點,鍛煉身體,戒掉網癮,去對女孩表白,去實現自己所有的理想。現在已經快九點了,題還沒開始,工作還沒開始,拖延癥還在拖,缺點依然在,坐了一整天看網,理想呢?”也把這段話送給大家~

ok,下面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1. 王思聰訴手遊侵權醜化自身形象 索賠65萬

0993

買學生妹、護士妹……在遊戲里體驗連“國民老公”王思聰都沒有的待遇?因認為手機遊戲《思聰的日子》及該遊戲宣傳推廣文章擅自使用自己姓名從事經營、醜化自身形象、侵犯名譽權,王思聰將深圳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索賠各項損失65萬余元。該案將於4月25日開庭審理。

@大白菜味美少女:侵權維權很對,和有錢沒錢沒關系

@如魚的老王:沒醜化,寫實風而已。

@明天還活著:已經長成這樣了 還能怎麽醜化。。

@林二萌寶寶:那爾康要告的話不是成億萬富翁了

@路邊的汙花你不要采:老公生氣了,讓你賠個幾十萬買口香糖吃。

@不癢小生:看來真是生氣,區區幾十萬能幹啥。

@不儒雅詩人:王公子 65萬夠你塞牙縫嗎?

@她很漂亮也很善良:思聰老公就喜歡告別人拿賠償費(還記得上次索賠一塊錢大洋嗎)

@戰事:擱誰身上樂意啊這種事。思聰:今天天氣不錯,讓魚丸公司破產吧

@想把小馬甲的端午偷了:不敢說王思聰像樹懶了 怕他訛我錢

@丨夢__丶:要不要考慮把瘋狂動物城也給告了,其實樹獺蠻可愛的。

@娜娜娜娜醬ii:嗯雖然這點錢對他來說不算什麽,然而維權是另外一回事啊。。

@扯線木偶icon:同意維權。不要說人家有錢什麽的就不缺這點錢,人家的權利是人家,不容抵毀!

2. 周傑倫進軍電競領域,正式成立“J戰隊”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47

據臺灣媒體報道,周傑倫旗下傑藝文創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進軍電競市場。周傑倫電競戰隊“J戰隊”正式成立,周傑倫本人擔任隊長,並宣布將參加《英雄聯盟》臺港澳戰區“2016 Garena LMS 職業聯賽”,目標世界冠軍。

@CY唉:周隊長,別顧著玩遊戲了,每年一張專輯不要忘記了。

@dblg姜波亮:明星就一定要隨著你的想法生活 ? 這是誰規定的。

@松子玉:鋼琴青年淪落網吧打遊戲,如果你不是周傑倫

@好白菜全被豬給拱了:還是好好出新歌,好久沒新歌了

@我叫高文斌:把劍聖禁了,周傑倫還會用誰?

@愛吸腦漿噠噠噠:新專輯叫王者之路?

@仁冬無言:為什麽周董打遊戲要帶口罩?是不是怕罵人的時候,嘴型被拍下來

3. 格力手機二代曝光 這次要賣3000元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52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微博上曝光了格力2代手機的真機照,金色外殼、窄邊框、大屏幕,同時暗示這將是一部完美的手機。而據此前媒體曝光信息,格力2代或將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售價在3000元左右,可能會在四五月推出。

@左薬指:請問手機有冷暖功能嗎?

@大明糊:董小姐:格力手機掌握核心技術,每天只燒一度電!

@讀書讓夢Begins:這塊磚不錯,看上去很結實。

@魚仔poor:格力手機支持小米電飯煲遠程操控嗎?

@覓_覺_:都在說完美,考慮過完美的感受麽?

@偉哥的說:我想說,開機別讓我再看見董小姐!!

@兔崽子不成氣候:大企業真是大手筆,作為一個手機新人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

@種一棠荷香:只讓看屁股,讓看看臉呀!!!

@當鮮鍾行:格力太強大了,一代機楞是沒讓人看見就出二代機了,流弊啊。

4. 微信公眾號命名規則調整:新申請賬號不再允許重名

19日晚,微信宣布調整公眾號命名規則。若新註冊賬戶所輸入名稱與平臺內已有名稱重複,將收紅色文字提示“基於賬號名稱唯一原則,請重新提交一個新名稱。如果你認為已有名稱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可以進行侵權投訴”。

@Octopus張魏:下一步又該收費了

@水生淩月:“又能賺一把啦!”麻花藤搓了搓手

@火星網友:早該如此。很多人已經上當受騙。

@搓古:銷號就更方便了

@中河失舟:中國重名的都那麽多

@余世裕King在寧波:未來起個微信網名都難了,趕緊先保護起來自己的名字。

5. 美圖秀秀計劃年底在港上市 或為蔡文勝P出45億

有業內消息稱,美圖公司計劃年底前在港上市,最多募集資金7億美元(約45.33億元),公司估值或達到38億美元左右。其股權結構也首次曝光,其中蔡文勝持股達38.6%、美圖創始人CEO吳欣鴻持股15.6%,兩人一共持股超過50%。

@天天讀書吧:加油!美圖!

@低調分子:創始人持股不到資本家的一半

6. 淘汰小卡片!美國酒店要給客房配成人VR

美國虛擬現實成人內容公司VR Bangers本周宣布,將與頭戴設備廠商合作,在酒店客房里提供預裝成人內容的頭戴設備。酒店房間的場景將出現在虛擬現實頭顯中,客人選擇男孩或女孩後,虛擬中就會聽到有人敲門,而男孩或女孩將走進房間,隨後你就可以享受到虛擬的性愛體驗....

@大明糊:日本土特產

@-阿田田田田:科技造福人類。

@joe--周:國內什麽時候能開始推廣呢

@_藍魅__:感覺好像很不錯的樣子,麻煩來個真人,把他放一邊去

@仲木木呀:真會玩…這都行…vr行業正在蓬勃發展…

7. 外媒:中國智能機市場將大洗牌 300家或消失一半

彭博社網站刊文稱,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市場趨於飽和,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即將發生洗牌。而在這一過程中,300逾家本土品牌中有一半可能消失。

@暖陽voc:300?我的印象中手機才不到10家!

@JH洪仔:有這麼多,山寨一大堆吧

@作家小然:華為,小米,蘋果,三星,魅族,oppo,樂視,vivo,聯想,中興,錘子,努比亞,360,諾基亞,索尼,htc,金立,moto,大顯,小辣椒,美圖,LG,紐曼,海爾,一加,zuk,飛利浦,TCL,憂思,黑莓,8848,長虹,海信,天語,。。。太多了

8. YouTube推出VR直播功能

YouTube本周宣布,將推出360度視頻的流媒體直播服務,支持3D音效,同時須有10M網速。在今年的科契拉音樂節上,將會有部分演唱會利用該技術進行直播。YouTube還宣布,其視頻將可以通過“空間音頻”技術去得到增強,這些創新將極大地優化虛擬現實體驗。

@李小柒:翻墻的網速就不說了,龜速。

@草尖上的螞蟻:vr和180度全景有什麽區別呢

@村西一條河:首先你得...等等,YouTube是什麽??

@______哲:10M有時有,不過縮水後就...呵呵呵呵......

@random_unicorn:然而我們優字開頭的某網站還在放75秒的“我在天書世界等你”

9. 報告稱iPhone季度出貨環比暴跌43.8%

臺灣市場研究機構TrendFroce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貨量由上季度的7500萬臺下降至4200萬臺,下滑幅度高達43.8%,創下歷年來單季衰退幅度之最。較2015年第一季度的5500萬臺也下降1300萬臺,下滑幅度達23.6%。

@栗子5681:沒有創新是所有手機廠商的短板

@產品設計汪:該!讓你不改變外觀

@熊貓酒小仙:因為6s確實不夠出眾,6依然能打,都在持幣觀望7

@real_蠻蠻:蘋果就要被中國手機廠商趕盡殺絕了!

@小小小嬌的天空:跌了還是買不起哪……

@火星網友:創新創新還是創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The_Earth:環比環比環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0. 德媒:蘋果將做“德國車” 已找寶馬代工廠合作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蘋果可能會聘請奧地利汽車代工企業Magna為其生產蘋果汽車。該報稱,蘋果已經在柏林成立了一家“秘密實驗室”,並且從多家德國汽車公司挖來了15至20位工程師,組建了一支小型跨學科團隊。

@用戶5207440145:有錢就是任性。

@EMMA8609:掛蘋果標???

@Just_4_:蘋果車有了,以後會出現真的南瓜車吧...

@淡道西:雷軍電動早已走在了前面

@何健健強:那國內手機公司也快做車了。

@今天這事千萬別說出去:三星車也要上馬了 魅族聽到了這個消息坐不住了,他回頭看了看旁邊的錘子車

今日互動:

吶,以上就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靜靜今天腦洞大開,設想如果有3000元擺在我面前,一定要讓我從這些選項中選一個,我會選哪個!

A. 格力手機2代

B. 格力空調

C. 小米5+小米電飯煲

D. iPhone SE

E. 周傑倫演唱會VIP票+買專輯

猜猜靜靜會選哪個?明天早報公布答案!你們又會選哪個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986

做空調的格力就別來手機圈湊熱鬧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39.shtml

導讀 : 人們只是在消費它的話題,但最終不會選擇購買這個產品。

如果這兩天的媒體消息準確的話,在不久之後,以董明珠女士的個人照作為開機啟動頁的格力手機又有新一代要殺入市場。根據目前的報道,格力宣布要推出的格力手機2代,售價定在3000元左右,號稱對標的是iPhone SE,一舉進入高端手機市場。

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的格力二代手機是真的會被推到市場中去賣,出貨量要沖擊1億臺。那麽,你相信這次的格力2代手機可以具備對標iPhone SE的設計和配置麽?如果你問我的意見,我會說,現代社會已經發展到分工這麽細致的成熟階段,幹自己擅長的事就好了,做空調的格力還是不要來手機圈湊熱鬧了。

可能有讀者認為這樣的論調偏激,但這不是唱衰品牌跨界創新的可能,也不是一刀切的否定。我們姑且是否能夠具備做好手機的能力和它是不是必須要做手機來聊聊這件事。

  新品牌很難進入並改變目前的手機市場格局

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我國的手機市場。隨著前幾年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機制造商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讓我國近8億人口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國內手機市場目前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來源於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稱,在經過了多年逾10%的高速增長後,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出現全年個位數增長。在目前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長形勢下,未來10年再讓這麽龐大數量的人購買智能手機,將是一件更為艱巨的任務。

所以,擁有大概300多家智能手機制造商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即將迎來大洗牌。按照美國彭博社的說法,中國手機市場增長率從2011年的150%降至2015年的2%,在手機出貨量逐漸下滑的過程中,中國300多家本土智能手機生產商中將有一半可能被淘汰消失。可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之激烈。

2012年底之前的前3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每年都翻番式增長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紅利期早已過去,高端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已定,華為、蘋果和三星已經牢牢占領了前三的位置。

國內市場雖然品牌複雜度增加,但幾乎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依舊掌握在銷量排名前十的廠商手中。去年的四個季度中,國內手機銷量排行前十名集中在華為、小米、聯想、魅族、樂視、以及OPPO、VIVO等這些品牌之中,新品牌想要進入並且生存下來,太難。

格力手機在這個時間節點高調殺入手機市場,客觀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機會點。

 做好手機很難,格力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而且,作為參考,格力手機一代的表現並沒有太強的說服力,反而讓格力在造手機這件事上,被減了分。

首先是研發和創新能力被質疑。去年7月上線的格力手機一代,定價在1600元,屬於中低端機型。本來就是家電企業第一次做手機,大家期待值也放得比較平,但是,實物卻低得超出了你的想象。眼見為實,先來張圖。

首先感受一下這個厚度。在各家的智能手機已經以輕薄作為賣點的2015年,格力出了一個媲美遙控器厚度的老爺機。工業設計略顯老土,正面采用了一塊5英寸720P屏幕,電源開關設置在了手機左上角(私以為這個設計簡直反人類)。機身右側音量鍵上方的小圓形按鈕,你猜猜是用來幹嘛的?是的,它是用來開空調的,格力確實和它的主業務做了無縫對接,設計了一個專門的開關按鈕在手機上。

再來看配置,格力手機一代運行Android 4.4.4系統,搭載驍龍410處理器。說到處理器,又不能不多話了,手機的CPU中樞嘛,體驗的直接基礎。驍龍410是什麽檔次的配置呢?一般的主流廠家只會用在幾百元的機器上,有測評人士用跑分軟件測試了一下,結果嚇人,這個處理器在跑分軟件上的得分比小米2還要低。從設計到配置,格力手機一代都已落後市場很久了。

大家都知道,做手機的門檻在降低,有錢的話,花幾個月時間,找一些代工廠,就可以推出一款手機。但是新品牌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準入門檻並未消失,入場之後,資金鏈、供應鏈、本身研發實力等等方面的能力,才是決定品牌能否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所在。

要知道,大品牌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數量有多嚇人,我們來看看國產手機品牌老大華為的數據,僅僅去年一年,華為在智能手機研發上就投入了10億美元。華為發言人喬伊·凱利曾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已經預計並看到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會出現整合。你需要開發出具有差異性的智能手機,否則就會成為一家沒有特色的供應商。”格力不要說特色了,甚至沒有追上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研發、創新能力外,還有一個致命的點,格力手機的產能嚴重不足。也就是說,即使格力手機出現大賣的情況,估計格力也生產不出這麽多手機。從一代在聚劃算上上線半個多小時就下線的情況來看,格力的手機一代還不具備大量量產的能力。格力官方也承認了這一點,他們給出的解釋是:“那是我們安徽一個經銷商自己做的,未取得總部授權,所以令其撤銷。目前產能供不應求,何時公開發售,敬請等候通知。”這一等,就等跳票了,二代都宣布要出來了,一代還是沒有消息。

至於其備受爭議的開機畫面,雖然可以說在營銷上兵出奇招,在段時間內花了最少的錢,讓格力手機被最廣泛的人群知道。但對於格力的品牌來說,長期來看,是不是真的加分這個值得商榷,反正輿論基本一面倒,大家都不太接受得了這個方式,甚至有人高呼,開機就被嚇殘。

Gartner駐臺灣分析師CK·陸表示:“即使是對華為和小米這樣的一線廠商來講,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個很艱難的市場。” 一方面要專註產品與技術創新,另一方面要從戰略層面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既要向高端進發,還要拓展海外市場。而從研發、供應鏈、硬件、渠道、宣傳等方面來看,格力目前都不具備一個合格的手機生廠商應該需要具備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它還不具備能夠真的做出好手機的戰略意識和整合能力。

格力有做手機的必要嗎?

其實,在談格力是否有實力做好手機之前,還可以來談談格力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自己做手機。其實,對於格力來說,它涉足手機產業最重要,以及最關鍵的考慮,應該就是布局智能家居的全生態閉環。

在物聯網、智能家居概念火熱的這兩年,估計董明珠女士從整個品牌的戰略發展考慮,還是想要從手機切入,做成完整的智能家居閉環。把手機打造成自己的入口以及“管理中心”也許就是格力想要的——在智能家居時代,讓智能手機將成為一個連接各個家用電器的平臺,替代各個電器的遙控器和顯示屏,讓人們時時刻刻能夠關註各個家電的運行狀態,並且能夠實現可視化的遠程控制。

可是,格力擅長的是做家電,而智能家居的生態閉環,其實缺少手機也可以完成,“管理中心”其實只是需要搭建一個APP體系罷了,完全可以采用和手機廠商合作的形式來實現。不過,可能董女士不想在未來受制於手機廠商,所以想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產業的各企業本來就應該是開放的合作形態,合作多贏。

但格力卻選擇將自己樹到了手機品牌的對立面,把本來應該是合作夥伴的手機品牌們都變成了競爭對手,一定程度上,給自己的發展樹了障礙。不過可能在格力的高層看來,格力的空調能夠這麽受歡迎,說明消費者認可格力品牌,那麽消費者就會愛屋及烏認可格力品牌下的格力手機。但這個邏輯本身就不是一個正確的導向。

但不能否認的是,通過格力手機引發的熱議和關註,已經讓格力收獲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註,成為一個成功的借勢營銷案例。但,這並不全是好事。

現在說起格力手機,大家最大的印象,可能仍舊停留在開機畫面董明珠女士的照片和問候語上,對於手機本身表現如何,並沒有特別多人在關心。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就已經很危險了,因為,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的關註度,和對營銷號的關註一樣,他們只是在消費它的話題,但最終不會選擇購買這個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84

格力電器去年凈利下降11.46% 董明珠說“不用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8839.html

空調巨頭格力電器(000651.SZ)2015年收入、凈利潤在近年首次出現雙下降。據4月29日晚其發布的年報,2015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977.45億元,同比下降29.04%;凈利潤125.32億元,同比下降11.46%;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

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4月15日在接受第一財經電視一檔管理類節目的采訪時,談及公司2015年的業績時表示“不用慌”。

董明珠認為,一是大環境變化,經濟下行;二是前幾年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市場,三是格力電器之前已經連續三年每年收入增長200億元,空調市場需要消化一下;四是去年格力主動對空調價格進行調整,有的降價200-300元,有的甚至降價1000元,所以業績調整很正常。

她當時還表示,在業績調整的情況下,格力電器的凈利潤率還達到12%。為什麽降價還有好的凈利潤率?這主要來自管理提升。此外,格力電器80後的管理團隊已經成長起來,而且公司現在有七個研究院、8000多名研究人員,“所以根本不用緊張、不用慌”。

借行業下滑釋放風險

2015年宏觀經濟出現下行壓力,空調業也整體下滑。據產業在線的數據,2015年國內生產家用空調10385萬臺,同比下降12%;累計銷售10660萬臺,同比下降8.6%。另據艾肯空調制冷網統計,2015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的整體容量約660億元,同比下滑9.6%。不過,節能環保、智能家電、智能制造、電商渠道快速發展等趨勢,也給空調及整個家電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在家電行業整體增速下滑的大環境下,格力電器2015年也進入調整轉型的關鍵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05.64億元,同比下降28.17%;凈利潤125.32億元,同比下降11.46%;但格力電器著力轉型,主導產品升級,嚴控成本費用,公司的凈利潤率由2014年的10.18%提升到12.55%,較上年提升2.37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名列行業前茅。

分地區看,格力電器2015年內銷收入同比下降31.52%至745.96億元,毛利率也同比減少3.61個百分點至31.52%;相比之下,外銷收入降幅較小,同比下降3.44%至133.34億元,毛利率也減少3.09個百分點至16.62%。

盡管去年收入、凈利下降,但是格力電器的經營仍然穩健,2015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43.78億元,同比增加134.32%,主要是商品銷售現金流入增加所致。

奧維雲網(AVC)助理總裁、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幾年前曾提出每年增加200億收入、五年內增加1000億元,2015年度格力電器放棄了再增長200億的計劃,把業績做下來,是理性行為。如果行業環境不好,還再增加200億,是累積風險,而格力電器這次是主動釋放風險,它的現金流還是高的。“格力空調的銷量沒怎麽下降,但如果以價格下降10%算,銷售額不會下降近三成,估計是把過去的一部分風險也釋放掉”。

大力布局多元化

2015年,格力電器繼續加大空調研發,推出畫時代空調等新品;同時,在生活電器上也加大力度,覆蓋抽油煙機、嵌入式消毒櫃、IH電飯煲、電壓力煲、燃氣竈等產品。

此外,還加強智能家居的研發,目前格力已建成“e+e”智能環保家居系統,以格力路由器與格力手機承載的格力智聯APP為控制中樞,實現互聯互通。格力電器建立起智能家居的四大系統:智慧能源系統、智慧空氣系統、智慧用水系統、智慧食物系統;輔以智能燈、智能窗簾、智能紅外門磁感應等進行智能調節,這些已在2016年家博會(AWE)上展示。在實現智能設備物聯的同時,格力將光伏太陽能作為能源來源,降低家居系統能源消耗。

在新能源方面,格力完善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的中央空調;2015年8月,格力自主研發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水冷離心式冷水機組通過專家鑒定,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順應電商渠道快速發展的趨勢,格力2015年全面發力,並與京東、天貓、蘇寧、國美等合作,共同推動格力整體電商業務快速發展。早在幾年前,格力旗下27家銷售公司大都先後自建區域性格力電商平臺或入駐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第三方電商渠道,線上線下強強聯合。“格力官方商城”上線後,與各地格力銷售公司原有區域性電商平臺形成互補協同。

重金投入裝備制造業

智能制造/機械裝備、智能產品、新能源、通訊電子是格力電器未來重點投入的領域。

格力電器2012年即實施自動化生產戰略,並於2013年1月正式組建智能裝備研發團隊,2015年9月註冊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獨立運營。2015年,格力智能裝備公司產出智能裝備2000臺(套),產值超5億元。

2015年11月,格力電器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從戰略、技術、業務層面緊密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2015年年底,格力電器投資建設的格力電器杭州智能電器產業園在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奠基,該項目是格力電器在長三角地區建設的首個生產基地,建成後將主要進行家用和商用空調等智能電器的生產。

至2015年年底,格力電器已成立淩達壓縮機、格力電工、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智能裝備等5大子公司,設有7個研究院(制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52個研究所、近700個實驗室。

展望未來,格力電器在年報中表示,將繼續以空調產業為支柱,大力開拓發展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手機、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產業,將格力“從單純的家電制造企業向新能源行業及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產業拓寬”,實現多元化穩健發展。

2016年格力電器的經營重點,一是布局智能家居大數據中心,加強智能家居產品及系統搭建的研發力度;二是傳承空調產品的開發流程,完善手機、智能裝備產品、核電等應用新能源產品的開發流程,實現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在暖通領域加大產品開發,把產品系統化,通過格力掌握的壓縮機技術實現節能環保;四是生活電器領域,向環保桶、吸塵器、榨汁機、電烤箱等新產品類型擴充;五是創新研發精益設計理念,以項目為中心實行項目團隊負責制,將工藝、結構、外觀等不同專業人員組建項目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