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嚴借殼新規發威:ST股集體跌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454.html

證監會突如其來的借殼新規,穩準狠的打在了A股殼資源身上,造成周一(20日)一開盤。ST股板塊、殼資源板塊應聲大跌,盤中兩板塊跌一度幅均超過2%,近20只ST股票被大額賣單封死在跌停板。

實際上,自從去年股災後,雖然A股一直“生無可戀”,但一小撮兒劣質股票仍受益於中概股回歸潮,鳳姐變誌玲,迎來了爆炒,長期待價而沽。這一小撮兒股票就是此次被監管重點盯上的殼資源。

那麽,這一年來,這一小撮兒殼資源股票都發生了什麽呢?

2015年,暴風集團登陸A即股斬獲35個漲停,從一個非一線互聯網企業一躍成為備受關註的明顯公司,這大大挑逗了股價長期萎靡的中概股的神經。隨之而來的是分眾傳媒、巨人網絡、完美世界等一批互聯網企業掀起了中概股的借殼回歸潮,由此,A股的殼資源迎來了爆炒,數倍甚至百倍的股價增長並不是個別。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共有39家公司宣布私有化,其中已完成私有化退市公司12家,已達成最終協議或者已獲股東大會通過公司11家。“中概股大規模私有化史上罕見。”有券商分析師如此點評稱

讓殼資源價值得到持續飆升的是股災後IPO暫停、“註冊制”進度放緩以及戰略新興板被擱置。

2015年7月初,IPO發行和發審會全面暫停。而當時的IPO排隊信息顯示,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07家(不包括28家已拿到發行批文卻暫緩發行的公司),“IPO堰塞湖”又一次出現。IPO通道再一次關閉,擬上市企業自然將目光更多轉向資本市場“殼資源”公司,炒殼屢見不鮮,殼資源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隨後,2016年的“註冊制”推進放緩、戰新版擱置讓A股大大小小包括不少垃圾ST股在內的殼資源。被狠狠地炒了起來。而炒殼的花樣也在不斷翻新,不少公司更是變著法子在並購重組中規避借殼知名而行借殼之實。通過交易環節設計、“分步走”的節奏控制,“類借殼”交易也早已蔚然成風,交易和模式更是不斷變幻。

以三變科技為例,該公司收購南方銀谷100%股權的交易曾一度被視為規避借殼的經典案例。據本報此前報道,三變科技年內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其擬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的形式收購南方銀谷100%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三變科技的控股股東也發生變更。

但三變科技在當時的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股權比例較為分散,不存在實際控制人;不符合《收購管理辦法》對於收購人的認定,因而不符合借殼的認定條件。

在殼資源被炒上天的時候,證監會伸出了監管之手,首先關註的就是並購重組,包括九有股份、暴風集團、三聯通社等在內的六家公司今年的並購重組因沒通過發審委而流產,而其中就有表面規避借殼的公司。此外,跨界並購收緊也逐漸成為市場共識。

監管對殼資源炒作降溫來自於此前對監管中概股回歸的政策收緊。

5月初,“暫緩中概股回歸”的市場傳言就開始發酵。5月6日,證監會在例行發布會上稱,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實現退市後,通過並購重組回到A股市場上市。並且,監管層註意到相關輿情,市場認為這類企業回歸A股市場有較大的特殊性,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等現象應當予以高度關註。證監會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時隔不到兩月,監管就祭出了更為嚴格的借殼新規。在新的這份公開求意見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中,證監會一方面明晰界定控制權轉移,堵住曲線借殼,同時禁止配套融資,切斷牟利“血源”,禁止違法違規者賣殼,劃出紅線逼退“僵屍股”。

而穩準狠的借殼新規祭出後,業內認為,A股借殼的遊戲規則不得不面臨改變。炒賣“偽殼”、“垃圾殼”的牟利空間將大幅壓縮,而“借殼”門檻和“賣殼”成本的提高,一定程度有助於強化退市制度剛性,利於“僵屍企業”的清理。

不過,也有專註炒殼的人士表示不服,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殼資源是否就此被打趴下還有待時間驗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45

應對並購重組“最嚴監管” 上市公司方案百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513.html

從完善定增交易機制、嚴查跨界轉型,到調整重大資產重組細則、全面堵漏規避“借殼”的交易;上半年以來,針對非公開發行和並購重組的監管不斷升級。一系列重拳出擊之下,市場也加緊調整並適應。在上周“借殼”新規發布後,已有上市公司出現改道現金收購部分股權、以定增募資購買資產等調整和應對。

監管趨緊,意在完善制度建設、清理市場頑疾;上市公司加緊調整,意在保證重組推進和交易效率。在“規範”和“效率”之間,A股或正摸索和重塑著並購重組的新常態。

監管趨緊 現金收購難成突破口

此輪監管風暴,劍指以價差牟取暴利、“殼”股炒作、忽悠式重組等A股頑疾;監管層同時強調,將繼續支持通過並購重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市場緊隨其變,新的交易設計層出不窮。然而,伴隨監管的全面趨緊和不斷升級,新的規避手段也極易失效、快速叠代。部分以繞路、規避現行規則為思路的重組,處境艱難。

恒天海龍(000677.SZ)6月21日公布了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該股自去年10月起停牌,今年1月公布了重組方案;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靈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發行股份募集總額不超過10.8億元的配套資金,用於支付交易的現金對價、動漫遊戲平臺和移動互聯網等項目融資、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今年5月下旬,叫停跨界定增的市場傳言發酵。5月23日,恒天海龍隨即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調整公告。根據方案顯示,此次交易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方式,將調整為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相關股權對價。

在此之前,已有市場觀點指出,嚴查定增交易審查的監管趨勢下,現金收購將成為部分並購的“繞道”首選。與之相呼應的是,定增監管收緊後,備受監管關註的金融類、互聯網金融領域出現多起巨額現金收購案。

然而,現金收購並未促使恒天海龍重組成功突圍。在重大資產重組新規上周發布後,恒天海龍於6月21日宣布終止此次重組。對於終止的理由,恒天海龍稱,交易各方對於現金收購的支付進度以及分階段的收購比例最終無法達成一致,繼續推進本次重組事項將面臨重大不確定性。此外,公司還在公告中指出,未來將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與恒天海龍數次調整無果相比,深大通對重組的調整更為“變通”。

深大通(000038.SZ)於去年12月起停牌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最新公告顯示,深大通此次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某數字營銷及影視文化公司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也在6月21日發布了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近幾個月來,國內資本市場環境變化較大,以及一級市場資產估值的趨勢均存在不確定性,原有重組方案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公司稱。

但與此同時,深大通也拿出了新的應對方案。“公司對並購或合作的方式進行了變通處理,分別擬采用直接以現金分次收購、設立產業基金等不同方式進行。上述不同方式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規避重組辦法監管現蹊徑

除被動應對的政策變化之外,部分上市公司還“未雨綢繆”先行調整方案,欲為推進重組掃清障礙。在這過程中,部分新的交易密道也逐漸清晰。

仟源醫藥(300254.SZ)6月21日發布公告,調整重大資產重組。按照今年5月30日公布的議案,仟源醫藥擬收購普德藥業100%;原定收購方式是先以現金收購部分股權,再以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方式向普德藥業公司外其他股東收購剩余所有股權。而此次調整後,重大資產重組將變更為以全額現金購買普德藥業。交易方式上,仟源醫藥將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約31億元,再用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去收購普德藥業100%股權。

仟源醫藥的前後兩個版本重組預案,並未觸及控股權變更這一借殼上市的紅線;但從此前的“兩步走”方案,到此次的定增募資購買資產,上市公司仍積極通過交易設計來規避監管紅線。

這背後,或隱含著市場對並購重組政策進一步收緊的隱憂。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修訂後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計算購買資產占上市公司前一年度的指標,由原來的總資產這一項擴圍到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和股本五項;任何一項指標超過100%,都將觸發借殼。有機構人士此前就曾預計,按照當前監管全面收緊的趨勢,收購資產的指標占比超過100%即視為借殼也不無可能。這一觀點並未得到機構人士的全面認同,但已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政策預期的擔憂。

而根據仟源醫藥最新的重組方案,收購標的普德藥業2015年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5.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8億元,分別相當於同期上市公司相同指標的82.46%、906.76%。此外,2015年普德藥業的資產總額和資產凈額均為31億元,占同期上市公司相同指標的236.93%、355.3%。從購買資產占比來看,普德藥業多項指標占比都超過100%。

然而,此次及時調整支付方式後,仟源醫藥或不再需要為政策進一步收緊而擔憂。上述公告強調,根據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發行證券文件披露的募集資金用途,使用募集資金購買資產、對外投資的行為,不適用管理辦法。這意味著,仟源醫藥收購普德藥業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行為,但免於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的監管。

先定增,再以募集資金收購資產而規避借殼的監管,已不是首次出現在A股市場。目前已經更名為文投控股,就曾演繹過這一模式的經典案例。

2014年8月松遼汽車公告稱,擬向文資控股、耀萊文化等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6.09億股,募資39億元。交易完成後,北京市文資辦下屬文資控股成為上市公司新任實際控制人。同時,松遼汽車再以所募集資金的23.2億元、14.28億元,分別收購耀萊影城和都玩網絡100%股權。

此次定增實現了北京文資辦下影視資產的註入,及其文控平臺的設立。數據顯示,2013年末松遼汽車總資產2.3億元。變更控股權、購買資產總額占比超100%,兩項標準均已觸及借殼紅線。但同樣適用於上述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規定,以定增募投資金購買資產的行為並不構成借殼。

除此之外,重組辦法中也還對募投資金購買資產作出了約束規定。若特定對象以現金或者資產認購定增後,上市公司用同一次定增募投資金向該特定對象購買資產的,將視同為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簡言之,若認購資金方和資產方不重合的話,將不視為重大資產重組。在松遼汽車上述交易中,所購買的耀萊影城、都玩網絡的控股股東,分別為北京耀萊投資有限公司和自然人股東,與定增後變更的控股股東並不完全重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11

互聯網金融迎“最嚴監管” “巨頭”突圍各有妙招

在互聯網金融風險事件不斷的爆發的2016年,由央行主導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陸續展開。

“今年是互聯網金融的整頓之年、監管之年。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科技(fintech),其本質都是金融,互聯網金融這個詞匯不應該被不規範的行為玷汙。”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今日在“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2016)”上發表演講時表示。

前景並不樂觀。"截止2016年4月底,全國累計成立網貸平臺5022家,其中2200家出現問題,仍有2822家網貸平臺正常經營,問題平臺占比43.8%。"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主任廖理在大會上展示的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害群之馬被淘汰出局,大浪淘沙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有什麽突圍與創新戰略?大會上,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家互聯網巨頭企業高管齊齊亮相,闡述自家破局戰略。

B(百度):財富管理

不久前,百度宣布光大銀行前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加盟,出任副總裁,分管百度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

張旭陽分享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銀行業資產超過200萬億,財富管理行業規模100多萬億。他認為,這為互聯網金融公司做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談到百度目前在財富管理業務上的計劃,張旭陽稱,百度通過圖像識別、身份識別,更好地確定投資者的法律身份;並通過智能學習,為投資顧問提供培養計劃;也希望通過百度人工智能大數據體系擴大基礎資產來源。

A(阿里):普惠金融

在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看來,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成為新一代的商業技術設施。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變了,移動互聯網讓“普”成為可能,雲計算和大數據又做到了“惠”,讓服務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風險更小。

普惠金融,是井賢棟的發言重點。他指出,在印度,由螞蟻金服投資的印度最大電子支付平臺Paytm,俗稱印度版“支付寶”,到今年3月份已一躍成為了世界排名第四的電子錢包,為超過1.2億印度用戶提供了充話費、繳水電、轉賬等金融服務。

而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怎麽往前走,井賢棟表示:要加強行業的自律和規範,維護公平競爭。對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幹非法金融活動的企業,應該嚴格清理整頓。

T(騰訊):雲技術

騰訊公司副總裁、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FiT)線負責人賴智明表示,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風口就在於和金融機構攜手,在開放平臺上共同打造新的金融應用,好比紅包和騰訊理財通的結合,就是充分使用雲技術和大數據,和理財通平臺上的金融機構共同打造的。

賴智明說,金融雲的搭建是一個傾盡全力的投入,相信在同行里也有很多提供雲服務的機構。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里的多個平臺,包括微信、QQ,應用寶等,在總體的移動互聯網領域里占據超過50%的流量。“我們是以‘All in’的方式推動雲服務,包括金融雲服務,這將是一個和金融合作夥伴分享的巨大價值,我們非常有信心其將會成為紅包以後的下一個風口所在。”

J(京東):嵌入式服務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指出,京東金融不想把自己做成一個金融機構,也不準備與傳統金融機構競爭對抗。金融科技公司不應該跟傳統金融機構搶生意,而應更多地去做傳統金融不能去做,或者做起來成本很高的業務。

例如股權眾籌業務,傳統金融機構很難介入,因為他們沒有互聯網化連接投資者和創業企業的體系,更不能搭建出一個服務的生態。

陳生強稱,京東金融不想把自己做成一個金融機構,中國不缺一家金融機構,京東金融要做的是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開發出來,為廣大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提供菜單式的、嵌入式的基礎設施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73

第三方支付最嚴“軍規”落地10天 微信支付遭實名舉報

“微信支付”被律師提到了審問臺。7月10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豫甲實名舉報微信支付,並向央行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提交了書面行政舉報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聯系到該名律師,並獲取了上述行政舉報書的相關材料。王豫甲表示,此次舉報系個人行為。此外,央行及支付清算協會已經在周日即7月10日受理了該書面行政舉報書。“本周應該會有一個回饋,如果認定微信支付存在違規行為會要求微信以及財付通采取相應的整改行為。”王豫甲說。

舉報五類違規

在材料中,王豫甲指出微信支付五類違規行為,具體為:第一,未依法安排客戶簽訂支付服務協議;第二,未依法對支付賬戶進行實名認證;第三,處理交易超出法定的支付類型和金額限制;第四,可能在不具備豁免條件下,為不同客戶的銀行賬戶與支付賬戶之間轉賬;第五,安全驗證的有效要素不足,超額準許交易金額。

針對網絡支付機構支付業務,央行已於2015年12月28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43號)(下稱《管理辦法》),緩沖期7個月,於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管理辦法》一方面,針對網絡支付賬戶設立分級管理,建立三類賬戶,並對不同賬戶給予不同實名制要求以及支付功能,實現支付賬戶多元場景的精細化管理、遵循支付機構分類監管思路。另一方面,則進一步強調全面實名制管理。

《管理辦法》的下發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來說可謂最嚴格的“軍規”,對實名認證以及三類戶的管理予以了比較嚴苛的認定。

王豫甲在行政舉報書中以實測的方式指出微信支付的入口和操作界面全在微信,不在財付通。註冊微信即可點擊其錢包功能,使用微信支付服務。此外,沒有以支付牌照持有人財付通的名義簽署,僅騰訊是簽約主體。

“支付機構跟一個平臺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其中支付機構提供支付服務,服務的對象也是平臺公司所在的用戶,服務協議需要在支付機構和用戶之間簽訂,而不是APP運營主體幫助用戶簽訂協議。”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新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註冊流程和信息來看,微信支付與用戶之間的服務關系的確存在主體不匹配問題,“這個問題修改起來並不複雜,因為目前用戶簽訂的均為電子合同。”劉新宇說。

王豫甲在行政舉報書中指出,對於未經身份認證、或雖經身份認證但程度不充分的個人支付賬戶,“微信支付”均允許使用支付賬戶功能,起碼賦予I類待遇,甚至越級賦予III類待遇。同時越級授予個人支付賬戶更廣的支付類型、更大的支付金額。

對此,本報記者也用另一小號註冊的微信賬號進行實測,後發現在沒有開通支付賬戶的前提下,享受了接受紅包以及實現將紅包轉至另一賬戶的功能,即在非實名認證的前提下該賬戶具備了支付功能。

劉新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微信支付的實名認證動作目前體現在綁定銀行卡環節,在這一環節中連同實名認證同步進行。但是劉新宇指出,即便第三方支付機構實行了實名認證,但是也無法做到像證券賬戶一樣嚴苛。

“《管理辦法》出臺之後各家第三方支付賬戶的功能模塊均要根據這一規定進行調整,但是這一調整的進度在不同機構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劉新宇表示,《管理辦法》對三類戶的核準要素給予了不同的規定,這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對於用戶群體進行分類,目前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針對這一規定采取了相應的行動,而前臺操作該賬戶的用戶從感知度角度並沒有體驗到,但是不排除部分機構調整動作尚未及時跟上。

對於《管理辦法》要求支付機構對個人賬戶進行分類管理。不同賬戶的實名認證方式以及授予的權限不盡相同。

Ⅰ類戶要求對於以非面對面方式通過至少一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驗證,且為首次在本機構開立支付賬戶的個人客戶。賬戶余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余額付款交易自賬戶開立起累計不超過1000元;

Ⅱ類戶要求支付機構自主或委托合作機構以面對面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面對面方式通過至少三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賬戶余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其所有支付賬戶的余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10萬元;

Ⅲ類戶支付機構自主或委托合作機構以面對面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面對面方式通過至少五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賬戶余額可以用於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其所有支付賬戶的余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20萬元。

微信和財付通合作方式未知

此外,王豫甲在行政舉報書中提到,現行商業模式可能涉嫌變相出租支付牌照。對此,劉新宇表示,從目前可獲得的信息來看,微信與財付通之間存在這樣的嫌疑,但是對於微信和財付通彼此之間的業務合作方式,以及簽訂了哪些相關協議並未公開披露信息。

在當前的第三方支付行業中,出租支付牌照現象並非個案。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並不會在所有需要在當地拓展銀行卡收單業務的省市開設分支機構。一旦需要相關業務則與外包的支付機構合作,而合作方需要拿到所謂的第三方機構的外包服務資質,外包服務中也會囊括一部分運營權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54

去杠桿思路凸顯 最嚴理財新規“出爐”

醞釀了一年多的銀行理財業務管理辦法再以新的版本流出,再成為股市的“深水炸彈”。

7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從銀行內部獲得《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銀行理財新規”)最新版本,目前已經下發至銀行征求意見。

此次下發的銀行理財新規版本被業界評論為“史上最嚴”,對銀行理財實行分類管理,設定銀行理財限制性投資,禁止發行分級產品,不做期限錯配等,都被認為相較於2014年版本更加嚴厲。

“這是國家嚴格資金要流向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的要求,整體也是為了錢能流向實體經濟。”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銀行理財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全面梳理,也被認為將會促進銀行理財回歸本質。

如新規按照目前征求意見稿的內容,短期內對小銀行沖規模有所壓力,不過長期而言利於銀行理財業務的風險防控,封堵通道業務加強去杠桿。另外,多家機構分析,新規將使委外業務受益。

分類管理:擠壓“非標”或上萬億

近年來,“非標”在銀行理財圈成為了絕對的話題中心。從“銀信合作”興起,到將“非標”納入銀行理財業務範圍,“非標”因其影子銀行屬性,其風險銀監會也極為關註,並進行“疏堵”。

在銀行理財新規中,對銀行理財投資範圍進行分類管理,將理財業務分為基礎類理財業務和綜合類理財業務。兩者的區別在於,綜合類理財可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權益類資產和銀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基礎類則不能。

哪些銀行可以開展綜合類理財業務?新規也給出了硬性的門檻,資本凈額不低於50億元人民幣,並且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等。

這意味著資本凈額低於50億元的銀行將被擋在投資“非標”的門外。

“對銀行理財進行分類管理,原因在於不同類型的銀行業務能力差異不同,不能讓理財能力較差的銀行,涉足相對複雜的並有高風險的業務。總體是風險控制的想法。”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

監管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達23.50萬億元,同比增長56.46%,並且有15.88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產、權益類資產等方式投向實體經濟,占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產余額的67.09%,同比增幅48.27%。

對於銀行理財分類管理,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部測算,假定16家上市銀行理財屬於綜合類,其規模占比整體約73%,2015年底非標準化債權占比15.73%,權益類投資占比7.84%,影響權益和非標資產規模分別為5000億和1萬億左右。某券商也預計這對“非標”規模影響在萬億左右。

銀行理財新規對“非標”另外一條規定也引人註意,“銀行理財業務所投資的特定目的載體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符合銀監會關於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投資計劃除外”。

這一條與市場分析的銀行理財非標只對接信托計劃,不能對接資管計劃的分析相符合。對此曾剛分析稱,銀行對接“非標”通道很多,很多通道不在銀行和監管的範圍之內,很難對非標投向進行穿透管理。而信托與銀行屬同一監管主體,很容易得到總量上的控制,監管對非標也能夠全面掌握。

“目前大部分銀行都是轉向信托渠道,信托同歸銀監會監管,也會審慎操作。”文章開頭提及的股份制銀行理財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從嚴監管並非壞事

一位南方券商資管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背景下,7月下旬以來,從“資管八條”表明證監會去杠桿的態度,到銀監會銀行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的下發,一系列重磅政策均是監管層收緊杠桿的思路延續。

例如新規里面銀行理財分類管理中,基礎類不能做權益類投資。招商證券金融分析師馬鯤鵬認為,由於近大半年來理財資金配置權益類資產最活躍的都是大量小銀行,大中型銀行相對審慎且風控嚴格,小銀行理財資金配置權益資產受限後,對入市資金邊際變化上的預期將產生較大影響。

同時,銀行理財新規還明令禁止銀行發行分級產品,禁止期限錯配。並設定銀行理財限制性投資: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境內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

盡管限制性投資方面對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打開口子,這些規定被認為也是監管在加大去杠桿的力度。

一位上海地區券商資管執行總經理則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對分級產品的監管新規有利於遏制劣後級投資者套利。在分級產品設計上,散戶購買優先級產品,機構則認購劣後級產品進行投資,這種產品設計一定程度上犧牲了散戶利益。

不過,在馬鯤鵬看來,分級理財產品(受限)不等於配資等結構化產品(不受限):優先劣後配資等是在理財資產端分級,不受限制,分級理財產品是在理財負債端分級,被新規禁止,這類產品目前只有部分小銀行有,體量極小。

馬鯤鵬分析,目前並未直接限制權益類資產占理財比重,對股市直接沖擊有限,但對預期影響較大:理財投權益類資產主要包括定增、打新、配資、產業基金、兩融受益權等,權益類資產占理財總規模(23萬億左右)預計在10%以內,其中大頭是定增和打新。這次的新規把大量中小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拒之於權益類資產門外,從風險防範的審慎性角度是正確選擇。

“這並不是壞事。”上述南方券商資管人士表示,盡管監管政策收緊勢必造成機構業務萎縮,但長遠看去杠桿本身是對機構穩健發展的保護。自去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火熱,借助銀行理財結構化產品大量信貸資金湧入股市,風險不斷積聚,現階段監管對資金入市渠道進行限制和收縮,進入股市不能放杠桿,市場信心受影響。

2015年銀行資金入市規模約為1.6萬億,其中理財產品投資權益類市場的規模1.3萬億元,股權質押規模3000億元。

“很多業務不能做,以前我們券商做定增杠桿比例1:3,以後杠桿只能1:1,後期股市行情短線波動,甚至下挫。”該南方券商資管負責人感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39

有人丟錢就有人撿錢:“掘金”史上最嚴理財新規

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銀行理財新規——即最新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來了。雖據銀監會表示,此新規目前仍處於內部研究論證和征求意見階段,但由於《辦法》中禁止或限制了多項銀行理財業務投向或範疇,不少業內人士感慨“業務難做了”。

不過,有路堵了,或許就意味著,另一條路將迎來機遇。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先知先覺的機構已經開始暗中布局,準備抓住理財新規一旦落地後的業務先機。

“有人丟錢就意味著有人能撿錢,只要理財資金逐利的需求沒有變化,就一定需要發展的路徑。”一名銀行資管部門人士說了一句大白話。

本期第一財經“愉見財經”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史上最嚴的理財新規,暗藏著哪些發展機遇。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銀行內部獲取的《辦法》全文顯示,該《辦法》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全面梳理,對銀行理財業務要求進行分類管理,禁止銀行發行分級理財產品,對銀行理財做出限制性投資,規定銀行理財非標僅能夠對接信托,同時也提出銀行理財資金他行托管,銀行理財提取風險準備金等。

良機一:

發展代銷行、搶占基礎資產

《辦法》擬對銀行理財業務資質進行分類,分綜合類和基礎類兩大類,基礎類的銀行理財業務將不能投資非標和權益類資產。50 億元人民幣資本凈額成為了一道“紅線”,低於這一標準的銀行將只能從事基礎類銀行理財。

除了50 億元人民幣資本凈額,有資格進行綜合類理財業務的銀行還需要達到公司治理良好,具備與理財業務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問責機制健全;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監管評級良好;具有與所開展的理財業務相匹配的專業人員、業務處理系統、會計核算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中及時、準確地報送理財產品信息;理財業務管理規範,最近 3 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等要求。而一條還包括“銀監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事實上也給監管部門日後調整管理松緊,留了一道活口。

值得註意的是,某資本凈額未及50億元的城商行負責金融市場業務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根據《辦法》,不止是傳統意義上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和委托債權等不能做了,而且連他們曾經較多涉及的票據(不包括央票在內的普通票據)、信用證等也被明確劃進了非標範疇。

“這樣一來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就會下降,收益率等可能無法滿足部分理財客戶的需求了。”該名負責人說。

像這樣將被劃分進基礎類理財資質的小銀行,全國還有不少。2015年末,全國共有133家城商行,1000家農商行,據初步統計,城商行中僅有約80家資本凈額超過50億元,占比約60%;農商行中僅有30家,占比約3%。而一組對比數據是,2015年年報中披露發債的銀行,城商行有100家,農商行有148家。

“這些都是我們要去營銷的同業客戶。”某股份制銀行總行研究部門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而他們也已經準備抓住“機遇期”,傳達這一由資質分類帶來的“業務機會”。

細化來看,達到綜合類理財業務資質、並且同業業務能力及關系經營較好的銀行,將從別人被攔下的業務里,“撿”到兩大機會:

第一,如上述數據所示,大量同業客戶將只能做基礎類理財業務,而這些銀行也需要好產品以提升客戶競爭力。此時,這類同業就成為了國股大行們的絕佳“代銷”渠道。

甚至於,“如果他們有‘面子’上的需求,就讓他們拿去我們的產品,然後自己貼貼牌”,一名股份制銀行總行資管業務人士私下稱。

第二,除了發展“代銷”,先知先覺的銀行會意識到,事實上不少中小銀行權益類理財資產配比反而較高,雖然估計未來銀監會將給予過渡期,但這些中小金融機構最終可能只能向外轉讓此類基礎資產。這對有綜合類理財資質、且有承接能力的銀行而言,一旦深入挖掘,將會有不少“送上門來的肥肉”。

良機二:

吸引風險金、做大債券承分銷

根據《辦法》,商業銀行應當選擇一家從事理財產品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開立風險準備金專戶,用於風險準備金的歸集、存放與提取。該賬戶不得與其他類型賬戶混用,不得存放其他性質資金。存管銀行應當監督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的管理和使用,確保風險準備金存放安全,管理和使用符合相關規定與程序。

這一條在市面上各類評論解讀里很容易被忽略的條款,其實暗藏著可供銀行開掘的另一條新業務密道:搶抓風險金托管客戶。

當風險控制成了銀監會當下最註重的事務,可想而知,對風險準備金的管理和落地也將盡快推動起來。

趁著這一趨勢,營銷搶抓一批同業客戶來本行開立風險金專戶,顯而易見的一點是,不只能帶來一筆托管費的中間業務收入,還能留下一大筆穩定的、低成本的資金。

而若把眼光再放長遠,另據《辦法》,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可以投資於銀行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銀監會規定的其他資產,產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資損益應當納入風險準備金。亦即,接著風險金的托管存入和未來交易,托管行還有望增強未來債券的承銷、分銷能力和交易流量。

良機三:

信托業拼實力爭地盤

網傳理財新規中的另一大限制,是銀行普通理財資金將無法承接各類證券資管的非標理財,在非標類中,信托將成為非標唯一通道。這對信托機構而言,至少短期將形成利好。

有業內分析人士稱,一旦切斷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路徑,就會帶來其銷售滑鐵盧了,券商資管等通道繼續獲取此類基礎資產的積極性就會下降,由此信托就能“接替”上去,獲得這些資產和業務機會。

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稱,並非所有信托機構都會得利,理財新規將對信托機構的定價能力和風險隔離機制提出更高要求,信托行業內部競爭分化將加劇,資本實力雄厚、風控能力強、經營效率高的信托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此外,除了以上三大“機遇”,也有一些銀行人士表示,以後將進一步開動理財產品“委外”的腦筋了。其實,只要理財資金逐利性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一頭賭了,總有其它頭要往外疏。有券商研究觀點稱,目前來看,委外產品占理財產品的規模大概是5%到10%,未來這一占比會快速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40

最嚴監管來了也別緊張,互聯網金融至少三年內還是投資風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5/157941.shtml

最嚴監管來了也別緊張,互聯網金融至少三年內還是投資風口
劉雪兒 劉雪兒

最嚴監管來了也別緊張,互聯網金融至少三年內還是投資風口

在監管的長號吹響時,曦域資本這個半路殺出主投互聯網金融的新基金能站穩腳跟嗎?

文|劉雪兒 編輯|楊潔

從計算機專業工學學士到法律碩士,從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到景林PE的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黃曉黎身上總有種不安分的勁兒,她仿佛一個滿懷好奇心的攀登者,不斷找尋著更高的山峰。

黃曉黎在景林投資工作了六年,曾帶領景林投資進入了一流PE基金行列,管理基金達到70億元人民幣。韓都衣舍、紅蜻蜓、頤海國際(海底撈調味品)、樂視影業、滴滴、達達等,都是她曾投資過的明星項目。然而,2015年下半年,不安分的她又一次選擇了離開。

這一次,她創立了曦域資本,想打造一家專註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精品基金。

“當時,景林投資無論是團隊還是業務都已經成熟了,美元和人民幣基金、VC和PE都有了。到了這個階段,我希望做出變化,去做自己更想去實踐的事情。”黃曉黎對創業家&i黑馬表示。

而現時的互聯網金融,正處於政策和監管的風口浪尖,P2P和校園貸等事故頻發,也讓它跌落到輿論的低谷。但是,黃曉黎仍舊看好它的爆發。金融業與互聯網結合隱藏的巨大潛力,專業金融從業人員的紛紛“下海”,大撥細分領域創業者的幾年歷練期,這些都讓她覺察到,時機已然來到。

曦域資本的投資策略非常清晰,專註投資成長初期的各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一般為B輪左右投資。“我的基金只有幾億元的規模,投資六到八個不同細分領域的領先項目,平均單個項目投5000萬元左右,既有較好的分散,又可以從容做到精細管理。”

在策略的具體實施上,黃曉黎的邏輯是這樣的。“先對十幾個可投的細分領域排出優先次序,再通過項目調研和書面研究篩選出我最認可的模式,再把這種模式下我能看到的團隊都接觸一遍,鎖定領先的幾家詳細調研,最後精選出我認為潛力最大的企業。如果不是現在資本這麽冷,我還真無法不緊不慢地完全按照我的邏輯做事。”目前,黃曉黎已經投了牛股網、群星金融、米麽金服三個項目,都是細分領域中她認為國內領先的團隊。

可能因為投資策略非常清晰,黃曉黎很快找到了前海母基金和不少企業家做LP。“相當部分LP來自金融領域,他們了解這個行業的玩法和核心,對我的投資方法也很認可。”

然而,只擁有少數人的支持是遠遠不夠掀起大浪濤的。

在事件頻發與監管趨嚴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政策導向是一面隱形的導航旗幟,在景林時擅長互聯網與大消費投資的黃曉黎,會在風起雲湧的大環境下做好互聯網金融項目的投資嗎?如何才能規避諸多風險在資本寒冬里淘到更多精品項目?

以下為黃曉黎口述,創業家&i黑馬整理。

renwu-huangxiaoni

曦域資本創始人黃曉黎

互聯網金融至少三年內都是投資風口

投資的核心就是要找到一個足夠大的市場,然後深紮下去才能發現更大的價值,互聯網金融就是我很看好的領域。

金融是個很大的行業,我梳理出的細分領域就有十幾個,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移動支付、證券、資管、保險、征信、資產證券化等等,每個細分領域都是萬億級的市場,出來的公司至少可期待百億市值。在“互聯網+”時代,金融與互聯網的結合,其實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及互聯網思維,與傳統金融服務的結合。金融是電子化程度很高的行業,消費者通過移動手機消費和接受各種服務的習慣能夠很快倒逼傳統金融的移動互聯網化,並最終倒逼產品甚至整個金融服務體系的變革。這種結合能有效解決傳統金融由於成本關系達不到的小微企業和屌絲市場的問題,這些久旱的空白市場將依靠互聯網新技術,高效而低成本地迅速爆發起來。

另外,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行業是沒有專門培養過投資金融行業人才的,投資TMT的年輕人更喜歡文化娛樂、消費和黑科技,金融相對來說就太枯燥了。在這個領域,缺乏能夠詳細剖析問題的合格的投資人,尤其是成長初期,財務數據還不是判斷依據時,這個領域的投資是最難下手的。

我很幸運,有金融方面經驗和人脈的積累,在做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期間,就為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中國銀聯、海通證券、光大證券、新華信托等各類型的金融機構提供IPO、重組收購、產品創新和法律服務,對各種金融產品和環境變革都比較熟悉。在景林期間,也投了10多個互聯網金融項目,涉及財富橋、老虎證券、中量網等資產管理和證券等領域。

另外,現在我願意把互聯網金融作為全部投資方向,主要還是緣於互聯網金融人才正在成熟。

最早一批在這個領域的創業者,大多是互聯網人,主要模式有兩種,要麽做流量,靠工具或社交聚集用戶疊加金融服務,要麽做地推,在空白金融市場野蠻成長。那個時期,我很謹慎,不敢重投。因為我覺得,歸根結底,模式創新最終還要看成本和效率情況,信用建立和獲取的成本、風控是否有效,以及杠桿是否有風險等。要看到未來傳統金融機構和大流量平臺參與進來之後,這個模式是否還有競爭力,是否還能夠建立自己的壁壘仍能占據一席之地。

但現在不同了,隨著互聯網創業大潮的逐步演變,越來越多既懂技術又懂金融的人創業,互聯網和金融結合的團隊也不斷成長成熟,湧現一批高質量的創業團隊。就和當年電商剛興起一樣,找懂電商的人都難找,而現在已經有很充足的人才供給。互聯網金融大發展瓶頸到今天仍然是人,真正有能力創業的人、會監管懂監管的人、理解互聯網金融並掌握資源的人,這需要一個發展過程。

不管如何,一些剛剛成熟的團隊已經在互金各細分領域嶄露頭角,對於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投資策略慢慢篩選到他們。曦域也會緊隨這個大浪潮的腳步,就算三年之內只做這一件事情也足夠了。

B輪左右的項目是主投對象

我們的投資策略是,主要投B輪左右的項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第一波互聯網金融創業者,大部分人都是在2013年-2014年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這兩三年時間,市場正好篩出來一批公司。這些創業公司團隊的潛力與產品完整性都經過了市場的驗證,企業即將或者剛剛進入快速成長期,這個關鍵點上資本助力對他們很重要,可以支持他們去鋪渠道、做市場、做BD等等。

當然,我選擇投B輪也與整個市場有關。大家的錢很容易往前撲,或者投向後期的穩定收益,而現在主要投中間輪的基金很少。金融和互聯網結合領域專業性很強,這個時期財務數據還不能顯現價值,判斷項目是否在快速成長的初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投資競爭很少。競爭少市場冷,都能讓曦域有條件堅持那個簡單的投資策略:自上而下從容研究,自下而上從容篩選。

而對於互聯網金融成長初期的公司,估值一般在小幾億人民幣到兩億美金之間,離百億人民幣估值還有足夠的空間。對我來說,下降趨勢可控,上升空間足夠。事實證明,我已經投資的牛股王、米麽和群星金融在投後不久就實現了盈虧平衡,並開始逐步盈利。

未來誰具有領先地位?

通過連續的項目調研,我發現更讓我放心投資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通過技術做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連接平臺,平臺上面直接服務於小微企業或消費者,平臺下面仍然與金融機構連接。就像我投的群星金融,它通過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做了一個服務平臺,快速低成本地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傳遞給上下遊小微企業,讓小微企業快捷地通過供應鏈業務活動獲得低成本的融資,而其背後,以前似乎還沒變,傳統金融機構仍然通過其平臺提供資金多做業務,保理公司仍然為客戶做通道牌照業務,而核心企業和上下遊企業都獲得了收益。

米麽金服(麽麽貸)也一樣,將線下商家、消費者、線上風控連接起來,有效地獲得高質量的消費分期資產,後面的資金仍然由金融機構提供,它也是在消費者和金融機構之間做了有效連接,對消費者和金融機構都做了更好的服務。

監管趨嚴,互金過冬更難了

金融最終要通過風控能力賺取信用差價的錢,或者能賺到信用定價的錢,並且任何業務的基礎都是要算成本的,大量的金融空白市場不是傳統金融不做,而是成本太高做不了,現有有了新技術,可以做了才有解決辦法。而反映到創業項目上,很多人還沒搞清P2P的獲客成本與資金成本究竟是什麽,就跑去做了,當然會失敗。

比如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校園貸問題,其實核心還是信用問題。企業設了再高的違約金,但用戶確實沒錢了又能怎樣呢?關註它是熟人借貸還是裸條借貸是沒有意義的,關鍵是商業模式中采用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解決金融信用的核心問題。

金融永遠是強監管的,監管也是必要的,但監管如何把握技術性和節奏感就比較難了。希望監管機構不能簡單地一刀切,以免引發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系統性風險。另外,國內證券市場不大穩定,註冊制延後、新三板拒絕互聯網金融公司等,也會影響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業。我比較擔心這樣發展下去,國內的資本市場會逐漸缺少好的供給。一些好的企業被擋在外面,上市資源價格會上升,真正做價值投資的機構會受到排擠。而對於金融行業來說,美國市場正在好轉,一些好的企業可能會尋求去海外上市,一些有價值的公司不得不賣身給有牌照的BAT,資源又會趨於集中,從而造成不良循環。

在這種背景下,曦域的投資領域主要是普惠金融類的,個人消費類的,以及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基本都是以技術為驅動力的,符合國家提倡的方向。畢竟我是律師出身,也會把握好度的問題。

對於創業者,我建議一定要去深刻理解監管,嚴守底線,做能夠創造價值對社會有意義且國家鼓勵的事。還有,資本市場一時半會不會好轉,大家要準備好過冬,要好好想想你的策略是否要調整,最好的公司才能拿到錢。但要學會居安思危,那些看得長遠、有戰略又行動謹慎、創造足夠高價值的公司,現在的機會屬於你們,你們有時間通過更公平的競爭脫穎而出,而不再讓資本壓得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互聯網金融 曦域資本 黃曉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44

最嚴奶粉監管辦法出臺,將收緊跨境電商渠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685

(新華社/圖)

2016年6月8日,備受關註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外公布,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最近一次舉辦的“配方註冊制後的乳業監管”課題會議上,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目前《辦法》的二級文件和相關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

其中,跨境購奶粉的監管問題成為《辦法》的焦點問題。

為了解決當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過多、過濫等問題,《辦法》明確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均實行註冊管理。首次將註冊制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境外奶企。

所謂註冊制,指的是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向我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企業,應當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註冊。

其實,2015年9月發布的《辦法》(征求意見稿)並沒有將境外的乳粉生產企業納入這一範圍,因此被一些國產乳粉生產企業抱怨“雙重標準”。此次把“註冊制”適用範圍擴展至境外奶企,只有完成配方註冊的奶粉才可以進口。業界稱之為最嚴奶粉配方註冊制。

這對現有的奶粉跨境電商將產生較大影響。有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值高達24.7億美元,同比增長59.5%。而跨境電商網站是其主要銷售渠道。

在中國認監委公布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名單中,目前獲得認證的奶粉生產企業共有73家。但有媒體統計,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有近千個。如果嚴格按照《辦法》規定執行,他們當中將會有一大部分未通過配方註冊的嬰幼兒奶粉將不能在中國境內銷售。

與此同時,為防止企業一個配方包裝成多個品牌,《辦法》規定每個企業配方數量不得超過3個系列9種配方。

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向媒體透露,國內已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03家、國外奶粉生產企業73家。以此來計算,未來中國市場最多只有528個系列,也就是528個品牌。但目前,中國市場上有約2500個奶粉品牌,這還不包括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的奶粉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02

廣發銀行副行長王桂芝:“史上最嚴理財新規”有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

8月13日,在廣發銀行第三屆財富論壇上,針對目前備受關註的“史上最嚴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廣發銀行副行長、零售SBU總裁王桂芝認為,銀監會出臺這個管理辦法非常有必要,可以讓銀行理財市場更加規範,使銀行理財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此外,該征求意見稿對銀行理財機構實行基礎類和綜合類的分類管理,這種做法很科學,雖然一些規模小的區域性銀行受到了限制,但分類管理更加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投資權益。

廣發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姚永平表示,目前該監督管理辦法還在征求意見中,廣發銀行已經對客戶滿意度和客戶需求等做了一些預判,並積極研究在新的監管下如何讓客戶的收益更高。

“該征求意見稿雖然對非標和權益類產品有一定限制,但主要是杠桿上按照客戶層級對風險承擔做出限制。整體來看,監管的趨勢是透明化,縮小杠桿,降低風險。所以,這種監管並不是限制了客戶的需求,而是合規化監管,讓客戶的投資權益受到更好的保護。”

姚永平稱,該征求意見稿可能會對理財收益造成下行影響,“現在的理財產品,若要保證比較高的收益,的確是配置了非標資產。我們建議老百姓降低(收益)預期。”王桂芝亦表示,廣發正按照該征求意見稿進行理財業務相關調整,包括優化結構、投資標的和結構配置,並對該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一些建議。

對於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經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認為,今明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將處於大U型底部,預計今年GDP增速為6.7%,明年6.6%;到2018年,由於產業布局到位,宏觀經濟可能會走出大U型底部,增速略微提升。中國經濟未來二十年的增長點,一是城鎮化,二是消費,三是產業重新布局,比如內地重化工業已沒有比較優勢,沿海一帶或會重新發展綠色重化工業。“哪里有人口的吸引力,哪里就有經濟競爭力。”

王桂芝指出,中國的投資和財富規律受宏觀政策的影響很大,因此2016年的投資選擇應該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動向,在資產荒背景下要防風險,並抵禦畸高收益產品的誘惑。“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正處於經濟收縮周期,貨幣整體寬松。面對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環境,宜采取整體側重防禦的財富管理策略,在財富安全的基礎上,再尋找確定性較高的機會進行投資。”

在談及“房貸獨撐7月新增信貸”這一現象時,王桂芝認為,這說明老百姓住房的剛性需求仍然強勁。而對公貸款的疲軟主要是由於供給側改革對傳統產業的“去產能化、去杠桿化、去庫存化”,使得銀行貸款增長的可能性不大,而實體經濟新生動力還未跟上。

對於房貸風險問題,廣發銀行零售信貸業務部經營信貸產品處主管李嘉表示,廣發在房貸業務上做動態管理,風險相對較低。從去年開始,廣發依據不同項目、城市和區域采取不同的投放策略,以控制風險。即使在同一城市,不同區域、樓盤和開發商,對應的按揭政策也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03

最嚴奶粉監管辦法出臺,將收緊跨境電商渠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685

(新華社/圖)

2016年6月8日,備受關註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外公布,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最近一次舉辦的“配方註冊制後的乳業監管”課題會議上,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目前《辦法》的二級文件和相關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

其中,跨境購奶粉的監管問題成為《辦法》的焦點問題。

為了解決當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過多、過濫等問題,《辦法》明確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均實行註冊管理。首次將註冊制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境外奶企。

所謂註冊制,指的是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向我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企業,應當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註冊。

其實,2015年9月發布的《辦法》(征求意見稿)並沒有將境外的乳粉生產企業納入這一範圍,因此被一些國產乳粉生產企業抱怨“雙重標準”。此次把“註冊制”適用範圍擴展至境外奶企,只有完成配方註冊的奶粉才可以進口。業界稱之為最嚴奶粉配方註冊制。

這對現有的奶粉跨境電商將產生較大影響。有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值高達24.7億美元,同比增長59.5%。而跨境電商網站是其主要銷售渠道。

在中國認監委公布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名單中,目前獲得認證的奶粉生產企業共有73家。但有媒體統計,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有近千個。如果嚴格按照《辦法》規定執行,他們當中將會有一大部分未通過配方註冊的嬰幼兒奶粉將不能在中國境內銷售。

與此同時,為防止企業一個配方包裝成多個品牌,《辦法》規定每個企業配方數量不得超過3個系列9種配方。

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向媒體透露,國內已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03家、國外奶粉生產企業73家。以此來計算,未來中國市場最多只有528個系列,也就是528個品牌。但目前,中國市場上有約2500個奶粉品牌,這還不包括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的奶粉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