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暗流湧動 美股投資者隨時準備撤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02
2014年市場投資者繼續湧入美股,但長期看多情緒已有衰減,他們更多通過配置ETF的短期投資,而非傳統上更長期的共同基金。
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美國國內ETF流入金額約350億美元,令ETF總資產升至近1.9萬億美元,年底前很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關口。
同時,ICI的數據也顯示,當前12.9萬億美元的共同基金領域里,只有近280億美元是來自股票基金。繼今年年初大幅流入後,投資者已經連續5個月從投資股票的共同基金里撤回資金。
ETF和共同基金在流動性方面稍有不同,交易股票的ETF價格實時變動;而共同基金只在當個交易日結束時計價,且不能在市場時間交易。表面上看差異甚微,但在市場快速波動時,這一趨勢及其對投資者心態的意味引起了人們的註意。
CNBC援引J. Streicher Asset Management主席Todd Schoenberger表示,這全都關乎於風險,交易員和投資者隨時準備賣出。
美股市場今年震蕩走高,特別是過去幾個月,標普500指數漲幅不足1%。盡管截至周四收盤,美股創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大跌1.62%,但今年迄今依然錄得6.7%的漲幅。
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表示,鑒於美聯儲正計劃回歸常態化利率,並將結束QE,美股未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波動,投資者應做好準備。
“美聯儲結束註入額外流動性,意味著投資者將告別額外回報和極低的波動率。盡管因美聯儲的零息政策即將結束,我們認為2015年美股市場調整(幅度超過10%)的風險已經實質性上升,但並非預計市場會崩盤。”
市場似乎也對此認同。除了從股票共同基金逃離,投資者也利用CBOE波動指數(VIX)進行下檔保護,有恐慌指數支撐的VIX今年三季度大漲38%,盡管從歷史標準來看,VIX目前還處在相對低平的水平,但至少也幫助解釋了市場情緒的相對變化。
無獨有偶,對普通投資者有參考意義的富豪們也手持現金離場觀望了。
據Wealth-X,億萬富翁更傾向於持有現金。很明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和隨後歐債危機的經歷給富翁們帶來心理創傷,現金的安全性很可能加固億萬富翁們對謹慎資產配置的青睞。
“億萬富豪的資產中,現金比率在19%,平均每人超過6億美元。流動性如此重要的原因在於,流動性能使其投資超出現有投資領域範圍的新企業。平均而言,自去年以來億萬富豪持有的流動性已增加6000萬美元/人,該機箱表明許多富豪正手持現金離場觀望,等待做出進一步投資的時機。”
這也許只是意味著,全球億萬富翁們相信,市場已經觸頂,因此進行大量獲利了結。從下圖可見,2013年至2014年,他們平均每人的資產凈值只增加1億美元至31億美元,但其中流動性增幅卻超過11%,從5.4億美元升至6.0億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三體》啟示錄:互聯網暗流中的生死博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8/151719.shtml

《三體》獲獎爆紅,真的只是因為它描繪了一個天馬行空的宇宙社會?科幻小說最有魅力之處,往往在於,他用最光怪陸離的方式道出了人世間諱莫如深的道理。
Everyone is an Island(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劉慈欣說,科幻和互聯網行業本就是相通的。三體中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應該是那四條宇宙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3.猜疑鏈:宇宙中的不同文明會猜疑對方會采取各種手段毀滅自己;4.技術爆炸;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文明在宇宙尺度中很快可以通過技術大爆炸超越自己。
正是這四條宇宙公理完美構成了黑暗森林法則:在宇宙中,一旦發現其他文明存在,就選擇立刻毀掉這個文明。
在互聯網行業中,不乏各式各樣的行業交流,也有大量的聯盟存在,但依舊無法消解黑暗森林帶來的一系列影響:1.無論大小企業,生存都是他們存在的第一目標和需要;2.市場很大,可是總有上限,在上限以下,不論大佬還是初創公司都要拼盡全力去爭奪有限的市場,進場愈多,死傷愈大;3.渠道再扁平,交流再開放,依然無法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猜忌和恐慌,電商人一直活在 “自己正處於劣勢”的心有余悸中。所以任何互聯網企業都處在瘋狂加速的狀態中,陷入”囚徒困境”,無意識里讓行業競爭更加激烈;4.即使是處於近乎壟斷的地位,像阿里、京東這樣的大佬也不能任性,因為任何新興的創新項目,都有可能“技術爆炸”,在無人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占領市場。翻看20年前的企業,昨日黃花還剩幾只傲然綻放?今日大佬都走過的路,明日新星又會是誰已踏上征程?
在這片幽暗的互聯網森林中,生存著紛繁複雜的動物世界。阿里貓、京東狗、百度熊、騰訊企鵝……他們毗鄰而居卻不清楚對方究竟在何處。他們精明強悍,卻又各自暗藏死穴,共同組成這個看似繁榮熱鬧、實則鴉雀無聲的“黑暗森林”。誰也不是上帝,誰也看不清彼此,誰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O2O的炙熱泡沫、資本市場的大浪淘沙,應接不暇的事物讓電商森林看似聒噪,然而事實是,在風暴的中心往往是最鬼魅的安靜。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讓所有生物體都小心翼翼、屏息凝神。即使大佬也不例外。今日筆者試著穿越光年,穿透風暴周圍魅惑的雲彩,略微一窺那大佬的威猛霸氣又深不可測的身姿。
阿里:貓的神秘與挑剔面紗下,是猛虎的野心與能量
阿里——生而為虎,甘願稱貓,謀略之高,令人折服。無人能預測馬雲口中未來的阿里帝國究竟會何等輝煌,就像地球人永遠無法預測三體人世界何等神秘。但所有人都隱隱感知,作為黑暗森林的第一批原住民和天生壟斷者,阿里的力量如同地底的巖漿,稍一發作便有改變地貌的威懾力。
憑借淘寶、天貓、聚劃算、支付寶、阿里雲等多維武器,這只猛虎的觸爪伸向零售電商、金融支付、雲計算及大數據等各個維度空間。這位老練而沈穩的霸主冷靜控制著黑暗森林的發展節奏,以光速前行卻還能穩健創造著令人驚羨的不敗戰績:史上最大IPO、雙十一571.12億神話銷售額業績、762.04億元年度營收的財富史詩……...
這只細嗅薔薇的猛虎,當之無愧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高級文明”。然而,觸角越長,暴露越多;能力越大,對手越強。阿里的坐標正在逐步暴露,猛虎也嗅到前所未有的危險氣息。
百度:喝過洋墨水的技術熊,電商之路卻步履蹣跚
“獵人巡跡熊爪”話題的刺激,讓百度的身份在電商黑暗森林里以熊的姿態暴露。這頭從美利堅帝國歸來的技術熊,憑借著對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驚人掌控力,占據了中國搜索市場80%的市場份額,並傲然屹立於全球資本市場。
不同於阿里猛虎般的超強攻擊性,百度則將熊科動物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穩重、恒溫、以守為攻。面對百獸爭搶電商鮮肉的血腥廝殺,百度涉足電商純屬自保之舉。但是,不同於在搜索領域的獨領風騷,屢敗屢戰的電商史讓百度熊可謂顏面掃地。從最初自斷臂膀的百度有啊,到現今垂死掙紮的愛樂活,百度的電商美夢支離破碎。前不久的百度戰略大會上,這頭熊煌煌立誓:2015年要打通一切資源實踐電商O2O。不知熊心燃燒過後,上有阿里帝國虎視眈眈,下有創業群狼伺機而上,這只力量無窮但行動遲緩的熊,又能否在血雨腥風的黑暗森林中陣痛蛻變,占山為王?
京東:不是所有狗都溫順體貼,別忘了還有藏獒的存在!
黑暗森林里,讓獸王阿里最震怒的,莫過於京東這只“惡犬”。B2C電商領域占據第二把交椅,光速成為繼BAT後第1位進入全球互聯網10強企業,京東的精準打擊能力不容小覷。盡管短時間內京東還不能撼動老虎的地位,但野心膨脹、戰鬥力極強的京東狗依舊讓百獸之王不得不防。
在3C、家電等標準商品維度上,京東無疑無人匹敵。且憑借強悍的物流體系,其運行速度令對手望塵莫及。在自營式電商的優勢之外,京東加速布局電商O2O,電商金融的反應速度及執行能力同樣令人顫栗。與萬家便利店開啟零售業O2O戰略合作、研發“小金庫”、“京東8.8”等多項理財產品。不是天性好鬥,而是生存於黑暗森林,落後就die,為了生存,京東不得不在電商O2O、金融支付等各個領域向百獸之王發起挑戰。
把坐標完全暴露在阿里面前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與阿里“交惡”已久的京東,已經成為老虎的眼中之釘。究竟是能虎口拔牙,還是淪為虎口下的肥肉?京東的命運還難以預料。
騰訊:聯合對抗風暴的南極企鵝,貴族氣做不了隱身衣
企鵝,南極的主人,命運卻將它推向了整個自然界社交鏈的頂端。不同於猛虎的強大、熊的魁梧,這只憨態可掬的企鵝擁有6億粉絲的超高人氣。憑借著社交領域的巨大優勢,讓其他猛獸對攻擊它心存忌憚。
人氣雖高,但企鵝的處境卻沒有想象中舒服。QQ網購、拍拍網等自身業務不遂心意,這位南極名流不得不相繼投資珂蘭鉆石、好樂買、易迅、高鵬、F團等,逐步實現了支付、團購、物流等電商業務的布局。去年,面對百獸之王阿里“把企鵝趕回南極”的高調宣戰,聰明的企鵝出其不意地合縱連橫拉長戰線,聯合了“敵人的敵人”京東彌補自身短板,抗衡阿里電商。在信息不透明、信任鏈條極度薄弱的黑暗森林,如何牢牢抓住6億支持者的心為其所用,大約是企鵝如今最大的困擾。
不知抗酷寒耐的特異生理功能,能否幫助這只企鵝在兇險莫測的黑暗森林保存坐標、保住生命、更保持貴族姿態?
蘇寧:“認虎為父”的初生幼獅,能否借虎威重震雄風?
黑暗森林不斷膨脹,蘇寧這只來自零售領域的獅子卻也潛入其中,企圖從零售之王變成零售+電商雙料冠軍。為此獅子不惜豪擲千金,建平臺、搶用戶、擴品類。作為遷徙戶,縱然獅子力量巨大,但眼前漆黑一片,依然放不開手腳,難以趕超其他電商猛獸。
而近期獅子與猛虎阿里結盟的消息猶如平地驚雷,黑暗森林一片嘩然。按照獅子強勢傲慢的性格,豈能輕易屈服於老虎的威嚴之下?然而面對無法匹敵的叢林對手,它只有兩種選擇:被猛虎吃掉或跟猛虎聯盟。為了生存,蘇寧依靠老虎的力量似乎是必然選擇。“認虎為父”後蘇寧可以獲得更多的用戶與流量支持,同時阿里強大的第三方資源(如支付寶和雲計算),也能解救蘇寧的“夜盲癥”。
蘇寧的如意算盤打的可謂美滿,但虎性難測,落了狐假虎威口舌事小,這只幼獅能否跟在猛虎身後保全自身、大快朵頤,要看它自己的本事了。
電商森林暗流湧動,萬物竟生,時世變幻。強弱之勢不恒,生存之道難定。良禽猛獸都已經潛入這片黑暗森林,做電商金融的螞蟻金服、做電商物流的菜鳥網、做電商服務的貓頭鷹千米網、做電商零售的飛牛網……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後,剩者為王,誰能笑到最後?叢林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真正的強者才具備智慧和勇氣去生存和博弈。
在這片黑暗森林中,還潛伏著很多尚未被探測到的猛獸。他們屏息等待,蓄勢待發。它們不斷磨利爪牙,舔舐血口,爭取主場優勢,發動降維打擊,爆發瞬間制勝的最佳效能。與機會並存的,是看不見的陷阱和深淵,每一步必須小心翼翼,每一個決定都攸關生死。所以誰能否定,在這片電商黑暗森林之中,活著,不是另一種偉大呢?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溫二爺,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AWE觀感:智能化白色家電的暗流湧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0/154628.shtml
導讀 : 自“互聯網+”逐漸成風之後,身披“智能”和“互聯網”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對於家電行業而言,智能家居似乎已是大勢所趨。
隨著AWE展會的如火如荼,家電行業再度成為外界關註的焦點。和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AWE上,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商打出了“智能家居”的概念,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成了展會上的新面孔。
自“互聯網+”逐漸成風之後,身披“智能”和“互聯網”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對於家電行業而言,智能家居似乎已是大勢所趨。而AWE上各廠商“摩拳擦掌”的背後又傳遞出了哪些信號?筆者在此和大家聊聊在AWE展會上的所觀所感。
智能家居時代,白色家電迎來新藍海?
在整個會場,筆者看到最多的是“智能家居”四個字,觀眾關註最多的也是智能家居,白色家電的廠商們也紛紛展出了自家的智能化新品。
筆者最大的感觸是,以往觀眾感興趣的多是擁有“智能噱頭”的新產品,比如機器人、無人機等等,盡管他們走進普通家庭還有很長的距離。而今年的AWE上,不少觀眾被洗衣機、冰箱、電視等白色家電所吸引,相比於遙不可及的概念性產品,已經上市或即將走向市場的智能家電產品更大程度的代表了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觀眾對產品的回歸,或許也預示著智能家電走向市場的門檻越來越低,相比於市場飽和的傳統家電產品,邁向智能化的白色家電行業似乎迎來了新的藍海。
事實上,很多家電廠商紛紛趕在AWE前夕發布了新的智能家居產品,借勢之意十分明顯,又或者說是在順應智能家居的潮流。先是三星在3月2號的三星中國論壇上,亮相了無邊框曲面電視、交互式冰箱、蝶窗·藍水晶洗衣機等產品。而後海爾空調宣布將發布全智能戰略,格蘭仕重磅推出了“G+智慧家居”系統,美的、奧克斯、蘇泊爾、LG等無不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家居產品。除此之外,各類創業公司的小產品登上了AWE的舞臺,包括Marvell在內的芯片廠商也展示了整套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不難理解,觀眾對智能家電產品的關註預示了新的市場機會,而家電廠商們無疑是最敏感的,各家的緊密布局直接加速了智能家居概念的落地。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這或許就是各廠商爭相布局智能家居的內因所在,如今智能家居的序幕已然被拉開,但在白色家電上又有哪些趨勢和需求呢?
白色家電的三大趨勢和三個需求
一般來說,傳統家電更多是滿足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需求,而智能家電所應對的消費需求要更加多元,比如說娛樂和社交,再比如連接手機、平板等設備的需求。從筆者在AWE的觀察來看,白色家電行業至少表現出了三大趨勢。
首先是智能化。不言而喻的是,智能化是所有智能家居產品不可或缺的標簽,但在白色家電上,所謂的智能化絕不意味著簡單的植入一個智能芯片,進而實現聯網、遠程控制等功能。如何在智能化的同時而避免雞肋或將成為決定智能家居布局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幸的是,不少廠商都在白色家電產品上拿出了“獨家絕技”。比如說海爾通過一鍵清洗蒸發器,解決用戶對空調“臟”的困擾的自清潔系列空調,三星在蝶窗·藍水晶洗衣機上獨創了“泡泡凈”技術,在常溫進水階段,將水、空氣和洗滌劑充分融合,省去了傳統滾筒洗衣機的加熱過程。如此種種。
其次是人性化。在追逐智能化的過程中,很多產品陷入了這樣一個誤區,尤其是對用戶痛點缺少琢磨的創業者,往往因為智能的負擔把產品做得很重,實際上犧牲了很大程度的用戶體驗,最終造成產品核心功能上的得不償失。在整個AWE展上,最吸引筆者和多數觀眾的還是三星的蝶窗·藍水晶洗衣機,三星除了宣傳這款產品遠程控制洗衣機並了解洗衣過程的智能化模塊,更強調了名為“安心添”的主打功能。可以看出,智能化不只是做加法,從用戶的痛點需求出發進行人性化的設計,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第三是環保。2015年1月份的時候,發改委明確提出了白色家電的能效“領跑者”制度,試圖借助制度政策設計來促進節能技術發展。而回到市場來看,國內家電市場在2014年末開始陷入疲軟期,而隨著各家電品類能效新標準的相繼出臺,能效標準門檻不斷提高,企業要麽提高技術適應新標準,要麽淘汰退出。站在家電企業的角度來講,新的消費需求亟待被挖掘,智能和環保漸成白色家電發展的趨勢。今年AWE上展出的白色家電產品順應了這一趨勢,很多產品打出了環保的旗號,足見環保和智能並不是兩個相悖的話題。
當然,趨勢的背後勢必是市場需求在推動,觀眾對智能白色家電的青睞有加,和下面三點原因不無關系。
其一,懶人經濟的盛行。懶人經濟的通俗解釋是,社會的進步讓一切都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方便,換句話說,就是在培養越來越多的“懶人”。不管是風靡一時的O2O行業還是家電產品的智能化,都是懶人經濟在推動,那麽迎合“懶人”的需求對家電廠商而言恰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更容易理解觀眾對智能化白色家電鐘情的原因,一鍵式的操作體驗,對“懶人”的誘惑顯而易見。
其二,白色家電的產業升級。從2012年開始,彌漫在白色家電市場的氛圍無外乎是疲軟和突圍,在2015年時更是掀起一輪慘烈的價格戰,進一步擠壓銷售利潤。再者,因為互聯網企業的加入,家電行業競爭變得更為激烈。然而在去年11月的時候,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的零售量同比上升20.1%、11.6%和3.9%,成為去年單月同比增速之最,這被普遍認為是白色家電行業回暖的一個積極信號。據專家預測,未來產業升級將成為推動家電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高端化、智能化將引領隨之而來的家電消費潮流。
其三,智能家居的概念落地。過去兩年中, 素有國內高端家電產品風向標之稱的“紅頂獎”連續兩屆頒給了智能化的白色家電產品,在概念的渲染和市場的威逼下,各大品牌也加快了高端化和智能化的節奏。一個明顯的反差就是,兩年前智能化產品還只是各大賣場的展示產品,如今幾乎全面占領了高端白色家電市場。可以預見,AWE2016之後,將有更多的產品走向線下,未來還將實現智能產品的平民化。
總的來說,今年的AWE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白色家電的智能化已經到來,家電廠商們積極的屯兵牧馬,也揭示了智能家電的暗流湧動。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件、O2O、手機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Alter,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銀行新政暗流湧動:股市資金面影響幾何?
近期,監管新規頻頻亮劍。7月27日,一份被稱已下發至銀行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再度攪動市場風雲,其中新規將對理財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帶來的影響備受市場關註。
“新政對非標及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估計不大。”有銀行業人士認為,從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來看,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的理財資金占比或許並不高,僅有不到10%。
而細化到資本市場的具體業務,多項新規集中劍指券商資管業務中的通道業務。近幾年火爆至極的券商資管業務也面臨著帶上政策腳鐐的結局,而其實行業在政策之前也已悄然變局,政策風雲湧動之下券商資管業務將迎來怎樣的牌局?
銀行新政影響股市幾何
“目前來看,私人銀行、高凈值客戶、機構客戶通過券商、基金進入資本市場,有股票質押融資、優先級配資、平層投資等模式。”某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理財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通道。
另外一家銀行的中層人士也表示,銀行理財金進入資本市場一塊是高凈值的私人銀行,也有一些盤子比較大的銀行,但其中很多是代銷。“在具體操作上,各家情況不太一樣,但一般都是通過發行理財產品認購其他非銀機構的產品,最終進入資管計劃。”上述銀行中層人士表示,由於是面向高凈值客戶,資金量都比較大,雖然資管計劃出資人未必是一個人,但人數總體會比較少,投資的資產、收益、投向都較為清晰,因此透明度相對較高,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
而按照新規,只有私人銀行客戶類的理財產品才能進行股票、股權等權益投資,這是否意味著商業銀行以後開展這類業務將要比拼私人銀行實力?
在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看來,即使是綜合類銀行理財,非標及股票市場投資也受到不小的約束。“綜合來看,對綜合類銀行理財和基礎類銀行理財的限制,可能對股票市場及非標市場的影響規模分別達到1.33萬億和3697億元。如果對存量理財資金嚴格執行,新政將對股票市場資金面構成明顯利空;如果新老劃斷僅適用增量,影響可能不大,考驗銀行轉型做凈值的能力。”其稱。
據了解,按照2014年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的統計,一般個人客戶產品占比為69.48%,而機構客戶及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產品的占比各為23.16%和5.32%,仍以投資於權益資產的比例為7.84%來計算的話,影響股票市場配置規模為1.15萬億。
放大到全行業來看,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的理財資金占比或許並不高。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表示,從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占比在90%左右,再加上城商行和部分農商行,應該有超過90%的理財資金被劃分到綜合類銀行理財中,資產配置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僅有不到10%的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
據2015年年報顯示,全市場理財產品余額為23.5萬億元,而投資於權益資產和非標資產的比例分別為7.84%和15.73%,影響非標及股票市場配置規模分別為3697億和1842億。“以此測算,新政對非標及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估計不大。”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稱。
券商資管業臨變局
在近期的監管新規中,券商通道業務也成為矛頭對準的一大方向。7月27日的《征求意見稿》再度將監管政策強化,其中提到“商業銀行不得發行分級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特定目的載體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符合銀監會關於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投資計劃除外”等。
在業內解讀看來,分級產品就是“結構化資管計劃”,且“非標”投資擬不得對接資管計劃,只能對接信托,不允許多層嵌套。而據齊魯證券資管計劃相關人士介紹,在新規出來之前,券商通道業務所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泛且雜,其中大量是“非標”投資。
而在銀行新規之前,修訂後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兩項新規也值實施之際,兩者均對杠桿做出了一定要求。前者則更是給通道業務規模過大的券商帶來凈資本壓力,券商需計提特定風險資本準備,其中,投資非標資產的定向資管計劃需按0.9%的比例計提,其他定向資管計劃按0.5%計提。
“限制多了,成本提高了,既不賺錢又有風險。”上述齊魯證券的相關人士表示,原有通道業務到期之後,券商行業對這個業務估計就會慢慢停掉,即便有新增也會非常謹慎。
有南方的一家券商內部人士則表示,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意識到發展通道業務不符合資管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當時通道業務規模壓縮了1000多億元,占該機構資管業務的比重由逾九成降至5成左右,相應的主動管理類業務增加了1000多億元的規模。“收入少是一方面,主要是存在風險,雖然是客戶發指令,表面上看風險比較低,但實際發生風險則多是超過合同範圍,風險不暴露還好,暴露了就不太好辦了。”其坦承。
相較前兩年券商通道業務火熱至極,大多數券商資管業務中有七八成通道業務,如今多項新規出臺澆冷水之下,券商的資管計劃也將面臨大規模尋找出路的處境。“壓縮通道業務,著重發展主動管理類業務將成為主流趨勢。”上述齊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通道業務占比較大的券商可能在短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券商資管規模達到了11.89萬億,不過真正體現投資能力的主動管理業務只有3.04萬億,占比不到1/4。而券商通道業務的規模卻高達8.85萬億,相當於主動管理的2.9倍。
對於通道業務占比較大的券商,除了要調整戰略將船頭調向發展主動管理業務,擺在他們面前較為重要的一個難題可能是投資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主動管理業務主要考慮投資管理人的管理能力,通道對管理能力要求不高,而短期要提高管理能力估計會比較困難。”上述齊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主動管理規模在行業內居前的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公司、華泰證券資管公司,主動管理規模占各自資產管理規模的37%、39%、22%;申萬宏源、中銀國際、中信建投主動管理規模約為25%,而招商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占比更是低至17%。
美民主黨左翼暗流湧動,讓人想起當年的“茶黨”
在4個月的激烈角逐之後,美國勞工部前部長湯姆·佩雷斯(Tom Perez)當選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在基層陷入混亂之際選出了一位建制派領袖,卻有觀察家認為,民主黨內的左翼力量在這場選舉中展現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崛起之勢令人想起當初的“茶黨”。
終結民主黨動蕩
很多民主黨人表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選舉應該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參選人希拉里和桑德斯在初選時出現的情況為鑒,避免讓該黨再次陷入“地震”。
然而,事實證明,在這場近30年來最激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選舉前,很多重要民主黨人士已經紛紛開始站隊。佩雷斯得到了很多奧巴馬政府民主黨人的背書,比如前副總統拜登、司法部前部長霍爾德,以及農業部前部長威爾薩克等。對手眾議員埃利森則得到了桑德斯、參議員沃倫和舒默的支持。
民主黨領袖選舉結束,可是民主黨的動蕩有望終結嗎?
去年夏天,“維基解密”披露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高級成員收發的1.9萬封電子郵件,顯示從去年2月的初選開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就已暗中支持希拉里贏得黨內提名,並排擠其黨內最大競爭對手桑德斯。在郵件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負責媒體溝通的官員甚至在郵件中寫道,可以要求記者們報道桑德斯的競選“一團糟”。這批郵件令民主黨在大選中陷入無比尷尬和被動的境地。

湯姆·佩雷斯(Tom Perez)
在民主黨如此不堪的局面下,佩雷斯和埃利森都試圖表現出能夠令黨內重獲團結的能力。但就立場而言,佩雷斯被視為代表著奧巴馬和希拉里陣營,埃利森則是桑德斯陣營的代言人。持久的分裂讓桑德斯和埃利森的支持者對佩雷斯的勝利感到擔憂。對此,勝選後的佩雷斯迅速任命埃利森為副主席,旨在安撫對方的支持者,團結業已分裂的民主黨。
盡管埃利森也承諾了將與佩雷斯密切合作,但其陣營此前的論調並非如此。比如,選前在被問及如果佩雷斯贏得選舉,那埃利森團隊將如何參與民主黨決策時,埃利森的副手之一格林(Adam Green)就悲觀地表示沒有太大可能性。
左翼力量崛起
美國媒體評論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之爭反映了民主黨內部民粹主義力量的日益增長,這股力量可能讓一場選舉翻盤,也可能對建制派造成威脅。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瑞什(Robert Reich)認為,當前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機制僵化且陷於混亂之中。
“我認為,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民主黨都沒有處於這麽糟糕的境地過。大量左翼草根都在反對特朗普。現在佩雷斯如何才能利用草根階層將民主黨從一臺巨大的籌款機器變為一場運動?” 瑞什表示,“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民主黨內部的問題,那里同樣存在著民粹主義擡頭的現象。”
佩雷斯的勝利令那些曾在大選中支持桑德斯的左翼改革派感到失望。選舉結果出來後,埃利森的支持者們甚至憤怒高呼民主黨是“人民的黨,不是有錢人的”!
不過,盡管埃利森敗選,但在這場競選中諸多證據都顯示民主黨內極左力量得到迅速發展,他們的言行讓人聯想到在2009年指責共和黨人太過溫和的“茶黨”浪潮。

通過此次選舉,埃利森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已經成為民主黨內的極左翼新星。佩雷斯的支持者、亞特蘭大市市長里德(Kasim Reed)說,接下來民主黨內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桑德斯陣營的動向。有觀察人士稱,更準確地說,接下來民主黨將面臨兩個問題,即埃利森下一步將做什麽,埃利森的支持者下一步將怎麽做。
分析人士指出,佩雷斯現在肩上的擔子相當沈重,其主要任務之一是重建並團結民主黨,二是如其所說的帶領民主黨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鬥爭到底。
目前,民主黨在國會參眾兩院均是少數黨,而且輸掉了總統大選,所以,為了完成上述第一個任務,佩雷斯必須幫助民主黨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翻盤。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民主黨高層承認,一支憤怒的自由派大軍要求他們向特朗普發起一場全面“戰爭”。去年的總統大選結束後,民主黨人在如何應對特朗普的問題上出現分歧,一派認為應該全面對抗,另一派則認為可以做一些妥協,把特朗普“騙”到中間立場。但是,在特朗普先發制人、迅速制定了強硬議程之後,民主黨很快放棄了妥協的想法。
今年55歲的佩雷斯出生在紐約,父母都是來自多米尼加的第一代移民。他先後在布朗大學、哈佛大學法學院和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就讀,曾任律師、檢察官,2013年開始在奧巴馬政府中擔任勞工部部長。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佩雷斯曾被認為有望成為希拉里的競選夥伴,但他最終並沒有入選。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