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網IPO 是福是禍?
http://news.imeigu.com/a/1366272811950.html在百度新聞頻道搜索關鍵詞「去哪兒網」,關於強推酒店TTS交易系統並提高CPC點擊單價,遭遇OTA聯合抵制的負面新聞能堆滿幾屏!
隨著春暖花開,旅遊需求開始井噴,每年4月後是機票、酒店預訂網站一年中最重要營收季。去哪兒網為什偏偏要選在旺季調整商業模式和提高廣告價格呢?是因為2012年業績近乎達到盈虧持平而信心倍增?又或是因為數據模型顯示主流酒店OTA對去哪兒網這一分銷渠道已產生了強依賴性?也許只有遭遇過淘寶獨立,又成功推行過阿拉丁的乾爸爸百度才最懂乾兒子「去哪兒網」的心。
去哪兒網小百科:
去哪兒網由戴福瑞、莊辰超、彭笑玫三人於2005年創建,2011年百度戰略投資去哪兒網後三位創始人大幅套現,戴福瑞離開、莊辰超任CEO、彭笑玫任執行副總裁(負責銷售部和市場部)、孫含暉任CFO。
資本是無情的,由於現任CEO莊辰超在百度投資時大幅套現稀釋了持股比例,所以他目前對公司經營已無絕對權力控制了。為了能更穩固地控制公司業務和更快速地提升公司估值,去哪兒網董事會在2012年下半年醞釀了一場大的內部組織架構調整。
2013年伊始,去哪兒網宣佈成立「機票、酒店、無線」三個BU和「度假、旅行、旅圖、兜行」四個SI(CFO旗下外掛一個支付中心部門),全部向公司管委會匯報。表面看其目的是為了建設內部激烈競爭的狼性文化(去哪兒網工程師口中常說的斗蛐蛐文化),以促進成熟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業務的生存。但筆者看來,這次調整之後內部權力結構發生了微妙的巨變,新的遊戲規則被孕育了出來!
回歸「強推&調價」事件,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投資方給予的IPO壓力,下面就從去哪兒網機票(含支付中心)、酒店兩大主營業務線進行深入分析。
去哪兒網機票(含支付中心)業務線:
消費者:「不要再去攜程買機票了,去哪兒網買機票最便宜服務還有保障」。
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依靠著保持全網最低銷售價+保證用戶一定能登機的售後服務,時至今日就日均出票量而言,已經是國內所有在線機票銷售網站中當之無愧的NO.1。
低價機票預訂業務在資本市場並不特別受青睞,因為單張票利潤過低,就算去哪兒網可以把國內航空日均吞吐量線下的全部份額吃掉,最大營收通過「單張票利潤*總票數」的公式可以精確計算出來,如此一來「天花板效應」突顯。但由於IPO的時間表已經也來越近,在巨大的壓力下機票業務線不得不通過提高CPC點擊單價和強推資金安全項目(從供應鏈到交易、從交易到清結算深度參與,比酒店TTS對OTA的捆綁有過之而無不及)來短期做高估值。
如此一來,本來平均花15元左右廣告費+1元左右支付手續費+4元左右硬成本(人網水電、票款付息及航信收費等),在去哪兒網平台上賣一張機票只能賺10元多(20元保險成本6元、快遞20元成本6元)的OTA就更加苦不堪言了。一些大的OTA紛紛註冊了馬甲公司在淘寶旅行和酷訊網上進行營銷,而小的OTA因為實力有限要不被綁死在去哪兒網TTS上要不乾脆終止了跟去哪兒網的合作。
仔細觀察大家不難發現,在去哪兒網不少OTA處買機票時會提示不提供行程單或行程單價格與支付票麵價不符,這是因為很多小OTA在去哪兒網上賣票已經不賺錢僅僅是為了沖票量。他們正通過如里程兌換、商旅卡、殘疾票等歪門邪道在售賣特殊票,以保證利潤可以對沖掉高額的營銷成本(更有OTA慘到靠賣客戶行程單給企業抵稅和最後時間退票賺取退票費等方式增加收入)。雖然去哪兒網會通過扣除保證金及做臨時下線等方式給OTA施加壓力,以保證用戶購買機票後可以正常登機等權益。但小OTA售後服務跟不上還是會給用戶帶來一定風險的利益損失(如郵寄假行程單導致無法報銷,如利用一些有爭議的規則灰色地帶把用戶當皮球跟去哪兒網客服踢來踢去)。
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的商業模式是對中小OTA收取CPC廣告費(無論用戶最終是否成交均扣除廣告費,從模型上測算該模式收入大於佣金分成模式),雖然點擊單價正在逐年攀升但轉化率絕對是行業中無可替代的。酷訊網機票業務線的商業模式與去哪兒網完全相同且廣告費相對低很多,但流量和轉化率都較低。當年攜程想做機票預訂領域的國美和蘇寧,由於太過高調導致國/東/南/海四大航空公司聯合抵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如今去哪兒網充分吸取了老大哥的前車之鑑,給予酷訊類的競爭對手一定的生存空間堅決不越過紅線,在四大航空公司眼皮底下偷偷壯大。如今四大航空公司已經覺醒,正開始不斷放出最低價來發展自有直銷渠道,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全網最低價的優勢正在被逐步動搖。
與此同時,不差錢的阿里拆分後提高了淘寶旅行的重量級,其採取了免收廣告費和支付手續費僅收取交易分成的模式。要說攜程最頭疼的不是藝龍而是去哪兒網,是因為其顛覆了遊戲規則,那麼如今同樣顛覆了遊戲規則的淘寶旅行著實讓去哪兒網頭疼不已。由於淘寶旅行模式對OTA來說營銷成本可控,越來越多的去哪兒網老客戶正通過馬甲公司在淘寶旅行上投放比去哪兒網上更低的價格,迫使必須覆蓋全網最低價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去哪兒網,推出了「特惠TTS」這一僅收取交易分成的廣告產品。
而在中國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很多航線的最低價資源牢牢掌握在地方龍頭代理人手中。這些地方龍頭代理人跟航空公司地方公司關係緊密,經常可以拿到一些比航空公司直銷最低價還低的價格。但是他們目前更多專注於線下營銷,對互聯網營銷仍搞不清楚。如果淘寶旅行能先於去哪兒網排他性地拓展了這批地方機票代理人資源投放到線上去營銷,那去哪兒網真可能還沒有革了攜程的命就先被革命了!
但去哪兒網的高級管理層也不是吃乾飯的,機票BU的負責人是三大BU中最睿智的,其在機票行業積累的經驗和對產業鏈的深入理解遠遠超過淘寶旅行和酷訊。去哪兒網機票BU的商業敏感度也非常卓越,因此一貫具有攻擊性的去哪兒網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據悉去哪兒網馬上就要在天津拿到支付牌照了,機票業務線正通過強推資金安全項目,強制OTA開通去哪兒網支付賬戶和使用其收支及清結算等功能(OTA的採購成本和銷售利潤將被去哪兒網了然於胸)。
在機票在線營銷的疆域中,去哪兒網就像是成吉思汗,集結了全網80%以上的中小OTA去打攜程和藝龍兩家大OTA的機票業務。如今藝龍的機票業務已經瀕臨死亡,攜程的機票業務也利潤狂減,全網80%的中小OTA已經累的氣喘吁吁,而去哪兒網卻通過CPC這一區別於佣金模式的吸金法寶變成了巨人。
漫畫裡的巨人可能會同情小矮人,但現實中的巨人只會奴役小矮人。如今去哪兒網的高層可能正在構思著一個令筆者非常佩服的計劃,那就是通過強推全網80%的機票OTA使用去哪兒網支付賬戶服務,來迫使其餘20%的機票OTA及航空公司使用去哪兒網支付賬戶服務。從而通過控制大交通資源來滲透進入酒店疆域進行博弈,趁著酒店行業的大OTA尚未完全覺醒在運動中攻城拔寨!
水至清則無魚,去哪兒網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如今機票BU聯合支付中心對產業鏈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機票代理人和衍生市場參與者愛恨交加。當年攜程老大哥踩到的紅線就在去哪兒網腳下,邁不過去歷史可能就要重新進入春秋戰國時代,然一旦邁過去達到了百度如今的馬太效應,估計就連支付寶和快錢等拼搶衍生市場公司的航旅事業部都需要縮編了,銀行信貸航旅業務部也可以歇業了!
總之去哪兒網的成長實實在在的給消費者帶來了福音,筆者也不希望機票供應商像長虹一樣被國美和蘇寧完全操控了市場價格。有競爭才有更優的服務、競爭激烈才有實惠的價格,讓我們一起祝福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繼續健康發展……
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線:
消費者:「訂酒店先到去哪兒網比比誰家便宜,然後再跳轉過去預訂」。
酒店行業與上游被寡頭壟斷的機票行業不同,上游非常分散。因為信息不對等需要平台整合、因為產品非標準化存在巨大價差,所以OTA在酒店行業中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隨著國內酒店行業逐漸被攜程、藝龍系及同程系OTA寡頭控制,在以價格為基準的激烈競爭白熱化後,去哪兒網借鑑在機票業務線的成功經驗複製推出了酒店比價預訂業務。從這一刻開始,藝龍系和同程系OTA為了獲得更多優質用戶和目標訂單,以提高對酒店的議價能力從公敵攜程身上搶奪市場份額,每年開始在去哪兒網這一新戰場上花掉大量的推廣費用。
不同於中小OTA的是,藝龍系和同程系OTA決策層擁有著高智商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大把花錢歸花錢,然而酒店比價業務線上的OTA明顯沒有一家願意為去哪兒網的發展做嫁衣。兩大寡頭默契地調控著在去哪兒網酒店頻道上投放的庫存及價格,使得想在酒店業務線也奴役OTA打攜程的成吉思汗總是搞不定兩位大汗。甚至每每進入大旺季時,去哪兒網酒店頻道上的房型要不價格沒有優勢、要不直接拿不到庫存總提示用戶滿房。
上面說到去哪兒網單張機票利潤平均不超過10元錢,在資本市場估值層面存在著嚴重的天花板。而酒店間夜最低平均利潤都在機票平均利潤之上,所以去哪兒網迫於IPO壓力,為了給美國股民足夠的想像空間,必須迅速通過酒店業務做高估值。
為了擺脫寡頭OTA對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的絕對控制,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線已經換了四任負責人(其中CEO莊辰超還親自掛帥了一段時間),還巨薪挖來了立誓幹掉攜程、曾在藝龍和12580負責酒店採購業務的資深人士來建設去哪兒網酒店直銷渠道(前台現付、預付、先付後返)。
但酒店行業非機票行業,多數個體酒店的負責人總喜歡跟OTA博弈獲取更多利潤,甚至個別大酒店的老闆也是從當年的小門童成長起來的。因此就連攜程、藝龍這兩大OTA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對酒店訂單進行房控和日審,以防止用戶成功預訂後到店無房或成功入住後酒店不承認損失佣金。
與之比較,去哪兒網直銷渠道的發展更是舉步維艱。由於帶給酒店的日均間夜及訂單實際入住率很低,去哪兒網在酒店面前幾乎沒有話語權和議價空間,在旺季時更是得跪求酒店能給點庫存!
去哪兒網直銷前台現付業務,常常遭遇用戶到店無房的尷尬;
去哪兒網直銷預付業務,常常遭遇酒店拒單只得賠付用戶的無奈;
去哪兒網直銷先付後返業務,常常遭遇返現給用戶後跟酒店結不到佣金的囧境;
前台現付業務是為自己運營OTA業務積累經驗、預付業務是為了保證旺季能拿到酒店庫存保障用戶體驗、先付後返業務是為了通過把佣金全部返給用戶,甚至再倒貼來穩固平台低價覆蓋優勢及刺激分銷OTA調低價格。
去哪兒酒店人日愁夜愁白了少年頭,加大推廣直銷業務就會降低分銷業務的廣告收入,不推廣直銷業務又會永遠受制於寡頭OTA繼續惡性循環。模型對沖測算之後,去哪兒網為保證用戶消費體驗獲得更多間夜及提升轉化率,選擇了繼續加大對自有直銷業務的投入,時至今日去哪兒網在直銷業務上的季度淨虧已超過幾百萬。
這一切寡頭OTA都明明白白地看在眼裡,對去哪兒網的投入產出比核算更加嚴格、調控更加犀利。未來再美好也需要健康的活著才能看到,去哪兒網酒店業務在發展其直銷渠道的同時還努力兼顧著分銷渠道CPC的收入增長。
於是乎,「去哪兒網強推酒店TTS及提高CPC點擊單價,遭遇藝龍系和同程系OTA聯合抵制集體下線」的事件就發生了。雖然截至目前雙方還在博弈,但業內人士可以清楚地看出此番戰鬥去哪兒網賠了夫人又折兵(其無線端酒店產品幾乎兩週瀕臨不可用狀態)!
近兩週的時間,去哪兒網僅能靠酒店直銷、去哪兒網酒店團購、去哪兒網自有直銷支撐酒店業務運營!形勢之嚴峻以至於逼得管理層命令4月底前,除保留預付產品外,將自有直銷渠道中全部前台現付產品遷移至先付後返產品以保證平台消費者體驗。酒店們欣喜地看到去哪兒網已失去選擇權利、瀕臨無酒店可售的地步,便更加落井下石大膽拒單和不結佣金,這其中的苦只有直銷團隊感受的最真切!
只要大家留心,在去哪兒網站搜索酒店時不難找到攜程旅行網和芒果網旗下青芒果旅行網的報價出現在酒店詳情頁過。更有意思的是,去哪兒網先是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攜程對應的酒店詳情頁面、後來又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攜程網站首頁,最後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了攜程無線客戶端推廣頁面。
一切都在證明去哪兒網決策層正變得感性,各種行為的矛頭都指向集體下線聯盟中的帶頭大哥藝龍網。雖然去哪兒網銷售團隊已拿下較識時務的同程網,並已於4月14日上線了同程網和來訂吧等同程系OTA,但筆者認為去哪兒網還是會於近日向藝龍網妥協(恢復到提價之前的廣告費並不強制藝龍使用酒店TTS)。畢竟同程系OTA支付低廣告費卻享受在去哪兒網上一家獨大的待遇,既不利於自有直銷渠道發展,也不利於CPC整體收入的提升,對於資本市場看好的去哪兒網無線業務打擊更是深遠!
筆者之前將機票疆域的去哪兒網比做統一了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正在攻克中原霸主的更多城池。那麼在酒店疆域筆者更願意把去哪兒網比做三國演義中的蜀國、把藝龍網比做吳國、把攜程網比做魏國,目前蜀國和吳國剛剛經歷了火燒連營的內部衝突。如果蜀國統帥是諸葛亮,則其絕不會因小失大將盟友推到共同敵人魏國的陣營中!何況其後爸還正在悄悄克隆著幹兒子的整個系統……
無線旅遊戰場之三國演義:
在線預訂革了Call Center的命,有人說無線移動市場會再次掀起產業革命。攜程網換帥梁建章押寶無線正大肆招兵買馬,去哪兒網擁兵200靠發力無線提高估值,藝龍網聚焦無線事業部要求無線佔生意比例超過在線預訂。
魏蜀吳已成鼎立之勢!究竟廝殺之後誰能稱霸?請等筆者下回分解……
火中取栗 招行逆勢激進擴張是福還是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80

在新行長鐵腕新政下,招商銀行一改原先保守的風格,開始變得更加激進。
一年前,田惠宇剛履新時,招行總資產為3.81萬億元,到了今年6月,其總資產增加了32%到5.03萬億,上半年資產增速為25.31%。
這一速度將原先緊追不舍的民生、興業甩在了身後,也離五大行的交通銀行僅一步之遙。截至6月末,交行總資產為6.28萬億,較年初僅增長5.42%。
過去,招行一直以零售業務見長,同業與對公業務一直是其短板,但最近兩年這兩大板塊的突然崛起成為中期業績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
就同業而言,招行的同業資產較年初猛增了86%。這與監管收緊背景下銀行紛紛縮減同業非標的大勢背道而馳,其激進的風格越來越像興業銀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具體來說,僅二季度,招行買入返售資產與應收款項類投資資產增長58%。二季度末信托收益權等類信貸資產規模上升至約 6000 億,占總資產的 12%。

在對公業務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招行客戶存款總額比年初增長了23.26%。其中,境內人民幣對公存款比年初大增3220.10億元, 貢獻了全行存款的一半。
與此相對比,曾經的同業之王——興業銀行的擴張規模就放慢了很多。
在同業監管壓力下,興業銀行上半年的應收金融機構款項環比僅增0.6%。其財報提到,為了減少資本的消耗,公司先壓縮了收益率較低且久期較短的同業資產,存放同業款項環比大幅下降40%,而買入返售環比微增4.0%。計息負債方面,興業對同業負債的需求下降,環比小幅減少3%。
雖然資產規模急速飆升,但這背後也暗藏隱憂。財報顯示,招行的不良貸款在迅速增加。6月末不良貸款余額達236.97億,同比增加58.77%,不良率增加0.27個百分點,達到0.98%。在撥備計提快速增加情況下,撥備覆蓋率為251.39%,較上年同期下降53個百分點。

除了資產質量有所惡化,招行的盈利水平也出現下滑。反應銀行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差也從上年同期的25.46%、2.72%分別下降至21.49%、2.37%。

國泰君安認為,招商銀行以量補價的規模驅動戰略很可能在 2014年下半年有所放緩。
①資本空間已經消耗較多,6 月末權重法下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已降至 8.73%和 10.89%;
②5 月份出臺的同業監管政策采取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可調節空間大幅減小;
③經濟下行背景下,合意融資需求有顯著下行趨勢。
伊朗核協議達成,俄羅斯是福是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487.html
伊朗核協議達成,俄羅斯是福是禍?
一財網 閻彥 2015-07-22 14:05:00
在伊朗與幾大巨頭間曠日持久的核問題談判達成協議後,莫斯科看起來似乎是這一協議的大贏家。專家們認為,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上,短期莫斯科確實將會收益良多。但長期而言,隨著多年來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重新融入世界商業體系對於俄羅斯並非幸事。
在伊朗與幾大巨頭間曠日持久的核問題談判達成協議後,莫斯科看起來似乎是這一協議的大贏家。專家們認為,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上,短期莫斯科確實將會收益良多。但長期而言,隨著多年來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重新融入世界商業體系對於俄羅斯並非幸事。
俄羅斯:伊朗外交戰大贏家
周一,當聯合國安理會最終批準了伊朗核協議時,俄羅斯熱情邀請了西方同事進行其他層面的合作。“這次經歷是無價的。為了解決其他的問題,我們很期待共同行動,地緣政治的考量不會成為負擔,相信通過合作我們也可以成功解決其他危機。”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表示。“俄羅斯對此已經準備好了。”
《生意人報》的專欄作家謝爾蓋·斯特羅堪也證實:“莫斯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這不只是關於伊朗,這可能是我們與西方整體關系的轉折點。”一些觀察家甚至已經嗅到了美俄合作的信號,他們認為,或許兩國將會共同實施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停火協議。
早在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前,莫斯科就已經準備利用伊朗核談服務於自己的戰略目的。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認為,隨著伊朗核計劃得到控制,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事實上,莫斯科與伊朗的共同利益也遠多於西方與伊朗之間。“對於西方而言,核計劃是與伊朗有關最核心的問題。而在莫斯科和德黑蘭之間共同的關切要多得多,這包括中東、阿富汗、里海,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進一步的合作。”Chatham House的尼古拉·卡茲哈諾夫表示。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需要依靠伊朗來共同對抗"伊斯蘭國"的威脅。該恐怖組織的快速擴張已經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南部——從西邊的北高加索一路到阿富汗、乃至俄羅斯東邊的盟友中亞。
“與伊朗合作共同對抗"伊斯蘭國"是很有必要的。”弗拉基米爾·撒茲辛,一位俄羅斯科學院的伊朗專家表示。“美國人在進行空中打擊,這很好,但是你需要有人在地面戰鬥,這就是未來伊朗人與庫爾德武裝會做的事情。”
伊朗重入油氣市場,俄羅斯禍福難料
短期而言,俄羅斯在伊朗也有著重要的經濟利益。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可能會恢複在伊朗的石油生產,包括里海地區的油田;俄羅斯希望確保伊朗鐵路建設合同的履行;俄羅斯國有企業受命在伊朗再建設8座民用核反應堆;俄羅斯導彈制造商Almaz-Antey期待著在2016年供應S300防空系統……
但長期而言,莫斯科將付出的經濟代價仍然有待觀察。評級機構穆迪認為,在伊朗制裁解除,原油生產增加的情況下,俄羅斯將是利益受損的油氣出口國之一。莫斯科複興資本的一位分析師Ildar Davletshin認為:一旦對伊制裁得以解除,德黑蘭可能會釋放其約2000萬桶的石油庫存。“如果他們在一個季度之內釋放所有的石油,這可能會達到1天30萬桶。”他估計,這一舉動可能將全球原油價格封死在60美元以下。
不過,在伊朗對世界石油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之前,伊朗還需要對其荒廢許久的石油基礎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包括原油管道以及地下的石油儲存設施——根據伊朗政府的估計,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
如果考慮到天然氣,則伊朗對俄羅斯的潛在威脅就更多了:伊朗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儲備;同時,伊朗也擁有像俄羅斯一樣可以同時供應歐洲和亞洲的地理位置。
伊朗已宣布將會向歐洲出售天然氣,俄羅斯的分析師們也承認這終將是一個威脅,但他們相信伊朗還需要10年的時間去準備。“伊朗的首要優先級是滿足國內的需求,第二步則是使用天然氣的收益來修整石油基礎設施,比如提高油井的壓力。”卡茲哈諾夫表示。俄羅斯政府的官員們也認同這一觀點。俄羅斯能源部一位高官表示:“伊朗對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心理作用。”
商業巨頭躍躍欲試搶食伊朗市場
隨著伊朗市場即將打開,各國商業巨頭都已經磨刀霍霍,準備搶占這一龐大的市場。但除了民用核技術和某些工程專家之外,俄羅斯提供的資源非常有限。“伊朗的潛在市場非常龐大, 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法國、和日本的企業都已經躍躍欲試了。我們能與這些國家競爭的領域非常少。”“所以,我們可以有種贏得了外交戰的感覺,而且獲得了一些籌碼。但是如果要說到近在眼前的經濟競賽,已經可以說別人肯定會走在我們前面。”卡茲哈諾夫認為。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