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與幾大巨頭間曠日持久的核問題談判達成協議後,莫斯科看起來似乎是這一協議的大贏家。專家們認為,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上,短期莫斯科確實將會收益良多。但長期而言,隨著多年來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重新融入世界商業體系對於俄羅斯並非幸事。
俄羅斯:伊朗外交戰大贏家
周一,當聯合國安理會最終批準了伊朗核協議時,俄羅斯熱情邀請了西方同事進行其他層面的合作。“這次經歷是無價的。為了解決其他的問題,我們很期待共同行動,地緣政治的考量不會成為負擔,相信通過合作我們也可以成功解決其他危機。”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表示。“俄羅斯對此已經準備好了。”
《生意人報》的專欄作家謝爾蓋·斯特羅堪也證實:“莫斯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這不只是關於伊朗,這可能是我們與西方整體關系的轉折點。”一些觀察家甚至已經嗅到了美俄合作的信號,他們認為,或許兩國將會共同實施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停火協議。
早在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前,莫斯科就已經準備利用伊朗核談服務於自己的戰略目的。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認為,隨著伊朗核計劃得到控制,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事實上,莫斯科與伊朗的共同利益也遠多於西方與伊朗之間。“對於西方而言,核計劃是與伊朗有關最核心的問題。而在莫斯科和德黑蘭之間共同的關切要多得多,這包括中東、阿富汗、里海,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進一步的合作。”Chatham House的尼古拉·卡茲哈諾夫表示。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需要依靠伊朗來共同對抗"伊斯蘭國"的威脅。該恐怖組織的快速擴張已經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南部——從西邊的北高加索一路到阿富汗、乃至俄羅斯東邊的盟友中亞。
“與伊朗合作共同對抗"伊斯蘭國"是很有必要的。”弗拉基米爾·撒茲辛,一位俄羅斯科學院的伊朗專家表示。“美國人在進行空中打擊,這很好,但是你需要有人在地面戰鬥,這就是未來伊朗人與庫爾德武裝會做的事情。”
伊朗重入油氣市場,俄羅斯禍福難料
短期而言,俄羅斯在伊朗也有著重要的經濟利益。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可能會恢複在伊朗的石油生產,包括里海地區的油田;俄羅斯希望確保伊朗鐵路建設合同的履行;俄羅斯國有企業受命在伊朗再建設8座民用核反應堆;俄羅斯導彈制造商Almaz-Antey期待著在2016年供應S300防空系統……
但長期而言,莫斯科將付出的經濟代價仍然有待觀察。評級機構穆迪認為,在伊朗制裁解除,原油生產增加的情況下,俄羅斯將是利益受損的油氣出口國之一。莫斯科複興資本的一位分析師Ildar Davletshin認為:一旦對伊制裁得以解除,德黑蘭可能會釋放其約2000萬桶的石油庫存。“如果他們在一個季度之內釋放所有的石油,這可能會達到1天30萬桶。”他估計,這一舉動可能將全球原油價格封死在60美元以下。
不過,在伊朗對世界石油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之前,伊朗還需要對其荒廢許久的石油基礎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包括原油管道以及地下的石油儲存設施——根據伊朗政府的估計,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
如果考慮到天然氣,則伊朗對俄羅斯的潛在威脅就更多了:伊朗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儲備;同時,伊朗也擁有像俄羅斯一樣可以同時供應歐洲和亞洲的地理位置。
伊朗已宣布將會向歐洲出售天然氣,俄羅斯的分析師們也承認這終將是一個威脅,但他們相信伊朗還需要10年的時間去準備。“伊朗的首要優先級是滿足國內的需求,第二步則是使用天然氣的收益來修整石油基礎設施,比如提高油井的壓力。”卡茲哈諾夫表示。俄羅斯政府的官員們也認同這一觀點。俄羅斯能源部一位高官表示:“伊朗對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心理作用。”
商業巨頭躍躍欲試搶食伊朗市場
隨著伊朗市場即將打開,各國商業巨頭都已經磨刀霍霍,準備搶占這一龐大的市場。但除了民用核技術和某些工程專家之外,俄羅斯提供的資源非常有限。“伊朗的潛在市場非常龐大, 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法國、和日本的企業都已經躍躍欲試了。我們能與這些國家競爭的領域非常少。”“所以,我們可以有種贏得了外交戰的感覺,而且獲得了一些籌碼。但是如果要說到近在眼前的經濟競賽,已經可以說別人肯定會走在我們前面。”卡茲哈諾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