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錢同守財是兩種能力(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7917讀者收入實是一般,好在都肯開口問,不是自負之輩,否則兩老身家未必可以久存。相信大家都羨慕人地中六合彩頭獎,亦知當中不少幸運兒係中獎後幾年都敗哂副身家,打回原形。原因是搵錢同守財是兩種能力,相近但不相同。六合彩幸運兒不懂守住財產,就算會投資都係亂買一通,好運既有高人指點,保住當中一半捱埋下半生。大老闊能守能增家財主因是在學習賺錢期間,亦訓練了守財力,否則「出快過入」,大老闆都不會留有資金越發越大了。中獎者是一例,二世祖又是一例,總之前人說富不過三代是有道理,此話為窮人留起一絲希望,盼到仔女一輩能和二世祖有個大逆轉。可惜有了家族信託後,要二世祖敗哂成副身家有點難度,窮人想要大逆轉真是要識時機,懂投資了。
讀者要好好學習如何去打理家財。真的用現有人工「在港生存」,自己都知咩事。另外讀者可以去中原網站看看近日屋苑成交價的,唔使agent話幾多就幾多。同埋比你係agent,都講個價高d啦。所以人到四十才不惑是對的。
讀者提及的葵涌、長沙灣、深井都不是初階投資者應買之地方。深井不見未來五年有交通改善,頂多食少少元朗水尾。長沙灣是尋寶之地,惟初階冇奪寶奇兵咁好身手都係唔好亂去,話唔定「中伏」既係自己! 葵涌居屋住下可以,買賣不必。
首先股票持倉不重,只是和樓房投資平分春色。計investment exposure不用將按揭欠款算在內的。你爭幾多錢都係跌一成就輸樓價之10%。如果你不介意對人對事,建議讀者不如轉做裝修或投資經紀,因為讀者只要不好踩中投資騙局,比心機打理手頭物業又整下套房,生活根本無憂。而放棄現職的機會成本很低,值得比勁一試。
浪翠園確實要「走」的,如果自己做deal,可省回不少傭金。樓要快走,反而股票可以留。現時恆生指數及上證指數市盈率偏低,8-10mil的股票portfolio不是處理重點。不如趁後生又未成家室時好好在工作學習一下,就算唔想涉足投資或裝修界別,都應好好發展現有事業。大陸收租等日後再說,攪好香港陣地再北望神洲都未遲。至於連租約賣,less10-15%是平常。如果係我就會係九龍或北角攪套房,一間樓收租都已經等於ugrad成份糧。但係攪套房,買舊樓而賺錢不是一兩年就習得之「功力」,所以讀者暫時只可以望而應開始落手去學。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此冕勵一眾年青人,放下身段落手去幹是必需的。讀者咁有心去問已是一個好開始,如果諗樣集中向你講介投資方案,那是一個賺你傭金之行為,而不時對你人生有益的。
但斌:价值规律可能会迟到 但不会缺席(窗口期是两年)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88
演讲者:东方港湾 但斌
现在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比较活跃的钱全在神创板和中小板里面。
上市这个生意比贩卖毒品的利润还要高,这么高的估值是不可能持续的。
注册制真正市场化运转的话,影响会非常大。三个交易所竞争,会让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世界上市公司家数最多的市场。
我们牛市通常就是两年,熊市呢,3年,7年,如果这样一个循环不打破的话,未来可能又会陷入慢慢“熊途”。
只能寄希望于不断的做收购兼并,做外延式的扩张改变你的估值,当然资本市场喜欢这种游戏,但是能不能长期的去看?

在喧嚣的中国股市里,他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在他眼中,价值投资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哲学。他就是但斌,被称为巴菲特最忠实的中国信徒。
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执行总裁肖冰如此评价但斌,“从92年开始做二级市场,在长期的资产管理行业里面一直还活着,并且取得了持续良好的业绩,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斌当然还活在,并与他在演讲中反复提及的“茅台”“格力”等坚守在一起。
但斌在演讲中直言,目前A股各种妖魔鬼怪横行,未来注册制和新三板会将这些妖魔鬼怪和新股狂潮全部打回原形。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最多也仅能维持2年左右。
对标美国资本市场,但斌预测,当下中国正处于美国1942年的历史时间段。未来中国的股市将迎来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行情,可能将进入此生最漫长的牛市。“但不可否认,A股市场也一定会经历一波87年的股灾。”因为价值规律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股市震荡:跌20%正常,个股有跌50%的可能
最近几天炒股票的人可能会心情不太好。肖总问现在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可以这样说,从我这么多年做投资来说,目前的神创板,还有一些中小板,除了茅台,格力这些之外,在20以下,所有的股票,所有的行业,贵得不可思议,怎么上去就有可能会怎么下来。
以创业板为例,2014年全年的利润还不到400亿,前几天市值就到了6.21万亿,你说这个泡沫有多大?大家都寄希望于这些创业板的公司或者是中小板的成长类公司,靠他的快速成长,靠业绩的拉动,能够弥补他的高估值,但是历史上来看很难通过高增长来弥补他的估值,除非是少数企业。
有一本书,比较了两个公司的例子,一个是IBM,一个是标准石油。在65年前,中国一个投资人让你选择两个企业进行投资,我相信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会愿意选择IBM。
65年的岁月过去了,IBM无论在他的盈利,增长和收益方面,都超过了标准石油的速度。但是,65年的回报谁也没有标准石油的高,因为65年标准石油的市盈利是8倍,现在还是8倍。但是65年前的IBM是什么?和神创板的市盈率差不多,用65年的时间来弥补你高峰期的情况。现在创业板当中有5%的企业能够超过IBM的成长,我觉得都不错了。
即便是IBM这样一个65年证明了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高科技企业,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中国的投资在全世界来看就是一轮一轮泡沫的破灭,诞生,再破灭,再诞生。但是这个泡沫破灭之后可能是一地鸡毛。现在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比较活跃的钱全在神创板和中小板里面。
现在比较遗憾的是中国A股很奇怪,很好的股票,非常好的股票很便宜地在卖,可以这样说,不是特别值钱的公司在非常非常贵的卖,而且大家还趋之若鹜,当然我们也不知道风口什么时候,比如说这次算不算停,我们不知道。
所
以说我觉得可能长沙的那个跳楼的可能是第一例。因为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杠杆非常大,这个杠杆一大以后,死人更容易。现在我们的这个有些配资的,可能是
1:3,有的1:4,跌30%、40%,就没有了。如果大盘跌20%是很正常的,因为涨得太多了,跌20%、30%的大盘,可能个股有跌50%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这一轮,可能未来几天,我估计可能很多的情况都不太妙。也许需要我们在政策上,或者是媒体上有一些变化。
说注册制:交易所间竞争
中国的上市公司将全世界最多
当
然了,包括现在的注册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中国所有的这些市场的大的方向性的变化和可能具体的政策的执行有关。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注册制真
正能够市场化运转的话,让我们的上海交易所、深交所,还有北京的新三板这三个交易所,如果能够用一种竞争的方式来让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话,那么我想这个注
册制就会影响非常大。
就像我们说的过去一个企业想上市,可能会受到深交所的邀请,会受到上交所的邀请,会受到新三板的邀请,或者是受到上海新兴板的邀请,可能会做一个选择,我到底需要上哪一个板?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当然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他会选择一个相对来说估值比较合理的,融资比较容易,上得比较快,后续发展得比较有利的市场。这会让我们的企业进入发行的快车道。
所以说我个人判断,就像我们在92年炒股票的时候,当年的成交量基本上是几个亿,我们很难想象23年后的今天,我们的A股市场会达到2万亿的市场成交量,我相信92年炒股票的人,全世界的人加起来展开想象力都不可能想到现在的2万亿的成交量。我相信这三个市场的竞争,最后的结果会让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上市公司家数最多的市场。

说高估值:利润比毒品还高?高估值最多能挺2年
如
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那么我觉得对中国A股的高估值的影响会非常非常大的。我们从常识就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的创业板是平均,假设是130倍的市盈率,所有
的企业家,包括我,我也会运企业上市,即便你是在早期阶段,你是20倍投着,100倍卖掉,这个生意我想比贩卖毒品的利润还要高,这么高的估值是不可能持
续的。
我跟很多朋友说我个人的判断,这么高的估值,最多的窗口期是2年左右。2年以后,我相信A股估值会下降很快,否则的话,我想每个人只要做投资的都会大量的运企业上市,如果这个估值级不变,可能就是达晨的春天了,所有PE机构的春天。
对
我们来说,我们做投资的,我做二级市场的是非常非常难选择的,你打开整个行业,所有的股票,创业板平均市盈率130倍,中小板80倍,你怎么下手?我已经
从业了23年,说老实话是越来越难做,而且你做的是什么?是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你想想130倍买的,就算涨一倍,这个风险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企业家,130倍的企业,100倍的企业,你不断的做收购兼并,做外延式的扩张改变你的估值,但是这个难度也同样非常大,当然资本市场喜欢这种游戏,喜欢这种逻辑,但是能不能长期的去看?这个是非常难的。
当
然了,另外这个高估值的问题我也再交流一下,比如说07年,当时我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07年高位,像茅台这些我们还在坚持,我们持有茅台持有了11
年,到现在没有卖过。07年的时候茅台的市盈率是73倍,到2012年底,茅台的市盈率变成8.8倍;2007年万科的市盈率是43倍,2012年底万科
的市盈率到5.9倍,市盈率都损失了80%多。但是这两家企业,茅台的利润增加了4倍多,万科的利润增加2倍多。
但是回过头看07年茅台的市盈率在73倍的时候要不要卖?事后说,肯定是要卖的。但是事中就很难判断。
比如说73倍的创业板要不要卖?包括神车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在海外是不值钱的商业模式,包括游戏企业在海外是不太值钱的,但是估值都是上百倍的PE,所以A股市场的泡沫我认为还是比较高的。
对标美国:A股会美国化
一定会经历一波87年的股灾
但
是对于一个长期的判断,我们说一个市场的长期判断,我前一段时间也说过一个观点,我说A股会美国化,为什么A股会美国化?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重要的。因
为如果A股不能美国化,那么我们A股过去23年的运转的周期是A股很少有2年以上的牛市,如果A股不美国化的话,那么A股未来这一段时间,是很长的一段时
间应该是走大熊市。
因为我们牛市就是两年,熊市呢,3年,5年,6年,7年,我们去年一年是牛市,今年已经走到了6月份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如果这样一个循环不打破的话,未来可能我们这个市场又会陷入慢慢“熊途”。
现
在的资本市场,因为注册制的作用,起到了比过去资本市场对整个经济循环更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有可能变得更有韧劲,高估值本身并不妨碍一个市场的长期繁荣,
他会有一个中间的平衡的过程,是一些蓝筹股和泡沫,中间有一个平衡的过程。就像2000年的网络股破灭之后,并不是说美国市场就完蛋了,可能有主板市场重
新的上升可能又有很好的走势。
我
在3月份的时候说了A股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上市公司家数最多的市场,我还说A股市场这波行情会走到2020年,会有一个十年的牛市。十年牛市不是我现在提出
来的,是1840点的时候我写了玫瑰底,虽然残酷,但眼前可能就是鲜花铺就的玫瑰,可能就会迎来1942年的牛市,因为1942年的这个点非常重要,而且
迎接即将展开的持续到2020年前后的漫长又短暂的大牛市。我这个话是2012年8月说的。
我说中国现在正处于美国1942年的时间,未来将迎来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行情,我们可能将进入此生最漫长的牛市。
1942年之前,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和A股的上证指数走势非常非常的接近,锯齿型的变化,1800点以后就变了。这一波,从1942年一直涨到1966年,涨了这么多年,从83年涨到2000年涨了17年。
我个人认为A股市场一定会经历一波87年的股灾,我不知道今天开始的是不是?就振了一下,但是就是一下也要死人的,这个中间都会有波动,但是总的来说是往上的时光。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浓缩了美国市场一百多年的变化。我们说二级市场,二级市场表现的所有的特征,在美国一百多年的岁月中当表现过。
比如说IPO科技股热潮和IPO狂潮,美国1942年到66年这个阶段,早期是军工,后来是马歇尔计划,和我们A股市场的军工和一路一带是一样的,中间也出现了刚才我说的部分股票市盈率高达70、80倍的情况。
新股狂潮:“妖魔鬼怪”会被注册制打回原形
当
然因为我们过去23年的交易的形成习惯都是需求大于供给,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如果未来我们的资本市场,因为注册制的到来,让我们的供需关系发生根
本性的逆转,以后可能供给会非常非常大,需求会因为市场的变化出现变化,也许有一天新股的狂潮就会在一个历史阶段中就永远不会出现了,我相信这一点。现在
的新股一上市,天天涨停,十几个涨停,这种情况一定是历史当中很短暂的一段岁月。一定不会长期存在。
所以说在过去23年中,我们所看到的中国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的新股的狂潮的特征,应该在未来的几年,因为注册制的到来把它打回原形。
像美国一样,在这一波的24年的牛市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他并不妨碍一个市场的长期的繁荣。因为我自己看美国市场,因为我们在国内投了11年,海外也投了11年,那么在海外的投资是完全的价值投资,是靠蓝筹股来成长的支撑的市场。
在海外,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投资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个项目一开盘跌92%,第三天这个公司就退掉了,就没了。但A股出事了,跌停两三个停板,现在又回来了。
有人问我,这十几年,A股市场有没有变化?我说比过去更恶劣了。中国的妖魔鬼怪舞翩翩,我见过所有的妖魔鬼怪真的是现在活得更加的精采,这是A股市场很大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中国还是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阶段,市场会有一些修复,但是我们说价值规律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说新三板:会让中国的高校城市都变成硅谷
总的来说是会处于这样的变化。
很
多朋友说现在做企业的朋友可能会这样认为,说经济形势不好,为什么会有牛市?经济形势好,为什么股市不涨?在美国这两段历史中也出现过。比如说1964年
到1983年,这17年间美国指数只涨了一个点,但是他的经济规模也增加了非常大。这两波大牛市,因为一个是24年,一个是17年,这个是穿越了很多的经
济周期的变化,到底什么决定资本市场长期的未来?我个人看到的是决定一个市场是不是一个长期的牛市,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利率的变化,就是这两段大牛市他的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利率从16%下降到4%,这一波的A股市场的牛市也是从降息开始的,如果未来中国的利率像欧美一样是0利率的话,如果是一个长期的降息降
准的过程,资本市场长期的繁荣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经济形势越是不好,越要降息降准,越要释放这个流动性,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市场可能会有持续的漫长的上涨过程。
这是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中国需要靠直接融资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不是间接融资,这个都是中国创业板或者是中小板,或者是新三板制度变革才能让中国向欧美、日本过渡。新三版和注册制的到来,会让中国的只要是高校集中的城市,可能都会变成硅谷。
新
三版对中国经济结构化的推动作用会非常非常显著和明显,我也全身心的希望我们的注册制能够真正的市场化,让企业到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中,靠他们自身的发展
来获得长足的进步,要么是淘汰。大进大出,好的留下来,不好的就淘汰掉,让全社会创业的热潮,或者是情况能够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这样我相信中国的经济结
构会因为这样的一种制度的安排,会发生非常非常大的变化。
再说牛市:神创板将成为历史,下一波再起来一定是慢牛
如果这一波就到5千多点就下来,那不是牛市,就是一个反弹,等于说牛市还没有来。如果是牛市一定会破6124点,一定要破了高点才是牛市。
大概的高点就是5千点左右,需要调整一下,可能会调得很深,然后再起来这一波应该是可以破6千点,而且我们的政府和我们证监会的领导都希望慢牛,下一波再起来的时候一定是慢牛,这一波是快牛,快牛走完了,你想让他下一波再快,他也快不了。
下一波起来,我觉得可能是真正的有业绩支撑的一些蓝筹股,或者是真正的好企业,有长足进步的企业会获得发展。就像网络股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的真正的一些好的企业发展。
特
别是现在的VIE结构,360也做私有化。类似这样的企业,回归A股以后,我觉得会把哪怕是新三板或者是创业板的股票的估值拉下去,因为有真正好的这样一
些企业上市了,有一些边角的公司就有很大的问题。另外,投资长期的回报是靠分红和红利再投资得来的。我自己的判断,创业板的辉煌岁月一去不复返。
当然这个判断是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对于在座的企业家来说,你们还可以利用这个高估值,因为即便是130倍跌到70、80倍还是高估的,还是你们的春天,还是你们的热土。
这一波行情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岁月就是神创板的故事,这个故事到此结束,可能因为它的量很大,几万亿的量,活跃的钱都在这个板块里面,可能会反反复复的振荡,甚至不排除有再创新高的记录,但是基本上是尾声了,是往下走的。
当然现在从资本市场的估值来说,只有这几个板块是低估的,就是券商,保险、银行。品牌消费,环境治理这些也是有机会的,包括核电等等。
时间缘故,我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因为资本市场的变化非常大,各种各样的观点也很多,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谢谢各位。(来源:创业家)
別看他每天坐公交上班 人是兩家上市公司創始人 還單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122/152896.shtml
導讀 : 11月19日,傑克·多西迎來了創辦的第二家科技公司的上市。這位華爾街和矽谷的寵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傳奇?
i黑馬 蒲鴿 11月22日整理報道
全球首家IPO的移動支付公司誕生了。
Square,一家幫助移動設備用戶接受信用卡支付的公司,於北京時間11月19日,正式掛牌紐交所。雖然首次公開發行價格只有每股9美元,低於預期,但股價早盤一度飆升50%,給目前低迷的科技IPO市場註入了一針強心劑。
隨著Square的上市,最大的贏家也誕生了。傑克·多西(Jack Dorsey),Square的創始人兼CEO,一位特立獨行的科技怪才,再次被推上了鎂光燈舞臺。這位生於1976年11月19日狂人,在自己39生日之時,給自己送上了一份IPO大禮。
傑克·多西一直是華爾街和矽谷的寵兒,除了創辦Square,他還聯合創辦了一家更有名氣的公司——全球最風靡的社交網絡公司Twitter。
有人將傑克·多西比作喬布斯,因為他的經歷與喬布斯不謀而合。喬布斯早前創辦蘋果,後被掃地出門,創辦自己的電腦公司,最後又被“請”回來,帶領公司開發了iMac、iPhone和iPad等一系列革命性的產品,最終蘋果締造為矽谷神話。而多西在2006年,也與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比茲·斯通(Biz Stone)一同創辦了Twitter,並擔任CEO,但2008年遭到驅逐。7年後,這位狂人被邀請重新掌管Twitter,他被外界寄予了無數期望,背負著重振士氣,將Twitter這只藍色小鳥重新帶回“指數級增長”的黃金時代的重任。
尼克·比爾頓在其撰寫的《孵化Twitter》一書,曾經著力描繪了多西與喬布斯的相似之處:“多西開始按照史蒂夫·喬布斯的樣子塑造自己的形象,他像喬布斯一樣自稱為‘編輯’,而且總是穿著單調的套裝:白色的迪奧襯衣、藍色牛仔褲和黑色西裝。”
也有人將傑克·多西比作埃隆·馬斯克(ElonMusk),因為他們都連續創辦了幾家明星科技公司,並身兼這些公司的CEO。馬斯克創辦了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以及太陽能公司SolarCity,並同時出任三家公司CEO。而多西則同時兼任Twitter和SquareCEO。
多西曾經兩度輟學,從事過植物繪圖工作,做過有執照的男按摩師,還曾涉獵過時裝設計,還聲稱想成為紐約市市長。他的母親曾經感到絕望,擔心他永遠都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同時,他也是一個天才。15歲時多西已經開始了程序員生活,表現出超強的代碼編寫能力。90年代末,多西發現了紐約調度管理服務公司網站的安全漏洞,並提出修複建議。
傑克·多西,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
流動的世界
每天早上7點06分,多西乘坐1號公交車,橫跨舊金山,最終在加利福利亞大街下車。這趟公交車要花費2美金,不過,多西買了月票,相當於每次只花1.75美金,能省一些錢。“我喜歡坐公交,喜歡公交車每過幾分鐘會停下來,再接著行駛的感覺。”多西說。
坐在公交車上,他總是一言不發,好奇地搜索著周圍的一切。“我會註意到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Instagram,Vine和Snapchat,也會註意到多少人在使用Facebook,多少人在使用Twitter。”他敏銳地抓取著身邊真實的信息。
除了觀察身邊,他的目光更多會放到公交車的窗外。城市讓他癡迷,讓城市流動起來的交通系統,更是讓他全神貫註其中,他在心里將這些系統進行有條理的歸類和分解。在他眼中,城市既是彈性的,又是穩定的,既是規律的,又是雜亂的。
從小,多西就愛上了這樣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他經常乘坐公車在城市遊走,眼睛里是整個世界的流動與變化。他仿佛能抽離出現實的一切,周遭的建築、設施、汽笛聲、人群的喧囂都變成了背景,映襯著整個系統。他曾照著紙質地圖在一臺老式的IBM 電腦上作標記,描繪紐約的都市風情。
他還喜歡研究蟻群和山楊樹。“我喜歡這種群居的結構,所有個體都對其中的網絡有著強依賴性。”他說。“山楊樹總是成群地生長,一棵死掉,所有的樹都遭殃。人類社會也是這樣,只不過表現得沒有這麽明顯。”他還喜歡畫蕨類植物,“他們簡單的結構一直重複重複重複。”
他總是沈浸在自己奇奇怪怪的想法里,而正是這些思考誕生了Twitter,一個將他腦中構想出的強依賴網絡結構變成現實的載體。
在他的思考中,Twitter甚至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次嘗試,是他對世界的反饋,他在尋找更大的答案。整個世界就是一個他參與制造的巨型產品。
在他眼中,Twitter與其堪稱一家公司,不如看成一個特別的概念,一種技術的精髓。公司就像一個編輯部,而他也將自己視為“主編”。在他的設置中,公司的模式就是要讓擁有最多信息的人把信息傳播開來,讓公司高層隨時認識到當前的發展趨勢和“十字路口”。
透明度和信任感被貫穿到整個公司運營中。他要求每一名員工必須知道公司正在進行什麽樣的戰略和行動,以及為什麽要那樣做。這一套模式在他創辦Square時,也用上了。據稱,他在Square中制定了一項規則:凡是涉及兩人以上的會議,必須做筆記,筆記要發送給所有員工。無論是公司設備故障修複、新的合作關系,還是新產品發布、新的標準頒布,所以筆記一律共享。
多西曾說,傳播想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公司結構;無論是200年前,還是100年後,內核是不變的。
在他的意識中,世界是以一種“流”的方式存在。既然是流,只有當下。Twitter是一種流,信息流,Square也是一種流,現金流。
他的座位是流動的。他從沒有固定的辦公位。
他也不看紙質書,紙質書是凝固的載體,他只看電子書。有人給他紙質書,他也不會接受,轉而從網上下載電子版,看完他也不會存儲,當即刪掉。他曾經想擁有一個大的圖書館,但後來這樣的想法被他自己否掉了。“知識和信息如果不能隨時查閱,又有何用?”
他不用萊卡相機,只用隨時隨地能拍照片的iPhone。
他擁有世界上最好工藝的寶馬汽車,每天卻只坐流動的公交。
流的生活方式貫穿他的一切。他追求精簡而非繁雜,創建Square,他就希望用這種用最小的最簡單的工具簡化交易,他說,早晚Square會把收銀機幹掉。
規則的世界
多西的飲食極有規則。
周一他會去Aziza餐廳,周二去Zuni餐廳,周三去Mint餐廳,周四去Tiburon餐廳,周五,他哪里也不去。這些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背後有他的理論。他說:“對於一件事,是越來越深入,還是越來越廣闊?這是兩種方式。於我而言,我總是在尋找最適合我的食物,越來越深入,而不是品嘗更多。”
在每天開始工作前,他都會晨跑3-5英里,而在周六,他最喜歡的休閑方式是遠足,他說“最好的思考時間就是行走”。他至今單身,而且對私人生活閉口不談。
多西確實從來不會間斷思考,不會放棄挖掘新想法的機會。
Square的創辦就來自他的一次偶然間的靈光乍現。他的手藝人朋友McKelvey曾經向他抱怨,有個顧客原本準備花2000美金買他的一個玻璃制品,可因為店里的機器讀取不了顧客的信用卡,整個生意只能作廢。這引起了多西的思考,他想,如果做一個方便小巧能讀取任何信用卡的小東西,不久能解決日常的支付麻煩了。這就是Square最初誕生的原型。
在Square發展起來後,他又開始勝任起管理者的角色。在公司事務上,他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周為單位進行管理:
周一,解決管理問題;
周二,解決產品工程和設計上的問題;
周三,關註營銷、通信以及增長問題;
周四,與外部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召開會議;
周五,關註“公司和文化”以及員工招募問題;
周六,休息,遠足;
周日,考慮公司戰略問題,並進行面試工作。
而在一次大會上,他還分享了自己的一套“做與不做”清單。
做的事:
1.活在當前:不要把註意力浪費在過去或未來。
2.顯示你的軟弱,告訴人們你的錯誤和擔心,讓人惻隱
3.只喝檸檬水和紅酒
4.每天做20個下蹲和俯臥撐,跑步3英里,挺直站立
5.對每個人說“hello”
6.每天睡7小時
不做的事:
1.不要回避眼神交流
2.不要遲到
3.不要預設完不成的目標
4.不吃糖
5.周末不喝烈酒和啤酒
他說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他保持專註,避免雜亂。
生活中的多西是內斂的,話很少,常常沈默,陷入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專門給自己列了一條“不回避眼神交流”,算是讓自己更多融入交流中。
藝術的世界
“我想成為Bruce Lee(李小龍),我想成為一個裁縫,我想親手制作工藝品與他人分享。”傑克·多西在一次大會上如是說到。字句之間,幾乎感受不到這出自一位科技狂人,願望竟然單純如此。
對於產品的設計,多西總是參與其中。有一次,他和設計師討論Square產品顏色。本來一切就緒,選定白色。他突然就否掉了,他說,蘋果正在朝這個方向走,我們必須就此打住。Square的用戶群偏手工藝人,顏色要帶有這個群體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他還親自把關Square新總部的設計風格。
他偏愛Prada的修身西裝,配以DiorHomme的翻領襯衫。他被視為科技界最時髦的男性之一。
他欣賞芭蕾。“我從芭蕾中學到了很多,”多西說,他與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舞蹈演員Sofiane Sylve關系密切,“我很欣賞這種協調和訓練。要讓事情簡單化非常困難。
他說喜歡的雜誌是《經濟學人》,“它以非常優美的形式展現在眼前……我認為它的封面棒極了。沒有副標題,沒有作者署名。它的設計令人驚嘆——黑色、紅色和白色,多麽美麗的文字設計啊。我從它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他設計過鉛筆裙和不對稱半身裙。正當他打算設計褲子時,Twitter轉移了他的註意力。從此,也摘掉了自己戴了多年的鼻環。
他表示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會考慮追求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成為一名藝術家。
也許他原本就是一位藝術家,在他設計的產品中,藝術的語言無處不在。他說,藝術和工程最美妙的交融,就是感受不到它的交融。而最好的設計就是感覺不到細節的存在,一切回歸本真和純粹。Twitter只用140字符,就能立刻拉近你與世界任何角落的距離,卻根本不會註意到軟件是如此的簡潔易用,自然才是最好的狀態,隨心隨性。
流動、規則、藝術,三者的交織構成了多西,而他的產品也只是自然而然地詮釋了他對於世界的理解。如今,第二個產品也上市了,看來,他對世界的理解,還不賴。
“it just works”。
巴菲特 “垂簾聽政”:買蘋果股票的是兩名潛在接班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301.html
一筆上億美元的投資浮虧將不為人熟知的兩名巴菲特潛在接班人推到了臺前,分別是托德·康布斯和泰德·威施勒。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RK.A.NYSE,下稱“伯克希爾”)在當地時間5月16日給美國證監會的季報中透露,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購買了981萬股蘋果公司(AAPL. NASDAQ)股票,價值約10.7億美元。消息傳出當天,蘋果公司股票大漲3.7%,報收於93.88美元。但因蘋果股價在伯克希爾買入後總體上呈下跌趨勢,因此目前這筆投資的市值也不到9.2億美元。
這是伯克希爾首次購買蘋果股票。沃倫·巴菲特在當天給《華爾街日報》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這筆投資是他手下的兩名潛在接班人所為,但沒有透露具體是誰。
美國金融信息平臺GuruFocus.com的創始人田測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巴菲特手下的兩個年輕投資人經常買巴菲特不會買的股票。但巴菲特並不幹涉,他要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權。比如DaVita(達維塔保健)是威施勒的股票,GM(通用汽車)、Verisign(威瑞信公司)也不是巴老的股票。”
“雇用這兩個人是我最棒的決定。”巴菲特曾在今年的致股東信中如此稱贊兩人,但至今未透露誰將接替他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執行官(CEO)。
巴菲特放手小額投資
康布斯和威施勒都有基金經理的背景,前者於2011年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後者要再晚一年。有趣的是,兩名接班候選人的投資風格與巴菲特不盡相同,他們更願意介入巴菲特從未涉及的領域。

托德·康布斯

泰德·威施勒
巴菲特表示,他們的任何一筆投資不必經過他同意。此外,他引退後,他的職務會被分成CEO、董事會主席和投資經理三部分,兒子霍華德·巴菲特將是非執行董事長,但尚未透露誰將接替他擔任CEO。
目前為止,兩名潛在接班人各管理著90億美元的資產,但與巴菲特管理的1290億美元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然而,當巴菲特不再管理公司時,他們將擔當所有巴菲特挑選股票的工作。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所有季報中提到的小額股票投資幾乎都出自這兩名投資副手,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和富國銀行等較大的投資組合都由巴菲特親選,每個項目都涉及幾十億美元。
當然,兩名年輕選股專家的戰績也十分不俗,他們與巴菲特的金融助理特雷西·布里特庫被稱為“公司三T”,融入了公司各方面的運營。
康布斯和威施勒曾共同收購了付費衛星電視(DirecTV)的股票,建立了價值近30億美元的投資,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隨後,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公司在2015年收購了DirecTV。由於收購價比康布斯和威施勒購買DirecTV股票時的價格高出很多,伯克希爾-哈撒韋從這筆交易中獲得了可觀的利潤。最新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已在今年一季度賣掉了最後持有的一些AT&T股票。
康布斯的選股能力似乎更受到巴菲特認可。巴菲特早些時候曾巨資收購美國航空零部件企業精密鑄件公司,當時的交易規模約372億美元,就是康布斯選的股。康布斯2012年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後,第二年就開始購買精密鑄件公司的股票,而巴菲特直到去年才開始關註這家公司。
對高科技股“感冒”
購買蘋果公司股票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次投資科技類企業。按照巴菲特對媒體的表述,這筆投資完全是由康布斯和威施勒完成的。這意味著,兩名潛在接班人的“口味”與巴菲特不盡相同。

“這似乎是巴菲特親信的風格,他帶來了此前作為一名對沖基金經理所做出的投資選擇。他們認為目前(蘋果公司)估值合理且業務的現金流可以預測,但這不是巴菲特的風格,因為他從來不喜歡投資高科技公司。”曼哈頓中城一家基金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巴菲特以不“喜歡”科技股出名,他曾在2012年的股東大會上特別表示,不會投資蘋果或谷歌。即便“股神”的親密朋友比爾·蓋茨是微軟的聯合創始人,更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會成員,巴菲特幾十年來依舊只熱衷於投資保險、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
對於為什麽不買科技類企業的股票,巴菲特曾表示:“我不懂如何為它們(高科技公司)估值。”這並非謙虛。IBM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一次投資的科技公司,花了110億美元,隨後還在不斷追加投資,最近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然而,這筆投資卻讓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和分析師摸不著頭腦。自從伯克希爾-哈撒韋披露持有該公司股份以來,IBM股價已下跌約20%,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中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
在1996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寫道:“許多在高新科技行業或胚胎行業的企業將會以更快的百分比成長。但我寧願選擇一個肯定不會錯的投資,而不是一個可能非常好的投資。”
“巴菲特的錢太多,買小公司即使表現很好,對投資組合的整體影響也很小。他說如果他只管理一百萬,他肯定找特別偏僻的公司,可現在沒有選擇。”田測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也因此,負責小額投資的康布斯和威施勒在科技領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兩人不僅投資了前文所述的Verisign,還投資了維薩、萬事達這樣的金融科技類企業。
能否嘗到蘋果的“甜頭”
公司季報顯示,伯克希爾以均價每股109美元收購了蘋果的股票,而目前蘋果的股價不到100美元,意味著這筆投資仍處於虧損狀態。

蘋果上月公布的季報顯示,公司收入自2003年以來首次下降,這讓蘋果的投資者普遍對蘋果手機在市場上“失寵”表示擔心。這家科技巨頭自2014年起,一直在為如何保持強勁增長而煩惱,但是2015年出品的超大屏幕手機也沒有如預期那樣獲得消費者熱捧。
蘋果的股價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一直在90多美元徘徊,更在上周四下探至90.34美元,為52周新低。即使本周稍有回升,但截至本周二收盤,蘋果公司的股票今年已累計下跌11%,與英特爾和高盛並列為道瓊斯表現最差股票。
伯克希爾購買蘋果股票是該公司在第一季度購買的唯一一只新股票。然而,華爾街知名投資人卡爾·伊坎(Carl Icahn)和大衛·泰珀(David Tepper)卻紛紛清空了蘋果的股票。
伊坎首次購蘋果股票是在2013年,涉及資金約15億美元,之後又增持不少。上月,他表示已經賣掉了大量股權。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蘋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不再是“不動腦子”的投資選擇,他對蘋果未來在中國的市場前景缺乏信心。而泰珀的阿帕盧薩管理公司則在上周五遞交給美國證監會的文件中透露了拋售蘋果股票的消息。
“蘋果的利潤基本上來自於一種產品——iPhone,且目前蘋果公司遇到了自喬布斯去世以來從未有過的困難。”田測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股票的價格上來講,(蘋果)並不貴,估值從來也不高。”
也有分析認為,蘋果很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蘋果是該行業的領軍者,並且目前股票很便宜,交易價格只是今年預計收入的11倍。同時,蘋果還有很漂亮的資產負債表,以及2329億美元現金。此外,蘋果還有一個持久的“經濟護城河”,或者說是競爭優勢:有10億手機在被用戶使用,綁定的iTunes和App Store也讓用戶更依賴蘋果的產品。這次的股價大跌可能是一次買入機會。
另一方面,蘋果與所有的技術型公司一樣,面臨著被某個對手更引人註目的產品打敗的風險,就像蘋果在十年前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的手機巨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家股票量化分析公司超值引擎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預計,蘋果公司的股票未來3年會上漲到105.27美元。
天貓超市總經理會問:入庫的紙巾是兩層還是三層?
京東宣布戰略合作沃爾瑪並同步“吃進”1號店後僅僅過了23天,最大對手天貓超市開始在上海放大招:投入“雙20億”補貼市場和升級供應鏈。戲劇的是,新上任的貓超總經理江畔還是一位之前在沃爾瑪幹了17年的老兵。這足以構成素材,寫一個喧囂的廝殺段子。
但實際上的因果關系並不是這樣。
天貓為應對京東沃爾瑪聯姻緊急找來一位前沃爾瑪中國區副總裁?不是。儒雅的中年男人江畔今年2月即入職阿里巴巴,頭銜是集團副總裁。原天貓超市負責人金誠2月份調崗後,他就開始帶貓超團隊。
“我過了三個月兩點一線(從阿里西溪園區到租住的酒店)的生活。”在潮濕悶熱的黃浦江邊,江畔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這看上去更像是閉關修煉,迅速熟悉團隊和業務,積蓄力量,等待釋放。“我現在已經把家搬到杭州了。”傳統零售人江畔離開沃爾瑪後,從北京大望路萬達廣場的辦公室來到絲芙蘭上海南京西路的辦公室,幹了一段時間。
或許是出於性格,或許是因為多年零售從業經歷,這個喜歡穿白襯衫的人對細節表現得有些苛求。與他共事不久的貓超員工說,他會親自過問品控,比如他會問,入倉的某款紙巾是兩層的還是三層的。在他看來,三層紙巾更配得上貓超的選品標準。

天貓超市總經理江畔
其實,阿里招募傳統商超人士來帶在線超市業務,已經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超市和其他線上交易平臺是有較大差異的,有經驗的傳統行業人士更適合這個職位。運營上的細節決定著消費者的體驗,而信任感對消費者選擇究竟是去線下超市還是在線超市買東西至關重要。
類似的,阿里生鮮板塊喵鮮生的負責人何春雷是阿里集團CEO張勇從傳統線下商家獐子島挖來的。一直瞄著全渠道融合的張勇對傳統業態保持了足夠的敬畏。
和蘇寧、京東、1號店等在線超市模式不盡相同,天貓超市秉承的還是一種改良過的平臺模式。選品確定後,各品牌商的貨會統一進入菜鳥分布在全國的專為貓超準備的11個中心倉庫,消費者在線下單後,貓超工作人員會把購物車里的商品打包成一個包裹,統一發貨,交給萬象等落地配公司去配送。消費者前段體驗與逛超市沒什麽太大差別。
這種模式下,庫存壓力不是貓超承擔。只有賣出去的貨才算貓超GMV,這像是一種寄售制。江畔說,這些倉現在對品牌商不收入倉和存儲費,但萬一某類商品周轉太慢,還是會考慮收取一定的儲藏費用,“畢竟不能把倉庫當垃圾場嘛”。
據菜鳥配送運營業務負責人陳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今年將建成8個新的天貓超市倉,本就密集的江浙滬倉庫群仍要布點加倉,而輻射西部廣大區域的目前主要靠一個成都倉。他解釋說,讓密集的更密集,是要把配送服務做到極致,探索半日達。這可以理解為塑造一個旗艦店水準,是為貓超配送服務積攢口碑和沈澱用戶的。
對貓超模式表現得很自信的江畔說,貓超現在已經是線上超市銷售規模第一。他定了一個3年目標,要成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超市,全渠道的第一。不過以現有城市大賣場的景氣度來看,這個目標並不容易。目前,線上超市總體銷售規模只有7%,線下大賣場仍以九成優勢統治著這個領域。
“我們為什麽要去搶線下超市的生意呢?這個總盤子足夠大。”江畔似乎有意淡化了競爭的味道。但事實是,年輕人去大賣場的頻率越來越低,轉而在手機上勾勾選選,坐等快遞上門,其中一些人還教給父母如何操作。他們喜歡買米面糧油、奶制品、進口貨,還有紙巾個護等。空間錯配給了一站式在線超市機會。
我能買到線下超市沒有的商品嗎?這是江畔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也是為什麽貓超在拼命拉攏麥德龍、西班牙DIA迪亞等海外商超入駐的因素之一。進口是貓超兩個核心策略之一,盡量簽獨家合同,目的是與其他平臺和線下超市在商品上拉開差距。
麥德龍去年9月與阿里合作,先進駐天貓國際,做2C跨境;現在,麥德龍在德國賣得好的明星產品會先通過一般貿易入關,存放在貓超的倉庫,進入貓超平臺出售。完成這“兩步走”的麥德龍稱,下一步想和貓超試試O2O怎麽玩。畢竟它在中國還有80多家門店,另一邊的京東也有永輝超市這個線下幫手在布陣。
核心戰略的另一頭是本地化運營。通俗地說,就是得保證北京用戶能在貓超上買到北冰洋汽水,上海用戶能買到大白兔奶糖。這意味著招商、服務、團隊運營都應該是本地化的。目前,貓超本地化運營已覆蓋了11個城市。
回到開頭的問題,貓超拿出兩個20億砸市場,趕巧了在京東“吃進”1號店的檔期,精確打擊的外界猜想順理成章。但事實上,貓超喜歡在每年夏天公布大動作。去年夏天阿里開始一路向北,貓超當排頭兵,拿出10億補貼北京用戶,今年的補貼力度升級了,比如給進口商品五折的優惠力度。
“貓超的價格肯定是有競爭力的,但只打價格戰就有點low了。”江畔說,服務體驗怎麽High起來?物流怎麽快速觸達西部?品牌商的興趣有多大?擺在這位上任半年的總經理面前的那張期中試卷上,還有很多開放式問題沒有解答。
特朗普上臺輻射A股 “避險”和“重定位”是兩大主題
今日美國大選唱票過程與全球指數聯動,隨著美國各州唱票結果逐一公布,各大指數亦波動劇烈,市場行情可謂驚心動魄。11月9日下午2點44分左右,大選的逆轉性結果浮出水面,憑借在關鍵州的超預期表現,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戰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民調雖具參考價值,但因為統計樣本等原因本來就有誤差,從選前民調來看特朗普落後於希拉里,但最近幾天的市場預期顯示希拉里有65%甚至更高的勝率,這要遠超出早前民調的結論。
然而民調似乎並不是最終結果的正確指引,面對與民調數據截然不同的大選結果,時機資本首席投資官壽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結果不算出人意料,市場反應之大也只不過因為市場是跟著預期走的,當預期變了,短期的震蕩很正常。”
美國經濟或不確定性增加
此前市場曾出現多方預測。花旗表示特朗普當選可能更導致美股下跌達5%,並警告稱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甚至出現衰退。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認為,特朗普當選後,標普500指數或下跌11%-13%,希拉里獲勝則反彈2%-3%。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顯示,如果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全球股市會崩盤,預計美股會大跌10.4%。報告稱,如果特朗普贏得選舉,其他地區股市也將下跌,預計歐股下跌10.8%、日股下跌9%、中國股市下跌11.4%。而如果希拉里贏得大選,對上述這些地區股市的提振將是低個位數。特朗普贏得大選的影響更大,因為市場觀點中他當選的幾率更低。
隨著大選結果浮出水面,市場有主流觀點顯示,因特朗普反全球化和對貿易國的強硬,勢必引起全球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美元指數下跌在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的同時,將給全球非美貨幣帶來更大匯率壓力。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到現有貿易格局,總貿易量的收縮給正面臨巨大困難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沖擊,資本市場將迅速做出反應,風險資產遭拋售或比想象更嚴重。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李超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未來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希拉里表示未來執政方向將是現任奧巴馬總統的延續,而特朗普一直以來都是以高調而突破常規的言論吸引選民支持,比如大幅減稅、抨擊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
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柳天成則認為,特朗普總統對2017年美國經濟的影響還需要考慮以下幾種情況:如果共和黨人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均保持多數席位,美國通過預算的概率很高。特朗普提出的一些稅收和基礎設施措施方案會獲得通過,並刺激短期經濟增長。
如果民主黨人在參議院贏得多數席位,而共和黨人在眾議院占多數,特朗普有爭議的方案將不會通過。因此將會出現某種形式的政治僵局。如果民主黨人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均贏得多數席位,美國國會目前的政治僵局可能會繼續。
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發表觀點稱,特朗普當選,是美國民主選舉制的具體體現,撕掉虛假的面罩,反映出美國人民人心思變的強烈信號。在全球影響方面,其一,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有所擡頭,TPP、WTO等退出;其二,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預見性的輪廓更加的模糊,包括流動性上的預測;其三,全球大國(中日美)的關系將更加微妙,日本最不希望看到這一大選結果。
盡管在當選以後,少有總統會真正完全兌現自己此前的競選諾言,但是特朗普的存在,將可能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枚定時炸彈。特朗普真當選後美股短期難免跳水,美元短期走弱,聯儲12月加息的決心將受到挑戰,而黃金則將繼續受追捧。李超補充稱,短線看多黃金基本的邏輯是波動性加大催生避險需求,如果民調仍占優的希拉里順利當選,黃金本輪行情的基本支撐就將被打破。
彭博援引巴克萊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稱,在共和黨全面獲勝的情況下,鑒於可能爆發貿易戰、出臺緊縮性政策,預計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將走強,兌其他主要貨幣將下跌;市場反應並未過頭,問題將是避險交易將持續多久。
A股不倒市場莫慌
如果此次結果並非是特朗普當選,而是如主流媒體預測般希拉里上臺,其相對溫和、延續的經濟政策,不會引發美國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對A股的風險偏好會有所提振;而特朗普已確立上臺,其特立獨行的行事作風和缺乏執政經驗將利空美股,也會激發全球避險情緒升溫,負面影響A股。
A股收盤-0.62%,表現好於預期,主要受海外市場的拖累,滬深兩市成交量略有放大,6536億(昨5259億),但未顯恐慌式拋盤。
“從短期市場來看,“避險”和“重定位”是兩大主題。”壽祺對記者稱,“避險主要是因為目前結果不合預期,不確定性的增加直接變成市場中的波幅。而作為投資者,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理性選擇,成就今日日元、瑞士法郎、黃金等優異表現。”
華泰證券策略首席戴康認為,美國大選結果將短期影響A股風險偏好,中長期要看對美聯儲加息節奏的影響。特朗普上臺後,政治的不確定性成為經濟的擾動變量,可能進一步影響美聯儲加息節奏。短期可能會打亂12月加息計劃,但中長期加息節奏取決於美聯儲與特朗普之間的博弈。
“金融市場將出現不確定性,特別股票市場將承受壓力。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推動安全資產價格上升,如美國國債,黃金,日元和瑞士法郎。”柳天成表示,特朗普總統可能會對美國和亞洲包括中國之間的貿易不利。亞洲貨幣,特別是人民幣,可能面臨上行壓力。因此,亞洲各國央行將不得不保持更長時間的‘低利率’政策。”
無獨有偶,李立峰也表示,美股目前尚在高位,而A股則處相對低位,不能低估A股的任性,維持“細工出慢活”的觀點,整體來看並不悲觀,短期影響較為有限。其認為此次特朗普當選,將在對華貿易主張上更加強硬,中美局部貿易戰可能爆發,然而中國的大國戰略“一帶一路”方針有望更進一步推進,對人民幣定價的資產(如房地產、煤炭鋼鐵等資源品)也較為有利。
相較兩者上臺後的情況,希拉里激進推進貿易保護的可能性小,此番特朗普當選,可能會實施激進的貿易保護政策,打擊中國出口產業,對A股出口相關板塊形成負面影響。而在金融監管方面,特朗普支持放松監管,因此金融衍生品或將使得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幅度加劇。
壽祺認為,美國並不是獨裁統治,總統換人不代表國策發生根本性轉變,在民主政治下,哪怕此番共和黨拿下了總統和參眾兩院,絕大部分的政策還是“聽黨走”而非“聽總統走”。同時選舉和推行政策並非完全可以“同日而語”,普通民眾因為相信政客的許諾而投下莊嚴選票之後“被”失望的事情屢見不鮮。
“所以無論是貨幣還是股票目前都有超跌/超漲之後開始反向調整的勢頭,此為“短期的驚恐”將盡之兆,接下來的大戲才是“避險”,“避險”引致的交易會至少持續三五天。”壽祺向記者補充道。
談及“重定位”的問題,壽祺認為由於市場預期希拉里當選可能性大,因此無論是權益資產還是固收資產,大多投資者已經以“希拉里/民主黨”執政作為基礎來做決策,資產配置也假定民主黨的政策能得到延續,現在共和黨執政成為現實,整個組合就要依據新條件來進行“重定位”。比如,12月加息的概率往下調,整個國債收益曲線會更為陡峭。
壽祺強調,要將短期的驚恐與避險區分開來,今天市場中早盤更多是受到短期的驚恐影響,如恒生國企指數一度跌近5%,隨後買盤的加入沖淡了部分的驚恐。而與退歐後的市場表現相近的是,“風險資產”(如股票)會被拋售。
外交部:中美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表示,中美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其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互為對方最為重要的經貿夥伴之一。
17日,外交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中方表示,長期穩定繁榮的中美經貿關系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習主席近日也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其中多次提到中美合作。這次通話後,中方是否對兩國可避免發生貿易戰持更加樂觀的態度?中方將如何同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加強溝通,以避免中美貿易關系失控?
對此,耿爽表示,日前,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當選總統通電話,進行了很好的交流。習主席指出,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中美合作擁有重要機遇和巨大潛力。通話後,中方與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團隊也保持著接觸。我們註意到,美國大選期間曾經有一些涉華言論,其中也提到了對華經貿關系問題。作為原則,我們不對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候選人的具體言論作評論。
耿爽強調,中美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其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互為對方最為重要的經貿夥伴之一。2015年雙邊貨物貿易額超過5500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1600億美元,這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兩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
耿爽還稱,中美共同維護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相信,美方會從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采取一個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的政策。
外交部:打貿易戰沒有贏家 只能是兩敗俱傷
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關“特朗普總統強調的‘美國優先’政策是否會引發中美貿易戰”的問題,華春瑩表示,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40多年來,中美雙邊經貿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

華春瑩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15年美中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內生產總值的1.2%。該委員會也認為美中雙邊貿易增加了美國內就業,提高了美國民眾生活水平,保障了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呼籲美新政府加強對華經貿關系。
“打貿易戰、搞對抗沒有贏家,只能是兩敗俱傷,並殃及各方。”華春瑩說。
以下為全文:
2017年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據報道,岡比亞前總統賈梅已抵達赤道幾內亞。聯合國、非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發表聯合聲明稱,將與岡新總統巴羅合作。西非國家聯合軍隊也已進入岡比亞境內,以確保巴羅安全返岡就職。中方對當前岡比亞局勢有何評論?
答:我們高興地看到,在西共體、非盟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岡比亞危機得到和平解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我們希望在巴羅總統領導下,岡比亞有關各方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共同維護國家和平穩定,致力於國家發展振興。
問:第一,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周五發表就職演說,其中多次提到“美國優先”的執政宗旨,被認為會對包括中美關系在內的國際關系造成影響。中方對特朗普的就職演說有何評論?認為這對中國會有什麽影響?第二,有媒體註意到《人民日報》上周日用一整版討論資本主義制度的劣根性和危機,有評論將此與特朗普總統就職聯系在一起,認為是中國釋放的信號,表明特朗普當選及其他西方危機更凸顯出中國的制度優越性。中方對這種評論有何回應?
答:我註意到特朗普總統在就職演講中主要闡述國內政策,所以對他的演講的評論最好還是要問美國民眾。
對於中方而言,我們倡導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國與國之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為解決當前世界面臨的問題、促進共同發展繁榮作出努力。
至於你提到的美國新政府政策是否會對中國產生影響,我想你是問中國的內外政策。我願告訴你,中國將繼續執行符合中國國情的內外政策。
關於《人民日報》有關文章和評論觀點,我不作評論。
問:特朗普總統強調的“美國優先”政策是否會引發中美貿易戰?中方是否準備應對這種可能性?
答:關於特朗普總統就職演講有關內容,我剛才回答CNN記者提問時已經作了評論。
關於中美經貿關系問題。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40多年來,中美雙邊經貿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我們註意到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15年美中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內生產總值的1.2%。該委員會也認為美中雙邊貿易增加了美國內就業,提高了美國民眾生活水平,保障了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呼籲美新政府加強對華經貿關系。打貿易戰、搞對抗沒有贏家,只能是兩敗俱傷,並殃及各方。
中美雙方應該共同努力,拓展經貿領域的務實合作,並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公平貿易環境,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維護中美經貿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問:第一,有報道稱近期菲律賓政府代表團訪華,與中方簽訂了30個合作項目協議。你能否介紹有關情況?雙方是否將談及南海問題?第二,中美領導人將什麽時候會晤?中方有沒有時間表?是否有計劃派代表或特使與美新政府進行溝通?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去年10月杜特爾特總統成功訪華,中菲關系實現全面改善,兩國合作進入新階段。近期,菲方多個領域部長代表團來華同中方商談經貿、基礎設施及能源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充分體現了中菲兩國不斷增強的互信和日益深化的合作關系。中方支持杜特爾特總統領導菲律賓人民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的努力,願積極參與和支持菲律賓的經濟社會建設,全面開展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至於你提到的具體合作項目情況,請向中方主管部門咨詢。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美保持高層交往對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沒有具體消息可以發布。
追問:雙方是否將談及南海問題?
答:我剛才說了,專業領域部長代表團訪華主要是探討中菲在經貿、基礎設施及能源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至於南海問題,前不久,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訪問菲律賓舉行外交磋商時談到了這個問題,雙方達成了廣泛共識,有關消息我們已經發布,而且也在這個場合介紹過了。
問:中方是否與特朗普總統的團隊進行接觸,以推動實現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
答:我剛才已經說了,中美保持高層交往對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目前沒有具體消息可以發布。之前我們也介紹過,特朗普先生當選總統後,中方與他的團隊保持接觸與溝通。
問:據報道,日本APA酒店社長元谷外誌雄稱不會撤掉所擺放的右翼書籍,並稱幾個月後人們就會忘記發生什麽事情。日外相岸田文雄也稱,過度聚焦於2000年日中歷史中的一個時期來看待恐怕是不行的。中方對此作何回應?
答:關於APA酒店有關問題上周我已表明中方立場。我願重申,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意味著重犯。日本一小撮人越是急於將歷史罪行“清零”,越激發“重啟”這段記憶。這些人的倒行逆施已經引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憤慨。
日本政府不應該以所謂“言論自由”為借口推卸責任,更不應以所謂“過度聚焦歷史”的說法誤導民眾。我們敦促日方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切實負起責任,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避免給中日關系帶來新的幹擾。
問:有消息稱,習近平主席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去了賀電,你能否介紹賀電有關內容?
答:習近平主席已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去賀電,祝賀他正式就任美國總統。
問:據報道,羅馬教皇方濟各昨天接受西班牙媒體采訪時表示,當收到邀請時願意訪華。中方是否願邀請其訪華?
答:對於中梵關系,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方對中梵改善關系抱有誠意,並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雙方保持暢通、有效的接觸對話渠道。我們願與梵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動建設性對話和雙方關系改善進程不斷取得新進展。
問:中方對特朗普就任後的中美關系有何期待?對美新政府在臺灣及南海等領土問題上有什麽要求和期待?
答: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中美之間擁有廣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同時也存在一些分歧。雙方應該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和管控分歧,防止其幹擾兩國關系大局。我們願與美國新政府共同努力,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你提到領土問題,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中方在涉及到自身主權和領土問題上的堅定立場。我們希望與美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和管控分歧,防止其幹擾兩國關系的大局。
關於臺灣問題,我想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美國任何一屆政府都有義務信守美歷屆兩黨政府作出的明確承諾,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把美臺關系嚴格限制在非官方範疇。
問:鑒於特朗普總統否認氣候變化的真實性,中方是否認為還可能與美方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開展合作?
答:我們註意到白宮發表的聲明中提到美國國內能源政策調整問題,對於這個我不作評論。
關於氣候變化問題,我想說的是,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巴黎協定》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里程碑,凝聚了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指明了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方向,成果來之不易。各國都應順應潮流、抓住機遇,采取積極行動,共同推動協定的實施,為子孫後代營造美好的未來。中方將堅定不移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內政策和行動,推動多邊進程,促進國際合作。中方願與包括美國新政府在內的各方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繼續開展對話和務實合作。
勒龐、馬克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完全是兩條路上的人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日晚間(北京時間4日淩晨),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占據前兩位的“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舉行了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在持續將近3小時的辯論中,兩人幾乎陷入了一場口水大戰。馬克龍直指勒龐提出的戰略是在“說大話”,而勒龐毫不示弱,反擊馬克龍不知羞恥。
勒龐稱馬克龍是“蠻荒全球化的信徒”,樂意於把法國的資產都敗光,把國家的控制權拱手讓人。馬克龍則回擊稱勒龐是“恐懼的最高女祭司”,說她雖然嘴里說了很多,但“跟沒說一樣”。
辯論中,馬克龍承認法國30年來難以解決失業問題,他給出的方案是讓中小企業更多機會創造就業,令機制更加靈活。而勒龐咄咄逼人地追問為何馬克龍沒能在擔任經濟部長時解決這些問題。她同時再次提出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保護法國的利益和民眾的工作。
在反恐議題上,馬克龍稱將強化已有的安全措施,並且法國需要和其他國家合作,關閉邊境和大規模驅逐並非解決之道。勒龐則提出要關閉一些帶有極端主義思想的場所,驅逐一些帶仇恨思想的宗教人員。
在歐盟事務上,勒龐稱不僅要完全控制邊境和貿易協議,還要重新回到法郎時代。銀行和大公司可以選擇使用歐元或者法郎,但個人將使用法郎。馬克龍則批駁這樣的提議毫無道理:公司如何能一邊收歐元而一邊用另外一種貨幣發工資?

來源:BBC整理
目前,盡管優勢有所減小,但馬克龍在民調中仍然以59%領先勒龐的41%。兩人現在的目標是動員18%未作決定的選民。
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將於5月7日舉行,這是法國歷史上首次兩名非主流政黨候選人走到大選的最後階段,左右政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也遭到終結。
政策主張上,兩人幾乎完全相反,馬克龍親歐,主張推動歐盟建設,支持全球化;而勒龐反對歐盟和歐元,希望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捍衛法國利益。有輿論把兩人的較量比作“全球化”和“民粹主義”的對決。
環球時報社評:中美貿易戰停戰是兩國共同勝利
中美兩國經貿磋商代表團19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聲明說,為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這也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
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還就擴大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進行了討論並達成共識。中美還就知識產權保護、鼓勵雙向投資等達成共識。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高層溝通。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美貿易持續保持增長勢頭,迄今擴大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雙邊貨物貿易。最近幾年,兩國服務貿易也呈現激增之勢。然而由於多種原因,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逐漸擴大,形成了當今世界第一大貿易順差。
中方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達到2758億美元,美方的統計則認為其2017年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大約為美國對全球貨物貿易逆差的一半。失衡度如此高的雙邊貿易確實難以持續,美方長期以來要求中方采取措施減少美方對華貿易逆差,中國也付出了努力,但實際情形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繼續擴大,2017年又比前一年增長了200多億美元。
美國今年以來與全球貿易關系出現緊張,中美貿易首當其沖。今年3月以來,美國單方面加征鋼鋁產品進口關稅,中國對其涉及中國產品的部分采取了堅決回應行動,中美貿易戰就此打響了嚴重沖擊兩國全面關系、並且攪動了全球市場的前哨戰。
從2月底劉鶴訪美到5月初美國代表團赴華磋商,再到本次劉鶴率團再度訪美,中美共進行了3輪磋商。回頭看,這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對現行貿易機制長期運行積累下來的問題進行聯合剖析、定義,並加以解決的嘗試。
經貿合作一直是中美關系的推進器和壓艙石,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經貿問題卻不斷成為中美保持良好全面關系的主要挑戰之一,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勢在必行。經貿關系平穩了,中美的利益紐帶就會更牢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就會成為穩定構架,互利共贏也將落到實處。
然而人們看到,由於中美的政策都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本位,這樣的歷史性磨合是十分艱難的。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中美貿易戰呈現烽煙四起之勢,直到達成協議、握手言和前的最後時刻,雙方都沒有放棄決不向對方讓步的意誌展示。
在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人們普遍註意到“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的表述,一些人認為這意味著“美國贏了”。
然而不用說,中美經貿磋商中心議題肯定是商量中方如何擴大從美國的進口,因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突出表現是美國貿易逆差太大了。促進中美貿易平衡,這是主要方向。
最關鍵的是如何實現這一平衡。華盛頓希望這個平衡過程中實現美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國則堅持擴大進口美國商品必須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美方希望中國政府以計劃經濟的方式推動減少美國逆差,中方則堅持這必須是一個市場化貿易平衡的過程,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不僅中方要多買,美方還需積極配合,讓中國民間的進口機構有的買,並且在中國市場上賣得出。這是雙方博弈的真正焦點。
從這個角度看,這次中美簽署的協議遵循了兩國雙贏的原則。美方將獲得大幅減少貿易逆差的機會,中國將實現有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產品從美方的穩定購買。美打破以往管制向中國出口能源產品將使中國的能源進口渠道更加多元,美國向中國出售更多農產品,等於是向中國出口農業的自然和技術條件,等等。
從宏觀上看,貿易平衡是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條件之一,中美每一次談判都會把兩國貿易朝著平衡的方向推一推。朝著公平原則的不斷靠近恐怕是唯一趨勢,因為如果是相反的情況,即使談成了,也執行不下去。
比如中國答應了幫美國實質性減少逆差,但如果美方就是提供不了中國市場需要的產品,中國消費者不認賬,那麽雙方商定什麽減赤數字都將是一紙空文。任何貿易協定都必須是能夠執行的,不能是計劃式的強買強賣,這一基本規則在中美這次談判之前如此,今後也不可能改變。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順差國之一,這場中美貿易交鋒讓我們對國際貿易的延伸含義有了更多了解,我們對國家實力的認識也有了更多素材和新的維度。中國必須繼續擴大本國的市場容量,我們還需增加自己在全球生產及供應鏈上的不可替代性。我們更加清楚了,為崛起為現代化強國,我們還有大量事情要做。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