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林斯潘認錯 左丁山

2008-10-30  AppleDaily




金 融海嘯衝擊資本主義制度,制度未倒,但海浪沖死咗右派經濟專家,死剩嘅就隨風左傾,於是左派經濟思潮復興咯。素來比較傾左嘅美國自由派民主黨預料會在大選 中大勝,入主白宮,完全控制參眾兩院,將共和黨殺到片甲不留,變成一九九七年之英國保守黨(即執政多年後,潰不成軍)。奧巴馬與民主黨話晒事之後,大灑金 錢救市救樓派福利,搞甚麼十大基建之類,是所必然,如果呢套政策產生效果,美國經濟起死回生嘅話,美國資深評論員話未來一世代(二十五年),保守右派休想 掌權!

右傾供應派(supply side)專家Arthur Laffer就嘆息,富裕年代已經完結!曾一度被視為聖人之格林斯潘在國會講到口窒窒,承認自己部份錯誤(partially wrong),承認過份相信市場嘅調整機能。格林斯潘一句:"Yes, I found a flaw"(瑕疵),《金融時報》因此出咗一篇報導:Greenspan's Flaw Show(按:香港話有科騷一詞,譯自夜總會之floor show)令人忍俊不禁。格林斯潘認錯,鬧埋市場失靈,未必公道。格林斯潘做聯儲局主席做得太耐,以為自己係救世主,負責守護美國經濟,於是每次只要發覺 經濟數據弱一啲,聯儲局就會減息,連續減過十七次,對房屋泡沫衍生工具泡沫與商品泡沫之形成,視若無睹,又唔肯承認股市有泡沫(bubble),只肯講有 氣泡(froth)。

o依家睇番轉頭,格林斯潘只要減少幾次息,讓市場真正有調整機會,後來之海嘯就不至於十分嚴重。猶有甚者,前財長史諾在國會指出: 「現在回看,當年得到兩黨支持的房屋政策確實太急進(支持低下階層置業),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力度太強,到現在就要承受苦果。」據《紐約時報》(自由派) 九月三十日報導,一九九二年克林頓銳意推行擴張性房屋政策,大力扶助低下階層置業,房屋部長嫌銀行唔肯借錢畀窮人買樓,就逼房利美房貸美增購按揭,引誘銀 行製造多啲按揭,轉賣圖利,於是一啲無入息無工作人士都可以借到錢買屋,由是種下禍根,追溯源頭,此乃社會主義思想之錯,格林斯潘大開綠燈,加以配合,現 在反罵市場失靈,令人好懷疑格林斯潘太老咯,開始思想失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

經濟分析(20):格林斯潘説美股仍有動力向上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5610

美國聨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出新書,上CNBC和彭博做show,説美股仍有動力向上,槓桿是GFC(glocal financial crisis)元凶。

格老出新書-*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書中提出現有經濟模型預測風險的問題,目前的預測工具之缺點,以及它們應如何進行改善,以更好地考慮人性化對經濟的影響(human nature influence economics)。

image

在CNBC訪問中,他說單是資產泡沫不足以引發2008年的金融海嘯,指泡沫加上槓桿才是問題。他又於《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現時美股股價相對較低,所謂股市風險溢價(equity premiums)仍處高水平,股市仍有上升空間。

(原文:”Indeed I say that so-called equity premiums are still at a very high level, and that means that the momentum of the market is still ultimately up.”

格林斯潘又指,現時美股只略高於2007年的水平,而戰後時期股價平均每年增長7%,意味仍有上升空間。他指出,股票的市盈率並非過高,雖然股市已上升很多,但沒有形成泡沫。

筆者對格老的股市預測有多準就不予置評,但最近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在談論,中國龐大外匯儲備中的美國國債應如何去找代替品。

我想其中一項就是美國有實力的藍籌股,如果美息上,美債價格落,經濟相對好,因為要達標才可退市,到時美股應有空間。所以不失為一項good hedge。

但直接投資某隻股票是一個很sensitive的動作,會對股價有好大影響,所以都是要經fund managers幫忙好D。

當然最好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令多D國家用人仔唔用美元作貿易單位,其實人仔區域化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筆者有空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98

Barry Ritholtz:格林斯潘3.0與新年隨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513

反思過去,展望未來,然後踏踏實實的活在當下,現在我(Barry Ritholtz)有一些隨想跟大家分享,共有九個問題,他們縈繞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 1. 常常聽說人們將未來的美聯儲主席耶倫稱作伯南克2.0,這話也不錯,但是為了準確起見,稱她為格林斯潘3.0豈不更好! 2. 有些聲稱對斯蒂夫·科恩的起訴是一場政治迫害,這個我可不敢茍同,這些人大概忘了我們還是一個法制國家。如果說SAC有錯,當然它的問題真不小,它的錯處是它的監管工作真是爛得一塌糊塗。說句題外話,如果你了解交易員的壓力有多大,那麽你就理解了內幕交易為什麽會發生了。 3. 我對2014年的展望 道格瓊斯指數:沒想法~ 標準普爾500:管我啥事? 10年期債券:這個真不好說 新興市場:WHO KNOWS? 聯邦基金利率:先看看~ GDP:親,別擔心,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失業率:去TMD 歐洲央行利率:$%^&*! 2014年中期選舉結果:為啥你覺得我會知道? 看完這些預測,您是啥想法?無聊?其實這是最誠實的預測! 4. 親,我還要做一個預測,聖誕節的零售狀況既不會像我們以前想的那麽糟,也不會太樂觀,哎!您又覺得我在說廢話了。 5. 有的人說空頭已死絕,這有點兒太過誇張,其實人群中有悲觀的就有樂觀的,一人不可能永遠悲觀下去,也不可能永遠保持樂觀,因為他們常常會發現自己走過了頭。但對於群體來說,他們總會在某些時候一致的樂觀或悲觀,對這種動物性的沖動,個體是無法抗拒的。 6. 2014年會不會成為債券牛市向股票牛市切換的一年?這個切換成為股票多頭們的碎碎念已經好久了!這樣時刻也許真會在2014年到來,誰知道呢! 7. 漫長的假期里沒有書的陪伴怎麽行?度假的時候我都會帶很多書,雖然常常只看過封面!今年我帶的書有: 《音樂之謎》 作者:David Byrne 《壽司的故事:魚和米飯的奧德賽之旅》 《成功方程:商業、體育和投資中的運氣與無形的技巧》 《被高估的天賦:到底是什麽造就了世界級的大師?》 《大爆發:娛樂經濟的大機會》 《大數據》 《有關這個世界的幾個小故事》 等等,還有一個《超悲劇的愛情故事》 如果我足夠勤奮,我可能看完其中3到4本。 8. 如果我聽到誰說:“股票市場是專業玩家去的地方”,我一定要海扁他。 9. 每當我想起自己生活在一個變化萬千的世界里,我的感激之情就油然而起,過去半個世紀里我們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是智慧的所羅門王曾經告誡我們:“一切都會過去的,美好的時代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恩的活在當下。 最後,聖誕節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999

格林斯潘新書《地圖與疆域》,經濟學是地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90

在格林斯潘最近出版的新書中,這位美聯儲歷史上履職時間最長的主席指出,經典經濟學理論中的理性人假設不足以描述人類行為,大而不能倒的銀行確實是太過龐大。格林斯潘在書中還提到,美國政府在社保和醫療上的支出,以及老年人醫療項目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商業投資。他還直言不諱的指出,經濟預測非常困難,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他這是在為自己曾經在美聯儲犯下的錯誤開脫。 這本書可能顯得有些枯燥,但標題卻相當有意思,叫《地圖與疆域》,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一本地理方面的書籍,和書中的內容一點兒都沾不上邊,格林斯潘自己出版的書中也沒有提到相關的東西,其他的經濟和金融領域的論文也沒有類似的故事,但聰明的格林斯潘先生絕對不會隨意為自己的書寫這樣一個名字,他肯定有自己的用意。 然而格林斯潘的這點兒“小聰明”還是被發現了,《地圖與疆域》與一本法國小說同名,這部小說於2010年獲得了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地圖與領土》延續了Michel Houellebecq以往憤世嫉俗、直言不諱的風格,對藝術、愛情、金錢、政治等元素進行了尖銳的剖析。這部小說卻受到法國評論界一致好評,在2010年龔古爾文學獎評選中更是首輪勝出。然而這與格林斯潘新書所講的內容還是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事實上,格林斯潘與Houellebecq都不能否認一件事,那就是地圖與疆域這個奇怪的名詞組合來自於Alfred Korzybski,Korzybski是上個世紀初波蘭的一位哲學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人類是通過簡化和抽象來認識世界的,人們不應該因為抽象與事實有差距而懷疑抽象的價值。對於同樣一塊土地,我們可能有幾十張不同的地圖來刻畫,每一張地圖都有自己的視角,都是在為一定的目的服務,那張對整塊土地原模原樣複制的地圖是沒有實際價值的。 Korzybski的思想對經濟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沒有任何經濟模型能夠完全真實的反映這個社會的經濟運行狀況,它們都只是一定的時期內對特定經濟環境的逼近。 正因為這一點,經濟學家一直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鄙視,物理學家們認為他們創造出的物理模型能夠精確的反應真實世界的運行。這些物理學家堅持認為,經濟學的結論只有獨立於空間和時間而絕對存在時,經濟學才能夠稱得上是一門科學。 格林斯潘在書中直言不諱的指出,構建像物理學家所要求的經濟學模型的努力註定是徒勞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學研究是毫無用處的,經濟學理論是對社會本質屬性的洞察和抽象,有效的經濟政策的制定必須依賴這些基本的理論。 咋看之下,兩位《地圖與疆域》的作者所講述的內容沒有什麽交集,但兩位作者都有對自己的職業和思想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勇氣,他們相信簡單是對複雜的另一種表達。但有一件事是非常明顯的,美聯儲的主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顯然要比獲得龔古爾獎的作者的影響力要大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98

格林斯潘:美股將在某一時刻迎來大調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189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經歷了多年的上漲後,美股將在某一時刻出現大幅調整。 現年88歲的格林斯潘周三在接受彭博電視臺“In the Loop”欄目主持人Betty Liu采訪時表示: 股市已大幅上漲很久,你必須意識到在某一時刻,它可能會出現大幅的調整。至於何時,我也不知道。 盡管格林斯潘表示股價並未被極度高估,但他的警告是伴隨著對處於歷史低位的利率可能正在創造資產泡沫的擔憂而來。美聯儲主席耶倫7月16日在國會作證詞時表示,雖然一些市場存在估值過高的跡象,但包括美股在內的資產價格並未偏離歷史正常水平。 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7%,幾乎三倍於2009年3月9日金融危機時的低點。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初值環比增長4.0%,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3.0%。當天,該指數經歷一番震蕩走勢後,收於1970.7點,基本與前一日持平。 7月15-16日開展的季度彭博全球調查顯示,47%金融專業人士認為股市接近不可持續的水平,14%認為已經出現資產泡沫。 格林斯潘表示,他通過比較股票回報率與主權債務收益率來衡量股票估值情況。 超乎尋常的高位: 曾擔任美聯儲主席超過18年的格林斯潘表示: 我覺得這更像是從超乎尋常的高位回歸正常,而這意味著我們的壓力尚不是很大。 耶倫在半年度證詞中表示,美聯儲必須繼續進行貨幣政策刺激,因為勞動力市場仍然“十分蕭條”,並且通脹仍然低於美聯儲的目標。 而且,即使耶倫認可泡沫已在持續湧現的說法,她也對貨幣政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泡沫表示懷疑。耶倫在7月2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說: 作為一種促進金融穩定的工具,貨幣政策存在很大限制。 “宏觀審慎監管”政策應該在這方面發揮主要作用。” 她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時表示,某些行業的估值“似乎捉襟見寸”。不過,她表示美聯儲正在密切地監測低評級企業債。 耶倫還表示: 貨幣政策委員會承認,為了尋求收益,低利率可能會激勵一些投資者選擇國債。我現在對這一點的總體評價是,金融穩定性存在的威脅目前處於適度水平,並不算很高。” 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在勞動力市場緊縮的情況下增長,“表明在這個階段,我們將會觸及貨幣市場的壓力上限,而通脹也將來得比大部分人所預期的更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07

格林斯潘吐真言:中國為什麽要囤積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15

20141001greenspan five

人人都知道中國擁有大量黃金儲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黃金大國,但中國央行一直還沒有公開披露黃金儲備的真實數據。中國囤積黃金究竟是出於哪幾個方面的原因呢,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其對人民幣的影響。

格林斯潘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表示,中國外匯儲備高達4萬億美元,哪怕其中僅有一小部分外儲用來購買黃金,在如今的國際金融體系中,人民幣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走強趨勢。

然而,格林斯潘認為,如果中國用大量外匯儲備來購買黃金,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貨幣黃金持有國,將是一件冒險的事情。而考慮到利率損失、儲藏成本,這種風險也不會太高。在中國增持黃金的過程中,黃金價格會上漲,一旦中國停止增持,黃金價格就會開始下跌。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春季,美國持有的黃金價值3280億美元。

另一方面,當今全球盛行的是法定貨幣和浮動匯率制,重返金本位制的支持者很少。然而黃金有著其他貨幣不具有的價值,是兩千多年來當之無愧的支付手段,根本無需第三方的信用擔保。

格林斯潘在文中假設:如果美元或任何其他貨幣永遠是全球通用的,各國央行就不會認為有持有黃金的必要。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IMF所管轄的30個發達國家中,只有4個國家的儲備中沒有黃金。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截止2013年12月31日,發達國家持有的黃金價值7620億美元,占總體儲備的10.3%。

這樣的事實恰恰表明了美元並不能夠替代黃金。

格林斯潘還在文中透露了中國所持黃金量的數據,他寫道:

中國在意識形態上並不厭惡黃金。1980年中國官方持有近1300萬盎司黃金,2002年底升至1900萬盎司,2009年升至3400萬盎司。截止2013年年底,中國是持有黃金排名全球第五的主權國,低於美國(2.61億盎司)、德國(1.09億盎司)、意大利(7900萬盎司)和法國(7800萬盎司)。IMF持有黃金9000萬盎司。

格林斯潘表示,不管中國持有多少黃金,更大的問題仍未解決:自由、不受監管的資本市場能否與政府共存。自從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取得了長遠的進展。按照購買力均價計算,中國GDP正在接近美國,但長期來看,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很難繼續保持下去。短期來看,中國未來幾年很難在科技上超越美國,社會不利於創新是更大的原因,創新需要突破傳統智慧限制。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競爭優勢將縮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90

格林斯潘:QE無助實體經濟 退出寬松必然痛苦 儲值買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52

格林斯潘,美聯儲,QE,加息,黃金

1987-2006年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近日表示,美聯儲購買債券的QE未能達到既減少失業又刺激經濟增長的目標,撤銷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必然產生痛苦;美國通脹必將上升,黃金價格未來會大漲,是儲存資金的好工具。

北京時間今日淩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從下月起停止購買資產的QE3。格林斯潘在美聯儲公布這一決定以前發表了上述觀點。在美國外交政策與國際事務智庫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會議期間,格林斯潘稱,購買美國國債和MBS的QE的確有助於推升資產價格,降低借款成本,可它對實體經濟並未起多少作用。

格林斯潘認為,有效需求還是一潭死水,通過購買債券刺激需求的努力並未奏效,提高資產價格倒是獲得了極大成功。問及是否為自己領導的美聯儲沒能制止金融危機前的市場泡沫而遺憾時,格林斯潘說並不遺憾,因為他發現,歷史經歷顯示,央行戳破泡沫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只會導致經濟下行。而他領導美聯儲時不願那麽做。

對美聯儲何時開始加息這個問題,格林斯潘說,這是“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之一”,

“我認為,不可能以一種不帶來任何麻煩的方式結束貨幣寬松政策。”

近來美聯儲官員暗示朝加息轉變,在市場引起了極大波動。所以,沒有理由懷疑真正推升利率的過程會與此有任何不同。

格林斯潘警告,美聯儲可能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決定加息的時點,如果銀行家決定取出存於美聯儲的聯邦準備金,會制造通脹風險,屆時即使美國的經濟狀況還沒有準備好,美聯儲也可能被迫加息。

“我認為,真正會出現的壓力不是來自美聯儲,而是市場自身。”

同時,格林斯潘看好黃金,認為黃金的價值不受政府推行的政策影響,是儲值的好工具。上周末,格林斯潘在新奧爾良的投資會議上提到,美國通脹最終必定上升,五年內金價會漲很多,黃金總是無需任何其他擔保就被人們接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38

美聯儲難控長期利率?市場下註耶倫重走格林斯潘“悲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24

格林斯潘加息未讓長期借款成本大增,信貸環境沒成功收緊,誘發經濟危機。當前利率超低、收益率曲線平坦、美元升值、儲蓄過剩、通脹預期低、全球經濟疲軟,都增加了美聯儲控制長期利率難度。

yellengreenspan

格林斯潘任職期間未能控制好長期利率,2004~2006年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但長期借款成本未能大幅上行,信貸環境沒有成功收緊,這成為了2008年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從當前市場形勢看,債券投資者擔心耶倫也無法很好地控制長期利率。盡管美聯儲縮減QE,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去年底的接近3%大幅下降了約70個基點。而與此同時,市場共識是美聯儲將於明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屆時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會上行,也即短期利率上漲。

事實上,市場的這種走勢不無道理。當前利率比格林斯潘時期更低,收益率曲線更平坦。在長期利率平穩甚至下行的背景下提高短期利率,會扭轉收益率曲線,收益率曲線甚至可能出現倒掛,這也許會讓信貸環境出問題。

收益率曲線倒掛,是指短期債券收益率高於長期,這種情況下銀行不願意發放長期貸款,因為長期資金需要靠短期更貴的資金支撐。收益率曲線倒掛是經濟衰退的前兆。

在控制長期利率問題上,美聯儲遇到的挑戰與10年前類似。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指出,全球儲蓄過剩,令長期利率走低。據彭博新聞社,德意誌銀行歐洲首席外匯策略分析師George Saravelos表示,歐洲經常賬戶順差每年在4000億美元,歐元區利率處在歷史低位,未來幾年歐洲可能大舉購買海外資產。

當前形勢與10年前不同的是,美元在上漲期間,海外投資者有更大的動力湧入美國市場,這其實讓事情更惡化。美銀美林利率策略分析師Priya Misra表示,全球經濟增長疲軟、通脹低迷,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不會上漲太多。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稱,海外投資者代替了美聯儲,對美債有著強烈需求,外加投資者不認為通脹會大漲,這些因素都抑制長期美債收益率走高。

目前,投資者預計哪怕是未來10年內,通脹都不會有太大起色,這點從通脹保值債券TIPS上可以看出,投資者不願花太多價錢購買通脹保護。

通脹預期低、儲蓄過剩、全球經濟停滯,都讓投資者降低了對長期債券的收益率要求。前美聯儲理事Jeremy Stein表示,總的來說,期限溢價比美聯儲貨幣政策更能影響長期利率走勢。巴克萊策略分析師預計2015年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2.85%,認為期限溢價為負。

不過,經濟學家 Jonathan Wright認為,相比長期利率無法走高,當前美聯儲官員們更擔心長期利率激增,美聯儲在表述未來利率路徑時非常謹慎。2013年5月,伯南克首次宣布美聯儲考慮縮減QE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七個月的時間里大漲了160多個基點。

前美國財政部經濟學家Tim Duy表示,如果加息後長期利率不走高,美聯儲能做的並不多,因為短期利率不能上調太多,而如果經濟低迷,利率又沒有太大下調空間。不過,巴克萊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表示,當前美聯儲具備格林斯潘時代沒有的“利器”——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可以在必要時出售部分長期資產,以推漲長期利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33

格林斯潘:希臘離開歐元區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17

1987-2006年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預計,希臘將不得不退出歐元區,退出只是時間,因為其他歐元區國家不會冒險再給希臘貸款。只要希臘還留在歐元區,該國的危機就不可能得到解決。

昨日接受BBC采訪時,格林斯潘說:

“我認為希臘最終會離開(歐元區)。我沒有發現這(希臘留在歐元區)有助於希臘和歐元區其他國家。大家都會意識到(希臘)離開才是最佳對策,這只是時間問題。”
“希臘的處境是,如果不能得到新的貸款,就會違約,離開歐元區。到了這個階段,我不認為誰還願意提供那些資金,大家已經一再失望。”

昨日被問到是否支持德國堅決反對希臘新政府放寬救助條件的要求時,格林斯潘回答:“我當然支持。”格林斯潘認為,除非全體歐元區國家實現政治一體化,否則即使歐元區實現財政一體化,也無法保證歐元存續。

希臘目前背負外債逾3200億歐元,約相當於其GDP的175%。本月28日,希臘與歐盟、歐洲央行和IMF這“三駕馬車”簽訂的救助協議就將到期。今年夏季希臘需償還100億歐元外債,失去三駕馬車的貸款,希臘又幾乎不可能通過公開市場得到低成本的融資,其債務違約的危險明顯增加。

此前英國財相奧斯本稱,希臘退出歐元區會使英國“深陷騷亂”。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昨日警告,如果希臘被迫退出歐元區,其他國家將不可避免地隨之離開,歐元區會土崩瓦解。

下圖展示了希臘3230億歐元的外債構成以及救助貸款構成。
希臘,歐洲央行,德國,默克爾,違約,歐洲債務危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01

格林斯潘:美國經濟增長並不強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56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增長並不強勁。美聯儲加息之時,就是危機到來的時刻。

格林斯潘表示,長期利率走低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的疲軟。目前的全球實際需求異常疲軟——與大蕭條末期無異。而貨幣政策並不該為經濟疲軟負責——這是一個財政問題。

格林斯潘表示,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歸根於長期資本投資的缺乏。公司回購股票,而不是進行更多的投資就是很好的例子。沒人想進行長期投資,因為沒人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

不過,格林斯潘認為美聯儲應該為股市的通脹負上責任。他指出,美聯儲是美股估值走高的主要推手。

20150226_green1_0

而法興銀行策略師、臭名昭著的“大空頭”Albert Edwards也對美國經濟複蘇表示蔑視。他表示,資本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劇烈波動。

他在報告中指出:“美國公司利潤的下滑正在加速,而這不僅僅是因為油價下跌或者美元走強,美國2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令人失望。”

美元指數近期不斷刷新歷史新高,而納斯達克也正接近2000年網絡股泡沫時的峰值。 

Edwards指出,投資者過分關註了美聯儲對非農數據的態度,而忽略了公司盈利和經濟數據的疲軟。

AlbertEdwards

QQ圖片20150227213905

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周繼續鴿派,表示央行將在正常化利率上保持耐心。許多分析師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9月甚至更晚加息。

Edwards表示:“現實是大量的經濟數據和公司利潤十分糟糕。經濟周期將會因資產泡沫破裂面臨下行壓力,而這將發生在貨幣政策收緊之前。”

去年10月時,Edwards就表示,全球主要股市可能已經見頂。Edwards當時警告稱:“波動性正在顯著回升,市場的緊張程度越來越高。全球主要股市正在築頂,也許是時候停止舞蹈,轉身退場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