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實礦業(1370)造數之謎
這間公司主要出售鐵礦石為主,但上市造數情況其實都頗為露骨,我們不如來看看:
(1) 大股東出售前附屬公司予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龍鋼鐵根據
公司歷史,在2012年1月18日,公司前最大客戶、原由大股東李艷軍持有100%的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出售80%權利予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龍控股有限公司,
作價只是2.64億人民幣,但所佔的盈利竟然有1.02億人民幣,市盈率只有2.59倍,真是非常賤賣! 為甚麼會這樣益他們呢? 主要可能都是關於維持採購恆實礦業的產品的問題吧。
(2) 前最大客戶採購比例下降?根據招股書稱,「經計及所有產品,包括鐵精粉、富粉及鐵礦石,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分別擁有2名、39名、46名及36名客戶。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五大客戶應佔收益分別為人民幣364.6百萬元、人民幣488.5百萬元、人民幣369.9百萬元及人民幣356.5百萬元,分別佔我們同期的總收益100%、63.2%、63.6%及53.4%。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單一最大客戶應佔收益分別為人民幣355.8百萬元、人民幣383.1百萬元、人民幣259.6百萬元及人民幣218.1百萬元,分別佔我們同期的總收益97.6%、49.6%、44.6%及32.7%。....奧宇鋼鐵為我們於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間的最大客戶,惟於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已不再為我們的最大客戶。」至於各年銷售比例和毛利率如下圖:
又從另一句可以見到,「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的鐵精粉主要銷售予河北省的鋼鐵廠,而富粉及鐵礦石則主要銷售予當地洗選廠」
,然而,「我們已於奧宇鋼鐵出售予德龍前向其提供長達90日的信貸期,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一般並無向其他客戶提供有關信貸期。」
綜合各項資料,可以見到以前是銷直接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但現在主要銷售予多家洗選廠,況且也可享受信貸期,但現在改變了交易流程,那是否仍可出術,如果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洗選的程序是外包的,其實是可以的。
在交易流程上,其實可以把產品原由上市公司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改為由上市公司銷售予各洗選廠,然後由洗選廠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由洗選廠提供信貸期給他,資金周轉可以由另外一些實體擔保,這就可以變相解決關連交易問題,也可以美麗地輸送盈利了。根據2012年及2013年的盈利約3.04億計,其實德龍集團大約輸送了2.432億盈利,大股東輸送約6,080萬盈利,加起來作價還不太貴,還可以分享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的盈利呢。
(3) 德龍集團認購上市公司新股根據
基礎投資者一節,德龍控股有限公司附屬Asia Paragon International Limited認購1,000萬美元新股,約2,421.875萬股,佔1.61%股權,這可能也是低價出售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的代價之一,雖然這公司估價叫做高估,但是仍可以拿到一些股權,比買垃圾資產強一些吧。
綜合以上資料來看,這只是把一項原本合理的交易拆開成3部分,包括低價交易、輸送盈利和超高估值認購新股,加上一些修改交易流程的功夫,做得也頗為粗糙,不過弄出來達成結果就可以了,哪管甚麼情節?
具基本功欠全局分析 易淪為計死數之輩 黃國英
1 :
GS(14)@2013-06-11 22:53:00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6791
上期介紹了《壽司幹嘛轉來轉去?!》一書(漫畫,作者:林總),其實是一連三集,集集都是主角由紀公司Hanna,出現經營危機,再由會計達人安曇解救。「有無咁多經營危機呀?執得啦間公司!」其實回想一下,作為投資者,不論是機構還是老散,何嘗不是一步一危機地闖蕩過來,尤其是在「比小說更離奇」的中港股市,更覺明顯。
費盡心力竟一無是處
第三集副題為「現金流量不會說謊」,一開場便出事,當然又是生意不好之類。但新的問題,是公司出現兩種管理哲學全然不同的派別,一系是揼石仔的老臣林田,日做夜做,卻不知蝕在何處;另一系則是MBA外戚田端,齋吹不動手,不時推些難辨真偽,似是而非的做法,令管理層更多混亂和吵鬧。
由紀不明白,為何費盡心力,學懂會計知識,最後竟然一無是處,連田端是但亂噏,還是真有道理,都分不清楚。會計達人告誡由紀,這顯示她的會計知識尚是「借來的」,並未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會計達人指出,要理解會計,可能不出兩年便足;但要運用起來,由於整家公司由管理、業務、法律、稅務、I.T.,還有最複雜的:人的情感加在一起,所需要的全局觀,非單靠書本知識可得。「借來的」知識非但不足,還有機會成為「兇器」,為他人(可能是員工,或任何一瓣的持份者)帶來傷害。
例如在公司會議上,當討論到成本過高,MBA外戚套用以往在顧問公司的經驗,一口咬定應該裁員。固定成本下降,就可提升利潤,看來順理成章。由紀、林田隱隱然認為不妥,卻不知如何辯解,反被指斥是心軟。
會計達人便帶着由紀,幫趁一家高級西餐店。該店不論環境、食物水平,還是服務,都是一等,所以客人付出高昂費用,依然覺得物有所值。達人問:如為了節省成本,剪了兩個幫廚;又或者裝修、用具求其啲,結果會點?最大機會是整體質量下降,收入插得更深。達人的比喻,是各式費用有如諸種營養,不可偏廢,否則必然不健康。
盲目裁員致反效果
由紀於是扭轉方向,從各部門的浪費開始偵搜,和改善採購流程等,長遠改善公司的成本結構。相反,人事編制的調動,放到最後,而且是採取合約工「減工時、容許搵外快」制;長工則加強培訓來提升效率,咬緊牙關去捱,以期在景氣好轉時可快速復元。最終當然是成功擠掉成本,套出現金,大團圓結局。
在投資上,如以基本分析操作,學習會計知識,可謂必由之路。要基本掌握,看似不難,如達人言,一、兩年足矣。但如欠缺適當的全局觀,很易走火入魔,不幸成為計死數之輩,着眼點有誤。股神所謂「護城河」、「定價能力」、「能力圈」三寶,聽落虛無飄渺,實際上就是從全局鳥瞰,才能避免見樹不見林、一招走天涯之弊。
華人標會呃走2,000萬美元華僑領袖:這類案數之不盡
1 :
GS(14)@2017-08-02 05:59:36有「小福州」之稱、美國紐約三大華人區之一的布魯克林第八大道,幾乎每月發生「標會」騙局,其中,5月底爆出2,000萬元(美元,下同)案件,驚動國會議員及紐約檢察局。布魯克林助理檢察官吳建宏對記者表示,「標會」屬非法集資活動,但華人往往害怕捲入被遺返或查稅風波,金錢被騙亦不願報案,使「標會」難以根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大量福州新移民居住的紐約布魯克林第八大道一帶,差不多每月發生「標會」騙局。其中今年5月發生的嚴重騙案,俗稱「會頭」的「標會」發起人,帶走逾2,000萬元後不顧而去,估計受影響華裔「會腳」達700多人,血汗錢被一掃而空。國會議員維樂貴絲(Nydia Velazquez)與布魯克林檢察院辦公室、美國亞裔社團聯合總會等代表,今日舉辦工作坊,再三向華裔居民強調「標會」風險甚高。維樂貴絲表明,「不只在華人社區,在西班牙裔社區亦十分常見,但這是違法活動,出現問題時政府很難提供協助」。布魯克林區助理檢察官吳建宏則坦言,雖然騙局頻生,當局卻甚少收到居民報案求助,「部份無證居民擔心因身份問題,在報案後被遺返;也有人擔心報案後,稅局會要求查稅」,吳建宏強調,檢察院工作是協助受害人,「只要你以受害者身份報案,我們不會向國稅局(IRS)、移民局(ICE)報告」。吳建宏續指,曾有受害人報案後「期望檢察院在5分鐘內成功討回欠款」,惟這想法不切實際。他解釋,「標會」結構複雜,大部份騙案中,過百名受害人互不認識,而且很多時候欠缺證據,「我們絕不會叫你去參加『標會』,但如果你真的參與了,請每月留下借據,寫清楚時間、地點、金額及雙方簽名」。在「2,000萬元騙局」中,協助受害者的美國亞裔社團聯合總會會長陳善莊透露,目前受害人已找到涉案的「會頭」,對方正安排出售紐約物業,資金用作還清欠款,「希望大家俾一個機會佢」。陳善莊又指,單計布魯克林第八大道一帶,「非法集資數之不盡,據我了解,有些『標會』金額多達6,000萬元」,呼籲有資金需要或希望投資理財的新移民,向持牌金融機構銀行查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2/201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