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效仿谷歌电视 TCL遭遇两大难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1/0OMDAwMDE4MTg0OA.html


在手机领域风头正劲的谷歌Android系统正在向以电视、机顶盒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延伸,包括索尼、TCL、三星、LG电 子在内的电视巨头都开始向Android伸出了橄榄枝。

6月3日,TCL集团推出宣称“经过一年多研发”的中国市场上第一款基于 Android操作系统的互联网电视,并且在当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

此前的5月20日,谷歌在其创新与开放(I/O)大会 上宣布将联手索尼、罗技等推出采用Android 2.1系统、英特尔Atom芯片的谷歌互联网电视,受到全球科技产业的高度关注。TCL集团副总裁、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表示,在全球前10位的消费电子 巨头中,TCL是第一家开发出Android电视产品的企业,而谷歌与索尼等合作的产品至少要半年后才能推出。

TCL集团的Android 系统并没有与谷歌直接合作,但其强调,接下来将在其手机、电脑、电视等全线3C产品中完成Android系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TCL率先完成了在Android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布局,但是在中国市场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Android系统的快速升级让其自身的研发面临着难以跟 上的难题;二是互联网电视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监管压力。

消费电子的Android风潮

美国NPD 集团在5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在美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28%,比上一个季度增长了20%,而苹果 iPhone系统的市场份额维持在21%。这显示出采取开源免费模式的A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后来居上。

目前,这股风潮也吹进 了电视领域。今年4月上旬,瑞典People of Lava推出全球首款Android(谷歌)电视,42英寸的价格在2500美元。TCL集团负责Android互联网电视的项目总监冯万良表示,“最早 的电视都是没有什么系统的单片机,而去年大家推出的互联网电视都是采取最简单的操作系统,最多是采取了LINUX系统,但是随着Android系统的爆 发,我们去年就开始组建了开发Android互联网电视的团队。”

据悉,除了在深圳的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外,TCL还在西安建立了专门开 发Android互联网电视的研发中心,到今年年底其研发人员将超过300人。

闫晓林表示,“去年三星和LG电子也在酝酿类似的计划,但是 其Android电视的样机亮相也至少要半年时间,我们的产品最快在今年10月就开始上市。”

为电视机开发第三方应用?

Android 系统的优势在手机领域已经得到了印证,如今其在电视领域的优势同样很明显。

闫晓林告诉记者,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最大的 特点是该系统平台对外的统一开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用户选择,正如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根据需要个性化安装。

与此 同时,在Android电视上,用户除了观看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可连接互联网享受整个网络世界的资源,例如可以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互动体感游戏和 网络购物等,而且操作简单。

此外,Android电视应用软件的开发模式由过去的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第三方可以完全独立的开发具体的应用。 目前包括TCL、康佳、海信在内的各大彩电厂家所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因为基于不同的硬、软件平台,相互的兼容性和功能升级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局限,而 Android平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梁铁航表示,“Android平台不但开源、免费,而且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基于 Android统一的平台,未来多样的互联网应用可以跨越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厂家。”

不过,尽管Android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其系统升 级过快也给终端产品的开发者制造了难题。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Android已经从1.5版本快速升级到目前的2.2版本。对此,闫晓林表 示,“Android系统升级的确很快,这给跟随的开发者制造了难题,但是其作为后来者需要不断完善其兼容性。”

中国市场难题

对 于从2009年开始主推互联网电视的TCL来说,虽然目前其占据了国内互联网电视市场30%的份额,但是该市场所遇到的监管难题正在显现。

梁 铁航也表示,“在互联网电视内容领域我们目前必须要跟这些获得牌照的企业合作,这也是我们发展Android电视在中国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政策环境决定 的。”

有外资彩电巨头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不推出互联网电视,主要是考虑到了政策风险,如今看来我们这一步走对了。事实上,我 们在欧美市场主推的都是互联网电视,可以与包括HULU、YouTube在内的视频网站合作。”

在此情况下,TCL集团通过其与长虹集团合 资成立的“广州欢网”,将主要的目标瞄准了包括电子商务、游戏、在线教育、视听通讯等新领域,而且正在探讨可以为终端厂商带来利润分成的新商业模式。


“由于我们开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互联网电视,所以我们就可以与更多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来进入一些此前我们并不熟悉的领 域,比如说游戏、电子商务和视听通讯,这些将是我们互联网电视今后关注的重点。”梁铁航表示。

据悉,广州欢网除了向TCL和长虹提供内容 外,还将与其他家电厂家合作,定位为家电企业的共同服务平台。

如何在这些新进入领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外界质疑的焦点。这是因为此 前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只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并带动销售,但是并没有成为像苹果那样可以获得产业链利润分成的终端厂商。

梁铁航 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已经初步找到了未来的商业模式,比如说电子商务,只要有足够的消费者愿意在我们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就有盈利模式。”

他 还指出,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赚钱的游戏领域,采用Android系统的互联网电视其实比PC更有优势,“我们也可以与游戏开发商采取利润分成的模式来获得 收益”。





绿城猛追万科:发力绿建效仿富士康模式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8/4MMDAwMDIwMTM4Mw.html

赶超万科,代建制或是一条路子。

虽说绿城集团10月份有好几个新盘开盘,但从前8个月的销售额来看,要赶超万科,貌似还要下狠功夫。

9月底,绿城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寿柏年在杭州宣布成立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建”)时,业界一片哗然。

很多人以为发展代建业务是绿城规避高负债率,继续扩大规模发展的选择。更有媒体将绿城这条战略道路戏称为“富士康”,以表示对其战略的质疑。

然而,今年6月份曾为“绿建”做内部组建方案的兰德地产策略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却向记者透露,绿城现在提出的代建合作模式,主要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为企业发展道路寻找突破口,并非为突破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

业内人士都记得,2009年年底,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发出赌咒:3至5年内赶超万科。

如果不寻找突破口,宋卫平上述豪言壮语估计只能成明日黄花,随风飘逝于西子湖。

“绿建”的成立,或是绿城寻求突围的一道新招。

“绿建”出世

据了解,“绿建”已注册成立,由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曹舟南出任总经理,主要提供品牌输出与建设管理服务。

绿城决定“不出钱,不出地”,用“代建”的方式,规避和突破自身资金以及土地方面瓶颈。

绿城代建有三种模式:其中一种是与已经取得土地证的企业对接,由合作方承担全部或部分资金,绿城建设承担开发任务。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代建方不能提供资金,中小开发商没有丝毫与其合作的必要性。在宏观调控下,资金问题是中小开发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不如将项目卖掉。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则认为,一个项目,中小房地产企业做下来获得的利润是20%,而绿城是30%,绿城从中赚取7%的管理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绿城集团副董事长罗钊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现在找绿城合作的中小开发商特别多。“我们将对这些企业进行多项调研,并做区域市场调查。”罗钊明如是说。

宋延庆认为,绿城需要作出一个可行性的合作模式,要对合作方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包括资金状况,就像是风投找项目搞调研一样。

绿城另外一种代建模式是与外部资本对接,通过成立平台公司募集资金。绿城负责开发建设,并与投资方共享收益。

对 于这个模式,罗钊明表示,绿城主要是参与和发起成立基金,拓展融资渠道。这被认为是绿城与资金对接的一个方式,如果在“绿建”的大池子里面,既有合作方提 供的代建项目,又有希望进入房地产投资的基金,“绿建”这个代建公司生意才会做好。否则,单纯拿钱去做代建,绿城本身紧绷的现金流不能支撑。

第三种模式是与政府安置房建设对接,由绿城的专业团队承担项目开发任务。绿城将根据项目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提取7%-8%的分红。

对于相关媒体报道的“7%-8%的分红”,罗钊明澄清说:“保障房利润没有那么高,也就是在3%-5%左右”。

宋延庆则认为,保障房利润的高低关键在于如何与地方政府“谈条件”。“获得7%-8%的利润是很有可能的。比如,一个项目,60%用来建保障房,配建40%商品房,还有车库、车位和商铺,别说7%-8%,15%的利润都是有可能的。”宋延庆如是说。

宋延庆表示,开发商做商品房是为了利润,做保障房则是为了现金流。开发商做保障房,只要不赔钱就达到目的了。

“绿建”的成立,根本上是想为绿城另辟一条快速做大营业额的路子,希望能够除自身开发业务之外,找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宋延庆认为,成立基金其实就是想做大营业额。绿城有“雄心壮志”,想做行业老大,赶超万科。

未完的赌局

2009年底,绿城销售额达到了425亿元,并且斥资购买了17块地,土地储备达到3000万平方米。

当时,宋卫平认为,绿城土地储备和销售增长速度都远超过万科,以这样的速度,3至5年内超过万科,做行业老大,是没问题的。

为此,绿城2010年销售目标初步定在了900亿元,随后又改为670亿元,近期在眼看无法完成销售目标的情况下,再度将年度销售目标下调到了500亿元。

如果再继续下调,将接近2009年的425亿元,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看来,宋卫平在2009年底发起赌局的时候,并没有料到2010年4月份会出台“国十条”调控政策,绿城2009年大肆购买土地,不但没有实现快速开发,反而因为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形成了负担。与此同时,国内银行紧缩开发贷,绿城资金链紧绷,8月份负债率已经高达158%。

2009年中期的高负债率景象,再度出现。而这次宋卫平能否平安过关,还不得而知。绿城自2006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后,也罕有再融资动作,在绿城负债率再度攀升的时候,绿城集团还没有成功募资为其解困。

“当一个开发商资产规模做到500亿的时候,就很难再做下去了,” 宋延庆表示,即使没有赶超万科的目标,绿城发展到销售500亿元的时候,也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转型问题。

万科总裁郁亮也曾对媒体表示,万科年度销售额到500亿元的时候,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管理体制改革,而万科目前销售额达到800亿元,接下来要做1000亿元的管理体制调整。

万科的内部管理之严密,在业内早有口碑,而绿城并没有像万科那样做专业、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对于绿城这种成立“绿建”的特别“超车”方式,业内人士也看法不一。

其实,绿城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几年前,阳光100、中体奥园等房地产企业就已经在做品牌输出,有的打出了名气,有的却没有发展起来。

绿城到底能挖得金矿,还是徒劳一场?

笔者发现,绿城高管在提及代建业务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就是“绿城不出钱”。其实绿城自己也很清楚,代建方如果提供资金,一旦房子卖不出去,就会陷入呆坏账的境地。

如果不提供资金不提供土地,绿城主要做的也就是品牌输出了。

罗钊明指出,绿城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有三个条件:第一,土地的权属证明必须是取得的。第二个就是对方对房产的开发理念和对产品的要求基本吻合绿城的定位。第三,必须具备非常好的资金条件。

宋延庆透露,阳光100早期做的品牌输出,主要是捆绑社会资本金,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现在阳光100已经独立发展,品牌输出方面涉及得比较少。

“我们在2005、2006年的时候也帮中体奥园做过这方面的咨询服务,当时他们要做的是纯粹的品牌输出,”宋延庆说道,中体奥园就是想走捷径,不需要任何付出,单纯赚取管理费。所以到现在没有发展起来,而且品牌授权估计也快要到期了。

罗钊明表示,在代建合作中,绿城将参与开发全过程,从前期管理、规划设计,一直到工程营造、成本控制、营销策划、竣工交付,以及到最后的物业管理。

宋延庆认为,绿城的输出品牌与中体奥园不一样,他参与开发全过程,再加上绿建是独立核算,流动资金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美國精英從華爾街轉戰硅谷:欲效仿扎克伯格

http://news.imeigu.com/a/1328756761604.html

扎克伯格已經成為美國年輕人的新偶像

 北京時間2月9日上午消息,國外媒體週三報導,《紐約》雜誌本週發表加布里埃爾·謝爾曼 (Gabriel Sherman)的文章稱,數年來美國最具天賦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一直前往華爾街尋找金融領域的個人發展機遇。 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越來越多常春藤名校畢業的年輕人將自己視為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而非下一個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

一家對沖基金的高管表示:「如果你是一名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現在你不會想踏入華爾街,而是希望奔赴硅谷。硅谷至少有獲得巨大成功的前景。」 目前科技行業薪資上漲且公司僱傭工程師的需求非常高。而相比之下,華爾街已經削減大量工作崗位,員工的獎金也大幅下降。

科技網站BetaBeat表示,這種轉變也有「聲望」因素的影響。在許多人眼中,銀行家已不再是「宇宙的主宰」,這是湯姆·烏爾夫(Tom Wolfe)曾經賦予他們的稱謂。相反,他們都跟錢打交道又太容易犯錯,他們將世界經濟推入災難的邊緣。華爾街已再沒有當年的聲望。

然而,科技行業卻吸引著風險資本投資者將數十億美元投入其中。如果投資得當,他們或許還有可能成為《時代》評選的年度風雲人物,或者至少可以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明星。


京東效仿國美蘇寧模式被指「欺負」中小供應商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2/1414183.html

僅是國美蘇寧被指在渠道上顯得「霸道」,連電商也開始遭到聲討。一份在微博上流傳頗廣的供貨協議,將京東與供貨商之間緊張的零供關係擺上了檯面。

供應商爆出一份與京東的「協議」顯示,供貨商須保證京東商城20%的毛利,且毛利總額不低於100萬元。此外,協議還規定了高達20萬元的品牌服務費。

京東商城方面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對於市場傳言不做評論。

區別對待

「現在我對這種事情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昨日,與京東合作多年的家電供貨商負責人王先生對本報稱,上述協議的內容與他和京東所簽的協議相差不大。他 認為,和線下國美蘇寧收進場費等類似,事實上保證毛利、交服務費等行為基本上已經是電商行業普遍的「潛規則」,只不過是京東、噹噹、亞馬遜、天貓等幾家 B2C企業需要保證的毛利不同而已。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種零供關係矛盾主要集中在京東與中小供貨商之間。「京東對於大型供貨商和中小供貨商一直都在區別對待。對於一些大型供貨商、大型 品牌商,京東搶都來不及,往往會給出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其加入,甚至還要提前預付款給對方;但是我們中小型供貨商卻很弱勢,有時還要多等上一兩個月才能拿到 尾款。」

京東對供貨商嚴格的價格和毛利控制的「霸王條款」不止於此。

在記者獲得的一份京東商城與供貨商簽訂的利潤保證條款中,記者看到,「乙方(供貨方)保證供給甲方(京東商城)所有產品的價格不高於供給其他客戶的價格,如有違反乙方將給甲方所涉採購金額的5%作為補償。」

而在合同期內,若甲方發現市場價格混亂,相同或類似網站的最低零售成交價格低於甲方售價,甲方應及時通知乙方並有權跟進屆時相同或類似網站的最低零售成交價格。

該條款同時稱,如果甲方銷售乙方產品的當月整體毛利率低於15%,則乙方必須給予甲方利潤不足部分的補償。次月以現金或扣賬的方式支付給京東。

王先生稱,京東希望擁有對供貨商和價格戰的絕對控制權,由於京東苛刻的供貨條件,該公司在京東上的獲利日益減少,之所以不願意放棄京東,很大程度上 在於京東品牌和市場地位方面的優勢,讓他的產品不能在京東上「失語」。他無奈地對記者說,對供貨商而言,只要有錢賺,就可以忍。

霸王條款不可持續

在京東與供貨商關係日趨緊張時,京東老對手噹噹網官方發佈了一份指向性明顯的聲明,稱「某大型數碼家電網購商城對同時向噹噹網供貨的供應商要求:如發現某商品在噹噹網售價低於該網購商城,將停止給該供應商的所有結款」。並抗議稱「即使貼錢也要爭做數碼家電全網最低價」。

一位京東前高層則對記者表示,京東的做法就是在做商業地產,通過自己虛擬的交易平台,向供應商收取各種費用賺錢。而如果京東持續靠擠榨供貨商利潤做低價,短期對其有一些幫助,但長遠來看不具可持續性。

國藥控股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魯振旺則認為,京東平台上存在霸王條款,可能原因有三,一是購銷業務毛利率太低,短期內還存在虧損態勢,希望更多在POP 平台;二是短期內通過霸王條款拉升毛利率,創造概念,在IPO期間讓投資人看到自己未來可以利用POP平台賺錢;三是自身物流成本太高,需要通過高佣金均 衡,畢竟天貓採用社會化物流,而京東是完全自建物流體系。

儘管緊張的零供矛盾讓王先生有些苦惱,但他也坦言,線上的生意還是要比線下更容易做。「在國美、蘇寧等渠道,各種開支費用比電商行業多得多。」

供應商在傳統渠道銷售產品,經營成本中80%以上是上交給賣場的,10%是業務和促銷開支,管理費用8%左右,供應商賺到的錢少得可憐。不過到了互 聯網上銷售,情形發生變化。派代網電子商務分析師李成東向記者舉例,中國白電企業的淨利潤率就有1%~3%,按照目前線上線下扣點比較,線上渠道至少能夠 比線下多賺3到5個點。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看來,目前B2C一統江湖的局面還沒有出現,如果一旦京東市場地位動搖,此前受「壓榨」的供應商無疑將更多地選擇競爭對手。


效仿索羅斯,對沖基金紛紛尋求轉型以規避監管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029

紐約和倫敦的對沖基金經理正將外部資金歸還給投資者,並把基金重組為「家族理財室」(family offices)以避免監管審查。

單一家族理財室(Single family offices)不受美國多德·弗蘭克(Dodd-Frank)法案監管,也不受歐洲另類投資基金經理指導(Alternative Investment Fund Managers Directive)的監管,這兩個法案都是為了提升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並提升了合規要求和增加了報告披露成本。

德意志銀行新資產和財富管理部門的全球客戶主管Dario Schiraldi對FT表示,迫於監管壓力,許多對沖基金正向家族理財室轉型。

Covepoint Capital原來是一家位於紐約的對沖基金,由貝爾斯登前員工Melissa Ko於2008年創建。它已經把所有的外部資金均歸還給了投資者,並於6月底轉型為了家族理財室。

Covepoint的業務主管Greg Williams對FT說,這種轉變是為了應對監管機構越來越嚴厲的要求。

他補充說:「我們現在需要更多的監管彈性,而家族理財室的結構符合我們的需求。」

紐約經驗豐富的對沖基金經理William Collins將資金歸還給外部投資者,並在今年早些時候把對沖基金Brencourt Advisors(創建於2001年)轉變為家族理財室。

2011年,索羅斯將資金歸還給投資者,並將量子基金轉變為家族理財室。美國的監管條例要求對沖基金在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而轉型就是對沖基金經理們的應對之策。

Paamco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對沖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hedge funds)。它的總經理Alper Incec稱,

對沖基金經理將基金轉變為家族理財室的做法很常見,他們已經賺了很多的錢,並希望繞過監管與合規因素。

但是,一位英國的對沖基金經理對FT說,

許多基金經理也在抱怨,基金在轉型為家庭理財室的時候面臨著冗雜的監管規則,而這些均是有損聲譽的因素,比如業績表現較差,關鍵員工離職等。

SAC Capital目前正因內幕交易而接受美國當局的調查。它可能會被迫轉型為家庭理財室,原因在於基金的內部困難,而非監管壓力。

百仕通資產管理和花旗私人銀行等大多數外部投資者均要求SAC歸還資金。當它們贖回資金的時候,SAC可能會轉變為家庭理財室。

律師事務所K&L Gates的Sean Donovan-Smith表示,英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發展趨勢。英國的對沖基金「對轉型為家庭理財室和歸還外部資金具有濃厚的興趣」。

該律師估計,為了擺脫所有的額外監管,倫敦數百家對沖基金可能會選擇這種做法。

Donovan-Smith說,對沖基金轉型的動機在於避免成本增加,而不是為了抵制披露基金的額外信息


宗慶後每日工作16小時:效仿雍正勤政 被經銷商齊呼萬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423.html

靠一瓶一瓶飲料賣出了820億身家,他憑藉對中國社會的深刻領悟,

佔領了中國每一個城鄉小店,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他日子過得如苦行僧般清苦,

年近七旬依然每天拚命工作16小時,

他還決定再奮鬥20年,這一切,源於他內心對社會懷有的一種樸素卻宏大的願景

宗慶後手腕上戴著一隻價值20多萬元人民幣的名表,腳上卻穿著一雙10元錢的布鞋,上身著一件不到30元的娃哈哈工裝襯衫。這種著裝上的反差不能說明他是一個奢侈的人格分裂者。那隻手錶是女兒宗馥莉為盡孝心,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它還不如我以前戴的電子錶好用。」在他的辦公室裡,他抬起手錶,這樣告訴我們。

位於杭州下城區清泰街160號的娃哈哈集團總部,只是一座6層小樓,外表樸素無華,院子裡停了六七輛汽車後,便已很侷促。與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相比,它顯得寒磣。它也缺乏清淨,附近高架橋上的汽車噪音不時侵擾著這座小樓。

而這座小樓的主人,宗慶後,在2010年、2012年、2013年,四年間三次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寶座,個人身家達820億元。

小樓內部裝修也堪稱簡陋。《中國慈善家》攝影師在為宗慶後拍照時,甚至找不到一把稍微高檔一點的椅子讓他坐。

7月13日上午8點,宗慶後與《中國慈善家》記者之間的交流開始。此前他已經在辦公室工作了一個多小時。這是近兩年內,宗慶後第三次接受本刊專訪。

巨額財富只是一張大鈔票

「820億對我來說不過是一張大鈔票。」宗慶後調侃道。他認為,企業家的最高境界是履行社會責任。

雖然頂著首富的桂冠,但宗慶後是走在大街上就會被淹沒在人堆裡的那種人。有一次,他趁候機之際,拐進機場精品店瞭解奢侈品銷售情況,服務員對眼前這位衣著樸素的老漢態度相當輕慢。提及此事,一位隨行人員至今仍情緒激動,說自己當時恨不得就沖上去告訴對方:「你們眼前這位樸素的老者,是中國最有購買力的人!」

宗慶後出差很少帶隨從人員,經常是一個人拖上行李箱就出發了。前幾年,他堅持不坐飛機頭等艙,不住高檔酒店。「這幾年,因為腰不太好了,他也就不再堅持。」娃哈哈總部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

只要不外出,宗慶後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餐廳解決,喜歡吃素菜。他從不專門抽出時間鍛鍊身體,但平時走路健步如飛,身邊的年輕人都很難追趕上他。

採訪開始前,有醫生帶著血壓計來給宗慶後量血壓,68歲的宗慶後熟練地伸出右手,沉默不語。採訪中,他說:「我的員工和客戶都希望我多活幾年,幫他們多干幾年。現在身體還很好,工作強度還沒減少,我打算再幹上20年。」

宗慶後每天的日常生活,像鐘錶一樣精準地運轉。除非出去跑市場或出國交流,每天早上7點左右,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娃哈哈總部。大約下午6點時,他的司機就會把奔馳S650開到樓下,等他下班,但經常要等到夜裡11點。

宗慶後的辦公桌上沒有電腦,所有工作幾乎都是自己親自動手完成。宗慶後沒有保鏢。前不久,一位來拜訪宗慶後的韓國作家得知宗慶後沒有保鏢後,連連搖頭表示不可思議,「在我們韓國,有錢人都是需要保鏢的。」他對娃哈哈一位接待他的主任說。

宗慶後自稱「沒有業餘生活」。 「從早幹到晚,還有什麼業餘生活?年輕的時候比較窮,也不可能培養什麼業餘愛好。」他唯一的休息方式,是在辦公室用DVD播放機看電影他從不去電影院,或是在車上聽歌、看電影。

「我是在為員工打工。」娃哈哈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盧東對宗慶後說的這句話記憶深刻。

「為員工打工」,是宗慶後深諳中國傳統人情文化的結果。宗慶後認為,管理企業必須以人為本,從內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打造家文化、為員工蓋房等,正是宗慶後「以人為本」管理哲學的直觀反映。

很多娃哈哈員工把宗慶後描述為「大家長」,不過,在他們眼中,宗慶後少了傳統「大家長」的嚴厲專制,多了幾分柔情細膩。娃哈哈集團總部的員工經常能在電梯裡碰到宗慶後,他會主動與員工打招呼,問他們去幾樓,然後幫他們按下電梯按鈕。

幾年前,每到夏天,宗慶後會親自給集團總部員工發放冰棒和其他冷飲。「據說這是自娃哈哈成立之初就延續下來的傳統。」娃哈哈集團對外聯絡辦公室員工連芳回憶道。

每年春節,宗慶後都會來到娃哈哈生產一線,給每一名外地青年員工敬酒、發放紅包,並與他們一起合唱《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宗慶後最喜歡的歌曲,逢公司重要活動,他必指揮大家一起高唱此曲,雄壯的旋律瞬間將娃哈哈員工的熱情燃至沸點。

創業26年來,宗慶後幾乎沒有開除過一名員工。女兒宗馥莉剛從國外回來的時候,運用西方公司管理規範,開除了幾名員工,宗慶後因此批評了女兒,認為她還未理解中國的人情社會。宗慶後深諳中西方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差異。「在美國,我是老闆,你是員工,我給你多少錢,你就干多少活,不行就把你解僱。但這在中國行不通。在中國,只有員工真正服你,他才會聽你的。依仗權勢讓人服膺只是暫時的,他會背地裡跟你搞鬼。」宗慶後說,「我們這個民族太聰明了,比西方人難管。」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都基本廢棄分配房屋制度的今天,娃哈哈卻多年來堅持為員工分房。娃哈哈方面提供給《中國慈善家》的數據顯示,公司成立至今,娃哈哈集團總共為員工分配房屋1553套。盧東透露,宗慶後現在正與政府協商,計劃把娃哈哈持有的一塊土地用於建設員工住房。本來,這是塊工業規劃用地,但宗慶後表示:「我們作為大企業,要帶頭為員工解決住房問題,這塊地要給我們的員工。」

「很多人都是在企業家的領導下工作的,如果企業家把企業做穩定了,員工的生活水平就會不斷提高,這樣,整個社會就會更加穩定。」宗慶後說。

在宗慶後看來,個人財富超過一定界限的部分,實際上是屬於國家的。宗慶後有個判斷,現在民營企業家已經到了回報社會的階段,「這能體現人生價值,獲得民眾的尊重,同時,也可以消除公眾的仇富情緒。」

2010年,當宗慶後得知自己被評為首富時,內心很平靜,覺得這沒什麼,「就是感覺以後可以省點廣告費了。」

打造利益共同體

2012年,娃哈哈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36.31億元,實現淨利潤80.58億元,同比增長16.93%。當問及商業成功的秘訣時,宗慶後吐出一口煙圈,笑了笑,輕鬆地拋出了兩個字,「雙贏」。

娃哈哈的員工,是宗慶後「雙贏」商業理念最直接的受益者。

宗慶後認為,把員工的利益與企業捆綁在一起,打造利益共同體,他們會更加努力,企業的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從1993年開始,宗慶後就在娃哈哈實行全員持股,這在中國的民營企業裡極為罕見。現在,近2萬名員工持有娃哈哈的股份。在娃哈哈工作滿一年,通過考核的員工,都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娃哈哈股份,每股1元,回報率在50%-70%之間,每年分紅,很多員工的分紅比工資還要高。據娃哈哈一中層管理人員透露,她每年的分紅達幾十萬元。

宗慶後是這項策略的最大贏家。2012年,他個人持有娃哈哈逾80%的股份,每年分紅數以十億計。

在2011年「兩會」上,針對國有企業股權改革,宗慶後提出了一項頗為引人矚目的提案,即建議國企員工都可持股,並按貢獻大小定期調整持股額。國資委認為宗慶後的提案很好,卻囿於現實阻力,覺得難以推行。對此,決斷力超強的宗慶後覺得有些失望,「這有什麼困難的?」

宗慶後一直有個樸素的財富分享理念:有錢人應該創造平台,幫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

作為一家年產銷值達數百億的飲料巨頭,現在,娃哈哈在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70多家生產基地、170家子公司,絕大多數位於老少邊窮地區。直接吸納了近3萬名員工就業,其中來自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員工佔80%以上。在金融危機衝擊最為嚴重的2008、2009年,娃哈哈不僅沒有裁員,還在全國投資60多億元,增加了大量生產線,增加了上萬個工作崗位,並通過在全國各地建廠,間接帶動了原材料、包裝材料、水電、運輸等相關行業150萬人的就業。時下,在整體經濟大勢萎靡的情況下,宗慶後卻表示要跟著市場走,繼續擴大規模。

宗慶後樂於和政府合作,從而達到擴張企業、幫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娃哈哈總部大廳西北角,擺放著一座寧夏自治區吳忠市政府為祝賀娃哈哈成立二十一週年而贈送的雕塑:兩隻大手在空中呈騰飛狀,有力地緊握在一起,底座上寫著「強強聯手」四個大字。

宗慶後與政府的「強強聯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

1994年,娃哈哈響應國家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號召,初始投資4000萬元,在重慶涪陵地區兼併了三家位於庫區、瀕臨破產的糖果廠、罐頭廠和酒廠,成立了其第一家外地分公司,使千餘名工人免遭下崗厄運。

當然,宗慶後在與政府合作時運用「雙贏」的商業經營哲學,往往會獲得豐厚回報。

1995年,涪陵當地政府免除了娃哈哈涪陵公司的所得稅,上繳的國地兩稅實行目標責任制。此外,政府還以每畝不超過5萬元的優惠價格,向涪陵公司提供遷建項目所需用地,並負責落實娃哈哈集團派駐人員的住房。2001年7月,涪陵地方政府更是將手中持有的杭州娃哈哈集團涪陵有限責任公司50%、價值近1.5億元的股份無償轉讓給了宗慶後。

此後,與政府合作、進行「扶貧式開發」的投資策略,成了娃哈哈集團在大江南北開疆拓土的利器,無往不勝。這個過程中,當地政府招到了優質企業發展本地經濟,同時吸納了大量當地人口就業和帶動了農產品(000061,股吧)銷售。當然,娃哈哈也獲得了高額利潤。

「扶貧式開發」,在包括全國佈局娃歐商場的娃哈哈未來商業多元化格局中,宗慶後表示「要繼續擴大」。

經銷商也從宗慶後的「雙贏」商業哲學中獲益頗豐。

憑藉強大的「聯銷體」渠道管理體系,宗慶後編織了一張遍及全國各地的銷售網絡,包括8000多個一級批發商和三四萬個二級、三級批發商。在這一體系下,每年年底,娃哈哈與經銷商簽訂協議,經銷商按照協議完成年度銷售任務,並預付次年銷售任務10%的銷售保證金。娃哈哈則規範經銷商的銷售區域、給其代理權、支付高於銀行利息的保證金利息、安排銷售人員協助經銷商管理銷售和市場開發,形成一個與經銷商「雙贏」的利益共同體。曾經,這是一張密不通風的鐵幕,抵擋住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飲料巨頭的進攻。

據媒體報導,在2012年10月舉行的娃哈哈經銷商年會上,一位來自東北的經銷商喝了幾杯酒後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振臂高呼:「娃哈哈萬歲!宗老闆萬歲!」其他人也都跟著他一起高呼萬歲,場面煞是壯觀。

「帶動一大批人富裕起來,才會受人尊敬。」宗慶後始終這樣認為。

商善合一

除去「扶貧式開發」、打造利益共同體讓各方都受益外,宗慶後也佈局一些常規慈善項目。

外界對宗慶後的慈善持觀望態度,認為宗慶後見諸媒體的慈善與他「首富」的頭銜不相匹配。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不瞭解。「我們儘量低調,不去宣傳自己。宣傳炒作慈善的做法,本身動機就不對。」宗慶後說。

事實上,從1987年承包校辦工廠創業至今,26年裡,宗慶後的慈善捐贈累計已達4.35億元。

不可否認的是,宗慶後正在加大慈善力度。有一要求匿名的財經觀察家對《中國慈善家》表示,宗慶後這兩年參加公益慈善活動的頻率急劇增加,大有超過出席商業活動的勢頭。

2011年5月11日,宗慶後受邀參加本刊在北京舉行的由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掌門人佩姬·洛克菲勒領銜的家族慈善交流會。工作人員至今清楚地記得,當看到宗慶後時,他正帶著女兒宗馥莉從一輛出租車裡鑽出來—娃哈哈集團北京辦事處的那輛接待車中途拋了錨。從中,不難看出宗慶後對慈善的熱情。

一次觀看貧困地區小學生在漏雨的校舍中讀書的經歷觸動了宗慶後,隨後,教育成為宗慶後關注的重點,至今累計捐助教育事業高達2.94億元。對於教育方面的慈善支出,宗慶後表示,「我們還要加大力度。」

他對教育的重要性有樸素的理解,「興旺的國家,必須由年輕一代去創造。一個民族沒有文化,科技怎麼進步?」對於國家的科技進步,宗慶後深表關注,這大概源於他通覽中國歷史,並從中體悟出,近代歷史上中國社會停滯的重要原因在於科技落後。他曾表示,要設立一個類似諾貝爾獎、能得到國際認可的獎項,以鼓勵國人在科研開發上創新。

宗慶後不提倡把財富直接施以困厄者,認為那樣只會助長受助者的懶惰情緒。對於慈善,他堅持要打造致富平台,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但有兩種情況除外,大的自然災害和公共問題出現時。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向災區捐款捐物1500餘萬元;2010年西南旱災捐款850餘萬元;自2000年杭州市第一次舉辦「春風行動」以來,宗慶後始終如一地支持「春風行動」的開展,積極幫助下崗職工及特困家庭解決生活問題,先後捐款逾2400萬元。

去年,宗慶後更是與中國扶貧基金會達成一項捐贈協議,每年出1000萬,分10年完成總計1億元的捐贈計劃。去年9月13日,宗馥莉捐贈7000萬給浙江大學,成立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宗馥莉表示,此舉「不為企業只為行業」。

除了加大力度,宗慶後也開始注重監測慈善效果。放到幾年前,他對此不甚關注,導致「有的時候善款拿去了,具體用到什麼地方我卻不知道。」

現在,娃哈哈累計捐贈了23所希望小學和100個陽光操場。每捐贈一所希望小學,宗慶後都會讓公司動員當地消費者去監督希望小學的建設進展和質量。

在宗慶後看來,不給政府和他人添麻煩,亦是一種善行。

在中國這個注重圈子、關係的國度,宗慶後卻認為,「大家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比較好」。他不加入任何企業家的圈子,亦不與任何一個企業家交往甚密。

這段時間,媒體對企業家是否應該談政治討論頗多。在宗慶後看來,企業家應該懂政治而不能參與政治。「現在當官的不能去賺錢,賺錢的不能去當官,兩者是不可兼得的。」宗慶後說,「本來官員就嫉妒有錢人,企業家再去搶他的權,他更要搞死你。」他坦言,有些企業家想聯合起來,爭取自己的話語權,他認為這會導致政府的不滿。「企業家有什麼意見,自己直接提就是。」宗慶後建議。

採訪中,宗慶後一再強調,企業家要做量力而行的慈善。「有的企業家靠貸款去做慈善,到時候企業做失敗了,銀行的賬還不上,反而成為社會的負擔。」

「解決就業問題,帶動更多人致富,是最大的慈善。真正的慈善是幫助弱勢群體富起來,這是最根本的。」這是宗慶後慈善觀的核心。

在慈善上,宗慶後絕對自信。「實際上,美國的企業家沒有中國的企業家做的慈善多,在中國,企業家做慈善是真金白銀的拿出來,美國人主要是為了合理避稅。」

宗慶後對慈善的自信與對商業的自信一脈相承,他有超強的決斷力和直覺,認為經營就是解決買和賣的問題。當然,這種決斷力和直覺來自15年知青歲月和8年銷售生涯裡對中國底層社會的深刻洞察,以及平日的敏銳觀察。「經常觀察,才能知道機遇在哪裡,跟各種人接觸,瞭解他們在想什麼,在看什麼,你才知道社會會往什麼方向發展。」他崇拜毛澤東,對毛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甚是認同。「你認為你是對的,就堅決地做下去。」

在商業上,宗慶後不崇拜任何人,他只相信自己。他曾短暫地敬佩過李嘉誠,稱自己要成為「杭州的李嘉誠」。後來他卻放言,「李嘉誠前20年的成績,還沒有我宗慶後15年做得大。」這並非一向謙遜的宗慶後口出狂言,他只是看不慣李嘉誠的某些壟斷行為,導致港人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他亦對傳統中國商業頂禮膜拜的紅頂商人胡雪巖表示不屑,認為胡雪巖只會鑽研官商勾結,通過佔據政府資源達到壟斷的目的。

當然,宗慶後的這種自信,某些時候,在外人看來,多少有些「獨裁」。事實也如此。時至今日,娃哈哈集團50元以上的報銷都必須經他批准。這種「獨裁」作風甚至延伸到慈善上。娃哈哈所做的公益慈善項目,項目篩選、合作夥伴尋找、方案設計方面,宗慶後管得不是很多,但是,項目的最終定奪者一定是宗慶後。雖然,從2006年開始,宗慶後就有意識地實行「分級授權」,不再像以前那樣事必躬親,而是先讓下屬去嘗試,最後由他來拍板。但是,這一制度顯然實施得不徹底。至今,娃哈哈仍未設副總裁,公司上下只有宗慶後一人是高管,他之下的約200名娃哈哈中層要直接向他匯報。「現在,在做決策前,需要經過中層幹部會、職工代表會等,大家通過討論交流意見。」宗慶後告訴《中國慈善家》,「但最後拍板決定的肯定是我!」

「獨裁」的結果是,宗慶後至今仍未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危機感時刻包圍著他。他引以為豪的「聯銷體」似乎已開始發生鬆動;娃歐商場開業大半年了,至今仍是「空城」。他不得不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試圖像以前那樣站在船頭,準確地指揮娃哈哈這艘超級巨艦駛向未來。因此,未來十年,在慈善上,他不可能像曹德旺那樣瀟灑地拿出幾十億,讓「慈善家」的風頭蓋過「企業家」。

但「獨裁」並不影響宗慶後成為中國商業史上的奇蹟。放眼全球,「獨裁者」把企業和產品做到極致的例子比比皆是,已逝原蘋果CEO喬布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不知道宗慶後是否欣賞喬布斯,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欣賞雍正皇帝。雍正勤於政事,每天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披閱奏摺,其性格雷厲風行、當機立斷。這與宗慶後極其相像。「當下中國,需要雍正式的人物。」不止一次地,宗慶後這樣對《中國慈善家》說。

近兩年來,宗慶後三次接受本刊專訪,談他對財富的態度、對慈善的理解。他建言政府,應該進一步深化改革,打造中產階級社會。他深諳企業家的社會意義,稱「企業家的最高境界是履行社會責任。」對於未來,他「比較有信心」,認為「未來十年很關鍵」。

富人的錢都是國家的

《中國慈善家》:作為中國內地首富,你怎樣看待富人與未富人群的關係,富人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到窮人?

宗慶後:我認為應該實現共同富裕。改革開放前,我們搞的是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大家都在過苦日子。改革開放後,打破了平均主義大鍋飯,提倡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調動社會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所以我們發展很快。歐洲現在實行高稅收、高福利策略,其實也是平均主義大鍋飯,大家就都不去幹活,不去創造財富了。目前西班牙失業率很高,政府沒辦法,只好給每個失業者補貼600歐元,而有工作的人也只能拿到1000歐元左右,交了稅只剩下600歐元,因此大家都不願意工作了。

社會要營造勤勞致富的氛圍,有錢人應該幫助沒錢的人共同致富。有錢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惠者,通過辛勤勞動致富。現在,這個群體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幫助未富裕人群致富。但是,如果光靠救濟,人會越救越懶,永遠無法脫貧。因此,要給他創造一個致富平台。至於失去勞動能力的弱勢群體,則需要給他們一些直接的救濟。

《中國慈善家》:現在,社會上存在著部分富人為富不仁的現象,公眾對此甚為不滿。同時,富人也深感自己的財富不安全。為何會出現窮人和富人都覺得不安全的社會現狀?

宗慶後:為富不仁確實存在,但畢竟不是主流。實際上,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都已經走到回報社會的階段了。創業初期,為了生存,這個群體可能會不擇手段地去創造財富。等到財富達到一定量級後,為了體現人生價值,獲得公眾的尊重,同時也為了讓自己的財富更安全,他們會選擇幫助貧困人群致富。

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一個人解決了自己的溫飽等基本物質需求後,會把更多的財富投入到社會發展中去,因為他吃不完、用不完。他會再去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創造稅收,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事實上,只有自己消費的那部分財富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超過一定界限的財富都是國家的。因此,公眾沒必要仇富,殺富濟貧導致的後果是,有錢人帶著資產移民到國外,這是最大的國有資產流失。

我認為,富人的財富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中國所有的財富都是國家的。

《中國慈善家》:近幾年來,你三次成為中國內地首富。坐擁巨額財富,你卻表示要繼續工作20年,為什麼?

宗慶後:我對「首富」的頭銜沒有太多感覺。因為我沒有權錢交易,財富都是清清白白的,也就不怕被評為首富。當然,它也給我帶來一些方便,比如我現在做國際精品貿易,到外國談代理合作就比過去方便了許多。

對我而言,巨額財富只是個數字。我現在的消費水平比我的員工還低。第一是沒工夫消費,第二是從小過慣了苦日子。當然,這筆財富也是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堅持繼續工作,應該說,這是體現我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我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一下子停下來會很不習慣,感覺很無聊,壽命都會縮短。當然,年紀大了,可能會適當降低工作強度。但現在身體還很好,所以強度就沒降低。

你問我為什麼還要拚命工作,這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強烈的危機感。做企業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從事的是快消品行業,只有不斷快速發展創新,才不會落伍,晚走一步就可能落伍了。落伍以後再想翻盤,難度會大得多。所以我現在拚命工作,拚命找新的發展思路。

《中國慈善家》:你之前提到,西方的慈善主要是為了避稅,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慈善。但現在西方的一些富人,如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也確實拿出了很多錢,做出了很多改變。對於他們做的這些改變,你怎麼看?

宗慶後:西方人做慈善是可以免稅的。在美國,很多人的資產是交稅交掉的,他們的後代因為交不起遺產稅,只能把遺產贈送給國家。

實際上,中國的企業家很多情況下都是「被慈善」。慈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恢復這個傳統,但不應該以捐款的多少作為衡量標準,不能說捐得多才是慈善,哪怕捐幾分錢,也應該算慈善。就目前來說,中國扶貧基金會做得比較好,它可以要求地方政府做相應的配套工作,從而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這一點,光靠一個企業是做不到的。當然,企業家也是弱勢群體,管不了天下。

中國應該抓住機遇發展成為真正的強國

《中國慈善家》:我們看到你的書架上有許多歷史書籍,通過這種閱讀,你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宗慶後:我的確比較喜歡讀歷史書。通過讀歷史書,我知道了中華民族的整個發展史。歷史上,中國在很多朝代都是世界強國。但鴉片戰爭以後,我們經歷了近100年的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受盡了欺凌。歷史有時很奇怪,我們當時有4億5000萬人民,卻打不過八國聯軍的3萬人。其實,中國人的最大問題是不夠團結,喜歡內鬥。

毛澤東看歷史書,主要是為了維護政權,我看歷史書,是有醒悟的因素在。清朝的帝王裡面,雍正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一位。現在的中國特別需要一個雍正式的人物整頓吏治。康熙後期,國家其實已經不行了,如果沒有雍正時代前後40年對吏治的整頓,乾隆根本起不來。但歷史對雍正的評價就是殺的人太多。

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從貧窮落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說明中華民族還是非常優秀的民族,只要團結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還有很有希望的。

儘管現在中國的地位有所提高,但還不是強國該有的地位,外國還在暗中欺負你、限制你的發展。這不是真正的強大。所以未來十年很關鍵,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機遇期。很多國家將陷入經濟僵局,騰不出手來壓制我們的發展。這時,我們更要團結起來,盡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實現民族復興後,人家就不會再欺負你,而是會羨慕你、尊敬你。

2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德國,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有光頭黨人過來要打我們,幸好被警察及時制止。當時,他們根本看不起中國,還攻擊中國。現在的態度好了很多,但骨子裡仍然看不起你,只想賺你的錢。

眼下,很多周邊小國都來搗亂。菲律賓前段時間還對中國提出了不合理的領土要求。如果我們真正強大了,誰還敢跟我們提那麼多無理要求?

《中國慈善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把福布斯富豪榜上前幾名的企業家看作偶像,我們也瞭解到你的故事很勵志,作為中國首富,你怎麼看待自己前後半生如此大的起伏,年輕人應該怎麼做才能參與到中華民族的復興中來?

宗慶後:我年輕的時候,沒什麼機會,也不是太上進,理想和目標經常變。人還是需要有個信念的,一旦機會來了,就努力奮鬥。現在來看,我感激那個時代的,那時機會比較多,就是心態上要有所準備。現實一點來說,不管在哪個地方,只要做出成績,就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對於現在的輕人來說,機會沒有我那時候多,這是個現實的問題。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想要有機會,就得去創新,創新才有機會。首先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從小處做起。其次,心態一定要好,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第三,要受得起挫折。當然,政府也要照顧一下年輕人,所以我在十八大上提出過一個建議,希望政府關注一下80後和90後的問題。80後的生活壓力主要是房子,一輩子買不起一套房、建不起一個窩,90後的問題則是學雜費太高。政府應該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在80後、90後主導的時代才能實現。

《中國慈善家》:那麼,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你說未來十年很關鍵,年輕人應該為接下來的十年做哪些準備?

宗慶後:年輕人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社會在不斷進步,需要人才不斷去創新。80後、90後基本上都受過高等教育,知識比我們這代人豐富,視野也比較開闊,但就是太急躁了。要知道,很多人過的苦日子比你更苦,經歷的苦日子比你還長。當年,我在校辦企業做業務員,到處跟人家談生意,多次被別人看不起。所以,你不可能大學一畢業就擁有一切,這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我37歲從農村回城,42歲開始創業,用26年的時間,才把企業做成現在這個樣子。因此,不要急躁,保持良好的心態,只要心中有切實的目標,機會還是有的。像我剛開始賣冰棒的時候,壓根沒想到會把企業做到這麼大。

今後的年輕人,如果往職業經理人方向發展,會比較有前途。因為今後的企業肯定會交給職業經理人去打理,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還沒有真正起來。一是職業道德有問題,二是業務水平不達標。未來,職業經理人將會獲得很高的收入和期權。

《中國慈善家》: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你覺得政府層面應該怎麼做?

宗慶後:中央現在提出的發展方向都是對的,至於能否實現民族復興,關鍵要看能不能執行到位。我對中國的未來很有信心。中國政府必須強勢開明,加強決斷力,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做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如果這樣,國家將會很快繁榮富強起來。縱觀歷史,每個朝代剛開始都是先進的、上升的,到一定階段後就會往下回落。因此,共產黨只要及時發現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國家社會就會不斷進步。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中國慈善家》:今年的經濟增速有些放緩,作為深度參與市場競爭的民營企業主,你認為政府應該做出哪些改變?

宗慶後:首先,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國務院提出要進行審批制度改革,我認為是很重要的。這等於是打破壟斷,真正開放市場經濟。但現在進展太慢,且方法不太對頭。你讓一個部門去改革本部門的審計制度,它怎麼會輕易開放?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成功的希望比較小。所以,應該明確中央和地方的審批權限和項目,並公佈於民,其他的全部開放。

現在的審批制度到底有多少項,誰也不清楚,把其中的一小部分拿出來改革,根本無關痛癢。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壟斷,讓民營企業、民間資本進入,這樣就把經濟搞活了。改革開放最早的成果就是六個字:放權、讓利、開放。

《中國慈善家》:「放權、讓利、開放」的具體含義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切實落實這三點?

宗慶後:要搞活經濟,首先就要開放。現在什麼都需要審批,沒有真正開放市場。審批的過程中又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權力尋租、腐敗滋生。

要避免這些弊端,需要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要進一步優化分配,不要繼續把錢都先收上去,然後再轉移支付,造成跑「部」前進,這樣又會產生腐敗。依靠中央部委少數幾個人管理全國經濟,是不現實的。明智的做法是,給地方政府相對充分的財政空間,餘下的再收歸中央。

此外,政府還應該給企業「減負」,減少企業的稅費。現在,企業的稅和費都比較重。其實,企業的稅收應該由中央決定,減免稅費應該由地方政府去掌握。不能再隨便亂收稅費了,應該給企業喘息的機會,讓它們有發展的空間。

政府也不能再投資了。稅收那麼高,還拚命亂投資,這樣很難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政府賣土地、搞基本建設,把房價也賣高了,不僅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利於社會穩定。現在,網上表達對政府不滿的大部分是年輕人,而且是有文化的年輕人。

精兵簡政也是政府的一條出路。納稅人負擔的公務員數量太多了,其中的一部分還不干事,聘請一批臨時工幫他們幹活。

最後,應該降低老百姓的稅負。我們不是提出要培育中產階級嗎?可你剛給他提高點收入,卻又通過個人所得稅把增加的收入拿走了。如此這般,中國何時才能進入中產階級社會?

《中國慈善家》:外界傳聞你在管理企業時很「獨裁」,會不會在自己的企業中也嘗試「放權」?

宗慶後:事實上,我們內部現在也在培養職業經理人。我本人也在改變工作方法。我做事比較細,佈置工作也比較細,但這卻導致員工的依賴性比較強。

所以,現在我正逐步放手讓他們自己做。雖然有些事情,我可能兩個小時就能做好,他們做一兩天都不一定能做好。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與國外大企業相比,我們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當然,與自己以前相比,我們現在的效率確實降低了不少,因為企業變大了。以前我說幹就幹,現在需要培養下面的人。另外,自己也忙不過來了。

《中國慈善家》:因逐步放權導致企業效率降低,這對你來說應該是個痛苦的過程?

宗慶後:這是必經之路。必須把下面的人培養起來,同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這樣,企業才有未來。

《中國慈善家》:作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家,面對現在「二代」們紛紛接班的現象,你如何看待你的女兒宗馥莉在家族財富中的角色?

宗慶後:「二代」裡可能有一半不會接班,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有出國留學的經歷,眼界、文化、看問題的視角等,都和父輩們差別很大。另外,不一定非要「二代」接班,管理層一樣可以接班。娃哈哈的企業規模比較大,也比較現代化,所以她(宗馥莉)可能願意接班,我會讓她自己做決定,給她一個獨立的空間。

我對未來比較有信心

《中國慈善家》:未來十年,這段社會發展期對中國和娃哈哈分別意味著什麼?

宗慶後: 接下來十年很關鍵。搞得好,中華民族就復興了;搞不好,就可能會衰退。社會已經進入了大企業、大資本瓜分市場的時代,因此,未來娃哈哈在國內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我對此比較有信心。20多年的商業征程中,我的商業直覺還算不錯,沒有過大的失誤—有大的失誤,企業就活不下來了。我現在拚命賺錢也是對的,賺錢後再去不斷發展。把賺來的錢放在銀行,是很愚蠢的行為。

我們現在很有機會,中華民族復興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再過二三十年,機會就少了。

《中國慈善家》:你現在把商業零售也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業務來做,但據我們瞭解,娃歐商場的發展勢頭似乎並不是很好,你為此憂慮嗎?

宗慶後:我想做的,是一個類似萬達那樣的綜合商場,集吃喝玩樂於一體,有很好的購物環境。我希望開的是工廠的直購店,在縮短銷售通路的情況下,價格能稍微低一些,工廠也能盈利。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把價格擠下去了,造成製造業大洗牌,在大廈出售的產品,很多都是虧本買賣。我要改變這種運營模式。

娃歐商場的業績不是很好,因為我們沒有合適的商業地產,在杭州也沒有租到好的地段。所以我才要搞特色,不搞特色就做不起來!不過,我們將會進行相應的結構轉型。娃歐商場後面會出現一些辦公樓,一些政府部門也會搬過去,下面則是個未開通的地鐵。每一家商場都是逐步發展起來的,新的產業鏈也是慢慢形成的。

應該說,進軍零售業和我之前做的飲料生意是相通的,經營商場對我來講是很輕車熟路的事情。我相信,一、二、三、四線城市都有競爭,哪裡有競爭,哪裡就有發展。模式做出來之後,複製起來就比較快了。我的工廠也是這樣複製出來的。

《中國慈善家》:對你而言,生命和財富哪個更重要。你怎麼看待得到和失去的關係?

宗慶後:肯定是生命最重要。沒了生命還剩下什麼?人要活下來,才會有其他,死了還有什麼東西?

對我而言,失去的是生活享受,得到的是事業成功。我目前的狀態比較好,沒想要去享受什麼。工作一忙起來,就沒時間想其他東西,只想把事情做成功,只動這個腦筋,其他的一概不想。人要專注才會成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肯定不會成功。現在的年輕人急躁了點,想得太多,碰壁也就多,久而久之就喪失信心了,牢騷滿腹。其實成功是有一個過程的。

對於幸福和享受,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我每做一件事情,成功了之後就會感覺很幸福、很自豪,而有的人則可能認為,有好的物質生活享受才會感覺幸福。我和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中國慈善家》:你曾經說過,要把中國的娃哈哈做成世界的娃哈哈,這有沒有一個時間表。另外,娃哈哈會上市嗎?

宗慶後:這還有個過程。我們要先把中國市場做得更大,然後就容易成為世界老大,畢竟中國有13億人口。慢慢做吧,我感覺時機還沒到。等中華民族復興了,中國變成世界頭號強國了,再到國外去投資就比較方便了。

娃哈哈不大可能上市,因為現在的股東太多,要把員工的股份全都收回也不太現實。娃歐商場可能會上市,因為它投資比較大,加之我比較看好零售業。

《中國慈善家》:回望歷史,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今,提到洛克菲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提到福特,會想到福特基金會;提到陳嘉庚,會想到廈門大學。多年以後,你希望人們如何看待你?

宗慶後:我不需要考慮這個東西。關於後人的評價,我不刻意追求。如果過多關注別人的評價,反而會受束縛。對於慈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盡力做就是。


伯南克:歐洲效仿美國QE?沒那麽容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38

QE,歐洲央行,美聯儲,德拉吉,伯南克

本世紀美國QE之父、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預計,歐洲央行如要推行美國那樣的貨幣寬松,難度很大,也很難像日本央行那樣實行大規模定量寬松。

2008年金融危機後,伯南克領導美聯儲啟動了三輪超常規貨幣寬松政策——量化寬松(QE),並將短期利率一直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最低水平。直到上月,美聯儲才決定本月徹底結束QE3,但仍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超低利率。市場大多預期明年第二到第三季度可能首次上調利率。而歐洲央行今年6月起宣布推出負存款利率、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這樣的歐版QE,且還有擴大購買資產範圍、啟動全面QE的可能。

昨日出席金融業會議Schwab IMPACT年會期間,伯南克稱,如要像美聯儲那樣開展激進的QE,歐洲央行面臨一些政治障礙他說:

“那麽做的障礙其實並非來自經濟方面。法律與政治方面出現的阻礙使那樣做難度很大。”

伯南克認為,歐洲央行很難像日本央行那樣大規模定量寬松。歐洲央行“沒有歐元債券”可買,歐元區成員國政府不可能向歐洲央行出售主權債券。商業債券市場沒有足夠的資產來支撐歐洲央行的定量寬松措施。

上月歐洲央行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還計劃本月和下月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而截至上月底,兩大歐元區經濟體德國與法國的央行行長都表達了反對購買ABS的觀點。這兩位行長也是歐洲央行決策機構管理委員會的委員。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援引德國通訊社MNI消息稱,歐洲央行今年不會同意以購買主權債券為主的全面QE。但路透又獲悉,歐洲央行購買私人部門資產的計劃可能不足以達到目標,明年可能有啟動全面QE的壓力。

今日歐洲央行將公布貨幣政策會議決議。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分析人士認為,要重振歐元區經濟,歐洲央行需要讓歐元疲軟,而日本央行上月底加大QE力度的行動給歐洲央行帶來了挑戰。一些分析人士預計,歐洲央行今日會議還不會有任何動作,更有可能在12月的會議上決定進一步寬松。

上月31日,日本央行決定,將購買ETF和REIT的規模增加兩倍,還要讓基礎貨幣的年度目標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增至80萬億日元。受這一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日元對歐元三天內下跌3.5%。

巴克萊集團全球資產配置主管Jim McCormick認為:

德拉吉本周最擔心的應該是日元兌歐元匯率。要避免通縮,歐元必須貶值。而除非歐洲央行推出QE,歐元很難走低。

伯南克在上述講話中為自己執掌美聯儲期間的QE辯護,也提到當時通縮的威脅。他說,在QE1啟動時,美國經濟

“從來沒有什麽通脹的風險,經濟很疲弱,如果有任何擔心,我們是擔心通縮。四年後也沒有通脹跡象,美元在走強。有人說‘再等五年會出現(通脹問題)。’現在它也不會發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留學生代購調查:效仿跟風入行 遊走在法律邊緣

留學生代購在近年來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無論是留學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還是留學亞洲,代購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

代購就是代理購買,留學生代購一般指留學生在國外為國內人員代理購買商品,並將商品運回國內,最後將商品交給消費者的行為。

在淘寶網上搜索“留學生代購”,網頁會迅速顯示出上百條留學生代購信息。代購的地區包括韓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代購的商品種類有化妝品、服飾、奢侈品、奶粉等。

除了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有著非常多的留學生代購平臺,微信朋友圈、微商是留學生代購的另一個集中地。留學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做代購,一般會實時地更新商品信息,通過將商品圖片、商品相關信息發布朋友圈,將信息傳輸給朋友圈里的潛在顧客。

現讀大學本科三年級、在意大利聖心天主教大學交流的劉曉敏(化名)介紹,在意大利的留學生中很多人在做代購,她也是其中的一個。“我是我們這批同學中第一個做代購的,主要做包包等奢侈品代購。同學見我賺了一些零花錢,也都做起代購來了,她們主要做化妝品代購。”劉曉敏說。和劉曉敏一起到意大利交流的中國留學生中,差不多10個留學生就有3到4個人做代購。因為地處米蘭這樣的時尚之都,所以代購的商品以奢侈品和化妝品為主。在做代購的留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女生。

代購緣由呈現出相似性 金錢、人際、體驗成首選

這麽多留學生做代購,原因不外乎追求利潤、增加個人的生活體驗和擴寬人際圈。

現留學於德國,主要做德國鋼筆代購的劉則銘(化名)介紹,之所以選擇做代購,主要原因是代購能夠比較輕松地賺取可觀的收入。“我現在靠代購來養活自己,也掙了不少的錢。”劉則銘說。他不願意透露靠代購獲得多少收入,但他表示畢業後很可能會專門做德國代購。劉曉敏保守地介紹道,她通過做代購每個月平均能夠獲得2500元的利潤,這對於一個留學生來說,是一筆賺起來比較輕松的額外收入。

除了能夠在代購中獲得一筆不菲的零花錢,能夠認識不同圈子的人、擴寬交際圈也是留學生代購的一大動力。劉曉敏說:“我在代購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人,很多都是我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也會在他們微信里幫我宣傳,他們的朋友通過找我代購,很多也成為了我的朋友。這些人有金融行業的、事業單位的,也有教師、個體經營者,我覺得做代購是認識新朋友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還有一部分人主要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而做代購。“我做代購主要是為了體驗一下代購的生活方式,賺錢不是我最主要的目的,但也是可觀的收獲。”現在意大利留學並從事代購的王雪(化名)說。

效仿跟風做代購 遊走在法律邊緣

很多留學生做代購,是出於對他人代購行為的效仿和跟風。

王雪介紹到,自己做代購主要是因為身邊很多人也在做代購。“身邊的同學都靠代購賺了不少的零花錢,代購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所以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王雪說。

在韓國留學的李小慧(化名)身邊也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做代購。“身邊很多同學做代購都是因為受到其他人代購的影響。一開始他們就是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帶一點國外的物品,也不涉及到交易,僅僅是將物品幫忙從國外帶回來。後來就會幫朋友的朋友帶物品,這時候就會收一點‘小費’了,接著規模慢慢做大。因為不了解法律,所以即使有什麽行為和法律不符自己也蒙在鼓里。”李小慧說。

通過聲稱“自用”而蒙混過關,或者將過海關的程序完全外包給他人,使留學生的代購行為往往遊走在法律邊緣。一種為人們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拆掉商品包裝,消除“商品”痕跡,形成“自用”效果。劉曉敏介紹到,她主要代購意大利的箱包等商品,常常會委托在意大利旅遊的朋友、來探望自己孩子的同學家長將商品帶回國內。為了方便攜帶和順利過海關,她會將商品的外包裝拆掉,這樣放到行李箱就能夠作為“自用物品”過關了。

另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將代購物品的郵寄外包給專門的快遞公司。“我們在論壇上認識了一家專門做國際快遞和清關的公司,我們將商品交給快遞公司,他們讓商品過海關並順利交到消費者手上。”王雪說。“為了減少繳稅的可能性,我們一般會將商品單件郵寄,商品價值盡量控制在5000元以內,這樣就不用繳稅了。”


信息安全機構ISACA:個人隱私保護是全球性問題,GDPR會引起各地效仿

在歐盟的GDPR(《一般數據保護條例》)正式生效後,全球不少科技企業忙著更新隱私政策,或者下架向歐盟用戶提供的服務。

此前,Facebook被曝5000萬用戶數據被CambridgeAnalytica公司不當獲取,並用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精準信息投放,可能影響到大選結果。這個可能是目前涉及用戶數據泄露影響最大的事件。

GDPR條例生效當天,科技巨頭如谷歌和Facebook就被指控強迫用戶共享個人數據。在該項訴訟中,奧地利隱私活動家MaxSchrems要求分別對Facebook、谷歌罰款39億和37億歐元(兩者總和約88億美元)。

6月5日,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協會(ISACA)全球董事會主席RobClyde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GDPR對全球公司而言都有著重大的影響,這不僅適於歐洲的企業或者公民,而是適用於全世界所有和歐洲企業或居民有業務往來的公司,“不管這個公司在哪里,都適用於GDPR的管轄”。Rob指出,如果中國企業在歐洲有投資、有業務,或者想和歐洲的公民有合作,就要受到GDPR的管轄。

ISACA是信息科技管治、監控、保安,以及標準合規的領導組織。6月5日,ISACA中國辦公室正式在北京宣布成立。在2018年3月,該組織發布了《網絡安全實施框架指南》,分析了中國最新的網絡安全政策並為全球企業提出了技術層面實現合規的指導意見。

Rob指出,這一事件大大提升了大家對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認識。此前,有很多公司在個人數據保護以及隱私保護方面存在違規操作問題,而這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還有量子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也會對這方面的治理帶來種種挑戰。現在隨著歐洲的GDPR,以及其他一些個人數據保護或隱私保護規則的推出,這一領域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這就意味著世界各地的人已經開始有個人數據和隱私保護的權利了,所以對於中國的公司也好,美國的公司也好,不管哪個國家的公司,都面臨一樣的風險。”

ISACA首席執行官MattLoeb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GDPR的正式實施傳遞了重大的信息,即“如果公司不註意數據方面的管理,那麽現在是時候讓他們開始做好這件事了,因為這涉及到企業在數據治理方面的能力建設。如果歐洲通過GDPR在數據保護方面做到了有效的監管,肯定會引發全球各地類似的政策趨勢。”

GDPR將強制執行,違規將被嚴令禁止,並受到嚴厲處罰。埃森哲近期報告指出,與以往的隱私規則相比,GDPR的影響更為深遠。在數據保護上,數據供應鏈自上而下的各方(包括數據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會被問責;在獲取和管理個人信息上,GDPR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並賦予個人明確的權利,為企業通過人工、流程和技術進行客戶數據管理都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而且,GDPR還大大增加了數據保護的強制性和責任性,對違規的處罰提高到了2000萬歐元或企業全球年營業額的4%(二者取較高值)。

根據一項面向雲服務供應商的客戶感知調查,僅6%的企業被認為符合GDPR、無需在新的規定條款框架下重新商談合同;而91%的企業出於對數據處理的複雜性和成本的考慮,對自身能否符合GDPR表現出了擔憂。

為了應對GDPR,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旗下的微信海外版WeChat、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等均向歐洲用戶更新了隱私政策。根據官網顯示,WeChat在5月10日修改了隱私政策,AliExpress則在5月24日進行了更新。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