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長情股東揸滙控半世紀悉數供股留畀仔女 李華華

2009-03-30  AppleDaily





 

上個禮拜,見報率最高嘅財經新聞,非滙控供股權(2997)正式上市莫屬喇!聽日就係最後交易日,想沽要趁手。不過,滙控(005)喺好多香港人心目中,地位依然穩固,好似華華認識嘅一位滙控老股東陳伯咁,揸咗滙控股票超過半個世紀,絕對稱得上係滙控超級粉絲。

1954年低撈滙控

陳 伯不但冇諗過沽咗啲滙控供股權,上個禮拜仲專程去到灣仔合和中心,滙控嘅股票過戶處度搞供股手續。佢話:「我1954年買滙控。」冇錯,係1954年,當 年港交所(388)都未成立,華華翻查《香港金融業百年》,再問埋滙控公關大員,先知有百幾年歷史嘅滙控,早喺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本港首個證券交 易市場時,就同時喺呢個交易場掛牌上市。陳伯話第一次買滙控時十幾蚊,咁半個世紀之前嘅滙控係咪十幾蚊股,連滙控公關大員都冇資料。不過,1950年港股 因為朝鮮戰爭陷入低潮,嗰年成交額只有6011萬銀,係1948年嘅38%,直到53年停火股市先暢旺番。照咁睇,陳伯當年可以話係低撈。陳伯話:「一直 以股代息,慢慢儲到o依家約3萬股滙控,股價上到130蚊都冇諗過賣,今次會全部供股,第日留畀仔女。」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11

日本按摩椅王 半世紀不虧損秘訣

2012-4-23  TCW




日本電子大廠索尼(Sony)傳 出裁員一萬人,四月十四日新執行長平井一夫為此道歉畫面,NHK新聞不停放送;當日本大企業頻頻傳出裁員風暴時,卻有一家距離東京西北方約五小時路程遠的 國寶級企業,挺過半世紀,年年不虧損。它,是日本第一個發明家用自動按摩椅的Family株式會社。

Family株式會社,日本典型中小企 業,專注於中高價按摩椅,過去代工、品牌並行,曾為新加坡按摩椅業者傲勝國際(OSIM)代工,兩年前正式轉型以「稻田」(INADA)為自有品牌。

去 年營收一百四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五十六億元),這個數字只有OSIM營收的二分之一。但稻田按摩椅卻能在日本市占率約四成,相較競爭對手松下 (Panasonic)、富士(Fuji)高出五至十個百分點。在歐、美、亞三洲四千美元以上中高端按摩椅市場,市占率約一半,產品行銷達六十個國家。

當 日本企業飽受失落二十年之苦,Family株式會社走過日本中小企業平均三十年隕落的「天險線」,成立至今五十年,過去三年,競爭對手為個位數成長率掙扎 時,其日本營收與生產量每年均有一五%幅度成長。

秘訣一:「頂真」比同業多出一千小時測試

「頂真」,是第一個秘訣。對於多數 日本企業而言,這是基本功,Family株式會社更勝一籌之處是什麼?「在中高階按摩椅市場,品質就是價格,」一位不願具名知名按摩椅廠商不諱言,打深一 口井,可以在非消耗品的按摩椅市場中不受價格波動所及。

二十一歲創立Family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社長稻田二千武,篤信日本經營之神稻盛 和夫所言:「以『perfect』為目標,而非『best』」的主張,二千武深知要做到「perfect」,技術上要比同業多出一千小時努力。

迥 異台灣按摩椅隸屬健康器材,在日本為醫療器材領域,出廠產品規格須通過厚生省(相當台灣衛生署)檢驗與規定。厚生省規定一台按摩器須經一百二十公斤、連續 兩千小時搖擺的耐重測試,才算合格。

而每張稻田按摩椅則多出一千小時「重量訓練」才會出廠,「通過這個試驗,可以保障不會有安全傷害,」 Family株式會社取締役(相當台灣廠長)近藤秀志強調,甚至有的還測試到八千小時以上,「如何壞的紀錄,我們也要知道。」

二千武為了找 出一%看不見的漏洞,他花了一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四百萬元),引進X線照射機,為按摩椅進行「MRA核磁共振掃描檢查」。近藤秀志解釋,一般測試只針對 看得到的實體,但仍有許多狀況發生於不明情況,例如內部線路在按摩椅搖晃中斷路等,透過照射機可以看到電器內機構IC,降低錯誤率。

一台從 日本鳥取縣大山町出廠的稻田按摩椅,光檢驗就須經過:供應鏈零件廠、上海外殼組裝、到日本放入控制器整裝三大關卡,每道關卡平均七十到一百個測試,「一半 時間花在檢驗上,」二千武說。三大關卡、共計近三百項檢驗測試,也讓Family出廠的按摩椅客訴率降至一%至三%,是同業的二分之一。

秘 訣二:擬真用數字分析肢體按摩感受

再則是「擬真」。中醫師田宜民指出:「按摩訴求在於按到重點穴位,激發並引導經絡系統,以調節生理、病理 狀況,才能達到放鬆效果。」而這也點出傳統按摩椅只能上下左右震動,按得更痛,適得其反可能還造成身體傷害。

為達到仿人手揉捏模式,二千武 早在二十年前,就與筑波大學和鳥取大學醫學系合作,進行按摩醫學研究,透過學院數據調查為基準,再針對數字分析肢體感覺及評估,才進行商品製造。

還 請來主攻疾病預防醫學工程學,在日本被譽為國寶級按摩師的羽間銳雄擔任總經理,以專業領軍技術開發。「軟體與硬體的結合,才能做出近乎人工手指的擬真,」 二千武說。

以知名設計師喜多俊之設計的夢幻機器人按摩椅為例,就是藉中醫穴位原理為基礎,透過紅外線先檢測穴位,避免揉壓時錯位,加上學院 數據分析設計的IC控制器掌握力道,改變過去上下左右方式,透過立體指壓、揉捏模式,讓指壓點可從頸部天柱穴達腳踝湧泉穴,使其接近人力按摩狀態。

秘 訣三:認真七旬老闆仍每天讀三份報

最後,則是「認真」。七十二歲的二千武,創業五十年,依然精神奕奕。固定每天讀取三份財經報紙、每週兩本 國外財經週刊,掌握產業與景氣動態,「瞭解脈動,才能預測未來三年,」二千武說。

採訪當日,他剛從九州坐飛機回鳥取,兩小時專訪後,又馬不 停蹄回到大阪總公司。三個「真」做得更徹底,讓Family株式會社得以打深一口井,在中高階按摩椅的小池中稱王。

對比OSIM以不同形式 的按摩椅產品,創造百億元營收,Family株式會社過去專注於中高端按摩椅領域,秉持日本企業「越保守越賺錢」之道,不虧損但營收卻只有昔日代工二十年 夥伴、今日對手的一半;當市場趨勢往年輕化、多元發展時,五十年歷史的「按摩椅王」正式跨入品牌,能否變身「按摩椅品牌王」,則是二千武現在最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0

投資札記【390】巴菲特半世紀前的教導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45o.html

佐羅讀後:半世紀前得東西,久遠的投資經,如果目前還在堅持,那麼我就必須得承認它應該是極為有效的和經典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你是否也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信條?當你都厭煩了再聽什麼巴菲特投資經的時候,他卻不厭其煩地堅持了半個世紀!!

 

為了簡便以下內容,我總結一下,

1、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驗證你的投資,至少包含一個完整的大牛熊階段。-與之前我們五年做好一次買賣的理念基本一樣持有長期理念。

2、要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價值,什麼是真正的風險;什麼狀況才值得去恐慌,什麼狀況反而值得貪婪。

3、遵守低迷時候買進,持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策略,賣出只要在合理水平就應有不錯收益了。

4、絕不盲從主流或是顯赫的人物。

5、從你的投資假設、理論依據、過程整體的考察下去,再經過一段時間實踐才能知道自己的投資行為是否正確,大概三至五年的投資可以真正檢驗投資的正確性,

巴菲特半世紀前的教導

來源:長微博作者:@佐羅投資札記 2012-08-02 10:52:22 摘自新浪美股

 

美股評論:巴菲特半世紀前的教導
     導讀:MarketWatch投資理財編輯波萊蒂(Therese Poletti)回顧了巴菲特半個世紀之前寫給股東和合夥人的一些信件,指出這些信件中的理念對於現在的投資者其實尤其具有指導意義。

  以下即波頓的評論文章全文:

  通常,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不會去預測市場的走勢,但是在7月上旬寫給股東的信件當中,這位傳奇經理人卻提供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來幫助大家展望股市未來的崎嶇道路。

  「我想,我們可以確信,未來十年當中,將有少數年頭,大盤可以獲得20%甚至25%的漲幅,還有一些少數年頭,則可能會有同樣程度的跌幅,而大多數年 頭的表現則在兩者之間。」巴菲特寫道,「至於這些年頭將以怎樣的順序出現,我沒有任何概念,我認為,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這順序並沒有什麼重要意義。」

  看到這些話,有人可能會感到奇怪,因為巴菲特似乎並沒有這樣說,事實上,這封信確實是7月寫的,但是,是在1962年的7月6日。

  半個世紀過去了,巴菲特要大家不要去在意市場波動的建議依然是值得我們考慮的。許多投資者,要他們忍十天都要了命一樣,更不必說十年了。當然,今天的 投資者確實也有正當的理由為了自己的財產,以及管理這些財產的人感到恐懼。資本的安全回歸是首要的,而為了可觀的回報率去冒過高的風險是不理智的。

  其實,陽光底下並無任何真正的新鮮事。討厭風險原本就是人類的天性。一個貪婪的市場正是由恐懼為基礎構築。不然的話,巴菲特也就不必提醒投資者保持長期視角了。

  1962年的投資者確實有害怕的理由。儘管世界最終從古巴導彈危機的核懸崖邊走了回來,但是美國與前蘇聯之間的冷戰確實在不斷升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 數在1962年的前六個月當中下跌了23%,讓前一年22%的漲幅變得了無意義。5月29日的「閃電崩盤」讓道指單日損失了大約6%。

  保持冷靜

  在所有這一切發生時,巴菲特始終保持冷靜。他強調,股票買家必須要有長期眼光。「六個月,甚至一年時間的業績都不值得過分重視。」他在致巴菲特合夥公司投資者的信中強調,「要評估投資表現,必須是在一段足夠長的時間當中,這段時間必須同時包括了牛市和熊市。」

  我們可以在線上看到巴菲特的這封信,以及他1950年代晚期及1960年代與股東的其他通信,其中還包括1969年5月29日的那一封,這封信當中,他告知投資者,他將解散自己的有限合夥公司,用伯克希爾(BRK.A)(BRK.B)的股份來交換他們手中的股份。

  站在半個世紀之後來回顧,我們發現,巴菲特1962年的這封信,以及1963年1月的一封,其實都很適合今日的投資者閱讀。我們現在正面臨著一個全球經濟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已經陷入災難的話——而且還有重大變革正在發生的時代。

  Auxier Focus Fund(AUXFX)長期持有伯克希爾的股票,經理人奧克謝(Jeff Auxier)評價道:「(這些信件當中)有很好的教導,讓我們認識自己的性格,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價值,以及保持學習熱情的必要性。」

  「所有偉大的投資人其實都是和巴菲特一樣行事的。」他補充道,「你必須自己進行大量的研究,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合適的價位出現。任何拿自己的錢去投資的人,動手之前都應該做些功課。」

  巴菲特今年8月30日就要年滿82週歲了,這些1960年代的信件顯示,巴菲特幾十年來確實是一以貫之。和現在一樣,那時他也強調在大盤下跌時注重資本保值,在大盤上漲時不要追逐表現,強調專注於長期挑戰和長期結果。

  可是,許多投資者都未能準確領會,巴菲特所謂的長期絕不是消極的買進持有,而是在低價位買進,持有並監控。實踐起來,就意味著發現估值偏低的普通股,處在特殊的重組境況中的企業,然後完全或者是大部分控股,形成帶有明顯巴菲特色彩的企業。

  巴菲特在1963年1月寫給股東的信件當中強調:「永遠不要指望賣個多好的價錢。我們應該確保買進價格足夠低廉,這樣普通地賣出,也能夠得到不錯的結果。」

  巴菲特最初的有限合夥公司創建於1956年5月,當時,這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價值型投資大師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的忠誠信徒是靠著10萬5000美元來自親友的資金走出了未來帝國的第一步。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到1963年初,巴菲特的若干合夥已經控制了940萬 美元資金——根據通貨膨脹數字進行調整,大約相當於今天的7000萬美元——其中有140萬美元是屬於巴菲特自己的。

  巴菲特能夠獲得成功,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在之前的五年當中,道指的年平均回報率達到了8.3%,扣除費用之後,巴菲特的合夥年平均回報率21%。

  巴菲特再三告誡自己的夥伴們,自己的深度價值型策略往往在上漲乏力,甚至下跌的市場環境中表現出色,而在牛市當中則可能會落後。

  事實上,1962年,道指不計股息,損失幅度為10.8%,巴菲特的普通股投資組合也沒有賺錢,但是由於完全控股的那些企業表現出色,基本上與大盤無關,他的合夥最終獲得了11.9%的費後回報。(這些私有投資在其他年頭當中則可能會拖後腿。)

  在1963年1月的信件當中,巴菲特表示,五年間表現年平均超過道指13個百分點的業績超過了他自己的目標,他的長期目標是超過基準10個百分點,他建議自己的合夥人「在心理上調整」自己的預期。

  巴菲特再次重複了自己關於表現的看法:「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積累每年的表現相對於道指的優勢,而不去過分擔心某一特定年頭的絕對回報是正數還是負 數」。(到1967年晚些時候,巴菲特發現可以找到的機會變少了,於是他將自己相對於道指的表現優勢預期降低到了5個百分點。)

  基本法則

  在1963年的信件當中,巴菲特還對自己的合夥人們提出了七條要求,他將這些要求稱作是「基本法則」,其中兩條與家庭理財有關,而另外五條是非常值得重複的:

  ——「向合夥人擔保會獲得怎樣的回報,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合夥人每月提取半個百分點,這就是提款,別無其他意義。」

  ——「我們的工作是出色還是糟糕,並不是決定於我們今年賺錢還是賠錢。」儘管巴菲特的投資組合構成與道指大不相同,而他的投資風格也與共同基金大相逕 庭,但巴菲特還是堅持將道指和若干支大型美股基金當作是自己的終極參照,他指出,「只要我們的記錄是好於這些指標的,我們就會認為這是個不錯的年頭,不管 實際回報是正數還是負數。如果我們的表現不及指標,我們就活該挨西紅柿。」

  ——「儘管我更傾向於使用五年的時間段來評估表現,但是我想,作為絕對最短時間段,或許三年也可以。顯然,總有些特定的年頭,我們的表現會不如道指,甚至大大不如道指。如果在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當中,我們的表現都是糟糕的,我們就應該去另找地方投資了。」

  ——「大盤會怎樣漲跌,或者企業會怎樣起伏,我的工作不是預測這些的。如果你以為我能夠做到,或者以為這是一個投資計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請不要加入我們的合夥。」

  「我無法向合夥人做出具體的回報許諾。」巴菲特宣稱,「我能夠許諾,而且確實許諾的,是我們的投資將依據價值原則,而非受歡迎程度進行挑選;是我們將 努力使得資本損失的風險降低……到絕對最低的程度,方法就是在每一筆投資上都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同時做到多元化;是我的妻子、孩子和我自己會將我們幾乎 全部的財富都投入這一合夥。」

  幾十年過去了,巴菲特這些信件中的坦誠態度仍然令人怦然心動。說坦誠,當然不是指其投資組合的構成,對此巴菲特並未披露,而是指他是如此誠實,毫不隱 瞞自己的投資哲學。今天的投資者已經見慣了太多宣傳材料,後者說得天花亂墜,卻幾乎從不說明經理人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當然也就無法和巴菲特的信件相提並 論。他確實是拿合夥人當成年人來對待的。

  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為如此,伯克希爾的股東信件才會得到投資者的廣泛重視,同樣因為如此,許多其他的恐懼與貪婪產品的推銷者總是試圖將巴菲特描繪成一個老態龍鍾的,已經被時代淘汰的形象。

  別相信那些人的花言巧語。在今日的推銷者們被徹底遺忘的時候,我們還將繼續遵從巴菲特的建議。

  正如巴菲特在1962年1月的信件中對合夥人所說:「很多人都會立刻同意你的意見,並不等於你是正確的。某些重要人物同意你的意見,也不等於你是正確的。」

  「你的正確,是要靠許多的過程來證明的,只有你的假設是正確的,你的根據是正確的,你的推理過程也是正確的才可以。」

  巴菲特其實早就告訴了我們投資的秘密: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隨隨便便賺到一美元,但只有成年人才知道如何保住它。(子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47

無水,無Say香港輸新加坡半世紀


2012-11-08  NM
 
 

 

「香港人,知道每天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嗎?」國慶當日,龍獅旗在西環飄揚,替香港人控訴中聯辦亂港,也懷念港英時期的法治與繁榮。香港人的不滿,阿爺沒聽見,反而被扭曲為港獨問題,連那些yesterday's man,包括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也因此說三道四,還拋窒香港人,警告會截斷水源。陳佐洱靠嚇,香港人也只能啞忍,全因我們無足夠的水塘,無海水化淡,無污水再生。短視的特區政府一直只懂叩頭,每年用三十億去買超貴東江水。相反,同樣沒有充足水源的新加坡,看出依賴別人只會淪落得香港之下場,早已成立研究單位,即使與馬來西亞的買水協議在五十年後才到期,但現在已掌握最新淨水技術,逐步邁向食水自給自足。難怪李光耀也來寸香港是「革命樣板」,早已「泥足深陷,不得不俯首稱臣!」

斷水論出現,社會反應激烈,網民在facebook設立「爭取香港設立海水化淡廠」群組,數天內有千多個「like」。研究中港供水問題的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導師李家翹指:「陳佐洱同魯平三番四次提及東江水問題,就係要同你哋講香港無獨立嘅本錢。」他慨嘆:「香港嘅水務工程曾經係世界上數一數二,但自七十年代香港前途既定後,水務發展停滯不前。」李家翹分析,東江水由始至終都是內地對港的統戰政策,「其實大陸一直以來對香港嘅統戰政策都係咁,先送大禮給香港人,然後借此在香港事務上取得主導權,只不過形式唔同,以前係供水供食物,現在就係自由行。」統戰以外,他又指賣水給香港也是中共其中的一盤大生意。說穿了,全因中港之間供水合約為不平等條約,並非因應需求而制定,反而是中方一早限定港方要買水的數量,不理現實情況「㩒住搶」。據○八年的立法會文件顯示,香港用水量沒有顯著的增加,結果過多的東江供水令水塘滿溢,其中一九九八年至二○○三年五年間,港府迫不得已,將約值三十億港元的多餘東江水排入大海。及後水務署與內地當局商討後達成彈性供水安排,才解決「倒錢落海」的難題。

被焗買貴水

錢沒有倒落海,卻也沒有回到庫房。本刊統計了由○八至一一年的四年間,香港共買入近二十五億立方米的水,但實際只用去二十億立方米,按計算香港人在這四十八個月多付近十四億元。去年港府又再次與中方談判最新一期協議,即使事前輿論已要求按「用幾多俾幾多」的精神去制定新合同,但特區政府又再一次腳軟無牙力。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還厚着面皮解釋,推說因為港方無法確實告知粵方每年所需水量。林鄭的講法荒謬可笑,事關水務署對於每年水塘儲水量,東江水供水量與香港人耗水量的數字,全都有詳盡記錄。去年簽的最新不平等條約,香港未來三年要付合共一百一十二億來買東江水,較○八年的協議,貴逾三成。

從維基解密上載的文件顯示,原來在二○○九年廣東省出現嚴重旱災時,香港水務署曾提出透過減少輸港供水以助紓緩旱情,但建議被婉拒,因中方希望確保三十億元的供水協議可全面落實,而且賣給香港的東江水,利潤高達五成,不會輕易放過。東江水供港項目,由國企粵海投資負責。去年,粵海投資為香港、深圳與東莞提供共二十一點六三億立方米淡水,當中供港約七億立方米,收費高達三十億,而供給深圳與東莞的十四億立方米淡水,只合收十一億。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超早前於一研討會中表示,東江水的水價較馬來西亞賣給新加坡的水價貴十倍,中國向香港供水只是商業行為,北京卻視之為對香港施恩。他諷刺:「佢唔肉麻嗰吓好嘢!」

新加坡創「新生水」

沒有自己的水源是否等於沒救?本刊就此訪問了新加坡公用事務局,當地與香港相若,要依賴向馬來西亞買水,然而新加坡早就洞悉求水等於被人要脅,早就計劃在與馬來西亞於2060年協議到期前,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新加坡公用事務局高級助理總監林秀徽表示,他們首份水務總體規劃於1972年完成,並於1974年試行生產將污水變回淨水的「新生水」,但由於當年的淨水技術未成熟而且成本高昂,故一度停留於開發階段。至九十年代,美國發明先進薄膜技術,可應用於逆滲透的淨化食水過程。李光耀政府隨即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於一九九八年合作成立新生水研究小組,進行大小實驗多達兩萬次,終在二○○○年建成首座位於勿洛的「新生水」廠。過去十二年間,新加坡不斷發展淨水計劃,再多建三間「新生水」廠,現時為新加坡居民提供三成食水,並預計二○二○年會達到四成,至二○六○年,達至五成。

同步化淡海水

林秀徽又指,逆滲透技術的突破也同時令海水化淡工程出現轉捩點。以往海水化淡要消耗大量能源將海水蒸餾,成本昂貴,逆滲透技術減低成本,光是以電量計算,舊式的蒸餾法每立方米水要用去十五度電,新逆滲透技術只需三點五度電,足足平近八成。新加坡首座海水化淡廠於二○○五年在新泉落成,第二座將會於二○一三年在大土落成,預計到了二○六○年,獅城的三成食水來自海水化淡。新加坡也積極改善集水系統,除了加建水庫外,更在鬧市中建立集水網絡,用排水渠與溝渠將水收集到水塘,令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積都變成集水區。換言之,到了二○六○年,馬來西亞供水協議到期之日,新加坡有八成用水是來自海水化淡與新生水。若加上水塘集水,屆時新加坡絕對有能力不用再向外買水。難怪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於○九年與美國國務卿斯坦伯格見面時,可輕鬆講出香港被中共拑制的問題:「若有需要,即可閂水喉!」

民建聯斷香港水源

東江水愈來愈貴,污染又嚴重,曾蔭權終於二○一一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海水化淡計劃,但水務署回覆本刊查詢,指要在今年年底才開始在將軍澳的佛堂澳勘察工程,要在二○一四年底才完成勘察,然後再制定時間表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預計最快都要二○二○年才落成,年產量五千萬立方米食水,提供香港百分之五的供水量。記者再翻查立法會文件,水務署計算過食水生產成本,本地集水區、東江水及海水化淡,每立方米分別為四元、八元與十二元,加上預計人民幣升值而海水化淡的技術進步,兩者的成本水平愈來愈接近。同時,○八年時政府顧問就指出興建海水化淡廠的成本約為二十五至二十七億元,不及現時買東江水的一年水費。然而水務署在工務小組委員會申請勘察工程撥款時,民建聯已表明有所保留,認為香港有東江水已足夠。至於新生水,水務署於○六年在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及昂平污水處理廠推行試驗計劃作沖廁、淋花及養魚,證實可行後就拆除水管,並將其納入新界東北新發展計劃當中。政府希望擴建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用以生產新生水予區內使用,但計劃遭上水鄉原居民反對。似乎,香港唯一能維持五十年不變的,就是食水短缺問題。

將污水變飲用水

新加坡現採用的逆滲透技術,先將由糞渠、污水渠收集的污水,作第一層淨化,透過隔膜的微過濾作用來去除雜質和懸浮物,溶解鹽與有機水分子。接着便是關鍵的逆滲透過程,利用壓力將污水通過一種孔洞極小的半滲透膜逼到另一邊,當中只允許極微小分子能夠穿過去,其他雜質如細菌、病毒、重金屬完全被阻隔在外。經如此逆向滲透的水,質量已經極高,再以紫外線照射,從而消滅任何殘存的微生物。最後,添加化學物來調整酸鹼度即大功告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06

諾基亞董事長一個半世紀的預言:手機業務賣了後,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274.html

150年前,這家來自芬蘭的企業正是憑藉著自己的造紙、製鞋、生產輪胎等業務發家,並最終涉足了後來使自己真正聲名鵲起的手機領域。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席拉斯瑪專門就公司設備與服務部門被微軟收購以及此事有可能給3.2萬名員工所造成的影響這一話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離開了移動設備和服務領域後,諾基亞將變得截然不同,但這仍然是一家強大的公司,並擁有著健康的財務表現和包括諾基亞解決方案和網絡公司(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Here地圖和先進開發技術(Advanced Technologies)在內的三大支柱業務。而且,它們中的每一項都是自己技術創新領域的領導者。」席拉斯瑪說道。

簡而言之,剝離了手機業務後的諾基亞將繼續專注網絡、Here地圖以及先進開發技術方面的業務發展。其中,諾基亞解決方案和網絡公司主要負責銷售通訊設備、移動寬帶的研發;Here地圖則屬於諾基亞的長期計劃之一,該服務已經成為了微軟Windows Phone默認地圖提供商,且諾基亞希望該服務能向車載導航領域發起進一步的攻勢;先進開發技術實際上就相當於諾基亞的一個未來產品研發部門。

在過去很長時間內,諾基亞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相當強大移動和數據專利組合,公司希望自己能夠借此而在未來進一步獲利。

「此前,我們已經成功建立起了一整套專利和技術授權流程,公司計劃在未來利用這一優勢來增加營收和利潤。」席拉斯瑪說道。

事實上,在目前微軟同諾基亞的交易中,微軟出資72億美元中就有約合21.7億美元被用於收購諾基亞的專利組合。外界擔心,在出售了自己的手機業務後,坐擁3萬個功能專利和8500個設計專利的諾基亞將有可能成為一個「專利流氓」,而這些專利的市場價值大約在60億美元左右。

目前,席拉斯瑪的主要工作是重塑已經沒有了手機業務的諾基亞,並為公司尋找到一位全新CEO。在失去了智能手機業務後,諾基亞的Here地圖技術或許是其同消費者之間的唯一紐帶。與此同時,其引以為豪的Lumia和Asha品牌現在已經歸微軟所有,因此該公司無法確保微軟會在這兩個品牌上繼續留下屬於諾基亞的痕跡。

可以肯定的是,諾基亞人可能會為公司同微軟達成的交易而傷心不已,但席拉斯瑪始終堅信「諾基亞的剩餘員工將再次提醒人們諾基亞的真正價值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81

七十歲稻田創辦人走過低潮 要奮鬥到百歲 奉行「稻盛哲學」 按摩椅屹立半世紀

2013-12-09  TWM
 

隨高齡化的進展,以及對預防醫學的重視,按摩椅市場前景看好。日本按摩椅製造商稻田公司的創辦人稻田二千武,致力研發讓消費者更健康的產品,同時奉行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哲學,讓公司持續半世紀以上。

撰文‧孫蓉萍

「我做最好,你坐最好。」一位男士操著不太標準的國語在電視廣告中介紹按摩椅,在名人代言當道的台灣市場,近來以這張陌生面孔為主角的電視廣告,反而特別引人注意。事實上,這位男士是日本稻田公司社長稻田二千武,用製造按摩椅五十年的經驗推銷自家產品,正是最佳人選。

從一九六二年開始製造按摩椅,到今天,稻田已在按摩椅領域走了半個世紀。二○一二年,稻田集團的營業額達到一八八億日圓,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近四成,產品還賣到全球約七十個國家。

一家企業要維持五十年,期間還包括日本由盛而衰的失落二十年,顯示經營者有過人之處。不過一路走來,稻田也歷經幾乎破產的困境,拜「稻盛哲學」之賜,才經營得長久。

稻田出身於日本鳥取縣,父母以經營民宿為業,雖是家中么兒,但稻田二千武從小就必須幫忙招呼客人,應對進退之間,練就了基本的生意經。由於鄉下地方工作機會有限,十八歲商業高中畢業後,他到大阪就業,在「橋本鐵工所」負責會計等工作。學的是商業,但他態度積極,一年後轉進製造部門,同時還利用時間學習跑業務。

對員工態度傲慢

立血書道歉重新出發

或許因為體內流有生意人的血液,二十二歲那年(一九六二年),他決定自立門戶。「我其實還不確定要做什麼,但就是很想獨立創業。」毅然辭去工作之後,稻田租了一間不到三坪大的辦公室,成立了稻正萬能工藝社(即現在的稻田公司),第一筆訂單,是為一家居酒屋製造棚架,之後也組裝按摩椅,因此進入了按摩椅的領域。

稻田二千武從開發到業務都有經驗,而且很有成本觀念,知道如何改良產品以減少材料等費用。創業五年後,公司營業額增加到二十倍以上,六年後工廠面積達到七百坪,全國有七個據點,員工人數達到二百五十人。

但是一路意氣風發的他,卻在三十一歲時跌到人生谷底。石油危機使得原物料不足、成本上升,呆帳和空頭支票愈來愈多,還沒投保的第二工廠又遭遇祝融;但與外在環境惡劣相比,更糟的是「茶壺內的風暴」,在這時候,稻田的員工因為極度不滿他的傲慢態度,認定稻田「追求個人的利益更甚於照顧員工」,集體對資方翻臉。

在這之前,稻田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傲慢經營者」,他曾對三百名員工說,「公司賺來的錢是我的,我拿去玩有何不可?」但在痛定思痛之後,他不僅向員工道歉,並且和銀行協調,甚至與員工立下蓋有血手印的「血書」,藉此宣告重新出發,讓公司經營回到軌道。

稻田二千武人生的另一個轉機,出現在四十三歲,那一年他與京瓷創辦人、有「經營之神」之稱的稻盛和夫結緣。受到朋友邀請,稻田二千武加入由稻盛和夫主持的「盛和塾」,他說:「稻盛和夫的哲學是奉獻,捨身為人,貫徹對的事。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因為一開始一定只想到自己。但是行有餘力以後,要從中找到平衡點,多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才有好的結果。」他領悟自己年輕的時候做生意只想到自己、只想賺錢,因此三十多歲的時候嘗到了苦果。「做生意的人要製造好的東西、賣好的東西給消費者,如果偷工減料,以後一定會有不好的結果,這是一種因果循環。」他說:「如果沒有盛和塾,我的公司可能早就失敗了。」稻盛和夫強調「敬天愛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想到員工、想到消費者,這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看見中國商機

以品質挑戰廉價贗品

「到現在,我還是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做出對消費者更有用的產品。」稻田說,雖然按摩椅受限於笨重、價格偏高等因素,但消費者的需求始終存在。日經產業地域研究所去年的問卷調查結果就顯示,八八%的受訪者家裡沒有按摩椅,但近半數受訪者希望使用。此外,根據《日經Trendy》調查,家庭按摩椅在目前日本普及率約僅一五%,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稻田二千武說:「我腦子裡有太多關於按摩椅的改良構想,透過研究小組和大學教授合作,一一反映在商品上。」例如人的重量不同、部位不同,施力點就不會一樣,但我們透過科技,讓消費者靠這一部機器就能搞定,上、下半身不同部位同時得到舒緩。」他並認為按摩還要加上舒展筋骨,對健康才有幫助,於是和健身教練合作,開發有調整姿勢功能的商品。

按摩椅同業指出,稻田最大的特色就是「開拓者精神」,除了不斷開發創新產品之外,也絕不僅以日本市場為滿足,更勇於進攻海外。稻田自己也表示,中國現在出現空前的按摩椅熱,「雖然市場上有廉價的模仿品,但中國的消費者最終還是會追求好的商品,我們很有機會。」已經七十多歲的他,還在第一線奮鬥,他笑說:「我從事的是健康產業,做到一百歲也不奇怪!而且不論做什麼事,只要是對人有幫助,把它當做一個目標,努力向目標前進,生活就會有活力。」他的終極目標是家家戶戶都有一部按摩椅,在強調預防醫學的二十一世紀,讓更多人了解日本這項文化健康商品的優點。

稻田二千武

出生:1940年

現職:稻田公司創辦人及社長學歷:米子商業高中(現為米子松蔭高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40

美國糖業半世紀的陰謀:把致病風險嫁禍脂肪為銷售掃除障礙

最近公開的歷史文件揭開了一個掩藏了五十年的秘密。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糖業資助科學家開展研究,一邊把飽和脂肪塑造心血管疾病的元兇,一邊為糖類撇清幹系。

9月12日,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中收錄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研人員的一篇論文。他們回顧了美國糖業內部文件之後發現,近半個世紀以來營養學專家一直在研究各種營養成分與心臟病的關系,也給出了許多日常營養飲食建議,但是在這些大家普遍接受的科學建議背後,有企業為了自身商業利益,從中作梗。其中一位論文作者斯坦頓·格蘭茲(Stanton Glantz)稱:“這些企業成功地把大眾的註意力從糖類引開了。”

當年的文件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開始,幾家制糖企業組建了一個名叫“糖類研究會”(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的組織,現在這個組織已經更名為“糖業協會”(Sugar Association)。該組織向三名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支付了相當於現在5萬美元的薪酬,請他們發表有關糖、脂肪、心血管疾病這三者之間關系的綜述報告。

報告中引用的研究都經過該協會精心挑選,這篇“加工”好的文章在1967年成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這篇文章把糖分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描述得微乎其微,把患上心血管疾病的責任幾乎全部推給了飽和脂肪。

如今,制糖業協會也發表了回應稱,當時的醫學期刊並沒有特地要求研究人員公開研究資金來源。確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直到1984年才對研究人員提出要求。

糖業協會現在也在回應中承認:“當時的制糖業應該對業內的所有科研活動采取更加透明公開的態度”。但是糖業協會仍然堅持認為,由行業資助進行相關研究是正當行為。而且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也證明糖類“並沒有對心血管疾病的形成起到特殊影響”。引導市場環境的確有利於行業自身的利益。但是在發表論文時,也應該考慮到核心期刊的影響力可能會把科學研究的大方向帶跑,產生不利影響。

這一事件主要牽涉的科學家和制糖企業高管現在都已不在人世,但影響卻十分深遠。

其中一位接受糖業資助的科學家之後還擔任了美國農業部的營養學主管,在1977年還起草了一份營養學意見稿,為後來美國聯邦政府的營養攝入指導意見奠定了基礎。另一名則擔任了哈佛大學營養學學院的院長。

看似機緣巧合,實際上可能是深謀遠慮。文件中記錄了一位名叫約翰·希克森(John Hickson)的行業高管,在1964年就開始制定計劃,要通過“研究、宣傳和法律法規”來轉變大眾對於糖類的印象。因為當時的研究開始把高糖飲食習慣與心臟病高發聯系起來,為了降低不良影響,糖業協會下了一盤大棋。

這些年里,美國健康部門一直建議美國人限制脂肪攝入,因此不少美國人選擇了低脂高糖的食品來替代高脂肪食品。現在也有專家認為,這種轉向實際上加速了美國的肥胖危機。而且在政府的營養攝入建議里,飽和脂肪被塑造成了心血管疾病的元兇,糖類則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能量來源,充其量只會導致蛀牙。

近年來,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代表的一些權威機構也開始把糖類列為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兇手。至少飽和脂肪和高糖食品飲料都是風險因素,沒有明顯的主次關系。

盡管事件本身已經是陳年舊事,但最近不乏類似報道,食品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仍舊時不時把手伸向營養學研究。

去年就有媒體報道了世界最大的含糖飲料制造商可口可樂公司每年資助科研人員幾百萬美元,讓他們在研究中盡量減少糖分與肥胖的關系,以減低人們喝飲料時候的顧慮。無獨有偶,美國還有糖果制造商資助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吃糖的兒童的體重比不吃糖的兒童更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43

羅家寶入稟逐半世紀攤檔

1 : GS(14)@2011-04-28 22:48: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8&sec_id=4104&art_id=15206407

契女又指,個多月前曾有工人在檔口對開鑿開一個洞,報警後便有人即時填回地洞。該舖最近有工人架起棚架裝修,但又不見工人開工。涉案舖位位於弼街 49號及通菜街 175A號,面積約 800方呎,由資深投資者羅家寶名下嘉亨泰有限公司,於 09年 10月以 5,680萬元買入。原業主於 40年前以 6萬元買入,勁賺 946賠。去年有報道指,羅打算以 7,000萬元放售舖位。原告在入禀狀指羅的檔口佔用其舖位外牆,譚的報檔則阻礙通道,現申請禁制令及要求索償。案件編號: HCA731及 732/11


看文找錯字
2 : 拔刺者(4132)@2011-04-28 22:53:55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8&sec_id=4104&art_id=15206407 契女又指,個多月前曾有工人在檔口對開鑿開一個洞,報警後便有人即時填回地洞。該舖最近有工人架起棚架裝修,但又不見工人開工。涉案舖位位於弼街 49號及通菜街 175A號,面積約 800方呎,由資深投資者羅家寶名下嘉亨泰有限公司,於 09年 10月以 5,680萬元買入。原業主於 40年前以 6萬元買入,勁賺 946賠。去年有報道指,羅打算以 7,000萬元放售舖位。原告在入禀狀指羅的檔口佔用其舖位外牆,譚的報檔則阻礙通道,現申請禁制令及要求索償。案件編號: HCA731及 732/11 看文找錯字

3 : Wilbur(1931)@2011-04-29 10:08:33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8&sec_id=4104&art_id=15206407 契女又指,個多月前曾有工人在檔口對開鑿開一個洞,報警後便有人即時填回地洞。該舖最近有工人架起棚架裝修,但又不見工人開工。涉案舖位位於弼街 49號及通菜街 175A號,面積約 800方呎,由資深投資者羅家寶名下嘉亨泰有限公司,於 09年 10月以 5,680萬元買入。原業主於 40年前以 6萬元買入,勁賺 946賠。去年有報道指,羅打算以 7,000萬元放售舖位。原告在入禀狀指羅的檔口佔用其舖位外牆,譚的報檔則阻礙通道,現申請禁制令及要求索償。案件編號: HCA731及 732/11 看文找錯字


呢d咪係asset enhancement o羅

買個鋪番黎,踢走個檔口,鋪位即時升值,得左!
4 : 龍生(798)@2011-04-29 14:10:01

都唔易踢架....擺左50年, 呢的官司, 有得打....
5 : Wilbur(1931)@2011-04-29 14:52:49

4樓提及
都唔易踢架....擺左50年, 呢的官司, 有得打....


有錢人好多方法架ma

駛打官司架咩?

好在婆婆夠醒

叫左生果留名睇結果 smiley
6 : GS(14)@2011-04-29 22:50:38

2樓提及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8&sec_id=4104&art_id=15206407 契女又指,個多月前曾有工人在檔口對開鑿開一個洞,報警後便有人即時填回地洞。該舖最近有工人架起棚架裝修,但又不見工人開工。涉案舖位位於弼街 49號及通菜街 175A號,面積約 800方呎,由資深投資者羅家寶名下嘉亨泰有限公司,於 09年 10月以 5,680萬元買入。原業主於 40年前以 6萬元買入,勁賺 946賠。去年有報道指,羅打算以 7,000萬元放售舖位。原告在入禀狀指羅的檔口佔用其舖位外牆,譚的報檔則阻礙通道,現申請禁制令及要求索償。案件編號: HCA731及 732/11 看文找錯字


是囉
7 : GS(14)@2011-04-29 22:51:19

5樓提及
4樓提及
都唔易踢架....擺左50年, 呢的官司, 有得打....


有錢人好多方法架ma

駛打官司架咩?

好在婆婆夠醒

叫左生果留名睇結果 smiley


他好似唔只生果囉
8 : GS(14)@2011-05-04 21:35: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564&cat_id=7349337

案件速遞
小販申請法援抗羅家寶
2011年05月04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48

半世紀山頂屋仔 呎叫10萬

1 : GS(14)@2012-07-26 16:03: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26/News/ea_eaa1.htm


劉坤銘胞妹劉懿茵放售的布力徑16號屋,樓齡47年,為屋苑式洋房,故即使買家購入後亦不能獨立作重建之用。

今次以天價放售的布力徑16號大屋現已丟空,室內只有基本裝修。據區內代理指出,內櫳亦甚為殘舊。
【明報專訊】雖然近月超級豪宅成交疏落,但業主叫價卻毫不心軟。以往經常「零」放盤的城中名人聚居地山頂布力徑,近月有個別業主陸續放盤,放盤量達4個,屬近年罕見,其中最新放售的布力徑9號屋,叫價高達6億元,意向呎價超過9.2萬元。至於息影藝人羅霖「姑仔」劉懿茵持有的布力徑16號屋,雖為一幢樓齡達47年,兼為不可獨立重建的屋苑式洋房,仍以天價4.6億元放售,每方呎叫價接近10萬元水平,挑戰山頂普樂道洋房呎價9.6萬元之紀錄。
2 : GS(14)@2012-07-26 16:09: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26/News/ea_eaa2.htm
賭王家族 布力徑持兩屋
3 : Sunny^_^(11601)@2012-07-26 16:11:07

嘩!!!!!恨死人喇.
4 : GS(14)@2012-07-26 16:12:36

我就唔恨
5 : Sunny^_^(11601)@2012-07-26 16:14:17

十萬一呎喎...我現居7百幾呎...有成7千萬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07

成立逾半世紀 恒指的來龍去脈 周顯

1 : GS(14)@2014-08-08 17:22: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今天是慶祝恒生指數誕生50周年,有心水清者參看恒生指數網站的說法,說恒生指數並非成立於1964年,而只是以1964年7月31日作為100點的為基準,其實是在1969年才開始的。這好比現時代表香港地產市道的中原指數是在1999年設立的,但是其100點的基數卻以1997年的數據來作為標準。

仿美道指 原僅作內部參考

以上的兩種說法,不論恒指成立於1964年,抑或是在1969年,其實並不精確。實情是﹕恒生指數最初的成立,是僅供恒生銀行的高層作為內部參閱,因為何善衡等等恒生銀行高層,都很喜歡炒股票,所以便仿效美國的道指,制定了恒生指數,可是,並不對外公開或公布。

在那時,的確是以1964年來作為基準,但是恒生指數是在哪一年真正的出現,到了現在,所有有關人等皆已仙遊,恐怕誰也說不出一個答案來。

廣受歡迎 才向外發布

由於恒生指數大受歡迎,很多friends和客戶都問之來參考,所以在1969年11月24日,恒生銀行的高層才索性把這指數正式向外發布,當時的指數是150點。

這就是恒生指數的來龍去脈,所以,說它是成立於1964年,是不對的,說它成立於1969年,也是不對的。但它肯定是在這兩個時間的中間,卻是肯定的。

由此亦可以見得,看周顯大師的專欄,是多麼的增廣見聞,有益身心,令你腦活腎通,事業成功!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