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大廠因應︾送房送車優惠盡出 捧著錢四處招工找不到作業員?從台灣運過去!

2010-03-15  今周刊





當缺工延燒中國華東,科技大老接 續拋出回台設廠、打造無人工廠的話題,缺工不再是科技大老的煩惱,而是所有想進入科技業的求職人才,與所有科技業投資人都應該研讀的課題。

 

撰文‧賴筱凡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卻發生了一個大問題,讓多數電子業大老闆今年農曆過年都無法安心休假,那就是大陸缺工!

缺工的問題有多嚴重,從電子五哥給員工優惠出手越來越闊綽,就可以小見大。不僅仁寶年前就祭出抽汽車留人,年後為了獎勵績優員工;富士康更是大舉在山東省 煙台買下八百七十戶套房給績優員工,甚至連裝潢都有補助。

大陸缺工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在去年十月,電子業還在出貨旺季時已嗅出端倪,在電子業紛紛從沿海拉長戰線進內陸時,就已傳出這樣的耳語: 「現在華東缺工很嚴重,聽說華碩薪水開到一千三(百元人民幣),都找不到工人。」說這句話的,是一家老牌科技廠的執行長,以前當地勞工的月薪一個月是人民 幣八百元,去年卻已悄悄漲破人民幣千元大關,出現捧著錢還找不到工人的窘境。

工資漲價,相對稀釋營業利益率缺工的情況從每家科技公司年終尾牙必談缺工,甚至逼得鏡頭大廠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在法說會上說出重話:「大陸缺工問題嚴重, 不得不考慮將新的生產線和廠區移回台灣。」因為缺工,讓大立光空看訂單湧入,卻受限產能沒法接,最後比較低階的VGA(三十萬畫素)訂單只好拱手讓人。

但大立光並不是受到這波衝擊最嚴重的,因為從花旗環球證券的推估,大立光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達一八.一%,但同樣是零組件廠的可成、閎暉和新日 興的勞動成本比率卻更高,分別達二七%、二一.七%和一六.五%,未來只要大陸工資每調漲一○%,閎暉的營業利益率就會被稀釋一一.四%,可成也會有八% 的影響。

即使是營業利益率水準相近的NB代工廠與EMS(專業電子代工)廠,也難以避免受到衝擊。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廣達、仁寶、緯創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約是一%,鴻海也只有三%,但勞力需求明顯多很多的鴻海,在工資每調漲一○%,營益率可 能因此衝擊七%,甚至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明,最直接的是連EPS(每股稅後純益)都會減少一到九%不等。

缺工已經讓科技業從上到下都拉警報,因為缺工讓零組件出不了貨,就出現零組件缺料問題,缺料就讓零組件價格墊高,代工廠的毛利更堪憂,導致最後的終端產品 出貨都有問題。

光從高盛證券報告來看,五大NB代工廠的出貨預估向下修正○.四到○.六%不等,影響的是宏碁、惠普等品牌廠今年的NB一哥之爭。

以工引資,﹁拓荒﹂條件十分優渥這些數據乍看之下有些驚人,因為缺工不再是電子廠大老闆要煩惱的問題,就連每個大小投資人都跟著擔憂。然而,這次大陸出現 缺工不再是短暫的議題,而是結構問題,這也讓台灣廠商紛紛忙著找解決之道。

跟中國政府關係好的,就忙著打點關係,因為可能一通電話,就能獲得當地政府載來一車車的工人,解決訂單出不了貨的燃眉之急,但內地城市要開發,內地省市政 府張著「大西部拓荒」的旗子,他們開出的條件更優惠,「我們『以工引資』,來內地設廠,先保證給你工人,再談租稅優惠。」廣西北海市副市長彭鳴達豪邁地 說,因廣西北海是二線城市中唯一靠海的城市,是通往東協最近的出海口。

但是,沒門路的廠商怎麼辦?大陸找不到工人,那就從台灣運過去。這樣的趨勢令人跌破眼鏡,一位大陸台廠供應鏈的主管透露,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工人又搶手, 所以台廠開始從台灣找人,報到地點就直接設在大陸,食宿都由台廠負責。

只是這樣的情況聽在華碩人資副總張天寶耳裡,他笑了笑,「成本划得來嗎?」若把大陸勞工目前高漲到逼近人民幣兩千元的月薪,對比台灣作業員的月薪,確實有 成本差距,但當訂單出不了貨時,要賠的是更大筆的違約金,甚至是一家企業的商譽及來年的訂單,所以從台灣運工人到大陸上工的情況,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從求職網站上也能見微知著。過去在求職網站上,科技廠徵赴大陸工作的職缺,大部分都是主管階級,不管是工廠主管、業務主管也好,通篇都是主管階級的需求 為主。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打開求職網站,科技廠密密麻麻的職缺中,卻開始見到不少廠商在徵求作業員,職務需求直接挑明得到大陸工作,即使薪資不如以往赴陸主管 的高,卻成為求職市場的新活水,這樣的趨勢,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回台設廠,牽一髮動全身正因大陸勞動結構出現不均衡的問題,這也讓台灣的科技廠不得不開始思考解決之道。

最直接的就是調漲工資,只是調漲工資就得面臨成本增加問題,在每家科技廠紛紛舉行招工會之際,調漲工資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大廠口袋深,沒有資金後盾 的小廠,怎麼付得出高額工資?這也是為什麼年後抽機車、給高額加班費等五花八門挽留勞工的舉動一一出籠。

此外,沿海缺工問題更加快了電子廠內移的動作,在惠普率先進入重慶設廠後,鴻海、廣達、英業達跟著搶進,偉創力、光寶都是緊接著要前進重慶的廠商。

內陸城市擁有的勞力後盾與租稅優惠,比沿海城市的投報率更高,於是,重慶、武漢、瀋陽等內地大城市與二線城市開始遍地開花,成為吸引科技業搶進的新投資天 堂。

為了進可攻、退可守,早些年前進越南設廠的台廠,金融海嘯喊卡停工的,也開始復工建廠,就為了防範一旦缺工之火燒不盡,還有同樣勞動成本也低廉的越南可退 守。

而部分廠商也開始調動,降低勞動力吃緊的華東地區產能,而是把訂單轉到華南或是華北工廠,甚至考慮大規模自動化,降低勞動成本,讓缺工問題不再成為台廠出 不了貨的夢魘。

至於回台灣設廠,在林耀英疾呼產能擠爆了之下,也成為台商心裡解決缺工的一個選項。

同樣需要大量勞力的機殼廠可成,也漾起回台的新漣漪,「誰不想回來?大立光想回來設廠,我們也想回來啊,但是仁寶、廣達不回來,我們的客戶都在那裡,回得 來嗎?」可成發言系統說,在中國找工人從兩、三天補齊,變成要一周才能找到人,大陸自由人力市場明顯出了問題,所以,回台灣設廠也可以是一個選項。

一個缺工問題,讓世界工廠的光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快速開發下的隱憂,台灣科技廠要如何因應,則考驗著每位科技大老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5

富士康武汉涨薪招工3万 或冲击当地用工市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6/2199770.shtml

  每经记者 刘晓杰 发自武汉
趁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过年之机,饱受招人难困扰的用工大户富士康,再度开始为节后的“大招工”造势。昨日 (1月25日),富士康对外发布消息称,春节过后将在湖北全省范围内提薪招工不少于3万人。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富士康此举将会给当地同类企业带来较 大压力,不过招聘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最高月薪2800元招普工3万
昨日已进入春运第七天,湖北武汉各大客运站继续人满为患,大多是春节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也正是从昨天开始,富士康武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滚滚人流中设点进行现场宣传,目的只为年后正月初六即将到来的“抢人大战”预热。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农历春节过后,富士康武汉园区将会有多条新的台式电脑生产线和首批游戏机生产线启用。“保守估计,武汉园区还需招工不少于3万 人。”这是相关负责人公布的新员工需求规模。据招聘简章显示,新增的招工计划主要以基层作业员(普工)为主,“只要年满16周岁、具有初中及同等学历的应 往届毕业生或社会人员均可应聘。”
与此前被指 “所给薪酬缺乏竞争力”不同,富士康此番拿出了在湖北地区较为“给力”的数字:新进员工试用期及考核期月薪可达2200元,考核期满后最高可达2800元。
除了较为可观的薪酬,富士康还会在其他方面发力。据悉,从正月初五开始,这个昔日习惯了“被人求”的用工大佬将派出招募专员,分赴湖北各地市人才市场进行宣传招募,“对于武汉市外求职者,富士康将报销单趟来汉火(汽)车票。”
本土用工格局或受冲击
有公开资料显示,富士康将会在武汉主城区的东南方向建设一个流芳新镇,使富士康产业园区融入当地周边社会环境,其入驻规模将达10万人之多。“一旦富士康内迁到武汉的新项目全部开工,它将需要员工8万人左右”。
对富士康开出的春节后薪酬和招工规模,一位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这将会给武汉同类企业带来压力,很多企业给普工开不出这样的工资。”事实也正是如此,武汉企业目前给普工开出的月工资大多维 持在1500元左右。昨日,武汉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没有能力给出这样的薪酬。
“我们企业在两年前就已经遭遇了用工 荒。”武汉一知名服装企业人事部李经理告诉记者,“富士康一下子把普工工资提到2800元的标准,这肯定会对我们的招聘造成影响。”不过,上述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系统人士也表示,富士康拿出2800元月薪招普工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为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很多地方早就出现了用工荒 的问题。”昨日,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坦承,富士康的到来肯定会对湖北企业产生一定冲击,“企业不断提高员工待遇,这将是 未来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用工荒问题才能够彻底被解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8

增城余痛:「牛仔服之都」開春招工難

http://www.infzm.com/content/70242

勞工荒以及歐債危機,考驗著增城市新塘鎮這個中國乃至世界的「牛仔服之都」。春節後的製衣廠,缺工率達到70%。人才市場的外來工大幅度減少。

2011年6月,新塘鎮大敦村的本地治保隊員和上千外來打工者發生激烈衝突,此後的半年裡,當地政府開始試圖給予外來務工人員更多關懷。但事件造成的裂痕,尚需更多時間來彌合。

漫長冬天

依靠大量外來工而崛起的牛仔之都,如今卻深陷人力匱乏的困局。

增城市新塘鎮大敦村的這個冬天看起來要比2011年漫長。

已經是2012年的2月中旬了。守著冷清的廠房、蒙塵的機器、空白的賬單,熊於麗感到寒冬尚未遠去。

1月31日,大年初九,翔云服裝廠的老闆熊於麗放了一串鞭炮,期待著新年開店大吉。好運氣老早就來了。一張價值7萬元的訂單在2月上旬就拿到了手。

2月13日,已是春節後半個多月了,滿地的紅色爆竹碎屑早已在雨水的沖刷下褪色入泥,她卻發覺陷入了無法開工的尷尬:到現在,廠裡只招到兩個工人,還是親戚介紹來的小學徒,一條牛仔褲都沒做出來,7萬元的訂單打水漂了。

枯坐中,女老闆教會兩個小孩子「斗地主」。如此的「悠閒」,是熊於麗往年所不可想像的,2011年的這個時候,她已招到了二十多個工人,往俄羅斯賣了1萬多條褲子了。

蕭瑟的春天並不僅屬於她一人。2月13日下午2點,5公里外的增城市新塘鎮人才市場,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零星擺著20餘張小桌子,小老闆們在寫滿了招工廣告的黑板前發著呆,滿地儘是煙蒂、快餐盒、被隨意丟棄的宣傳單。

早在10年之前,新塘鎮就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到5年前,新塘鎮的牛仔衣褲產業佔到全國的50%左右,而大敦村就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0%以上。但現在,這一切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該進廠了,晚一天少賺一百塊啦!」俊捷服裝廠的董世龍焦灼地衝著觀望的人群喊,希望今天能帶幾個人回廠,他來新塘鎮人才市場招工已經十天了。但一 直沒有招到足夠的工人。他每天都要用金盃車拉十幾車的人去看廠,一天卻只能招到一兩個人。廠裡14個組的機器,如今只開動了4個組,缺工近200人,丟掉 了近七成的訂單。

儘管熟練工的工資已升至四五千元,不少老闆更是想盡辦法招攬員工,尤其是「長工」:設立工齡獎,工作滿半年每月獎勵50元;保證每月休息2至4天, 提供免費洗衣、水果派送;組織員工赴深圳、珠海旅遊,甚至組織集體相親……但足以媲美公司白領的待遇卻仍不足以吸引外來打工者,年初以來應者寥寥。

新塘鎮人才市場一名工作人員說,2008年起新塘就步入招工難的困境,2012年卻像墜入冰點:「常常是一個300人的工廠,只招到30人不到的工人。大部分工廠都缺工,缺工人數都在工廠可容納人數的一半以上,也有一半的工廠停產。」

大敦村是新塘鎮的第一大村,是全國最大的牛仔服生產地。缺工潮讓這個村子失卻了往日的繁忙。寬闊的六車道主幹道兩側,均是三四層樓的牛仔服工廠。已 過元宵節,幾乎全部工廠都開了門,深藍、深黑、淺灰等各色布料堆滿一樓的倉庫。整條長街安靜而冷清,寥寥數個開工的工廠裡,也很少能見到年輕人,只有十餘 個中年婦女坐在小凳上,沉默地剪著線頭,甚至還有頭已花白、年過六旬的老婦。

沿街九成的工廠門前,都掛著招聘的小黑板。記者隨機走訪了大敦村近150家製衣廠,調查顯示:無論工廠大小,缺工均在70%以上,少則10至20人,多則100餘人。依靠大量外來工而崛起的牛仔之都,如今卻深陷人力匱乏的困局。

「2011年也難,但元宵節過後起碼能招滿七成的工人,能保障大半的機器開著。」董世龍說,「不會像2012年這樣大家都吃不飽飯。」

「人心散了,不熱鬧啦。」在大敦村已居住了十餘年的肖海燕說。她在大敦村隆家福超市附近有一棟三層樓房用於出租,以往居住著200餘人的樓房,2012年年初只有不到100人了。無奈下,她將三分之一的房間改造成臨時旅館,一天十元錢,但入住率仍只有三成左右。

樓下專為外地人服務的達州菜館,2012年1月的營業額也下降了一半,老闆劉達明只能跑到東莞,為那裡的工廠提供盒飯派送,依靠每天做四五百個7元盒飯,艱難撐過這段蕭條歲月。

每到夜晚十一點,絕大多數工廠就早早關了門,整個大敦村隨之陷入沉寂。

「回不到過去了……」一名工廠老闆向記者感慨,如果是2004年前後,走入這個牛仔村,會見到每個工廠裡都是滿滿的年輕人相伴著轟鳴的機器徹夜不眠,那是大敦村最繁華的時候,「就像一個牛仔服的海洋」。

「2012年的人回來得尤其少。」新塘鎮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鐘梅芳估計,相較2011年同期,年初居住大敦的外來人口要減少了20%左右。

過去,大敦村近8萬名外來工如候鳥一般,每年春節回到家鄉,正月十五前後陸續返歸。但2012年元宵節早已過去,卻有近萬名打工者偏離遷徙的路線,選擇了遠離大敦。

傷口在癒合,但需要時間

外來工們說不清2012年大敦村的外來工減少,是不是和2011年的衝突有關,但老鄉,的確是比2011年少多了。

工人們都去哪裡了呢?

作為每日穿梭於新塘大街小巷的摩的司機,黃喜明最先感受到寒潮的來臨。他明顯感覺到新年以來,自己從汽車客運站拉到的打工仔少了,來看貨的老闆也少了——這個月,他的收入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面對著滿街的招聘廣告,28歲的工人劉紅兵陷入了矛盾:是該返回家鄉,還是留守大敦?

劉紅兵的大哥劉建林,選擇了返回故鄉四川,大哥的理由很充足:「家鄉更溫暖,不會被瞧不起,不容易受欺負。」在廣元市的一家製衣廠工作,他每月工資 3000元。劉紅兵則對回鄉有些恐懼:「出門十多年了,習慣了,對那個家是有點陌生的。」劉紅兵最終選擇了留在大敦。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並沒有因為 2011年增城的「6·11事件」,而覺得呆在那裡不安全。

但在多位外來工的眼裡,增城事件畢竟像一把刀在這裡劃下了傷口。他們說不清2012年大敦村的外來工減少,是不是和2011年的衝突有關,但老鄉們,的確是比2011年少多了。

增城事件後,政府割掉了治安隊這個令人生厭的「盲腸」,而未曾化解橫亙在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的鴻溝。

外來工無法享受本地人繳納45元即可享受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也很難讓子女進入設施完備的大敦學校就讀。秦子勇的三個侄子侄女,必須每天搭乘校車,到東莞私立學校上學,每人每學期的學雜費需2000至3000元。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博士生汪廣龍在2011年10月赴大敦調研。他發覺大敦村內幾乎家家戶戶都換了新鎖,且不止一把。而大敦治安隊被取 締後,外地人也從不敢越界,極少進入大敦村內,只在沿街廠區及生活區內活動。雙方均墨守著多年來業已形成的封閉隔絕的交往規則。

多名四川外來工告訴汪廣龍, 2012年7月,大敦本地人組織了一個「保衛家園」的活動,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本地人,提著鋼管巡邏,禁止外地人在東江江畔玩耍。那是因為「江邊一群一群的四川人總在打牌,吵吵鬧鬧的」。

現在,由於原有的治安隊被取締,村民們甚至抱怨村裡的治安變差了,特別是偷盜事件明顯增多。一名大敦村民的家中被盜,他一口認定這是外地人所為,理由是小偷竟然用十多條牛仔褲結成繩梯用於攀爬,「只有外地人才會在牛仔服工廠打工。」

流洲島是大敦村村民種植龍眼、香蕉的地方,常有人前去偷盜。至今,大敦村旁的渡口,仍懸掛著村委會立下的一塊公告牌:「各村民外來人員,本渡是為村民方便過海耕作,非營業性。為防村民農作物被偷竊……經村決定,外來人員一律不准過渡。」

2011年9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豔玲曾受增城市政府委託,就增城事件發生機制進行調研。她發現,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速度的斷裂、政府管理質量與市場改革規模的斷裂是矛盾的根源。

在何豔玲看來,大敦村本地人與外來工之間的問題,並非是矛盾與衝突,而是誤解與隔膜。「這是長期的制度設計所導致的,需要從根本上調整。我們需要去反思在大量人口湧入及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鄉村治理。」

逃離者

對企業家而言,受困於歐債金融危機的影響,2012年年初的訂單更是下降了30%。但縮水後的訂單,卻招不到足夠的工人來完成。

等候了數日仍然招不到足夠的工人,劉亞平決定撤了。2月13日,以一半的價格賤賣掉二十餘萬的機器,支付完僅有的5個工人的工資及廠房租金後,他關掉了已操勞8年的製衣廠。

「真的很累了。」劉亞平帶著滿心不甘與沮喪。

在他看來,招工難只是推倒自己的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訂單不穩定、原材料漲價、管理混亂及低級的產業模式,早已讓這個小廠步履維艱。

這並不是唯一倒霉的工廠。新塘商會會長湛學駒介紹,2012年以來整個新塘已有十餘家牛仔服工廠倒閉,近百家無牌無證的家庭作坊被政府查封,更多難 以計數的小工廠,則走在負債連連的崩潰邊緣。新塘這個聲名顯赫的牛仔之都,源於產業自身積弊及環境動盪,在2012年春天迎來了最為刺骨的一陣寒風。

牛仔服曾是新塘的驕傲所在。上世紀80年代,大敦村民還過著種植香蕉、甘蔗的農耕日子,一個港商來此辦起了首家牛仔服製衣廠。隨後十餘年,這裡的廠 房如熱帶森林一般湧出。目前,新塘已有牛仔服生產及配套企業四千餘家,年產值超過200億元,全球每銷售三條牛仔褲,就有一條來自新塘。80%外來工均從 事牛仔服生產的大敦村,也成為聞名的「中國牛仔第一村」。

但這個春天,前所未有的挑戰來了。

一方面,日益高漲的原材料價格,困擾著工廠老闆。質量好些的棉紗從幾年前的每噸1萬多元,上漲至如今的每噸3萬多元。這讓零散、弱小的牛仔服工廠在危機到來時,顯得愈發弱不禁風。

如今,受困於勞工荒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六成產品銷往國外的新塘牛仔服行業早已風雨飄搖,2012年年初的訂單更是下降了30%,利潤也下降至不到5%,這意味著生產一條牛仔褲甚至賺不到一塊錢。

在大的經濟背景下,嚴重縮水的訂單,卻因為招不到工而難以完成。「車間裡僅有1/5的機器在運作,整個廠現在就像個踉蹌的跛子。更要命的是,工廠已經連續三個月負債運行了,每個月一開門就損失5萬塊。」國力製衣廠老闆傅余明說,「現在只有早死與晚死的選擇了。」

當地最大的牛仔服交易市場——新塘服裝商貿城客服專員鐘璐霞告訴記者,受困於生產的慘淡,該商貿城也陷入了無貨可賣的尷尬,目前一棟樓近1400間商舖,僅有40%開門營業。生意冷清,不少店主打起了麻將。只有遠處停放著的近10輛重型卡車,讓人能想見往日的繁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5

iPhone 5訂單下滑 富士康停止在大陸招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313

受iPhone 5訂單下滑影響,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工廠富士康停止在中國大陸的所有招工計劃。

自從2009年經濟形勢惡化以來,富士康還是首次採取全國規模的停招措施。這暗示蘋果產品的需求可能在降低,對蘋果的股價形成一定壓力。

富士康公司新聞發言人劉坤表示:「目前,富士康中國大陸工廠都沒有招聘計劃。」

富士康人力資源部、地方政府及合作夥伴也透露,本週二開始陸續接到通知稱至少在3月底之前,富士康將停止在中國內地招工,主要原因是iPhone 5訂單下滑

富士康還稱,停止招工與iPhone 5需求下滑無關

截至發稿,蘋果公司尚未對此作出回應。蘋果CEO庫克上週曾稱,iPhone的需求尚未達到峰值。庫克說:「蘋果的詞典裡沒有『極限』這個詞……我認為智能手機市場絕對值得期待,這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市場。」

FT援引山東的外部招聘人員張先生的評論稱,富士康的招工需求已經是2009年以來最低。2009年時,富士康在全國的員工總數為80萬人,但在去年iPhone 5上市前,員工總數一度飆升至120萬。

工人在富士康的平均工齡為13個月,這意味著停止招工1個月可能意味著員工減少數萬人。

招聘機構表示,富士康在深圳製造iPhone和iPad的生產線已經停止招工,該工廠的員工數量超過20萬。位於鄭州的擁有20萬人的iPhone生產線也已停止招工。另外,成都、太原的富士康工廠也已全部停止招工。

考慮到春節過後正直農民工跳槽的高峰,此次停止招工的影響可能會比平時要大。儘管發言人劉坤稱97%的富士康員工都已在年後回到工作崗位,但太原工廠人力資源部卻表示,還有幾乎三分之一的工人尚未到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