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春雨醫生:國內Mhealth概念拓荒者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2/226081.html

大屏幕上閃出一張照片:一個漂亮的女孩抱著一隻小狗,美好、淡然,沒有痛苦。這是創業邦主辦的創新中國DEMO CHINA2012北京分賽的現場,正在進行項目展示的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CEO張銳。他告訴在場的觀眾和評委:「屏幕上的女孩是我的愛人和她的小 狗。她遺傳了迄今為止在醫學領域還沒有根治的疾病,叫偏頭痛。偏頭痛的時候大概有5至10個小時待在床上,不能做任何工作。每當這個時候,她覺得她的生命 彷彿比別人少了一些。我聽到這裡很心痛,應該有這樣一個公司,有這樣一個產品,幫助人們延長他們的時間,減少在病床上的時間。」這就是張銳當初開發春雨掌 上醫生這款應用的初衷。

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以mhealth(即Mobile Health)為業務方向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主要提供用戶「自診+問診」兩大功能。據張銳介紹,該公司第一款手機客戶端於2011年11月份上線至今5個月時間,已經取得了180萬的下載量,每天用 戶日活躍量五萬左右,日問診量600個。目前已發佈了iphone、ipad及android三個版本,目前已開設婦科和兒科兩個專業科室的在線問診服 務。

健康醫療應用是錢多人少的領域

春雨醫生公關總監畢磊介紹了他們開發這款應用的具體考慮,首先非常看好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它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擺脫傳統的移動客戶端,可以直達用戶,這是技術上的很大的革新。

其次公司在選擇項目上用的是反向的思維模式,首先認為社交不能做,因為這個領域的運營成本非常的高,小企業沒有很強的資金上的優勢,所以在推廣上沒 有優勢。而遊戲又是一個競爭非常積累的領域,產品的週期非常的短,疊代非常的快。最後鎖定了教育和醫療這兩個領域,經過調查發現醫療健康這個領域做的人很 少,而且沒有做的比較大的公司。用畢磊的話講這是一個「錢多人少」的領域,所以選擇了這個競爭小、前景光明的領域。

高門檻APP:專業化的隊伍和服務

春雨醫生的專家團隊要求很高,在級別上要達到主任或副主任醫生以上的級別才可以,而3甲級醫院的醫生要具備5年以上的臨床經驗,或是博士以上學歷。 在與專家交流方式上,目前有三種方式,即圖片、文字、語音,用戶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來和醫生進行在線問診,全科醫生的免費問診保證在30分鐘內回答,通 常情況下第一個回答會在5分鐘之內就有回覆。

「免費+收費」的雙重模式

春雨醫生公關總監畢磊介紹說,目前移動醫療健康這個領域國內基本上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所以從整個領域的切入點上看還算是獨闢蹊徑的。其次為了保證 用戶可以很精確的查詢到相關病理的數據,公司在自己的數據庫的基礎上嵌入了美國FDA40萬樣本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可以查到美國近五年來此種病在美國是 怎麼醫治的,是用什麼藥物醫治的等詳細信息,這些診斷的信息可以很好的幫助用戶進行前期的病症深入瞭解。據其稱,這個數據庫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個機構 引用過。

除此之外,春雨掌上醫生還結合了現在非常流行的LBS功能,用戶可搜索到附近離自己最近的醫院、藥店及醫療服務機構,用戶可以非常方面及時的查詢自己所需的信息。

目前公司的首要任務是積聚廣泛的用戶量,在商業模式方面,春雨掌上醫生採取「免費+收費」的雙重模式,但是每天會有200個免費線上問診,超過數量 則通過增值收費的方式滿足用戶個性化和進階的問診需求。但是絕不會採取和醫生分成模式,他認為分成模式做不大。醫療和健康領域最有錢的是藥廠,公司會將採 集到數據進行處理,提供給藥廠、藥店、醫院,這才是商業價值的最大來源。張銳強調,春雨掌上醫生是一家數據的公司,不做掌上醫院,公司會像淘寶那樣做一個 平台,這個平台上可以像包括營養師、美容師、

與PC端相比Mhealth的優勢

移動互聯網才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與傳統的PC端相比,Mhealthd 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球共有1億手機用戶,超過PC用戶量。「春雨掌上醫生堅決不會做PC端。移動端有很多東西是PC端無所比擬的。

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關聯有兩點,一是互聯網,整個地球是人類的大腦,每台PC和手機都是大腦裡的一個神經元,互聯網是連接神經元的通路。另一個關聯是用戶,PC用戶是成長起來的,移動的用戶是PC互聯網用戶移民移過來的。

第二,及時的在線問診服務。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在線交流,在傳統的PC醫療健康領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病人問診時醫生不在,醫生回答時病人不在。常常是問答過程沒有結束,病人的病已經治癒了。春雨醫生希望徹底克服這方面的壁壘。

第三,巨量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不同,所有人拿著手機進行數據交換,結點數量變多,存在巨量的數據傳輸。

不擔心被抄襲

CEO張銳表示:「開拓這個市場,沒有競爭對手。對於這個領域來說,不是競爭對手,是友軍,是競爭夥伴,我們這個市場現在還是太少。」

和友軍相比,優勢在哪裡?張銳說:「對於我們來說,巨大的優勢我們是一個互聯網公司,而目前在做很多的血統是醫療的血統。我們的團隊以前很多都是網易的,基因是互聯網很重的基因。具體的優勢在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處理。」

目前春雨掌上醫生花費最大的地方在線下的資源上,春雨掌上醫生新客戶端正進行「您希望開設的博士診所」投票調查,將按用戶需求引入三甲醫院醫生,增設醫療科的博士診所服務。

春雨還將陸續發佈針對不同人群的多款mhealth方向的移動客戶端產品,例如養生、減肥、營養等領域的移動客戶端產品。並且計劃推出藥店搜索比價功能,以及與有資質的藥店合作,用戶可直接通過春雨掌上醫生搜索藥店、比較藥價、下單買藥。

據資料顯示,在2010年美國最值得投資的10個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中,mhealth公司佔有3席,其中zocdoc、drchrono的融資金額都超過千萬美金。今年公司計劃年底前達到一千萬的下載量,活躍用戶達到20萬。

創始人檔案:

CEO張銳:

資深媒體人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原網易副總編輯、《新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北京體育大學新聞教研室主任。網易公開課和網易新聞客戶端負責人。

公司名片

公司名稱: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銳

成立於:2011年11月

團隊規模:26人

融資規模:獲得藍馳創投的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投資人點評:

創新中國北京分賽評委:

我覺得現在國內老齡化很快,國內對醫藥的知識的需求成長速度非常快,我覺得貴公司在一個非常好的產業裡,這明顯看得到的。上線五個月就那麼多的使用 者。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贏者通吃的產業,都有自己的垂直的應用的地方。我覺得你們做得很好,可能一些很細的東西不好在這裡問了,但你們做得不錯,很明顯的看 到在市場上的成長。

風和投資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炯:

我覺得這是我今天看到最好的項目。

起點創投創始合夥人查立:

補充一點,現在很多人覺得互聯網公司很厲害,延伸到移動互聯網變成大網,可能性很小。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移動互聯網上,不要管網站的東西,把他做成最好,我覺得你也是我今天看到最好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6

拓荒者 黎智英


2013-09-19  NM
 
 

 

「Don't mess with the lions!」健激昂地說出當時年輕知識分子的風雲氣概。當時那群年輕人求知的熱忱,浸淫西方文化的洗禮非常自豪,喚發起了他們勇猛如獅子般的器宇。大時代當前,他們大無畏,膽敢乘風破浪!這是屬於他們的大時代,他們都知道,雖然他們一無所有,除了那顆拓荒者的心。但這已足夠了,因為他們已宣示了將來的世界。

我第一天往雪廠街的美國圖書館就坐在健的旁邊。我問他貴姓,他說他叫Ken,這裡的人都叫他健。之後我們約定六點到,我經常在中環五點下班就提早來看書,看些美國報紙雜誌,到健來了互相看些東西,借還些書籍,就到附近大牌檔消夜。消夜時談的都是看書的事和一些歐美國家的時事。我們都看圖書館裡不同的報紙、雜誌,雖然主要是美國的,我們知道許多外國發生的事情,這些消息是我們追求知識、追求西化的部分,也是我們這幫常駐圖書館看書的人的話題。我和健每星期有兩晚約在圖書館見面,見面前我們都不吃東西,下班就趕來急着看書,等到消夜時間便大吃大喝。

健長得高,身材瘦削,一頭長黑髮,講話時偶爾撥一撥,頭輕輕往後稍稍揚一揚,神態盡是書卷氣。漆黑粗眉下兩隻閃亮的大眼睛,靦覥含蓄薄薄的口唇,配上高高令人矚目的鼻子形成尷尬的神情,掩隱着他真摯的笑容。他有點神秘,他永不說出自己住在哪裡,也不告訴你工作的性質和地方,只知道他家人搬到香港前是在大陸做官的。他不講他的家人,你都看得出是曾經風光過的落難書香世家。健沒錢打扮,穿的都是普通的粗布衣服,卻穿得有品味有體面,這不僅是書香幾代的修養,還有曾經是大家族的尊嚴。他聰明剔透,充滿熱情,目標明顯,相信自己遲早名成利就,而旁邊的朋友也相信他會。這瘦削的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知識分子,勇往直前,真像頭獅子。獅子卻沒有他予人的神秘感。他不僅是隻獅子,還是個傳奇,傳奇才神秘。這是個傳奇的年代。到圖書館看書是我們那個年代不少年輕人每天的活動,就像今日年輕人往健身室做運動一樣是daily routine。造成往圖書館看書成了熱潮,是因為當時年輕人的求知慾強,和英文的書籍又太貴供應也太少,物以罕為貴,人們追求知識便更心切了。不少是從大陸逃難到香港的年輕知識分子,他們都想盡量接觸英文,融入西方文化,從中找生計的出路。

香港是個當時大陸對外貿易的唯一窗口,學會英文,精通西方文化,不僅是條生路,對那些知識分子更是自我翻身的機會,而且是融入、轉化到另一身份的歷程。有了西化的薰陶,經過了西方文化的洗禮,學會了西方價值觀的思維,做事的方法,你便是那時代的精英,你便是走在時代的前線。中國淪陷造成的難民潮創造了香港後來的奇跡,就是因為這一批批帶着冒險家精神,逃離大陸到香港的難民,懷着拼勁,決心在香港再創家園。那是個充滿拓荒者can-do精神的文化氣氛,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時代。那是我們吸收知識的時候,只知吸收,似懂非懂,見解仍模糊。可是健已有了自己的分析,自己對事物的見解。我們仍在瞎子摸象的時候,他似乎已窺見了全豹,非同小可!他很有說服力,但他卻一定要你被說服了他才罷休,真使人氣喘。他就是這樣competitive。在中環做事兼讀夜校兩年後,他考進中文大學,讀了兩年就畢業,然後到銀行做事,幾年間他已是深水埗分行經理。雖是間細小的分行,但這些年輕人卻充滿機會和希望,呈現了當時的蓬勃與繁榮。看見健的身影,見證了那時代的傳奇,那是個傳奇的時代,很多人都是傳奇。

健帶我參加不少文化聚會,都是些有錢人贊助的,或在他們家裡舉行的,我們見面時間愈來愈多,最後我們幾乎每晚約在一起晚飯。我們熟稔到有兩次他妹妹梅也出來跟我們一起吃飯。第一次見面是她剛從大陸來港,我們約了在Jimmy's Kitchen吃飯。我和健和梅三人坐在角落的位置,她穿着白色襯衫,不施脂粉,臉色嫩白透紅,非常性感清秀,牆上唯一的燈光剛好從她頭頂照下,讓我看到她的胸脯在透明的衫影下慄動,弄得我心猿意馬,獵心頻動。她是個尤物,再望住她我會出醜,想到這裡我嚇怕了,不敢再正面望她一眼。她的確是個尤物,血氣方剛的我不敢看也看了好幾眼,印象深刻。但她是好友的妹妹,怎好意思胡思亂想!她漂亮,騷氣洋溢,是個你見了馬上想捉上床的女人,血氣方剛的我當時就是這樣想。拓荒者都有濃厚的冒險精神,熱烈的情操,對女人猶如對事業,一發不可收拾,望多一兩眼好友的妻女,一有不謹慎:南無阿彌陀佛!淫人妻女罪孽大,懺悔也太遲。出來行,你預咗危機四伏,知道有些地方是絕對不能受魔鬼引誘的。

健進大學那年他弟弟也上大學,他們都忙着,我和健少了見面。一製衣廠老闆請我到尖沙咀樂宮戲院樓上的仙樂斯舞廳跳舞,坐在老闆旁邊的漂亮舞女,坐下來看見我馬上起身要走,我卻馬上認出她是梅,叫了她一聲。既然被認出了,她便馬上悠然地再坐下來,紅着臉望着我在微笑。老闆知道我們認識,叫她轉坐到我身邊。坐下來不到五分鐘我們便做了個協定:我們在這裡見面的事不能對任何人說,以後我來找她不用我買鐘跟我出街。她說,既然是朋友,她樂意跟我在一起,她說做了這行斷絕了所有朋友,今天既然碰着就要珍惜這唯一拾回的友誼。我後來常常去找她。這樣漂亮的女人實在迷人,在那拓荒的時代,尤其浪漫。這女人為了兩位哥哥上大學撐起頭家,頂天立地,她的性感亮起殉道者的浪漫,給予男人征服者的虛榮感!她是真正的拓荒者,我們都屬於那彩虹的年代。梅的犧牲播下的種子後來長出燦爛的花,豐碩的果實。她嫁了個餅家第二代老闆,有少奶奶不做,做了個一呼百應的事頭婆,為家族的傳統生意發揚光大。健在美國成了非常成功的銀行家,退休後在大學教書。他弟弟現在仍是美國一所大學的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40

「東方財富網」創始人其實:從證券分析師到互聯網金融拓荒者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21
很多人都覺得「其實」這個名字,應該有某些特定的含義。

其實,很簡單,「我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在期貨公司,當時會發表一些期市文章,所以就取期市之諧音『其實』為筆名,習慣了就一直用著。如果硬要問我有什麼特別含義,那就是與英文『choose(選擇)』音相近,這也是我後來才想到的」。

面對面坐著的這位70後創業家——東方財富網創始人其實,低調,實在。用其實自己的話來說,「我的性格還有些內向,不是很願意拋頭露面。」這讓人很難將其與「第一代股評家」、「著名證券分析師」、「A股首家網絡門戶掌門人」、「互聯網金融拓荒者」等各種「高調」的頭銜對應起來。

但正是這樣的「難以想像」,也讓其實的創業故事更具傳奇色彩。
「做自己喜歡的事」

其實的這一路「傳奇」,都是從「做自己喜歡的事」起步的。

其實,原名沈軍,1970年出生於上海。199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拿的是工科學士學位,卻因為大學時代就開啟的股民生涯,而且是伴隨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國內最早的一批股民,與資本市場結下不解之緣。

畢業後的其實,擔任過期貨公司研究員,因工作需要,在《上海證券報》等媒體上發表期貨文章,開始有了「其實」這個筆名。而後,因為更喜歡研究股市,就慢慢轉了方向。從1996年參與創辦上海世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到次年又創辦了上海第一家證券類專門學校「世基證券培訓學校」。同年還與四川日報合辦了《四川金融投資報》證券版,發行量居然達到了百萬份。

1998年,其實成為國內第一批註冊證券分析師,他的名字與股評文章,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財經報紙上,也頻繁地成為電視台、廣播台的座上賓。一時間名聲大噪。

可其實並不十分在乎名利,反而覺得被「名人」兩個字所束縛了,讓自己少了自由和自在。恰逢2001年,許小年教授拋出「千點論」,「我比較認同這一觀點,股市行情不好了,人們對股評的興趣自然沒那麼大」,於是,其實藉機做了個決定,「淡出」人們的視線,去做自己更想做的事。「那一年,正是中國寬帶、互聯網開始慢慢普及的一年。」

五年寫下商業傳奇
其實說,自己對互聯網的喜好和研究不亞於股市。

選擇從股評家的舞台上「淡出」,性格內斂的其實,只是想要找一個不需要拋頭露面就可以與更多投資者交流的平台。互聯網正是他所尋求的答案。

2005年,其實帶領創業團隊在上海創辦了東方財富網,開始躋身於網絡財經信息服務業行列。但在這個圈子裡,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的財經頻道發展已久,和訊、金融界、證券之星三大財經網站也已確立各自的行業地位。東方財富網只是一個後來者。

但其實並不懼怕競爭,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經歷了多年熊市,很多財經頻道或專業網站支撐到這個時候,部分開始收縮業務,這反而給了我們一個較大的拓展空間。」其實很謙虛。但東方財富網的成功,更在於持續不斷的創新。

2006年1月,「股吧」上線,一戰成名。「讓大家告訴大家」,其實找到了自己的思路,他要打造一個具有Web2.0特徵、不出家門的平台,讓更多的投資者通過這一平台自由溝通。以網絡社區和財經信息集聚了大量用戶之後,其實把業務拓展到金融數據服務領域,後又創辦「天天基金網」,並申請了基金銷售牌照,做起第三方基金銷售網絡平台。「互聯網思維,就是要緊跟市場的需求去創造新模式。」其實說。

截至2007年底,網站日均訪問用戶超過2000萬,日均頁面瀏覽量超過2.5億,東方財富網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訪問量最大、用戶粘性最高的財經門戶網站。2010年3月19日,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市創業板,成為A股首家網絡門戶。聚光燈再次落在其實身上,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亮」:東方財富網短短五年寫下的商業傳奇,對其實個人而言,也是一次從股評家到企業家的完美轉型。

互聯網金融拓荒者
創業故事到這裡,已經完美了。但其實仍說,自己是一個創業者,東方財富網仍有很多創業故事要續寫。「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誰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有多大。」

聊起「互聯網金融」這一話題:很多人把2013年當作「互聯網金融元年」,因為這一年BAT來了,馬云的一個「餘額寶」基金,就攪得市場沸沸揚揚。包括其實在內,互聯網金融領域那些更早的拓荒者們,似乎被忽視了。

對此,其實卻很坦然:「互聯網在很多行業領域,市場蛋糕先到先得,不少已經出現壟斷,唯獨金融行業不會有壟斷,因為其專業性,而且專業的人的因素在其中有著很強大的影響力。」

就東方財富網而言,不僅擁有一支強大的財經研究隊伍,同時其基金銷售團隊也有著多年積累的豐富的市場經驗。目前,在天天基金網上平台銷售的基金產品,已經佔到所有基金產品的90%以上。今年一季度,該平台上的基金銷售額達到380多億元。

馬云可以面向大眾需求把「餘額寶」這一個產品做得很大;但其實更願意在其專業領域,面向不同層次的專業需求,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耕耘他的互聯網金融田地。下一步,其實最想做的是什麼?「自己做基金,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收購一家基金公司或是自己成立一家,都有可能。」其實堅信,東方財富互聯網金融一定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93

柬埔寨的中國拓荒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820.html

6月7日上午9時,地表溫度已經超過了35攝氏度,身著正裝的賓客在廣場的椅子上正襟危坐。

主席臺上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聲音洪亮,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腳下這片園區的特殊之處、自己與這片園區的淵源,以及對它未來的期許。

這里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這個東南亞國家比照中國此前走過的道路,建立起特區以期實現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型。

8年前,中國江蘇企業紅豆集團在此落地生根,從荒草灌木中蹚出一片園區,成為西哈努克港名副其實的“大東家”,也為這個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帶來了商機。

當然,這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在園區中,有時想找個熟練的工人都很困難,紡織女工往往腳上的泥還沒擦幹凈,就開始踩起了縫紉機腳踏板。

作為柬埔寨的拓荒者,紅豆集團和入駐的中國企業一道,正在見證一個國家的經濟大轉型。

拓荒柬埔寨8年

三面環繞著低矮的丘陵,一面朝向美國援建的四號公路,中間一片開闊的近12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SSEZ)。

特區以公司的形式運作,全稱是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有限公司(下稱“西港特區”),由紅豆集團牽頭,與柬埔寨國際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資運營,前者處於控股地位。

2007年紅豆集團開始考察西哈努克港,成立合資公司後於2008年開始洽談收購土地。西港特區總經理戴月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西港特區對腳下的土地擁有完全的產權。柬埔寨政府亦放權給西港特區,後者在完成通水通電土地平整公共辦公區域建設後,開始向中國企業拋出繡球,吸引其落地於特區之內。

2016年6月份,恰逢第100家企業落地,西港特區邀請洪森出席慶典。據西港特區管理人員介紹,特區較柬埔寨其他地區特別之處在於其進出口關稅的減免,且內部集中了企業所需的進出口業務“一站式”服務,為入區企業提供投資申請、登記註冊、報關、商檢、核發原產地證明等服務。

不過,在園區的早期土地購買和實際建設中,地方政府則采取了放養的政策:既不幹預也不約束。

“剛來這里時,無水、無電、無路,幾乎百分之百被無經濟價值的雜草和灌木林所覆蓋,地勢高低落差達70米。”戴月娥回想起8年前踏足當地時的情景不免唏噓。

彼時為了勘察土地,前面需要有人揮舞砍刀斬斷灌木才能通過。這些土地是當地農民所有,公司與農民一家一戶談土地購買協議,“這塊土地是以100多份土地產權證拼湊起來的”。

即便是在今天,這塊11.13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未完全可供入駐企業使用,其中已經完成“五通一平”的5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著入駐的100余家企業。

勞動力易買,熟練工難求

入駐園區的100多家企業中,中國企業居多,達到87家,以輕工業為主。

在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優勢的企業,在柬埔寨重新找到了盈利點。單工資一項,便可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節約大筆的開支。在西港特區剛剛建設的時期,也即8年前,當地的工人工資每天僅相當於8元人民幣,月工資240元人民幣左右。

即便柬埔寨工人工資連年上漲,仍較中國地區的工資水平低一截。據入駐西港特區的鑫達順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範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地工人工資加上相應的福利,所有打包支出月均約200美元。以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計算,柬埔寨普通紡織工人的月工資在1300元人民幣左右。

而柬埔寨整體人均收入更低一些。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柬埔寨2014年的人均收入為1084美元,月均約90美元。

盡管勞動力成本低廉,但對中國企業來說美中不足的是,柬埔寨的工人並不像中國本土工人那樣已經經過工業化訓練。

在每月的10日,西港特區定期招聘員工,大多數應聘者是周邊農民。一位入駐園區的企業經理笑稱柬埔寨工人工作“很慢”,往往兩位柬埔寨工人的工作效率僅相當於中國國內一位工人的水平。

這可能與當地氣候有關,柬埔寨常年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人難以長期承受在此氣溫下高強度的工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當地工人都是由農民直接轉化而來,洗掉腳上泥土,踩上縫紉機踏板,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考驗。他們已經能夠遊刃有余地應付初級的輕工業,而一旦涉及稍微複雜的工作,就無能為力了。

30年前的中國

洪森與西港特區淵源頗深,2008年,洪森同樣以首相身份出席了西港特區奠基儀式。近年來,柬埔寨正在力推經濟特區建設,至今已經有11個特區實際運行。減免進出口稅收是經濟特區的“標配”,這吸引了中國低端制造業的轉移。

在30年前的中國,紡織業是工業的重點,而今已經屬於“夕陽產業”。企業家們像是草原上的食肉動物,隨著季節遷徙,尋找合適的狩獵場。

鑫達順紡織入駐柬埔寨的時候,從西港特區手中買下一片土地的50年使用權,建立了自己的工廠。選擇柬埔寨、落戶西港特區的中國企業,除了看中當地低廉的勞動力,發達國家給予柬埔寨的優惠政策更加重要。由於被列為貧窮國家,歐盟、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給予柬埔寨諸多的稅收優惠,這為經濟特區吸引力提升增加了砝碼。

比如液壓叉車產品從中國國內出口到歐盟的稅率高達78%,但從柬埔寨出口則可免交進口關稅。西港特區內的液壓叉車配套商祝友群的工廠就是跟隨中國液壓叉車生產企業從泰國轉移到柬埔寨的。

紅豆集團旗下的紅豆國際制衣也是最早入駐西港特區的企業之一,目前工廠開設了兩條西褲、兩條西服共四條生產流水線,預計月生產分別達4萬條和3萬件。中方的管理能力和本地化的工人相結合:工廠中方管理人員20人,本地員工620人。

事實上,西港特區受惠於中國和柬埔寨雙方政策的疊加效應。

柬埔寨就像30年前的中國,一個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的國家,它的青壯勞動力正在慢慢適應從農田到工業流水線的勞動。柬埔寨政府也像30年前的中國,希望外國投資者帶來資金和管理能力,同時將工業移植、落地。

而中國正在大力推行“一帶一路”戰略,柬埔寨正在節點之上。同時,國內有利於消除過剩產能的供給側改革,意味著大量的中國企業有望實現向國外的轉移。

6月7日的慶典結束後,海風吹來烏雲,一場大雨隨風而至。緊鄰海岸,西港特區正是風雲激蕩之地。一路從改革開放走過來的中國人,想必對此並不陌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47

東方明珠:把握傳媒改革東風,爭做文化產業拓荒者

改革開放將近40年,回溯過往,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很多產業領域率先做出了革新,文化傳媒業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筆,而東方明珠作為上海文化傳媒業變革的主力軍,在改革開放東風下,做出了一系列變革與創新,給國內文化傳媒企業帶來很多啟示。

東方明珠在國內的文化傳媒業連續創造了多個“第一”,包括1994年,原東方明珠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文化傳媒上市公司;2011年,百視通上市,開啟全國廣電新媒體業務上市先河;2014年,文廣集團(SMG)整合,百視通吸收合並原東方明珠重大資產重組啟動,並註入SMG集團相關優質業務資產;2015年,重組後新東方明珠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的傳媒娛樂上市公司……可以說,東方明珠在多年的變革中,真正做到了文化行業的拓荒者,在上海改革開放成果中畫出亮麗的一筆。

對於東方明珠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果,東方明珠董事、總裁張煒認為:“東方明珠新媒體的價值核心,是引領中國廣電發展史的現象級創新企業,是上海城市精神和品質在廣電領域的體現,是上海廣電人60年來凝結的創新基因的結晶。東方明珠新媒體發展歷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在每一個媒體產業發展的歷史節點,我們的前輩們都能站在風口浪尖,把我們廣電人、媒體人的名字書寫在歷史的扉頁上。這才是東方明珠最珍貴的價值,無論歷史、現在還是未來。而我們今天珍存的價值從何而來?答案不外乎兩點:戰略眼光和創業精神。”

加速變革創新擁抱新媒體

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傳媒行業不斷變革,新興媒體不斷湧現,縱覽東方明珠近年來發展變革歷程,與新媒體融合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題。東方明珠的新媒體發展可以追溯到2001年,跟隨SMG傳媒改革與融合創新的歷程,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建設新興媒體階段”、“與新興媒體互動發展階段”、“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階段”,現在正處於融合發展階段。

2001年至2010年是東方明珠建設新興媒體階段,2001年開始,東方明珠母集團SMG啟動數字化發展戰略,與國家“三網融合”和傳媒改革同步破冰。

在政策的鼓舞下,中國傳媒業改革大幕就此拉啟。SMG作為行業改革的先行者,於2001年4月19日,完成對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東方廣播電臺、上海電視臺、東方電視臺、上海有線電視臺等單位的五臺合並,正式成立了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此次整合為SMG推動新興媒體建設打開了良好局面。SMG成功開創新媒體發展的“上海模式”,成功培育出電視購物等媒體衍生業務。這一階段的主要成果包括成立了文廣互動,布局數字電視業務;成立百視通布局IPTV業務,百視通也成為了中國內地首家專門從事IPTV業務運營的新媒體公司;布局手機電視、寬頻網絡電視;成立東方購物,打造服務類媒體衍生業務等。其中,東方購物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到65%,到2009年末銷售額已突破28億元,位居全國電視購物行業第一。

隨後,東方明珠進入了加速與新媒體互動發展階段(2010年~2014年上半年):2010年百視通開始謀求上市“成為廣電新媒體第一股”,以此為標誌,改革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即“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互動發展階段”。

2011年1月,廣電信息複牌公告,百視通、廣電制作、文廣科技資產借殼上市,成為全國新媒體“第一股”。2011年12月29日,百視通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宣告借殼廣電信息重組成功,開創了主流廣電體系新媒體企業上市先河,成為了國內第一家實現廣電新媒體可經營性資產整合上市的公司。

上市後的百視通,駛入了新媒體發展的快車道。不僅業績快速提升,百視通的IPTV業務也飛速提升,百視通提供技術與內容服務的IPTV用戶超過2250萬戶,收費用戶超過1500萬戶,繼續名列全球最大IPTV運營商。

此外,這段時間內,百視通在家庭主機遊戲、手機電視、新媒體廣告與網絡營銷方面也有長足發展,包括與合作夥伴微軟獲得國內首張“家庭娛樂遊戲機牌照”,百視通於2014年斥資近1億美元收購北京艾德思奇51%的股權等。

利用資本市場推進與新媒體融合

在完成一系列新媒體業務布局及完善後,百視通進入了傳統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階段(2014年至今)。

2014年3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上海市委宣傳部的統一領導與部署下,原事業單位性質的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大文廣)撤銷,改制設立的國有獨資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文廣集團”)正式運營,SMG前身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小文廣)以國有股權劃轉方式與文廣集團實施整合。

2014年11月21日,兩家上市公司正式發布重組預案公告,宣告通過換股吸收合並、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募集配套資金三大步驟推動百視通與東方明珠合並為新的上市公司平臺,將SMG旗下尚世影業、東方購物、五岸傳播、文廣互動四塊優質資產批量註入,構建SMG統一的資本平臺與產業平臺。

2015年6月19日,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中國A股市場首家千億級文化傳媒航母揚帆起航。此次重組創下中國A股市場配套融資額(100億元)最高紀錄,且並購交易額(418億元)在中國文化傳媒行業及互聯網行業也高居榜首。2015年,東方明珠新媒體創下了最高近2000億元的市值紀錄。

2016年年中,東方明珠新媒體為進一步順應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根據整個行業在內容、渠道、用戶等方面的新趨勢和自身資源特點,積極進行了戰略優化工作,提出“娛樂+”戰略,不斷夯實基於多元化娛樂IP的內容優勢,不斷拓展基於雲技術的融合媒體渠道優勢,不斷豐富線上線下服務體驗,並通過統一用戶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以用戶價值變現商業模式為核心的生態體系,打造“娛樂+”新生態。

勇於創新開放合作

在持續推動東方明珠新媒體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詞非常重要,即“創新”與“開放”。

在創新上,除了之前提到的業務合作、商業模式、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創新,在技術創新上東方明珠也在積極嘗試,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在雲平臺、用戶體系建設上。

近年來,東方明珠一直在努力推進互聯網全媒體雲平臺建設,依托一雲多屏技術促進IPTV、互聯網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電視、移動視頻等渠道融合發展,為各項業務的安全、高效運營和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和支持SMG媒體融合生態系統建設和產業布局。

在開放合作方面,東方明珠也是不遺余力,最主要的體現就在建設集內容和應用為一體的新媒體平臺——BesTV,以及開放生態。

BesTV是東方明珠戰略布局的重中之重,也是東方明珠內容價值在互聯網上進行傳遞和增值的重要渠道。這一以BesTV為統一品牌的多渠道視頻集成與分發平臺,擁有IPTV、互聯網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電視、手機移動電視等多種傳播渠道,並以互聯網全媒體雲平臺建設為依托,圍繞家庭泛娛樂需求,以一雲多屏技術促進多渠道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增資業務和移動互聯網業務,推進建立統一的用戶及會員體系,鞏固和加強融合渠道平臺的競爭優勢,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渠道視頻集成與分發平臺。

生態開放方面,為了進一步打造開放生態,東方明珠除了內生增長,還加快外延發展步伐,通過資本手段加快完善“娛樂+”生態布局。此外,2017年上半年以來,東方明珠新媒體以推出全新的“蜂巢”標識為契機,厘清各個業務板塊的發展邏輯和協同關系,明確內容、渠道、服務、用戶、生態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加快推進“娛樂+”戰略全面落地,在推動現有各業務板塊有機整合與協同發展的同時,賦予合作夥伴開拓新領域的機遇與能力,實現共生共贏,從而使公司業務生態的外延與內涵不斷豐富,進一步激活“娛樂+”全生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不斷改革進取中,東方明珠已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先企業。2017年8月,東方明珠在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中,位列第16名,在上榜的國有企業中排名第一,也是傳統傳媒企業中互聯網轉型排名最靠前的。可以預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方明珠也將繼往開來、不斷前行,走在中國文化傳媒改革的前列。

雖然東方明珠的改革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面對未來,東方明珠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東方明珠董事、總裁張煒表示:“眾所周知,當前我們的國家,正在進入引領世界發展、創新驅動未來的空前機遇期。我們的文化產業,正伴隨全民族文化自信的勃發,走向了發展窗口期。在這樣的背景下,身為中國最大的文化傳媒上市公司——東方明珠,順勢而為,逐浪而起,應該正面臨著一個最好的時代。在此機遇下,東方明珠必須以全面改革重塑價值,以整體轉型創贏未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53

运智互动:国产体感游戏拓荒者

1 : GS(14)@2010-10-02 12:39:2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30/153993.html
全家人聚在客厅来一场游戏总动员?任天堂Wii的体感游戏重新定义了游戏机的玩法:让玩家的动作来控制游戏,实际上,购买和使用Wii的人群不仅有学龄前儿童,也有对电子设备接受度并不好的中老年人,Wii及其体感游戏也因此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浪潮,而在中国,由于市场还没有足够开放,几乎是个空白。  但在苏州运智互动创始人之一朱定庄看来,这正是好的机会。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曾任美国上市公司Avid Technologies副总裁,惠普、迪斯尼等国际100强公司高级顾问,自主开发的SimplyU引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体感3D游戏平台。
  但是,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在很长时间困扰着运智互动,电视游戏的核心在于电视游戏主机,但是收益却主要源于软件。在国外,微软、索尼、任天堂等硬件商往往宁愿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主机来保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占有量。因为销量最高的平台往往是游戏内容制造商的首选,而游戏机硬件制造商则把与内容商分成方式作为主要的赢利手段,但在中国,这一模式完全行不通。
  为了规避风险,运智互动做了几点创新:
  1.不提供游戏机,通过蓝牙将游戏手柄与电脑连接,将电脑改造成游戏主机,这规避了政策的风险。
  2.专用的游戏手柄不再是必须,根据需要可随时为一款智能手机增加游戏控制功能,将其改造成游戏手柄。
  3.与中国电信进行战略合作,借助运营商的力量推"全家乐"游戏,而收益来自与运营商的分成。
  4.技术授权。运智互动已经将技术OEM给多家品牌厂商,比如爱国者推出的G6体感手机。
  运智互动常务副总裁姚滨认为,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是最核心的工作,让体感游戏能在各个平台上实现,不仅是互联网上,甚至在机顶盒等各个平台上都可以使用(目前,技术上还有困扰,毕竟机顶盒的运算能力普遍较低)。另外,不断将代理来的游戏做汉化及必要的修改工作,然后使之经过合理合法的监管渠道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批。内容是否足够丰富和吸引人,这对于一个游戏平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将体感游戏确定为重点的推广内容(运智互动已经确认成为中国电信体感游戏的独家合作伙伴,协议还在流程之中),从9月1日开始,在江苏34个营业厅、170个校园厅都将开始大规模的市场推广。"中国电信会采用包月的形式推广体感游戏,我们的收入将来自运营商的分成。"姚滨说。
  不过,姚滨也认为目前的体感游戏依然处于市场的培育期。"这会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普及的程度决定了它在商业上能达到的高度,我们不排除与任何人合作的可能。"姚滨告诉《创业家》。
2 : abbychau(1)@2010-10-05 23:08:17

  为了规避风险,运智互动做了几点创新:
  1.不提供游戏机,通过蓝牙将游戏手柄与电脑连接,将电脑改造成游戏主机,这规避了政策的风险。
  2.专用的游戏手柄不再是必须,根据需要可随时为一款智能手机增加游戏控制功能,将其改造成游戏手柄。
  3.与中国电信进行战略合作,借助运营商的力量推"全家乐"游戏,而收益来自与运营商的分成。
  4.技术授权。运智互动已经将技术OEM给多家品牌厂商,比如爱国者推出的G6体感手机。

Low Tech 野又無專利, 注定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