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貴價MBA抵唔抵讀? 倪以理
1 :
GS(14)@2013-07-19 00:43: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18/18338405
國際著名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早前獲政府批出地皮,在香港開辦EMBA(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1周課程,索價120萬港元。今天商學院各式各樣的MBA課程越見普遍,學費動輒過百萬元,是否值得?一紙學歷是否職場扶搖直上的保證?哈佛大學MBA舊生、麥肯錫香港總經理倪以理,以過來人的身份解答。
問:金融中心 答:倪以理(Joe)
問:Joe,以前大家都認為MBA是一個很重要的qualification,對畢業生的升職加薪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好像最近幾年商業社會對於MBA的價值,開始有一些改觀。MBA到底是不是在貶值?
逐漸貶值 變最低門檻
答:我剛剛收到我哈佛MBA明年畢業15周年的邀請函。如果比較以前,我確實覺得MBA今日沒有那麽矜貴。可能跟現在有MBA學位的人多了很多,也有很多人覺得MBA其實像一個兩年的假期,多於兩年的個人學習,更有人認為管理學問是沒有辦法在課室裏學會的。這種種原因,令今天MBA有一定程度的貶值,變成"nice to have",而不是"must have",甚至已經是最低門檻、不值得一提的資格,讓我想起像今天小朋友學鋼琴一樣,考完八級不算是甚麼成就!
在1990年,美國一年只有7萬多MBA畢業生,2000年有11萬,2010年超過16萬!亞洲學生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00年亞洲學生佔了GMAT考試(報讀MBA前必須參與的公開試)的15%。到了2011年,亞洲學生已經佔了三分之一。
問:MBA的課程受歡迎,應該代表課程成功才對?究竟讀MBA學到甚麼?
答:其實我覺得MBA是有一定意義的。第一,MBA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是一個擴闊視野的好機會。如果你是做房地產的,你可以跟一個做金融的同學一齊上課。這也是一個轉行的好機會。我很多朋友都是讀完MBA之後,趁再找工作時乘機轉到其他行業。第二,鍛煉商業分析和思考的技巧。MBA上課大都採用case method(就是用一個商業個案作為上課的材料),因此同學們可以利用一些真實案例做分析和研究,更有趣的是,可以跟最後發生的事實做一個比較。第三,商學院的同學和舊生關係網絡。MBA課程有很多聯誼聚會,大部份學生都珍惜這個networking的機會。因此,我覺得MBA還是有價值的。
問:你們公司是怎麼看MBA的?是否還是很重視這個人才的來源?
答:我們過往是非常重視MBA畢業生的,差不多佔我們入行顧問八成以上的來源。現在我們還是一定到最頂尖的幾間商學院招聘,但同時我們也從多方面引進人才,會去法學院、其他研究所,甚至在其他的行業挖人。MBA只是我們其中一個發掘人才的地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最好的MBA學校畢業生,跟一般學校的MBA學生質素,還是有一段差距。
問:Joe,你們公司內部考慮員工升職時,擁有MBA學歷會否有優勢?
答:無,完全無。我覺得,大部份公司也沒有考慮這回事。MBA對於轉行、入職會多點用處,以後升遷主要看員工的工作能力。
問:那麼多學生去讀MBA,是否覺得買一個保險,恃着讀多一個學位沒有壞處的心態吧?
答:我想壞處應該是沒有的,但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MBA畢業生重投職場的頭一兩年是需要適應的。在商學院裏,大家上課的時候,是要想像自己是企業的CEO做決策,也許是一宗大型收購,或者是創立一個新產品。
大家都想得很偉大,好像在改變世界。但畢業後,尤其那些到大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就發現他們還是在企業的最底層。做決定、碰到的問題,跟在商學院裏學到的,完全是兩個世界。這個從「天上下到人間」的過程,是一個名牌MBA畢業後的一個共同經歷。我偶然也聽到一些高層抱怨說,MBA的畢業生太浮誇,不夠踏實。
也有一種說法,是MBA是給大企業的中層幹部做培訓的,因此在今天講求創新的科技社會,MBA是過時的。有一些startup更認為MBA的畢業生太傳統,不夠「反叛」,不適合顛覆性的行業!
也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要忘記現在,在MBA的課程裏最流行的,是創業和科技,當然也有部份同學們決定畢業後到矽谷創業,直接當CEO。
薪酬加幅 非最重要因素
問:讀兩年的MBA學費,現在差不多要一百幾十萬元,還未計算機會成本。畢業後的薪酬升幅可以回本嗎?
答:是的,最近我碰過不少算過這條數的人,跟我說這是不值得的。如果他們留在公司搏殺,兩年後已經有一定成就,讀完MBA也未必能立刻爬上這職位。我覺得這條數沒有辦法算,因為你沒有辦法知道,你不做這個決定的話,結果會怎麽樣?
但是我覺得以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去經歷兩年的課程,認識一些本來不會認識的人,開開眼界,拿多一點信心,對於一輩子的企業生涯,應該會有回報吧!
哈佛商學院校長Nohria是這樣描述的:"If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I am most distressed about, it is this ratio between an MBA's salary at graduation and the salary when a student enters the program...... it's the most impoverished and short-sighted measurement you can use."他的意思就是只專注在入讀MBA前,和MBA畢業後的薪酬差距,是一個太短視和沒有意義的看法。
問:所以結論是去或者不去讀MBA?
答:我覺得如果你可幸沒有經濟的包袱,可以用兩年去充實自己,讀MBA是值得的。如果你可以考進一間世界頂尖的商學院,這就更不用講了。
但最終我覺得長遠來講,MBA不是最重要的。一個MBA的學位,可能在畢業後幾年產生一些正面的作用,為畢業生打開招聘之門,但是長期還是要看一個管理者的track record(長期的表現),領導力、感染力、判斷力等等。我相信跑長跑,有能力的人一定會跑出來,讀不讀MBA在長期是不會影響到有能力的人的表現。
不要忘記,今天有好幾家全球最大、最有創意的企業創辦人,還未大學畢業,更不用說MBA!
倪以理

【抵唔抵排?】自費實試 任食長龍火鍋店大比拼
1 :
GS(14)@2017-05-13 05:34:54記者到一鍋堂與馬辣台式鴛鴦火鍋,以有無漏單與上菜速度、湯底款式、食物種類和服務等進行比拼。
約一班人食飯,任食打邊爐一向是首選,近年火鍋店越開越多,質素就有高有低,記者今次到同在有「荃灣排隊之塔」之稱的「大鴻輝(荃灣)中心」,試吃兩間人氣任食火鍋店,它們分別是本地薑「一鍋堂」及曾涉抄襲台灣著名「馬辣頂級麻辣鴛鴦火鍋」之嫌的「馬辣台式鴛鴦火鍋」,後者由於撞晒名,令人一度誤以為它是台灣過江龍。今次實試全屬自費,看看是名氣過大還是真材實料。
比拼一:有無漏單與上菜速度限時任食當然着重食物上菜速度和會否漏單,記者選擇十樣食物,點菜後立即計時。一鍋堂等了約5至6分鐘就來了5款食物,相隔兩分鐘就10樣食物到齊;馬辣頂級麻辣鴛鴦火鍋只需約6分鐘,就一次過10樣到齊。比拼二:湯底款式一鍋堂有15款湯底選擇,而且有很多特色湯底如藥饍、潮汕、豬肺湯底等,湯頭濃郁美味,不過有一個不好之處,若選擇兩款要每枱另加$50;馬辣頂級麻辣鴛鴦火鍋雖然只有8款湯底選擇,但一個價錢已經可以點兩款。比拼三:食物種類一鍋堂的點菜紙有約80至90樣食物選擇,推介薑汁皮蛋貢丸,內有薑茸與皮蛋碎,咬下去會爆汁,還有女生們十分喜愛的花膠,名為「真係花膠」;馬辣頂級麻辣鴛鴦火鍋採用自助形式,領取區有約60至70樣食物,另有12種肉類和海鮮類,推介比較少見的燕餃和蛋餃,還有師傅即叫即製的香蕉pancake。兩間火鍋店選擇都頗多,不相伯仲。
一鍋堂有15款湯底選擇,但若選擇兩款要每枱另加$50。
馬辣台式鴛鴦火鍋只有8款湯底選擇。
一鍋堂的薑汁皮蛋貢丸,內有薑茸與皮蛋碎,很Juicy。
一鍋堂的「真係花膠」,女生必吃。
馬辣台式鴛鴦火鍋領取食物採用自助形式。
馬辣台式鴛鴦火鍋的燕餃和蛋餃,是入試之選。
喜歡甜品的話,馬辣台式鴛鴦火鍋有師傅即叫即製香蕉pancake。
記者評分:一鍋堂價錢:★★★★✩味道:★★★★✩等候時間:1.5至2小時不等價錢:每位$158,自選兩湯底另加$50,2.5小時用餐,記者一行三人埋單$576地址:荃灣眾安街55號大鴻輝(荃灣)中心11樓記者評分:馬辣台式鴛鴦火鍋價錢:★★★★★味道:★★★★✩等候時間:30分鐘至1小時不等價錢:每位$158,兩小時用餐,記者一行三人埋單$521地址:荃灣眾安街55號大鴻輝(荃灣)中心8樓記者:吳業紅 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3/2001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