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他從未離開過 蔡東豪

2009-03-19  NextMagazine





聯 想宣布第三季業績大倒退,同時宣布高層人事變動,過去四年擔任行政總裁的William Amelio辭職,前主席楊元慶重掌行政總裁職位,而六十五歲創辦人柳傳志復出任主席,即是聯想走回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前的高層人事格局。這一連串 人事變動決定應該頗為倉促︰去年12月《福布斯》雜誌選出Amelio和楊元慶為Businessmen of The Year,二人出現雜誌封面,大讚他們二人怎樣克服文化和市場差異,建立跨國界的國際管理團隊。不足兩個月時間,「夢幻組合」離散,聯想回到從前。

內 地傳媒大都認同聯想的新部署,認為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聯想由精神領袖柳傳志重掌主席,會帶起振奮人心效果,甚至認為柳傳志是這些人事變動的幕後推動者。柳 傳志這樣回應自己復出︰「我作為聯想始創人,應該講聯想就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應該也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聯想業績不如理想,當中應該夾雜 着市場和人為因素,加上金融海嘯衝擊,聯想面對前所未遇的硬仗。如果聯想的應對策略是高呼一大堆感性口號和依賴個人魅力,它的前景令人擔憂。

創 辦人「臨危回歸」,我認為這做法不適當,而且成功機會不大。近年創辦人覺得自己有必要回歸,較高調例子是星巴克和戴爾電腦,至今成效差強人意。97年喬布 斯回歸離開了十二年的蘋果,帶領蘋果再闖高峰,是我知道唯一兼不停被人津津樂道的成功個案。創辦人臨危回歸輸多贏少,我認為有四個原因。

一、 「臨危」即是情況很危險。聯想身處嚴峻客觀環境,即使管理層行對每一步棋,形勢也未必可掌握得到,何況過去幾年聯想在融合新收購業務管理上出現不少問題。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沒令聯想如虎添翼,而是收購一間疲憊不堪、問題多多的公司,收購後須動手術醫治。可能是收購者個人能力有限,或者被收購的業 務本身問題過於嚴重,過去四年看不到聯想扭轉局面,這頂多是一宗「一加一等於二」的收購。

個人電腦是經營相當困難的行業,參與者不容易在產 品創新上戰勝對手,因為科技已走到人有我有地步,近年參與者轉而在銷售渠道下功夫,希望爭取些微優勢。有一全新類別的個人電腦產品在去年冒起,帶動整體行 業增長,但聯想錯過了這機會,現在唯有力追,這新類別的個人電腦產品就是零售價介乎三至四千港元的netbook。電腦這行業已經難做,到有得做的時候聯 想又錯過了,不停在後追趕,柳傳志身處陌生兼困難位置。

 

二、捨我其誰。或者聯想高層真的需要換血,但為何是換入柳傳志?我 相信答案是聯想認為形勢危急,外人加入需要時間適應,所以要找舊人,而舊人之中最信得過就是柳傳志;這邏輯我不接受。創辦人交棒予專業管理層,過程中管理 文化出現重大改變,聯想這幾年花了不少心血,為的是要改造成一間專業管理的企業;跨過這一步後卻走回頭路,這樣對公司處事方式和員工士氣只會帶來負面影 響。可能沒有人夠膽跟柳傳志說,今日的聯想你已不認識。

三、重建光輝。創辦人離開後,對自己一手湊大的心血存在着矛盾︰公司做得好,自己心 裡可能產生嫉妒——我走了公司仍做得好,即是我做得不夠好;公司做得不好,自己又心痛又心急,怪自己所託非人。柳傳志重返聯想,他的心情可能是怪責自己, 腦裡一大堆「早知」、「如果」,他一定想帶領聯想重拾昔日光輝。聯想所面對的問題又多又亂,「重建光輝」可能根本不是問題所在,更重要是在新市場環境中找 到重心,心情複雜的柳傳志未必看得通。

四、他從未離開過。創辦人回歸最大問題,是他以為自己從未離開過,當有問題出現,認為自己責無旁貸, 有義務挺身而出。可是真實情況有可能是,公司弄至如今田地,就是當日繼承部署做得不好,創辦人不肯面對今日的危機是他們有份製造出來。過去四年,柳傳志一 直留在聯想董事局,功與過他也要承擔。聯想如今所遇到的問題,我看不到柳傳志有什麼意見,是他不能以董事身份提出。

這一切都是喬布斯的錯,他的一次成功,蒙蔽其他創辦人的眼睛,令他們看不到另外九十九個失敗個案。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21

融创中国终上市 孙宏斌“从未离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4/3OMDAwMDIwMDk3OA.html

孙宏斌从不会被忘记,哪怕他整整三年未出现在公众和媒体面前。

10月9日晚上,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从香港飞到北京,带着他的行李箱,约访了北京部分媒体。

同行们见到浑身都是故事的孙宏斌,不约而同的第一句话是:您没有变。这是指他的外形和气质。

但孙宏斌分明还是有细微的改变。“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抓住所有机会,现在觉得只要能抓住自己可以把握的机会就很好了。”曾经因为激进扩张而声震地产界的孙宏斌,如今说得最多的是“慢慢来”。

据说,上市前后,孙宏斌醉过两次。一次是9月30日晚,上市前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孙宏斌在纽约喝醉了;一次是10月7日晚,跟承销商和投行在香港喝醉了。孙宏斌堪称沧桑的经历,需要一种宣泄。

从顺驰到融创,从扩张、陨落到融创中国的成功上市,孙宏斌心态的转变,也意味着融创中国将采取与顺驰完全不同的发展策略。

二次调控下的上市

如果孙宏斌此次上市继续失败,也仍在情理之中。即便是临门一脚的功败垂成,有着坎坷上市经历的孙宏斌也不是没经历过。

融 创的上市筹备工作始于2007年下半年,2008年因金融危机而停止,未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请。2009年12月,孙宏斌几乎已经“摸”到了香港联交所门 前的铜牛,甚至已获得了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代码——01918HK,但还是在最后一刻自动停下了迈进大门的脚步。而那一次上市,孙宏斌仅仅是想融资区区22 亿元,招股价区间仅为2.9-3.7元。

而为了2010年10月的上市,尽管此前已经耕耘三年,但从招股书上看,融创中国定价以及融资额上仍相当谨慎。

9 月24日,融创中国发布招股书,预计募集资金净额在21亿至27亿港元之间。而据招股书显示,此次其拟发售7.5亿股。最高发售价格每股3.98港元,最 低为每股3.18港元,净资产折让为50%-60%。招股书显示,全球发售完成后,孙宏斌持有融创中国51.85%的股份,贝恩资本占10.1%。相对谨 慎的定价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对房地产未来的看好让孙宏斌在9月21日的推介会上就赢得了80家机构投资者的认购。

此外,在德意志银行和高盛的 安排下,融创中国的国际配售获得中投和西京投资刘央的青睐,分别投入25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另外,Farmac投资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和华西国际(香港)贸易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投入25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成为基础投资者。

但习惯了“点背”的孙宏斌总能碰上点“插曲”。

9月29日晚,融创IPO正在确定最后的定价,中央政府七个部门出台了三个通知,所谓第二波调控启动。这天晚上,各界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迅速跌入冰点。同时,地产界另外一个反应是,融创上市可能再生变数。

本报一位记者第一时间给远在美国的孙宏斌发去短信,告知其调控的消息,同时也询问上市工作是否继续进行。我们事后才知道,其时,孙宏斌已完成了所有手续,只等挂牌。

孙宏斌透露,直到最后一天,也没有一个投资者撤单。10月7日,融创中国以发售价定为每股3.48港元,集资26.1亿港元,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3.83倍。

“尽管融创此次上市发行价格并不高,但未来一段时期地价相对便宜,能给融创提供后续储地机会。”此外,孙宏斌表示,受益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趋势,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国际配售部分足够认购的背景。

但国际资本对房企的选择有其独特性。据了解,贝恩资本在全球投资房地产公司的只有融创中国一家。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际投资者选择上市公司的路径一般是:目标国家的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前景——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他们曾经考察过其他房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融创。”孙宏斌说。但很显然,无论是土地储备、开发面积还是销售额,融创在中国的房地产公司中并不占优势。

为什么选择融创?“主要是看中了融创的管理团队,其中有些人跟随了我11年,包括在最困难的时候。”孙宏斌表示。

据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目标公司的创业者及其治理结构,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孙宏斌虽然被迫转让了顺驰,但深谙商业精神的国际投资者知道,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企业家,最为可贵,也最值得投资。因为他们一旦站起,爆发力不可想象。

此外就是目标公司的发展空间。也许现在的规模很小,但如果处于上升初期,未来空间很大,预期利润足以把控,也是理想的投资对象。在贝恩资本等投资者看来,融创可能正是这类目标公司。

从联想开始就跟随孙宏斌的北京首钢融创置地公司总经理荆宏表示,融创上市并没有外界看来那么辛酸。“上市就像嫁女儿,多年的媳妇自然会熬成婆。”

据当年招股书显示,融创中国上市前已有4位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此次支持孙宏斌的私募基金贝恩、鼎晖、德意志银行以及新天域资本。上市后,贝恩资本占股10.01%,鼎晖占8.51%,徳银和新天域各占2.5%和2.13%。

不再求规模

融创此次上市与2009年12月相比,无论是产品类型还是现金流,都并无太大变化。但有多次曲折经历的孙宏斌,显然更趋于稳健发展。

本报记者专访聂梅生时,她曾谈及孙宏斌。当年,孙宏斌的自信给聂梅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聂本人也曾到过孙宏斌在美国的家中。孙宏斌夫人的一句话给聂梅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说,“顺驰是孙宏斌心中永远的痛”。

对于此前顺驰的遭遇,聂梅生言语中也流露出惋惜。“只要再撑一段时间,孙宏斌就会像2008年走到资金链边缘的许多企业一样,起死回生。”

2003年-2004年,实施全国化战略的顺驰,在孙宏斌的指挥下,曾经令业界如此震惊。但时运不济,扩张过速,资金和管理的瓶颈令顺驰付了巨大代价,孙宏斌最后被迫交出顺驰的控股权。

但融创将是全新的。“相对于规模而言,我们更重利润”,是孙宏斌为融创中国在后续发展定下的基本策略。他表示,这也是投资者青睐融创股份的原因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融创现有土地储备590万平方米,预测今年营业额及盈利或将分别达到66亿元及14.4亿元人民币。

“孙 宏斌就是一个到处拿地的偏执狂。”这是多年以后,一位房地产资深人士回忆起孙宏斌最深刻的印象。据了解,他曾经创下一年拿地6000亩的历史记录。但孙宏 斌10月9日表示,“把地买错了才是未来市场最大的风险。”并表示,上市后的融创中国不会考虑向全国扩张,而是稳守现有的北京、天津、苏南、重庆等少数区 域。只有时机相当成熟,确为区位良好的地块才会考虑去拿。

“北京是一线城市,天津是二线城市,重庆、苏南城市群(无锡、苏州、宜兴等)都 是三线城市,甚至还有县级市和华西村这样的四级地区,这些地区有足够开发的土地和购买力。”孙宏斌说,“在这些城市选择城市中心或成熟城区的土地,会使我 们在市场波动时受到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抗风险能力强,同时也吻合公司高端精品战略定位。”孙宏斌介绍。

据融创中国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在天津拥有五个项目,北京两个,重庆两个,无锡三个项目以及于苏州拥有一个项目,分别占其2010年6月30日所拥有土地储备的18.3%、7.3%、36.1%、36.7%及1.6%。

从一个地产狂人转变得谨慎、平和,47岁的孙宏斌惟一没变的是预言家式的激情。国庆节后,二次调控背景下,成交量跌入冰点。甚至有人会认为,中国房地产将会保持长期调控状态,十年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孙宏斌却笑着说,“我认为属于中国优秀房地产企业的好日子还没来。”

孙宏斌为融创中国找好的下一步路是,做高端住宅。中国贫富差距的现象仍在加剧,高收入人群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仍有相当可观的空间。“此次调控对中低端市场影响颇大,但高端市场可能幸免。未来融创中国追求利润增长,高端住宅更符合这一利益诉求。”

“香 港、美国的房子,都是高端的房产价格涨得比中低端的快得多,纽约西部2007年上市的一个豪宅项目,到现在翻了近3倍,而这段时间恰恰是美国楼市最低迷的 时期。所以高端住宅的利润最有保障也最抗跌。”据透露,在过去的一年,融创中国高层团队对上海、香港等地的豪宅项目进行了低调考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63

杜鹃“强硬”表态:陈晓必须离开,国美准备分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9/xMMDAwMDIwMzUxMQ.html

在8月30日重获自由之后,黄光裕的妻子、黄光裕家族新的领军者杜鹃,在这场国美电器(0493.HK)控制权争夺战中,到底做了些什么?

10月28日,在复出近两个月后,杜鹃终于强势出牌。

当天,黄光裕家族发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始大股东曾经提出解决国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但是,上市公司目前没有为达成‘一揽子计划’与创始大股东进行积极接触,而是采取拖延的方式,继续在排挤和损害创始股东的合法权益。”

在 9月28日的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之后,黄光裕家族、贝恩以及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管理层,一直在持续接触,10月20日,杜鹃提出,要用一个“一揽子 方案”解决“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多个问题。但黄光裕家族称,目前,谈判的进展并不顺利。

陈晓必须离开,国美准备分拆。

28日,杜鹃发出了这样两个明确的信号。“特别股东大会之后,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会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或许是借鉴了陈晓与贝恩的“合作经验”。黄光裕家族还称,其正在与国际著名私募基金洽谈合作,以确保集团零售业务及地产业务未来发展的资金充裕。但黄光裕家族并未透露这家国际著名私募基金的名字。

这是杜鹃的谈判技巧,还是一场新战局即将开启的征兆?

“陈晓应该离开”

这一次,杜鹃仍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陈晓。

“创始大股东依然认为,公司过去一年多来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陈晓先生应对此负责。”黄光裕家族发言人称,“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陈晓先生应该退出国美董事会”。

除陈晓的去留外,就国美电器董事会席位问题,黄光裕家族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创始大股东认为,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中占有太多的席位,不利于公司管治。因此,非常有调整管理层代表的董事席位的必要。”

目前,在国美电器11个董事会席位中,来自管理层的陈晓、王俊洲、魏秋立、孙一丁占据了4席,贝恩占据了3席,代表黄光裕家族的伍健华占据了1席,另外3名为独立董事。

此前,黄光裕家族已多次提出,国美电器董事会中,并未有适合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董事会席位,大股东一方提出重组董事会的诉求,是希望在董事会获得“合理的董事席位”。

“国美可能分裂”

作为国美电器大股东一方谈判的重要筹码,国美电器的非上市门店去留问题,仍悬在空中。

此前的10月20日,黄光裕家族代表邹晓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创始大股东于8月27日致国美的《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并不适用于9·28特别股东大会“部分议案获得通过”的情况。创始大股东正重新考虑非上市门店的独立经营问题。”

28日,黄光裕方面的发言人称,“目前,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

不过,黄光裕家族称,其已就“非上市门店可能的独立问题”做出部署。按照该发言人的说法,“创始大股东方面也做好了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的准备工作,包括团队组建、ERP系统、资金预备、拟定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与之呼应,拥有未上市门店的国美集团,也准备进行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这位发言人称,国美集团计划设置业务中心、营运中心、财务中心、品牌管理中心、行政人力中心、信息中心等核心部门,目前,相关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谈判工作已基本完成。

至 于未上市门店未来的运营资金问题,这位发言人称,“国美集团已经为接收非上市业务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同时,(黄光裕家族)正在与国际著名私募基金洽谈合 作,此举是为确保集团零售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电器零售业务)及地产业务未来发展的资金充裕。”不过,该人士拒绝透露这家国际著名私募基金的名字。

在 表态做好“分拆”准备的同时,黄光裕家族还推出了非上市门店的“5年发展计划”:未来5年,非上市部分计划在全国200个城市的门店总数达到750家,销 售规模预计达450亿元。而此前,根据大股东黄光裕与国美电器之间签订的“非竞争协议”,未上市门店与上市门店之间鲜有直接竞争。

对于黄光裕家族的强硬表态,10月28日,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称,没有最新的情况可以披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5

陈晓短期不会离开 国美正按“贝恩棋局”演变?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2/2052574.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郎振 发自北京
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黄光裕和陈晓“言和”了。
11月10日,国美电晚间发布公告称,将在即将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局,这被外界看来,国美控制权之争或将暂时告一段落。
对何时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国美方面人士表示,双方希望尽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流程需要进行,也需要股东进行登记,正常的情况下,会在今年内召开。
对黄光裕方面此前一直强调 “陈晓退出”一说,国美方面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陈晓在短期内不会离开。”
大股东调整战略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针对国美发布公告函将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局一事,邹晓春表示。
11月3日,邹晓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在合理的期限内未达成有效决议,大股东方面将启动剥离非上市门店和再次提起特别股东大会。
然而,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根据国美公告内容,将寻求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股东批准,将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邹晓春将被委任为董事会属下提名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黄燕虹将成为董事会下的薪酬委员会成员。
此前,邹晓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谈判可以达成某种“智慧型的、符合国美长期发展的‘一揽子方案’”,而不是就某一个方面达成共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双方谈判只是针对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一项达成了一致意见,大股东方面对谈判的底线在于提交“一揽子”方案,其中包括重组董事局、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对此,黄光裕方面人士表示,大股东提名的两名代表进入董事会,意味着对方无条件接受了大股东方面的部分要求,同时,大股东方面还将保留非上市门店是否分拆以及再次提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的权利。
针对具体的谈判细节,双方均表示,不便透露。记者从接近国美内部的知情人士获知,针对此次谈判的法律协议,黄陈阵营均签署保密协议。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前双方谈判数次,均未达成协议,主要在于增加董事局席位需要同陈晓去留等其他问题捆绑在一起,而此次无附加条件增加董事局席位上达成一致协议也是黄光裕方面乐见其成的。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9·28”特别股东大会黄光裕方面取消国美董事局增发权,此次又顺利让邹晓春、黄燕虹进入董事会,这意味着黄光裕方面的战略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再强硬。
似乎在按贝恩的方案发展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黄光裕方面还拥有提议开股东大会和解除非上市业务托管两张王牌,现在又进入了国美董事局,这意味着所谓重组董事局、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问题将分阶段的谈判完成。
“大股东代表进入国美董事局是实行一切行为的前提。”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而,国美管理层不认可所谓的“一揽子方案”,国美方面的人士表示,大股东曾经在很多场合提出,谈判要在“一揽子计划”的前提下进行,但是董事局方面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计划。
在著名并购专家冀书鹏看来,双方达成的这个协议是黄光裕的底线,“大股东的妥协不会再低于现在的局面了。”
对现在陈晓的去留问题,上述国美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明确表示,“陈晓在短期之内不会离开,现在大股东也已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国美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早在9月25日,黄陈谈判时,贝恩方面提出的和解方案是,希望先引入一个各方均能信任、且具备公信力的独立第三方进入国美董事会主持 大局,黄燕虹、邹晓春作为黄家的代表进入董事局参与公司经营,将董事局席位增加到13名;董事局放弃增发授权;陈晓在1年后沽货全退,贝恩选择合适的时机 获利离场,黄家继续拥有国美的控制权。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贝恩的和解方案发展,可以说今天的局面,贝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邹晓春、黄燕虹“分工”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邹晓春和黄燕虹也有明确的分工。国内知名公司治理专家仲继银认为,邹晓春作为执行董事将参加公司日常的运营,黄燕虹作为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也会对公司的战略发展提出建议。
就在此前,大股东方面曾表示,如果大股东方面进入董事局,将建议董事会优化和延展股权激励方案,并分期适当扩大激励规模,这意味着黄家可借助此机会获取更多谈判筹码。“从某些方面说,黄家是在缩小国美董事局的权利达到某种制衡。”仲继银表示。
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胡刚认为,“双方出于利益高度一致化而理性达成妥协,创始大股东利益得到一定体现。虽此次未提到陈晓的去留问 题,但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方未对陈晓去留达成一致,暂时求同存异;二是已达成陈晓逐步退出的共识,我认为前者可能性更大一些。另外,‘9·28’是第一 步,现在是第二步,双方取得中期均势,下一步是陈晓何时体面离开;最后是国美董事会席位与股权比例合理性匹配的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5

意外!陳曉離開未獲黃家補償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05380.html

經過了近一年的風波,國美電器(00694.HK)董事局原主席陳曉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在看似國美大股東全面勝利的背後,不少分析人士猜測,陳曉離開,或許已經跟大股東達成了「桌面下的協議」。

如果真如上述所言,陳曉究竟拿到多少補償款應該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不過,昨天一位接近黃光裕家族的核心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明確表示:「黃家沒有給錢!」

這位人士表示,由於並非公司董事會成員,不太瞭解公司的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黃家沒有給錢。

記者隨後向國美發言人瞭解情況。對方表示,如果上市公司需要支付補償款,還需要董事局表決並通過,然後發布公告。據他瞭解,現在沒有這個情況。「這是陳曉及董事局的決定。」

按照這個說法,陳曉此番離開,除了他手上原本持有的國美股票之外,通過近一年的抗爭並未為自己帶來任何「增值」。

記者昨天未聯繫到陳曉,也未獲得上述說法的相關置評。

有傳聞稱,陳曉與黃光裕家族爭端的起源,是當時已經在獄中的黃光裕與陳曉欲就其手上的國美股權轉讓達成協議,以3港元/股的價格收購。但是,按照大股東方面的說法,陳曉原本已經同意,但突然反悔,最終導致大股東以「激進」的方式,直接致函上市公司。

但上述說法並未得到證實,記者查閱之前的資料發現,大股東曾在2010年8月給媒體發文——《陳曉一個人的戰略》。

大股東代理人曾經對媒體表示:「其實當時黃光裕家族提出高溢價收購陳曉手中的近2億股股權,陳曉並沒有異議,但是除出讓金之外的特殊補償方面,黃光裕家族提出的條件陳曉不接受。」

雖然無從考證當時雙方究竟在補償款上存在哪些爭執,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雙方「戰鬥「的背後,補償問題也不了了之。

記者查閱香港聯交所資料發現,截至2010年7月27日,陳曉共持有208061228股國美股票,佔比1.38%,雖然昨日國美電器港股開盤大 漲,但按照2.79港元的收盤價計算,陳曉手中的股票價值約5.8億港元。但2.79港元的股價距離當初黃家提出的3港元/股,仍然有一定差距。

陳曉離開應該是雙方妥協的最終結果。2010年12月,國美特別股東大會上,國美董事局從11人增加到13人,鄒曉春以及黃燕虹進入國美董事局。看 似大股東與陳曉達成和解,但此時雙方應該已經就陳曉離職等問題達成協議。其中,貝恩資本等資本方的意志也起到了重要的斡旋作用。

除了陳曉,國美其他高管已經對如今的管理層變動早有準備,從中也可以對目前國美管理層的站隊心態略窺一二。

聯交所資料顯示,進入2011年,國美副總裁魏秋立已經6次拋售國美股份,拋售股份數約為774.4萬股,其持股比例從2011年1月10日的0.11%下降為2011年1月13日的0.09%。行政總裁孫一丁也兩次總共拋售了325萬股,持股比例仍未低於0.06%。

相比之下,自從國美「9·28」股東大會之後,JP摩根開始逐步買入國美股票,其持股比例已經從2010年9月16日的4.95%,上升到2011年2月14日的6.05%,股權佔比僅次於貝恩資本的1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7

孫一丁辭去三聯職務為離開國美鋪路?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8.shtml

 每經記者 郎振 發自北京
就在宣佈陳曉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的同一份公告中,國美電器還宣佈孫一丁也辭任公司執行董事的消息,不過孫仍繼 續留任公司副總裁一職。與此同時,孫一丁也辭去了*ST三聯(600898,SH)的董事及副董事長的職務。昨日(3月9日),*ST三聯公告了孫一丁的 辭職消息,並表示孫一丁的辭職未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不影響公司董事會正常運作。董事會將盡快提名新的董事候選人,並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與陳曉同樣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孫一丁在接通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電話後表示,自己正在吃飯,「沒什麼想說的,也不願接受採訪。」
值得注意的是,現任國美電器總裁的王俊洲同時兼任三聯商社董事長,不過三聯商社並沒有關於王俊洲職務變動的公告。在國美此前收購三聯商社 (現「*ST三聯」)的過程中,孫一丁是操刀者之一。
資料顯示,2008年2月,國美電器通過「孫公司」濟南萬盛源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完成對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三聯商社2700萬股 權從而最終納入國美電器囊中。國美電器成為三聯商社的第一大股東,佔總股本的10.67%。2009年初,國美電器改組三聯商社董事會。王俊洲出任三聯商 社董事長,國美電器副總裁孫一丁擔任副董事長。
有不願具名的家電業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去年國美創始股東與陳曉爭奪董事會 控制權時,孫一丁是陳曉陣營中堅定的支持者。「孫一丁辭去在三聯的職務以後,也可能是在為自己離開國美做好了前期準備。」該人士分析,「他現在僅有國美副 總裁一職,如果選擇離開也並非難事。」
此外,*ST三聯中小股東訴公司原大股東山東三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一案也將於 2011年3月29日在山東省高院開庭審理。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國美現在基本上沒有心思管理三聯的事情,「事實上,自從三聯併入國美以後,並沒有給其帶 來貢獻,反而連連虧損拖累國美,甩掉三聯也許能讓國美輕裝上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8

克萊斯勒明星執行長給社會新鮮人的叮嚀 勇敢離開舒適圈 才能振翅高飛


2011-5-23  TWM




將美國汽車巨人克萊斯勒從破產邊緣救回來的執行長馬奇翁,五月八日在美國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的畢業典禮上致詞。除了呼籲畢業生們找到核心價值觀,他更要求年輕人絕不放棄尋找新的事物、新的挑戰。

口述‧塞吉奧‧馬奇翁 整理‧楊卓翰謝謝各位,來到這裡真是榮幸。我聽說你們上個月的女子籃球隊得到全國女子季賽冠軍。我的大學四年唯一學會的運動就是喝啤酒,而且我還很差勁 (觀眾大笑)。我很榮幸來這裡致詞,因為今天對你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努力到達這一天的,我也不知道你們對未來有什麼樣的夢 想,所以我不能給你們什麼建議。

不過,我的身分及職位,好像讓我變成了你們好奇的對象。前幾天,有一位八年級的學生(國中二年級)寫信給我。他問我,我大學畢業之後是怎麼當上執行長的,還有他該念什麼科系才會變得和我一樣。這個孩子就像你們現在一樣,想要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來幫助自己做決定。

談核心觀念

要當命運開創者 別當犧牲者但是我沒有一張畫好的藍圖給你,也不打算告訴你怎麼做。我所能做的,就是分享我對於人生的看法。在未來的幾年內,你們會進到一個開放且迅速改變 的環境裡接受挑戰。在這充滿變動的世界裡,你必須做出很多妥協;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核心的價值觀,否則就會在變化中迷失了初衷。你的心中,一定要有一個 不能討價還價的「選項」。

找到這個核心價值觀,比你所有的學術成就都還要重要。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需要時間的累積,還要下很多工夫,而你的回報將是你的崇高人格。美國原住民把良知 比喻成心中一顆尖銳的三角石,每當你侵犯了自己的原則,這顆石頭將會狠狠地刮傷你、提醒你;但同時它也會被磨去一些銳角。

如果你不斷地磨它,這顆石頭就會變圓,你的良知就再也無法分辨是非。如此一來,在這個沒有界線的世界裡,你將成為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正義感、人格、誠信或他人對你的尊重,這些東西都會離你而去。

切記,每當你做出選擇及承諾時,都是一個關鍵時刻。實現承諾是一個至高的榮耀及特權,也是克萊斯勒(Chrysler)的核心價值觀。兩年前金融風暴時, 我的公司聲請破產保護。克萊斯勒被大部分的金融分析師、媒體、民眾判了死刑。有了政府的金錢援助,我們才能捲起袖子,從最基層開始改革。

如今克萊斯勒已經復活,今年第一季,我們終於轉虧為盈。兩年後,我們就可以連本帶利,把我們向社會借來的錢全部還清。

我不是想吹牛,這不是我們的風格。我說這些是想告訴你們,如果堅持方向,有著強烈的動機和熱情,你最後一定會成功。我們的財務報表不只代表了兩年來的首次 盈餘,也代表了上萬名員工的韌性和努力不懈。他們見證了一家從地獄走回來的企業,如何恢復以往的光彩。他們不是大時代轉變下的犧牲者,而是自己命運的創造 者。

談個人價值

取決於付出 而不在拿取所以今天,看到你們即將領取畢業證書,我認為此刻更加重要。和這家公司一樣,這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急切需要你們的才智及熱情,以及你們的 誠懇之心,來幫助它們走出困境。你們的學歷不只是為你個人及你的家庭帶來好處,同時也為更廣大的社會帶來福祉。

你們很幸運,能在這麼好的大學裡享有優秀的師資和課程。更重要的,這個大學的核心價值觀並不是小我,而是大我。愛因斯坦在七十多年前曾說過一句話,而我認 為至今仍然正確:「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能付出多少,而不是他拿取多少。」人不應該只為了自身的成就而努力,而應該跨出局限自己的牆,為了外面的世界而奮 鬥。

我們身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開放時代,市場力量之強大已經無庸置疑,沒有人能阻止自由經濟的發展。這個開放的競技場,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一展身手,去爭取更好的生活。但我告訴你,這絕不是生命唯一的路。有更多、更大的問題,是自由市場在我有生之年都沒辦法解決的。

這個世界的發展已經危險得不平衡。很多地區不但貧窮、缺乏經濟實力,而且僵固的貧富階層也無法改變。有些國家正在為了生存而努力著,為了自由而奮鬥著,他們希望能有尊嚴的活下去,而有些人,只希望能活下去。這些問題,都提醒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有嚴重的道德後果。

談社會責任

未來領袖不能逃避的問題

在一九九九年的達沃斯經濟高峰會,南非當時的總統曼德拉,針對全球化的衝擊發表了一場演說,而我很榮幸能在現場。我想在這裡引述他的一段話,因為這段話是 講給全人類聽的:「全球化的利益,只有那些有錢有勢的國家、投資人、投機者拿得到。同時,更多弱勢的婦女和孩童正被貧窮給凌虐著。因此在座的每一位都應該 理解自己正享受著特權;二十一世紀的曙光到來時,攤在你們面前的,是許多未解的難題。」每一個以平等社會為目標的國家和領導人,都應該對這些字句有所體 認。

至今,我認為曼德拉所指的「未解的難題」仍然存在。因為我們日子過得太好,而對這個世界的問題漠不關心。我很懷疑,我們是否能夠開始正視這些問題。我也很 懷疑,我們是否能看到美國自己的困境之外,其他地區貧窮等更大的問題。我更懷疑,我們是否有辦法在貧富差距威脅全球經濟的永續性之前,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這些困境,我沒有解答。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們寧可閉上眼睛,把責任推給其他人,那我們也是問題的根源之一。每一個人都對這個人類社會有責任,我們都必須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知識、技能,來追求更崇高的目標。

我告訴你們這些,因為你們還年輕,世界的未來在你們手中。你們都是未來的領袖,所以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分子,你們都有責任為更好的人類社會盡一份心力。唯有理解這些責任,你才能夠被稱作一位領導人。

對於各位未來的選擇,我有最後一個想法。在你們人生的道路上,完成教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你們可能會以為,自己終於離開一個充滿規則的校園生活,以後就 可以自由了。你覺得自己終於能夠選擇想要的東西,過想要的生活。但我要告訴你,「覺得」你自由了和真正的自由是不一樣的。

我所說的真正的自由,存在你心中。真正的自由,是你心胸的開放、接受不同事物,也是你對每件意外所蘊藏無限可能性的認同。我給你們的建議是,別讓你過去的 決定影響你未來的發展。不管你讀了什麼科系,或是你之後第一份、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是什麼,都不應該是你向新機會說不的理由。在那扇被你拒絕的門後, 往往有更多的發展性。

我在加拿大受了九年的大學教育。而我在大學選修哲學,因為在當時我認為那對我來說最重要。然後我去讀了完全不同的東西,我想當一名律師,所以讀了法律。接下來我又在不同的行業轉來轉去,從金融到生物科技,現在我生產汽車與卡車。

談開放心胸

用各種角度去探索這世界

我不知道哲學的背景是不是讓我變成一名更好的律師,或是一名更好的執行長。但我知道,那的確讓我對其他事物打開了心胸。

你未來會遇到很多扇門,而每一扇門都可能改變你和你的一生。但是除非你擁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才能打開那扇門。我們總是過濾掉許多身邊的事情,只關心自 己知道的事。所以,盡情探索吧!用各種不同的看法滋潤你的心靈,用不尋常的事情來充實你的每一天。因為生命太短了,把時間花在我們已經熟悉的事物上不是太 可惜了?

那些無法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聽從其他意見的人,等於放棄了充實生命的機會。最可惜的是,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就這樣,我一開始說不打算給你們的建議都講完了。這些建議是否有用,端看你明天會怎麼想,你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你是否對自己更有信心?是否會把自己更 向外推一步?別忘了,沒有人會強迫你勇敢地跳出去,離開舒適的小圈圈,你能靠的只有自己了。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翅牓,然後起飛。

我想引用我年輕時讀過的一本書作結,作者是希臘作家卡贊扎基斯(Nikos Kazantzakis)。他寫道:「我們就像是樹葉上的小蟲。有些無懼的人爬到了葉的邊緣,發現我們腳底下竟是一片深淵。我們聽著遠方其他葉子傳來的噪 音,了解到這世界原來是難以想像的龐大。有些人躲在原處害怕地發抖和哭泣;有些人則在葉子邊緣俯瞰懸崖,冷靜且勇敢地說,我喜歡!」我願你們每個人都可以 盡情接受這世界所賜予你的東西。我願你們每一天起床,都能看看這世界,然後說,「我喜歡!」祝你們一路順風!

典型工作狂

用6支手機遙控6家公司

克萊斯勒集團執行長馬奇翁於1952年在義大利出生,跟隨家族移民到加拿大。他在多倫多大學取得哲學學士學位後,又分別取得了MBA和法律學位。83年畢 業後,他展開多彩多姿的職業生涯,先後進入會計、貿易、科技及生技等公司,擔任的職位從專員、財務長一路升任為副總裁。

97年,他接下瑞士生技公司Lonza Group,接下來是飛雅特集團的執行長。在2009年,飛雅特買下克萊斯勒20%的股權,馬奇翁同時成為兩家公司的執行長。

馬奇翁是典型的工作狂,他的背包裡曾經有6支黑莓機,每一支代表一家他管理的公司。2004年他擔任飛雅特執行長時,公司正連續四年虧損,他以令人懾服的領導風格,帶領飛雅特在05年轉虧為盈。瀕臨破產邊緣的克萊斯勒,在他手上經過兩年的重整,於今年首次出現盈餘。

塞吉奧‧馬奇翁(Sergio Marchionne)

出生:1952 年

現職:克萊斯勒集團執行長、飛雅特集團執行長學歷:多倫多大學哲學學士、溫莎大學MBA、約克大學法律學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3

離開,也型過人 蔡東豪

2011-9-1  NM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日快將來臨,所 有人都口口聲聲說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當這一日真的來臨,感覺是晴天霹靂,心情沉重至極,原來他真的這麼重要。喬布斯宣布辭去蘋果行政總裁,由營運總監庫 克(Tim Cook)接任,連一向不太關注國際新聞的香港傳媒也作頭條報導。在美國科技界和投資界,喬布斯辭職被看成一個時代的終結。

行 政總裁辭職時有發生,喬布斯辭職卻成為國際頭條新聞,原因是喬布斯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一個人能夠改變一小撮人的人生,感覺已很神奇,喬布 斯在他人生中不同階段改變了全球科技、媒體和流行文化,並且不止一次和局限在某領域上,而是一次又一次,在一個又一個領域上,翻天覆地改變。今日以至將 來,電腦、手機、音樂、電影、電視、出版業都會留下喬布斯的足跡,因為他,這些行業不再一樣。一個時代的終結,是指喬布斯時代的終結。嚴格來說,喬布斯不 是離開蘋果,在他的辭職信中,他說會出任蘋果董事局主席,並保留蘋果僱員的身份。但我們知道,這不是普通的調職,這是喬布斯的告別。喬布斯就像一個我們熟 識的朋友,但不敢稱為同輩朋友,因為他擁有巨人的地位。從喬布斯的一個眼神、一個身體小動作、一句說話,擁有這麼多年觀察喬布斯的經驗,我們幾敢肯定,這 不是調職安排,不想多說,收到了。

 

喬布斯辭職信只有一百四十一個字,貫徹他的簡潔作風。一個巨人離去的時候,散發出這種優 雅,我以前見過一次,是1994年前美國總統列根患上老人癡呆症,他寫了一封公開信給美國人。列根公開病情,這時候他的病情已不輕,他這封信貫徹他在任時 的睿智,結尾的兩句最令人難忘:「I now begin the journey that will lead me into the sunset of my life. I know that for America there will always be a bright dawn ahead.」列根步入人生的日落,而美國正迎接燦爛的日出。這是美國人最後一次聽到列根的聲音,他的告別美國人不會忘記。自1994年,我未遇過一個更 美麗的告別,直至看到喬布斯的辭職信。這幾天所有人都在討論蘋果的將來,沒有喬布斯的日子,蘋果怎過?可肯定的是,喬布斯獨一無二,他的位置無人能代,很 多人憂慮蘋果的將來,因為喬布斯猶如一個人的軍隊,敵軍聽到他一個人的腳步聲,已經聞風喪膽,他的離去不但削弱蘋果的實力,也增強了對手的雄心。替蘋果的 前途憂慮是人之常情,因為喬布斯不是一般的行政總裁,我認為分析喬布斯不可以平常方式,我要嘗試先把自己提升到他的層次,才作分析。

 

一 個巨人交棒予繼任人的時候,可以看真此人究竟是否配稱巨人。有些人交棒的時候,心情矛盾,接棒人做得好,甚至比自己好,是否代表自己在位時做得不夠好;接 棒人做得不好,是否代表自己交棒準備得不好,連累接棒人接的是火棒。兩者之間,我留意到大部分所謂巨人到交棒的時候,便失去巨人應有的風範,離職後的巨人 大都充滿不忿,心理不平衡至酸溜溜,巨人變成小人。喬布斯交棒的時候,所有事情安排妥當,一切就在他掌握之內,繼任人是他親手挑選,領導團隊經過考驗,早 已建立默契。喬布斯要確保他離去後,公司表現更勝以前,因為衡量巨人的成績包括他離去後公司的表現。如果巨人離去後,公司表現走樣,這不是反映巨人多麼重 要,而是反映巨人的繼承安排做得不夠好,代表着巨人完美的故事有瑕疵。喬布斯選擇在這個時候宣布辭職,時間近乎完美:現時的蘋果,市值直逼全球第一,盈 利、財政狀況、新產品等、威勢一時無兩,把自己的離去對蘋果的衝擊減至最低。沒有喬布斯的日子,蘋果會做得更好,這是喬布斯的願望。喬布斯過去作出的重大 決定,大都是正確的,我信他選庫克為繼任人,也是正確決定。喬布斯辭職對我最大的啟示,是我想學做巨人,我不會永遠留在現時的崗位,到我離開的一天,我也 會把我離去後公司的表現作為我工作表現的指標。我離去後公司做得更好,將會是對我的工作成就最高的肯定。

蔡東豪 Tony Tsoi

現 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1

劉傑克:創始人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

http://www.bnet.com.cn/2012/0307/2082306.shtml

劉傑克老師認為,一般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可以分為幾個方面:專業素質,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企業的創始人必定是在自身所學領域有所擅長,有深入研究的人,有一技之長,才可以發現別人未曾發現或未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他們成功創業的基礎。

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誠信是其創業之本,因為創業者們深知他們的道德品質決定著自身企業的市場聲譽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以良好的自身口碑才能帶來良好的企業口碑,使企業可以成功創立,逐漸步入正軌,漸入佳境。失信於人必定會讓企業失長久之利。

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過人的判斷能力和商業能力,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市場洞察力,以及一定的商業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是指一般創業者都會有獨樹一幟的預見能力,能使創業者能有效地預測和把握方向。準確把握了市場的動向和市場的機遇點,才能適時的發現良機,成功將企業推出市場。

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業成功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全部具備的綜合體,缺一不可,所以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擁有一個良好的健康心態來面對挑戰。他們自信,勇敢,富有冒險精神,堅韌而專注,才會最終歷盡艱辛成功創業。是這些強大的心態一直支持著創業者們發揮無限的力量,堅持到底,最終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是創業者們不斷向前的動力,而在風險和機會並存的創業界,時刻擁有對市場決斷的勇氣和敢於為先的冒險精神才能讓他們可以走在市場的前頭。對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創業的過程必定會有坎坷,有直面失敗的勇氣,面對壓力可以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才能最終戰勝一切困難,也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益回報。此外,創始人自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夠吸引別人的人格魅力,在他們身上可以感覺到一些能夠讓人追隨的力量。

具備「理想的」企業家素質的企業創始人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企業創始人也一定是有所長,也有所短的。根據其優勢和風格的不同,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交際型: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為自己創業提供資金和經驗的幫助,建立了廣闊的社交圈。面對商業圈,面對媒體和大眾都可以遊刃有餘。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一個良好的商業氛圍中生存和成長。

沉默寡言型:一般為技術型的創始人,靠自己的技術打天下,不善言辭,魄力不足。一般技術型的創始人大都缺乏良好的商業管理和運作能力,在創業初期憑藉技術上的優勢和領先為企業尋找到了一片藍海,但在企業發展壯大時期,在面對重大商業決策之時往往顯得領導魄力不足。

個人魅力型:個人風格強烈而突出,有強大的自信心,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變身為企業的代言人,充分代表了企業的形象。他們有智慧,有才幹,擁有卓越的個人品質,言辭和行為一般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被人們所追隨。他們是企業的精神領袖,也是企業的掌舵者,在企業內部可以起到一個激勵的榜樣作用,個人的魅力讓員工敬佩,也讓大眾崇敬,但這種創始人一旦離開企業,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穩重求勝、穩紮穩打型:從創業初期開始就很有規劃,很有計劃性,喜歡學習前輩的經驗教訓,在經驗積累和探索中慢慢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有明確的階段計劃、發展目標,以及戰略藍圖。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腳踏實地中穩步的發展,不為外界的各種動向所動,堅持自己的道路,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穩定中帶領企業不斷向前。但過於求穩的創始人會容易錯過企業的最佳轉型時機,企業難以有突破性的發展。

一條路走到黑型:患有持續症,不懂適可而止,拋棄先前帶給他們成功的東西會破壞他們良好的自我感覺。守舊,拒絕改變。企業的成功不會維持的很長久,最終會走向衰敗。

那麼,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不離開?如果離開,應該怎樣選擇離開的時間?在離開的時候,創始人應該收穫哪些?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這個問題是不確定的,因為答案也不是創始人一方說了算的,有時候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

創始人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的原因無非有這幾個方面:一些創始人離開是因為私心作祟,個人犯錯,最終被迫離職;業績不佳,不得不走;公司內部鬥爭,創始人同公司在戰略上或管理上發生分歧和衝突,被迫離職;創始人與控股方不合,被趕走;公司被收購,創始人的職位被職業經理人代替。可以看出大多情況下,創始人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迫出局的佔大多數,即使他們不願離開,也無能為力。尤其是在企業融資發展的過程中,公司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在同投資方過招中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乃至被趕出公司的,可謂不乏其例,這已經成為創始人與一手創辦的企業之間不可踰越的鴻溝,一個不可打破的魔咒。

如果創始人可以同控股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自身方面以身作則,遵守公司條例,在任職期間公司業績良好,同公司管理層在戰略和管理方向上達成一致,那創始人會離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如果創始人可以自己選擇離開的時間,那麼在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更需要具有大型企業組織、管理和運營經驗的人來管理企業是,創始人如果相較於管理,更適合創業的話,可以選擇主動離開,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另外,當企業內部另有更優秀,更強勢的領導人才,創始人在公司的地位已經可有可無,並無很大的發揮空間時,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可以選擇離開自己的公司。

創始人應該明白,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資本的力量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離開自己創辦的企業必定會有一份難捨之情,但等待著離開的創始人們去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離開不一定是壞事,市場是廣闊的,帶著收穫的經驗,財富和建立起來的社交網,迎接創始人們的是光明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1

一定要在故事講完前離開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yuf.html

小時候,大孩子給小孩兒講故事,講著講著鬼出來了,恐怖情節出來了,講故事的大孩子還惡作劇地把燈關了,漆黑的屋子和恐怖的聲音,挺嚇人的。

孫中山把大總統讓給了袁世凱,但要求袁到南京就職,以便監督牽制。深諳權謀的袁世凱就唆使部下在北京搞「打砸搶」,在前來勸駕促行的特使蔡元培面前演了一出雙簧,袁皇帝「確實離不開」呀,也就名正言順地在北京就職了。

袁皇帝駕崩以後,北洋軍閥們亂了,段祺瑞唆使張勳演了一個故事。張勳實心眼,扶保小皇帝溥儀復辟坐了龍庭。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段祺瑞立刻馬廠誓師討伐張勳,段祺瑞轉眼成了再造共和的元勛。張勳躲進了東交民巷,稀里糊塗地做了段祺瑞的墊腳石。

翻開一部歷史,你方唱罷我登場,敲鑼打鼓分外忙,蔣幹下書、周瑜打黃蓋,計中有計,戲中有戲。有時假戲真做,有時真戲假做。歷史上的戲,多少年後都看不明白。

證券市場是最有趣的地方,每天都在講故事,有最新鮮、最刺激、最荒唐的,也有最醜陋的。有時候是英雄豪傑的故事,有時候是鬼故事,會聽故事的人利用故事賺錢,不會聽故事的人因為故事賠錢。如果你賠錢以後因為被欺騙而憤懣並詛咒講故事的人,只能說明你還不懂證券市場的真諦。

不久前有人講十年大牛市的故事,有人講有色金屬長期走牛的故事,有人講儲存黃金增值的故事,指數才下來一百多點,大牛市就沒人講了;滬銅從八萬五跌到五萬七,連鐵嘴看好有色金屬的羅傑斯也改口轉為看好農產品了……

具體到自己的股票炒作,既要看出這是「戲」,還要看出「戲中有戲」。根據戲的開場、鋪墊、發展、高潮來掌握自己炒作的節奏。不參與演戲,賺不了錢。但不在閉幕前離場,肯定賠錢。權衡一番,還是需要奧運精神,重在參與,只是要留個心眼兒。

回眸證券市場十幾年的歷史,浦東概念是故事,網絡概念是故事,直至今天的有色金屬、軍工、濱海概念都是故事。每個故事都無一例外地讓少數人賺錢,讓多數人賠錢。咱們來假設一下,如果把股市裡所有參與者的財富平均化,然後重新玩,結果會怎樣呢?相信要不了多久,又會回到原先的狀態。為什麼呢?就是每個人在戲中的角色已經固定了,習慣於演悲劇的還是要賠錢,習慣於演喜劇的依然會賺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講故事更像一個收入再分配的過程,只是更迅速,更市場化,也更殘酷而已。

索羅斯說過,一定要在故事講完之前離開。可謂至理名言。說得更形象一些,鬧哄哄地參加一頓筵席,如果誰吃,吃誰,都不知道,那就要在筵席結束前離開,否則就要買單了。如果不參加,佔不了便宜,而非要等到最後一道贈送的水果送上來,多半是要掏錢買單的。常常要向左鄰右舍顧盼一番,如果找不到人買單,買單的就是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