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但求茍全性命於亂世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9/29/%e4%bd%86%e6%b1%82%e8%8b%9f%e5%85%a8%e6%80%a7%e5%91%bd%e6%96%bc%e4%ba%82%e4%b8%96/

但求茍全性命於亂世

tu27L3R1MjdpbWc0LnRiY2RuLmNuL3Rmc2NvbS9pMi9UQjE0cURKSXBYWFhYYllYcFhYWFhYWFhYWFhfISEwLWl0ZW1fcGljLmpwZw==
事後來看,不加息這個決定,對已發展市場(Development Market)的傷害性,似乎比加息更大,由於日本是假期關係不能反映,但是歐洲和美股這數個交易日,基本上以沽盤主導,似乎機構投資者對聯儲局的回答極度不滿!

大眾汽車就排放廢氣測試涉嫌造假,令股價兩日大跌三成,甚至連累整個德國汽車版塊,以至歐股,市場擔心造假不限於美國,現在各主要市場如中國、臺灣、韓國也展開調查,難以估計最終埋單的金額,要搏反彈並不急在一時。

目前的新常態,是大家已接受了新興市場低增長,甚至可能爆發債務危機,但是對於已發展市場(DM),大家都當作避風港泊錢,但是聯儲局所給予的願景,卻是低增長、低通漲的預測,當這項預期反映在資產價格上,便令DM的估值下調,同時錢也大舉擁入債市。

技術上來看,經過斬倉式急跌後,本來是有利反彈,香港很多版塊也做了個反彈,但似乎勁彈一次後,力度便會減弱,且只有少數能有力,展開第二波反彈,尤其是早前借習總訪美的消息,將高鐡、科技、軍工炒一轉後,紛紛回落,更令人擔心反彈無以為繼。

做法上在中長線要多做研究,尋找下個升浪的領漲版塊,然後分註慢慢買,但同時可以因應「最壞情況」買些遠期極價外認沽期權,反正如只是經過第一波跌浪,還有第二、三波跌浪的話,情況會嚴重得多,即使引伸波幅已急升,仍然值得Put個股。

個股比大市好Put的原因,是反正引伸波幅已漲,倒不如找些下跌潛力大的公司來Put,例如高PE的版塊,代表市場對增長給予高期望,一旦投資者對市場前景失望,這類版塊的拋售壓力必然是重中之重,以港股來說,跌極都有的版塊是澳門股,美股則有GoPro(GPRO),以上例子已跌得很多,追沽不太值搏,但還有很多高PE的個股在高位,大家可以自行選股。

做長短倉是看選股的眼光,老實說很難大賺,不過在這種亂世,能茍全性命已屬萬幸,很多研究都表示,在納粹集中營,或是越戰戰俘營中生存到最後的人,以具有樂觀性格者居多,況且每挨過一關,日後通常有更廣闊的天地。

Posted in 美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15

新華網質疑網約車:約的是車還是性命之憂?

本來想圖個方便叫個網約車,結果取消訂單後被司機恐嚇“小心殺了你”。如果遇到這情況,你還會毫無顧慮地叫車嗎?

而這不是一個假設,是最近發生的真事兒。據北京晚報報道,家住海澱的李先生稱,他愛人前晚“打優步”回家,結果顯示對方車輛是外地牌照的,考慮 到晚上的乘車安全,他愛人取消了這次訂單。沒想到訂單取消後,司機竟連續發來恐嚇短信:小心殺了你,你今晚優步打不了車,外地車對你來說都要你的 命....。.

優步規定10分鐘之內可以取消訂單,李先生的愛人按規定操作,並未超時,也沒有任何不妥。但訂單那頭司機的滿滿戾氣,卻令人膽戰心驚。

這樣惡劣的素質,怎能繼續留在網約車行業?

令人無奈的是,這種現象還不僅僅是個例。近一年時間里各地網約車惡性事件頻發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年3月,深圳市相關部門就曾發布數據顯示,深圳網約車駕駛員群體中發現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

龐大的數字提醒人們,網約車行業里存在的這股粗暴力量亟待規則去鉗制。

今年7月28日,備受關註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網約車合法身份得以最終確定,同時,網約車的資質以及用戶安全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網約車新政中明確規定:從事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並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 (二)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後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 (三)無暴力犯罪記錄; (四)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同時,在監督檢查方面,新政也明確指出: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設和完善政府監管平臺,實現與網約車平臺信息共享。共享信息應當包括車輛和 駕駛員基本信息、服務質量以及乘客評價信息等。 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開展網約車服務質量測評,並及時向社會公布本地區網約車平臺公司基本信息、服務質量測評結果、乘客投訴處理情況等信息。

嚴格的進入資質審查以及運營當中的多環節監督審查,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網約車存在的種種安全隱患。新政將於今年的11月1日正式實施,各地具體的實施細則也有望在此之前陸續出臺。

只是類似於李先生愛人的這次經歷提示我們,或許在實施細則出臺過程中或今後的監督檢查過程里,除了緊盯司機的從業資質外,也要加大對乘客評價、投訴環節的重視,讓遊離於規則邊緣的恐嚇、咒罵、威脅等戾氣和惡行得到該有的懲處,畢竟,這也是網約車安全不可或缺的內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31

為什麽不要把身家性命押給小程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0/160753.shtml

為什麽不要把身家性命押給小程序?
黑馬哥 黑馬哥

為什麽不要把身家性命押給小程序?

短期不可高估,長期不可低估。毋庸置疑,“小程序會取代APP”之類的言論還是過激了。

不出所料,黑馬哥的朋友圈今天被微信小程序刷了屏。無數人贊嘆於它的“驚艷”,好評多於“差評”。

這又是一次“蜂擁而上”。不過,黑馬哥還是相信一句對小程序的評論:短期不可高估,長期不可低估。毋庸置疑,“小程序會取代APP”之類的言論還是過激了。

豌豆莢聯合創始人、前CEO王俊煜再創業,推出了新產品“輕芒雜誌”,並且第一批參與了小程序的內測。對於小程序的體驗他同樣贊美有加,但當我們問及是否會放棄APP的時候,他依舊認為,讀者有很多深度需求,iOS依然是他們不容忽視的主要陣地之一。只是如果“小程序表現足夠優秀,那我們可能考慮不再開發安卓版”,前提是不影響他們對安卓用戶的覆蓋。

在小程序和APP的博弈上,朝夕日歷創始人程昊坦言,小程序能解決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因此“對於小團隊來說很簡單,就是開發一個小程序。”但是他同樣肯定APP的存在價值——服務重度黏性用戶。

與在APP端“一貧如洗”的創業團隊選擇開發小程序相比,程昊認為,反而過去APP做的量很大的要更痛苦,“你一做的話,就覺得好不容易做的量都轉微信上去了。”這是殘酷的事實,但似乎又有點杞人憂天,因為從iOS到安卓再到小程序,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創業者自始至終都是弱勢群體。

雖然人們不分行業領域的“一窩蜂”跳進了小程序的試水大軍,但開發者平臺“很快”的聯合創始人宋暢始終認為,有些領域顯然與之不相匹配。

“最不適合的就是自媒體。”宋暢在黑馬哥舉辦的小程序研討會上對在座的嘉賓解釋道,“因為自媒體沒有場景,小程序即用即走,自媒體沒有講故事講道理的場景。”除此之外,她還認為遊戲開發和版權類應用同樣不適用於小程序。前者是因為微信不敢輕易撬動蘋果的“蛋糕”,而後者則是其猜測微信團隊毫無興趣去插手版權的審查和監管。

小程序正式上線後,有自媒體撰文對其無法改變當下生態提出了十點理由。其中,缺乏入口和體驗不夠好分別被列到了第一第二位。該文章認為,小程序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但它並非萬能,只是眾多選擇之一。

“審核”也成為很多創業者所擔心的點。俱牛網創始人鮑禹卿就認為,小程序每次修改後都需要走一遍審核/發布流程,效率上不如H5便捷。大家都明白,在微信的大生態下做事,必須要能洞察微信的心思。

如今,一個疑問是,被大肆追逐的小程序,真的降低了創業者成本嗎?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說本來三個人專註做安卓、iOS和公眾號營銷,現在不得不又招人做小程序,沒減負反而增加成本。

與之類似,好奇心日報前端齊修就曾表示,“微信小程序就是一個類似RN的輪子,從技術棧來講我不喜歡,並沒有減少產品的開發成本,反倒是多了一個開發流水線。”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小程序的理念。起碼,有人提出了質疑,說即用即走的理念並不適合創業。該觀點認為,創業講究留存,消費者買了就走意味著沒有用戶,對於創業而言,它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工具,而不是創業的原點。

對“第一波紅利”的追逐引發了小程序開發風潮,但也有人為此憂慮。白鷺時代創始人張翔就對這所謂的紅利期持不太樂觀的態度,他告訴黑馬哥,“所有人都認為它(小程序)是一個機會,所有人都為第一時間抓住這個紅利跳進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反而認為紅利期不會很長。”

張翔的“不太樂觀”不代表悲觀,他的擔憂也不代表不看好小程序。正相反,事實上他是小程序的堅定支持者。只是,他認為,優秀的公司不僅是看紅利,也註重抓住長期價值。

總之,小程序確實有很多獨特之處,也在盡量提供完整的原生的APP體驗,較為理智的看法認為,它會替代很多APP提供服務,但不會也不可能完全顛覆APP生態。甚至有觀點認為,小程序能夠實現的功能並不是增量,事實上已經在訂閱號和服務號上實現了。很多人看好小程序,很大程度其實是看好微信,去追小程序,背後其實看到的是微信的價值和生態。

黑馬哥認為,服務號做得不太理想一直是微信的心病,所有在此基礎上升級做出了小程序。很大程度上,它承載著微信在應用和服務的“不死心”和野心,具有戰略意義。

但它依然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尤其對於創業者而言,如果你賭上各種渠道,押上身家性命,把命運交給微信和小程序,黑馬哥認為這並非明智之選。

“任何創業都必須講一個留存,過去很多企業讓消費者買了就走,現在頭疼得一塌糊塗,因為他們沒有用戶。無論是當年的APP還是今天的公號都有一個留存概念。從這個角度講,不會出現類似APP創業、公號創業的小程序創業,它註定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工具,而不是創業原點。”TMT觀察者魏武揮如是評論。

而最後,黑馬哥想提一個疑問,一個社交產品真的需要和能夠承載那麽多嗎?

黑馬快評 小程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98

奪逾10黑人女性命 被斥無可救藥 加州殺人魔判死

1 : GS(14)@2016-08-13 14:50:11

■富蘭克林在庭上木無表情。 路透社



美國連環殺手、外號「殘酷沉睡者」(Grim Sleeper)的富蘭克林(Lonnie Franklin Jr.),過去30多年來在加州洛杉磯殺死至少10名黑人女性,並將部份死者全裸或半裸的遺體棄於後巷和垃圾桶。他前日被判死刑,但預料受刑機會微。洛杉磯最高法院法官甘迺迪宣判時指,63歲的富蘭克林對毫無防備的女性下毒手,是因為與女性「有長年的深仇大恨」,又指案件是她接觸過最駭人的一宗,死刑判決「不為復仇,而為正義」。檢察官西爾弗曼亦指富蘭克林「無可救藥」,在殺害及虐待女性的過程中尋開心。經歷六年審訊,富蘭克林一貫否認控罪,出庭時繼續木無表情,面對死者家屬的質問亦只以口形回應。案中唯一生還者、1988年被富蘭克林槍擊兼強姦的華盛頓(Enietra Washington)指他是「真正的魔鬼」。富蘭克林在1985至1988年間先後槍殺及勒死7人,2002至2007年再殺3人,死者年齡介乎15至35歲,大多是妓女或吸毒者,死前有性接觸。由於兇手一度沉寂13年,故有「殘酷沉睡者」之稱,但警方及後調查後相信他並無真正停手,遇害人數或多達25人。


注射死刑存爭議或免死

直至2010年,警方在脫氧核糖核酸(DNA)數據庫中發現富蘭克林兒子的DNA與兇手相似,於是跟蹤富蘭克林,並取去一塊他吃剩的意大利薄餅化驗,證實他是兇手後隨即展開拘捕行動。警方在富蘭克林的寓所搜出犯案手槍,以及近180名女子不省人事甚至死去的照片和影片,部份相中人至今仍不落不明。今年5月,法院裁定富蘭克林10項謀殺及1項企圖謀殺罪名成立,檢察部門更提供證據證明富蘭克林與另外四宗女性謀殺案有關。雖然富蘭克林被判死,但因加州在注射死刑的爭議上存在極大分歧,自2006年起從未執行死刑,因此富蘭克林很可能免於一死。美聯社/法新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2/197329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22

全球92%人吸受污染空氣 年奪600萬性命 東南亞情況最嚴重

1 : GS(14)@2016-09-28 05:04:19

世界衞生組織(WHO)報告指出,全球有多達92%人口日常呼吸的空氣都屬於受污染水平,每年有逾600萬人因此死亡。世衞呼籲各國勿再遲疑,應該立即採取行動遏止空氣污染。世衞昨日發表的報告,羅列了全球3,000多個地點的PM2.5(Particulate Matter2.5)數據,結果顯示空氣最污染的地方為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中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最嚴重並不令人意外,但出乎意料的是農村地區空氣並未如想像般好,而且貧窮國家的空氣污染遠超過已發展國家,近90%的相關死亡病例發生在中低收入地區。
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2.5微米或以下有害的微細懸浮粒子,例如黑碳和硫酸鹽等,人類吸入後不易排出,會積聚在氣管和肺部,危害身體健康。根據世衞準則,空氣中PM2.5每年平均值超過每立方米10微克已屬不合格,中國的數據是54微克、印度為62微克。


室內污染不亞室外

「這是公共衞生緊急事件。」世衞公共健康、健康環境與社會決定因素部主任內拉(Maria Neira)指,全球空氣污染嚴重的程度已足以令每個人都關切,因為污染「實際影響着全球所有國家、任何一個社會……必須採取果斷行動應付。」她促請各國減少路面汽車數量、改善減廢措施和推廣使用潔淨煮食燃料。今次世衞的全球空氣污染數據是透過人造衞星監察配合地面測量獲得,但在廣大的落後地區由於缺乏有效的地面紀錄參數,世衞只是作出粗略的推算。因此,報告中關於室外空氣污染的程度比較具體。不過,世衞警告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絕不亞於室外,事關不少貧困地區的家庭仍依舊依賴在室內燃燒木炭,作為主要煮食的燃料,跟室內空氣污染有關的死亡個案每年有逾300萬宗,與室外空氣污染的數字基本看齊。


北京空氣長期劣質

世衞專家多拉坦言,不少地方發出的空氣污染警告實際上無補於事,她舉例說北京的空氣質素長期處於劣質水平,當局發出警告、勸喻民眾留在室內等,已經無法幫助一般人免受空氣污染侵害。另外,世衞亦未有實質的科學證據,能證實戴口罩可以過濾空氣中的污染物。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8/197843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07

【動畫】相睇女飲醉打人爆樽媒人牽紅線反遇襲性命終

1 : GS(14)@2016-09-29 08:05:28

山東煙台萊山區一女子近日相睇期間發爛渣,與媒人及相睇對象發生口角,爆樽捅向老人後致對方死亡。據了解,本月14日老人本是牽線搭橋為女子介紹對象的,當天女子酒過三杯後很激動,與相睇對象發生口角後又與老人發生口角和撕扯,後用碎酒瓶扎到老人腳踝後離開。萊山區溝北社區某公司的70多歲看門老人在本月14日下午2點多,被人發現半躺在窗邊不省人事,腳踝處有傷口,地下還有一灘血。民警趕到現場,確定死者身份後,展開調查。溝北社區村民郝某稱,早上9點20分左右,他去送中秋過節禮品,在傳達室看到了一名陌生男子。大概在早上9點半的時候,吳某發現傳達室裡除了老人外,還有兩名她不認識的一男一女在說話。出現在傳達室的一男一女有重大嫌疑。如何找到這一男一女,確定他們的身份,成為破案的關鍵。民警調查倉庫的CCTV後,到處找片段中的男子及女子,有人證實了其中這名男子是院格莊鎮某村村民孫某某,今年47歲,和死者孫某是同村。當晚8點,民警找到孫某某,並向他取證。孫某某說,馬上快過中秋節了,孫某約他到傳達室來坐坐,順便見見給他介紹的對象申某。當天早上8點30分左右,孫某某如約來到倉庫的傳達室和死者孫某敍舊。9點30分左右,申某來到倉庫的傳達室,三個人聊得也不錯。很快,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孫某出去買了點吃的喝的,準備好好招待一下兩人,誰知,席間申某三杯酒下肚後,情緒變得激動起來,並和孫某某發生爭執,隨後孫某某藉機離開。孫某某跑了,申某又把氣發洩到死者孫某身上,兩人先是爭吵後又發生撕扯。在撕扯過程中,申某抓起地上擲破的酒樽朝着孫某的腿插下去,她自己的胳膊也在打鬥時受傷。兩人繼續爭執,孫某抬起受傷並流血的腿給申某看,然而,申某只顧拿起毛巾綁住自己的傷口,並沒有理會孫某便轉身離開。次日凌晨1點多,民警在萊山區抓獲申某,申某此時才得知老人死了。目前,申某已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萊山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鳯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5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55

圍堵校委案 指被包圍頭暈紀文鳳自稱人質 驚人踩人危及性命

1 : GS(14)@2016-12-21 23:33:38

■紀文鳳昨出庭作供,稱案發時成為人質故十分害怕。



【本報訊】港大學生今年1月在沙宣道校園圍堵校委一案,除馮敬恩涉恐嚇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外,時任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李峰琦,亦被指阻礙救護員協助不適的校委紀文鳳。紀昨到東區法院作供,她供稱遭暴民包圍下感到頭暈,又擔心人踩人危及性命,「梗係好驚啦,我做咗人質吖嘛!」她在庭上感激傳媒拍攝,「唔係死咗都冇人知」。記者:勞東來現年69歲的紀文鳳昨供稱,當晚開會後由保安護送離開大樓,但遭群眾認出及推向草地。她被學生及蒙面人重重包圍,形容當時驚惶失色:「梗係好驚啦,我做咗人質吖嘛!」她指地面濕滑,「一跌低會人踩人,我係最墊底」,感到生命受威脅。此外有人大叫「要佢插水」,及踢到她膝關節令她腳痹,同時很多「暴民」叫她留低及解釋會議決定。



■紀文鳳當日被示威者包圍,稱感到想嘔及頭暈。資料圖片

「嗰個零鐘頭冇記者」

她感到想嘔及頭暈,保安幫她召救護車。救護員奮力擠過人群到場,人群叫喊「紀文鳳留低」及指她詐病,阻礙她前往附近的擔架床,她行了很久才行到救護車。她在車上量到血壓偏高,本身患高血壓的她「驚一驚」。她抵達醫院後收到來電,「話啲學生上緊嚟,叫我快啲走」,她不想影響病人故沒留院,而她並無受傷,只周身骨痛。庭上播放東網的影片,辯方資深大律師李柱銘盤問她指,片中圍住紀的包括警員和記者等,似乎都是協助她的人。紀則說「但我強調頭嗰個零鐘頭係冇記者」,只有學生及蒙面人,「嗌救命都冇人知」,又指「好感激on.cc(東網)嚟影咗,唔係死咗都無人知」。控方跟着傳召消防處救護隊目張嘉輝,他供稱當晚和同事往救助紀,大樓外很多人聚集,他緩慢前進但突然被人頂住,一看是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旁邊有港大學生會前會長梁麗幗,他們用大聲公呼叫「入面冇人唔舒服,冇人要救,究竟要救邊個」。兩三分鐘後警察推開周,他才能進入大樓。他和同事接着離開大樓,其間很多人爭奪及按住他們的擔架床,令他停滯達10分鐘。他大聲呼籲不要拉扯但不果,惟有放下裝備獨自往找紀,然後扶紀行去救護車,但很多人阻礙及需兜路,花了40分鐘才上到車。上車後示威者拍打車身及伸手入車內,救護車終在警方開路下離去。另一救護員施榮華指,「張擔架床基本上已經甩咗,唔係我哋控制,俾人搶咗」。他說真正阻礙他們的有幾個人,他對一名年約廿歲、戴黑框眼鏡及穿深色衫、約高一米七的肥胖男子印象深刻,因他激動地說「你走啦,唔需要你哋喎,冇人受傷」等說話,並且拉、按及用身體壓住擔架床。聆訊今續。案件編號:ESCC2357、ESS27186/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1/198723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92

流感1日奪6成年人性命

1 : GS(14)@2017-07-29 03:30:05

【本報訊】今夏流感高峯期兒童入院人數不斷增加。衞生防護中心監察顯示,前一周(7月9至15日)每1萬名0至4歲兒童中有9.8人流感入院,較5月初加強監察以來增約4倍,自2013年來新高;上一周微跌至7.16人,仍處高水平。上一周(7月16至22日)每1,000名向私家醫院求診病人中,有76.4人患流感,亦是今年新高。中心監察顯示,由5月5日至本月26日錄得361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當中252人死亡;嚴重病人中有36%人曾接種流感疫苗。前日單日新增7宗成人嚴重及6宗死亡個案。5月5日至本月26日錄得18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當中3人死亡。內地及澳門流感活躍程度繼續上升。


醫生指有望回落


流感回落有助紓緩公院逼爆情況。中心在於呼吸道樣本檢測到流感病毒比例不斷上升,前一周錄得40.66%呼吸道樣本屬流感病毒,是歷來最高。上一周錄得39%呼吸道樣本屬流感病毒。中文大學內科學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表示,若檢測到流感病毒樣本比例維持橫行屬好現象,顯示流感高峯期可能一段時間後會回落。威爾斯醫院高峯期每日接收10多名成人流感病人,過去兩日均接收少於10人,有回落趨勢。醫管局早前招聘衞生署醫生做兼職,暫只有10宗申請。昨再多1名伊利沙伯醫院病人轉到聖德肋撤醫院,累積有9人轉院。■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73

【從前今日】美國向廣島投原子彈奪去十多萬人性命

1 : GS(14)@2017-08-06 18:40:47

1945年的今天,「小男孩」從天而降,令日本無數小朋友,以至家庭摧毀。因為它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亦是史上第一次在戰爭期間使用的核武。原子彈帶來的強烈光波令成千上萬人失明,高溫亦把一切化成灰燼,頃刻間奪去廣島至少14萬條人命,輻射亦遺禍不斷。不過,有指當時日本政府認為,美軍已經用了唯一的原子彈,再沒有殺手鐧,所以並沒即時投降,惟美國在3日後,再於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保守估計兩次襲擊共造成近30萬人死亡。日本最終在14日,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2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