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賀歲檔來襲,美三大影業製作公司全解析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978295

剛剛上映的《Interstellar》(星際穿越)看得人真是心潮澎湃,覺得整個人都受到了滋養。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治愈或帶來思考,而且能讓人更廣闊更真實的感受生活和世界。即將到來的2015年也同樣將給予電影愛好者們一場饕餮盛宴。$迪士尼(DIS)$ $時代華納(TWX)$$TWENTYFIRSTCENTYFOXINC(FOX)$ 

  而在超級英雄盛宴之下,將是三大影業公司:迪士尼、福克斯和時代華納瓜分天下的時刻
  在2015年已經確定上映的影片主要有
  迪士尼出品:《複仇者聯盟2》、《加勒比海盜5》《蟻人》《創:戰紀2》《玩具總動員4》
  福克斯出品:《阿凡達2》《星球大戰7》《神奇四俠》《普羅米修斯2
  時代華納出品:《正義聯盟》《魔獸世界》

  說到這些值得期待的電影,就不得不提到漫威和DC,相信喜歡看電影的你,對這兩家漫畫公司一定不陌生。漫威是一家美國漫畫公司巨頭,它創造了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綠巨人、金剛狼、暴風女以及由他們所組成的複仇者聯盟和X戰警系列。漫威下面的超級英雄還包括超膽俠、蜘蛛俠、懲罰者、銀行守衛者和神奇四俠等。從2008年起,漫威依次將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索爾、美國隊長等漫畫中的超級英雄搬上熒幕,隨後通過《複仇者聯盟》將他們集結起來。在2009年12月31日,漫威公司被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價格收購,成為迪士尼旗下的子公司。



  而另一些我們熟知的超級英雄,例如超人、蝙蝠俠、閃電俠、綠燈俠、綠箭俠等是所屬另一家漫畫巨頭公司DC(DC Comics)。DC漫畫公司在1938年6月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而後又在1939年5月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這兩位人物作為DC的招牌角色在幾十年之間漫畫系列經過了多次的翻拍。最近期翻拍的蝙蝠俠3系列一上映即獲得廣泛好評,而且票房收入更是不斷創造影史新紀錄。由這些超人們組成的正義者聯盟系列電影也即將在2015年上映。DC漫畫公司1969年就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目前是華納兄弟的子公司。



  事實上,從創立美國電影協會(MPAA)和影片分級制度以來,美國影業公司從傳說中的好萊塢8大影業公司,經過近一個世紀的並購和整合,如今形成了美國六大影業公司的局面,六大營業公司同時也是美國電影協會(MPAA)目前的6個成員,主要包括索尼影業(Sony/Columbia),福克斯(20th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華納兄弟(WarnerBros.)、派拉蒙(Paramount)和環球(Universal)。最近幾年以來,這六大影業公司發行的影片,票房收入占據了北美總票房的80%以上。

2014年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前10大影業公司


2014年票房增長率最高的前十大影業公司


  從前面預告的2015已確定上映的大片制作方來看,依舊還是迪士尼、福克斯和時代華納這三家的天下,那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家牛X閃閃的影業公司的股市表現以及財務數據。

迪士尼Walt Disney Co.(NYSE:DIS)

  全球聞名遐邇的迪士尼,主要的業務範圍不僅在於迪士尼的主題工具、玩具和動畫片等,還包括娛樂節目制作、圖書、電子遊戲和傳媒網絡等等。迪士尼通過十幾年的收購和並購,將很多影視公司都納入其麾下。迪士尼旗下的公司品牌包括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animation studio)、試金石電影公司(TouchstonePictures)、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Miramax)電影公司、博偉影視公司(BuenaVistaHome)、好萊塢電影公司(HollywoodPictures)、ESPN體育、盧卡斯影業(Lucas film)以及我們所熟知的超級英雄的出處漫威漫畫公司(MarvelEntertainment)。

  迪士尼目前的股價為90美元,市盈率為21.61,每股收益為4.16美元/股。在最近5年中,迪士尼的股票價格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在最近的財務報告中顯示,迪士尼今年前9個月的總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達到488億美元。目前為止前9個月的凈收入為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2%。另外迪士尼的每股收益達到4.26美元/股,相比去年同期的3.38美元/股,增長幅度為26%。對於季度數據,通過對近兩年每個季度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2014年9月27日,迪士尼在今年第四個季度的每股收益從去年同期的0.77美元/股上升到0.89美元/股,增長率為16%。今年第四個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12389百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568百萬美元增長了7.09%。


  迪士尼公司的營業收入來源主要分為5個部分:媒體網絡、主題公園酒店、娛樂節目制作、迪士尼產品以及遊戲其他。在2014年Q3的營業收入中,有42.11%來自媒體娛樂、31.96%來自主題公園酒店、14.35%來自娛樂節目制作、8.65%來自迪士尼產品,來自遊戲的營業收入僅占2.92%。2014Q3與2013年Q3相比,其中來自媒體網絡的營業收入從4946百萬美元上升到5217百萬美元,總收入的占比保持大致一致,都為42.76%左右。娛樂節目制作的收入從2013Q3的1506百萬美元增長到2014Q3的1778百萬美元,增長幅度為18%。在娛樂節目制作收入中,電影出品制作收入占比由2013Q3的13.02%上升到14.35%。娛樂節目制作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全球範圍內電影票房的增長和家庭影像的增長。2014Q3全球範圍內電影票房增長的貢獻主要來自於今年8月上映的《銀行保衛隊》的高票房收入。對於家庭影像方面,《冰雪皇後》和《美國隊長2》的成功同樣也帶來了上映後期的家庭影音產品銷售額的增長。



  在2015年,更是迪士尼投資者們期盼和關註的一年。2011年的時候,中國政府批準了迪士尼和上海申迪公司提出的在上海浦東建設迪士尼主題樂園的規劃方案。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權益中,迪士尼占有70%的股份,建設的內容包括了一個主題公園,兩個酒店和一個娛樂美食廣場。上海迪士尼樂園計劃將在2015年開業和進行試運行。

  在今年,即2014年的3月,上海迪士尼的增資計劃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批準,增加的資本主要用來建設更多的娛樂設施以及在主題公園中提供更大的場地,使其能夠容納服務更多的遊客。

  目前,迪士尼來自主題樂園的營業收入從2013年Q3的3716百萬美元到2014Q3的3960百萬美元,增長幅度僅為6.5%,每個季度來自主題樂園的營業收入占比都保持穩定的狀態。2015年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幕是否會給迪士尼主題樂園營業收入的增長註入一劑強力劑,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二十世紀福克斯Twenty Century Fox(NASDAQ:FOX)

  二十世紀福克斯是在1934年12月28日由福斯電影公司與二十世紀圖片公司合並而成。在1985年,二十世紀福斯被新聞集團收購,成為默多克控制的新聞集團下的子公司。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Twentieth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是二十世紀福斯下的一個子公司,是美國最主要電影、電視節目和制作公司之一。

  目前二十世紀福克斯的股價為33.16美元,市盈率為16.65,每股收益為1.99美元/股。在最近5年終,二十世紀福斯的股價也是呈現了逐漸上升的趨勢。



  在最近剛公開的2014Q3季度財報中,可以看到福斯公司在2014Q3的的營業收入從去年的7061百萬美元增長到7887百萬美元,增長幅度為11.7%。最近一年中,福斯公司的營業收入產生了較大的增長,表現在從2013年Q3的7061百萬美元增長到2013年Q4的8163百萬美元,在2014年其後的兩個季度的營業收入都在8000百萬美元以上。


  福克斯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5個方面: 網絡和節目制作,電視,電影娛樂,直接衛星電視和其他。其中網絡節目制作和電影娛樂為其的主要收入來源。2014Q3來自網絡和節目制作的收入占該季度總營業收入的40.97%,電影娛樂占比31.39%,電視主要占比為13.29%,直接衛星電視占比為18.37%。福斯公司近期營業收入強勁增長的主要來源於在於節目制作和電影娛樂兩部分營業收入的增長。電影娛樂的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在2014年上映的兩部大片《猩球黎明》和《星運里的錯》的成功。




時代華納Time Warner(NYSE:TWX)

  時代華納是在1990年由當時的時代公司和華納傳播公司合並而成。時代華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家庭影視公司、透納廣播公司和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家庭影視公司運營包括付費電視頻道,HBO和姐妹頻道Cinemax。HBO目前已經成為全美黃金時段付費頻道收視第一的電視頻道,其制作的很多原創節目和戲劇,例如《權利遊戲》《真愛如血》等都受到熱烈的追捧。透納廣播公司是一家主要運營國際新聞、娛樂、動畫、青少年及兒童電視節目的媒體網絡,主要的媒體品牌包括:有線新聞網、TBS電視臺、頭天新聞頻道、卡通頻道和CNN等。除電視節目之外,透納還擁有不少體育網站和為透納廣播公司的電視網及相關網站制作的體育節目。華納兄弟的業務主要涵蓋了電影電視到家庭娛樂產品的制作和全球發行,DC漫畫公司就是華納兄弟旗下的子公司。

  時代華納目前的股價為77.59美元/股,市盈率為16.51,每股收益為4.7美元/股。在最近5年,時代華納公司的股價呈現了逐步上升的趨勢。



  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時代華納公司的總收入為190.8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8.57億美元的總收入相比,收入增長率為5%。在最近兩年中,以季度為單位,時代華納公司的收入情況呈現上下波動狀態,最高時為2013Q4,收入達到8565百萬美元。最近2014Q3季度的收入為6243百萬美元,和去年同期的6042百萬美元相比增長了3.33%。


  時代華納的收入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透納廣播公司(Tuner),家庭影視公司(HomeBox Office)、和華納兄弟娛樂公司(Warner Bros)。在2014Q4中上述三者對總公司收入的貢獻占比分別為37.49%,19.98%和42.53%。事實上三者的收入占比在最近兩年中都變化不大。



  其中我們專門對華納兄弟娛樂公司(Warner Bros)的收入來源進行了統計和分析。2014Q4的財務數據顯示,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四個部分:訂閱收入、廣告收入、制作節目的收入和其他。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總收入主要來自於制作節目的收入,即為來自電影電視相關產品的收入,占比高達94.92%。制作節目收入主要包括電影作品收入、電視作品收入和其他。電影作品的收入又可以分為電影租賃、家庭影像、電影的授權和電影相關產品所帶來的收入等。其中電影作品和電視作品對收入的貢獻度一致,收入占比分別為44.27%和45.41%,在這兩年中收入占比變化不大。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一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4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等等一網打盡,為您開啟海外投資之路@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83

買買買!萬達欲收購獅門影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17

20100518173810688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正洽談收購獅門影業。

王健林在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萬達集團有興趣收購電影《饑餓遊戲》出品方獅門影業,但獅門影業方面只願意出售少數股權,洽談還處在初期階段,可能無法達成協議。王健林還稱,萬達也在協商投資米高梅電影公司。米高梅發行了007系列影片。

由王健林家族100%持股的萬達集團加入了阿里巴巴和複星集團的陣營,開始尋求投資好萊塢的機會。王健林表示,為了達到其2020年占據全球影院市場份額20%的目標,他還想收購歐洲的大型院線。

王健林稱,

“很多人來找我(投資),但萬達只對行業巨頭感興趣,我們要的是控制權。中國的電影工業正在飛速繁榮,買一家知名的美國公司有助於我們搶占海外市場。

萬達集團官網消息顯示,王健林10月8日在北京會見了美國獅門電影公司董事長馬克·拉切斯基,但消息未提及他們的交談內容。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上月的表態稱,中國複星集團也在協商投資獅門影業事宜。阿里巴巴則早在7月15日就與獅門影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推出獨家訂購類影視娛樂服務。

獅門影業股價今日盤前上漲5.3%,至35.68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85

萬達集團擬收購美國獅門影業 再擊北美市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2/148103.html

i黑馬:繼2012年收購北美第二大院線運營商AMC娛樂控股公司之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再放大招,擬收購美國獅門影業。據外媒報道,目前雙方還處於初期洽談階段,最終能否達成協議還無法確定。
 
\據萬達集團官網顯示,王健林於10月8日在北京會見了獅門電影公司董事長馬克·拉切斯基,從目前獲知的情況看,獅門影業方面只願意出售少數股權。由於萬達集團正在準備上市,因此現階段對此事不便予以回應。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假若此次收購成功,將是萬達集團第二次收購北美電影行業巨頭公司,對於其未來開拓、穩固海外市場將起到推動作用。
 
業務普遍認為,獅門影業被認為是好萊塢最著名的獨立制片公司之一,擁有《電鋸驚魂》系列電影和《饑餓遊戲》系列電影。
 
有意思的是,早在今年7約,國內另一大巨頭阿里巴巴就與獅門影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推出了獨家訂購類影視娛樂服務,甚至還有消息稱,馬雲也在尋求收購獅門影業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52

樂視網終止重大收購 控股股東承諾註入樂視影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6/148196.html

 
\據披露,樂視網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擬通過收購資產吸收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優質標的,通過有效的外延式擴張,完善公司的“樂視生態”體系,增強與現有主營業務的協同效應。
 
樂視網同時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承諾擬在未來一年內的合適時機,以合理的方式,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啟動將關聯方樂視影業的控股權轉讓給公司。
 
樂視網表示,將充分評估與樂視影業整合的價值與意義,在三個月後開始考慮是否啟動對該標的公司資產收購的籌劃事宜。
 
此外,樂視網收到股東賈躍芳的承諾函,其計劃在未來一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或者大宗交易集中轉讓的方式處置自己所持有的樂視網股票,將其所得全部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公司可在規定期限內根據流動資金需要提取使用,借款期限將不低於60個月,免收利息。
 
賈躍芳與樂視網實際控制人賈躍亭系姐弟關系,其持有樂視網3603.4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72

樂視網終止重組一年內“吃下”樂視影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8/148230.html

因重大事項停牌月逾的樂視網(300104,前收盤價33.51元)今日將複牌。隨之而來的是公司宣布三大消息:重大事項終止、股東賈躍芳計劃減持、一年內註入樂視影業。上述消息可謂喜憂參半。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系樂視網董秘張特和證券事務代表趙凱,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等業內人士直言,樂視影業本來準備獨立上市,但經歷“系列風波”後的樂視網終止重大事項,若將樂視影業註入上市公司可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終止重大事項

10月底,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因正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彼時距樂視網董事長、總經理賈躍亭出國已4個月,令資本市場產生諸多猜想。11月26日,出國近半年的賈躍亭通過微博確認,其已回到北京。

樂視網此前在公告中稱,“公司擬通過收購資產吸收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優質標的,完善公司的‘樂視生態’體系,增強與現有主業的協同效應,籌劃了本次重大事項。”

對於終止上述重大事項,樂視網解釋稱,“雙方就估值方面尚無法達成一致。”而對於此次重大事項的具體內容,公布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雖然重大事項終止了,但樂視網又給出一個註資預期。公告顯示,樂視網控股股東承諾,擬在一年之內的合適時機,以合理的方式,按照證監會有關規定,啟動將關聯方樂視影業的控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

同時,樂視網股東賈躍芳承諾,計劃在未來1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或大宗交易集中轉讓的方式處置自己所持有的樂視網,將其所得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該筆借款將用於樂視網日常經營,借款期限不低於60個月,免收利息。

公告顯示,賈躍芳與賈躍亭系姐弟關系,持有樂視網約3603萬股,占總股本的4.28%。
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系列風波”之後,樂視網通過將樂視影業吸收合並,可提振資本市場信息,避免複牌後股票遭受“看空”壓力。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系樂視影業CEO張昭,但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樂視影業票房收入近20億

樂視網在公告中表示,之所以將樂視影業註入上市公司,是為了進一步發揮樂視生態的協同效應,從根本上消除樂視網與樂視影業的關聯交易。

但陳少峰等業內人士表示,樂視影業與樂視網之間的關聯交易,無論是在同類交易金額所占比例還是在營業收入所占份額都並不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2014年上半年,樂視網從樂視影業采購商品、接受勞務總金額約966萬元,在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為8.74%;與樂視網今年上半年逾29億元的營業總收入相比,幾乎可忽略不計。

另外,樂視網已斥資16億元收購花兒影視100%股權,並將樂視新媒體99.50%的股權收入囊中。“從樂視網收購花兒影視以及之前的戰略布局來看,樂視影業本打算獨立上市的,但目前樂視網若不把樂視影業引入,可能在資本市場將產生一定負面效應。”陳少峰稱。

2013年8月,財新網援引深創投華北大區總經理劉綱的說法稱,將傾盡全力推動樂視影業在創業板上市,投資團隊思考的問題就是樂視影業是否能夠獨立上市。

成立於2011年的樂視影業因“小時代”系列影片走紅,2012年和2013年電影票房收入分別約6.25億元和10.5億元,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票房收入近20億元。

“由於 ‘柯震東吸毒事件’,樂視影業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國內影視行業依然具有發展潛力和較高估值;樂視網控股股東初步放棄樂視影業獨立上市,是為了提振資本市場信心。”陳少峰稱。

從今年7月到10月,樂視網已出現過4次停牌。第一次是7月15日廣電總局下達整改令,直接導致樂視網連續三天跌停,樂視網7月18日停牌,7月21日複牌。第二次是7月28日,樂視網因重大事項停牌,8月8日複牌時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第三次是8月21日,廣電總局點名批評樂視UI違規,樂視網緊急停牌,8月25日複牌時,稱暫停預訂旗下的互聯網機頂盒,表示整改。最近一次就是10月26日樂視網宣布籌劃重大事項,不過目前終止了本次籌劃。

彭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歷“風波”之後的樂視網,要恢複元氣還需要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29

阿里影業停牌:文化中國財務混亂 影業凈利減3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2/148340.html

i黑馬:12月9日,停牌至今的阿里影業發布公告稱,經普華永道調查後,發現阿里影業前身即文化中國在2012及2013年度財務報表中,存在誤報、政府補助會計政策不恰當等行為,因此從2014年開始便調整了政府補助會計政策。上述事宜將共計影響阿里影業集團2012年凈利潤減少6100萬港元、2013年凈利潤增加2100萬港元。
 
\今年8月,阿里影業(01060,HK)公告稱,鑒於公司新任管理層發現可能存在的不恰當財務處理,以及可能存在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不足,公司股票於8月15日起停牌。
 
12月9日,停牌至今的阿里影業發布公告稱,經普華永道調查後,發現阿里影業前身即文化中國在2012及2013年度財務報表中,存在誤報、政府補助會計政策不恰當等行為,因此從2014年開始便調整了政府補助會計政策。上述事宜將共計影響阿里影業集團2012年凈利潤減少6100萬港元、2013年凈利潤增加2100萬港元。
 
此外,阿里影業宣布,現任管理層對今年上半年預計計提2.57億~3.23億港元的減值準備;加之上半年行使的認股權證公允值出現重大變動,將導致6700萬港元的虧損,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凈利潤將減少3.24億~3.9億港元。
 
中國註冊會計師、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魯桂華對記者表示,“上述會計調整總金額過億,從會計角度看屬於重大會計差錯;然而,依據此前披露的財務信息等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若複牌後在股價上遭受損失,能否尋求賠償還要看具體情況。”
 
部分交易無發票
 
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斥資62.44億港元收購文化中國59.32%股權,並將其更名為阿里影業。然而,新管理層接管不久,便發現文化中國過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行為,並可能未對若幹資產計提充分減值準備。9月底阿里影業宣布,已委托普華永道對此開展獨立審查。
 
12月9日,阿里影業公布了普華永道對公司2012年、2013年及截至今年6月底6個月的財務報表審查結果。普華永道調查中發現,若幹稅務項目(包括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和增值稅)存在誤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購買和/或出售若幹藝術品及電影和電視劇的版權,以及若幹電視劇制作成本未取得和/或開具正式稅務發票,及/或延遲取得和/或開具正式稅務發票。
 
阿里影業在公告中表示,在內地無正式稅務發票一般不可在成本產生的當期進行稅務抵扣,只有取得正式稅務發票才可以進行稅務抵扣,集團的一些子公司在內地出售若幹藝術品、影視劇版權時未開具正式稅務發票,因此延遲繳納稅款。
 
二是采用不恰當的增值稅稅率和/或若幹內地稅項計算作出不恰當的調整,主要是內地若幹子公司在有關期間實際上已符合一般納稅人資格,須應用較高的增值稅稅率;此外,若幹內地子公司未考慮到若幹藝術品、影視劇版權銷售價實際上已含增值稅。阿里影業認為,該等錯誤是當時在內地和香港的銷售團隊與財務團隊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所致。
 
中國註冊會計師、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魯桂華向記者表示,“對於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來說,上述錯誤屬於較為基礎的錯誤。”
 
“目前影視行業還比較混亂,一些基本制度如會計體系、財務制度和管理機制都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有些企業‘打白條’、沒發票的情況司空見慣。”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稱。
 
據估算,由於上述稅務事宜的誤報,2012年和2013年凈利潤將分別減少約2900萬港元和2500萬港元。
 
此外,2012年和2013年財報中,可換股債券的財務影響也存在誤報,阿里影業於2010年及2011年發行的可換股債券的會計處理應用了不準確的金額,這將使得2012年凈利潤減少約1400萬港元,2013年凈利潤增加約5100萬港元。
 
阿里影業現任董事會表示,將采取進一步行動以改進在上述方面的內部監控環境。
 
計提減值準備逾2.5億
 
阿里影業公告顯示,在過往年度,根據當地政府政策,集團若幹中國子公司有權獲得補助,其金額按所繳付的稅款(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金額而厘定。但在前管理層的管理下,稅款在合並財報中計提時便確認該等政府補助收入,而不是在收款時予以確認。
 
對此,魯桂華稱,“政府補助應該在收到款項的概率大於50%的條件下,才能在財務上予以確認。”
 
鑒於該等政府補助在直至收到前存在潛在不確定性,阿里影業現任董事會決定,自2014年起采納與阿里巴巴保持一致的會計政策,即在所有條件均獲達成且已收悉後,予以確認。由於此會計政策變更,將使得阿里影業2012年2013年凈利潤分別減少約1800萬港元和500萬港元。
 
另外,阿里影業曾發行認股權證,被歸類為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相關公允值變動應計入損益,預期在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行使的認股權證的公允值出現重大變動,將導致約6700萬港元的虧損。
 
然而,計提減值準備才是阿里影業2014年上半年業績的最大影響因素。阿里影業現任管理層對於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資產進行減值評估審閱後,就若幹應收賬款、電影和電視劇版權、預付賬款和對一家關聯公司投資,預計合計計提2.57億港元至3.23億港元的減值準備。
 
受上述誤報、政府補助會計政策應用變更、資產計提減值及認股權證公允值的變動影響,阿里影業2012年凈利潤合計將減少約6100萬港元,2013年凈利潤共計將增加2100萬港元,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合計下滑3.24億~3.9億港元。
 
阿里影業稱,集團已著手聘用專業顧問以審查其內部監控制度,並就具體整改計劃提供專業意見,招聘具備資格人員從事內部監控工作。
 
目前阿里影業仍處於停牌狀態,“上述會計調整總金額過億,也在交易所正式發布公告,從會計角度看屬於重大會計差錯;依據此前披露的財務信息等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若複牌後在股價上遭受損失,能否尋求賠償還要看具體情況。”魯桂華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47

樂視網今日複牌樂視影業一年內註入樂視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172

2014年12月8日,因重大重組停牌一個多月的樂視網今日複牌。 (東方ic/圖)

因重大事項停牌一月有余的樂視網(300104)今日(12月8日)複牌。同時,樂視網還公布一系列重要公告:未來一年內,要將原本欲獨立上市的樂視影業入註樂視網;第二大股東賈躍芳計劃減持股票,並將所得資金全部借給公司。

樂視影業將註入樂視網

10月27日,樂視網開始停牌,並稱有重大事項要籌劃。

11月26日,出國近半年的樂視網CEO賈躍亭通過微博確認,已回到北京,但至今尚未公開露面。

12月6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標的方就估值方面無法達成一致,因此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事項。”至於重大事項具體內容是什麽,公告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另一方面,樂視網突然宣布,“為了進一步發揮樂視生態的協同效應,從根本上消除樂視網與關聯方樂視影業的關聯交易,擬在未來一年內的合適時機,以合理的方式,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啟動將關聯方樂視影業的控股權轉讓給公司。”

樂視影業是由樂視網母公司樂視控股控制,與上市公司並無關聯。據《每日經濟新聞》介紹,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等業內人士認為,樂視影業本來準備獨立上市,但經歷“系列風波”後的樂視網終止重大事項,若將樂視影業註入上市公司可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此外,一家深圳創投公司方面人士對大智慧通訊社分析,由於樂視網和樂視影業之間的關聯關系一直很難消除,如果樂視影業獨立在A股上市並不會有想象中的順利,雖然未來政策是基於放開的趨勢,但需要的時間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資本市場對電影板塊的估值未來是否存在變化也很難說,因此註入上市公司或是好的選擇。

二股東賈躍芳減持樂視網股票

根據公告,股東賈躍芳承諾,計劃在未來1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或大宗交易集中轉讓的方式處置自己所持有的樂視網,將其所得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該筆借款將用於樂視網日常經營,借款期限不低於60個月,免收利息。

賈躍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先生系姐弟關系,其本人持有公司36,034,6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8%,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新京報》消息,過去幾個月,賈躍亭不斷通過股票質押來解決樂視網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截至今年7月,賈躍亭已質押其所持有的樂視網股份總數的70.52%,占公司總股本的31.17%。2014年8月,樂視還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45億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賈躍亭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樂視會逐步釋放出一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來做一些股權融資,一方面其個人的投資壓力就不會那麽大,另一方面,樂視自有的非上市業務現金流快速回籠,然後來償還貸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89

阿里影業上線4個月 將以技術優勢服務文娛產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1/148694.html

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對外作出了一筆重要的投資決定:以62.4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5個月後,完成交割的文化中國正式更名阿里影業(01060.HK),同時,中國電影集團前副總裁張強在8月被正式任命為阿里影業CEO,阿里巴巴就此開啟進軍影視娛樂產業的帷幕。

\互聯網與影視業將以什麽方式來結合,成為一個業內普遍探索的話題。但在這一領域,無論中外都沒有太多可參照的現實案例,美國六大電影機構的母公司幾乎是清一色的傳媒集團;而由於電影在美國已非高增長行業,谷歌、微軟等互聯網企業也無暇染指。

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張強這位出身廣電系統卻執掌著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影業板塊的掌舵人顯然已經有了他自己的答案。

 

嘗試創新型文化產業經營模式

問:2014年阿里通過收購文化中國,成立了阿里影業公司。您認為互聯網與影視業之間能碰撞出哪些火花?兩者會以哪些形式進行結合?

張強:互聯網的介入對於傳統電影行業會有一個巨大地促進、補充的作用。對於目前用戶群體觀影習慣的養成主要還是集中在一線城市。隨著有需求的用戶逐漸擴大,滿足這些人群的方式便是運用互聯網。

今天大量的線上售票,大規模的打折包括團購,可以使票價讓更多的人群接受。這幾年收入逐步增長,電影票不漲反降,巨大的促進了二三線城市觀眾的觀影,普及度非常快。當這部分有需求的用戶培養出觀影習慣時,那麽所謂的票房就不僅僅是今天近300億的這個規模了,這也就是唯有互聯網能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今天的阿里影業要做的也不局限於電影、電視劇等文化影視娛樂產品的開發、制作和發行,還會結合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和大數據技術方面的優勢來為影業做服務,一起進行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新拓展。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知道用戶對於影視劇作品都在關註什麽,搜索什麽關鍵詞,對電影衍生出來的什麽商品感興趣,以此來鞏固在影視劇作品中的一定商業植入及外圍開發。通過與阿里巴巴平臺的商家結合,利用商家的經驗來開發影視劇外圍產品。

目前,國外的影視劇作品票房占比在收入的30%,而中國票房卻在90%。由此可見,互聯網的介入會大大擴充傳統電影行業模式潛在的這部分商業空間。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全球互聯網商業領域的基本設施提供者,希望在未來能夠“以互聯網技術不斷拓展商業邊界”,這將使阿里影業在未來有充分的資源和技術手段來承接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領域內的資源,對此加以整合並進行業務拓展,這是阿里影業的未來戰略重心。
 

問:請問集團對阿里影業的發展期許是什麽?阿里影業在阿里整體戰略中處於一個什麽樣的位置?

張強: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明確,在未來,“快樂、健康和國際化”將是三個戰略方向。而創造快樂的核心就在於優質內容的生產和傳播,阿里影業將是阿里集團在這個領域業務的主要承擔者。我們從主營業務上就是從事電影、電視劇等文化影視娛樂產品的開發、制作和發行,以及結合阿里集團電商及大數據技術方面的優勢來進行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新拓展。

此外,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數以億計的優質用戶。如何在文化領域,將阿里集團的電商和非電商用戶的消費需求建立強關聯,是我們的思考方向。

目前,阿里影業與阿里巴巴集團的相關業務正逐漸打通,資源共享。大家共同將重點放在創新上,以客戶需求為核心來開發和運營我們的產品。

阿里影業將嘗試以互聯網及大數據為業務拓展原點的創新型文化產業經營模式。我們所有的出發點都以我們的用戶需求為標準。
 

問:阿里影業如果制作發行一部電影的話,流程與傳統電影公司會有哪些不同?

張強:我們希望在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上進行更多的探索。阿里集團在大數據領域擁有非常多的積累,我們希望能在此基礎上,更準確地把握用戶行為,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通過大數據的應用,使針對特定消費者的定制性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

 

構築連接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蟲洞”

問:影視投資一直被歸於高風險行業,請問阿里作為一家此前並沒有相關行業經驗的互聯網企業,如何來規避這種風險?

張強:阿里的確是個沒有影視劇行業經驗的初學者,但這種經驗可以通過方方面面迅速搭建起來。阿里影業強有力的引力吸引周圍有能力、有經驗的行業精英乃至群體加入進來。有時候我開玩笑地說,我們就像“蟲洞”,一個可以連接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多維空間隧道。通過阿里影業創新模式能夠讓原本距離很遠的互聯網和影視業瞬間離得很近。

我們將充分運用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的資源和人才,與行業精英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提升制作能力。阿里影業將以C2B(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實現商業和產業訂制)的模式,利用並協同阿里集團於大數據、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結合電子商務平臺的專才和經驗,進一步強化其以海量數據分析電影及電視劇觀眾趨勢的能力,專註於打造契合不同族群、不同類型觀眾需求的文化及影視娛樂內容。
 

問:互聯網與影業的結合,是少數企業的個案還是會成為一種趨勢?為什麽我們看到美國的六大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是互聯網出身?

張強: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好處是聚合需求,讓信息透明化。互聯網公司走進文化娛樂產業為其做了一個很棒的“補充”。

我們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從2001年電影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啟動,在這過去的短短12年時間,中國電影的票房從2001年9億人民幣,躍增到2014年目前已經超越了280多億,而2013年全年票房是217億。

看中國電影市場的這種極速躍進,了解到在未來的影視產業市場所存在巨能潛力,而這種潛能的主力軍又是誰?現在觀影的主力人群為21-26歲,也就是90後,這部分人群擁有較強的接受新鮮事物能力,且這部分人群擁有足夠的購買和支付能力。隨著移動端發展,這部分人群在PC端養成的網購習慣正逐漸向手機端轉移。

移動端如何來承載這部分群體的觀影需求,也就演變出了今天的淘寶電影、貓眼、糯米等O2O預售平臺。這確實是一個趨勢,很方便,不用排隊。線上付費、線上訂座,非常方便,還可以打折。我們是想把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的操作模式跟傳統模式結合起來。通過這種結合,是希望把蛋糕做大。現在看起來是有可能的。
 

問:在內容生產方面,阿里影業正在醞釀哪些計劃?

張強:我們希望成為大中華區領先的內容提供商。在電影方面我們與周星馳、陳可辛、王家衛等重量級導演簽訂了戰略合作,分別合作5部影片或影片投資機會。

我們還陸續購入《還珠格格》小說的電影改編權和電影《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電視方面已經完成銷售的《刺刀英雄》,合作投資拍攝由著名導演李少紅監制的42集電視劇《繼承人》、購入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和電影《臨時同居》的中國內地電視劇播映權和網絡傳播權。這些都將放入未來計劃當中逐一執行。

阿里巴巴影業目前有65億港幣的儲備資金,我們有更充裕的實力來購入優秀的影視劇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602

百度將入局影業,湊響垂直020狂想曲 靠譜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1/148850.html

i黑馬:今日有消息傳出,繼騰訊和阿里紛紛涉足影視後,百度終於也按耐不住,要開始入局,進入影視市場了。消息稱百度將近日成立了電影業務部,對外稱作“百度影業”。百度影業將專註於垂直O2O領域的電影在線選座和購票業務,以及參與影視投資等。


該部門將由百度原商業知心產品高級總監徐勇明負責,原班人馬來自百度收購而來的糯米團購,目前正在招兵買馬。百度影業將專註於垂直O2O領域的電影在線選座和購票業務,以yishu及參與影視投資等。

據接近百度人士透露,數月前百度對LBS業務進行架構調整之後,百度便著手將地圖和糯米業務進行分拆重組。 而電影從業者表示,糯米團隊便自那時起被籌劃進入“百度影業”部門,從事在線選座和團購業務。

據悉,百度前期會以糯米的在線選座和團購票務為主,後期隨著使用率的提高,將逐漸往電影產業上遊走,持續參與影視投資。 據上述人士稱,百度目前已在後期階段進入,聯合投資了電影《重返20歲》,投入經費從事票務活動。

登錄百度糯米團購和百度地圖的PC端和移動端,發現在顯眼推廣位放置了該電影的宣傳頁面,也是百度目前主力推廣的唯一一部電影。

 從上述動作看,百度此番入局電影行業,意在垂直O2O布局和從事影視投資。

百度將整合知心搜索、百度地圖和糯米團購業務,布局電影領域的垂直O2O,通過上述自有業務在電影搜索、在線選座和團購支付上發力,同時據傳聯合萬達和中影集團開展售票系統和取票終端合作,以完成整個交易閉環。

 除了百度,BAT中的阿里也早於去年3月以64億港元收購文化中國,未來還將巨資投入電影版權;而騰訊也在持續建立影視、動漫和文學等“泛娛樂”概念。

在業內人士看來,和阿里騰訊巨資進入電影市場一致,百度進入電影行業是可預期的正常動作。

未來百度將以PC和移動端搜索、百度地圖和糯米團購作為電影入口,加入影評和社交互動環節,結合大數據技術和廣告業務,完善“百度影業”的布局。

百度電影業務布局:全鏈路觸及用戶觀影過程,打造垂直O2O新玩法


伴隨全球電影業的高速發展,已成第二大電影消費市場的中國電影儼然是一塊巨型蛋糕。

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達296億,其中網絡售票規模達90億左右,約占30%市場份額,有意思的是移動端網絡售票交易額將占整個在線網絡交易額的60%以上,遠超PC端交易額。

擴大入口優勢:

百度將電影票業務作為垂直O2O戰略發展,集中現有大搜索流量資源重新整合。 據悉,百度搜索將建立全新的“電影知心”搜索結果,在PC和移動端提供電影資訊和影評的同時為用戶提供相關的在售電影票服務。

從布局圖中可以看出,百度地圖作為電影票業務的移動端引流入口已遠遠不夠,百度還將通過糯米團APP和百度搜索APP中增加附近電影院在線購票業務擴大其在電影票市場的覆蓋力度。

另外在愛奇藝和百度視頻中的電影預告片嵌入電影票應用,也真是力證了百度在鞏固和擴大入口地位上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

涉足“在線選座”核心環節:

眾所周知,“在線選座”是整個在線電影票業務的核心,也是打通線上線下閉環服務中最關鍵的體驗。

正好比電商流程中物流的最後一公里一樣,“知心搜索”獲取的影訊、影評近乎百度傳統的廣告模式,提供的信息流服務;團購售賣電影票券類似電商的支付環節,解決了資金流;恰恰“在線選座”和電商的物流派送一樣提供整個環節中最後的用戶體驗,同時也是最能打通線下傳統行業渠道的關鍵一步。

據傳百度已密謀聯絡萬達、中影集團等國內主要院線開展售票系統、在線選座甚至包括取票終端和手機驗票在內的系統研發層面的深度合作溝通。

財大氣粗的互聯網土豪高調入場,也許不久將建立以圍繞信息搜索和基於地圖的本地生活服務為入口,以百度糯米為電影票線上業務平臺的一整套觀影解決方案,利用互聯網在系統、支付、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將全新的觀影體驗做到極致。

通過影片打分、影評互動完成社交化元素(Social),以百度地圖和百度搜索、糯米APP為突破口分別串聯本地化(Local)、移動化(Mobile)布局,最後通過廣告變現、支付提成、大數據服務完美實現商業化(Commercial),百度電影票SoLoMoCo布局不言而喻。

百度電影票的未來會如想象般那麽美好嗎?

目前涉及線上電影票業務的應用已俞數十種,這其中以主打“低價團購券”的團購網站和“在線選座”的垂直電影站點兩大陣營最為典型。

數據反映,電影團購券銷售額在國內三大團購網站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中所占銷售額比例都很強勁。而格瓦拉、時光網、貓眼電影這類垂直站點更幾乎以銷售在線電影票為生。

團購三足鼎立,短期格局難以撼動:

當下談百度電影票其實更恰當地不如說百度糯米在電影票業務中的調整。盡管背後有互聯網大哥依仗,但無論是從百度大搜索引流還是通過百度地圖、百度視頻引入電影票應用,最後無非都是落地到百度糯米的電影票售票系統。

 就目前PC和移動端的整理銷售量來看,美團是市場老大,點評位居次席,百度糯米處於探花名列。美團背後依靠阿里大電商平臺,點評有騰訊和微信強大的流量入口優勢,因此短期內百度電影票欲撼動此番格局怕是懸乎。

牽手線下院線,O2O閉環門檻高:

 百度電影票目前還過於依賴第三方票務站點,主要接入的網票網的數據和服務。 當前最為成功的電影O2O先行者格瓦拉早已深耕線下多年,與院線方深度合作早早構建了線上售票– 在線選座– 院線自助取票的一條龍服務。

百度深知數據依賴第三方提供商的風險,故努力加快拓展與線下院線的合作步伐,欲圖掌握主動權打通線上閉環。

然而豈不說線下院線魚龍混雜,僅有萬達、金逸、UME少數幾家具備全國性的網點規模,接入標準不一;就單說接入在線售票和在線選座系統,沒有類似金融交易體系中銀聯般的統一中轉服務中心,眾多線上站點都意圖接入線下院線系統,多對多的模式將直接拉高線上線下O2O閉環的門檻。相比之下百度不如考慮收購一家規模略小的垂直電影平臺,走去哪兒的模式似乎更佳。

無論是百度糯米抑或是百度地圖,電影票業務都只是其中一小塊業務,如果不深度垂直化,百度電影票始終是搶占不到百度流量的一級入口的。

當然對百度這種體量的公司它也不需要這樣,它需要同時滿足全網各行業用戶的不同需求。說到底垂直電影票市場更加專業化、重運營,拿影片打分和評論內容來說,以熊廠一向的風格來講只會做信息搜索聚合,不會開放UGC模式。

基於這個體系百度電影票短期內除了拓展線下渠道建立在線選座外,也就是大幅度鞏固流量入口地位了,要想在全產業鏈上尋求更大突破還需觀望。

嘗試模式創新,百度或許看得更遠

既然傳統的O2O閉環模式體系下百度電影票很難在短期內對格瓦拉、時光網、貓眼電影構成市場威脅,那就一邊先分食著蛋糕,另一邊百度再想其它的招去。

互聯網行業唯快不破,唯創新不缺。

“爛片退票”,一石驚起千層浪

隨著電影產業飛速發展,影片質量也參差不齊,爛片很多。百度這種互聯網土豪還真是既能抓住用戶需求痛點,又有錢燒,打著“爛片退票”這種噱頭捕獲了大批互聯網屌絲用戶。

先不說百度這種退票反補的運作能持續多久,也不說所謂的“爛片”的標準評價體系如何的建立,更別談可能重寫中國電影產業模式的豪言。

單就憑此次活動的效果來講“爛片退票”既是符合了廣大用戶內心對電影業服務持有改善、更高期待的需求,又賺足了廣告媒體和用戶對於百度電影票的眼球關註,的確是成功的創新嘗試。

串聯產業鏈,搭建消費閉環:

 電影發行方一般都會在影片上映前做足營銷宣傳,最常見的就是在視頻網站和各媒體平臺投放預告片。

百度視頻通過讓用戶觀看預告片產生去線下觀影的需求,近而提供水到渠成式的在線購票入口,將用戶需求到消費在一個應用內做到極致,這種產品創新或許能加快百度電影票的發展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63

趙薇都來了,阿里影業要搭多大一臺戲?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46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8 07:55 編輯

趙薇都來了,阿里影業要搭多大一臺戲?

作者:格隆匯會員 Chan



導讀:日前,演員趙薇及其丈夫黃有龍以31億港元(約25億元人民幣)入股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對於剛剛預警去年業績巨虧的阿里影業,趙薇夫婦入股意味著什麽?馬雲在阿里影業上,在下一盤什麽樣的棋局?

一張白紙的阿里影業,拿什麽來拯救你350億的市值?就靠幾個明星的加盟?背靠阿里的支持?或者靠趙薇31億的入股?發揮想象,也許正是因為你的一張白紙,才有可能譜寫出中國未來文化產業的波瀾壯闊!如果阿里影業可以充分用足阿里巴巴手中的資源完成阿里巴巴打造文化互娛平臺的重任,那麽引用一個文藝範會員朋友的說法,“這個公司的天花板就是天空”!


我覺得阿里是在下很大一盤棋,咱們可以動用想象,放寬視野,先來看看為何阿里下足了血本投資阿里影業。阿里布局文化產業的動機,這個問題必須從行業層面才能看得清楚。在我看來,阿里巴巴布局文化產業的動機在於尋找新的增長點

(1)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電商廣告,而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市場已經獲得壟斷性的市場地位,以至於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這個行業已經很難在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2)如果阿里巴巴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這個新的市場的空間必須要足夠大,才能夠容納的下阿里巴巴這麽大體量的公司,而影視行業的空間其實是與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體量相當的。更不要說範疇更大的文化產業了。下面我就用一系列的數據來論證一下上述觀點。

關於第一點,格隆先生之前在分析阿里巴巴招股書的時候就做了一個估算,阿里巴巴按照網購金額來看已經占到中國網購金額的80%以上。可以跳過=>(所以從電商流量這一端來看已經很難在提高市場份額。再看阿里巴巴電商廣告的市場份額,也就是在流量變現這一端的市場份額。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為1100億人民幣,其中垂直搜索類廣告占比為28.9%,為占比最大的部分。垂直搜索類廣告的主體就是電商類廣告,也包括“去哪兒網(QUNR)”這種細分領域的搜索廣告。簡單計算一下2013年中國垂直搜索廣告的市場規模為318億人民幣,假設阿里巴巴2013年營收中50%來自於廣告(阿里巴巴招股書中並未披露廣告收入占比,業內普遍估計這個數字應該在50%以上),2013年阿里巴巴營收約為500億人民幣,則廣告收入在250億以上。艾瑞咨詢統計的淘寶2013年Q1的廣告營收就有50.7億人民幣,這也大致可以印證我們的估算。有了這兩個數字,我們就可以估算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中的市場份額大概是80%左右(318億中的250億)。註意250億很可能是低估的,因為阿里的廣告收入占比可能不止50%,而且僅僅淘寶Q1就有50億的廣告收入,而318億是高估的數字,因為這里面計算了電商以外的垂直搜索廣告。所以不管是流量獲取還是流量變現,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領域都是絕對壟斷地位,很難再獲得超越行業的增長。)<=可以跳過。結論: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領域都是絕對壟斷地位,很難再獲得超越行業的增長。

關於第二點,既然在電商廣告行業已經做到絕對老大的地位,阿里巴巴肯定考慮尋找新的戰場。從去年阿里巴巴和馬雲個人的一些投資並購動作來看,馬雲大致圈定了下面幾個新戰場:

(1)金融: 11.8億人民幣收購天弘基金51%股權,33億人民幣收購恒生電子20.62%股權;

(2)物流: 21.5億人民幣占菜鳥物流43%股權,18.57億港元收購日日順9.9%股權加24.1%可轉債;

(3)O2O: 52.7億港元戰略入股銀泰商業,2.94億美元收購高德導航28%股份;

(4)文化產業: 65.36億人民幣(與史玉柱共同出資)收購華數傳媒20%股份,62.4億港幣收購阿里影業60%股份,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18.5%股份;

(5)移動社交: 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股份,2.15億美元入股Tango。

以上五個領域都是空間巨大的市場,阿里巴巴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成功都等於打開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拓展互聯網金融可以理解,第二項物流與第三項O2O本質上是從屬電商的,第五項移動社交,我的理解就是圍魏救趙,想拽住騰訊的睪丸,出疑兵牽制企鵝而已。很明顯,投入最大最值得深究的,就是第四項:文化產業。去年馬雲應該忙著阿里上市,地圈了也就圈了,然而今年是不是就該考慮在圈了的地上來發發力了呢?昨天的趙薇入股會不會就是這次圈地發力的啟動點?那麽接下來咱們再想象一下阿里影業可以如何發力吧。

首先來看看電影。作為一家影視公司,電影無疑將是公司的重頭戲。但電影業務真的那麽賺錢嗎?對別人的回答可能是NO,但是對阿里的回答卻是YES!

2000年至2013年間,中國電影票房由1億美金增長至36億美金(217億人民幣),年化複合增長率31%。除去進口片票房(進口片的票房由於主要被中影壟斷,其他的發行方基本無從染指),那麽剩下的國產片總票房在127億左右,而根據院線與發行方的分賬比例,發行方能分得的收入在60-67.5億元之間。這麽小一塊蛋糕根本不夠阿里一個人吃的,更何況在阿里之前就已經有華誼,光線這些巨頭在分了。那為何阿里的回答是yes呢?因為阿里不是來分蛋糕的,而是來做大蛋糕的。目前,國外的影視劇作品票房占比只占總收入的30%,而中國卻是90%。由此可見,互聯網的介入會大大擴充傳統電影行業模式潛在的這部分商業空間。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全球互聯網商業領域的基本設施提供者,希望在未來能夠“以互聯網技術不斷拓展商業邊界”,這將使阿里影業在未來有充分的資源和技術手段來承接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領域內的資源,對此加以整合並進行業務拓展,這是阿里影業的未來戰略重心(以上內容來自阿里影業CEO張強)。說白了阿里影業就是背靠互聯網來沖擊傳統影視行業的,如果真能改變原先的格局,別說從90%到30%了,就是到50%,那麽13年的收入就要多出217億!這還是不用和院線分賬的錢!根據之前余額寶對傳統基金的沖擊來看,阿里的確夠資格來顛覆!

顛覆歸顛覆,根本還是要回歸到票房。好的演員導演,加好的檔期就是票房的保證!阿里影業引入趙薇,資金肯定是其次,畢竟以阿里的背景,缺錢就是個笑話。而除此之外,人脈的聚攏或許才是更為重要的層面。影視圈其實很小,自封的一線明星很多,有票房號召力的屈指可數;拿過國際大獎的導演很多,但能保證票房的仍然是那幾張老臉;而優秀的編劇更是鳳毛麟角。2010年,馮小剛說出“再為華誼拍5部電影”之時,華誼股價應聲而跌。也可見“人才”對於電影行業的不一般的重要性。目前阿里旗下的猛人可謂雲集啊!截至目前,阿里影業已與周星馳、陳可辛、柴智屏和王家衛簽署合作協議,各投資每人五部電影5000萬元;還陸續購入《還珠格格》小說的電影改編權和電影《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鬼吹燈》的電視劇改編權也被阿里影業“收入囊中”。其次,對於電影票房,檔期的確定尤為關鍵,回顧以往票房新高的電影,無不是較好的檔期內取得的,而檔期的確定則為各方勢力的博弈,而以阿里、文化中國、華誼等為背景編織而成的人脈網,阿里的電影檔期應該不成問題。此外,馬雲目前是華誼兄弟第四大股東,華誼在其新業務——互聯網業務方面也沒少向馬雲取經,而國產片,除了極少數影片是獨家發行之外,大多數是聯合發行,這就使得阿里影業和華誼兄弟的競爭關系並不那麽強,在此背景下,雙方的人脈資源共享性將非常強。

在這里關於娛樂寶,我想要稍作展開,因為市場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產品的革命性意義。去年3月26日,阿里巴巴上線了“娛樂寶”平臺。就在6月剛剛結束的阿里娛樂寶二期,不到100小時為中國電影融資9200萬元的紀錄,更是展示了互聯網時代“全民參與”的巨大熱情與潛力。娛樂寶屬於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的新產品項目,是一個類似眾籌模式的連接型保險產品,用戶出資100元即可投資電影。此外,娛樂寶用戶還可獲得劇組探班、親臨明星見面會等等福利。在我看來,娛樂寶這個產品是連接阿里金融產業布局和文化產業布局的畫龍點睛的一筆。在電影產業鏈上,上遊的影視制作是不確定性最高的環節,這個與手遊產業鏈非常類似。在一款電影或者遊戲推向市場之前,很難預測市場的反應會如何,這也是制作環節很難獲得高估值的原因。另外由於電影制作需要大量前期的資本投入,所以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博納影業之前的財務表現一直呈現出“大小年”的周期性波動就是這個原因。比如第一年博納投入了大量資金制作電影,在第二年電影上映之後才能收回現金流,所以第二年就是一個大年。但是由於第二年開始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新電影,第三年又會變成一個小年,如此往複。而阿里巴巴的娛樂寶剛好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是可以為電影制作籌集資金。另外通過娛樂寶用戶在投資電影時的偏好,電影制作方甚至在電影推向市場前就能根據數據分析基本上預測到市場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確定性。這就是大數據的玩法,傳統的影視公司可玩不了這手,只有擁有互聯網基因的阿里影視才能做到!

另外娛樂寶還可以這麽玩!偶爾放個大招,直接發一部電影的眾籌,比如就拿星爺來舉例吧。星爺新片《西遊-降魔2》,籌1個億,每人上限100元。眾星爺粉總是嚷著要把虧欠給星爺票房還給星爺,誰讓當時年少不懂事,外加盜版泛濫呢。這時阿里影視將得到1億資金加100萬的狂熱粉絲。誰會不去看看自己投資的電影呢,更何況還是星爺的,更有甚者還會把周圍能拉的人都拉上吧。這100萬的粉絲帶來的可不僅僅是直接的票房哦,還將是當月最火爆的話題,玩個紅包都瘋了,現在玩有逼格的電影能不火?這將比任何廣告都有效果,加上阿里在一旁推波助瀾(這可是互聯網公司最擅長的),這部電影在預期之內必將登頂當年票房冠軍!這也是只有背靠阿里的阿里影視才能做到!

接下來看看電視劇吧。相比電影行業,電視行業的市場還要更為巨大。2013年中國電視劇制作的市場規模為10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2013年中國電視廣告的市場規模為1300億人民幣,超過2013年互聯網所有類別廣告的總和。而2013年中國互聯網兩大變現手段,即遊戲和廣告,市場規模總和也只有2000億人民幣,其中廣告1100億,遊戲900億。上述的數字可以看出,影視行業尤其是電視廣告行業是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阿里巴巴這樣大個子的互聯網公司的。

既然電視廣告是一塊巨大的蛋糕,那麽互聯網公司是否就能硬生生的從傳統的電視臺手里面切下一塊來,我認為是極有可能的。首先,互聯網公司和電視臺的商業模式非常相似,都是獲取流量(流量對電視臺而言就是收視率)之後靠廣告收入來盈利。而在廣告變現的手段上,電視臺的方式就是格隆先生之前說過的最低效最影響用戶體驗的展示類廣告模式。而互聯網行業則已經積累了更多高效的廣告變現模式。其次,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電視臺完全稱不上是一個自由競爭的行業,所以在廣告客戶的獲取方面電視臺也不如互聯網公司一樣進取以及註重廣告主的投放效果。最後,年輕人顯然已經不習慣象老一代那樣被動的接受電視臺提供的內容,而是更喜歡到互聯網上主動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所以從這幾個角度看,互聯網公司相對於電視臺是存在很多優勢的。但是阿里巴巴想要參與電視屏幕的爭奪,還要越過兩個障礙:牌照和內容。在中國,任何有關意識形態的產業都在政府嚴格的監管之下,阿里巴巴必須拿到相應牌照才能夠進入這個市場,而這也是馬雲入股華數傳媒最重要的動機。華數傳媒不僅擁有IPTV運營牌照和互聯網電視牌照,還擁有3G手機電視全國集成運營牌照。牌照資源只是一張入場券,之後就需要做好內容來吸引用戶。由於阿里巴巴之前在視頻內容上並無太多積累,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購擁有豐富視頻內容的公司。華數傳媒擁有全國最大的數字化節目內容媒體資源庫,是全國最大的互動電視內容提供商和3G手機電視內容提供商,也是浙江本地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平臺和面向全國的互動電視運營服務主平臺。因此收購華數傳媒可以極大的豐富阿里巴巴在視頻內容方面的儲備。同樣,阿里影業也擁有非常豐富的影視資源。阿里影業的董事局主席董平是中國電影行業極具份量的人物。各位可以自己搜索,不做過多展開。這里只想提一點阿里影業的前身華億傳媒曾經投資過多部經典電影:1996年《埋伏》、1997年《有話好好說》、1998年《荊軻刺秦王》、1999年《沒完沒了》、1999年《臥虎藏龍》、2000年《漂亮媽媽》、2000年《鬼子來了》、2003年《我和爸爸》、2003年《我為誰狂》、2004年《旅程》、2004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04年《孔雀》、2005年《赤壁》,等等,以及最近的《西遊降魔篇》。除此之外,董平在華億成立的10年中還收購儲備了近160部中國經典影片版權,建成了國內唯一的華億影視片庫。這些都為阿里影視行業發力提供了堅實的內容後盾。

另外電視劇還可以這麽玩!參照大紅大紫的美劇“紙牌屋”,利用大數據(別問我為什麽,阿里最擅長就是這個)“紙牌屋”這部用大數據算”出來的電視劇,包含了3000萬用戶的收視選擇、400萬條評論、300萬次主題搜索。最終,拍什麽、誰來拍、誰來演、怎麽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決定,推出前根據用戶數據分析做的模型化定制化產品!除了背靠阿里的阿里影視,還有哪家傳統影視公司可以這麽做?這就是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平臺對傳統行業商業模式的顛覆。

最後再來看看網絡劇吧。這個比較新,根據地就是互聯網,阿里沒理由不擅長吧。

目測這塊業務前景非常廣闊,增速應該嚇死人,可惜我沒有什麽數據,就截兩個圖和大家分享一下先吧。





每一季,短短十幾集,每集也就十幾分鐘,超7億,沒錯就是7億的播放量!怎麽看都是大的令人驚悚的數字了吧。這真是互聯網里面所謂的得屌絲者得天下啊!這種網絡劇的拍攝成本和一般的電影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一部成功的網絡劇帶來的收益是相當驚人的。像這個萬萬沒想到就是由“萬合天宜”制作,然後優酷獨家,最後收入大概和優酷37分成,光和優酷分成就是好幾千萬。網絡劇里面還有海量的植入廣告,線下活動等等。給張圖給大家參考,可以自己算算:



最後網絡劇還可以這麽玩!收購吧!如果明天阿里影視突然宣布收購了“萬合天宜”之類的網絡劇內容提供商,我絲毫都不會意外。要知道阿里影視現在窮的只剩錢了,截至2014年上半年末,阿里影業現金儲備近65億港元,屯了這麽多錢總得花點出去不是?

就像圍棋里面,有時看似無足輕重的一手,最後卻連成一氣。阿里這盤棋上半場看起來毫無章法,下半場該收官了吧。至此,阿里在文化領域的三個收購已經可以基本勾勒出了阿里進軍文化產業的全產業鏈路線圖了:
(1)通過華數傳媒的牌照資源拿到入場券,保證在這個嚴格監管的領域沒有政策風險;

(2)華數傳媒和阿里影業的媒體資源庫提供豐富的內容儲備,阿里影業電影制作和發行的經驗可以源源不斷的創造新的內容資源,使得阿里巴巴把握住影視產業鏈的上遊;

(3)通過收購優酷土豆和發布天貓魔盒獲得下遊渠道;

(4)阿里自身的廣告主資源以及流量變現經驗加上阿里影業在電視廣告領域積累的經驗都為阿里巴巴在影視領域的流量變現提供了足夠的保障;

(5)阿里巴巴娛樂寶可以為影視制作提供融資支持,減少影視制做的投資風險。甚至可以用來做產品營銷。

但其實能夠真正把這個大棋局下好,阿里影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這就要考察公司管理團隊的能力和執行力是否勝任這樣的使命。首先從最大的老板馬雲來看,應該是非常有決心去做文化產業這件事情的。從上文列舉的阿里巴巴最近的投資來看,真正做到控股的就只有天弘基金(阿里對天弘基金的投資已經在本周獲得證監會批準)和阿里影業。天弘基金對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雲對阿里影業的重視至少是與布局互聯網金融的天弘基金同一個級別的。馬雲對電影行業的興趣由來已久。馬雲是華誼兄弟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華誼兄弟的副董事長,在賺了個盆滿缽滿後,以改善生活為理由,把沒有鎖定能夠賣的股份基本賣個精光。以馬雲對電影行業的熟悉程度來看,發力影視行業應該是深思熟慮之舉。另外一點顯示馬雲決心的證據就是此次阿里派駐1060的新董事之一,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劉春寧曾在騰訊工作十年,是馬化騰旗下的大將,負責騰訊旗下視頻及媒體業務。當時騰訊與阿里競爭關系還不象現在這麽表面化,阿里挖走劉春寧據說讓小馬哥震怒,阿里不惜激化矛盾直接到騰訊挖墻腳也顯示出了馬雲做影視業務的決心。有意思的是,騰訊當初入股1060就是劉春寧穿針引線。只是阿里入股1060後的第一天,騰訊把持有的1060的股票基本賣了個精光。如果再看看騰訊入股華誼兄弟而馬雲為了改善生活把手中持有的能賣的華誼賣了個精光,這哥兩是對調挪了個位,也精確反映了兩者對文化影視產業的迥異態度:騰訊明顯是湊熱鬧玩玩剪徑的遊戲,所以都是參一點股做小股東。馬雲則明顯是憋足了勁要幹一大票的。除此之外,阿里影業主席董平是中國電影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阿里巴巴派駐的另外一名執行董事張蔚曾擔任新聞集團旗下星空傳媒中國的COO。最後阿里巴巴聘請了成都籍電影人、中國電影集團副總裁張強,來領導該集團旗下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如此看來這個團隊的能力和執行力也是有相當的保證的。集天時地利人和一身,阿里影視很有可能開啟中國影視行業的改革元年!

想起昨天格隆匯會員那篇金山的文章,信則有,不信則無。阿里影視又何嘗不是呢?想象力有多大,就能飛多遠,求你帶我裝b帶我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