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道誰都懂,但做的過程中總有心魔無時無刻侵蝕投資者的意志,引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抉擇,恆久堅定抵禦這些侵蝕才是投資最大的難題,也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本原因。
1、做波段的傾向。
2、避開下跌的傾向。
3、不斷尋找暴利的傾向。
4、資金利用率最大化的傾向。
5、每時每刻關心股價漲跌的傾向。
6、那個股票漲得多就追那個的傾向。
7、不甘於獲取白馬股確定收益的傾向。
互聯網估值模式並不適用
雖然融資的新聞遭受質疑,但有業內人士透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P2P平臺陸金所或將分拆上市,招股說明書已經出爐,估值達1000億元人民幣。這無疑是給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事實上,P2P是融合了互聯網和金融兩大行業的特征,但是互聯網企業的估值標準並不適用於P2P網貸平臺。
比如說一般互聯網企業融資時,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用戶數,包括註冊用戶數以及活躍用戶數。這是因為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是用戶規模,從業者也一直篤信用戶為王的商業模式,在當前的互聯網行業里,2到3家行業巨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情況不勝枚舉。
因此,每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模式誕生並得到市場認可後,往往選擇融資後跑馬圈地快速擴張,搶占先機。
但P2P平臺似乎並不適用於這一模式。除了互聯網平臺以外,互聯網金融核心業務涉及到的客戶資源、風險管理、貸後催收等關鍵問題都是互聯網基因缺乏的。
短融網CEO王坤認為,P2P作為一種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並沒有明確的估值方法,估值是雙方市場化的談判確定的結果,具有一定的隨機性。特別是多家風投機構搶著進行投資時,估值會更高。投資者看來,企業估值主要視經營模式和核心團隊而定,如果在該細分領域中有較為可行的經營模式,核心團隊的工作背景較為優秀,資本自然願意進入。
B輪估值將更高
根據已經公布的粗略融資額,此輪獲得融資的平臺大多規模在千萬級美元,風險投資界 人士表示,早期投資一般投資機構將持股5%-20%,按照1千萬美元測算,對此次融資的P2P平臺估值普遍在3億-12億元。
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的短融網CEO王坤說,平臺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估值方法不盡相同。如早期融資,一般重視商業模式和核心團隊,以及參考同一行業企業的估值;在資本的幫助下,如果商業模式被市場認可,則平臺發展較快,這時即使有資本希望投資,平臺及早期投入的資本也不會融資,因為再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平臺估值可以更高。
美國的P2P市場也大概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以即將進行首次公開招股的美國最大P2P融資平臺LendingClub為例,據招股書的內容顯示,Lending Club 預計公開募集5億美元,主要承銷商將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據了解此次IPO Lending Club 大概在50億美元的估值,是其月交易額的5倍。
此前該公司獲得來自俄羅斯互聯網投資公司DST Global和科技對沖基金Coatue Management共計5700萬美元的投資時,其估值已經達到了23億美元。
伴隨著LendingClub的上市,其市值也必然會影響到國內相關公司的估值。
可見,在P2P已經過了最初的熱鬧後,風投更願意選擇垂直細分領域的微創新模式。因為雖然P2P網貸行業一直被看好,但大多數平臺業務模式單一、同質化嚴重,因此在跟風險投資談判時,必然會在平臺的核心競爭力、風控能力以及業務瓶頸等問題上多費周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神侃A股本輪調整的幾大問題:調多深?調多久?怎麽辦? 作者:京城四勺 首先聲明,我上班的地兒離海很近,但我發誓不是中南海制定政策的高參,也不是整天拿著計算機做精確模型的新財富獲獎研究員,我就一在股市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還幸運活著的混混,今兒喝了點小酒,借格隆匯這個寶地貧上一段(好死不如賴活著,貧,這是我的兩大人生特長),所以對以上涉及股市大是大非的問題,我全都是靠猜的,您要當回事,您死定了。 先說說這次調整。A股延續了10個月的大牛市,終於第一次有點像樣的調整:過去三天,上證指數累計下跌了8.21%。我是長舒了一口氣。幸災樂禍?還真不是,我還有7成的倉位呢。但這麽一跌,我一直顫顫巍巍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我也完全相信,無論是海里的管理當局,還是天天理性算估值的做空者,還是閉著眼睛的做多者,跟我的感覺一模樣。 其實傻瓜都明白這理兒:這麽一直瘋漲下去,總不是個事——丫又不是永動機或者超人,這種不死不休的玩法,誰能扛得住?誰能睡得著覺啊? 得,該來的終於來了。所以過去三天的下跌,其實讓所有人心里都踏實了不少。那句廣告詞怎麽說的來著:洗洗更健康! 下跌總是不爽的,有逼格的如“俠之大者,為國接盤”的勞模,會抱怨原本以為只是接菜盤,沒曾想接到的是磨盤,希望國家能報銷醫藥費;簡單粗暴一點的,比如大媽、大姐,直接上街把路邊減肥店的招牌砸了,原因就是看不慣招牌上“永不反彈”的廣告語。但這些抱怨,都是一種賺過錢後的矯情:不信你等著瞧,如果指數跌破4000點,他們絕對又一窩蜂沖進去。 貧了一堆,這就繞回到了大是大非問題了。 首先,牛市結束了嗎? 這個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定個性:現在是牛市,未來也會是牛市! 這可不是我信口開河,是正在激烈競逐今年新財富最佳宏觀策略分析師的新華社、人民日報兩位重量級選手的回答——新華社說“A股終將回歸理性慢牛”、“股市遭遇重創不失為一場洗禮,風雨過後更見彩虹”;人民日報說了一句“牛市也別忘風險”,被理解為唱空,趕緊由兄弟人民網出來委屈地解釋:大家都誤解了,重點不在風險,還是在牛市啊……官媒近期密集的表態、甚至一次次針對表態的“再表態”,說白了就一句:別漲這麽急就好,我們還是支持牛市。 這個邏輯,在證券從業圈高大上的說法,叫“國家市值管理”,也叫“國家意誌”。用術語解釋,就是本輪牛市是典型的經濟向左,股市向右,有非常強烈的政策烙印和訴求,這些訴求未達成前,所有懷疑牛市結束的擔憂都是典型的政治幼稚病——too simple, too naïve。 此次牛市是廟堂希望看到並在積極推動的,這個核心邏輯與支撐不變,牛市脈絡就不會變——這一點,所有北京的出租車司機都比所謂的基金經理認識得深刻和到位。所以,牛市何時結束,也與管理層的願望息息相關。在經濟不振,轉型艱難,內外需求都大幅萎縮的大背景下,股市幾乎是唯一能夠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最優改革抓手:解決經濟轉型,必須解決實體經濟問題。解決實體經濟問題,必須解決融資難題。而牛市環境促進的股權融資對於降低企業杠桿、減少財務風險乃至經濟的系統性風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A股的註冊制也已箭在弦上,註冊制會帶來大量的融資需求,只有在繁榮的市場里推出,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資本市場的沖擊,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 當然,牛市的財富效應(管他真實,還是虛擬),也必定會讓社會消費起來:你知道的,咱都是有點錢不嘚瑟一下,賊不爽的。中金今天推出梁紅的一篇大報告,題目是中國可選消費將全面複蘇,核心邏輯就是:大家股市都賺錢了。 註冊制還沒推出,國企改革還沒完成,經濟轉型還沒著沒落,這個時候牛市結束,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有此未完成的政治任務,管理層不會允許牛市就此半途而廢。所以你會看到新華社、人民日報這種超有面的大V放下身段,頻繁做股評:漲急了,趕緊警示。跌多了,立馬安撫。大V們這種無微不至呵護的良苦用心,誰能解,個中愁? 再來看看:會調多久? 很多人擔心這次會是中期調整。 這是明顯不了解今上的憂慮啊:民族偉大複興,時不我待! 沒錯,我們經濟在下滑,我們日子沒過去那麽爽了,但,你沒看到,其他國家更不爽。我們是沒變得更強了,但你沒發現,很多和我們掰手腕的國家變得更弱了。 沒錯,不是我們更強了,是別人更弱了。 哪個時候掰手腕,勝算更大?是我們如日中天,對手也牛逼哄哄的時候?還是我們尚可,對手明顯虛弱的時候?前者,傷敵八千,自殘五百,誰也不一定落到了多少好。後者,對方或許根本不掰了,你能不戰而勝。 歷史上這種機會多嗎?不多。 這種狀態會延續很久嗎?也許。但傻子才會天真等待對手喘口氣,等待對手體力恢複。這種時候,能跑多快是多快,能把優勢擴多大,就擴多大。能占多少資源,就占多少資源。所以,能不抓緊推一路一帶嗎?能不抓緊推亞投行嗎?能不抓緊推人民幣國際化嗎? 歷史上,貌似更落後的遊牧民族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擄掠更先進的農耕民族,靠的是胯下的駿馬。 現在的股市,就是漢民族複興的胯下駿馬。 馬可以喘口氣,但不能歇下來。 所以,A股這次調整,斷然不會是中期調整。 如果順利,我的預計,5月中旬,最多5月下旬,就會完成調整。 最後看看:會調多深? 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一齊警示風險(其實如前所述,所謂“警示”並未否定牛市),再疊加規範兩融、嚴禁傘形信托、4月經濟數據不理想等原因,市場再不給面子,那問題就真的很嚴重:啥也別說了,先下車歇歇吧。 市場有調整很正常,做幾次深呼吸,下一步來看看這次調整會調到什麽位置。(再次聲明:分析點位這種事總是連蒙帶猜的,你要信,你就死定了。) 不妨把本輪行情的指數形態和上次做一對比。我做了一張上證指數07年“530”調整前後和近期的走勢的疊加(其中黃線是07年530前後的走勢,藍線是目前上證指數的走勢): ![]() 可見,本輪行情走勢與07年“530”極為相似。“530”的最大調整幅度是21.5%,如果不考慮6月5日的盤中下探,以收盤價計則是下跌13.1%。 本輪調整前上證指數的最高點是4572.39,下跌13.1%,是3973.41點,剛好破4000點。 A股的整數關口是重要的心理關口,而決定牛市走勢的除了流動性和消息,也就是心理了。所以我初步判斷,本輪調整的最低點,就在4000點附近。最大的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指數在短暫的恐慌心態中擊穿4000點並瞬間下探較多(比如3900點),但正如2007年530那次的調整一樣,市場很快會意識到牛市的任何回調都是買入機會,所以收盤時指數會重新回到4000點整數關口附近。 最近一個網上三萬多人參與的調查也顯示:七成以上的人同意本輪調整下限是4000點。 別不信。如今這種大媽活躍的市場里,你鄰居的觀點,往往就是市場的觀點。 有什麽變數? 最大的變數是降息。 由於近期經濟數據非常不理想,降息已是箭在弦上(如果本周末就降息,我絲毫不會覺得奇怪),這周的股市調整也加大了降息可能性。 對於無時無刻不在揣摩管理層意圖的投資者來說,降息將是一個明顯的“托底”信號。一旦降息,加上指數調整到4000點附近,必然會有大批資金重新入場。甚至如果降息的預期繼續加強,市場有可能在降息實際發生之前就重拾升勢。 簡單說,A股本輪調整不會是任何意義上的頂部,而是各方力量尋找新平衡的過程。在調整中管理層傳達的“慢牛”觀念,也將被各方理解、消化,穩定情緒之後,開啟新一輪牛市征程。 來源:港股那點事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2月28日晚,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和全球各地的萬名員工在更名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的五棵松體育館里度過了樂視的年會。
賈躍亭在樂視年會上發表演講時稱,超越BAT、超越IAT(蘋果、亞馬遜、特斯拉)不是樂視的目標,樂視要逐夢全球。
“2016年,我們要組建一支獅狼團隊。要逐夢全球,需要我們每一個leader都要像百獸之王獅子一樣的領袖能力,還需要擁有狼群一樣的精神。”賈躍亭說。
同時他還透露了樂視多個業務的進展情況,其中樂視超級汽車概念車將在2016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亮相;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估值70億元人民幣。
賈躍亭同時為樂視定下了2016年的幾個目標:第一,總付費會員突破5000萬;第二,總銷售收入突破500億~600億元,真正達到100億美元銷售額的互聯網公司。
而根據樂視網(300104.SZ)2月28日晚間披露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0.17億元,同比增長90.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億元,同比增長59.0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樂視年會
此外,超級汽車繼續完善開放閉環的生態系統,組織支持全球化並持續創新。打造四維組織,調動全球頂尖人才,持續提升人才能力,真正讓專業人才變成跨界人才,讓跨界人才變成生態人才,密切協同最大化激發活力。
對於全球化業務,賈躍亭稱這關乎樂視能否成為偉大的生態企業。
全球化方面,樂視希望智能終端首先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希望能作為尖刀殺向美國、印度、歐洲等核心市場的心臟,互聯網及雲生態全面跟進,超前全球布局。
超級電視主攻美國與印度市場,以華人市場為第一批主要覆蓋人群,中國市場銷量600萬臺;超級手機進入海外主流市場,中國市場目標銷量達到1500萬臺。樂視體育全球戰略加速,繼續夯實行業絕對第一地位;內容方面爭取付費用戶實現行業第一,票房收入保二爭一;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成為樂視生態第四個獨角獸;互聯網金融不鳴則已,希望通過互聯網生態模式引領金融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易到實現訂單目標每日100萬單,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突破100萬司機,力爭年內超過Uber,成為行業前二。
以下為賈躍亭演講全文:
同學們:
前段時間,大家應該在網上都看到胡潤自己拍的一段視頻,說“在下一個時代,樂視有可能會超越BAT……”這也成為這段時間里很多人討論的話題,到底誰能超越BAT,成為偉大的企業呢?
我們對偉大和超越有不同的看法。在過去,企業只要做大就被認為是偉大的,而且中國足夠大的市場紅利和人口紅利也能養得起很多世界級企業。但是,我們認為企業如果沒有能力全球化,也不做全球化,不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價值時,做得再大也不能稱為一個偉大的企業。這也是今天我們需要討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所以,我們認為是否超越BAT不是我們的目標,是否超越IAT(蘋果、亞馬遜、特斯拉)也不是我們的目標。我經常和大家講,樂視永遠都在創業的路上,今天是,明天也是,後天還是……因為,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才能永遠年輕。
經過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樂視的生態模式已經開創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希望能夠真正把樂視生態這種獨一無二的模式帶向全球,為全球用戶及人類社會持續創造全新價值。這需要我們有勇氣不斷挑戰自己,甚至要殺向世界上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的主場,跟他們同臺競技。
今年是樂視生態全球化元年,我們的主題是逐夢全球,希望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我感到欣慰的是,樂視全球化戰略已初戰告捷,7大子生態協同化反正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樂視體育獲得中超全球獨播版權;超級電視在美國宣戰3SL;超級手機全球首發高通820芯片樂MaxPro,在全球刮起生態手機風暴,引領智能手機進入生態時代……
我還要告訴大家幾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超級手機2016年將繼續給予蘋果第二擊;樂視超級汽車概念車將在2016年北京國際車展亮相……
今天,我們上萬名員工在樂視生態的主場——樂視體育生態中心歡聚,讓我們帶上勇氣,踏上逐夢全球之旅吧!
在通往生態世界的征途上,我希望每一個樂視人都是銳意進取的勇者,因為生態世界的壯美只有勇者才能領略。
2015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樂視波瀾壯闊的一年。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用未來定義未來、再用未來定義現在,依托全新的互聯網生態模式,打破邊界、生態化反、蒙眼狂奔,兌現了當初許下的一個個諾言,更創立了互聯網生態經濟這一全新的經濟形態。生態經濟的三大特征是:價值重構、共享和全球化,最終由此形成由垂直閉環的生態鏈和橫向開放的生態圈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統。
回顧2015年,樂視生態經濟成效初現,總付費會員數達到2000多萬,是單會員價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總收入超過200億元,生態總估值突破3000億。其中,互聯網及雲生態上演移動逆襲,樂視雲成為全球視頻雲、生態雲第一品牌。樂視商城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內容方面,自制發力開啟霸屏模式;超級電視與TCL強化反,銷量突破300萬臺完勝所有洋品牌,是當之無愧的智能電視第一品牌!超級手機在2015年成為行業最大黑馬,僅用245天出貨量破500萬臺,入股酷派集團全面推動生態開放戰略落地。
互聯網金融完成戰略布局、組織團隊的建立;樂視體育成為行業第一,B輪融資接近完成。超級汽車(SEE計劃)完成戰略布局,頂尖人才不斷加入;超級汽車已完成了激動人心的第一代超級汽車的產品定義和基礎研發,開始進入艱難而漫長的生產準備期……
在全體樂視人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化已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全員持股和全球合夥人計劃的落地,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業界大牛加入樂視生態。
過去的一年,我們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生態經濟的變革創新之路註定是艱難的,必然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制與施壓,註定了通往生態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
要想征服全球,就要不斷創造全新價值!就要打破常識,打破常規,打破傳統,全方位、全流程創新,各緯度創造全新價值,難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我認為,能擊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供血不足的內因是我們希望將股權都留給陪伴樂視生態一起成長的員工,讓他們分享生態價值。外因是樂視生態的複雜性與先進性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多數人對樂視生態仍看不懂。
這是因為中國20年的互聯網發展史都是一部複制史!僅是把美國的成功模式照搬過來,沒有創新意識。所以全球獨創的樂視生態模式別人不理解,我們會用我們的努力和結果證明它的正確性。
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這是我們通往生態世界道路上遇到的第二個困難。如果組織不能持續創新,組織不能夠真正生態化,那麽我們的生態融合將面臨很大的挑戰。此外,我們還在全球化和化反方面,各個生態間要加強化學反應,緊密協同。
通往生態世界的征途中雖險阻重重,但我相信,沒人能阻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只要全體樂視人存乎一心,協同化反,時刻將用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就一定能克服萬難,為全球用戶提供極致的生態服務,享受他們送上的贊譽。
選擇明天,就要放棄昨天!我們的思維應該放在遠方,而不是停留在昨天。
講戰略規劃前,我要先強調下我們的企業價值觀。我們和傳統企業、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價值觀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們的理念是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和第一優先,產業和社會價值第二,企業價值第三。只有滿足了用戶價值和產業和社會價值,企業價值就會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很多傳統企業為了獲取企業價值、員工價值、股東價值做了很多傷害產業進步的事,所以我們的價值觀是否能夠推動產業進步、推動社會進步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這種價值觀下,2016年我們定了幾大目標:
第一,總付費會員突破5000萬。Netflix的一個用戶價值大概是1000美金,因為Netflix會員僅僅是內容會員,而我們的用戶價值比Netflix高很多。當我們高價值的付費用戶突破5000萬時,企業價值可想而知,自然會推動產業進步、社會進步。
第二,總銷售收入突破500億~600億,真正達到100億美金銷售額的互聯網公司。此外,超級汽車繼續完善開放閉環的生態系統,組織支持全球化並持續創新。打造四維組織,調動全球頂尖人才,持續提升人才能力,真正讓專業人才變成跨界人才,讓跨界人才變成生態人才,密切協同最大化激發活力。
全球化關乎樂視能否成為偉大的生態企業。我們希望在這一年里,樂視生態經濟進入全球,成為全球價值領先的互聯網生態企業。
全球化是生態體系的全面全球化,絕非某一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全球化方面,我們希望智能終端首先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希望能作為尖刀殺向美國、印度、歐洲等核心市場的心臟,互聯網及雲生態全面跟進,超前全球布局。
超級電視主攻美國與印度市場,以華人市場為第一批主要覆蓋人群,中國市場銷量600萬臺;超級手機進入海外主流市場,中國市場目標銷量達到1500萬臺。樂視體育全球戰略加速,繼續夯實行業絕對第一地位;內容方面爭取付費用戶實現行業第一,票房收入保二爭一;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成為樂視生態第4個獨角獸;互聯網金融不鳴則已,希望通過互聯網生態模式引領金融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易到實現訂單目標每日100萬單,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突破100萬司機,力爭年內超過Uber,成為行業前二。
可能在外人看來,樂視想成為一個偉大的生態型企業或許又是一個堂吉訶德的夢想?但2013年發布的超級電視、2015年發布的超級手機,當年被嘲笑過的夢想現在都已經一一兌現。超級汽車“SEE計劃”出來時,行業嘲笑我們吹牛。今年北京國際汽車展上,超級汽車概念車將正式亮相,“我們吹的牛又一實現了!”
壟斷中國互聯網的巨頭可以擊敗、收購、參股任何互聯網公司,但我認為它們無法擊敗樂視生態模式。樂視在生態時代有可能不會成功,但樂視生態模式一定會獲得成功。
只有被99%的人嘲笑過的夢想,才有資格談那1%的成功。
2016年,我們要組建一支獅狼團隊。要逐夢全球,需要我們每一個leader都要像百獸之王獅子一樣的領袖能力,還需要擁有狼群一樣的精神。
自然界中,獅子和狼是很難共存,融為一個團隊的。但樂視生態恰恰要挑戰自己,而不是像傳統企業那樣去選擇簡單的道路。
在很多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中,很難容忍在一個領域中存在兩個大牛,尤其是兩個能力相近的大牛,成為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
我們希望在樂視生態這種全球獨有的四維組織中,能打破這種現狀,每一個生態、子業務線都能同時擁有好幾頭獅子帶領群狼突破傳統。這需要每一個leader用寬廣的胸懷包容更多的人,同時能容納其他的獅子一起前進,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全球化組織,真正讓全球頂尖人才無縫地融入到我們的團隊中。
打破邊界、生態化反,共創共享生態世界。這是樂視的理想,也是樂視的精神。
全球化是每一個樂視人的使命。逐夢全球、征服全球,需要我們用自我顛覆、蒙眼狂奔的樂視精神,每個人都帶著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強烈的自信能讓一個人爆發出無限的潛能,能讓一個人真正走向成功。
今天,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模式,希望能引領全球科技產業進入生態時代。這是全新的起點,這也是追夢的原點,這更是崛起的支點!在我們創造的生態世界中,全新的生態模式將讓個人能力得到極大釋放、意誌與精神獲得極大自由,每個人都有勇氣和信心,去影響世界,創造一個自己理想的未來。
帶上勇氣,踏著力氣,戰勝自己,你會成為巨人!
希望我們每一個樂視人一起攜手,全球逐夢。因為,當全球互聯網產業創新乏力、當一切被禁錮時,只有夢想可以自由流動。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