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VR/AR產業每5年增10倍 中國市場缺C端應用

手遊Pokemon Go讓AR(增強現實技術)更為人熟知,而更早開始商用研發的VR(虛擬現實技術)還在等待像Pokemon這樣足以引爆C端商用的內容應用。

在深圳市虛擬現實產業聯合會成立儀式上,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副會長謝麟振表示,目前VR產業的發力重心應該在殺手級內容研發上。

根據高盛預測,目前VR與AR產業每五年增長達到10倍,2016年,AR/VR全球市場將達到8億美元,全球市場將在2025年達800億美元,年增長已經達到60%。

而Pokemon Go出現之後,讓更多投資人看到更大的產業市場機遇。謝麟振表示,高盛的預測偏於保守,而未來VR/AR產業機遇將達1500億美元。

對比國外已有具體C端產品,國內對VR產業的投資仍然在起步階段。

2013年到2014年,美國一級市場對於產業投資達到40億美元,這筆資金帶動美國泛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而國內對於產業的投資起步2014年,中信幻境資本合夥人、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千人會執行會長文鈞雷認為,這段時間差距使國內在C端行業級應用研發上落後於美國。除此之外,國內產業的起步路徑也與美國大相徑庭,一級市場的資金投入主要依靠二級市場帶動。

文鈞雷指出二級市場對於VR/AR概念的青睞掃清一級市場資本投資產業障礙。今年,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千人會成立,參與機構包括產業公司、證券公司、政府、風險投資等主體。“在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有效的組織形態將充分提升眾多生態企業抵禦系統風險的能力。” 文鈞雷說道。

在文鈞雷看來,VR產業發展經過60年代的2B階段,來到2.0的2C階段,而國內一些企業產品還停留在2B階段,虛擬現實更大市場機遇在於C端,產業需要升級轉型。“大部分VR初創企業才拿到A輪融資,這說明中國的VR的基礎產業其實沒有那麽好,基礎產業還很薄弱,我們更多是通過概念熱情,資本市場風潮強推了VR產業在資本市場流動性,這多少顯得後勁不足。”

而虛擬現實最終極的階段將是自由化的發展空間,公平的信息化交互會形成每個人基於這種虛擬體驗的產業鏈,“就是每個人的人生經歷,現實經歷,只要在你人生里體驗了,這些數據都會沈澱到生態里,形成人類社會重大的精神知識文化財富,這個階段將是VR對人類社會起到最大作用的階段。”文鈞雷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14

人民幣國際化新疆樣本:跨境結算6年增41倍

盡管地處中國西部邊疆,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可謂是先行軍。

2010年6月新疆成為全國第二批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地區,同年9月成為全國第一個獲準開展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省區。6年來,新疆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增長了41倍,已突破2000億元。

通過探索人民幣對中亞國家小幣種的直接清算,新疆跨境人民幣業務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環節的損失,助力企業“走出去”。目前,新疆已與哈薩克斯坦、美國等境外8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跨境人民幣作為經常項目下結算貨幣和資本項目下的融資貨幣,在亞歐經貿往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標誌著人民幣向國際投資儲備貨幣進一步邁進。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包括新疆等在內的跨境人民幣貿易和投資結算業務還將獲得長足發展。

探索人民幣對小幣種直接清算

目前,新疆已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18家具有國際結算業務資質的銀行可以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業務種類包括貿易融資、直接投資、境外項目貸款等。

“我們接觸到的新疆企業,尤其是周邊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企業,對於跨境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因為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非常少,它們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意願非常強,特別是能夠幫助它們規避匯率風險。”中國銀行新疆分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麥群紅告訴記者。

為了滿足新疆與周邊國家本幣結算及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需要,中國銀行自2011年開始探索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直接掛牌交易工作。

2011年6月,中行新疆分行實現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現匯匯率直接報價交易;2013年9月實現人民幣對堅戈現鈔匯率直接報價交易。2015年6月,推出人民幣對堅戈、人民幣對俄羅斯盧布遠期結售匯及掉期業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2015年11月初,阿拉山口博中遠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在中行辦理3個月期限、金額為5000萬堅戈的遠期結匯業務,以100堅戈兌1.9197人民幣鎖定堅戈結匯匯率,到期後的堅戈即期結匯價格為1.78。通過遠期結匯業務,企業既鎖定匯率風險,同時多獲得6.99萬元人民幣收入,高出即期結匯價格7.85%。

中國銀行新疆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劉建也對記者表示,盡管去年“8·11”匯改開始,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市場存在強烈的貶值預期,但是總體來看,人民幣遠較中亞其他國家的貨幣穩定。去年人民幣貶值幅度在2%左右,但以哈薩克斯坦堅戈為例,全年貶值幅度在40%左右。

他稱,蘇聯解體以來,中亞的很多國家更傾向於使用美元結算,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增加,境外企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大。而人民幣加入SDR最核心的問題,是從貿易結算的功能上升到投資,特別是作為儲備貨幣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實質性的進展,對中亞國家進一步認知人民幣、重視人民幣、接受人民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屆時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量肯定會有所增加。

中國銀行新疆分行行長竇波表示,中國銀行在探討小幣種清算時,目前主要是人民幣對單一貨幣,如何實現小幣種之間的互通清算,是目前探討的核心問題。

9月12日,中行實現人民幣兌土耳其里拉現匯及現鈔直接掛牌交易業務,土耳其也是人民幣西進配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從中亞向歐洲推進的重要節點。

據本報記者了解,建設銀行新疆分行也在探索人民幣與吉爾吉斯索姆的掛牌和兌換。農業銀行新疆分行亦開立塔吉克斯坦索莫尼賬戶、哈薩克斯坦堅戈賬戶、俄羅斯盧布賬戶等,開展小幣種匯兌業務。

跨境人民幣借款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015年以來,新疆地區的跨境人民幣借款業務也為境內企業利用外資、降低融資成本提供了便利。

2015年12月18日,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下發《新疆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跨境人民幣借款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該辦法的出臺,使得兩個經濟開發區內註冊企業可以直接從境外借入人民幣資金,其中喀什開發區的企業借入資金的使用範圍擴大至南疆四地州的生產經營。

新疆華電喀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是上述政策的第一批簽約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王磊近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以來,該公司累計從建設銀行獲得了2億元跨境人民幣借款業務。主要的好處是成本低,跨境人民幣借款相比於人民幣貸款利率下浮10%以上,顯著降低了公司財務成本;同時,貸款額度不受國內銀行信貸規模限制,不會出現因銀行信貸規模不足而不能放貸的問題。辦理流程也相對簡單。

據了解,利用新政策,僅建設銀行的跨境人民幣借款支持喀什地區建設就共計投放5.01億元貸款。

根據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末,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各項存款余額59.74億元,較年初增加30.40億元,翻了一番。各項貸款余額245.31億元,較年初增加97.63億元,增長66%。

中國建設銀行新疆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張勇對記者稱,人民幣加入SDR給銀行的國際業務打開一個新的市場、新的通道。“以往銀行所做的國際業務更多是和企業進出口貿易相關,接觸的企業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和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即便是完全的內資企業也可以利用境外資金,或者說利用兩個市場、兩個資源,銀行客戶群體的範圍、業務領域範圍將更加廣闊,如何和國際市場接軌?不管是對價格、利率、匯率以及對國際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等,都需要全面的把握。這對銀行的自身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幣國際化新征程

回顧人民幣國際化之路,2009年7月國務院批準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往往被人們默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征程的起點。

2011年10月,央行公布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標誌著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用人民幣計價已經沒有任何政策障礙。

2009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只有35.8億元。而央行發布的《2016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到2015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12.10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重達28.7%。

截至2015年末,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境內企業已達17萬家,已有逾12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中國境內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

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統計,2015年12月,人民幣是全球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外匯交易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按照國際收支統計,人民幣已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收付貨幣。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指定了21家人民幣清算行,隨著清算行業務以及政策的發展變化,清算行現在已經更多地承擔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職責,是離岸人民幣產品的推動者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推廣者。很大程度上,21家清算行是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

前述報告指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雙邊貨幣合作將繼續穩步開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規模將進一步增加。

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將在10月1日生效。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周誠君近日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絲綢之路金融論壇上表示,人民幣成為國際投資儲備貨幣之後,遠遠沒有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下一步人民幣要從早期計價結算貨幣成為國際投資貨幣,這是目標和方向。他進一步指出,未來要更好的解決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以後風險管理問題,貨幣了結的問題,這就意味著要進一步開放我們的金融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27

萬能險可望告別拔苗助長,安邦年增6倍再難複制

經過兩輪嚴格監管,萬能險的高增長風險有所緩解,但保監會公布的保險行業11月數據顯示,以萬能險為主的單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又創出7個月來新高。

“萬能險11月的反彈估計與部分險企年底沖業績有關。”一名小型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萬能險明年1~3月還會有一波增長,“一方面是因為‘開門紅’沖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趕上新條款之前的‘末班車’。”

這里的“新條款”正是今年9月出臺的《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該政策對於死亡保險金額或護理責任保險金額與累計已交保費或賬戶價值的比例、萬能保險責任準備金的評估利率上限等均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對於不符合該通知要求的保險產品,要求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事實上,除上述9月出臺的新政外,保監會還於今年3月發布了《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於中短存續期產品進行嚴格限制。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名行業分析師均表示,雖然萬能險11月的數據出現反彈,但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明年萬能險規模的高增長態勢將不再持續。

萬能險再難“冒頭”

頻繁舉牌背後,走“資產驅動負債”路線的中小險企通過萬能險迅速做大規模。而在這些險企的推動下,萬能險規模水漲船高。嚴格監管接踵而來。

保監會2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今年1~11月已達1.12萬億元,同比增長67.48%,較1~10月增長7.29%。事實上,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今年10月末已突破萬億元,達1.05萬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盡管累計保費變動不大,累計新增保費的同比漲幅也較今年3、4月份高峰時的超過200%下降至70%以下的水平。但如果將數據換為單月保費,今年3月和9月針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史上最嚴”新規出臺之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的規模出現了兩輪下跌,但11月的數據又出現了反彈。

具體來看,在今年1~3月保險公司最為重視的“開門紅”時期,保險業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單月均有1900億~2000億元。但到了4月,“開門紅”沖刺階段已過加上保監會3月份發布的監管新規,當月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隨即環比下降47.36%,至1000億元左右,此後兩月繼續下跌,並在6月創造了507億元的年內單月最低新增規模。

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7~9月緩慢回升至620億元左右,但保監會關於規範人身險的兩個重磅文件9月推出後,10月份的數據再次下跌10.57%至551億元。剛剛過去的11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再次反彈至763億元,雖較年初“開門紅”階段已縮小很多,但與10月相比,其環比增長也高達38.32%。

但多名行業分析師表示,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明年萬能險規模的高增長態勢將不再持續。

事實上,萬能險這一通過期限錯配造成資金池風險更是被監管層所察覺。除上述3月、9月出臺的監管新政外,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12月13日專題會議上的嚴厲措辭,更是為各險企打了一劑“預防針”。項俊波表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打贏從嚴監管和防範風險攻堅戰。堅守“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不動搖。要分清保障與投資屬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險業根本功能,投資是輔助功能,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必須服務和服從於保障,決不能本末倒置。

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表示:“在當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保險業更應該回歸保障本質,註重風險管理,而不應該僅習慣於短期思維、忽略了保險業務的長期特性,通過市場化改革、運用科技手段,保險業可以在縮小財險和壽險保險缺口方面大有作為。”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表示,監管政策的核心是將萬能險長期化,對中短存續期產品實施更加嚴格的總量控制,並通過提高短線扣費以及對於一年期萬能險的嚴格限制等方法實現,逐漸化解萬能險產品存在的風險,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回歸“保險姓保”的本質,而非完全否定萬能險。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監管的強壓下,2017年萬能險的總體規模可能會略有收縮。

倒逼中小險企轉型

在嚴厲監管的大背景下,想憑借萬能險快速增長的中小險企面臨轉型。

從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萬能險業務規模增長較快的多是中小險企。“保險黑馬”安邦人壽尤其搶眼。其1~11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53.22億元,同比增長109%;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2108.4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02%。

安邦集團近年來發展迅猛,代表萬能險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今年前11個月增長情況更是遙遙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一位保險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先,這只是個案,不能代表行業的趨勢;其次,安邦人壽保費收入及萬能險今年整體增長迅猛,所以同比增幅搶眼,但是11月環比增速已經在明顯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此前數據發現,安邦人壽11月的保費收入和萬能險保費接近微增。1~10月,安邦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999.89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2068.55億元。由此計算,安邦人壽11月的保戶投資新增交費為39.89億元,環比增長僅為1.92%。

監管成效確實已在安邦等一些險企中逐步顯現,類似安邦人壽11月萬能險保費收入小幅微增的現象也發生在了恒大人壽、前海人壽兩家險企身上。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11月單月,恒大人壽代表萬能險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增長115.83億元,環比增長16.06%;同時,前海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增長54.45億元,環比增長7.64%。

“保險業是一個具有規模效應的行業,沒有渠道、規模優勢的中小保險公司為了迅速做大規模,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較為方便地吸引到保費的投資型萬能險就會自然成為公司最初發展的首選。”上述小型保險公司高管表示,“很多公司也都清楚,這並非長遠之計。想要可持續經營,最終還是要轉型。”

事實上,近幾個月萬能險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開始走低。華寶證券數據顯示,8月份萬能險平均收益率為4.799%,較前一月下降4.1個基點,環比下降0.85%。

一些保險公司將目光放在了回歸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保障型業務,也有保險公司在增加保障型業務的同時也開始將“興趣點”放在投連險上。

投連險全稱為投資連結保險,顧名思義,這是種更加偏向於投資理財的產品。根據保監會數據梳理,11月單月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環比也高達38.75%,創下今年環比之最。

目前投連險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仍然很小,48家中資人身險公司中僅有11家左右售賣該險種,而28家外資人身險公司中則有28家售賣該產品。其前11個月新增交費規模為89億元,在規模保費中的占比僅為2.72%。

不過,上述保監會9月份新規也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於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變額年金保險產品,應按照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定義要求進行評估和報告。今後投連險的銷售規模或許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0

“主動交代”何以一年增10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357

(新華社/圖)

主動交代問題的黨員幹部人數,一年增長10倍多。

在1月9日那場舉國關註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紀委用一系列事實和數據,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的依據是什麽”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其中,有這麽一句話:“去年一年,在強有力的反腐敗高壓態勢震懾下,有5.7萬名黨員主動向組織交代了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壓倒性態勢。”

為什麽說這項數據是判斷“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的一個依據?把過去的同類數據拿來一比就好懂了。2015年,“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違紀問題的黨員幹部5400余人”——這是一年前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披露的。這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的表述是:正在形成。

僅僅一年時間,10.6倍的增長量!到底發生了什麽,使得如此多的黨員幹部走向“主動”?探析原因,離不開“勢”“功”“效”三個方面的因素。

“勢”,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勢已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高壓嚴打的勢頭有增無減,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喚醒了一部分有問題的黨員幹部。“沒想到周永康這樣的‘大老虎’也被查”“沒想到一個地方查處那麽多貪官”“沒想到巡視的威力那麽大”“沒想到中辦國辦都要派駐紀檢組”“沒想到貪官退休多年還會被揪出來”“沒想到國外也不是貪官的避罪天堂”……N個“沒想到”,讓心存僥幸者知道兇多吉少、惶惶不可終日,讓窺測風向者感到全身而退的希望渺茫,讓等待觀望者打消了“賭一把”的念頭。

“功”,在順應黨心民心、形成合力之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立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軍令狀”,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老虎”“蒼蠅”一起打,著力遏制腐敗滋生蔓延勢頭,懲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人民群眾參與反腐過程、親歷反腐實踐、直接感受身邊的反腐成效,增強了對黨的信任和支持。有黨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逐漸形成合圍之勢,令貪官汙吏深刻體會到什麽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什麽叫“天下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地”。當“東窗事發”不再是小概率事件,當“隔墻扔磚頭,砸住誰誰倒黴”的舊段子變成“黨和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的新常態,眾多有汙點的黨員幹部明智地拋棄了“不會有人發現”“查不到我頭上”等幻想,選擇了主動找組織“說清楚”。

“效”,在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建奇功、收奇效。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四種形態”是管黨治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具體舉措。實踐“四種形態”一年多來,各級黨委、紀委改變把違紀當成小節、以大案要案論英雄等思維定勢,以紀律為戒尺,抓早抓小,在“好同誌”滑向“階下囚”的路上設卡攔截,治“病樹”、拔“爛樹”、保護“森林”,取得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對犯了錯誤的黨員幹部,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綜合考慮違紀問題性質、嚴重程度、造成的後果和影響、認錯悔錯態度、配合組織審查、退繳違紀所得以及當地政治生態等各方面情況,分類處置,寬嚴相濟。這些,無不體現著嚴管就是厚愛、治病為了救人。看到政策一以貫之、組織用心良苦、出路就在眼前、包袱可以卸下,通曉利害得失的黨員幹部自然會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吹響了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的新號角。言猶在耳,已見急風暴雨——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虞海燕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在此,告誡那些還想繼續“潛伏”的問題幹部:你們不要再自欺欺人地“裝睡”了!

(來源:中國紀委監察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93

地理標誌商標註冊量十年增11倍 對地方發展綜合貢獻率超3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29/1122450.html

Qq__20170629165502.thumb_head

世界地理標誌大會現場   周程程攝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繼2007年中國首次舉辦世界地理標誌大會後,時隔10年,世界地理標誌大會再次在中國舉辦。

這10年來,作為重要的知識產權,中國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增長迅速。

6月29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上表示,截至2017年5月,地理標誌商標註冊達3615件,比2007年的301件增長了11倍。一半以上的地理標誌成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地理標誌商標對當地就業、居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率和影響程度超過30%。

地理標誌產品促進農民增收

地理標誌是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和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例如“紹興黃酒”等。根據《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地理標誌可以作為證明商標或者集體商標申請註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地理標誌產品大多涉及農產品,又比一般農產品溢價高,對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具有重要重用。

據國家工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工商總局商標局共核準註冊3374件地理標誌商標。3374件地理標誌可分為10大類,包括水果類、茶葉類、蔬菜類、家禽牲畜類、水產品類、中藥材類、糧油類、工藝品類、花卉類、其他類。其中,水果類占比居首位,為744件,占22.05%。

按省級區域來看,地理標誌最多的前五個省市分別為山東省489件、福建省311件、湖北省292件、江蘇省252件、重慶市211件,這5省市的地理標誌註冊量占全國的46.09%。

這也給當地發展註入了活力。張茅表示,國家工商總局不斷加大對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的保護力度,推動運用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開展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力貧困地區綠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山西為例,數據顯示,山西省目前已有47件地理標誌商標,包括水果、中藥材、陶瓷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53.38%的地理標誌產品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支柱。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後,產品價格平均提高了50.11%,收入占當地農民總收入的65.94%。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本次地理標誌產品展會上獲悉,新疆目前有81件已註冊地理標誌商標。“十二五”期間,地理標誌產業帶動174萬人脫貧致富。

加大地理標誌商標惡意搶註打擊力度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也將為地理標誌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張茅表示,地理標誌獨具特色的地域優勢和歷史文化,必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

張茅指出,今後將加強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工作。進一步暢通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綠色通道”,簡化手續、優化流程,提高審查效率。加大對地理標誌商標惡意搶註的打擊力度,堅決遏制違反誠信原則、占有公共資源的商標違法行為。

值得註意的是,張茅強調,將加強地理標誌保護維權工作,嚴厲打擊地理標誌商標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加強對知名地理標誌商標的協同保護,推動形成地理標誌跨地區、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

此前,6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也已經明確,加大對馳名商標、地理標誌、涉外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加強對老字號商標的註冊保護。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工作要點》表示,創新商標監管方式,將查處商標侵權假冒行為的監督檢查結果、行政處罰信息記於企業名下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向社會公示,加大失信懲戒力度。

此外,張茅還要求,加強對地理標誌商標運用的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地理標誌區域品牌的引領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加強地理標誌商標宣傳工作,提升社會各界的地理標誌意識,加強地理標誌文化研究,推動地理標誌文化成為國際交流新亮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537

900大專失業者領綜援 4年增八成 學者﹕寧享「權利」換創意生活

1 : GS(14)@2011-03-28 21:31:26



【明報專訊】近年失業率回落,但30歲或以下(統稱「80後」)和擁有大專學歷者因失業領綜援人數卻不跌反升,80後綜援在4年間增加逾四成至年初的6000人,大專學歷綜援更急增八成至約900人,社會學學者指出30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其實一直未改善,他們對領綜援觀念亦已由老一輩認為「羞恥」變成是「社會權利」,找工是理想行先、維生次要。
近年本港經濟向好,失業率已由2009年金融海嘯的5.1%回落至2011年2月底的3.3%,社署資料顯示,今年截至1月底因失業而領取綜援人數為36,502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3%。但分析失業綜援人士的年齡卻發現,被統稱為「80後」的30歲或以下人士,因失業領取綜援者卻持續上升。
領綜援「80後」增至6000人
2008年1月約有4200名30歲或以下人士因失業領綜援,09年增19%至5000人,2010年再增18%至5900人,今年則進一步增至6000人。社署發言人表示,署方並沒有相關人士的學歷分析資料,但以整體失業綜援人士中,擁大專教育程度者,亦由08年的約500人,增至今年約900人,即在4年間大增八成(見圖)。

學者﹕心態羞恥變權利
身兼關愛基金社福小組委員會主席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出,15至24歲組別人士失業率一向最高,至今未改善,「他們不會有老一輩覺得『不努力搵工,領綜援是羞恥』的想法,漸漸接受因失業領綜援是權利,因為他們找不到工是結構性問題,是社會的錯,是社會要承擔的代價」。
20歲以下失業率逾兩成
統計處按不同年齡層分析的失業率亦顯示,15至19歲年輕人失業率,確實由08年初的10.5%,增至09年初的16.6%,2010年初達18.2%,今年截至2月更達20.4%,20至29歲失業率則為5%,較去年和前年的5.6%和6.4%有所下降。
周永新不諱言,青少年失業人士與四五十歲中年失業者不同,後者在經濟差時最易被裁走,或因而要領綜援支持生活,但當經濟改善便會很快返回職場,但現下年輕人普遍也有中五以上學歷,雖然職場確有很多工,但不合他們要求,他們寧可不做,他們找工是以理想和興趣行先,講求滿足感,要有發揮空間,甚至會寧以綜援過活,換取有創意的生活空間,或去做義工。「這個社會現象會維持下去,無可改變!」
議員﹕副學士不獲認同難搵工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則說,領綜援失業人士中擁大專或以上學歷者增多,其一原因可能是近年政府「製造」多了副學士,他們畢業後難獲專業認同,找工作難,部分或因而要領綜援維生,他直斥政府應增資源創造更多青年人就業機會,而非人人派6000元了事。
失業人士向社署申請綜援,要通過審查,資產不可超過2.3萬元,合資格單身人士每月可領取標準金額1890元。
根據社署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供的資料,截至今年2月底,全港18區中,元朗、深水和觀塘是最多失業綜援人士地區。
明報記者 陳佩儀
社運青年領綜援當全職義工
【明報專訊】「80後」社運分子梁穎禮,是關注菜園村事件的熱血青年之一,並曾參與絕食苦行請願。對於工作,較多人知道的是他曾為民間電台當主持,直至去年7月,他因未有出示身分證及向警車丟啤酒罐被控亂拋垃圾罪行,向法庭求情時,首次公開透露自己是靠綜援維生,並從事義務地區工作。
「可視把公帑投入社區工作」
對於年輕人領綜援,梁穎禮昨日說「不想談這議題」、不接受本報訪問,但他去年底接受本港一份報章訪問時,談及對領綜援的看法,聲稱可視為把納稅人的錢投入社區工作,因他與友人在觀塘工廠區創立社區電台,服務打工一族,另外他又從事音樂創作,要24小時全情投入,無放工時間。
2 : 龍生(798)@2011-03-29 01:34:00

真係恐佈

綜援居然係權利...
不如話係褔利丫
3 : 雪貓(1200)@2011-03-29 13:18:17

現在這班人的價值觀扭曲得很利害,安全網當權利,社區服務用綜援出糧,天呀?
4 : 龍生(798)@2011-03-29 14:55:05

其實我幾想問

到佢去到30尾40頭, 見到自己的大半生己毁了在自己的選擇上

會否感到痛心後悔?

還是會更大聲高呼政府欠左佢?
5 : skycity(2352)@2011-03-29 19:59:51

4樓提及
其實我幾想問

到佢去到30尾40頭, 見到自己的大半生己毁了在自己的選擇上

會否感到痛心後悔?

還是會更大聲高呼政府欠左佢?


他們一定會講:係政府用綜援來毒害著他們,誤了他們一生!要求賠償!

話說回來突然想到如果有這樣一本書,應該會幾好賣的.
書名: 綜援全攻略
副標題: 讓你在香港政府下活得更自由更有尊嚴
smiley
6 : GS(14)@2011-03-29 21:57:43

不過若要「成功」,必先食阿公
7 : 龍生(798)@2011-03-30 00:19:06

大陸己經有呃褔利攻略啦....

邊個想出名, 想心機去寫呢本書, 包佢成功上位

社民連必佔一席位
8 : 亞力士(1473)@2011-03-30 02:15:49

之前咪有貼咁教人
9 : GS(14)@2011-03-30 07:41:13

8樓提及
之前咪有貼咁教人


but writing a book is a good try
10 : 龍生(798)@2011-03-31 01:51:06

唔好寫...我會睇佢唔起的....

居心何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30

小米半年售2611萬部手機 按年增2.7倍 明年盼破億

1 : GS(14)@2014-07-03 09:54: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03/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用互聯網思維幾乎做什事情都是顛覆性的」,這是小米創辦人雷軍近日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說的。雷軍也用數字驗證了這句話,昨日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披露,2014年上半年小米共售出手機2611萬台,按年增長2.7倍;含稅銷售額約33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倍。今年小米全年出機量目標劍指6,000萬台,明年突破1億。


小米用了3年時間從無到有,並且超越蘋果,成為內地市佔率第三的智能手機(見圖)。2011年小米初出茅廬,首年出貨量僅30萬台,銷售額5.5億人民幣。第二年銷量增長23倍,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當時也引來不少對數據真實性的質疑。雷軍近日接受內地《中國企業家》雜誌訪問時表示,當年他為了證明數據是真的,特地公開了交稅紀錄,指2012年交稅19個億,但「大家又說我吹牛,又罵了半天。可是到2013年,好像就沒有人再說我們什了。因為用小米的人太多了,你到處都能看得到。」





雷軍指出,今年小米的出貨量可能要4000至5000萬台。而早前有報道指公司內部其實劍指6,000萬台。對於小米限量發售引發的爭議,雷軍指消費者對小米的期望是每個月賣2,000萬、3,000萬台,但小米的生產能力只有500萬、600萬台。

5年之內不會考慮上市

對於雷軍成日掛在嘴邊的「互聯網思維」,內地獨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這主要體現在在渠道、營銷和庫存方面利用互聯網做到成本最優、效果最大。小米將主戰場定在網上,令渠道扁平,同時利用互聯網進行口碑營銷,毋須大量廣告支出卻獲得真正的粉絲,此外採用先預定再銷售的模式降低庫存風險,也有助壓低售價。「這些其實都不是小米的原創,早在2009年網上就有鞋商採用類似的模式,但小米勝在做得更細緻。」

另外,對於投資者十分關注的上市問題,雷軍則仍說5年之內不會考慮,因為他希望能將全身心投入公司業務。「這和我自己財務自由有關係,但更多還是智慧……很多人借窗口期上市了,概念很好,股價滿天飛,其實業績不好。」雷軍說,他的夢想是辦一家世界級的品牌公司,小米的目標是成為國際公司。

明報記者 李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73

公屋中產戶6年增1.6倍

1 : GS(14)@2014-07-28 14:07: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c_gaa1h.htm


【明報專訊】申請公屋的輪候冊人數超過24萬,同一時間編配公屋的單位則見17年新低,公屋資源愈見緊張;不過,統計處數字顯示,月入超過4萬元的公屋中產戶創下新高,由2008年1.69萬戶大增至今年首季4.39萬戶,增幅達1.6倍,而要繳付較高租金的公屋「富戶」數目過去5年持續減少,由2.3萬戶跌至2.04萬戶。有學者認為,富戶政策實施20多年來成效不彰,令公帑資源未用得其所,長策會成員則倡議房委會盡快檢討政策。

目前全港公屋租戶為70多萬戶,審計報告去年底揭示,其中約11萬公屋住戶月入達2.5萬元以上,但公屋富戶數目一直約2萬戶,過去5年更呈下跌趨勢,由2009年2.3萬戶跌至2013年2.04萬戶。審計署質疑房屋署執行富戶政策不力,促請房署檢討政策。

住私樓中產戶同跌

根據統計處調查,月入2.5萬元或以上的公屋住戶,由2008年首季7.95萬戶增至今年首季16.47萬戶;當中月入4萬元或以上的公屋戶,更由1.69萬戶大增至4.39萬戶,增幅達1.6倍,佔全港66.58萬中產戶近7%,較2008年的4%顯著增加。相反,今年首季有52.82萬私樓中產戶(不包括居屋),佔整體中產戶79%,較2008年84%有所回落。數字反映中產家庭由住私樓移往住公屋。

最高入息家庭 月入6.99萬元

另外,房委會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公屋租金調整機制的文件亦揭示,2011至2013年期內,公屋住戶的極高入息水平有所增加,最高入息家庭由月入近5.94萬增至6.99萬元,期內公屋住戶入息平均增幅達19.27%。

不過,過去5年遷出公屋單位的富戶數目卻呈下跌趨勢,由2009年的536戶跌至2013年的261戶;當中以綠表購買居屋騰出公屋的富戶,由377戶跌至165戶,反映公屋富戶流轉極低。

全港最高15%入息3口家 仍可住公屋

現行超出富戶政策入息限額的住戶,須繳交倍半至兩倍租金(見另稿),但富戶要同時超出入息及資產限額才須遷出公屋。以3人家庭為例,月入若超出59,460元須交雙倍租金,但以統計處數據,3人家庭若月入高於59,460元,已是全港3人家庭中收入最高的15%。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兼房委會委員劉國裕指出,富戶政策釐定的入息限額過於寬鬆,加上近年綠表富戶流轉居屋或私樓減少,「綠表家庭下一代若要改善居住環境,都會選擇分戶以白表申請,並非透過綠表全家人申請,交出公屋」。他認為,房委會應檢視富戶政策,包括當富戶入息及資產其中一項超越相關富戶政策限額,就要遷出公屋,以及提供誘因鼓勵富戶購買居屋騰出公屋單位,如額外提供折扣率,以善用公屋資源。他並建議房委會重新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公屋住戶流動情。

「入息限額愈高 富戶標準愈低」

身兼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成員的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出,對比08年及今年,輪候冊入息限額已大幅上調,3人及4人家庭分別上調超過50%,「輪候冊入息限額愈高,富戶的標準就愈低,這是政策上的問題」,加上房屋流轉階梯已「有名無實」,導致公屋單位流轉慢;但他認為收緊富戶政策勢必引起社會爭議,「要視乎政府是否有決心去做」。

房委會:已非正式討論

房屋資源緊絀,但房委會暫沒有具體應對方法,房委會發言人表示,長策會及立法會帳委會均就公屋政策提出多項建議,為跟進建議,房署與資助房屋小組已進行非正式討論,交換初步意見,未來會將詳細建議交予小組正式討論。

明報記者 黃俊鋒
2 : GS(14)@2014-07-28 14:07: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c_gaa2.htm
難超限額居屋價升 阻公屋流轉
2014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房委會富戶政策推出逾20年,政策卻被批評為愈趨有名無實。現時富戶政策下,4人家庭入息超出71,730元才須繳交雙倍租金,若以去年公屋平均租金1540元計算,雙倍租金亦只是3080元,只佔富戶月入4.3%,對富戶的壓力甚小,另外富戶要入息及資產同時超標才須搬遷,難度極高;加上居屋停建達10年,在私樓價格升下,有經濟能力的公屋住戶無處流轉。

鄔滿海倡縮須申報年期

曾任房屋署副署長的長策會成員鄔滿海認為,現行公屋富戶政策已難以有效遷出富戶,因住戶的入息及資產要同時超標才須搬遷,此舉其實難度極高,因大部分富戶通常只會超出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他又指出,近年房署管理公屋成本增加,未來公屋租金難以補貼,長遠難以無止境地興建公屋,「不能單靠興建新公屋滿足輪候冊申請人,要兩條腿走路,加強公屋流轉,例如收回濫用單位再作編配,以及重建房屋階梯吸引綠表(申請者)流向居屋市場」。他建議房委會可考慮縮短住戶申報入息期限,如由目前住滿10年申報入息,改為住滿5年申報。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兼房委會委員劉國裕則認為,當初富戶政策將資產限額定於入息的84倍,是希望公屋住戶可以有能力免按揭購買居屋,但隨樓市升,居屋價錢亦隨之增加,公屋住戶未必能夠負擔,居屋對綠表客的吸引力大跌,認為房委會須正視這情。

租戶偏向與下一代拆戶

政府消息人士則指出,綠表居屋作為吸引公屋戶遷出的誘因,已不如10多年前,現時的公屋租戶偏向拆戶,即將年輕一代除名,用白表申請居屋,結果是房委會根本不能收回公屋。

明報記者
3 : GS(14)@2014-07-28 14:08: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c_gaa3.htm
住滿10年定期申報 富戶須加租
2014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根據房屋委員會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公屋租戶若住滿10年,須每兩年申報一次入息,月入在輪候冊入息限額2至3倍之間,須繳交倍半租金另加差餉;入息超過輪候冊入息限額3倍,須繳交雙倍租金另加差餉;交了雙倍租金滿兩年住戶,更須申報資產,若資產超出輪候冊入息限額84倍,會被劃為富戶。公屋富戶若入息及資產兩者均超出富戶政策上限,須於一年內遷出公屋,以確保公屋資源善用。

以房委會2014/15年度輪候冊入息限額計算,4人家庭月入若在47,820元至71,730元之間,須交倍半租金,若超出71,730元,則須交雙倍租金;其資產限額則為201萬元。
4 : GS(14)@2014-07-28 14:08: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c_gaa4.htm
青年無意遷出 嘆政府無視樓市扭曲
2014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居住於深水、24歲的黎明禮現與母親同住於一個200多平方呎的公屋單位,月租1000多元。他兩年前大學畢業後擔任文職,月薪1萬多元。雖然已投身社會,但他坦言未有想過買居屋或私樓,反而希望繼續住公屋。

他解釋,現時樓市已經失衡,居屋及私樓已被視作投資品多於實際需要,加上他不滿政府一直灌輸公屋居民向上流動的理念,認為政府只是「逼人去私樓市場」,根本無視樓市已嚴重扭曲。

黎明禮認為,「樓市已經去到一個高到青年不能負擔的情,而且不少青年一畢業後需要10多萬元學債,但初出社會薪酬只是1萬多元,即使未來有經濟能力,但購買居屋或私樓隨時需要二三百萬,買樓欠下的供樓款項需要還二三十年,這個情非常不理想,青年是時候要反思,是否真的想要這種生活?」
5 : fatlone168(20094)@2014-08-01 11:26:57

呢樣嘢係香港其中一樣最撚唔公道既嘢

但無人遊行示威抗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18

內地改行二孩政策料人口年增800萬 港奶粉學位更搶手

1 : GS(14)@2015-10-30 07:27:07

■中共五中全會昨閉幕,會後宣佈全面開放生育。新華社



【五中全會】【本報訊】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日閉幕,會議決定全面開放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的政策,意味內地強行實施了30年的「一孩政策」徹底被廢除。專家預計新策下內地每年將新增人口300至800萬,大致相當半個至一個香港的人口量。有香港立法會議員預計,在中港關係越趨緊密背景下,內地新增大量人口勢令香港奶粉等必需品面臨搶購潮,本港有限的資源再被分吞壓力增加,港府和社會須未雨綢繆。記者:陳永階


為期4日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落幕,會後發佈公報最令外界意外是宣佈全面開放生育。公報指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短短數言石破驚天,引起內地社會巨大反響。中共兩年前剛宣佈開放「獨生子女可以生兩孩」政策,兩年後又宣佈徹底放開生二胎,顯示人口問題已成為制約內地發展重要因素。內地自上世紀70年代推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一孩政策」,30年來據官方估計至少少生4億人,官稱由此換來了國家和社會的長足發展,但進入21世紀此人口政策開始出現嚴重後果:人口老化、勞動力急減、家庭贍養負擔大增(一對年輕夫婦要贍養4位甚至更多老人),社會和國家競爭力出現衰退;東北經濟增速急跌,也被指與人口老化有關。




預料2017年為出生高峯期


內地人口專家測算,開放生二孩後,新生兒出生高峯期可能在2017年到來,預計屆時內地因此年新增人口300至800萬人,相當新增半個至一個香港人口量。因內地農村實際早已變相開放生育,故受新策影響的主要是城鎮人口,特別是城市中產階級;這部份人對孩子的呵護特別講究,故新增人口勢必帶動對嬰兒奶粉、童裝、住房、教育等相關產業的需求大增。而按照每個孩子每年帶來3萬元(人民幣,下同)消費來計算,那麼每年新增的消費就是750億元。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對記者表示,內地出現如此巨大的人口增加,在中港關係越來越緊密背景下,勢會對香港社會帶來影響,「我對呢個問題表示極大憂慮」。范指,香港的奶粉及食品質量、教育質量仍受內地家長追捧,而香港資源有限,土地、房屋、教育及日常物質供應都受限制,要保證港人生活水平不至於受內地新增人口影響,政府各界都應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準備。



議員促港收回單程證審批權


范國威指,香港要制訂合理的人口政策,減少內地因素影響,首要向北京要回單程證審批權,「我始終認為呢個係香港應有嘅權利;係制訂人口政策嘅基本因素。起碼香港有權對內地新移民質素進行挑揀」。范又指,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宣稱,香港有能力吸引更多人口,發展成一個有1,000萬人口的國際都會,「我對佢呢個講法真係唔敢認同,咁做法一定會將香港現有生活水準拉低」。截至去年為止,內地總人口為13.7億,但是人口比例嚴重失調,每7個人就有1名超過60歲老人、每80個人中才有1名新生兒童。若維持現時生育率,預計2025年老人達3億,2050年達5億,佔彼時人口總數近四成。現時內地出生率約為1.4,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5,非常接近國際公認1.3的「低生育陷阱」水平。專家指,所有落入這個陷阱的國家,雖開放生育,但都未能達到人口正常更替水平,只能逐漸走向滅亡。



識睇睇留言

香港:
Jenny Leung:全球奶粉將失衡囉!
Samuel Lai:地球伯伯可以捱到幾耐呢?民陳:來香港搶奶粉,搶尿片,港媽有難鳥。花魚林:要生去火星生啦,唔好喺地球生呀!
Jones Young:合法夫妻在共黨指導下合法做人。內地:劉_瑞芸:大的已經19(歲),現在放開二孩,我該怎麼辦?仲夏-張明暘:呵呵,房子貴的連婚都結不起,還二胎。向陽北路走到黑:我竟然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獨生子女。彭搞燈-Civnir: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婚後四個老人左右,還想要孩子,生出來要飯麼?資料來源:《蘋果日報》/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30/193533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84

麥當勞擴中港韓特許店 5年增1500間 內地佔逾千

1 : GS(14)@2016-04-01 14:16:32

【明報專訊】掌舵麥當勞剛滿一年的行政總裁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上任以來推出全日早餐供應等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振麥當勞表現。他現計劃尋找戰略伙伴積極擴張亞洲市場,未來5年在中國內地、香港及韓國擴大特許經營業務,在當地增加逾1500家分店,其中在內地的新店數目將達逾千家。目前麥當勞的內地市場是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的第三大市場,麥當勞盼它在5年內超越日本成為其第二大市場。麥當勞股價昨早段升近1%,股價過去一年升33%。



在宣布擴張亞洲業務前,麥當勞去年曾表示,將關閉中國、日本和美國約350家表現未如理想的門店。目前麥當勞在中國內地、香港和韓國有2800家門店,大部分由麥當勞擁有及經營。麥當勞現計劃在此基礎上,以特許經營模式再增1500多家門店。

2020年內地分店擬增至3500家

伊斯特布魯克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未來5年麥當勞將在中國每年增設至少250家門店,並將特許經營店的比例提高至30%以上,向美國90%的比例靠攏。計劃至2020年,中國內地的門店數目將由目前約2200家增至3500家。

在美國等比較成熟的市場,麥當勞以加盟店和特許授權方式營運門店。但為監察質量,麥當勞在其他地區主要以直營模式營運,成本相對較高。

伊斯特布魯克之前積極重整美國業務,把更多門店售予特許經營商,並精簡管理層架構,現將重心轉移至國際市場,以提高銷售額和利潤。他制定了擴大美國在內全球特許經營項目的目標,爭取特許經營店的比例由目前的81%提高到90%,並計劃到2018年把3500家門店出售給特許經營商。麥當勞希望戰略伙伴可提供更多資本,增強公司競爭優勢,並以本地市場為本的決策,令麥當勞業務加速擴張,適應不同市場的變化。

滿足本地化需求 助迅速轉型

伊斯特布魯克稱,特許經營和本地授權模式可讓麥當勞更能融入當地社區。他希望中國業務的戰略伙伴要誠信可靠、熟識內地市場,且具競爭力,助麥當勞在內地迅速拓展業務。他表示,特許經營商現有的主業不一定局限在餐飲業,只要能幫助麥當勞滿足本地化需求,幫助其迅速轉型的商家都可和麥當勞合作。

伊斯特布魯克稱,麥當勞盼在亞洲市場將優秀的品質標準,與合作伙伴的本地化視野融合,增加各地市場的自主權,實現更快的決策,促進麥當勞的增長。不過麥當勞在尋找亞洲合作伙伴時遇到不少困難。該公司去年宣布計劃將台灣及日本門店出售給一家特許營運商,至今尚未達成交易。伊斯特布魯克稱,麥當勞還在尋找適合伙伴。目前摩根士丹利正為麥當勞物色合適的伙伴。

去年末季全球同店銷售增5% 勝預期

為迎合內地市場對健康食物的需求增加,麥當勞今年在內地推出健康食譜,例如蘋果片、蔬菜杯等。麥當勞還在中國門店設置更多自助點餐機,吸引那些想用手機支付,並希望訂製漢堡的年輕顧客。麥當勞去年第四季全球同店銷售增長5%,遠勝市場預期的3.7%。

(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1/news/ec_ecx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