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上繁體中文的高畫質強檔韓劇,竟然是在網路平台獨家首播,而且只和韓國播映時間差一天─LINE TV才上線就有驚人之舉,也一舉打破傳統媒體生態。對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福音;但面對強敵來襲,台灣影音產業恐怕得繃緊神經了。 撰文•何佩珊 二○一四年以《來自星星的你》劇中都敏俊一角在台灣走紅的韓國明星金秀賢,今年再以新作《製作人的那些事》(以下簡稱《製作人》)強勢登台,只是這次就算轉遍電視台各個頻道,也找不到他的身影,因為《製作人》全台獨家播映權,已被LINE TV拿下。 在台灣有超過一千七百萬名用戶,LINE幾乎成為台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LINE TV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還是第一次聽到。事實上,LINE TV不是傳統的電視頻道,而是可以透過手機、平板或PC播放影音內容的平台,今年四月一日才在台灣上線。 為了打響知名度,這次LINE TV不惜砸重金買下《製作人》在台獨家播映權,也打破過往戲劇節目一定會先在電視頻道播放的慣例;不僅如此,不同於過往韓劇多要在韓國播映後三至六個月後 才會引進台灣,這次LINE TV則是爭取到幾乎同步首播,和韓國的播映時間只差一天。 一集逾一五○萬 出手闊綽程度,嚇壞同業業界人士指出,LINE TV這次是以一集五萬美元的重金拿下《製作人》版權,以全劇十二集估算,總金額上看六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萬元),幾乎是國內影音平台一年採購二 十至三十部好萊塢影片預算的二倍,出手闊綽的程度,讓國內業者既羨慕又忌妒。 但這樣的作法,確實成功為LINE TV打響知名度。LINE台灣區公關部資深經理廖婉寧指出,自《製作人》預告上線至目前為止,LINE TV App的下載數量已大增五倍,而短短三周時間,︽製作人︾累計總點閱數已經超過五百萬次,成長相當顯著。 然而,業界人士評估,即便LINE TV流量快速成長,若只靠廣告收入,恐怕很難回本。因為除了要付高額版權費,隨流量增長,頻寬成本也會跟著提高。 業界人士指出,在台灣要承載一千人同時觀看一小時HD高畫質影片的頻寬成本,約在二至三萬元,同時承載一萬人則是二十至三十萬元,以此推算,「節目要是很 紅,同時有百萬人觀看,那幾千萬元就燒掉了!」「我們不是不知道這是挑戰。」LINE台灣區總經理陶韻智說,「但我們就是要挑戰不可能。」他舉例,當初 LINE做通訊軟體時,同樣的懷疑也出現過,但後來LINE陸續推出貼圖小舖等新商業模式,「我們會證明我們能開發出有意義、有規模的新市場。」事實 上,LINE TV不只讓用戶與LINE的互動增加,還可藉此進攻正在快速成長的數位影音廣告市場。多份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人每天平均約花三個小時在行動上網,且收看影 音內容的情形相當普及。看在陶韻智眼裡,這就是商機。 因此對LINE來說,現在LINE TV在眾多產品中的優先性絕對被排在前五位。而他們的第一階段任務,就是要把內容和系統根本做好。 有LINE的千萬用戶靠山先天條件好,大膽進攻市場陶韻智說:「我們不是去訂一個策略目標,說韓劇、台劇比例要多少,然後就一直照這個策略走。」LINE 對每天、每檔戲、每個時段做什麼行銷活動都進行分析,再用這個分析結果引導下一步策略。「從用戶回饋做相對應改變,就是LINE一貫的方程式。」現在看起 來,LINE TV好像已經交出不錯的成績,「但LINE習慣設定比較高的目標」,陶韻智說。以LINE在台灣活躍用戶數逾一千萬人來看,他設定每天至少要有二百萬人使 用LINE TV的服務,才能算是成功。 相對於LINE TV進攻影音市場的大膽投資與強烈企圖心,台灣雖也不乏有原生影音平台,或者電視台近年紛紛成立新媒體部門,但在台灣卻遲遲不見能吸引消費者目光的指標性新媒體服務。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觀察,這一、兩年台灣對新媒體的焦慮感其實很明顯,但問題就是自信心不夠。「對判斷的自信心不夠,以至於決策失準,當決策失準,團隊 空轉的可能性就很高。」關鍵在於,新媒體變化太快,﹁沒人可以告訴你,今天的答案明天不會錯。﹂然而保守心態的結果就是,﹁現在做的都是別人有,我也要 有,只是尋求不缺席的安全感。﹂事實上,單單是要不要將內容放上YouTube,電視台已經很難下判斷。娛樂重擊創辦人商台玉舉例,民視雖把戲劇放上 YouTube,卻不做任何宣傳;還有三立也將戲劇放上網,卻壓低畫質,不難看出背後心態是,「網路只是觀眾補進度的地方,最終還是希望他們回到電視機 前。」而早在○六年就成立新媒體部門的公視,其實也到近兩年才敢在YouTube放上完整戲劇內容。背後的顧慮很簡單,「如果網路都播完了,那我可能沒辦 法出DVD或賣版權。」這是公視新媒體部門互動媒體組組長賴雅芹過去幾年最常被同事問到的問題。 但當公視真的將內容放上網路平台後發現,網路為他們吸引到原本觸及不到的年輕收視族群。現在公視不只把戲劇放上YouTube,也開始嘗試跟LINE TV這樣的新媒體合作,例如先前在台灣引發高度討論的台劇《麻醉風暴》,就同步在LINE TV首播。這除了幫公視帶進新收視群,也帶來版權收入。商台玉認為,台灣影視音業者應該要走出收視率迷思。 台灣影視產業走向新媒體的改革腳步雖慢,卻也不乏勇往直前的改革者,如內容業者夢田和酷瞧都在嘗試過去沒有人走過的路。 過去幾年,夢田進行大膽實驗,核心概念就是將創作變成IP(智慧財產權),並且讓IP適應各種新媒體的演變,讓每一個創作都成為資料庫裡的素材,隨時可以重新運用。 舉例來說,夢田一四年推出《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戲劇,主打的就是「獨立書店」這個IP,除了有戲劇,也推出紀錄片、書店實體場域等,到現在戲早已播畢,但 IP仍持續利用,他們將書店變成攝影棚,並舉辦讀書會、沙龍、劇場等社群活動,甚至還結合直播,讓IP不再限於觀影娛樂。 今年夢田還要和故事工廠的新舞台劇作品《男言之隱》合作,以「兩性的理解」作為新IP,先從舞台劇出發,並且結合大數據,計畫一路衍生出影集、社群沙龍, 甚至是電影。「我們想要超越!」蘇麗媚說,「當全世界都講內容是拍片、影集、電影的時候,我們要做到社交、社群,把生態圈做出來。」酷瞧則是另一種嘗試。 雖然酷瞧本身是影音平台,但內容產製才是它真正的核心。有趣的是,酷瞧不要求觀眾都要來酷瞧看影片,反而積極將內容放上臉書、Yahoo奇摩等平台。 平行合作衍生商機 發展內容,新平台找出路「很多人覺得,你影片給Yahoo奇摩、給臉書放,你們賺什麼?」酷瞧執行長蔡嘉駿的回答是:「賺到廣告費啊!」將內容給 Yahoo奇摩,不須付費就能讓更多人認識酷瞧,「Yahoo奇摩賺到內容,我們賺到我們要的瀏覽數和知名度。」蔡嘉駿解釋,YouTube每分鐘能產生 一三○小時的影片,市場上沒人可跟這樣的海量內容競爭。又或者是和LINE TV相比,雖然彼此都是成立不到半年的新平台,但LINE TV已經有LINE的會員基礎,酷瞧則幾乎是從零開始,所以就算酷瞧願意花錢買下︽製作人︾,恐怕在賺進廣告費前,還得先付廣告費換會員流量,但流量成長 後,又得花錢擴充頻寬。 因此他們不要硬碰硬,而是強打自製內容的優勢,主攻置入性廣告。他相信只有自製內容才可能做出不同發展。舉例來說,如果只是買版權播放,就算戲再紅,也只 有廣告收入。「但今天版權是我的,假設我做出︽Running Man︾,還可以發展成手機遊戲;如果做︽超級星光大道︾紅了,就可以辦演唱會。」這些都要透過自有內容才能做到。 面對跨國網路公司挾帶全球化龐大會員與資源來襲,蔡嘉駿認為,在地業者更要做到精準溝通;而惟有好的內容才有進一步衍生商機的可能。 |
貴州茅臺官網22日發布消息稱,4月21日,茅臺集團董事會聽取近期重大工作專題匯報,集團董事長袁仁國,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在聽取匯報後一致表示:最近一個時期,茅臺酒價格市場上漲趨勢明顯;2016年貴州茅臺年報披露後,傳出“茅臺利潤截留和作假”的議論,引發社會普遍關註。茅臺集團作為負責任的國有企業,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社會對茅臺重大問題的關切,並及時、負責任地作出明確回應。茅臺酒的出廠價一直沒有上調,是中間環節在擡高價格,茅臺將進一步加強價格穩定力度,堅決把經銷商的市場終端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一定要抓出成效。茅臺人是誠實做市場,誰制造市場亂象就砸誰的飯碗,經銷商必須要令行禁止,誰“不聽招呼”就一定嚴格按照規定嚴厲處罰。
“價格問題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袁仁國、李保芳強調:一、價格必須得穩住、管好,這是茅臺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二、茅臺說到做到,不放空話,之前形成措施必須落實,最近要有所動作,最後要拿出真功夫來幹這事。三、價格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涉及到老百姓就是政治問題。
袁仁國、李保芳說,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茅臺價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價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嚴肅問責的態度對待價格問題,茅臺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烈酒總市值第一、當今單品銷量第一的品牌。從中央領導到全國人民都很關註茅臺。我們要講政治,一是國家不希望一個商品由於它出現了短缺,價格就可以暴漲,就可以獲取暴利,就讓個別的人從中漁利,二是老百姓不希望喝超出他們承受能力範圍的茅臺酒。作為國有企業如果這兩條都管不好,就是不講政治。
“主動作為不是行政幹預,放任自流不代表尊重市場”
袁仁國、李保芳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並發出異常嚴厲的聲音:今年以來茅臺酒市場的形勢總體是健康的,企業、經銷商、消費者三者的關系處理是好的。但當前開始出現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關註的苗頭性的問題:一是出現價格上漲苗頭,個別省區茅臺酒已超過1300元一瓶;二是極少數的經銷商推波助瀾,陽奉陰違,違反茅臺的市場策略;三是管控不到位,措施不力,特別是執行力不強;四是一些經銷商行業的標桿意識不強,沒考慮到價格變化會給整個行業和市場帶來什麽影響,對整個行業產生的負作用有多大,只算自己的小賬。
袁仁國和李保芳表示:對當前出現的問題不能坐視不管,坐視不管就是不負責任。茅臺酒出廠價一直沒有上調,就是因為我們是負責任的國有企業,穩定市場是我們的責任。但有的經銷商想追求暴利,賺昧著良心的錢,特別是不顧社會的反映,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更有甚者,制造市場的亂象。今年以來,茅臺酒股份公司制定的一系列營銷政策措施是正確的,有效的,是適應市場需求的,社會各界反映也是好的。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
袁仁國、李保芳要求:要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遵守國家的政策和法規,遠離市場亂象,茅臺就是要求嚴懲市場亂象,誠實做市場。唯利是圖的事不能幹,最後在這個問題上就是誰制造市場亂象就砸誰的飯碗,這一條必須要令行禁止。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把市場形勢分析準,把市場形勢把控好,不能出現亂象。所以每個經銷商要增強自律的意識,要做負責任講良心的經銷商。
“誰制造市場混亂就砸誰的飯碗”
袁仁國、李保芳提出5點措施:第一,是強化市場主體責任,省區的經理、省區的聯誼會會長,要切實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消除工作上盲點。第二,4月14號會議就要求實行省區負責制,片區經理是第一責任人,聯誼會會長是第二責任人。第三,嚴格責任追究,價格如果出現大問題三個步驟處罰:撤換片區經理;聯誼會的會長承擔連帶責任;對經銷商釜底抽薪,凡是惡意擡價的絕不遷就,不能網開一面,就是要動手幹掉兩家。第四,處置一視同仁,包括集團內部的銷售機構,不管是電商、定制酒公司誰都不行,如果是內部的人推波助瀾就罪加一等,在控價問題上絕不袒護。第五,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的作用和主動調控市場的矛盾兩者不矛盾,不沖突。這樣做就是為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主動作為不是行政幹預,放任自流不代表不尊重市場。
“利潤不少算、稅收不少交、成本不虛高、數據不造假”
袁仁國、李保芳在談到了茅臺2016年年報披露之後社會各界對有關問題的關註時表示,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鑒於省國資委等相關部門未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和具體措施,也沒有時間表和路線圖,目前茅臺尚未啟動股權激勵相關工作。因此相關報道所稱的茅臺截留利潤是為股權激勵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袁仁國、李保芳表示,公司在銷售收入、利潤、稅收增加的同時,高管收入不增反降,大家沒有任何怨言,一心在為了民族品牌的做大做強埋頭苦幹。茅臺是一個敢擔當、負責任的國有企業,茅臺人一如既往地堅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堅持利潤不少算、稅收不少交、成本不虛高、數據不造假。
袁仁國、李保芳表示,要及時、有效回應各種社會關切。要求相關部門在信息披露,尤其是數據的合規性、真實性、科學性、客觀性和合理性,要更加嚴格審查,使年報要更充分地體現高質量、高水平、系統性、全面性。要把信息披露作為向社會準確傳達公司重大信息、信號的一個平臺。
此前,貴州茅臺如約發出了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度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8.62億元,同比增長18.99%;凈利潤167.18億元,同比增長7.84%;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367.14億元,占總營收 94.47%。報告期內,貴州茅臺共生產酒類5.99萬噸,銷售3.69萬噸,庫存量為2.53萬噸。
財報顯示,公司擬以2016年年末總股本12.56億為基數,對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7.87元(含稅),共分配利潤 85.26億元,剩余541.92億元留待以後年度分配。資料顯示,貴州茅臺2015年年末分紅方案每10股派現61.71元(含稅)。
據了解,2017年全年茅臺酒投放計劃為2.68萬噸。目前,已銷售茅臺酒6500余噸,占全年計劃的30%以上。到今年6月30日,可勾調投放市場的53度茅臺酒大概在6500噸,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20%—25%。今年下半年,可投放市場的53度茅臺酒總量約為1.28萬噸。除去節假日,每天可生產投放市場的量約為80噸,也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0%左右。
市場對茅臺的漲價和貨源緊張具備一定預期。東北證劵(00686.SZ)分析師日前表示,“目前茅臺一批價上升至1260-1280元,相較於一個多月前一批價已上漲近200元,逼近1300元紅線,過快的漲幅也是廠家所不願看到的,因而我們認為在短期內茅臺批價上漲的空間不大。但考慮到茅臺無可替代的品牌力,以及公司2.68萬噸發貨量相較於市場需求的缺口,茅臺長期價格上漲仍將是高確定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