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0/1NMDAwMDIwNTM1Ng.html
中场暂停之后,腾讯与360的战事愈来愈急,马化腾与周鸿祎两位大佬走上前台,短兵相接。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一个月前,两人还互通短信。两人没料到,却为现在的“你死我活”埋下了伏笔。
就在8日下午马化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之后(见本报9日文章)两小时,远在香港的周鸿祎起而应战,接受电话采访指称马化腾所述不实,有意抹黑360公司及其产品QQ保镖。并称360并未完全放弃QQ保镖,“现在正在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检测通过之后可能再次面向市场进行推广”。
垄断与创新
《21世纪》:推出QQ保镖前,是否跟腾讯进行沟通?
周鸿祎:这个问题不多谈了。腾讯认为360已经成长为“大客户端”,是眼中钉、肉中刺。我有思想准备,腾讯用不正当竞争,可以把很多360用户挤走,但我们也可以不断创新,建立新产品,让用户喜欢我的新产品,避开他的攻击。
《21世纪》:为什么要推出QQ保镖?腾讯的作为有哪些不当的地方?
周 鸿祎:一是绝对不创新,因为探索创新有很多风险,别人做得差不多了,他就抄袭,特别是客户端软件,比如搜狗输入法。马化腾曾给我讲过他的战略,就两个。第 一,小公司先把模式探寻出来,觉得靠谱,就迅速跟上。第二,遏制战略,腾讯靠客户端(QQ)做起家,他深知如果中国有一个客户端做得很好,会冲击他的业 务。马化腾没有安全感,总怕小公司突然起来颠覆它。
二是强行捆绑。很多人都不知道,QQ软件捆绑了30多个组件。他用户量大,一般创业公司 面对捆绑根本没有反击能力。与迅雷竞争时,腾讯通过捆绑一夜之间就可以获得百分之好几十的份额,这比垄断可怕得多。借助捆绑,腾讯从即时通讯到媒体(门 户)、金融(Q币)、娱乐(游戏)、社区Qzone,无往而不利。
三是强制用户二选一。腾讯用户都是从属于它的,用户必须使用它的服务。 360这次蒙受很大损失,用户损失更大。腾讯通过垄断,让中国用户没有选择权,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以前大家都通过公关、市场手段进行,这很正常。这次腾 讯把垄断的“大棒子”,不仅打到360的头上,更是打到了几亿中国网民的头上。
四是从公开砍杀变成暗杀,怎么暗杀?现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腾讯用过IP,在不同地区分不同的时间段,对不同的用户群给用户提示不兼容,另外QQ空间、QQ外部邮箱,一旦发现360浏览器就拒绝浏览。QQ空间、QQ音乐、QQ邮箱都装插件,在360工作的时候不正常。
《21世纪》:腾讯的做法,对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周鸿祎:腾讯作为一家垄断性地位的企业,这种做法遏制创新。美国之所以有硅谷,缘于创新的力量,创新从来不是大公司先做的,永远是小公司开始起来做的。美国斯坦福商学院为什么创造那么多企业家?小公司做出的产品更便宜、性能更好,总是颠覆传统大公司。
利益与用户
《21世纪》:你推出QQ保镖的目的是什么?
周鸿祎:腾讯通过捆绑推出很多服务,一般的用户只喜欢它的聊天或其中某个功能,并不意味着必须接受所有的服务。通过QQ保镖,可以把不需要的东西关掉。
腾讯60%收益来自于游戏,用户关了QQ秀、QQ弹窗广告,就对腾讯捆绑模式产生冲击,打击了腾讯的收入,这也是腾讯非常恨QQ保镖的原因。
《21世纪》:那为什么又召回QQ保镖?
周鸿祎:很坦率说,(QQ)不跟360兼容时,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让它兼容。但我觉得整个中国用户都被他伤害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为了公司利益,一味跟他做攻防。另外政府也介入调停了,所以就收回了。
《21世纪》:你的创新断了别人的财路怎么办?
周鸿祎:我觉得很多人有一个误解,你让其他公司不挣钱就是十恶不赦。我觉得市场环境下,一定是有的公司挣钱、有的公司不挣钱。我用合法手段给用户创造价值,可能会影响其他公司商业模式,这不是罪过,其他公司应该改变商业模式。
腾讯这么多年商业模式没有改变,他希望围墙越高越好,壁垒越高越好。
《21世纪》:你这样做影响了腾讯的收益?
周鸿祎:为什么不能影响他的利益。商业公司互相竞争,最终都是利益。
《21世纪》:腾讯高管说发短信威胁他,如果QQ医生捆绑下去你就会采取措施?
周鸿祎:我觉得没有这回事。你觉得这是威胁吗?这是沟通。我这人心直口快,对方逼我太狠,所以推新产品。
《21世纪》:听说QQ保镖发布前,公司内部有不同意见?
周鸿祎:没有。QQ保镖是我们预定的产品,这个产品大部分核心用360安全技术,再做几个额外清垃圾、管理组件、广告的功能,不难,并不是一个打击敌人的东西。
《21世纪》:马化腾要你不要碰他,你们双方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周鸿祎:我们已经做到政府的要求,往后退一步。但腾讯继续跟我们不兼容。马化腾不想和解,不斩草除根不行。
《21世纪》:他说500万QQ保镖没有卸载,360通过后台云升级安全卫士,里面捆绑了QQ保镖?
周鸿祎:不可能,我们给政府做出了承诺,QQ保镖是用户自己使用的。如果你都在用,我提示收回希望你卸载,我无法强制卸载。
《21世纪》:这个事情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周鸿祎:我认为是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在等待政府的下一步说法,也在积极反映情况,要求腾讯停止不兼容的措施。二是如果腾讯一意孤行,在征得网民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会提供一定的兼容方案。
对质马化腾
《21世纪》:马化腾说杀毒是保姆,即时通讯是司机,保姆去替司机改装车,对用户来说更不安全?
周鸿祎:他未必是司机,我们也不是保姆。我们角色是保护安全,QQ自身安全没有解决,我们帮QQ解决,保险箱就是帮助QQ登录安全、解决网游盗号、一般的木马入侵。
《21世纪》:马化腾认为QQ保镖是病毒式外挂?
周鸿祎:什么是外挂,法律有严格的定义,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评测,不是他说了算。权威的检测报告马上出来,由中国测评安全中心评测的。
QQ保镖第一版本提供的功能,是在QQ目录下对影响QQ重要启动可执行的文件提供备份。假设QQ大量被木马感染,用户可以点修复状态,可以将QQ程序软件恢复到正常情况。包括修复所有的过程,都需要用户手工操作。
《21世纪》:备份到什么地方?
周鸿祎:用户按常规设置目录。等于用户手动备份的时间、备份的版本都可以选择。如果你的QQ无法登录或者出现严重错误,可以帮助你恢复到正常的版本。用户自己的聊天记录都是个人资料,我们不会碰。
《21世纪》:腾讯说你们是云暗杀?
周鸿祎:这连我都闻所未闻。腾讯先把360说成外挂,然后说是木马病毒,这是在抹黑。
《21世纪》:马化腾说腾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你觉得自己真能把QQ从用户电脑上赶出去?
周鸿祎:360从来没有想过把腾讯赶出去,根本不可能!我们考虑怎么让用户用得更舒服、用得更安全。这是垄断巨无霸和创新公司的一场战斗,也是垄断公司和网民之间的战斗。
《21世纪》:你曾让马化腾投资360,当时出于什么考虑?
周 鸿祎:我们原来经常聊天、发短信。我跟他谈过这样一个理念,腾讯拥有了打败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能力,但作为伟大的公司,不能靠杀掉一家家软件公司, 踩着别人的身体成长。为什么不能扶持这些公司?360做安全很好,你非来竞争,其实可以完全通过战略投资让其他公司变成你的伙伴,不需要扼杀每个公司。我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1/2142200.shtml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在国美特别股东大会毫无悬念地结束以后,至少在表面上,创始股东方面与董事会的关系从对手变成了朋友。
但是,执行董事邹晓春在国美董事会中所要负责的具体事务仍然没有“落实”。
对此,董事局主席陈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以后有进一步的消息的话,我们会公开地向公众和投资者发布,应该会很快的。”
“任何股东的意见我们都会接纳,也会去听取,然后完善未来五年规划的具体轮廓。”陈晓明确告诉记者。
一位接近国美董事会的人士告诉记者,邹晓春未来所负责的具体工作,还需要董事会成员商议讨论之后决定,“结果出来以后,会看具体的情况和对股价的影响再来决定是否发布公告。”
对此,陈晓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邹晓春的工作安排目前还没有决定,不过“应该会很快的”。
国美旧部、新日电动车行政运营副总经理胡刚对记者分析,邹晓春未来的角色应该是集中在资本运作、上市事务和法务这三大方面上。“邹晓春是一名职业律师, 国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大型兼并重组,邹晓春都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其中。另外,在鹏润集团的很多收购中,邹晓春也都参与了,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对国美是很熟 悉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邹晓春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他能够将大股东有关国美战略上的想法和思路,完整全面地传达给董事会;以及在法律框架之内,有效地了解收集公司运营的财务和决策信息。”
对此,邹晓春以“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无论是创始股东还是陈晓、贝恩资本,求同存异恐怕是大家的当务之急。对于双方在达成《谅解备忘录》之前所发表的激烈言论,黄光裕方面相关人士表示,“现 在双方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的表述肯定会需要修改,另外大股东也不会就国美的发展战略问题单独发表言论,双方以后会进行协商,统一口径。”
“黄光裕要的是控制权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贝恩资本是财务投资者,其需求是国美股价上涨,账面好看,以寻求一个合理的退出价位,双方在未来还会存在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该人士分析。
不过,一位国美高管告诉记者,不想就董事会之间的问题进行任何回答,至少在其了解到的所有人当中,都把精力放在了公司的经营上,“作为行业领先者,我们不能眼看着自己被对手超越。”
胡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全年平均下来,苏宁很可能与国美持平,甚至超越国美。按照企业发展中的惯性,苏宁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强于国美。至于更远的以后,还要看双方的发展情况。”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5678.html
「7·23」動車事故一月之際,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下稱「通號集團」)總經理馬騁在深圳項目安全檢查期間,突發心臟病去世。通號集團黨委工 作部部長楊萬智接受第一財經電視記者採訪時稱,馬騁去世時,正在與國務院安全檢查工作組對廣深港鐵路進行安全檢查,並未受到任何刺激。
楊萬智還表示,事發至今,「7·23」事故調查組尚未到通號集團進行過安全調查。
「7·23」事故後很勞累
儘管訃告中稱馬騁是因心臟病去世,但楊萬智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稱,馬騁去世前並無徵兆,也無心臟病病史。
「他是從基層一步步做上來的。」談到馬騁,中國工程院院士、「7·23」事故調查組成員王夢恕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表示,「是一個實幹的人。」王夢恕稱,在「7·23」事故之後馬騁很勞累、壓力很大。
「7·23」事故發生後,通號集團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在7月28日表示,該事故是由於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遭雷擊發生故障後,導致本應顯示為紅燈的區間信號機錯誤顯示為綠燈。
由此,信號燈設計方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而該設計院是通號集團的下屬子公司。
8月22日,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做客新華網時再表示,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號系統設計上的缺陷,從而導致雷擊造成的故障問題,同時也反映出故障發 生之後,應急處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這樣講,這起事故確實是一起不該發生的、可以避免和防範的一起責任事故。」黃毅說。
信號設備多由通號集團提供
王夢恕告訴本報記者,中國高速鐵路的信號設備,以及部分地鐵的信號設備,多由通號集團提供。而在事故之後,國務院也部署開展了高鐵安全大檢查。
而信號設備成為安全大檢查的首要任務。據《人民日報》8月11日報導,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在安全隱患排查方面,已採取了四項措施,第一便是解決信號設備設計缺陷問題。
通號集團曾在7月28日發佈道歉信,稱「對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深感悲痛」,「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和鐵道部的事故調查工作,敢於承擔責任,接受應得的處罰,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處理」。
目前,事故報告及責任認定仍未對公眾公佈。黃毅22日表示,將在9月份向國務院提交事故調查處理報告。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1027/2416370.shtml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肥羊)昨日(26日)發公告稱,公司私有化收購方百勝餐飲集團已接到商務部反壟斷局的通知,將相關收購的反壟斷申報審查期延長60天。這意味著百勝以每股6.5港元的價格私有化小肥羊的前提條件尚未達成。
對於審查延期的具體原因,小肥羊新聞發言人李麗嬋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的原因不好說。一切以公告為準。」
前東方艾格行業分析師陳靜告訴記者,「外資併購反壟斷審查時,被延期的情況很少。」她同時表示,2008年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案例遇到過反壟斷審查延期 的情況,「因為匯源在國內飲料業中影響巨大,商務部是考慮到這項併購對於整個行業的負面影響,在延期審查後否了這項併購。」陳靜也表示,目前百勝收購小肥 羊的審查延期的原因難以預測。
「延期審查可能是政府一種謹慎的態度。」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恩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因為這兩家企業在中國市場上都有較大影響力,但是他們的營業總額還形不成『壟斷』的概念。」
馮恩援表示,目前小肥羊在民族品牌中經營水平較高,百勝對小肥羊的併購可以讓一些民族企業不斷地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方式,有利於這些民族企業的長效發展。
百勝餐飲集團2009年收購了小肥羊20%的股份,去年又增持其股份至27.2%。今年4月份,百勝餐飲集團首次公佈對小肥羊的收購計劃,將以超過 8.60億美元把小肥羊私有化。5月份,百勝餐飲集團正式提出收購小肥羊的具體建議稱,百勝餐飲集團將通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向小肥羊股東提出每股6.5港 元的現金收購。此價格較小肥羊4月21日的收市價溢價約30%。
截至2010年底,小肥羊在中國共有458家直營店或加盟店,在海外則有22家。百勝餐飲集團是全球餐廳網絡最大的餐飲集團,在中國有近4000家肯德基、必勝客等連鎖分店,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經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在浙江東部小城嵊州,一個投資神話正在廣為流傳──小鎮上一個老太婆,幾個月的時間,就用不到十萬塊的本錢賺回了五六十萬塊錢。
據說,讓她發財的是一個名為「特朗普股權投資」的項目。但當南方週末記者試圖尋找這位發財者時,卻發現誰也說不清楚她的身份。
類似的暴富故事正在更多的地方口耳相傳。伴隨著這些傳奇,記者發現,至少在浙江、江蘇、廣東、山東、河北、江西、吉林等諸多東部和中部省份,一個名為特朗普股權投資的項目,正隱秘地流行起來,其中尤以二、三級城市為甚。
其實,那不過是一個尚未戳穿的騙局。
做美國大亨的股東?
因為拿不到任何發票、收據之類的付款憑證,剛開始她還有些擔心。但當第一筆幸運獎750美元出現在自己的特朗普「賬戶」上,她也放下心來。
特朗普其實是一位美國地產大亨的名字,他在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488名,身家約20億美元。
不久之前,特朗普高調宣佈,考慮角逐下任美國總統。而且,在一些民意調查中,他頗受歡迎。
這讓他再次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這位傳奇富豪曾在生意上大起大落、婚姻上波瀾起伏。他出過暢銷書,現在還親自製作、主持一檔熱門真人秀節目《飛黃騰達》。
不過,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卻流傳著這位大亨的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今年1月,40歲的趙明月(化名)通過朋友的網友,知道了這個「秘密」。
趙明月和特朗普也算同行,她在北京從事房地產項目策劃工作,每個月幾千塊的收入,在北京並不算寬裕,而且「累死累活」的。平日裡,她也小小地炒炒股票,曾經賺過,但2008年經濟危機後虧了很多。
趙明月聽說,特朗普的公司正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修建一棟造價5億美元的64層豪華公寓,以及在曼哈頓開發一個橫跨13條街道、總投資40億美元,名為「川普大地」的大型地產項目。
面對「嚴峻的美國金融危機」,又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如何成為億萬富翁」,特朗普把這兩個前景無限的項目,放在一個名為「特朗普股權投資」的平台上,向「經濟環境比較穩定的」東方國家投資者出售部分「原始股」。
當南方週末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進行諮詢時,趙明月熱情地將她聽來的秘密和盤托出:
她從朋友那裡知道,這些原始股,還可以在一個不公開的網絡平台上交易。隨著股票價格不斷上漲,先購買的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出售給後來人來賺錢。而且, 每當股票價格上漲三倍左右,就還會進行一次「拆股」,讓投資者手上持有的股票數量倍增。到2013年後,項目開發完成,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公司在紐交所上市 而獲得「幾十倍」的巨額回報。
不僅如此,成為「原始股」股東之後,還能收到各種名目的「靜態獎」,如果你能夠拉來更多的人參與投資,則還能獲得另外一些名目的「動態獎」。
各種獎金計算規則眼花繚亂,一句話來說,就是投資者可以隔三岔五地收到一筆筆少則十幾美元,多則數百、上千美元的獎金。
若要想把握這個「機會」,最少需要花3.4萬元(折合5000美元)──成為特朗普的「銀級會員」股東。回報更高的「金級會員」則需要6.8萬元(折合10000美元)。
這個故事從一個朋友流傳到另一個朋友,簡直讓人血脈賁張。
除了因熟人傳播產生的信任感,人們追捧這項投資的另一重要依據是:在人民網、鳳凰網等正規新聞網站上,確實可以查到對這個特朗普項目予以詳細介紹的 頁面——但這並不是正式的新聞頁面,只是這些網站的子頻道孫頻道的角落裡,不通過搜索根本看不到。其中一家網站的編輯在查找出這個頁面後告訴記者,不知道 怎麼上去的。
在一些視頻網站上,還可以看到一批精心製作的「特朗普股權投資」宣傳視頻,有的截取了有特朗普本人出現在電視新聞時的畫面,並在視頻的文字標題裡冠以「CCTV」、「鳳凰衛視」等字樣。
但趙明月對這些卻深信不疑,決定一試,不過她謹慎地選擇了銀級會員。
因為交了錢卻得不到任何付款憑證,剛開始她還有些擔心。但當第一筆幸運獎750美元出現在自己的特朗普「賬戶」上,她也放下心來。她描述說,「特別快」,「幾分鐘」。
而記者接觸的所有投資者,都反映自己在付款當日或次日便及時「收到」了獎金,也都很快地在一個網站上獲得股票賬戶。這個網站需要輸入一串數字IP地址,並要擁有賬號密碼才能登錄。
傳銷騙局
記者從 「特普朗股權投資官方網站」的域名代理商處瞭解到付款人聯繫方式,進一步的調查顯示,他曾經供職於一家2009年被取締的非法傳銷機構MDG(美亞)國際。
要成為特朗普的投資者,必須把投資款交給自己的「老師」──和過去一些非法傳銷一樣,在特朗普這個體系裡,通常稱上線(介紹人)為老師或導師。也可以直接把款匯給一個設在廣東東莞的私人賬號。
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得不到任何發票、收據之類的付款憑證。這與正規的股票操作——投資者在證券公司開設賬戶,可與個人銀行帳戶關聯劃轉——完全不同,其中風險,一目瞭然。
但當南方週末記者對此提出疑問時,一位投資者卻解釋說:「你有所不知,我們靠的就是誠信,信不過就不要做。」
事實上,根據南方週末記者的調查,這個特朗普提供給中國投資者的「機會」,根本是子虛烏有。
在真正的特朗普公司網站上,絲毫未曾提到存在這個「特朗普股權投資」。而特朗普公司公開發布的進入中國的所有相關計劃中,未有隻字提到該項目。
甚至還有一位投資者聲稱,自己在請美國朋友和特朗普公司聯繫後,也很快得到了澄清,他還把這段錄音發到了自己所在的特朗普投資者QQ群裡。
南方週末記者與美國特朗普公司取得聯繫後,截至發稿時得到的反饋是,對方已轉交法務部門處理。
而「特朗普股權投資」的「官方網站」與特普朗公司的網站並無任何關係。記者從前者的域名代理商處瞭解到付款人聯繫方式,進一步的調查顯示,付款人丘雷雷曾經供職於一家非法傳銷機構MDG(美亞)國際。
根據過往的媒體報導,MDG主要通過一款名為「mycool」的即時通訊軟件等產品,在多個省市進行傳銷,在2009年遭到各地警方嚴厲打擊取締後。
和自稱香港公司的MDG類似的是,特朗普也自稱其辦公室設立在香港。 雖然表面上看,MDG是銷售虛擬產品,而特朗普則是在吸收股權投資,但在根源上,兩者都是通過不斷擊鼓傳花,用後人錢財實現前人收益來滾大雪球的「龐式騙局」。
從特朗普股權投資個案來看,這些投資者的收益能夠得以維繫,關鍵在不斷有新的投資者入局,既能推高那個虛擬平台上的股價,也能讓一層層的「老師」們源源不斷地實現獎金收入。
4月中旬,記者用一位投資者提供的賬號密碼登陸這個網站,確實看到股價一直如他們所說的是在「單邊上揚」,只有拆股時短暫回落。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投資者心裡非常明白——一位網名為「幸福使者」的投資者在勸記者入夥時說到,「只要新的會員不斷湧入,就能推動股權(價格)上漲……資金流動產生效益。」
在特朗普股權投資制度設計上,也對發展下線給出了一系列常見於傳銷的制度安排,不僅自己發展下線可能獲得15%的提成,下線再發展下線,投資者也有機會從中抽成。
幸福使者說,「推廣得越多,賺錢速度就越快。」
趙明月也很快意識到這其中機會,加入之後就開始積極發展下線,甚至專門跑回山東菏澤老家去發展。不久之前,她索性辭去工作,專心投資特朗普。
不過,儘管自稱三個月投資翻了三倍,但在問到發展下線的數量時,她總是顧左右而言它,一會說自己發展得很好,一會說自己也就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做做。
而記者接觸的諸多投資者,一方面聲稱自己或友人月入幾十萬上百萬,一方面在問到下線數量時也都選擇迴避態度。
到目前為止,參與特朗普股權投資的人數,尚無從考證。
嵊州一位反對這項投資的楊先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自己身邊的朋友們全都投身於此,最近也在拉自己入夥。內蒙古包頭一位投資者許海平說,自己身邊有大 約20個人都在做特朗普。甚至還有一位沈姓銷售人員宣稱,其所在的團隊,已在無錫、泰州等地區吸收了上千位投資者。也有多位投資者表示,自己只是通過網絡 投身於這個項目,並不知曉其他人的投資情況。
不過,若要退出這個遊戲也並不容易——按照規則,根據不同情況,股票有2個月或者6個月的限售期。
PE傳銷潮
這些所謂的股權投資項目,與前些年以一款具體的產品為載體的傳統傳銷手法相比,看起來更時髦,也更隱蔽。
特朗普股權投資的故事,並非孤案。
僅記者所知,還有 SMI、UNAICO、十度空間、LV、siqo、IFC、白宮資本、德資本、黑石等若干在網絡上和現實裡非常活躍的投資項目。
西安一家名為哈德斯軟件公司的業務經理告訴記者,開發一套特朗普這樣的結算系統,造價為一萬多塊錢,再做一個這種網站,也只需要多付幾千塊錢。這家公司為多家這類公司訂製系統和網站。
這些不同的項目,所勾勒的故事背景與主角各不相同。而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以某種形式的股權投資為誘餌,在操作實質上,他們都可以歸為依靠不斷滾雪球來維持的龐氏騙局。
這些所謂的股權投資項目,與前些年以一款具體的產品為載體的傳統傳銷手法相比,看起來更時髦,也更隱蔽。
多位投資者就向記者強調,「這是一種在美國很流行的金融產品,叫PE,在中國還沒有廣為人知。」
而之所以自己突然成為中國的金融領先者,很多人的解釋是,自己的「老師」是清華、北大的,又或者「老師」的團隊裡有重要官員。可記者再追問這些人的真實身份時,通常得不到清晰的回答。
事實上,PE是Private Equity的縮寫,意思是以非公開募集的方式籌集資金,購買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歷來是「有錢人的遊戲」。現在,PE成為了傳銷的光鮮噱頭。
在特朗普的宣傳文案裡,特意強調說,「這是一個不同階層的人都可以參與的機會,每個參與者均可按自己的意願和財務實力進行不同的投資。」
記者加入了三個特朗普的QQ群,發現裡面的會員大多數登記的年齡在四五十歲左右,登記的地址多是二三線城市,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個性簽名檔裡,寫著一些關於成功與財富的格言。
而在一個江西投資者何沁諭提供的通訊錄裡,記者亦注意到特朗普的群發郵件收件人大多是使用QQ郵箱。對這些文化程度不高,閱歷有限,本身並不富有卻極其渴望成功的群體,這種隱蔽的PE傳銷模式,殺傷力最為強大。
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老股民,有的還做過大宗商品領域的投資,但結果往往讓人失望──「中國的投資環境不好,沒賺頭,」一位投資者如此解釋道。
而在這些神秘的網站上,可觀的短期回報是他們難以拒絕的誘惑。
在特朗普的一個投資者QQ群裡,這些天裡大家正在談論這個項目的真偽,雖引來一些擔心,但樂觀者仍居多數。
32歲的廣東人Double就說,只要公司正常運作,我們有回報,就不用理他真假。Double今年開始作特朗普,說自己投資的3.4萬已經回本。
山東淄博46歲的「睿智英才」表示,最近同時投資了三個這種PE項目,已經收入了七萬塊錢,比自己那個機電小門面一年賺的錢還多。
和他這樣多個項目一起做的,並正在持續實現收入的,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在少數。
看起來,類似騙局並不少,特普朗只是其中尚未被戳穿的一個。而從天津等地個別已被公安機關查處的這類PE傳銷案件來看,這種PE傳銷的涉案金額,動輒逾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