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飲檸水 習慣少甜口味
1 :
GS(14)@2015-05-20 08:23:44【飲食清淡】身形纖瘦的魏綺珊平日飲食清淡,以前喜歡飲凍檸茶,當知道檸水有抗氧化作用,才開始轉飲檸水。為健康着想,她多年前已習慣少糖,還記得第一次飲熱檸水完全不落糖,「覺得好難飲,又苦又澀」。但數月後完全習慣,「而家加少少半匙糖已經好敏感,覺得好多糖飲唔落」。所以說甜與不甜,都是口味習慣的問題。魏指,10多年前開始注重健康,改變很多飲食習慣,如以前雪櫃總是放滿各式各樣的含糖飲品,「其實全部都係糖水」,後改飲水,「久唔久先飲汽水或咖啡」。她指,不少人到茶餐廳飯後都會飲杯咖啡、奶茶、好立克或阿華田,應避免加糖,尤其是奶茶中的奶含糖量高,若再加糖會甜上加甜。雖認為甜品是一餐飯的完美點綴,但她只會偶爾品嚐。■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0/19153959
少甜凍檸茶 一杯含糖5.6茶匙
1 :
GS(14)@2015-05-27 08:35:44【今日少甜】【本報訊】食肆的杯裝凍飲含糖量無標準,飲一杯究竟幾多糖落肚永遠是個謎。凍檸茶少甜,又減了多少糖?茶餐廳老闆說,因應普遍顧客的嗜甜口味,其凍檸茶每杯含糖量高達42.5克(8.5茶匙),少甜檸茶只減糖三分之一,仍約含28.3克糖(5.6茶匙)。他建議茶客想健康應走甜,或要求糖水分開上。記者:嚴敏慧
茶記凍檸茶甜度高低,原來在製作茶底時已經決定。位於葵盛東邨的廣發餐廳東主馬健亮指出,每間茶餐廳水吧都會預先製作茶底,用作沖泡凍奶茶、凍檸茶等飲料。以其茶餐廳為例,一壺茶底會加入15安士(即425克)砂糖,「沖嗰時會落半杯茶底,再加冰同檸檬」,每壺可沖泡約10杯檸茶,即每杯含糖42.5克,飲一杯已接近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日不攝取多於50克糖的上限。他透露,茶餐廳每月用糖量高達580公斤,當中水吧佔總用量70%以上。凍檸茶少甜則會減少使用約三分之一的茶底,再加入無糖茶膽、冰和檸檬,故每杯含糖量亦會少三分之一,約含28.3克糖。至於凍檸茶走甜則完全使用無糖茶膽,再加熱水、冰和檸檬,水吧要每杯製作,沖製時間會較正常甜度的檸茶要長。雖說是少甜,餐廳的少甜檸茶仍含5.6茶匙。隨着冰塊溶化,雖然凍飲的甜味會變淡,但馬說,曾有顧客反映飲品過甜,他自己也有同感,「我以前一日飲4、5杯凍檸茶,近兩年轉飲檸水,少飲(吸收)咗糖……而家久唔久沖杯檸茶少甜飲都覺得好甜」。他指,若有顧客認為飲品太甜,會更換一杯無糖檸茶。
宜要求糖水分開上
不過,由於邨內居民偏向嗜甜,他多年來都未曾更改茶底配方,以凍飲為例,每日約出售150杯,但只有約10%顧客要求少甜,要求走甜的更只有1至2%,近90%顧客要求正常甜度的飲品。雖然大部份顧客無減糖意識,但開業9年以來,他說,糖的用量已稍為下降,「今年比去年跌幾個percent(百分點)」。想在茶餐廳飲得健康?馬健亮教路,可要求飲品走甜,以及糖水分開上,「茶餐廳盡量都會做到客人要求,當然如果太忙,會最後先做,客人就要等等」。對於政府大力推動減糖,他指,為公眾健康着想也認同,但不能硬性規定由餐廳做起,重點應在於公眾教育,「當九成人要求檸茶少甜,產品趨勢一定會冇咁甜,茶餐廳都會睇市場去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7/19161394
隔牆有耳:有機西瓜少甜 響應政府?
1 :
GS(14)@2015-07-10 08:54:07漁護署每年都同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舉辦本地有機西瓜節,今年仲最新引進咗來自泰國嘅品種「玉蘭」。新品種果身呈圓形,表皮係鮮綠色帶有條紋,肉質爽脆,最特別之處係果肉呈淡黃色,比較少見。雖然甜度唔夠其他西瓜高,但係政府都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咁「少甜」西瓜都不失為一個符合政府政策嘅另類選擇,況且「玉蘭」含較多葉黃素,對雙眼有益。本地有機西瓜節將會喺今個星期六、日喺沙田公園結客場舉行,時間由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免費入場。大家除咗可以一試呢款黃色微甜西瓜,仲有另外3款近年引入嘅有機西瓜出售,包括「超甜黑美人168」、「黛安娜」同「鳳姬」,而參加展銷嘅43個農戶,仲會攞埋自家種植嘅時令有機蔬果出嚟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0/19214798
香蕉多斑點營養高?生蕉少甜較健康?
1 :
GS(14)@2015-09-15 07:26:15香蕉有抗壓及幫助通便等功效,但不少人會疑惑應該「食生蕉」還是已熟透的「斑點蕉」較有益,又不會致肥。營養師指出,香蕉會釋放出一種名為「乙烯」的氣體,有催熟的作用,可令蕉皮出現一點點黑色斑點。已變熟的香蕉,雖然甜度較高,但卡路里與一隻生蕉無分別。香蕉含果糖,建議每日最多吃1隻已足夠。對於有指「斑點蕉」營養價值較高,甚至抗癌功效則並無科學根據,因為欠缺人類臨床研究數據。記者:梁麗兒不少誤以為吃生蕉因為「無咁甜」,較熟蕉健康及「無咁肥」。註冊營養師詹兆洲表示,無論是生蕉或熟蕉,其總碳水化合物的份量均是一樣,不過香蕉變熟時,總碳水化合物的形態會有改變,會由澱粉質轉化成糖份,所以熟蕉相對較甜,味道較佳,雖然糖份略高,但其實生蕉與熟蕉的熱量均顯著分別。「有體重或者血糖問題嘅人士,咪以為食一隻生蕉唔甜,就會無咁肥,或者對血糖無影響,其實係誤解。」詹表示,進食時要控制份量,1隻香蕉熱量大概有130至140千卡,糖份介乎14至15克。一般建議市民每日從進食2至3份水果,但原來1隻中型香蕉已等同兩份水果,換言之,吃2隻蕉便已超額,加上香蕉果糖較多,建議市民每日吃1隻蕉便足夠,並應均衡進食不同類型的水果,最好每星期吃3至4種不同顏色的水果。香蕉蘊含多種營養素,其中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排便,適合經常受便秘困擾的都市人進食。維他命中的維他命B,可紓緩大腦神經,有減壓作用。另外,香蕉含鉀、鎂有助降低血糖,高血壓人士可食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15/19296190
意大利長壽村養生之道少甜做到老
1 :
GS(14)@2016-04-12 18:16:04意大利漁村阿西亞羅利(Acciaroli)雖然只有2,000人,卻有116名人瑞,佔小鎮人口的5.8%,是全球最長壽社區,當中有對老夫老妻是鎮上百多名人瑞之一,兩人健康又長壽,加起來已經接近200歲了。100歲的巴薩略(Antonio Vassallo)及93歲妻子費多略(Amina Fedollo)會一般夫婦無異,會坐在長椅上深情擁吻,兩人相依相守66年,長壽秘訣是小食多餐,而且多食新鮮食物。退休漁夫巴薩略稱:「我認為長壽秘訣包含很多因素,海洋一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我們經常吃鮮魚,尤其是我用特別漁網捉的蝦,海洋有豐富資源,有鳳尾魚、沙丁魚及鯖魚,而且我們吃很多蔬菜,像茄子、青椒、椰菜花、西蘭花和豆,我們總是用橄欖油。」兩人亦經常在田裡工作,巴薩略有時會撐小船出海,活動量充足,而且吃的全部都是當地的新鮮食物,連牛奶都是來自親戚的乳牛,他稱:「我們經常自製食物,特別是意粉、麵包和芝士,以及我們自己釀的葡萄酒。」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2/19567981
【少甜慎入】鹹書變遊客紀念品? 報販:《龍虎豹》係香港名牌!
1 :
GS(14)@2017-07-05 03:43:07林長富拿出私人珍藏,笑言間中仍有客人問價。
每次經過報攤,大家應該會「不小心」「不經意」「不期然」地看到成人刊物吧?其實在這個網上應有盡有加上紙媒沒落的年代,仍然有人購買成人刊物嗎?記者本住好學精神,加上主要因工作需要,訪問了兩位老報販大談鹹書經。
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林長富及報販鄧少林都笑言成人雜誌依然有點點市場,大多數客人都是老一輩及外地遊客,但每天都只能賣出數本而已,遠遠不及九十年代的風光。「一講起鹹書嘅代表就係《龍虎豹》,呢個香港名牌嚟㗎!」鄧少林想當年就笑:「旺嘅時候一日真係賣十幾廿本㗎,《十隻白虎》、《亞卡西》、《Penthouse》、《AV》、《花花公子》、《夜遊王》、《夜遊人》,依家全部無晒咯。」報攤上一字排開的碧波盪漾,望到自動避開再順勢回望的街坊,專登走來買幾本做手信的遊客,隨着:「嗰啲社交網站搵女仔又易,吓話?仲使睇呢啲書咩!」俱往矣。
林長富將自己的報攤命為「報子园」,有「報紙完」之意。
報販鄧少林感嘆成人雜誌興旺之時,差不多有二十多本選擇,現在則剩下《龍虎豹》及《火麒麟》。
然而在那個年代,除了那些突破界限的J圖,書裏大量小說都是吸引人的招牌,林長富:「嗰陣啲鹹古,寫得有鋪排嘅,有啲人真係集集追,儲起嚟珍藏㗎!」甜古的世界,文字不只是輔助:「你可以欣賞到文字點樣描寫一個色情故事,喺文字之上又可以加一啲幻想,其實你個腦海會多啲思索,多啲思考。」兩位每次提到紙媒昔日風光,都不禁感嘆現今還手執雜誌、報紙、書本的人已經寥寥可數,紙媒沒落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人們對任何事物的耐性都變得越來越少。我們現在吸收資訊,總希望越快越好,感官衝擊越多越好,在這不斷追求更多衝擊的世代,人們對文字生厭在所難免。其實不只是文字,現在我們彷彿連短片都沒耐性看,一條片,試問有多少人仍會看到最後?究竟又有誰仍會去閱讀這篇充滿文字的報道呢?記者:黎雋宇攝影: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4/2007784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