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接班人養成的三大挑戰 台灣家族企業「小開」行不行?

2013-12-23  TWM
 
 

 

家族企業是過去半世紀以來華人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由台灣董事學會及《今周刊》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針對「華人家族接班與企業轉型」進行深入的探討,剖析家族企業在面臨傳承接班問題,容易遇到的三大挑戰。

撰文‧許瓊文

十二月五日,由台灣董事學會及《今周刊》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深入探討華人家族企業的接班、轉型。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同時也是現任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蔡鴻青,提供一份關於家族企業的研究報告,首次針對華人家族企業進行比較研究。

「我們發現家族企業績效比一般企業好,在台灣占很重要的產業比率,但是家族企業因為受到傳統中華文化的影響很深,儒家概念沒有把家族治理與公司治理接軌,面對接班問題有些無所適從,因此這是需要深入討論的。」蔡鴻青說。

報告中指出,在二○一二年,兩岸三地的家族企業就上市公司的家數、市值,與前一年相比都有些微成長,但是在股東權益報酬率上卻是下降的,「就台灣的狀況,九○%以上都是小公司,股東權益下降,表示企業經營問題非常多。」蔡鴻青解讀。

台灣企業主未正視接班問題綜合性的持股來看,台灣的家族持股相對低,表示進入世代交替,要談接班很困難,「甚至要賣都很難賣,因為股份太少,無法吸引好的買家。」蔡鴻青說。

台灣與兩岸三地企業相比,雖然營收大,但是獲利低,產業多集中在科技製造產業,且上市公司也多集中在小公司,經營上愈來愈不容易外,企業接班人更是很少被提起討論。

報告將兩岸三地家族企業年齡與企業主年齡相比,台灣分布得比較均勻,已進入必須面對世代交替的階段,「這是很迫切的問題」,蔡鴻青有些擔憂。

台灣企業很多還沒有把接班問題帶入董事會討論,若是傳統製造、工業,都是老闆說了算,接班人根本沒被討論,企業規模小,外部經理人因為給的薪酬不夠好,也不願加入。這樣的企業占台灣七五%以上,該如何接班,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大家重視。

在這場論壇中,丸莊食品工業董事長莊英堯與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受邀進行對談;這兩家百年企業正進入第三代接班,會經歷哪些挑戰與階段,相當值得參考借鏡。

挑戰一:如何挑選接班人?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提到,接班人培養的是「老闆」,不是「經理人」,要怎麼挑選合適接班人,是家族企業最先遇到的挑戰。

司徒達賢認為,在挑選接班人上,每個家族企業的作法不盡相同,有的是一開始就已經指定接班;有些是以候選人的方式,經過一連串的考驗,才從家族新一代中選出接班人。無論什麼方法各有優缺點,但都必須提早十年開始規畫,才能讓企業不致因接班問題影響經營效率。

李謀偉是家族第三代接班,他認為生長在家族企業的家庭,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我與太太都在公司裡面工作,在家中會討論企業發生的狀況,這點讓小孩可以培養對家族企業的商業敏銳度。」也因此,李謀偉的兒子史丹佛大學畢業後,有很成功的創業經驗;而家族的企業經驗,也讓他現在在國外私募基金的工作相當順利。

丸莊醬油第三代接班人莊英堯,今年六十六歲,丸莊醬油在一九○九年創業,他說,「從我有記憶以來,就看到家裡做醬油,從小在做生意的家庭長大,做生意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做生意是很奇怪的事情。」也因此,二○○三年莊英堯大哥突然去世,莊英堯很順理成章的接下家族企業的擔子。「華人家族企業接受很多儒家的觀念,兄終弟及很自然;反而現在的小孩愈來愈多的選擇,可以選擇接班,也可以選擇不接班。」挑戰二:接班人如何養成?

家族企業接班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角色衝突,司徒達賢一語道破,接班人既是老闆的兒子,也是職員,老闆對他有很多要求,也充滿期待;相對兒子對父親也容易既崇拜卻也充滿抱怨,這種父子之間的溝通,往往影響接班的結果。

李謀偉對於孩子是否接班不強求,但是求學過程至少學一年的有機化學及經濟學,「這是我們對孩子的基本要求。」李謀偉認為,家族企業為什麼比一般其他企業,在業績、績效比較好,「因為有ownership(所有權),企業主要領導人對公司有情感,有認同、歸屬感。」而相對李長榮化工,百年的傳統手工丸莊醬油董事長莊英堯,對於接班人的養成,則有更多直接、面對面的挑戰。

莊英堯回憶,「我兒子在美國碩士畢業後,我與他商量要他來協助我半年,他答應只做半年。」半年後,兒子告訴莊英堯,「我以為你很厲害,結果也不怎麼樣,看你把公司弄得二二六六(台語),我還是留下來幫你吧!」每天早餐都是莊英堯與兒子的會報時間,經常吃到一半就吵架,太太只好當和事佬,「拜託!吃飯不要吵架啦!」莊英堯說,雖然天天在一起,感情很親,但是經常吵架,一吵架就會一整天都不講話。

「我限縮他很多權力,不想公司的人認為他是我兒子,就有比較好的待遇,所以他的預算我經常砍,因為我覺得他做得不夠好。」莊英堯對兒子的訓練養成,甚至比對待其他經理人還嚴格。「我怕他常常認為他是小老闆,我也不要其他人認為他就是小老闆。」目前丸莊醬油將要進入到第四代接班,莊英堯也認為兒子會帶進新的元素,也與家族兄弟取得共識,早一點踏入資本市場上市,才能接續企業進步,可以永續經營。

挑戰三:管理權與所有權,都面臨接班問題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策略長陳振乾認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權,與大股東的所有權,都面臨世代交替的接班問題,如果管理權與所有權可以切割釐清,會對企業的永續有所幫助。

李謀偉反而認為,家族企業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切割得太清楚,會失去家族企業的優勢,那就是對企業有共同的理念與承諾,反而要讓企業的興亡與所有者有絕對直接的關係。

但是到了第三、四代,企業慢慢開枝散葉,人愈來愈多,就必須提供更多的空間與資源,李謀偉鼓勵家族的新一代,勇敢走出去。「我們創了一個創業投資基金,只要願意投資新企業,我們就給你,因為家族人才太多,位置不夠可能會發生內鬥,所以要鼓勵大家去開發新的事業,切割是需要,但切得太乾淨就又失去優勢。」這一點,莊英堯也認同,在第一代、第二代家族參與的人多,會很開心,「人手多可以幫忙裝醬油;但是到第三代,會發現人怎麼變這麼多?要分配工作,資源也會面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一次次討論出新的方法。」到目前為止,丸莊醬油是莊英堯與另一位兄弟共同經營,「家族有一個不成文的『憲法』規定,目前家族的女性沒有參與公司經營。」莊英堯笑著說,「也可能隨時修正啦!」司徒達賢認為,一個大家族,歷史悠久的企業,後代子孫不一定要做個管理者,但也不是就躺在那裡都不做事,而是要做一位聰明的股東、投資人;想要如此,就必須具有相當的智慧,選擇企業的領導人,讓家族企業永續經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9

秀泰小開靠麻吉 要衝電影業龍頭

2014-06-23  TCW
在中國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成立的上市電影集團「華誼兄弟」,甫過二十週年慶;在台灣,也有個「華聯兄弟幫」,企圖打造首家從製作、發行、經紀到通路垂直整合的電影公司華聯國際。其背後操盤手是年僅三十五歲、秀泰影城第二代暨總經理廖偉銘。

迥異上一代是製造、金融創業起家,二代卻多偏好文創產業。像是鴻海集團第二代郭守正,他自行創立的山水國際,主要業務是電影發行和製作投資;回到父親郭台銘鴻海集團旗下的三創數位,大張旗鼓預備從通路往多媒體內容發展。新光影城也從新光百貨集團獨立出來,由董事長吳東興的最小兒子吳昕昌擔任影城董事長,領軍整修旗下影城並開始延伸周邊效應。

當大家搶著當文創業龍頭時,廖偉銘與其他二代不同在哪?

關鍵人脈:連勝文、謝國樑出力出錢

要當影城龍頭第一個不一樣,在於他有一群兄弟幫。迥異郭守正創業時單打獨鬥,二○○二年康乃爾大學神經生物系畢業、放棄醫生職位,回台從賣票小弟做起的廖偉銘,背後有一群兄弟相挺。

攤開華聯股東名單,由秀泰影城、國賓影城和上市公司大魯閣纖維共同投資。大魯閣纖維是四十年老牌紡織廠,其董事名單中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名列在內(宣佈參選時即提書面辭呈、現為獨立董事);而大魯閣第二代、國民黨立委謝國樑,正是廖偉銘的好兄弟,兩人不僅住在隔壁,交情之好,甚至在五年前還一起上《小燕有約》,那集節目主題是「最有價值的黃金單身漢」。

他的兄弟人脈,成了首家全整合性質電影公司組成的關鍵。廖偉銘接受《商業週刊》獨家專訪時指出,對3C產業來說,品牌是強勢;在電影產業鏈中,通路才是優勢,「影城跟7-Eleven一樣,所有產品(各國電影)會上架,我有選擇權;第二個優勢是收現金,金流穩定。」在實際掌握十二家映演通路下,秀泰的年營收約十億元,獲利約兩成,也是全台擁有最多電影廳數的影城,比影城老大威秀還多了十個廳。

儘管坐擁多廳數來做大營收,但客層不改變,隨著組織老化營收也會萎縮。「通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營收穫利穩定,卻不可能倍數成長。」廖偉銘分析,戲院經營看起來毛利高,但相對硬體攤提成本也高。

優勢通路:用影城包裹商場,擴大客層

要將客層擴大拉高營收,是他接班後,面臨家族企業轉型的苦惱。廖偉銘坦言,早在七、八年前國賓和秀泰就已有整合念頭,但礙於時空背景,當時台灣電影產業跌入低谷,每部片票房破百萬即是熱賣,「不太敢自己做,但現在時機剛好成熟!只欠東風。」他說。

這股東風正是具有商場開發優勢的大魯閣開發。大魯閣開發投資超過四十億元,要在高雄打造「運動主題娛樂型購物中心」,預計明年底開幕,屆時秀泰影城也將進駐。「影城包裹商場,客層從單一客群提升到家庭客群,可增加三成客源,」華聯國際財務長呂柏君分析。兩個家族事業通路相乘,將看電影的單一消費擴大到吃喝玩樂的群眾、家庭客群的多元層次,靠著擴大客層提高穩定成長的營收。目前,秀泰加上國賓在通路佔比約四成,若循商場包裹方式進行,約一年時間可超越老大威秀影城,「要垂直整合,通路當然越多越好,」廖偉銘坦言。

第二個不一樣,對比郭守正從上游大資本的電影製作開始,金流風險大,萬一有一部電影壓寶不中,虧損至少四千萬元起跳;但廖偉銘反其道而行,從通路端往上游切入,靠著現金的穩定金流,培養起需要時間發酵才有滾利效應的製作、發行和經紀部門。

夢幻團隊:集結影壇、外商、樂壇人才

十二年在戲院打滾的經驗,讓他深諳文創業重視的是人和團隊。華聯團隊一攤開來,陣容堅強。製作部門找來去年金馬獎年度最佳人物得主、製片一姐葉如芬擔任總監製;在外商福斯有二十多年發行經驗的陳惠玲出任發行部總監;擔任經紀部總監的則是曾一手打造小魔女范曉萱的余玉卿。「這個團隊可說是業界夢幻組合,」影一製作負責人李烈觀察。

「通路掌握了製作曝光穩定性,是吸引我加入的原因,」本身是獨立製片公司威象影視負責人葉如芬說。對此,陳惠玲亦有同感,「自己拍的片會拚命去行銷,風險少了很多;也可以接其他電影的發行,賺起服務財。」更重要的是,「自己養星,才是影視產業發展長久之道,『明星』是滾利的起點,」余玉卿說出參與主因。

憑著戲院的通路優勢,廖偉銘完成了人才拼圖,但最大的挑戰,仍在眼光,一旦失敗將吃掉通路的現金流。

站在通路優勢上,華聯先從發行選片開始,再組成「電影投資審查小組」,各事業群負責人投票審查,採取製片制,算好投資回報率才執行。通路加持下,「華聯兄弟幫」起跑快人一步,但是否能成為台版的華誼兄弟,挑戰才開始。

【延伸閱讀】廖偉銘挾通路優勢力拚對手——富二代投入文創業發展概況●華聯國際/廖偉銘發展優勢:和國賓整合後,將擁有全台過半通路發展現況:從電影通路往上切入製作、發行和經紀三塊/預計每年製作3至6部電影、發行10到12部電影

●三創數位/郭守正發展優勢:富爸爸郭台銘,及鴻海集團強力後援發展現況:擁有山水國際的電影製作與發行部門經驗;及絕色影城通路/三創數位將切入音樂等多媒體內容

●新光影城/吳昕昌發展優勢:富爸爸吳東興,及新光百貨集團強力後援發展現況:新光影城從新光百貨獨立出來,現有影城進行改裝/推出新餐飲品牌「句咖啡」整理: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74

小開電影夢 華聯國際董事長廖偉銘


2014-11-06  TNM
 
 

 

在戲院裡長大的廖偉銘,原立志從醫,卻被父親喚回接班。22歲的美國康乃爾大學高材生,從售票、洗廁所的小弟做起。

當勁敵威秀擊垮一堆本土戲院之際,廖偉銘領軍,讓家族傳統戲院轉型為影城,打出「秀泰」品牌,如今已晉升台灣第三大,年營收破12億元;他不但跨足商場,還聯手國賓與大魯閣謝家籌組華聯,往上游進擊,切入電影製片、發行與經紀。

35歲的他,宛如偶像劇男主角,多金、俊俏、事業有成,談起戀愛卻一路坎坷,還曾引爆父子大戰。仍單身的他吐露,已有穩定的圈外女友。

十月二十二日傍晚,台北秀泰影城內,入圍本屆金馬獎多個獎項的《寒蟬效應》首映會,主角戴立忍、郭采潔等逾四十位名人站台,星光熠熠;台下,催生這部國片、身為主人的製作發行公司華聯國際董事長廖偉銘,卻低調地站在人群後。

影城三哥 攻上游

廖偉銘也是秀泰影城總經理,全台七家影城的秀泰規模坐三望二,僅次於威秀與國賓,年營收十二億元,還不含花蓮蝴蝶谷度假村與去年開幕的台東秀泰廣場。被冠上「影城小開」的廖偉銘,去年成立「華聯」,切入電影上游產業,發行《別相信任何人》等片,票房成績不差。首映會隔週,天未亮,記者隨他趕到台中,參加新影城的動土典禮。此案緊鄰台中火車站,占地四千二百坪,將打造成結合影城、百貨及餐飲的商場。近二十億元的BOT案,南山人壽是房東,由「房客」秀泰經營。這是雙方繼新北樹林秀泰廣場後,再次合作。當地居民小李興奮說:「以後看電影不用再塞車去七期了。」業界估算:「年商機至少十五億元。」秀泰影城從基隆、高雄、花蓮到台東,遍及全台共七座,獨缺中台灣,這次揮軍台中,廖偉銘的父母、秀泰董事長廖治德夫婦特別重視。一旁員工透露:「董事長八點就到了,他堅持要第一個到。」記者趨前採訪,廖治德說:「阮攏交給後生,問伊就好。」對於兒子操刀的華聯,他說:「年輕人要給他機會去闖。」

幼窩戲院 想從醫

廖治德早年畫過電影看板,後經營二輪戲院起家,廖偉銘從小在電影院裡長大。「放學書包一丟,就鑽到戲院裡。喜劇、武打、愛情,我什麼都看。媽媽生氣時,我也會躲在裡面。」從小功課極佳的廖偉銘,十三歲被父母送去加拿大。「我高二就修完大一的課程,還當學長姊的家教。」華人小留學生常被霸凌,但他善用「天賦」當護身符,「籃球隊長尿遁把考卷帶出來,我五分鐘幫他寫完。學校沒人敢欺負我。」廖偉銘原立志當醫生,大學讀的是神經生物系,沒想到一畢業,被父親召回。「那一年,爸媽剛接手欣欣晶華(欣欣秀泰前身),首次跨足台北市,投資好幾億元,壓力很大,爸媽每天都吵,一個要砸錢、一個要省錢。我打電話回台時,老員工要我按耐一下我爸媽。」他自嘲是「專業垃圾桶」,從小就是父母間的潤滑劑,「我爸說,該花就要花,這是男人的面子問題,但我勸他,讓媽媽看帳,可省很多;我也跟媽媽說,爸爸談生意,不要當面吐他,要給他面子。」

父親召回 洗廁所

廖偉銘在欣欣開幕前二週趕回來,「簡直忙翻,邊洗地毯邊送審,開幕首映會,請來明星造勢,執照流程卻沒跑完,我站在門口一一向觀眾鞠躬道歉,每人賠四張電影票。那一晚,我起碼說了二萬次對不起。」父子倆不敢回家,整夜守在現場,隔天正式開幕,眼見票口人龍越來越長,時間分分秒秒過去,執照還在等蓋章,廖偉銘緊張得直冒汗,最後一刻總算有驚無險。沒想到,隔年爆發SARS,業績驟跌,「客人根本不敢上門,一千萬剩二百萬(月營收)。」廖偉銘自己賣票、洗廁所,每天忙到午夜散場才回家。

緋聞上報 遭痛罵

所幸半年後,欣欣業績回穩,年輕、未婚的廖偉銘也開始嶄露頭角,被冠上「影城小開」,成了媒體寵兒,三天兩頭上影劇版。雖替自家影城免費宣傳,但與女星們的緋聞,卻讓父親氣壞了。「有陣子,我爸火氣很大,看什麼都不順眼,主管會議上當著大家的面罵我,一罵二小時。」廖偉銘被罵到躲起來哭,不敢面對下屬,「我媽替我抱不平,我爸說:『自己的兒子罵不走,不罵他罵誰!』」廖偉銘坦承:「說實話,我想過不要幹了。但長輩勸我,如果連這個都無法忍耐,那出去創業也不會成功。」後來他想通了:「有句話叫『鞏固領導中心』,關起門來吵沒關係,但對外爸爸就是領導中心,我不能跟他起衝突。」父子衝突才歇,隨即又面臨強敵威秀逼近。一九九八年,威秀前身華納威秀影城挾美、澳資源進軍台灣後,擊垮一堆本土戲院,不少業者找廖家接手,像內湖哈啦、板橋林園等,其中,又以台北市的欣欣最費心。沒想到,二○○七年,威秀進駐京站,兵臨城下。廖偉銘趁勢建議父親,乾脆整合自家旗下戲院,「自創品牌『秀泰』,英文showtime,就是『好戲開場』!」同時,也砸錢改裝,由廖偉銘操刀,從數位播放系統、椅子、地毯、壁紙,他事必躬親。

結合商場 立戰功

他領著記者走進欣欣秀泰密道,直搗機房核心,「光這套設備要上千萬元,每個廳都要。」而他最得意的就是座椅,「座位等於營收,砍座位是犯大忌。我算過,前面三排,一年只有三週會坐滿,其餘時間都空著,我犧牲二成五座位數,客人坐得更舒服。」業績反而成長近二成,秀泰也從二線戲院,躋身影城三哥,廖偉銘立下戰功。沒多久,台東縣政府找上秀泰,因為當地唯一的戲院燒毀後,招標五次都流標,沒有影城願進駐。國外影城結合百貨早已是主流,廖偉銘分析,「網路崛起,線上看電影很方便,要讓客人願意進戲院,勢必得結合餐飲與商場。」廖家在偏鄉台東打造秀泰廣場,去年開幕首年營收破三億元,跌破業界與自家人眼鏡。除了通路與商場,廖偉銘更關切電影產業,「鄰近的韓國、中國早已複製好萊塢,整合上下游,但台灣還在原地踏步。」業界分析,台灣電影圈封閉,多由導演主導,理想性高,不計成本,風險高,產業不健全。「國片沉寂好幾年,好不容易《海角七號》大賣才鹹魚翻身,加上華人市場崛起,大陸光票房每年至少千億元。」廖偉銘越講越激動,「但台灣導演還得抵押房子借錢拍片,一堆人才被對岸高薪挖角,台灣影視業正站在十字路口,優勢剩沒幾年了。」廖家經營影城數十年,廖偉銘說:「我們最瞭解顧客喜好,知道什麼片好賣、會賣。」因此他號召國賓與大魯閣,去年成立華聯,往上游切入製片與發行。

高富帥男 愛單純

對近十年來的緋聞,集俊俏、多金、高學歷、事業有成,仿如偶像劇男主角的他,則全盤否認。直到訪問末了,他才鬆口,「已有穩定交往的對象,是圈外人,很乖、很單純,我累了,加上事業越來越忙,需要可以配合我的對象。」那個從小在戲院第一排座椅長大的小男生,心中最愛仍是電影,他正一塊塊拚湊自己的電影王國。

小檔案

出生:一九七九年婚姻:未婚。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神經生物系現職:秀泰影城總經理、華聯董事長最喜歡:看電影、喝咖啡最討厭:時間不夠用、做事不用心、自私經營哲學:誠正信實、將心比心、以身作則

華聯國際小檔案

經紀:旗下藝人有白歆惠、傅雷、王娟、邵翔、張家瑜等。發行:《字畫情緣》、《別相信任何人》、《寒蟬效應》等,《別》片票房業績破5千萬元。製作:《我的少女時代》等片,預計年底開拍。

秀泰事業版圖

影城:7家,年營收約12億元。商場:目前僅台東1座,嘉義與台中的秀泰廣場,預計明、後年陸續開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86

尹衍樑姪女+得恩堂小開 從跑龍套到演技受肯定 兩個富二代 在《人間條件》學「做人」

2014-12-15  TWM

 

廣受好評的國民戲劇《人間條件》系列作,在最新的第六部中探討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參與演出的兩位年輕演員黃懷晨、尹崇珍,雖有富二代的光環罩頂,卻始終保持謙遜的身段,五年來,在演藝圈闖出屬於自己的路。

撰文‧賴若函

被媒體稱為「國民戲劇」的綠光劇團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十三年來演出超過二五○場、逾二五○萬觀賞人次,寫下台灣劇場界的紀錄。

今年,最新一部《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有別於過去多由林美秀、黃韻玲、羅北安等老面孔主演,除了原有班底,也找來新生代演員黃懷晨和尹崇珍擔任要角,演出一對不孕夫妻,在努力「做人」的過程中,反思現代人的愛情觀、人生的意義,成為這齣戲的亮點之一。

對於觀眾來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兩人來頭不小,黃懷晨的外公是得恩堂眼鏡創辦人廖恩賜、母親是現任董事長廖明遜;尹崇珍則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二伯—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富二代的背景,讓兩人在演藝圈多了一份被注目的眼光,也多了一份壓力。

演藝路崎嶇 長輩常勸退採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當天,兩人剛結束一連串密集的舞台劇演出,綠光劇團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的辦公室,因著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出現,有點陳舊的空間,瞬間點燃了活力氣息,從他們爽朗的笑聲中,看不出已連續演出十場舞台劇的疲憊。

兩人曾在電視劇《廉政英雄》合作,默契不錯,在問答過程中時常彼此聊起來,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也會順勢接話、侃侃而談。這次飾演夫妻,需要在小細節中自然流露親密的情感,兩人為此做足功課,看許多電影、戲劇,從中尋找類似的人物性格參考,例如電影《同床異夢》中的珍妮佛安妮斯頓、《賞金戀人:Ex檔案》中的傑瑞德巴特勒,都成為他們的靈感來源。

「最高興就是在演戲中找到inner flow(心流)!」尹崇珍說,當情感順利融入角色,產生許多火花,這種心流帶給她更深的真實感。有一次在總彩排中,兩人不約而同抓對了感覺,忍不住當場擊掌慶賀,接下來每次演出,也都產生不同的火花。

「在演員這條路上,家中完全沒有幫我們鋪路」,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雖然他們不諱言,闖蕩演藝圈因收入不穩定,家中有時會給予經濟援助,長輩們對於他們當藝人多投反對票,時常勸退,但是他們並不氣餒,入行以來,從跑龍套的小角色演起,一步步累積自己的能見度與演技。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劇場通常會用自己熟悉的演員。」四年沒演舞台劇、幾個月前接到綠光劇團的面試邀約時,黃懷晨又驚又喜,當下就決定要全力爭取演出,不惜把往後數個月的工作推掉,挑戰這個和他實際個性反差很大的花花公子角色。

黃懷晨:演戲最好玩的

就是把沒經歷過的演出來

三十歲入行,黃懷晨的演藝之路起步雖晚,卻也是經過一連串摸索得來。小時候調皮好動,全身充滿表演欲的他,卻不敢做星夢,而走上一般人求學、上班的道路。

大學時代,他從得恩堂的門市店員做起,考上驗光師,到總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觀摩學習家族事業的經營;後來,他轉往金融界發展,擔任富蘭克林基金的銷售業務,雖然不討厭這樣的工作,但始終覺得缺少熱情。

就在此時,演藝工作上門,喚醒小時候對表演的嚮往,這次黃懷晨決定辭掉工作,他想的是「不管成不成功,我若不試試看,一定會後悔。」「演戲最好玩的,就是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生,去想像、表現出來!」黃懷晨說,一開始,他連怎麼演哭戲都不會,拍戲時眼淚怎樣都流不下來,所幸當時的導演明金城沒有罵他,反而鼓勵他「要找到自己的水龍頭」,這句話給了他力量,開始積極地向前輩請益、苦學,在許多挫折中,漸漸學會投入感情的演技,加上兩年前娶了演員老婆戴君竹,身邊有了最好的老師,演技愈臻成熟。

尹崇珍:我想演一輩子戲

不一定要有名 只要有得演同樣非科班出身的尹崇珍,在二十六歲入行前,當過公關、業務、兒童美語老師,在母親的支持下,她從小學跳舞、也喜歡表演,特別愛看武俠片,她自陳好長一段時間,偶像都是元彪、洪金寶、成龍!尹崇珍心中對舞台雖有憧憬,但是經營運動器材公司的父親,從來都不鼓勵,反而希望她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從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畢業之後回台灣,她進入薪水不到三萬元的公關業,超長的工時和不成比例的薪水,讓她心生疲倦,在朋友介紹下,先後轉往補教業擔任美語老師、貿易公司國際業務,但也都為期不久。

「一直以來,我都是為了爸媽的話而活,後來我決定辭職,上網找到表演課程進修。」尹崇珍說,從綠光劇團開設的課程中,她開始認識表演,也獲得在《人間條件四》軋一角的機會,二十六歲那一年,她和家人長談,開始走進演藝圈。

「我想演一輩子戲,不一定要很有名,只要有得演。」尹崇珍張著大大的眼睛、興奮地說,在舞台劇排練、演出過程中,她看見前輩林美秀收放自如的演技,深受感動,於是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好演員,並享受演戲。一二年,還曾在大愛電視台《生命花園》中擔任女主角。

這次兩人被導演吳念真看中,加入《人間條件六》演出,都難掩興奮之情,也下足苦功。黃懷晨說,一開始因為角色個性和自己差很多,所以很難消化台詞,怎麼念怎麼卡;三十一歲的尹崇珍,則覺得劇中三十七歲已婚的角色心境太遙遠,兩人都曾被編導的吳念真、同戲的柯一正嫌演得「太刻意」,但也在一次次的排練中,演技越來越精進。

飾演不孕夫妻 詮釋當代現象「我非常喜歡他們兩位,認真又用功。」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說,在尹崇珍或黃懷晨抓不到角色感覺時,他會要求他們找到可參考的三個人,從個性中各抓取一定比例合體,融入在角色裡。他很高興看見黃懷晨和尹崇珍不斷地挖掘自己內心、投射到角色上,把吳念真透過這對不孕夫妻角色,所要呈現的當代年輕人,對自己、對人生充滿懷疑的態度,詮釋得很好。

黃懷晨和尹崇珍,這些年來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熱情和實力也被看見,得到這次《人間條件六》中戲分不輕的角色,實際表現也讓觀眾耳目一新,期待在他們身上看到屬於專業演員更多的表現。

黃懷晨

出生:1979年

現職:演員

家庭:已婚,妻為演員戴君竹

學歷:東吳大學財金系

作品:《犀利人妻》、《痞子英雄2:黎明再起》等

尹崇珍

出生:1983年

現職:演員

家庭:未婚

學歷: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作品:《海派甜心》、《廉政英雄》、《人間條件4》等《人間條件》系列 長紅13年當舞台劇劇終,布幕拉起,掌聲歇息後,現場的觀眾並未散去,反倒留在座位上認真填寫回饋單,甚至有觀眾寫完一張不夠,密密麻麻又多寫了一張。

是什麼樣的舞台劇如此令人著迷?答案是由吳念真編劇、導演的《人間條件》系列。從小說到戲劇創作,吳念真從來不想探討議題或喊什麼口號,只以最平實、最親近的語言,跟觀眾分享他的觀察與感動。

自2001年首部公演以來,《人間條件》系列作不斷創新票房、觀戲人次新紀錄,2014年《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講述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創下吳念真「連劇本都還沒寫,票就賣光」的紀錄。從首演10月10日起不到一個月,37場巡迴演出,座無虛席,連戲中演員想要邀請家人來看戲都無票可買。

「吳念真細膩的觀察,以市井小民為出發點,描寫你我之間的故事,是《人間條件》成功的原因。」綠光劇團行政經理李彥祥說,許多觀眾都是老戲迷,攜家帶眷來觀賞,《人間條件》讓觀戲成為一種儀式,吸引許多從未看過舞台劇的觀眾走入劇場,讓劇場不再專屬特定族群,看戲變成一種人與人情感交流的特殊儀式,在3個小時中,一起共享快樂與悲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