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家电业追梦十年 互联网电视打开春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5/168514.html


2009年春天TCL、海信等国内彩电厂商集体提出的互联网电视被认为是三网融合产品的破冰,然而在广电、电信、互联网的藩篱尚未拆除的情况下,互 联网电视过去一年先后经历了版权风波、广电监管风波等多重考验。在互联网电视已经占到了平板电视销售的20%以上,并逐步成为市场主流的情况下,依然有很 多终端制造商保持着观望状态。

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三网融合框架文件,三网融合从今年5月开始有望在全国10个城市率先启动为期两到三年的试点,这意味着业界此前担忧的政策坚冰正在化解。互联网电视的春天似乎正在来临。

十年前的先行终端商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将1997-1999年比作三网融合的史前期,这时主要是一些IT巨头和彩电企业联合推出可以上网的电视,但是行业巨头的热情很快就被外部条件的限制给浇了一盆冷水。

“三 网融合产品的出现比三网融合的启动早了至少10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早在1999年TCL、海尔、长虹等几家国内的彩电巨头就加入到了微软 董事长比尔·盖茨提出的“维纳斯计划”中,虽然由于互联网条件限制这一计划没有成功,但是当时的电视机已经具备了上网的能力。

不过在这段时间TCL、海信等彩电巨头都完成了在三网融合领域的技术积累,而且完成了在3C领域的全面产业布局,其中TCL通讯、TCL电脑科技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这些产业的布局为未来的3C融合产品提供了条件。

而2003年TCL更是与芯片巨头英特尔成立了3C联合实验室,而TCL、联想等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闪联工作组来推动3C融合行业标准的确立,而海尔集团也联合长城等建立了E家佳产业联盟,显然从2000年开始三网融合的终端领域开始进入了市场的孕育期。

记者了解到,到2005年包括数字高清电视、IPTV电视,以及初级的闪联电视都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但是由于三网之间的条块分割,这些产品始终没能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一情况直到2009年才得到改变。

白为民告诉记者,经过漫长的八年孕育以及2009年的破冰,中国的“三网融合”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非常之关键时期。

随 着TCL、海信等彩电巨头推出可以实现上网冲浪、在线收看网络视频、在线教育、信息资讯,甚至上网聊天的互联网电视后,互联网电视的放量增长,为三网融合 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李东生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电视销售量已经占到TCL液晶电视销售量的30%,相信不久所有的电视都将是互联网电视。”

融合让市场放量一倍

李东生告诉记者,“三网融合给彩电企业影响很大。原来彩电只是被动接收电视节目,三网融合给彩电产业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今后彩电不只是单纯一台网络电视接收机,它是带网络电视接收机多功能电视,多媒体厂商有更大创新的空间。”

显然三网融合的试点为高附加值的互联网电视、IPTV电视、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市场规模放量提供了机会,对于TCL等国产品牌来说,依靠与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其在中国本土市场将比三星、夏普等外资品牌拥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按照李东生的说法,在三网融合后中国的彩电市场每年的市场容量将从目前的4000万台提高到8000万台,这对于彩电厂商意味着巨大的收入增长,同时互联网电视带来的高附加值和增值服务收益也将改变彩电行业长期利润低下的局面。

据悉,为了应对三网融合的市场机遇,TCL专门成立互联网电视中心,此外TCL还联合长虹等彩电厂商积极推动互联网网络电视标准的制定。

除 了互联网电视硬件的生产,TCL、创维等还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内容领域,TCL集团高级副总裁薄连明告诉记者,“除了我们前端产品的性能,另外它的竞争力 体现在后端能不能提供这样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不能像电脑上网一样所有互联网内容都是开放的。”据悉,2009年下半年TCL集团投入超过5000万元购 买了大量正版互联网版权并建立了TCL“欢网”。

而创维此前也联合朗科投资了酷开网,并与英特尔联合开发了酷酷聊天电视,显然彩电厂商已经将目光瞄准了4C融合,而按照TCL集团的规划,未来其内容可以在其电视、手机和电脑上通用。

李东生告诉记者,“在内容领域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是必要的,但是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并没有限制终端制造商进入内容领域,显然这给TCL进入内容领域提供了机会,目前这些内容都是为了销售硬件的需要,但未来不排除找到盈利模式。”

拆除最后壁垒

虽然TCL等彩电厂商率先完成了自己在三网融合终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并在内容领域开始了自己的布局,但是三网融合的产业化能否实现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的改变。

为此李东生在两会期间曾提出提案建议,国家改变对电视一直作为公共服务来做的做法,要实现公共服务与市场化的双管齐下。

白为民也告诉记者,三网融合此前之所以没有推得动,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电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市场运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广电也在推动三网融合,但是可能是因为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感觉速度较慢。

为了拆除三网融合的最后壁垒,李东生建议首先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作为主导的方案,有国家级电视公司主导网络,覆盖区域能够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而现有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与新成立的网络公司要协同推进。

此外他还建议,现有的电信网宽带建设,扩大农村地区网络范围,全面提高网络承载力,这对互联网电视等新兴产品的大规模商量才提供了外部条件。

有彩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以有线电视为基础,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借助一部分通讯网络,通讯网络可以借助一部分电视网络,以后可能形成若干个服 务的网络,电讯运营商有电讯运营商的要求,今后形成客户可以去选,同一个地区至少有两个宽带运营商,我认为对消费者比较公平。”

显然改变现有广电系统的运营和监管体制已经成为三网融合关键,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如果这些体制性问题没有结果,三网融合的试点将难以成功,这意味着产业链前期的投入将打水漂,这是所有产业链的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5

天使投資人如何與創業者一起追夢?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6051/

現任A8音樂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的劉曉松是騰訊的天使投資人。他在現場回憶了這段投資經歷。當時投馬化騰,自己還沒有「天使」這個概念,「完全是基於對一個人的信任。」騰訊當時異常困難,賬面只有幾十萬塊錢。「這個時候融資,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

彼時,劉曉松見到了剛從美國回來的熊曉鴿,向他帶來了風險投資的概念。原本,劉希望熊能投自己的公司,但最後他和IDG一起把錢給了馬化騰。

騰訊在初創期,資金上如履薄冰。但有兩點,讓劉曉松印象特別深刻:一是丁磊對他說馬化騰是一個「技術非常高超」的人,很了不起;二是我去看騰訊後台的數據,「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個時候就把用戶行為和數據做得特別好。馬化騰他對這種東西非常敏感,我當時看過這個數據以後,覺得這個公司太有意思了,所以我投了他。」

劉曉松的投資佔了20%股份。但當時他沒有意料到,騰訊在日後「能賺這麼多錢。」

「騰訊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公司,我看過很多對騰訊研究都是在後面做出來的,實際上我始終覺得騰訊可能在早期,特別在2004年之前所做的很多事情,可能是對創業者和投資人更多啟發的東西。」劉曉松說。

與坐在台下的薛蠻子一樣有著滿頭銀發的,北極光創投投資合夥人譚智,是8848的聯合創始人。

坐在台上的譚智是這樣說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是兩個不同的夢想,創業者就一個夢——從創業到最後上市——實現自我、賺大錢。「投資者的夢很多,剛才薛蠻子說投了200多個項目,有200多個夢,你想想,你只是他的1/200。所以,你在創業上花的時間往往要最多,只能靠自己。天使的夢是賺錢,怎麼樣想辦法讓你上市或者賣掉,跟你的夢不一樣。」

這個以追夢為主題的論壇,蔡文勝帶著他一貫濃厚的閩南口音的普通話,拋出了他的觀點:創業者的夢是一點一點變大的,一開始是為了賺錢,如果一開始說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要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對這個社會有推動的公司,「我覺得反而他不會成功。」他說,「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講,首先要生存下來,把這個事情做好,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這種動力。」

作為天使投資人,吳炯投資過阿里巴巴。他很享受和創業者一起去做夢,但他又說了,創業者最好還是執著地只做一個夢:

「因為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可以投十幾家公司,投資者有這樣的優勢;但創業者不具備。你能做兩三個成功的企業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企業家了,像季琦這樣,但這樣的例子很少。絕大部分我接觸到的創業者都特別有理想,有激情,能夠參與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夢想,這個是非常享受的一個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3

【每日一黑馬】追夢網從眾籌到眾投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2/56319.html


追夢網創立於2011年,生於1989年的杜夢傑帶領他的團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總共為300多個項目提供了資金,共為這些項目募集資金200多萬元的資金,而現在追夢網就像一個躊躇滿志的少年,用愈加厚實的肩膀,挑起追夢者、助夢者、員工和投資人開始了另一段旅程。

眾籌通往眾投的邏輯

在今天看來眾籌模式並不新穎,通過提供眾籌獲取利潤的方式(追夢網從募集的費用中抽取6%的利潤),也沒有什麼稀奇。但是隨著用戶、發起者和資助者用戶的積累,眾籌走向眾投模式成為了可能。

首先,早期的眾籌模式中的項目發起者,隨著不斷實現自己的創意,開始擁有自己的團隊,積累相當程度的項目經驗,這些經驗包括產品、推廣和渠道,與經驗一併增長的是線下的合作關係、粉絲群和渠道資源。這一切都為公司化運作,體系化運作提供了可能。這些發起者就是無數個新公司的founder。這些項目發起者已經不滿足於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籌集資金,他們完全有能力通過市場的方式,來調集資源,實現更大的抱負。

其次,資助者的文化和習慣已經形成。在追夢網上逐漸形成了一批相信平台,相信平台上的項目的支持者們,他們中的一些資金雄厚的人,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提供援助,渴望通過資本規則來幫助創業者,來幫助發起人更好的運作項目,而自己也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其三,平台業務發展漸趨成熟,提供眾投模式有利於業務的變現。當前,追夢網的盈利來源除了眾籌中的提成,還有廣告和產品首發的收益。這一切源於追夢網積累的流量優勢。昨天該網站發佈的一款硬件產品就取得了不錯的交易額。在這個模式下,通過眾投將云集更多的早期項目。一方面打擊一下競爭對手點名時間在硬件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集中的更多的項目,獲得更多早期產品的發布機會。而來源於眾投中的業務分成將有利於增加該網站的收入。

追夢網的前景與憂慮

毫無疑問,從眾籌到眾投將成功地把追夢網從一個帶有公益性質的網站,帶入一個更大的市場,並使得該網站的商業變現能力更強。有望成為早期項目發佈渠道的有力爭奪者,而誰能成為這個領域最重要的發布渠道,誰就有可能成為線上創業服務的入口。

不過,追夢網的轉型問題也是不少的。首先,眾投涉及的法律風險更大。不同於眾籌模式,眾投涉及到了股權融資的問題,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就踩到非法集資的雷區。也可能因為違反法律的相關規定,而導致企業埋下重大的法律風險,影響企業的前途(如股東人數的限制)。

其次,追夢網的團隊非常年輕,是否有能力做好比眾籌服務更大的眾投服務市場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畢竟眾投服務不是找錢、融錢和發佈那麼簡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637

【追夢者說】雷軍:為發燒而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047

「現在我最大的感受是要順勢而為。大勢是第一位的。颱風來了,豬都會飛起來。你是否會飛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颱風。」

「我做天使投資,被他們叫做創業導師。我自己創業如果輸了,面子上可能掛不住。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做小米,但對團隊提了一個要求,即絕對保密。」

「消費者可能過去關心是否世界第一,今天關注的是你是否好玩。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在乎事情本身。有理想是好事,但不要把理想掛嘴上當口號,更重要的是實踐。」

如果六年前不辭任金山總裁兼CEO,雷軍可能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此前,他在金山待了16年。

離開金山,成了雷軍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此後,他在移動互聯、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三大領域,投資了近20家公司,並一手打造了暢銷不衰的小米智能手機。小米公司的估值在2010年創立短短三年後就已經達到了100億美元。

從18歲在武漢大學圖書館看了《硅谷之火》一書後,雷軍的創業夢想懷揣了22年。四十不惑之時,他才開始完成角色的轉換,成為一個出色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雷軍的個性也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在金山曾經是一個強勢的管理者,但創業之後,他變得更加懂得尊重個人。

儘管雷軍常以喬布斯的經典造型亮相,但他並不願意被人稱為喬布斯的中國版,他說:「喬布斯是神,我們是人,幹點人幹的事。」

「你是否會飛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颱風」

南方週末:你從武漢大學畢業,進入金山,用了15年的時間從普通員工做到公司總裁。你如何評價金山的經歷對你創辦小米的幫助?

雷軍:我1992年1月加入金山,是金山第六名員工。我加入金山的時候是個程序員,1993年就成了金山的常務副總裁。

1996年,前有微軟,後有盜版,做國產軟件開始遇到困難。金山1997年開始第二次創業,1998年我擔任金山總經理。2007年金山上市之後離開,退休了三年多,2010年4月6日創辦了小米。

金山對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在戰術層面完成了修煉。無論是作為軟件工程管理,還是市場營銷、企業管理以及帶隊伍,都修煉得比較完善。

金山的成功有我的功勞,金山不那麼好,也有我的責任。金山選擇的領域很艱難,戰略上有它為難的地方。這些經歷對我來說是很好的歷練。

南方週末:金山25年了,每年的營收還不及創辦僅3年的小米一個月的營收。參與金山創業和小米創業的最大不同是什麼?

雷軍: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和今天的創業很不一樣。

經過二十多年的歷練,我再辦小米時的想法不一樣了。做金山的時候很自信。我們相信聰明加勤奮天下無敵,相信明天更美好。現在我最大的感受是要順勢而為。大勢是第一位的。颱風來了,豬都會飛起來。你是否會飛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颱風。

我在金山想的是人定勝天。40歲的時候,不惑了,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和時勢。戰略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做早了,死在半路上,做晚了你追不上。這些把握和拿捏很難的。

第二個變化是,金山的人都是我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聘的,一幹就是十幾二十年,整個思想比較統一。我自己做小米的時候,堅持找有經驗的人,這些人思想統一難度偏高,但執行力和理解力強。所以我的人才觀變了,覺得自己沒那麼能幹,要找比自己優秀的人一起幹。

南方週末:金山曾經喊過一個口號,叫做「扛起民族軟件的大旗」。小米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可以說雷軍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變成了一個現實主義者嗎?

雷軍:我覺得是時代變了。我們在1980年代創業和1990年代創業,談理想比較多。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容易被這些目標所感召。今天的年輕人,更關心身邊的事情,更關心觸手可及的目標,反感口號。

我們這群人,平均年齡三十四五歲。如果沒有一點理想幹不到今天的規模。過去的理想是掛在牆上。我2011年重新接手金山時,金山的企業文化變成了志存高遠和腳踏實地,更強調的是腳踏實地。

消費者可能過去關心是否是世界第一,今天關注的是你是否好玩。我至今對世界第一的公司,懷抱著很崇敬的心,但我覺得消費者不會為這個鼓掌和激動。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在乎事情本身。有理想是好事,但不要把理想掛嘴上當口號,更重要的是實踐。

你看到小米,更多的標語是和用戶交朋友,為發燒而生。我做三年小米就是這兩句話。大的目標沒有。企業理念上,是去管理層,去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企業關鍵績效指標),克制貪婪。很多問題是貪婪引起的,你只要做你能做得了的事情就行,要克制一些。

「我自己創業如果輸了,面子上可能掛不住」

南方週末:你在金山最光鮮的時候(上市成功)離開,在金山最低落(業績觸底)的時候回來。當時必須離開嗎?

雷軍:金山是一個傳統軟件公司,在互聯網局面下已經舉步維艱。互聯網是一次產業革命,首先革掉的是傳統軟件公司。我們最先感覺到痛。覺得不順勢,你在逆風飛行,上上下下都很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

我們上市時,創辦了19年,積累了很多歷史問題。我開玩笑說金山像是個國營企業,有人在吃大鍋飯。在那個時間點,到底是否應該改革,董事會意見不一致。我覺得外部因素變了,內部不變,會越走越累。

雖然上市了,打了一針強心劑,但能持續多久?董事會對於長期發展的思路缺少共識,我覺得到了一個頂端,自己幹了16年,也算對員工、股東和對提拔自己的求伯君求老闆和張旋龍張老闆有了個交代。爬坡的時候不干不合適,到了山頂,公司上市,員工也分了點錢,開開心心的,我覺得不改革不行,就離開了。後來的確金山遇到了問題。

我回去的時候,我們的業務在下滑。你知道在今天不增長已經很可怕了,更別說下滑。公司士氣不行,很迷茫。不知道該做什麼。

南方週末:你回金山擔任董事長後做了哪些改變?

雷軍:一是關停並轉,突出主業,把不相關的停掉。二是包產到戶,把權力下放到子公司,利潤給子公司和員工分享。你看西山居和金山網絡,很生猛。三是放水養魚,不要在乎KPI,大投入大膽干。四是引進人才。幾板斧下來,我覺得在過去兩年半,金山年增長超過50%以上。可能大家覺得沒什麼。但你要知道,金山有些業務在下滑,但我關注的核心業務都在百分之百增長。

我們最低的時候股價是兩塊七(港幣),最高的時候23塊,這幾天18塊左右。

南方週末:從金山離開後去做了天使投資人。做天使投資人和創業者有什麼不同?

雷軍:做好都不容易。我自己更喜歡做創業者。做投資者要幫忙不添亂,要克制,看他掉到溝裡了,也要讓他掉。但你在旁邊看著很著急。

小米跟以前的創業不一樣,更單純。以前創業有各種各樣的目標和壓力,小米是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閃人,做事情很爽快,不糾結,也不需要怎麼開會統一思想。

南方週末:2010年你創辦小米時正好40歲。當時想過失敗嗎?

雷軍:我做天使投資,被他們叫做創業導師,我自己創業如果輸了,面子上可能掛不住。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做小米,但對團隊提了一個要求,即絕對保密。先干兩年,看老同志是否還幹得動。干砸了不承認就行了。我看到很多成功者在創業時輸得一塌糊塗。我創業很低調,很務實。剛開始從來沒有接受任何採訪。每天在會議室,要麼談產品,要麼面試。那一年半,大家乾得很開心。也沒什麼壓力。

南方週末:為什麼最後鎖定手機行業?

雷軍:我賣掉卓越給亞馬遜後,就在想,我們這麼努力,為什麼在互聯網浪潮裡沒有成為主流?想了快一年,到了2006年才明白,未來的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十年。

2006年到2008年,我投了UC等移動互聯網公司。算是第一波移動互聯網投資人,一度成為移動互聯網行業代言人。

在我開始大力做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手機行業第一個大事件發生了。2007年蘋果手機發佈,我買了20部送給朋友,3個月後只有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在用,其他人覺得很難用,還是覺得諾基亞好。但我覺得手機行業開始了巨大革命。

2008年,第二個大事件爆發,安卓發佈了。我開始琢磨做安卓手機,於是找手機公司來談,發現大家對互聯網手機沒概念。到了2010年,我提出做「鐵人三項」的互聯網手機。軟件、硬件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來做手機。要融匯在一起很難,但我們幸運地用六個月組建了團隊,在2011年10月份上市了小米手機。2年時間過去了,雖然中間遇到了一些溝溝坎坎,總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現在我們一個月營收在30億-40億元之間。

「粉絲希望我們做豆漿機,我們就做」

南方週末:小米2013年上半年銷售703萬台,營收132.7億元,今年全年預計營收能有多少?能否用最簡單的幾個數字來說明你們在手機行業的地位?

雷軍:2013全年99.9%的可能性會過300億元的營業額。意味著我們應該是全球最快突破300億元的公司。我們是全球第一個創業後最快突破100億元營收的公司。小米不到4000人,按照現在每個月30億-40億元的營收,小米員工人均產值1000萬元,這可能算是全球最高的吧。

南方週末:小米目前多少人?盈利情況如何?

雷軍:盈利情況不便披露。小米到現在為止不到4000人。電商和呼叫中心1300人左右,18個城市的小米之家、倉儲、物流的同事,小1000人。剩下的1500人,有1400人屬於產品和研發。

去年這個時候小米總共1000人。對於早期的員工,無論小米還是金山,我基本都能叫出名字。現在不行了。我甚至連很多主管都不認識。小米的層次很扁平,我只能叫出一兩百個人的名字。

南方週末:從米1到米3,配置在提升,但元器件的價格其實變化不大。而你們的定價策略也沒有變化,這是刻意為之嗎?

雷軍:小米手機對營收的貢獻佔據到95%以上,但不便公佈利潤曲線。

手機行業特別像PC,以前買家用電腦,無論什麼時候買都要四五千元。因為配置差不多,成本幾乎一樣。小米手機最早是雙核1.5G,全球最快。後來四核1.5G,也是全球最快。今年是四核1.8G和2.3G,還是全球最快。這些CPU的價格出來時幾乎都是一樣的。你看著元器件便宜了,但實際上你的配置變高了。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水深火熱,除了蘋果、三星好一點,諾基亞、HTC都在苦海中,不容易。上季度蘋果、三星拿到全球109%的手機利潤,這意味著其他手機企業基本都是在虧損。包括國內上市公司手機公司的財報,壓力也很大。小米不錯,是因為開創了新的模式,不依賴於硬件利潤。

在手機剛上市的時候,我們的定價是接近成本價。我們依託的是大規模的銷售,量大後,成本一步步得以控制,然後來獲取利潤。這是第一塊利潤。二是手機相關配件的利潤。三是加載的移動互聯網的利潤。

南方週末:小米今天的產品線已經很廣。這幾天發佈了路由器,聽說還要做豆漿機。小米產品線的擴張邊界在哪裡?

雷軍:小米的產品類型可能挺多的,但小米其實沒有幾款產品。目前只做了小米手機、紅米、小米盒子和小米電視。還要發佈小米路由器。但我跟很多電視機廠商聊,他們一年做一百個產品。我們很專注。別的公司主要交給產品經理來做,我們小米是老同志自己做。我自己親手設計了很多產品。

邊界就是粉絲喜歡,同時我們有精力。忙得過來就做,忙不過來就不做。我們內部有個口號是克制貪婪。最近大家呼籲我們做豆漿機。我還沒想好,但人民群眾呼聲很高,也許是可以做豆漿機的。我們忙得過來的話就會做。

小米是做客戶群的公司,主要圍繞粉絲展開,他們希望我們做豆漿機,我們就做。做豆漿機的公司還找我們來談,說能否一起來做豆漿機,我覺得豆漿機如果要做好,也許還是有機會的。

南方週末:凡客也是用互聯網做自有品牌,在擴充邊界之後遇到庫存等難題。小米沒有庫存,是不是意味著跨界擴充品類的風險就小了?

雷軍:我比較瞭解凡客,我是它的天使投資者。我覺得凡客跟小米的最大不同是,不管小米跨多遠,十個手指數得出來。凡客有點失控。我們要求做的每個東西我自己都用過。我都自己參與設計,很多都是我設計的。

我們規模很大,但結構上很像一個工作室,很精心地打磨每個小東西,很少談宏偉的口號和跨越式的KPI設計。我們最關注的是怎麼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我們今天的業績是做出來的結果,不是目的。是做著做著就做成這樣了。我們做用戶發燒友喜歡的東西,我們做的每件事情要能管得過來。

南方週末:小米擴充品類挺快的,產品出籠的時間越來越短,能保證質量嗎?

雷軍:小米電視是我們2012年年初就開始做的,時間挺長的。我們找的是很有經驗的牛人,比如手機我找的是周光平(小米聯合創始人),他1995年就是美國摩托羅拉手機總部核心設計組核心專家工程師。

多一個產品並不帶來太多營業額和利潤,而是多一些酷的產品。只要是小米出品,必為精品。小米的信譽比產品重要,如果過不了質量關,不會上市的。做紅米的時候,我們實驗室有過代號叫做H1和H2的兩款產品,後來H1過不了質量關,放棄了,損失很大,幾千萬直接打了水漂,但小米就是這樣一個很變態的公司。

做手機之前,我想了好多年。做路由器,也是好多年前就開始琢磨的。當時我一個好朋友李學凌(YY創始人)一天到晚勸我做路由器。

南方週末:對於小米飢餓營銷的質疑,你在多個場合解釋成產能需要爬坡。小米已經爬了三年了,為什麼還是一機難求?產能問題無解嗎?

雷軍:我們從2011年10月份開始賣手機,那個月我們總共賣了1萬台,這個月我們大概賣了300萬台。24個月,我們翻了300倍,但你還是買不到。剛上來的時候,知道小米的人、想買小米的人很少,我們產能少。但後來知道我們的人多了,我們產量也多了,但還是跟不上。

這是我們自己也無法理解的。我覺得大家只要想一想小米其實是個創業公司,能在24個月裡,從零開始爬坡,到每個月賣300萬台的手機。批評我們是期貨的、飢餓營銷的,他們有這麼大銷量嗎?

產能爬坡是每款新產品出來都要經歷的,和公司做了幾年沒有關係。我覺得小米要走的路還很長,跟三星、蘋果還有很大差距。當蘋果發佈一個新品時,你照樣買不到。工廠安排生產不是你想要多少有多少,需要很長時間準備。我們準備好的量,立刻被消化掉了。

「小米不是蘋果,很多地方是反著來的」

南方週末:前不久,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的第九次集體學習,主題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課堂從中南海搬到了中關村。你作為企業家代表給領導人講課了。你為什麼選擇講「鐵人三項」?

雷軍:政治局的領導最關心的是科技創新,怎麼實現可持續發展。我給他們介紹了小米的情況。重點是小米做了哪些東西,怎麼推動產業發展。習總書記很關心。他更關心的是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他問我們過去都是干嘛的,我說是金山的。旁邊有領導說去過金山視察。總書記還試用了一下小米手機。我做介紹也是用小米電視來放PPT。

我介紹了六分鐘,介紹了小米的情況,小米做了什麼事情。三年做到一百多億元,領導們還是很震驚的。其實領導們過來之前,警衛來看過我們的產品,他們很多都是小米的用戶。

南方週末:很多人把中關村和美國硅谷做比較。你說過一本叫做《硅谷之火》的書對你創業有啟蒙作用。兩個地方的創業者有什麼不同的特質?

雷軍:我們中關村今天的創業環境已經很好了,否則創造不了小米這樣的公司。但跟硅谷比起來,跟硅谷差距還是很大。我們一直呼籲的事情正在被解決,比如,過去註冊一個公司就要三到六個月,在國外是一兩個小時的事情。這對科技創新是有影響的。

南方週末:為什麼中國互聯網行業山寨國外模式的現象那麼多?

雷軍: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我們要承認硅谷和歐美比我們發達很多,才能逐步接近和超越。十年前絕大部分模式都是複製自國外,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模式誕生了。小米、YY和凡客,都在國外找不到對標。

大家老說我們複製蘋果,其實差異還是很大,很多地方是反著來的。蘋果是內斂的,小米是開放的。蘋果價格高,小米是中低價格。小米依靠電商,蘋果不是。

南方週末:你眼中的中國夢是什麼?

雷軍:這個問題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我能否不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如果非要有中國夢的話,我的中國夢是中國有更多優秀的創業者和企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64

【追夢者說】馮侖: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046

「做企業永遠面臨兩種選擇:追趕或轉型。如果做跟隨性的決策,那麼企業家很輕鬆;轉型很累,並且有風險,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馬云當時完全也可以做個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隨;但是他轉型做電子商務,今天就成為領導者。」

「我所講的『野蠻生長』特指的是1993年之前,對於今天創業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豐滿不應該是野蠻生長之後的事情,而是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要理想豐滿。因為創業者所面臨的法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個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在中國地產界,少有人有馮侖這樣的學歷背景——本科在西北大學讀經濟,研究生跑到中央黨校鑽研馬列,所創立的企業走上正軌後他又去社科院拿了個博士學位。

馮侖還被打上「92派」企業家的標籤。1992年,一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小平南巡講話的感召,紛紛下海創業,成為今天中國商界的中堅力量。創立萬通之前,馮侖就先後在中央黨校、中宣部、體改委這三個體制內單位工作過6年。「92派」的代表中,還有當年的萬通六君子——潘石屹、易小迪等等。

馮侖愛講段子,尤其喜歡用男女關係來闡述他對企業和政府關係的思考,比如「政府不要到企業的懷裡亂摸」,這也是他給公眾和朋友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性格特點。某場論壇上,馮侖沒有講段子,同場的嘉賓、復星集團的梁信軍還有些不習慣,演講中數次提及。

「我這個人本身就比較粗俗,後來發現這樣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記住,就慢慢形成了這樣的說話風格。」馮侖說。

另一位以說話風格犀利而知名的思想型地產商任志強,卸任後開始創辦書院,試圖對民眾進行啟蒙。相比而言,馮侖自言暫時還沒有「布道」的慾望,他現在的重點,還是做好萬通、參與各種公益事業,並且試圖用一個「立體城市」的概念來改變大城市病的現狀。

2013年12月7日,在那間擺滿了線裝書的辦公室內,馮侖接受南方週末記者專訪,談論自己對於房地產行業、大城市病以及企業家身份定位的思考。

「轉型很累,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

南方週末:十年前,為什麼會想到去紐約的世貿新址上做一個「中國中心」,當時的萬通已經發展到需要海外佈局嗎?

馮侖:「中國中心」是我對房地產企業的一個夢想,不是為了海外佈局。「9·11」發生後半年,世貿中心的重建方案出來了,極有想像力的一個設計,遠看是展開了裙襬的自由女神,標誌著美國的自由精神不垮。

第一次知道這個設計,是我在北大上課時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個教授說的,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想參與這個地球上最具挑戰性的房地產重建項目。

第二年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我找到了紐約合作組織,跟他們說想買5萬-10萬平方米做中國中心,隨後就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南方週末:這是一個夢想和挑戰,但並不一定賺錢?

馮侖:賺錢不賺錢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藉著做「中國中心」,我們得以研究房地產在隨著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商業模式的變化規律。紐約是人均GDP6萬美元的市場,當時北京的人均GDP才5000美元。在5000到6萬美元之間,到底房地產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和變化,怎麼提升和進步,我把這個路徑找出來,就能知道萬通未來應該怎麼走了。

回國之後,我開始提美國模式,推動萬通從住宅向商用不動產、工業地產的轉型,就是從價值鏈的下游製造業,更多地向價值鏈的中游和上游聚集。傳統的房地產是用開發來推動銷售,萬通的轉型是由服務業帶動開發和銷售。

所以說這等於是完成了我在房地產行業中的一個夢想。房地產終極的路線圖是什麼,通過中國中心,我完全搞清楚了,對萬通的未來也起到了一個路牌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去了五十多次紐約。

南方週末:當時的萬通發展很順利,是需要一些挑戰,還是遇到了瓶頸,需要進行模式的改變?

馮侖:不是瓶頸,我是在做一個選擇。做企業永遠面臨兩種選擇:追趕或轉型。如果做跟隨性的決策,那麼企業家很輕鬆;轉型很累,並且有風險,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馬云當時完全也可以做個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隨;但是他轉型做電子商務,今天就成為領導者。

跟隨並不等於錯,住宅這幾年在中國的發展依然很好,如果萬通和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住宅上,我們在住宅領域的規模肯定要比現在大很多。但是有沒有未來呢?我放棄住宅,去做轉型,是一種犧牲,但我擁有了未來。能不能成功,概率一半一半。這就是企業家。

當年馬云找投資的時候,我們投了他的競爭對手ebay易趣,當時確實是易趣強、馬云弱,結果最後看走眼了。所以我說風險一半一半。我們現在選擇的這個轉型,成功率也是一半一半,但是企業家就要做這個決定。

南方週末:這幾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紛紛去海外蓋房子,跟國內的商業環境和房地產發展有關係嗎?萬通又是基於什麼考慮?

馮侖:這是一個偏見。我一直說,做房地產,中國是天堂,因為中國的市場巨大,人巨有錢,中國人又特別喜歡房子。為什麼不在中國本土市場做,非要跑海外做?我們就兩個理由,一個是我剛才講的,在海外做一個小的項目,做成標竿來引導國內,搞清楚本土的房地產的未來模式和增長路徑。

第二,本土的客戶有要求。比如我的客戶想去台灣,我就在台灣做了一個;他想度假,我就給他做個度假產品。我只是為中國的客戶提供服務而已,不是抽象地說非要做海外業務。我們又不是新加坡,本土業務太小,做大了就必須發展海外。中國房地產企業做海外業務只有這兩種可能是贏的,其他贏的概率都比較小。

「立體城市的核心是 就業機會,而不是居住」

南方週末:最近五年,你的工作重心轉到了「立體城市」,從設想到落地,你用了「牆上的美人和炕上的媳婦兒」來形容。

馮侖:五年前,一個朋友送我一本非公開出版物《中國夢》,其中有一個超級想像,是做一個系統的巨構建築,來改變現有城市的問題。

後來跟這個作者見面溝通,我提出來巨構建築做不了,垂直向上的城市,商業上倒是有可能實現。巨構建築這個想法給我的啟發是,城市實際上是可以提高密度的,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更有效地利用空間,這可以說是人類共同的願景。

把城市立起來之後,農業可以在頂層,辦公室可以在30層,警察局在20層,醫院在10層,所有相關產業和社會機構縱向存在。生活在這種城市中,節省下來的時間成本以及交通減少帶來的環境改善,更有幸福感。

過去的模式是錯誤的,政府圈地,開發商賣住宅,攤大餅,結果越來越遠。大家離幸福生活就越來越遠。

南方週末:為什麼用自己和企業家朋友的錢做立體城市,而不是放在萬通集團的架構裡?是因為相對而言,這個項目風險更大嗎?

馮侖:從一開始做立體城市,我就說了是追求理想、順便賺錢。我把利潤排在了第二位,第一位的是靠使命感去驅使。

正因為這樣,股東們起初覺得不一定能賺錢,所以不願意投資。沒事,我自己拿錢做。等到商業層面上有點眉目了,劉永好他們也進來了,成為我的合作夥伴。做到今天,在西安和溫州都落地之後,萬通股東們的看法開始改變了,未來應該還是會納入萬通集團。

2012年一年我飛200次,這麼折騰這事,還自己掏錢冒險,是為我自己嗎?沒有強大的使命驅動和價值觀牽引,根本不可能。

南方週末:立體城市要解決的是大城市病,應該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超大城市做,才更有價值,但是目前落地的都是二線城市,這是「曲線救國」嗎?

馮侖:夢想落地的時候,我們面臨著三個成本。第一,財務成本,這是硬成本;第二,制度成本,這是軟成本;第三,我個人的機會成本。

制度成本看的是哪裡適合創新。北京的市場很大,財務成本肯定是合適的,但是北京的體制有多複雜你知道嗎?在北京做創新要面臨的制度成本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先選在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制度成本低。

第三個是機會成本,做了立體城市之後,一年到頭跟萬通的人交流的機會就少了很多。也有股東批評我,說我把精力都放在立體城市了。但我只能去衡量,等立體城市變成一個成熟的模式。

每天我都在算這三個成本,一出差我就在想,今天一天可以安排5件事,我選哪個事。因為這三個成本,我先選了二線城市,但是未來一定會在北京和上海。

二線城市為什麼選擇在新區做?因為新區用的是新規劃,制度成本更低,老區的規劃衝突就多。先在新區做,我們找到了跟傳統規劃模式相磨合的辦法,做成了一個規劃導則,現在即便在老城區做,也能說服城市管理者們來接受了。

南方週末:聽起來,這些制度的突破和創新,還是少不了一個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和變革的地方領導。

馮侖:立體城市如何在溫州落地?非常偶然。我一個朋友,有一次坐飛機恰好跟當地一個官員鄰座,朋友手裡拿著我那本《理想豐滿》的樣書。兩個小時的飛行途中,這位官員看完了樣書,就說要找我去溫州坐一坐。

中國正好處在改革年代,改革最大的好處就是人們在本能上認為有些事是可以改的。所有的官員、企業家、民眾都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對於變革又不拒絕,所以總有機會。

南方週末:把工作、生活、居住都放在這樣一個立體城市裡,是避免睡城的好辦法,但是如果有的人就是希望孩子能去北京四中讀書,老人能去協和醫院看病,而這些最好的資源又都在市中心,怎麼辦?

馮侖:睡城是平鋪直敘的低密度居住區,而且不具備城市的大部分功能。一個建築綜合體最多是7種功能,城市有一百二十多種功能,立體城市現在的規劃是能實現六十多種功能。

在立體城市,核心是就業機會而不是居住。我選了醫療健康產業,以這個為核心來展開城市的規劃、設計和發展。為什麼選這個行業,因為醫療行業的就業係數高,一張病床可以帶動4-6個就業。

至於北京四中和協和醫院這樣的需求,要麼我們想辦法引進儘量匹配的品牌,實在要求太高的極少數人,我們就不管了。我們能做的是儘量把生活配套的品牌做到能夠把多數人留在這兒。

「守本分,有期待」

南方週末:2013年6月份,柳傳志在「正和島」表達的「在商言商」,引發了關於「企業家該不該談政治」的熱議,你站在哪一邊?

馮侖:2013年年初的亞布力論壇上,我就講了六個字「守本分,有期待」。當時大家調侃我,其實這個事我想了很久,直到今天,這六個字依然是我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企業家首先要守本分。企業家的本分是什麼?代表所有的投資人,經營好你的公司,創造利潤、擴大就業、完成稅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所謂有期待,我們期待社會更法治、更好地保護所有人的權利,包括公民的財產權、人身安全、發展的權利和自由呼吸的權利。

另外,期待政府轉型,加快改革。把市場的東西還給市場,政府不要在市場的懷裡亂摸。

南方週末:光期待不行動,有用嗎?

馮侖:民營企業家的期待,我覺得很重要。我們的期待得讓政府聽得見,並且有回應。比如三中全會說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要處理好政府和企業、市場的關係。這方面的期待有回應,我們就高興,就鼓掌,然後再去期待別的事。比如現在霧霾嚴重,大家又發牢騷,政府回應說要治理空氣,這是企業跟社會和政府良性互動。

期待不等於我要行動。我也期待法治民主,但只是期待而已。期待了不來,那也沒辦法。我又不是政治家,又不是專做社會活動的。

南方週末:期待有兩種,一種是內心默默期待,還有一種是把期待表達出來。

馮侖:表達是對的。企業家有期待就要表達,我們覺得政府對於微觀活動管理太多,就要表達;政府管制太多、審批太多,我們也要表達。但我們的表達得有個範圍和前提,就是守本分,跟你本分有關的你表達;越過本分,儘量不表達。

比如很多公知討論的話題,我跟企業家朋友聊天的時候,就一再說,這事我們不表達。因為第一,我們不專業,不專業就不要說話。第二,公知要生活在媒體中,這是他們的本分。我們生活在市場上,買賣是我們的本分,我們不能到別人的地界上去守他們的本分。假如我老站在婦女的角度表達,你們肯定覺得挺怪。

南方週末:所以是一個有尺度的表達。善於把握尺度,這跟你在中央黨校讀研究生,後來還在體改委工作過有關係嗎?

馮侖:那倒沒關係。這是我這幾年的一個重要的反省和思考,就是企業家究竟應該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反省到年初的結果,就是「守本分,有期待」。

過去二十多年來我的本分就是做生意。哪天我不做生意,又回大學教書了,可能會跟他們論一論,但是現在不會。

延伸一下,應該是三句話,守本分、有期待、善於表達或者正確表達。民營企業家如果把這個問題處理好,就是進步和成熟。三中全會說要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體系的現代化水平,這事情就該黨中央、國務院管,這就是他的角色。如果說他不管這個事,老管企業賺不賺錢,角色扮演就錯位了。一個成熟的社會,就是政府管好政府,政黨管好政黨,企業家管好企業,公民遵紀守法。

南方週末:你先寫了一本《野蠻生長》,然後才寫《理想豐滿》,是不是說野蠻生長之後才能理想豐滿?

馮侖:我所講的「野蠻生長」特指的是1993年之前,對於今天創業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豐滿不應該是野蠻生長之後的事情,而是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理想豐滿。因為創業者所面臨的法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個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南方週末:你曾經採訪過公司的兩個80後,問他們20年之後的中國夢,你自己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馮侖:非常簡單,希望中國有一個法治基礎上充滿競爭和富有活力的市場經濟體系,這是我企業生存的一個最重要的環境。如果說再有期待,當然是希望法治成為社會秩序、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一個安全保障,而不是領導批示。第三,希望天更藍,水更好,生活的自然環境也要有安全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66

島耕作之父:追夢前 先訂好截止日

2015-08-03  TCW

他,是日本長銷三十二年的漫畫主角,「島耕作」。從一九八三年首度登場以來,該系列作品銷售量至今累計突破四千萬本。

一手創造出《島耕作》的作者弘兼憲史,就像他筆下人物一樣,即使年近七十,不但外表保養得宜,至今仍活躍於第一線創作不輟。

夢想,九成不會實現隨時做好「沒飯吃」準備

弘兼的漫畫人物,歷經了日本最漫長的經濟衰退,他本身也見證了日本世代交替面臨的挑戰,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更是對於年輕人提出最敏銳的觀察和建議。

自己當年拋棄大企業光環,孤注一擲成為漫畫家的弘兼,對年輕人耳提面命的一句話,是「夢想有九成都不會實現。」在日本,成功成為漫畫家的機率,據說只有○.○○三%,遠比成為棒球選手,或是考上第一志願東京大學難上許多,可謂是真正的「夢幻職業」。

「其實這背後的本意,是希望鼓勵年輕人,只有努力,才能抓到那一成圓夢的機會,」弘兼認為,就算追求夢想,也不能就此懈怠,要為自己一旦「沒飯吃」的時刻做準備。不管如何偉大的夢想,也應該訂下期限,在無法達成時,壯士斷腕,督促自己邁向新階段的人生。

在弘兼筆下,島耕作的一生等於縱貫出一部「日本的上班族史詩」。「島耕作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啟了九○年代,以漫畫談論日本金權政治的風潮,」因在政大開設每年超過千人選修的通識課「從漫畫看日本」,廣受學生歡迎的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說,「寫實,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概念。」

這不但是弘兼四十一年漫畫家生涯中,最一貫鮮明的特色,更是他的作品,能夠歷久彌新,深入人心的關鍵。

島耕作從一登場的課長時代開始,就是東京街頭隨處可見,每天煩惱不斷的平凡上班族。即使對不合理的事感到義憤填膺,但面對商場上的陳規陋習,也只有輕描淡寫的接受。對於同為上班族的讀者,正說中他們在組織中消磨自我,為了工作、為了維護人際關係之下,身不由己的無奈。

日本第一夫人、首相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說,「島耕作不會因為對象不同,就因此改變自己的態度,明明在做正確的事,也不會彰顯自己的正義感。他溫和的個性,盡可能不傷害他人的寬廣胸襟,都讓人對他產生好感。」

弘兼把島耕作的生日、家鄉、畢業大學到就職企業,都設定成和自己一模一樣。「他做為我的分身,和我的真實人生同步生活著。」他一九四七年出生,屬於戰後嬰兒潮的「團塊世代」,從鄉下到東京求學,從名校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一流企業松下電器工作。

「我在松下電器只待了三年三個月,卻是CP值超高的三年,」和他同時進入松下電器就職的新人,光一年就有九百人之多。這些人加上他身邊同世代的同窗好友,都成了島耕作作品中豐富經歷的題材。

「當時的日本公司,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個個都是黑色企業,」弘兼在《商業周刊》越洋專訪下,快人快語的他,特別暢談起世代間的差異。

當時適逢經濟安定成長,人人都幹勁十足,上班族每週工作時數輕鬆就超過一百個小時,「六日都在加班,反而成了件自豪的事。」相對的,忠心為公司賣力賣命,也能相對得到豐厚的福利與報酬,和一生無虞的保障。

員工不相互競爭、企業不挖角跳槽、以保障工作安定為優先──這就是傳統日本企業的最大特色。但過去只看員工忠誠度,不論工作表現的雇用黃金年代,早在日本經濟停滯的壓力下逐步瓦解。

「倘若島耕作現在才進入職場,就算是進了大公司,心態上也不再是附屬於公司的一員,而是剛好在公司工作的自由工作者,」現在的日本企業,已經一點一點朝向美式的「成果主義」改變。

除了裁員、減薪時有所聞,像優衣庫(Uniqlo)等企業,也開始為年輕人規畫了跨越年資,只要有作為就能加官晉爵的藍圖。

不為公司,為己負責新成功模式:上班後創業

「只有身上帶著種種裝備,加強自己的工作經驗、特長、語言能力,與其說是上班族,不如說是以自營業者、當自己老闆的心態來工作,」弘兼說。也因為如此,從名校畢業,經過大企業洗禮後獨立創業,已成為日本另一種新興的「成功」模式。

「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這是我認為任何年輕人都必備的條件,」弘兼認為,年輕一輩比他們的父母更強調追求夢想、重視夥伴關係,跟年紀尚輕不無關係。一旦進入社會工作,唯有自己主動,才能了解夥伴以外的對象。就算是討厭的上司,也有值得學習之處,打破舒適圈、多方面嘗試,更是必要的訓練。

問到弘兼,現在的他是否還有夢想?他仍舊不改舉重若輕的島耕作精神,「如果能像《哆啦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一樣,一邊畫著原稿,手中還拿著畫筆,就這樣倒臥在辦公桌前……,說不定就是我離世最理想的方式吧。」

【延伸閱讀】搶先書摘》弘兼憲史給上班族的建言:丟掉好惡成見,勇敢向惹人厭上司搭訕

弘兼憲史右手畫漫畫,左手寫散文,為了創作,對職場生態觀察入微,有獨到的見解。以下是他對上班族處理人際關係的建言。

我在上班族生活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學到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

長期活躍在漫畫第一線的人,多半也是和編輯相處融洽的常識人。自詡為藝術家而言行傲慢,或是個性乖僻的人,就我所知,很難成功,即使一時成功也難以長久。

我問過編輯,如果有兩個能力相同的新人漫畫家,一個性格陰暗、拙於應對,另一個陽光開朗,會找哪一個合作?答案是後者。

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幸運,運氣會避開孤立的人而過,這些事並不罕見。

組織裡面必定會有怎麼也無法喜歡、就是看不順眼的人。在惹人厭的上司底下受苦,或許算是現代的悲劇之一。

這時,該放棄成見,乖乖遵從?還是保持不即不離的態度?甚至和他對著幹?事實上還有別的選項,不妨大膽投入他的懷抱。我在上班族時代,會積極向大家畏懼或敬而遠之的上司搭訕。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討厭這個人?」

我喜歡觀察別人,好奇心比別人多一倍,所以能超越「個人的好惡」,帶著「越是可怕的東西越想看」的心理接近他們。有人對我說,「你畫的惹人厭上司很傳神」,那也是根據我的人物觀察和分析體驗,再以漫畫重現。

透過這種經驗,明白人際關係的要點之一,是「越是大家討厭的人越有能力、有幫助」的概率很高。如果你身邊有討厭的人,你可以不必勉強自己去喜歡他,最好也不要只以「討厭」的理由遠離他。不如帶著興趣,把他當作觀察、研究、分析的對象,更有意義。

因為討厭的人比好人更容易顯現人的本質。這是我認為觀察他人也是工作做法之一的原因。

(本文摘自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82

創業為追夢好玩分子甜品噴煙搶客

2017-06-29  NM

為追夢去創業,被人覺得瘋狂,或不切實際。「現在唔試吓創業,咁可能就真係買樓、結婚、生仔嫁啦喎。咁我揀咗係想試創業囉。」八十後陳嬿婷(Karen)與三個朋友合資開設甜品店ZUC.CCH.ERO,主打新興的分子料理,講求創意。「zucchero」是意大利文「糖」的意思,在中間多加一個「C」字,代表他們所製的甜品加入創意(Creativity)。

店內最富創意的料理,應該是每枱必點的招牌水滴甜品Break the Tear,手掌般大的水滴形狀吹糖,吃前要先敲碎,再根據自己的嗜甜程度,配上其他食材一起吃。裡面的食材非常大膽,有藍紋芝士(Blue cheese)配西芹沙冰,兩種都是口味獨特的食材。「靚呀,外形好特別,同埋有得玩嘛!」專程由澳門前來的周小姐,用數碼相機不斷為甜品拍照,更拍下製造過程。「好有心思,好少可以睇住整,跟住完成就可以食!」

分子打破原有思想

Karen解畫:「其實有時係一個好主觀嘅角度,若你唔鍾意食,無論點整,你都唔會去嘗試。但其實唔同製法,整出嚟可以有唔同嘅口味。」這裡的甜品給人既有熟悉的味道,又有新穎的口感。分子煮法可以將食材原有的味道和香味,提升至最高。「我哋大部分甜品都係一個組合嘅形式去食,咁先會得到一個最得意嘅味道,化學作用先最大。」Karen之外,還有三位幕後老闆,分別是米芝蓮甜品餐廳的甜品師傅和西式餐廳的廚師,而三人對甜品和西式餐飲已有十多年經驗。四人相識十多年,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一年半前,合資一百四十九萬元開設甜品店。「我哋嘅諗法係,儲咗一啲錢,不如用來投資,投資之餘,又可做想做同鍾意做嘅嘢。」

開店鎖定旺區

資金齊集後,就開始搵鋪。四位老闆相信,沒有人會長途跋涉去吃甜品,所以地點要近市區,人流要集中;此外,他們主打分子煮法,意念新奇,香港未算普及,開店在外國人聚居的港島區會較適合,最後選址銅鑼灣。甜品店設計簡約,店面面積約八百平方呎,經過玻璃大門,就會看到一張長吧枱和開放式廚房。店內為求美觀,前門用玻璃物料,「原來大門嘅規格要達到兩小時防煙防火,而且要有證書去證明,先叫做符合規格,我哋都係裝修時先知。」其間又先後發現洗手盆的深度與闊度,不符合食肆牌照準則,要重做兩次。最終另外聘請裝修公司「執手尾」,原本預算花六十萬元裝修,結果用了八十萬元。

廚具硬件多且貴

三位幕後老闆認為廚具和器材相當重要,不會買二手貨,而分子甜品須預先準備材料,存放的空間需求大,所以店內有七台 雪櫃、工業用途微波爐、多個貨架及爐具等。每台器材售價平均過萬元。分子料理通常都有冒煙效果,液態氮是店內必備。為了給客人新鮮感,能在同一款食材嘗出兩種質感,他們以三至四千元租一樽一百八十公升液態氮,約足夠用兩星期。為求方便,又另購三十公升小樽液態氮,價錢要四萬元。

創業適應期轉變

最想追求大廚與客人互動和溝通,因此店內主要是吧枱設計,方便客人與大廚交流。開業初期,推出恍如高級西餐的分子甜品體驗套餐Adventure set,由大廚即場揮筆的甜品藝術畫做頭盤,後以番茄、紫薯等蔬菜製成六款甜品,大廚用分子烹調,改變食材形態、質感和顏色,進食時燈光調暗,邀請客人猜猜所用食材;最後客人同時享受三個時空的甜品製法。甜品體驗套餐設有四個時段,客人必須預訂。甜品體驗套餐持續一年,Karen發現每日四節的用餐時間,給予客人限制多,「佢哋會話:『吓,一個鐘,食三道甜品,好多!』又或者會覺得唔係好肚餓,想食少啲。」普遍客人都不習慣,而且局限生意額的增長。遇上這小挫敗後,他們決定更改餐牌,把體驗套餐刪去,增加單點甜品的款式,把好玩和體驗的元素融入每個甜品中。現時餐牌上已有十多個甜品,當中更有數個王牌是客人必點。客人流量也增加,營業額亦增加一倍。

發現固步自封放眼市場

Karen和大廚二人開業初期,用一年留在店內專心打理,後來店內的運作穩定,大廚重回外面工作。「我會比較常喺鋪頭睇住,咁所以會好容易局限眼界,成日都望住自己做緊嘅嘢。咁但係我覺得做生意好緊要嘅係,你要好知道出面個market要啲乜嘢,出面世界發生緊啲咩事,咁你先keep住進步。」店內大小事務都交由Karen打理,甜品就由學徒製作,員工訓練也十分嚴謹。全店間中會休息一天,作為隊員受訓日,三位幕後軍師下班亦來監督。

培訓新人由白紙開始

以大廚經驗之談,從不考慮高薪聘請富經驗的甜品師傅,「從來都無呢個諗法,若果要搵好有經驗嘅師傅,我啲partners返嚟做就夠啦!」她又指新人入行,教導方式會容易掌握。由白紙開始,培訓要投入大量時間,雖然費時,但他們希望員工有獨立能力。

年紀小小剛DSE畢業的阿超,曾於多間餐廳兼職,「喺度至少唔會有階級觀念,有屋企人嘅感覺。」他喜歡現在的工作模式,全部都要落手去做,不怕悶。「我好少用員工去稱呼佢哋,我哋係一team人。我哋係合作,大家都係一分子。」跟廚房傳統的師徒制比較,這店不太重視階級觀念。不過,想成為他們的一員也不容易。「我哋係唔會interview完就請人。」廚房這行業,未落手落腳做是不會露出真性情,面試後,求職者都須兼職試工數天。所謂人多好辦事,Karen認為多人做老闆好處是取長補短。一個人能力有限,眼界好狹窄單一。「大廚諗menu,我就負責文書,我另外一位partner就負責training,有時大廚諗咗啲天馬行空嘅嘢,佢會嚟教同事做。而當我哋接到event,需要整鹹點,或者做private dinner,就需要另一位做西廚的partner幫手。」各人分工分明,各使出專長,最重要的都是互相尊重和信任。

營造品牌不單只甜品店

不只經營甜品店,他們更有活動策劃服務,例如新產品發布會、展覽宴會等等。Karen表示,美容化妝客戶是常客,「佢哋啲客都係女仔比較多,會覺得我哋風格好接近。因為女仔都係鍾意靚、甜品同影相。」

撰文:曾蔚婷攝影: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561

陳豪賺錢畀茵媺追夢

1 : GS(14)@2015-11-06 15:02:20

陳豪有心有力,3年抱3,但為多賺奶粉錢要頻頻接工作,他昨日在尖沙嘴出席歐陸嘉年華記者會,一副慈父樣手持公仔亮相,他笑說:「以前攞2個,而家要攞3個。我已經夢想成真,有3名成員,遲啲到太太(陳茵媺)追求夢想,我會努力搵錢,小朋友係我哋嘅指標。」被公認為好男人好老公的陳豪揚言工作重要,但家庭亦不可忽略,要見證小孩成長時刻。他表示太太身體狀況良好,主力照顧兩子。雖然夫婦二人忙於照顧兩小孩,但陳豪亦不會錯過和太太過二人世界的機會,他大賣關子說:「去二人世界嘅地方,做二人世界嘅事,我並唔係一個浪漫嘅人,但會學習。」採訪、攝影:卓寶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05/19359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52

主持ViuTV《歐遊全細界》蔡雪瑩跳脫追夢

1 : GS(14)@2016-05-21 13:13:37

■蔡雪瑩離開主播崗位,化身準媽媽及ViuTV節目《歐遊全細界》主持,在鏡頭前回復活潑個性實現夢想。攝影:陳慧安


【ViuTV專訪】繼《跟住矛盾去旅行》後,ViuTV全新旅遊節目《歐遊全細界》找來前年除下新聞主播光環的蔡雪瑩,與陳子豐到訪7個歐洲小國。蔡雪瑩實現了在鏡頭前跳脫表現的夢想,不過她卻大呻後悔,忍不住說:「點解露出真我!」陳子豐大讚拍檔說:「我哋公司都係實況娛樂,其實除咗去廁所之外,所有嘢都畀你睇晒!」撰文:何慧斯蔡雪瑩現懷有5個半月身孕,她和陳子豐主持的ViuTV節目《歐遊全細界》今晚10時半首播,兩人日前在柴灣接受本報訪問,重提拍攝時的旅遊點滴,仍然密密傾密密笑:「我哋今次係20日去7個國家拍攝,但係其實如果計埋我哋留咗腳毛嘅地方,直頭有十幾個,淨係內陸機都坐咗5次,就算坐車都要喺凌晨出發。」今趟過程趕急,不過提到旅遊模式,蔡雪瑩笑說:「我哋去咗7個地方,我就做咗6次有錢人,試過連啲工作人員未玩都認定子豐係輸家,搞到子豐都忍唔住投訴!」子豐續說:「10蚊歐元(約88港元)真係好難用,只係夠用嚟坐晒車,變咗我食飯嗰陣都會黐住佢哋,食佢哋跟餐啲麵包充飢。」接着蔡雪瑩又說:「佢仲試過喺盧森堡一間中國餐廳幫手洗碗先可以有飯食,搞到啲老闆以為啲亞洲女仔成日都糟質啲男人。」可惜他們很少會去到旅遊區,商舖早早關門,大部份金錢都花在食物上。



■陳子豐跟蔡雪瑩合拍,回憶一年前旅遊趣事相當開心。

今晚10時半首播【盧森堡】■蔡雪瑩與陳子豐暢遊歐洲7小國,體驗當地生活。

■蔡雪瑩展露真我,身旁的陳子豐亦受感染。



同住青年旅社

提到行程難忘經歷,原來三男三女拍攝隊曾入住青年旅社睡上下格床,蔡雪瑩笑說:「有朝早起身化妝見到洗手盆全部都係鬚,跟住咪叫佢哋要檢點啲,點知有個攝影師好快自首,不過佢又話試過喺洗手盆見到一條完整嘅假眼睫毛。子豐知道自己鼻鼾聲好大,佢通常會等我哋瞓晒先再上床,真係好有公德心!」子豐搞笑地說:「其實除咗去廁所之外,所有嘢都畀你睇晒!」曾經是新聞主播的蔡雪瑩,參與過不少主持工作,今次是首次主持旅遊節目,她笑說:「嗰陣做啲節目好資料性,好正經又斯文,但係今次唔係,有好多地方都係未開發,唔單止令我體驗自然環境,仲實現咗我喺鏡頭前好跳脫嘅夢想,但係我而家好後悔,點解露出真我!」子豐亦說:「出發前只係見過一次,點知佢一落機就咁樣,佢仲係一個好捱得嘅女仔,搞到我上咗癮同其他主播做節目。」至於會否希望繼續合作?蔡雪瑩笑說:「本來同監製講咗,下次再做記得預埋我,但係我而家又有個囝囝,未必可以行到咁耐。」服裝: Weekend Max Mara(蔡雪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8/196159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51

「OH!運會」主題曲MV港人追夢心不死

1 : GS(14)@2016-07-13 05:15:49

堅定的眼神,目標就在前方


每個人的心底裏,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它可以是宏大崇高、遙不可及,也可以是卑微渺小、觸手可得。但無論如何,若你不踏出第一步,夢想永遠也只是空談。只是我們都市人,總會找來一百萬個藉口,去阻止自己踏出這一步,間接令夢想幻滅。攝影:馮峰、Neo



練跑先嚟落雨……

生命就像是踩狗屎的旅程

CK入水能游



我們又不是達官貴人,只能過着營役生活,被無情社會壓榨得粉碎,試問問自己,你甘心就這樣過着充滿挫敗的生活?不會的。你會嘗試掙扎,你會發奮圖強,你會燃起鬥志,為這不公義的年代,幹一番愚蠢、但你自以為有意義的事。



但原來要水泡

跨過每個「難」,終點就在眼前

挫折是難免



於是,他換上運動裝束,再一次來到熟悉的田徑場,他要讓汗水和淚水,灑遍在運動場的每一角落……



怯你就輸一世

玩下絲帶舞先

天黑都跑上街



這首《I believe I can派》MV,記載着CK的奮鬥經歷,面對挫折和失敗,也堅守下去,向着夢想邁進。CK從未放棄過當派水員的夢想,那你又如何?



要為香港爭光

原來負責派水

男神出沒注意



為迎接四年一度的運動盛事,《蘋果動新聞》將於八月四日在灣仔修頓室內場館舉行「OH!運會」,屆時有王宗堯、周家怡、何佩瑜、唐紫睿和張建聲五位星級嘉賓到場,跟大家一同做運動玩遊戲,預先體驗奧運的狂熱,而《I believe I can派》便是「OH!運會」大會主題曲。大家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立即動身報名,踏出第一步,實現跟明星做運動的夢想!



王宗堯都會參加OH!運會



場地提供:FFG武術健身中心《明星OH!運會》日期:2016年8月4日(星期四)時間:下午3時地點:香港灣仔修頓室內場館參加人數:上限100人參加資格:15歲或以上參加辦法:詳情留意大會廣告參加費用:全免嘉賓:王宗堯、周家怡、何佩瑜、唐紫睿、張建聲明星OH!運會 mini site:
http://campaign.appledaily.com/oh-lympics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13/19692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