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一代司機寧選call 台不要apps

昨日是長假期後第一天復市,恆指窄幅上落,市場交投不活躍,截至午市成交約350億。近日未見奪目或極具話題性的公司業績,既然長假嘆慢板,筆者姑且分享對共享經濟平台 AirBnB, Uber 和 GoGoVan 的觀察。上週初有事與家人到柏斯,順道旅遊。自從有 AirBnB,出遊都會租住apartment。除了空間較酒店寬倘,有露台廚房洗衣房,也因為選擇多、地點方便兼價格相宜。AirBnB 團隊的創業故事,在此不贅。單從巴郡開股東會,畢菲特都建議參與者透過AirBnB 訂房,可見其普及程度 - 不單止年輕一代選用,而是涵蓋老中青市場。


Uber 初出台時被形容為「房車界的AirBnB」口號,理念一聽就懂了。去年12月,紐約時報按集資額估算Uber 市值625億美元,確實是水漲船高,但Uber 至今未賺錢。本來初創企業為搶市場而燒錢是常見的事 - 新世代的科技業務大多有贏家通吃 (winner takes all) 的特質,但筆者至今看不清Uber 的優勢。它不同於AirBnB 能開拓新市場 - 土地是有限資源,物業無法移動。過往外遊時若指定某一區,酒店的選擇有限。現在多了人願意出租物業,供應和選擇都增加了。另外,本來只作長期租約的物業,多了一個渠道短期出租。例如這趟柏斯之旅,幾間心儀的apartment 都沒檔期,最後由物業經紀(這次的AirBnB 戶口管理人並非業主) 代為挑選建議。AirBnB 平台上,每間屋的佈置和賣點都各具特色,沒有統一標準。相較之下,Uber 的載客服務水平傾向統一。此外,AirBnB 平台的屋主或租客,比較在乎對方曾獲得的評價,例如租客是否手腳乾淨齊整不會半夜開派對,屋主會否放飛機待客有禮不冒犯等,社交平台為雙方提供了具價值的資訊。至於call 車服務,由於服務時間短,社交平台評價的作用相對小。此外,Uber 有很多競爭對手 - 除了的士和公共交通工具,還有其它類似的apps,入場門欖低。Uber 與替代品的差別(不論是價錢或服務水平) 確實有限,不見得越發成長能提升規模效益,筆者不明白Uber 如何擁有贏家通吃的特質。

提及Uber,今次出行的行李較多,所以選用「間接競爭對手」GoGoVan。筆者沿途向司機搭訕,了解最新市場狀況。司機很年輕,入行只4年。原以為對他而言,越多apps 等同越多order 越方便,怎知道他根本不用EasyVan (與GoGoVan 極其類似的app)。聽他娓娓道來,是EasyVan 搶單有時間限制 - 見到order 需要等幾秒至十秒,不能即時搶,屬極不方便的機制。而他又發現部份與EasyVan 相熟的司機不受限,隨時隨地都可以搶到單。無癮之極,也就不用了。

撇開不同品牌的call 車app,由於需要駕車時金睛火眼看著電話搶單,司機認為會危及交通安全。即便車停下來或休息時才搶單,也因為要眼明手快按鍵,致精神緊張卻零娛樂性,等同無法放鬆,套用司機的說法:慘過打遊戲機。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認為傳統call 台有其優勝之處。因為按地區分配order,不需要搶單,感覺較舒適公平。唯一的考慮是入會要先付$3,000 (已包括一個月會費),其後每個月又要付$1,400,相對零會費的call 車 apps,選用 call 台的成本較高,而農曆新年後一般較少order,所以司機待4月才會考慮付費上call 台。

之後聊到整個行業生態。司機認為app 只是方便用戶(需求面),對他們(供應面)的幫助不大,不覺得收入因此多了,反而認為整個餅給分薄了。因為入行門欖低,多了新手司機,包括家庭主婦都參與其中。而新手由於經驗少又沒有熟客,會降價「頂爛市」。此外,過去幾個月生意差亦與整體經濟有關 -少了內地旅客和水貨客,等同購物的需求低了,於是少了店主call 貨車運貨。由於短期看不到經濟會明顯改善,他思考轉型或開拓新客源 - 例如包車拍婚紗照。

貨車司機的一席話,側面反映了call 車行業的生態和挑戰。筆者認為call 車app 如Uber,較適合人口密集的地區,而城市一般已有頗為完善的交通網絡,相較AirBnB,Uber 和GoGoVan 等call 車業務的競爭激烈很多,不容易顯出獨特性和優勢,加上入行門欖低,同樣是共享經濟,兩種業務的潛力不能同日而語吧。

《網上加料版》

另一個有趣的市場觀察,是連鎖快餐店開設在同一個商場,自然會有策略地營運。美心店舖在地面,兼且對準地鐵站出口,佔盡地利。大快活的店舖位處3樓,略嫌不方便。為了吸引人上樓,餐牌之外的賣點是甚麼? 一般零售最常見的促銷策略是減價,但連鎖快餐店的產品和價格一致,難以直接打折促銷。其「變種」的促銷法,是早餐時段至早上11:30,而下午茶則是14:00 開始。憑肉眼觀察,提早下午茶時段的效果顯著。筆者於週末14:15 到達買午餐飯盒,但店舖只供應茶餐。當時店舖滿座兼排長龍。無奈下樓到美心,眼看多人在收銀機旁,卻不是排隊買午餐,反而是排隊等待茶餐,由此可見茶餐之受歡迎程度。筆者不是想買茶餐,最喜歡的午市供應芝士焗飯已售完... 

生意人的管理和營運智慧,在生活上的處處可見,值得觀察和學習。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927

英法動盪 德樓市成避險天堂 投資者寧選低回報 交投量超前

1 : GS(14)@2017-02-11 18:29:51

【明報專訊】今年歐洲的地緣政治風險絲毫不亞於經歷英國脫歐公投的2015年,法國極右翼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宣布一旦當選則發起脫歐公投,若法國步英國後塵,歐洲將面臨「Brexit」和「Frexit」雙倍的動盪局面。萊坊報告稱,德國成為地緣政治風險下的「避險天堂」,去年公投後,地產總成交量超過英國。2016年歐洲地產投資較2015年低20%,萊坊預期2017年投資將維持2016年水平,更差的機會不大。

明報記者 姚丁鈺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上月宣布將維持低利率和買債計劃,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於「0」不變。這令歐洲金融資產回報增長乏力,繼而令投資者維持繼續投資歐洲房地產的意欲。

地緣政治風險下,並不缺乏投資機遇。萊坊總結了歐洲地產三大機遇:投資者對政治風險的恐懼或令價格調整過於誇大,產生估值吸引的投資機會;退歐後英鎊貶值反被海外投資者視為進入市場的良機,當然亦有投資者仍持觀望態度;人口結構和功能的改變,令現時養老型住宅和學生型住宅受到歡迎。市場廣泛將德國地產視為「避險天堂」,為降低風險暴露寧願犧牲少許回報,因此英國脫歐公投後,德國房產成交已力壓英國。

海外投資者比例顯著上升

根據仲量聯行2017年德國地產投資市場報告,投資德國住宅的海外投資者比例明顯上升,由去年15%升至25%。海外投資以中國資本為首,英國和以色列分列第二、第三位。去年中國資本在柏林的最大單筆成交金額高達近12億歐元,而英國和以色列總成交分別為4.3億歐元和4億歐元。由於德國城市人口繼續增長,移民增加,經濟增長,而主要城市的住宅供應仍然落後需求增長,仲量聯行料德國將繼續位於海外投資者目的地名單前列。

單從羅兵咸永道公布的2017年歐洲房地產趨勢看,投資者認為前景最好的城市首三位均為德國城市,分別為柏林、漢堡和法蘭克福。

前景最看好城市 首三位均在德國

因為很多大都市樓價已經較貴,現時較小城市和「二線城市」進入國際投資者視野。萊坊認為,現時投資競爭激烈,而主要城市樓價卻已基本充分反映。這就為現時柏林蟬聯德國地產投資最熱門城市提供了有力註解。仲量聯行報告指,五分之一的德國住宅成交發生於柏林,成交額達29億歐元,其中,四成資本來自海外。相比之下,同為熱門投資城市的法蘭克福成交額僅為7.9億歐元,並且國際資本相對較少。

雖然柏林去年住宅成交量較2015年錄得六成跌幅,但仍然穩居德國首位,樓價亦錄得良好增長。德銀看好柏林的租金和住宅價格前景,其報告稱,2016年,柏林聯排住宅價格上升4%,獨棟住宅價格升5.75%,雖然價格基數仍對比慕尼黑低,在柏林買3個住宅的價格在慕尼黑只能買1個,不過,自2005年來價格增速始終維持較快水平。因為柏林住宅完工量與住宅許可量有較大差距,供應一直短缺,尤其是平價住宅市場。低供應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住宅需求:2016年,柏林的新工作崗位增長4%,自2009年已增長20%,經濟增長仍然強勁,而擁有物業比例,根據2011年數據,僅為15.6%,遠低於德國總體水平46%,甚至低於德國其他大城市的20%。租金方面,柏林去年同比錄得7%增長,顯著高於主要城市平均租金4%至5%增長。

德銀:柏林住宅供不應求

至於排第三位的法蘭克福,根據德銀報告,雖然還未見到倫敦金融機構遷離倫敦的明顯迹象,但市場對Brexit之後的猜想已經悄然左右了法蘭克福樓市。人們料倫敦富裕的銀行家們可能因為Brexit由倫敦遷往法蘭克福。這個市場猜想令法蘭克福公寓住宅同比上漲10%,家庭住宅價格去年同比上漲高達11.75%,對比其他主要城市僅有6%。德銀料未來幾年,法蘭克福的樓價和租金將繼續錄得快速增長。

美元重拾升勢 料歐元有下行壓力

瑞信、德銀料歐羅12個月後兌美元貶值至1。瑞信報告稱,美元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和宏觀經濟動態好轉之間展開拉鋸戰,日圓和英鎊趁此憂慮之際上漲,歐元估值不如日圓、英鎊吸引,因此當美國政府開始實施財政擴張和稅制改革後,美元或重拾升勢,屆時歐元兌美元將下跌。4月和5月即將進行的兩輪法國總統選舉對歐元亦有向下壓力。

[姚丁鈺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30&issue=20170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97

貝萊德:股市藏危機 增持債券 美股偏貴 寧選日本歐洲市場

1 : GS(14)@2017-09-25 04:12:26

【明報專訊】今年全球股市做好,由新興市場以至歐洲股市都累積一定升幅,不少分析都看好股票前景;但部分股市估值偏高,加上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分散投資於不同市場更為重要。貝萊德環球配置團隊基金經理孔睿思(Russ Koesterich)認為全球市場潛藏危機,近期增持了現金和債券比例,並相對看好歐洲和日本市場,指後者估值在成熟市場中偏低。

孔睿思透露旗下基金近期稍為增持了現金,因為目前市場存在隱藏危機,市場估值偏高特別是美股,而目前增持最多的資產是債券,包括美國和新興市場債券。美國債息或因聯儲局縮表向上,他亦增持了國債,認為價值良好且能有效對冲風險,特別面對股市波動和回調時。他指目前環球市場最大風險不是來自經濟方面,因經濟表現理想,特別歐洲經濟改善;反而最大風險集中在美國政治問題,而且市場較擠擁,很多人都在尋求獲利機會。

環球經濟理想 風險集中政治

在基金十大持股中,蘋果等重磅科技股佔了5席,而這類股份在今年亦累升不少;孔睿思認為科技股估值偏高,但不存在泡沫問題,指估值相對千禧年科網股泡沫爆破時,仍較合理。他亦看好美國能源股,指油價仍處於介乎每桶45至50美元水平,而且大部分股息吸引和估值便宜,部分公司更被低估;並指歐洲必需消費品和日本工業股都具有投資潛力。他相對低配金融股,指這類公司已大幅獲利、未見加息有助銀行盈利的情况、而且料低息環境或會持續一段時間。

科技股估值雖高 非泡沫

放眼全球股市,美國標普500指數市盈率高達24倍,孔睿思認為高於平均水平,且企業難以擴大利潤和回購股份,再升空間或有限;不過,他預期美股不會步入熊市,而且料市盈率不會再進一步提升,相信資金將會在未來3至5年回歸 。他指歐洲股市只是處於復蘇的第一階段,而且估值較美股合理,因此高配這個市場。他又相信今年新興市場將會跑贏其他市場,主要受惠於美元弱勢、估值較合理、全球經濟增長等。

日本經濟自1990年泡沫爆破後一蹶不振,經濟增長疲弱,通脹低迷,市場對日本缺乏憧憬,但他仍看好日股前景,指其估值在發達市場中最低,而且料量化寬鬆(QE)將會較其他3個成熟市場持續一段長時間,加上企業管理改善、企業回購股份持續等。

趁復蘇起步 高配歐股

聯儲局將於今晚議息,預計會公布縮表時間及細節;但在通脹緩和下,全球央行的收水步伐存在疑問。天利投資全球股票收入基金經理Jonathan Crown指隨全球人口增長放緩、 人口老化、預期壽命延長 ,不利經濟增長,料通脹在一段時間都不會達到2%,踏入低息和低經濟增長的環境;即使加息周期將會開始,但速度會較緩慢。

此外,使用高息主導策略的Jonathan Crown指,所選擇的公司需有良好資產負債表和股息增長持續等 ,故較低配科技股,因為增長快但未有派息。他指今年科技股表現強勁,但估值開始昂貴,而且利好消息已反映在股價上。他採取由下而上選股策略,留意板塊多於地區;較看好必須性消費品、醫療和金融板塊,認為估值相對吸引,但低配工業股因估值較高。他指基金傳統會避免內銀股,質疑其資產負債表問題,並避開周期下跌的板塊。

王俊騏 明報記者

[王俊騏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59&issue=20170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