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股票嫌貴不嫌曳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40


(原載於東周刋6/7)

近來眾同事們,日見一間公司。正事完結,多會閒話幾句,眾CFOsIR Managers,多抱怨日飛夜飛,越洋出擊做roadshows,向海外投資者自我推介。問及海外行家對中國股票的戰意,多答曰:「戰意如虹,磨拳擦掌!」,與本地財經版「嘩嘩嘩!隊爆牛熊分界線啦,又死亡交叉,斬!」的船尾驚賊心態,委實南轅北轍。

典型港人思維,必定大惑不解:「唓!D鬼佬基金經理正老襯,係人都知中央要避免資產泡沫,內銀唔俾放新錢,又要 打擊炒樓,D炒家中晒棍,完氣大傷,邊有力炒高D股 先?」。港人思考股市,多以陰謀論出發,一切升跌,不是中央決定,便是大戶操 控。但歐美同行,考慮角度不同,行動自當迴異: 留守歐美,緣木求魚,要求回報,唯有挺進金磚四國。

借用債神拍檔Mohamed El-Erian的說法,歐美國家,要重新起動,只有長而痛的結構改革。過去廿年,靠先駛未來錢,combo泡沫的風流榮境,早已大江東去。泡沫淘盡,一途就是希臘末路,經濟free-fall,也只得勒緊褲頭,慢清如山舊債,沒完沒了等運到。西歐、美國稍好,老本較厚,死罪(破產)可免,活罪難逃,減福利,濫徵稅,不在話下。全球經濟動力火車,已由發達 國家,轉到發展中國家。大勢流年暗轉,歐美資金,懷抱中國,其實不難理解。

更重要的是,海嘯過去,中國經濟身受重棍,在啟動內需 後,竟能快速復原。經濟發展保持,中產階級興起,帶動內需發展,絕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主題。上個十年,中移動(941)、中人壽(2688)、眾內銀及資源股,已向大家展示過hit中一個大勢, 是何等和味。坐失戎機,按律當斬,環球熱錢橫流,苦無投資機會。一面倒看淡中國市場,萬九點又做淡,挾到二萬一又做淡,好易給海外同行,越洋空降防線後方 直搗黃龍,插到流血不止。

最近看過一本書叫<<盲點>>(Blind spots: Why Smart People Do Dump Things, 作者: 瑪德蓮.范赫克) 書中有個故事頗堪玩味。作者跟丈夫同床,前者怕冷,丈夫怕熱,所以買了一張有兩個控制器的電毯,一床兩溫度。睡到半 夜,作者熱醒,便將溫度調低,誰知電毯益熱,只好關掉電毯,但竟毫無幫助。翌日醒來,丈夫抱怨差點凍僵,不管溫度調到多高,也只是變得更冷。撞邪? 非也。只是兩人的控制器掉轉咗,老婆覺得熱,調低了老公果邊的溫度; 老公覺得冷,便調高了老婆果邊的溫度最終熱者越熱,冷者越冷。

本地薑跟鬼佬基金,也許就像上述的兩公婆。本地薑見到死 亡交叉,做淡沽空,股價倒下,鬼佬見狀,「等到啦,執筍嘢」飛身入場,挾番上去。你越質低,「價值顯現」,我越要買。

中國股票,頂多是估值問題,嫌貴不嫌曳,因有盈利增長打 底。「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大勢所在,別見樹不見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83

打对折Uber还嫌贵 不逊于谷歌地图的Here还能卖给谁?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295.html


诺基亚正在为旗下的Here地图服务寻求新的买家。今年4月份,消息称,诺基亚Here地图报价为32亿美元。这一价格较2008年首次尝试出售的 价格便宜将近50亿美元。据称,诺基亚有意出售Here地图服务的消息公布之后,多家科技巨头与诺基亚进行接触洽谈,苹果、FaceBook、 Sirius XM、百度、亚马逊以及汽车厂商都有意收购这一服务。

太贵,Uber不玩了 德系三强还在讨价还价

据悉,Uber已经退出针对诺基亚地图服务业务Here的收购活动。此前,Uber曾向Here提出收购意向,报价达到了30亿美元。其实,对于 Here地图,包括中国科技巨头百度、腾讯在内的多家企业都表现出极大的收购兴趣。但随着德国汽车制造商联盟的加入,他们的兴趣便逐渐消褪,四维图新与腾 讯、EQT组成的财团此前已经宣布了不直接参与竞购的决定。

目前,Here的主要谈判对象变成由宝马、奥迪和奔驰等多家德国汽车厂商组成的联盟。不过,Here和这些汽车厂商因为收购价等问题还没有谈拢。诺 基亚方面对于Here的开价为40亿美元,但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应该低于这个价格。分析师估计,Here 地图业务的价值约为20亿至40亿欧元(约合22亿至44亿美元)。

相比其他科技厂商,汽车厂商似乎更加需要优秀的地图服务,因为地图服务可以帮助它们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更何况,诺基亚 Here Maps 是一款不逊于谷歌地图的产品。再加上,互联网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一款优秀的地图服务就更加有必要。

暂且不提亚马逊、联邦快递和微软多年以来对诺基亚HERE地图服务的依赖,仅仅就Uber这样的公司而言,如果拥有或掌握了地图技术这项资产,将非常有利于它们持续发展的战略利益。它们的服务将不必再依赖那些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合作伙伴巨头。

尽管Uber退出了HERE地图的竞购,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停止了对地图技术的渴求。今年三月,Uber宣布收购了一家有近十年历史的地图软件公司 deCarta,以此增强自身的地图技术。而在上个月,Uber又宣布完成对微软旗下必应地图影像数据采集部门资产的收购,其中包括约100名地图工程 师。

对诺基亚来说,地图业务似乎不是个好生意

生活中,地图导航变得不可或缺,但它本身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因为它卖不出好价钱。今年早些时候,Uber 给出的竞价是30亿美元。30亿美元看着不少。但2007年诺基亚买下Here地图的前身Navteq时,这家汽车自动导航地图公司花了77美元,这还没 算后续投入。

作为全球第一家提供六大洲数字地图的公司,Here号称收录了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地图数据,在97个国家提供语音导航、在41个国家提供实时交 通信息,并且每天还可以利用8万多个数据源对地图进行270万次更新。尤其在汽车导航市场,Here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在全球车载地图市场,它已经占据了 超过80%的市场份额,服务于大量的汽车导航设备厂商。Here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最优质的地图资产。

那么诺基亚为什么还要卖掉Here?其实原因倒也简单。当初,诺基亚还是手机硬件巨头时,每季度卖出上千万部搭载地图功能的手机。地图是吸引用户购 买手机的工具。到了2013年,手机业务卖给微软,诺基亚不再生产手机。而维持一个全球性的地图,需要每年10到20亿美元的开支。

另外,两个全球性巨头Google和苹果分别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补贴地图。2014年Google官方数据显示,Google Maps下载超过10亿,去年一年广告收入超过590亿美元。而苹果凭借着iPhone的热卖,今年头三个月里收入580亿美元,盈利到达136亿美元。 而诺基亚地图现在只有3000万用户,每位用户的成本高达每年66美元。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时间里,诺基亚地图赔了超过28亿美元,加上今年4 月160多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花掉的现金储备,诺基亚已经没钱可以烧在地图上了。

而Uber退出诺基亚地图Here竞购战后,抢着买Here的就剩下3家汽车公司了,当买家越来越少时,Here还能卖出好价钱么?

(综cnbeta网站、好奇心日报、3sNews、雷锋网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3

中報眼|華大基因中期凈利增速下滑,腰斬後的股價為何仍被嫌貴?

曾一度被認為是高成長公司代表的華大基因(300676.SZ),今年的中報成績單卻有些不盡人意。

8月27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中報,今年上半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11.41億元,同比增長28.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僅增長1668.52萬元,同比增長8.73%;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

這是華大基因近幾年中期凈利潤增速最低的一次,公司正處於凈利潤增速逐年下滑的窘境。根據以往公開數據測算,2016年中期和2017年中期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為97%、28%。

對於凈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華大基因一位相關負責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主要是因為研發投入增加,“研發投入主要還是集中在‘生死染’三大方向上”。

不過,從二級市場來看,即便今年以來華大基因的股價也已跌逾60%,但面對當前的業績情況,投資人士依然給出“業績與估值不匹配”、“估值偏貴”的評價。展望下半年,曾被稱為“生物界騰訊”的華大基因,還能繼續騰飛嗎?

業績增速下滑

根據華大基因此前公開披露的數據,該公司201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65.63萬元,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49億元、1.91億元,這說明2016年中期和2017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97%、28%。

而2018年上半年,華大基因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僅為8.73%。這意味著華大基因近幾年來凈利潤同比增幅從97%降至8.73%,凈利潤增速嚴重下滑。

在華大基因上半年2.08億元的凈利潤中,還有4020.25萬元為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於理財收益和政府補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1.68億元,僅比去年同期多400萬左右,同比微增2.62%。而2017年上半年的這一同比增幅為50.07%。

中報顯示,華大基因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約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7095.09萬元,同比增長41.40%。不過,今年同期的銷售費用為2.01億元,仍為研發投入的2倍左右。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8.79%和17.64%。

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看,今年上半年為-7904.38萬元,同比下滑逾3倍,這是華大基因近三年中期這一數據首度為負值。華大基因解釋稱,“主要系報告期因銷售收入規模擴大相應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及支付職工薪酬等費用增長所致。”

今年上半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成本為5.19億元,同比增長逾5成。華大基因稱,主要系銷售規模擴大導致成本相應增加。另外,今年上半年整體業務毛利潤為54.55%,同比減少6.99個百分點。

華大基因目前主營業務有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基礎科學研究服務、複雜疾病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藥物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四個業務板塊。其中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主的生育健康類服務為業績貢獻主力,2018年上半年營收占比為54.53%,上述其他三塊業務依次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5.44%、26.47%、3.44%。

這其中,備受市場關註的生育健康類服務業務營業收入為6.22億元,同比增21.69%;營業成本1.87億元,同比增52.27%;毛利率為69.89%,同比減少6.05%。對於這項業務營收成本增速大於營業收入的原因,上述負責人士稱,主要是因為開展了“民生項目惠民價格”,民生項目覆蓋地區增加,有深圳、長沙、阜陽等地。

估值仍偏貴?

看到華大基因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多位投資者表達出“不滿意”的情緒,這在他們看來,目前的業績與估值不匹配,即便是今年上半年股價已腰斬,但是估值仍偏貴。

去年7月14日登陸創業板的華大基因,曾被譽為“生物界騰訊”,以連拉19個漲停板的記錄驚艷市場,之後漲勢加碼,上市滿4個月時,股價攀至頂峰261.39元/股(前複權,下同),相較發行價上漲逾18倍,市值突破1000億元。

然而,纏繞在華大基因身上的質疑聲也從未斷過,並在今年年中愈演愈烈。攀頂之後的華大基因走向下坡路,今年以來跌幅為64.29%,由200元股跌至70元左右,市值已縮水不到300億元,縮水7成。

最近的這兩個月於華大基因而言,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6月中旬,華大基因被曾經的合作夥伴舉報“套騙土地資源”、“首席科學家為高中生”;一個月後,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引發公眾廣泛關註並討論,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導致出現多起產婦生出“無創低危”唐氏兒及其他基因缺陷兒;負面未消的同時,關於2億股解禁的消息又成為市場恐慌的一大因素。

如今負面風波暫時消停、股價又經過腰斬,看多者聲音又起。

8月上旬,中信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也發布“唱多”研報稱,華大基因股價自去年高點下調較多,投資者的主要困擾是公司的業績增長平緩、主營NIPT的市場空間有限,而公司腫瘤產品的報批慢於燃石、世和、艾德等競爭對手,“但我們認為,一、最近一年華大智造自產的測序儀已逐漸趨於成熟,這種完全的國產化意義重大、被美企卡脖子是過去多年新業務開拓較慢的關鍵原因;二、公司2018年研發投入增長預計接近翻倍,主要系公司加速了腫瘤類產品的報批;三、‘生’、‘死’、‘染’每個板塊的市場規模均在百億~千億規模,具有爆發式增長的可能,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

中信證券預測,公司2018年較可比公司可達估值100%的溢價、約92倍的PE,對應市值403億、目標價100.77元。

不過,這樣的目標最終能兌現嗎?面對華大基因當前的業績,有不少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華大基因的市盈率在70倍左右,估值依然偏高。

一位私募投資總監認為,如果估值跌到40倍~50倍左右相對合理。還有基金經理稱,華大基因合理的估值水平應該在30倍~40倍左右。

業內對華大基因的期待,主要在於華大集團是否有資產註入預期,比如將基因測序最核心資產測序儀註入到上市公司。華大控股於2013年完成並購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稱“CG公司”)。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獲悉,CG公司的測試儀的研發和生產不在上市公司體系,有關測序儀開發和生產的業務已經註入到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而就在今年7月份,有媒體報道稱,華大智造計劃於2019年赴港上市。

對此,上述負責人士8月27日晚間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華大智造屬於集團業務,不在上市公司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51

果迷期待革命性改變 業界嫌貴

1 : GS(14)@2015-03-10 08:54:22





【專家分析】
Apple Watch是蘋果五年來首次推出的嶄新產品,果迷都期待它能否像iPod、iPhone及iPad那樣,分別為音樂播放器、手機及平板電腦帶來革命性轉變,令銷情一般的智能手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死硬派的果迷自然寄望甚殷,但業界和很多消費者卻不甚樂觀,嫌價錢太貴。蘋果向以品質佳和帶領潮流見稱,果迷認為Apple Watch的功能比對手的智能手錶多,據說輕輕在錶面一點就能知道新訊息、閱覽電郵、回覆短訊、傾電話、測心跳,預設的App甚至可用作酒店房間門匙和車匙。



若年年換款難保值


不過,市場分析師高恩達(J.P. Gownder)認為智能手錶市場需求不大,它不能獨立使用,必須配合iPhone使用,消費者會覺得有手機或健身手帶就好,沒必要花錢額外買配件。三星、Sony及LG推出智能手錶多時,但銷情不佳,全球去年只賣了五百萬隻,而蘋果iPhone在三個月內就賣了七千四百六十萬部,兩種產品銷售有天壤之別。另一問題是價錢貴,同類智能手錶售價低於二百鎊(約二千三百港元),但Apple Watch料至少要三百鎊(逾三千五百港元)起。消費者願意花幾萬港元買隻名錶,用作保值或留給下一代,如果Apple Watch跟iPhone一樣要年年換新款,就未必可以吸引他們。英國《獨立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0/19069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337

強國客嫌貴唔畀$600遊泰大鬧餐廳

1 : GS(14)@2016-03-05 01:11:47

泰國網上近日流傳一段一班中國旅行團旅客遊泰國時出醜,到清邁一家中式餐館企圖吃霸王餐,一行18人拒付2570銖(約600港元)賬單,在店內搗亂又與店員爭執。新華社聲稱訪問店方,謂旅客不是拒絕付款,而是要求打折被拒。事發在周日,店員拉瓦指18名年約50歲左右的中國旅客,點了12道菜、40碗飯及幾瓶樽裝水,到結賬時見到金額要2570銖,便有人嫌費稱「不可能」,指摘餐館亂收費,又藉口稱菜式不美味,拒絕付錢。拉瓦請老闆出面解釋賬單,但旅客仍拒付錢並開始吵鬧,推翻餐館桌椅。據現場拍下的影片可見,當中數人與餐館老闆對罵,大聲喝斥對方亂收費,直至老闆表示要報警調解時,對方才結賬離開。但新華社事後稱,訪問過該名華人老闆,表示該批強國客只是嫌菜色份量太少、不夠吃,又稱身上只有600泰銖,希望獲得折扣。老闆拒絕後,旅客又稱想以人民幣付款,不過餐廳不接受人民幣,最終要致電警察到場,該批強國客則乖乖地,按5比1匯率,繳付514元人民幣。其實一早付款就沒有事了,何必讓別人看笑話。泰國《世界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3/195143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07

【動畫】疑肋骨折嫌貴唔肯照CT強國女鬧醫生兼拍片

1 : GS(14)@2016-12-07 08:00:53

近日有網民在微博上傳一段據悉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門診醫生,為病人診症的短片,片中見雙方爭執,女病人懷疑肋骨骨折,醫生建議去電腦掃描檢查,但女病人和陪診者不贊成,反要求醫生用手摸斷症,引起熱議。因為醫生拒絕,病人即當場發難,更用手機拍下當時情況,更指醫生服務差,質疑醫生不問病症。對於病人的投訴,涉事醫生王凱忠高呼冤枉。他指事發於上周五下午,該女病人稱右下側肋骨位置疼痛,懷疑是肋骨骨折。由於她指肋骨上有腫塊,醫生遂用手檢查對方疼痛位置,但未發現有明顯骨折,他提出病人拍超聲波或電腦掃描作進一步檢查,其中超聲波檢查140元(人民幣‧下同),電腦掃描及肋骨3D重建檢查共計700多元。女病人和陪診男子認為檢查費用太貴,建議醫生用手代替。醫生認為做法不科學,容易出現誤診。因為小骨骼或者一些輕度骨裂的骨折,隔着皮膚、脂肪、肌肉等組織,醫生很難通過摸骨判斷病情,必須通過醫療儀器檢查。醫生承認可能對病人解釋得不夠詳細,應向對方道歉。院方管理層認為,除了門診接待病人的服務態度存在問題,診斷過程中要求病人進一步檢查的做法沒有過錯,希望低調處理事件。而上傳影片的女病人昨日已刪除微博發帖,同時關閉微博評論功能。上海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7/198578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98

歐倩怡老公送遊艇嫌貴

1 : GS(14)@2017-01-07 00:29:07

歐倩怡和莊思明昨日到觀塘apm為「金雞報喜迎新春」活動擔任嘉賓,婚後相夫教子的歐倩怡,專心做全職家庭主婦,隨着子女長大,她表示之後會為電視台資訊節目擔任主持。早前有傳郭晉安想買遊艇送她,歐倩怡笑說:「我有船牌,屋企附近有位泊船,但養船貴,要努力賺錢。」跟楊明拍拖過首個農曆年的莊思明,表示男友於新年期間要開工,未知會否到未來奶奶家拜年,而楊明近日又弄傷腳,思明說:「佢成日話腳痛,要陪佢睇醫生,我都有上網睇吓煲乜湯水啱佢。」問到楊明能否自己沖涼,思明笑言:「沖唔到唔好沖,或者叫佢乾洗。」採訪:張俊銘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6/19887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657

荃中六屍盤流拍凶宅大王嫌貴

1 : GS(14)@2017-01-18 08:10:53

■伍冠流未有競投六屍凶宅,並稱「咁凶嘅凶宅唔係好值得」。 朱連峰攝



【本報訊】受政府加辣影響,超級凶宅流拍收場。被視為「凶宅之霸」的荃灣中心太原樓4樓G室六屍凶宅,面積375方呎,昨開價228萬元拍賣,呎價6,080元,比市價平約四成,惟反應冷淡,連到場的「凶宅大王」伍冠流也嫌貴不舉手競投,結果六屍盤在冇人出價下收回。


單位需付10% SSD


該超級凶宅自1996年發生六屍命案以來已八度轉手,由2009年最平35萬元,至2015年底炒貴三倍,由上手業主「鬼王」陳應佳以155萬元賣出。相隔一年多,六屍盤再加價近五成,昨天由環亞開價228萬元連租約及業主負責10% SSD拍賣,低市價約四成。單位月租約7,000元,據聞租客為消防員。惟拍賣官三催四請下仍沒有人出價,開拍不足3分鐘便收回。「凶宅大王」伍冠流昨有到場,但只是站在一旁觀戰。他指,「今天的六屍凶宅開價等於六折,看似好抵買,但是交了15%印花稅之後就等於七五折入貨!現今市况,不難找到七折的普通凶宅,而這個超級凶宅卻要七五折?你自己說抵不抵買!」又指,「咁凶嘅凶宅唔係好值得」。現今市道,普通凶宅介乎七折至七五折之間。這個六屍盤,他指平多5%都不諗。另外,同日拍賣的屯門兆康苑F座25樓某凶宅單位,曾發生跳樓命案,自由市場開價268萬元,僅一人承價,最後未達業主底價而收回。業界指,過往凶宅買家以投資者為主,但受到新印花稅影響,凶宅更難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8/199004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08

G.E.M.騷遭網民嫌貴

1 : GS(14)@2017-07-01 09:53:47

鄧紫棋(G.E.M.)將在9月假紅館舉行兩場演唱會,門票昨日開售,從大會公佈的三面台座位表可見,只預留約一成門票作公開發售,包括最貴的1,980元VIP門票,其餘九成被主辦留起,不少網民在fb上留言大呼不值:「賣到咁貴,佢真係以為自己係天王巨星級歌手」、「貴過歌神許冠傑和譚詠麟」。近日G.E.M.為其個人YouTube channel設計了棋盤遊戲,邀請歌手到K房邊唱歌邊捉棋,首集邀得林欣彤作嘉賓,遊戲中兩人被罰要戴上騎呢假髮,G.E.M.更即場生吞「蟬殼」。撰文:葉綠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9/200718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21

綠表客嫌貴 設計不實用

1 : GS(14)@2017-11-05 15:36:04

【本報訊】周先生一家四口居住於深水埗大坑東邨,之前曾經持綠表先後兩次申請居屋,但均未能成功。

「住屯門車費都蝕埋」


不過,周先生表示不會考慮今次房協推出、位於將軍澳翠嶺峰以及屯門翠鳴臺的資助房屋,認為樓價過高,「我住開深水埗,唔會考慮新界東同新界西,因為我兩個小朋友都係喺深水埗返學,搬去新界實在太遠,而且今次將軍澳單位價錢太貴」。周先生表示,一直都想購買實用面積大約400多呎的兩房單位,預算少於400萬元,「將軍澳兩房單位超出預算,而且單位設計唔實用,屯門係相對平啲,但係太遠喇,返工返學都唔方便,車費都蝕埋,屯門車費要廿幾蚊」。周先生續指,之前兩次申請的居屋單位皆比今次的價格低,他亦認為今次單位的設計並不實用,露台以及工作平台不適合4人以上的家庭。■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31/20199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