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標題巴克萊披露128億英鎊資本缺口 將發新股融資58億英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400

巴克萊週二披露了128億英鎊的資本缺口,為此,該銀行計劃增發58億英鎊新股,以滿足3%的最低槓桿比率要求;並發行20億英鎊的或有可轉債,以賠償不當銷售的指控

該銀行股價在週一下跌4%後,週二再度暴跌7%。

巴克萊的股東能夠以每股185便士價格購買增發的股票,每4股可購買1股新股。現有股東以較週一收盤價折扣40%的價格優先購買股票,可使其股票免遭稀釋。

巴克萊的這種措施能夠滿足巴塞爾協議III的要求的「銀行一級核心資本約9%」的要求。巴克萊的首席執行官Antony Jenkins稱:「我確信,我們這種果斷迅速的措施能夠讓巴克萊變得更加強大。」

上個月,英國審慎監管局(PRA)曾表示,巴克萊槓桿比率僅為2.5%,低於3%監管要求。

巴克萊週二稱,按照PRA的新規,該銀行的槓桿率僅為2.2%,巴克萊的資本缺口由此也上升至128億英鎊。

巴克萊還計劃出售20億英鎊債券,這些債券可轉換為股權。如果出現問題,該銀行將降低貸款。

巴克萊表示,它們將加快確認預期費用。該銀行面臨違規銷售支付保障保險(PPI)、利率掉期和身份欺詐保險等產品的指控。據FT的分析師預計,該銀行的賠償金額會高於之前的預測值。

Sanford Bernstein的分析師Chirantan Barua稱:「如果一次性的意外費用過高,它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增加配股。」

巴克萊上半年因違規銷售需要向客戶支付20億英鎊的賠償金,這一金額遠高於市場預期。

巴克萊需要因違規銷售PPI而向客戶賠償13.5億英鎊,按規定需賠償40億英鎊。現在,英國整個銀行業因違規銷售PPI而需賠償客戶150億英鎊。

因為違規銷售複雜的利率對沖產品,巴克萊也需要向小型企業6.5億英鎊的賠償金。

巴克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的稅前利潤為17億英鎊,幾乎是去年8.71億英鎊的兩倍;調整後的稅前利潤為36億美元,僅低於37億美元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52

七成企業主、人資主管重視員工的質問力 懂得關鍵12問 讓你成為老闆眼中的寶(124-128)

2014-03-08  TWM  
 

 

好問題不只可以求出好答案,更是讓雙方認同、彼此思考過內涵的完美結局。

根據《今週刊》調查,七成以上的企業主希望自己的幹部主管和基層員工都具備質問的習慣,這個從前被忽略的動作,漸漸成為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撰文‧李建興

美國投資鬼才伯納德.巴魯克曾說:「好幾百萬人看過蘋果掉落,牛頓卻是唯一問了為什麼的人。」可見得,牛頓在發現地心引力之前,就先發現了質問的威力,而這也是他得以出類拔萃的關鍵。

美國創新領導中心曾對一九一位成功企業家進行研究,發現這些聰明的領導者,都深諳提問的力量,善於「製造發問機會」並「懂得提問」,用問問題激勵員工、激發創意、解決問題,甚至形塑策略與推動改革。

讓領導者受惠 也讓難題迎刃而解「問」這個動作,不僅讓領導者受惠。就連向來是全球企業典範的豐田汽車,也教育員工每天要連續想五次「為什麼」。他們認為,員工問了第一個為什麼後,會開始找原因,進而會有更多的為什麼,一連問個五次後,許多觀念、難題幾乎皆迎刃而解了。

除了歐美日等國,台灣企業界也開始注重上班族的「質問能力」。《今週刊》和yes123合作的調查就發現,高達七一.二%的企業主和人資主管認為,一位時時質問部屬的主管,將讓工作、專案執行得更好;同樣的,這些主宰上班族工作大權的老闆和人資,也有六成五希望自家員工能常常自我質問。

這箇中滋味,二○一三年信義房屋年度業績最佳進步獎得主陳逸駿,感觸甚深。去年,他一個人就替公司攬進了四億多元的業績,年薪突破三百萬元;然而,這位房仲界的明星,前一年才歷經了事業的低潮,當時一整年業績還不到去年的二成五,甚至是全信義排名一千多名的績效末段生。短短的一年內,能有如此天差地遠的改變,全拜其對「質問力」的體悟。

頂著留美企管、統計雙碩士高學歷的陳逸駿,一一年入行之初,由於景氣正好,加上資深同仁的協助下,第一年就以新人之姿創造了一.五億元的成交金額;孰料,隔年景氣下修,成交急劇量縮,挑戰才真正開始。

體悟「質問力」 拚出最佳進步獎一次陳逸駿到了一個社區拜訪屋主準備開發案源,沒想到按了門鈴、表明來意後,不願意開門的屋主僅僅從對講機拋出一堆問題「你做多久了?你上次成交過什麼案子?我們這裡一共有多少戶要賣?我們社區上一次成交是多少?」這一串如連珠炮似的問題,讓他無法招架,還來不及開口,屋主就撂下了一句:「你什麼都沒準備!」喀的一聲掛上對講機,只留下一陣冰冷的沉默。

錯愕中,陳逸駿著實不解,「這些問題和房子要不要賣有什麼關係?」此外,某回公司承接了一起準備換約出售的預售屋,由於建設公司早已撤場,沒有實品屋就罷了,連工地也是禁止進入,卻來了一組客人要求帶看,陳逸駿硬著頭皮帶著買方在工地外圍繞了一圈,但買主丟出了一堆問題:「大廳在哪?這戶面哪邊?採光怎樣?有什麼公設?」他啼笑皆非地想:「預售屋就還沒蓋嘛!這是要我隔空抓藥嗎?」一連好幾次的「問題」客戶,讓陳逸駿成交幾乎月月掛零,他老覺得客人故意找他碴,直至有一次,店長終於忍不住說:「怪客戶問題爛,倒不如先想想人家為何要提這些問題?」「能幫你找到答案的,就是問自己!」這一記當頭棒喝狠狠地敲醒了他:「對啊!客人就是有問題才會需要人服務啊?業務不就是靠解決問題賺錢的!」從此,陳逸駿認真地看待客戶拋出的每個問題,記錄下來、勤找答案,甚至在客戶提問前,自己就先設想了幾十個問題作準備。他有個「一○三三」原則,也就是每次要拜訪新客戶,一定先預想對方即將提問的十個問題,更進一步揣測客人每個問題背後的三個意圖,再從每一個意圖中,找到三個足以回應客人的答案。

也就是說,每次出發前,陳逸駿老早備好近一百個「答客問」,自此業績有了明顯的成長。有次,一位大地主還因為十分滿意他詳盡的資料、精準的解說,一下子拿出了六套房子委託他賣。

質問妙用無窮 探索、發想、整理皆宜至於曾讓自己最頭痛的預售案,在無數的自問和尋找解答中,陳逸駿居然也找出了解方。首先,他會在建商未撤場前,就提前為未來的案子蒐集DM、設計圖、上網下載資料,或進到售屋中心拍照;同時,帶看前,自己也會先設計動線,即使工地進不去,也會帶著買主從鄰棟制高點看屋,儘可能模擬實景。這使得原先抽象的預售屋變得具象,讓他在店裡有了「預售天王」的封號。

質問,不僅可以讓老闆、客戶滿意,yes123研究更發現,質問力具備著「探索」、「發想」、「整理」三大功能。著有《一百種提問力創造二百倍企業力》的布萊恩.史坦菲爾就指出:「問題問對了,可以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溝通時間!」他認為在問答之中,其實雙方已在進行想法對焦,一個關鍵好問,更可以讓原本模糊的指令、需求、概念予以具體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專門教導長榮航空空姐們服務技巧的周英君,從二十多年來擔任空服員、事務長的經驗中,理出了一套﹁聰明質問哲學﹂,解決了無數的客訴難題。

她回憶自己第一次上線時,遇到了一位鄉音極重的菲律賓人向她要一枝筆,只是乘客「Pen」的發音,怎麼聽都是「Ben」,當時她很直覺地回了一句:「How spell ?(怎麼拼)」只見雙方一陣尷尬。多年來周英君一直從這微小的例子反省自己;而今,她會很技巧地提問:「您的用途是什麼?我來幫您想辦法!」在這聰明的問題中,不但避免了雙方的尷尬,還探尋出了對方真正的心意。

素以服務著稱的長榮航空,永遠沒有「奧客」兩字,重點在於要如何洞悉出對方真正的問題。因此,周英君在擔任事務長時,每每服務有了狀況,她總是不急著給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地問著旗下的空服員:「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藉由一次次的反問,探知部屬的想法、觀念、態度,也發揮引導和凝聚共識之效。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說過:「過去的領導者要會解答,但未來的領袖則將是要懂提問。」因此在探索歷程中,質問也發揮了說服、引導和聚焦的巧妙作用。

善用三大提問法 讓難題迎刃而解有趣的是,質問讓問題得到「收斂」,卻也能讓創意得到「發散」。因為,質問最吸引人的是,雖然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卻是無限的!藉由一個問題,無數的想法、創意、方案就孕育而生。更重要的是,在蒐集答案之際,往往會發現更多的問題,讓思考更加縝密,許多的顛覆和改革就這麼產生了。

藉著質問能訓練自己周密的思惟,也讓原先凌亂的思緒,進行「歸納」和「整理」。富邦MOMO台的購物天后任潔玲多年來創造過無數的銷售佳績,她要如何成功說服這些無法對話、看不到表情和反應,甚至連對方有沒有在聽都不知道的隱形客戶?

任潔玲透露,她會先自問:「要如何創造觀眾的需要?」於是,每接到一個產品,一定會上網蒐集整理所有網友意見和質疑,畢竟,自問力也要靠經驗,當經驗不足時,就要借重別人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歸納」和「整理」時,無論自問和質問,儘可能地將題目寫下來,你會發現,很多答案,萬變不離其宗,寫下來,將成為下一次的經驗值。

就像《失敗腦VS.成功腦》作者篠上芳光所說:「失敗腦只會答題,成功腦會問問題!」從今天起,善用質問力,學習質問力,相信你將快速邁向成功之路。

上班族必看 質問力=有效率71.2%企業主及人資主管認為,上司時時質問部屬,有利於工作、專案執行。

Q1.上司時常對員工的工作、專案進行質問,會有助於執行效能?單位:%

非常有幫助5.8

頗有幫助65.4

普通19.2

幫助不大7.7

完全沒幫助1.9

65.4%企業主及人資主管認為,具備自問力的上班族,工作效能更好。

Q2.上班族時常思考上司、客戶會質問的問題,進而準備,會有助於工作效能? 單位:%

非常有幫助13.5

頗有幫助51.9

普通26.9

幫助不大5.8

完全沒幫助1.9

質問是解決問題的良方!近8成上班族認為質問最有助於發現問題,並進行改善。

Q3.你認為質問的過程中,對於工作最大的好處是? (複選)單位:%發現問題,並設法改善79.67 更能確認上司、客戶的需求45.81 能夠自我反省42.42 更有創意、思考更縝密36.18 顛覆舊思惟和窠臼,有利於工作突破29.59 讓人有改革的動力19.42 註:此問卷由yes123於2月7日-2月14日調查,有效回收715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正負3.83%。

搞懂關鍵12問

── 面對4種情境,職場達人都這麼問一、面對上司(老闆)時,

你該這樣問自己…

1.老闆很挑剔很難搞,要向他提案前…贏家:專案目標、效益是什麼?老闆擔心、注重的是什麼?得先準備好!

輸家:隨便他啦!反正怎麼報都會被打槍,且看且走,賭一把,搞不好過了!

2.工作或專案出包了,需向老闆回報…贏家:出包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得提個解決方案給老闆。

輸家:要命一條,先聽他吼一下,再問他怎麼辦?球丟給他就是!

3.老闆臨時召開發想會議或討論目標…贏家:這次會議想解決什麼問題?達成什麼目標?至少提個建議案才行。

輸家:發想就是自己「發」呆,聽聽別人怎麼「想」,當個九官鳥附和就好!

二、面對客戶時,你該這樣問自己…4.要向姿態很高、很龜毛的客戶提案…贏家:客戶想解決什麼問題?想得到什麼效益?我方所提的案子優勢是?

輸家:照著提案簡報念就好,反正拿到這種客戶的案子,搞不好才更痛苦呢!

5.客戶忽然轉單或臨時更改合約內容…贏家:客戶想法改變的理由?他們期待的解決方案是?私下瞭解後討論。

輸家:哇哩咧!朝令夕改,當我們人命不值錢啊!列出對方的罪狀,讓他死!

6.陌生開發新客戶,第一次前往拜訪…贏家:客戶目前需要什麼?我們有什麼服務能解決難題?做完功課再去。

輸家:我又不是他肚裡的迴蟲,既是陌生開發,聊了之後再問他想怎樣就好!

三、管理下屬可以試著這樣問…7.屬下的提案總是不盡如人意、周延時…贏家:想清楚,這樣做的理由和效益是什麼?可行嗎?有更好的方法嗎?

輸家:你是豬啊?怎麼教都教不會!算了,我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好了!

8.部屬們向你報告年度目標及計畫時…贏家:這符合公司最高目標嗎?各部門相互統合過了嗎?我該怎麼檢核你?

輸家:各人性命各人顧,目標自己訂自己的,最後別害到我或其他人就好了!

9.專案失利或績效不如對手,聽報告…贏家:別人做了什麼是我們沒做到的?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趕上甚至超越?

輸家:沒有理由!誰是害群之馬誰就自請處分,並給我想辦法彌補回來!

四、求職面試時,你該先這麼自問…10.面試主考官要我自我介紹時,我會…贏家:如果我是主考官,會想知道什麼資訊?我有哪些賣點、特質符合?

輸家:不就是說說家裡有哪些人、做過什麼工作、讀過多少書,哪需要準備?

11.談到未來要負責的職務及工作細節…贏家:新東家對這項職務的期待是什麼?我能勝任嗎?如何能快速上手?

輸家:想這麼多幹嘛!先把工作騙到手,錄取後,不適合再想法子蹺頭就是!

12.想要爭取到一個好的職級或薪資時…贏家:我應徵的職務薪資行情是?我能提供超值的貢獻讓對方值得加碼?

輸家:談薪資不就跟菜市場賣菜一樣,先開個高價讓人砍,再假裝委曲求全!

如何製作一份完美的提問單?

好問題必須要能引導對方思考,才不會雞同鴨講甚至產生誤會。因此,上班族人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提問單」,也就是懂得設計問題。一般而言,聰明的問法可以分為開放式問句法、封閉式問句法、二擇一選擇法和5W1H 法。

開放式問句法:可讓對方暢所欲言以蒐集到更多的資訊。如:您對投資理財的看法?

封閉式問句法:有利推動、引導,縮短聚焦時間,如:假使採取A案,會不會更好?

二擇一選擇法:有利於確認,例如你的意思是A還B?

「5W1H」法:Who、What、When、Why、Where、How的問法,能在看似開放的問題中,得到對方豐富的資訊,卻也能獲知明確的答案,如:「你要如何處理這件事?」就比單純地發怒:「你知道這個禍有多大?」來得有建設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85

科技廠小工頭賺1000萬的股市創富日記 賺一倍的股票 這樣挑(128-135)

2014-03-10  TWM
 
 

 

一張A4的白紙能做什麼?能有多少用處?

不要小看一張白紙的力量,因為,一張白紙能幫助一個月領40K的年輕人,在33歲前存下一千萬元;也能使一個31歲的上班族,在買車、買房、生子之後,還有350萬元的投資部位。

善用一張白紙,它可以成為投資理財的聚寶盆;不懂利用它,它終將被揉掉,成為一文不值的垃圾。

是垃圾還是聚寶盆,就看你能不能把一張白紙變成「投資檢查表」。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蔡曜蓮三十三歲的林威岐出身小康家庭,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的他,學歷平凡;出社會後,在數家科技大廠熬了近十年,月收入四十K(四萬元),也很平凡。然而,在種種平凡下,林威岐的財富卻很不平凡,他不僅五年前就買下一戶二十幾坪的房子,更是一位操作金額高達千萬元的小實戶。

千萬資產,在有錢人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對一個工作經歷逾十年,從初踏入職場的三十三K起薪,熬到如今四十K的平凡上班族,靠著自學投資、靠著投資眼光、靠著中規中矩的風險控管,所累積的財富,在他的世代中,應該可算是優等生了。

《今週刊》先前做過的「台灣青年財富網路大調查」發現,有高達七五%的台灣年輕人,在三十五歲前仍存不到一百萬元(不計算自住房屋價值);而且超過五○%的受訪者,在買了房子的情況下,認為三十五歲前,只要能存到三百萬元以上,就能讓他們感到心滿意足。

林威岐的股票投資操作過程穩健而謹慎,他不做融資財務槓桿,完全以現股進出;應用的財報知識也相當粗淺,甚至不看線形、連盯盤都不用。不過,他所拿出的投資成績單卻令人驚豔,十年前的三十七萬元本金,加上歷年辛苦存下並陸續投入的一四○萬元,竟然滾成如今將近九百萬元,算一算,年均報酬率高達二五%。

信奉股神

沒資金操作時先累積知識

很難想像,林威岐投資如此成功的關鍵,竟是一張白紙上幾個簡單易懂的表格。

「我投資績效爆發性成長,是這近十年的事!」林威岐如是說。他從高中就開始接觸股票投資,第一本接觸的投資書籍是《巴菲特原則》,雖然當時沒有資金操作,但這本書就像一顆種籽深植在他的心中。十年後,這顆種籽終於冒出芽來,並逐漸茁壯成一株秀麗的小樹。

林威岐並不認為,沒有錢的人及早瞭解投資,是在浪費時間。「這就好像不會有人真的會等到要坐入駕駛艙那一刻,才來學怎麼開飛機吧;之前他一定會經過很多訓練與模擬飛行,拿到執照才能開飛機。」「我認為,會不會投資,影響的是整個人生,非得像學開飛機般謹慎。所以,花一點時間,及早學理財與投資,即使學後十年無財可理,卻是一種必要的準備!」抱著這種十年磨一劍的謹慎態度,一直到○五年,也就是林威岐當完兵,剛進入日月光半導體擔任工程師時,才進行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投資:以一○一元的價位買進三張人力銀行龍頭股「一零四」。

就如同一位飛行員在開飛機前,一定會拿著飛行檢查表,一一檢查飛機各部位,以確保飛安;林威岐在做每一筆投資前,也都會用一張檢查表,冷靜而詳細地檢視,以確保投資安全。

檢查「五力」

首度出擊獲利一五二%

林威岐的「投資檢查表」由五個項目構成:一、主力產品是否具高市佔率,因為,高市佔率就代表公司具有競爭優勢。二、產品生命週期要夠長,因為產品如果容易被市場淘汰,公司需要大筆投資,不然就容易出現存貨跌價損失。三、銷售狀況較不具季節性,而且與景氣循環關聯性低,如果符合這項原則,通常代表公司的營運與獲利較為穩定,也較容易預估。四、前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平均不低於一五%,這代表公司每利用股東一百元,就能創造出至少十五元的獲利。五、從公司相關訊息推估今年及明年獲利,買進價位不高於本益比的十二.五倍。

一零四當時在興櫃掛牌,又屬於網路股,看似是巴菲特不喜歡的股票類型,但林威岐認為,只要符合上述五個從巴菲特精神萃取出來的投資原則,就不必拘泥於是否非網路股或高科技股。因為,以當時(○五年)的時空背景來看,一零四人力銀行,正是絕佳的價值型投資股票。

首先,檢視一零四是否符合高市佔率。網路求職當時雖剛剛興起,但一零四搶得先機,已經取得超過五○%的台灣市佔率,堪稱是人力銀行的龍頭,故第一項給予九十分的評價。

再來看第二項產品生命週期。「找工作」是社會必要的服務,透過網路求職更是未來趨勢,有逐漸取代報紙求職廣告之勢。景氣好,企業忙著找人才;景氣不好,求職者忙著找工作。找工作、找人才永遠都有一定的需求,因此,林威岐第二項也給予九十分的高分。

至於第三項產品季節性問題,雖然一零四業績有淡旺季之分,旺季落在夏季畢業潮與過年轉職潮,其他月份較淡;「但因為它的季節性是具有規律的,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可以給八十五分。」林威岐分析。

第四項ROE。林威岐是在○五年買進一零四,在可查到的資料,○三年與○四年,一零四的ROE分別高達五七%與六○%,所以在這個項目給滿分一百分。

最後,第五項買進本益比。一零四人力銀行○三年與○四年稅後EPS(每股純益)分別為十一.二元與十.七元,毛利率一直維持在七成以上,稅後淨利率也穩定在二五%以上,又沒有存貨或轉投資損失等問題,在營收一直成長下,預估○五年再賺一個股本也極有機會。一○一元買進,等於以十倍本益比買進,給予買進價位九十五分評價。

經過這張投資檢查表的評估,一零四的總得分為四六○高分,平均分數為九十二分。在林威岐「平均分數高於八十五分,就值得投資」的原則下,高於九十分的投資標的,更是千載難逢的一時之選。

於是,林威岐拿出從大學時期、當兵,以及工作一年的所有積蓄,總計三十六萬元,以一○一.七元的價位買進一零四人力銀行三張股票;經過兩次配息,一年多後,林威岐在○六年十一月,一零四股價漲至二三八.六元全部出脫。這次投資,讓他淨賺五十八萬元,報酬率高達一五二%。

心存僥倖

棄守原則讓他首嘗虧損滋味一零四投資的大獲全勝,雖讓林威岐在心中琢磨多年的投資理論得到印證,但也因為第一次重大投資就成功,就略顯鬆懈。一方面,繼一零四後,他遍尋不到符合五大原則的優良標的;另一方面,也因為急於想趁勝追擊的心態,○六年,他僅從媒體的報導,研判聯發科因中國白牌手機訂單暢旺,業績展望佳,就以二七○元買進,隔年○七年五月,以四六○元賣出,短短半年多的時間,淨賺二十六萬元,報酬率卻高達七四%。

林威岐說,聯發科的成功,完全出於僥倖,「我沒有遵循之前樹立的嚴謹投資原則,賺得糊裡糊塗,不久後,苦果就來了!」「我當時的想法是,只要政府協助高鐵債務重整,高鐵的獲利能力就能大幅改善;獲利能力一旦改善,當時不到十元的價位,就顯得很便宜了。」出於這種僥倖心態,林威岐決定投資高鐵四十張,每股成本約九.八元。「當時位於興櫃的台灣高鐵,成交量異常放大,我認為有心人士知道高鐵有『重要大事』即將發生,想搭順風車賺一筆,搞不好可以複製聯發科的獲利模式。」林威岐回憶說。

林威岐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實現,買進高鐵短短兩個月,高鐵股價重挫二七%,林威岐決定不讓心情七上八下,斷然停損出場,淨虧損十.七萬元。但高鐵與聯發科卻讓他學到兩個極為寶貴的經驗:「第一、投資絕不能心存僥倖,僥倖賺來的錢,最後也一定會莫名其妙地虧去,寧願失去機會,也不要失去鈔票。第二、投資信心的來源,在於嚴謹的挑股方法以及嚴格的進出紀律,聯發科雖有賺,但每天心驚膽跳,付出的心理與時間成本也不少,要兼顧工作與投資,必須回歸單純,嚴格奉守五力投資法。」

風險控管

「慢慢買」不隨大盤起舞

有了這個覺悟後,不久後,財富就來敲門了!○八年金融海嘯,股市崩盤,林威岐平常研究、蒐羅的口袋好股名單,往往卡在最後一關──「投資力」,而苦苦沒有出手的機會。以他最喜歡的口袋股之一:中興保全(簡稱中保)來說,前四力的平均分數雖然高於九十分,但因價格來不到理想價位,而作壁上觀。

○八年年中,中保跌至六十元以下,林威岐開始分批買進,這次買進時間長達兩年多,累積總投入金額一七二萬元。「我不想一次就買完,是因為我想邊買邊觀察,觀察它的營收、季報、公司的發言等,有沒有在合理的軌道上進行。」林威岐解釋說。

「只要我認定價格低於價值,我就開始慢慢買,就像當時的中保;我認為以當時過去三年(○五至○七年)平均稅後EPS四.八元乘以十二.五倍,即六十元以下,就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我每個月買一、兩張,曾買到股價破四十元,也曾買在股價再回升至六十元,兩年多來平均買進成本為四十九.四元。

「這種U字型的慢慢買法,一方面讓我有抽腿空間,如果看錯須撤退資金,比較砍得下手;另一方面則可培養我不躁進的修為,這點特質對價值投資者很重要!」事實上,中保曾在○七年股價來到六十元以下,達到林威岐設定的買點。林威岐表示,當時他不急著買,主要有一條他奉行不悖的原則:大盤太熱也不買!他進一步解釋,台股上市公司總體平均股價淨值比如果來到二以上,通常對應加權指數在九千五百點以上,他最多投入兩成的資金。當時,他手上已經有聯發科,佔去當時操作資金兩百多萬元的兩成,「如果因為見獵心喜,又買了中保,就破壞我自己設定的風險控管原則,所以我決定忍痛放棄中保!」○八年七月,林威岐開始買中保時,大盤本益比來到一.五以下,加權指數來到七千點,是他設定資金可以投入五成的程度。○九年底,指數跌破四千點,上市公司整體股價淨值比來到一倍,更是林威岐設定投入資金可到一○○%的程度;所以他一路加碼,直到指數彈回到八千點以上,他基於整體風險控管減碼中保。隨著中保本益比走高與大盤指數走高,出脫的行動一直持續到一三年一月。這一次的投資,讓林威岐光在中保就賺了九十三.七萬元,報酬率達五七%。

中保成功的投資經驗,讓林威岐的五力操作法成熟度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八年的恆義、○九年的川湖與崑鼎、一○年的穩懋、一一年的台灣大車隊、一二年的惠普與第二次介入恆義、一三年的F-鮮活等投資,林威岐締造出無敗績的完美投資紀錄。

嚴守紀律

即使偶爾誤判也不致大傷

難能可貴的是,過去幾年投資一帆風順,林威岐依舊謹守「慢慢買」,而且依循大盤股價淨值比調節投資水位的原則。過去三年,大盤總體股價淨值比一直維持在一.六至一.八倍,加權指數始終在八千點與九千點間窄幅震盪,林威岐最多只動用四成的資金,即約二至三百萬元不等的資金,三年來卻依然創下逾二四○萬元的淨利。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已臻至爐火純青的五力操作法,即使誤判情勢,往往還能獲利出場,相當不可思議。一二年,林威岐著眼恆義將擴產二○%,認為獲利有提升空間,第二次介入投資;豈料買進一年後,恆義新產能加入營運,營收卻未見成長。經從媒體瞭解,恆義擴產是為瞭解決長年的加班問題,對提升營收根本無助益;但這個「誤會」最後導致林威岐「認錯」,賣出持股,仍在恆義賺進二五%,總計二十一.五萬元。

對此,林威岐解釋,「五力選股法」難免看走眼,但基本上能雀屏中選的,都是體質良好,產業前景也不錯的公司;加上謹守本益比十二.五倍以下買進,買進價位低就已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即使誤判情勢,也不致大傷,反而常以小利出場。

白天,林威岐是盡職的工程師;下班後,他從財經網站、財經雜誌找線索,再一檔檔地深入研究。現在的他,每天花在投資功課的時間已剩下約一個小時,其餘公餘時間都用在學習外文、充實本業知識,或練習他最喜歡的運動──網球。

三十三歲,林威岐在財富上已經站穩了腳步,少了金錢的限制,讓他得以更專心工作,過更多彩多姿的人生。「即使你的錢很少、膽子很小、時間也不多,但只要找對方法,秉持紀律與信心去投資,我相信,四十歲,頂多五十歲前,你可以不必為錢煩惱!」身材削瘦,有著憨厚、溫暖笑容的林威岐,如此勸勉著同輩的年輕人。

努力上班也認真投資 10年累積千萬──林威岐歷年投資大事紀與報酬率大盤漲跌投資報酬率累積資金22歲(2003年)30.6%5.7%37萬23歲(04年)1.6%39%59萬24歲(05年)6.7%68.5%119萬25歲(06年)19.5%38%208萬一零四 獲利58萬元26歲(07年)8.7%13.3%259萬聯發科 獲利26萬元27歲(08年)-46%-4.1%292萬中保、恆義與川湖總計 獲利170萬元在林口買房28歲(09年)78.3%41.9%442萬29歲(10年)9.6%13.6%503萬崑鼎+穩懋 獲利92.8萬元30歲(11年)-21.4%1.2%508萬台灣大車隊 獲利67萬元31歲(12年)9.1%34.6%685萬惠普與恆義 獲利97萬元32歲(13年)11.8%25.3%858萬F-鮮活與鉅邁 獲利72萬元33歲(14年)──1000萬F-再生帳面 獲利20萬元 加上房產增值,資產保守估計超過1000萬元註1:僅列出獲利20萬元以上重大投資項目,10年來投入約180萬元本金,股市獲利約700多萬元註2:黃色數字代表操作績效遠勝大盤

林威岐

出生:1981年

經歷:日月光、洋華光電、穩懋半導體工程師學歷: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系靠「五力」檢查表 找出被低估價值型股票──林威岐的選股評分標準

1.競爭力

產品市佔率愈高,代表企業愈有競爭力,也享有較高利潤。

給分標準

□ 獨佔給100分

□ 寡佔給90分

□ 完全競爭但市佔率最高者給70~80分

2.產品力

產品週期長,不容易被市場淘汰,不須常開發新產品。

給分標準

□ 3C電子產品給60分□ 電子零組件給75~80分□ 民生必需品或勞務給80~100分

3.穩定力

受季節性或景氣循環影響愈低愈好,穩定力高,也比較容易估出企業價值。

給分標準

□ 完全不受影響給90~100分□ 受影響但有規則可循給80~90分□ 受影響,但不容易掌握給80分以下

4.賺錢力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過去三年平均至少15%。

給分標準

□ ROE大於15%,小於25%給80~90分□ 25%~35%給90~95分□ 高於35%給100分

5.投資力

在股價低於本益比12.5倍時買進,試著自估今年或明年稅後EPS,算出本益比。

給分標準

□ 10~12.5倍買進給85~90分□ 10倍以下買進給95~100分

個股五力平均分數

85分以上者值得投資

90分以上值得用力投資

實戰案例1.惠普(8424)投資行動:買入均價29.9元,獲利63% 資時間:2012年8月~2013年5月競爭力:台灣矽酸鈣板龍頭廠,國內市佔率20%,為龍頭公司。台灣矽酸鈣板約35%來自進口,中國低價產品為潛在威脅。85分產品力:矽酸鈣板具有優良防火、防潮、隔音、防蟲蛀、耐久性,是一種優良建材。95分穩定力:惠普營收中,新建房屋佔50%,裝修佔50%。每季營收落差小,營收穩定。90分賺錢力:09~11年,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達25%,毛利率20%以上,而且毛利率有走高之勢,顯示其有價格主導地位。95分投資力:上興櫃時,注意到當時股價約30元出頭。11年EPS為3元,預估12年將有3.5元,本益比僅10倍。100分

五力平均得分:93分

資金控管:2012年8月加權指數來到7400點,大盤淨值比落在1.5倍,可投入現有資金5成。(投入金額:120萬)實戰案例2.F-再生(1337)投資行動:買入均價81元,帳面獲利12.3% 投資時間:2012年9月迄今競爭力:中國第一大EVA(醋酸乙烯共聚物)。這個產業光在中國就有數百家公司。但F-再生是規模最大的公司,市佔率6%,具有規模經濟與高市佔率的成本競爭優勢。75分產品力:利用各種塑膠的下腳料製成鞋底、行李箱、玩具等包材產品,用途廣泛,又符合廢物利用的環保原則。90分穩定力:隨著產能擴充,每季營收呈逐季成長,顯示產品跌價壓力不大。每季獲利平均,沒有淡旺季之別。90分賺錢力:11年ROE為29%,12年為22.6%,下滑主因是保留盈餘增加與股本增加。90分投資力:在12年9月注意到這檔股票,當時價格80元出頭。以11年EPS9.3元計算,本益比不到10倍,預估13年EPS也將達8.5元左右。100分

五力平均得分:89分

資金控管:2012年9月大盤來到7400點,大盤淨值比1.5倍,可投入5成基金。(投入金額:140萬)「倒金字塔」資金控管法 調節部位──林威岐根據股價淨值比與加權指數決定投資比重

資金投入比重

90%以上整體股價淨值比:1以下加權指數:5000點以下70%~90%整體股價淨值比:1~1.2加權指數:5000~6000點50%~70%整體股價淨值比:1.3~1.4加權指數:6000~7000點40%~50%整體股價淨值比:1.5~1.6加權指數:7000~8000點20%~30%整體股價淨值比:1.7~1.8加權指數:8000~9000點10%以下整體股價淨值比:2以上加權指數:10000點以上註:整體股價淨值比依據證交所每月公佈的上市公司數據

整理:謝富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75

混充油、餿水油…… 你不知道的食用油危機 獨家揭露 廢油回收黑洞(128-131)

2014-09-15  TCW  
 

 

你可曾想過,每天各大餐廳產生的廚餘、廢棄油,最終流到哪裡去?

按規定,廢棄油只能回收賣給飼料廠、生質柴油廠與肥皂廠,絕對不能賣回給人吃。

然而,台灣有這麼多飼料廠、肥皂廠嗎?它們廢油需求量不大,剩下的油該怎麼辦?

這是一趟廢油回收的驚奇之旅。

很明顯的,這次的餿水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小角而已……。

製作人‧方德琳、郭淑媛 撰文‧李建興 研究員‧張佳婷業者告白》一個廢油回收商眼中的黑暗世界台灣絕對不會只有一個郭烈成!

編按:當前餿水油事件搞得食品業天翻地覆,民眾更訝異台灣商人的黑心程度,居然與中國不相上下。早在一年前,《今周刊》就接獲民眾檢舉,有廢油回收後再製成食用油的黑心事件。透過業者鼎峰環保陳炳杰的告白,從他多年的從業經驗得知,每天晚上,台灣各大餐廳生產的廚餘、廢食用油,會被回收業者一車車載走,到底載去哪?最後變成什麼?沒有人知道……。

我是回收廢油的業者,有執照。其實,我今天也可以出去收廢油,但想一想算了,人家看我的眼神,好像我做壞事一樣。之前,有位阿姨更好笑,問說:「你是收廢油的,這個你會不會拿去給人家吃?」所以,你(指記者)一定要幫我,把這些沒有執照收廢油的業者讓政府知道,把他們打到死。

我從事廢油回收十幾年。八、九年前,外面市場是不用給錢的,我們去收油,人家說:「你來收走就好。」後來開始要給錢,那時候收購一公斤廢油約五元,一桶油十八公斤,收購大約要花九十元,轉手賣給飼料廠,一公斤差價大概賺二十元,等於每桶就能賺三百多元。

講白一點,台灣回收的生意原本還滿好做的,但有些人就是想要賺取暴利。去年有一天,你不是和我一起出去看我收油嗎?你看我和人家「話價」(台語:喊價)那麼久,現在行情已經不像以前了。

我們是合法的,規定要開收據,還要依環保署規定,上網申報廢油流向,而且只能賣給生質柴油廠和飼料廠作為生產原料。以今年平均行情,收購價格大約每公斤十七、八元,去年賣出的行情是二十元,也就是平均每公斤只賺二.五元。

我一個月營業額約二十五萬元,扣掉三名工人每人一千五百元的日薪,一天一千元的油資,算一算,我淨賺七、八萬元。這次新聞後,我賣出去的價格還掉到每公斤十五元,真的很慘。

無照收油業者橫行》

和有牌業者搶廢油 高價收購後流向不明為什麼我們現在收廢油越來越難做?因為這一行打游擊的無牌業者實在太多了!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小蜜蜂」,只要一輛小貨車,車子烏漆抹黑的就可以去收油。你們常在夜市、攤販和美食商圈,看到那種沒有公司名稱、只留姓名、電話的個體戶就是。

他們不用報稅,又沒有公司、工廠,不像我公司都有額外開銷,他們可以拉高收購價格和我們這些正牌業者搶生意。好幾次,和我配合的餐廳,原本談好了收購價,業主就反悔,說有人出更高的價格;更有人搶在我們依約要收油之前,假冒我的名義,半路攔截,把廢油收走了。

一、兩年前,我常去收油的一家自助餐店就直接問我:「有沒有好一點的、清一點的回收油賣我,新油太貴,我用回收油就好了!」真的,我嚇一跳,我說,我們的油是不能亂賣的,這是非法的!沒想到他對我說:「哪是?我就買過好幾次啊!」不只這家自助餐店,二○○八年,北京奧運期間,那時候什麼都很貴,一桶十八公升的沙拉油漲到一千元左右,許多餐飲業者受不了,紛紛想辦法降低成本,我還接到一個有名的團膳業者打電話來問我,有沒有好一點的回收油可以賣?

回收油變成給人吃的油,我們在業界多多少少都聽過,只是我不知道到底是誰做的?這次我看到郭烈成的事件,看他那些裝備,覺得他實在很厲害。其實,我之前就聽說有人在做這件事,現在看到報紙報導,如果是真的,他們真的是暴利耶,一公斤可以賺個七到八元。

你想想看,為什麼會發生「餿水油」事件?小蜜蜂用比較高的價格向攤販、餐廳收油,怎麼可能賣給毫無利潤可言的生質柴油廠和飼料廠,一定有其他去處。爆發這種事情只是時間早晚,而且也不會只有郭烈成一個而已。

大廠也買回收油》

食品接連出包 購油目的令人質疑一些餐廳業者可能會買這些回收的油,除了這些餐廳之外,我還聽同業透露,曾有做食用油的大廠向他買過回收油,我一開始不敢相信,但看著這家廠商連環出包,一切並非空穴來風。你問我,這大廠拿回收油做什麼?我不得而知,但一年前,我就曾經向貴刊暗示過,泡麵的油包很有問題,你們不也是查出了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嗎?

當這次的餿水油事件爆發後,有業者出來喊冤,說餿水要變成清油,根本不可能。其實充滿雜質的餿水或許有難度,但回收的沙拉油要變成看不出色差、聞不出味道的食用油,可就簡單多了。政府常拿酸價來檢驗油,這很可笑,難道政府不知道用個濾油粉、用個好油中和,很容易就過關了?

這幾天,所有的批評都指向郭烈成一人,主管機關和媒體也將查緝的動線,鎖定被全統豬油波及的食品廠商,我心想,「黑心的回收業者,怎麼會只有郭烈成一個?」政府要拿出辦法,趕快去查小蜜蜂。

最近,和我一樣合法的業者,很多人都不出去收油,一出去,大家看你的眼光都和以前不一樣了。還有,之前與我往來的飼料廠,這幾天也關門,他們向我們收購的價格一直跌,從先前的二十元降至十四、五元,我們這些合法業者都快活不下去了。

今年六月,中油的生質柴油已經不收廢油了,加上飼料廠也被質疑可以用廢油嗎?講白一點,以前真正把廢油拿來做合法用途的,本來就不多,那麼多廢油跑哪裡去了?現在,連合法業者也要避風頭,我實在不知道,以後我收的廢油要往哪裡去?

(整理.李建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8

臨危受命一千天 專訪友達總經理彭双浪 友達從慘賠千億到獲利王的推手(128-130)

2014-11-10  TWM
 
 

 

友達總經理彭双浪在公司最危急的時候上任,熬過兩年虧掉上千億元的日子;如今,友達第三季成為全球面板業獲利王,到底他如何讓友達谷底重生?

撰文‧賴筱凡、周品均

十月二十九日,一場友達的線上法說會,終於捎來面板業的好消息,不只第三季大賺七十三億元,創下四年來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獲利達一一四.九億元,成績驚豔市場。但誰能想到,三年前,友達是一家每天開工就燒掉兩億元現金的面板廠,兩年就虧掉了一一五九億元,高階主管更身陷反壟斷官司。

「接下總經理,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計畫中。」說話總是臉上掛著笑容,他是友達總經理彭双浪,也就是在友達營運最危急的時候,接下總經理的重擔,背起四萬名員工的生計,還有高達三○八○億元的債務。

關於是否接任總經理,彭双浪猶豫過,他輕輕地點著頭,「畢竟,前一任總經理比我年輕很多。」彭双浪比友達前任總經理陳來助大了五歲,多數時間他想的是如何輔佐陳來助。可是當陳來助因反壟斷案在美國遭限制出境,營運受到重大考驗,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向彭双浪開口委以重任的那天,他只能答應,「因為你知道,你有義務要擔起這個責任,尤其公司是這種情況,我沒有推託的理由。」接任一千多個日子後,彭双浪用成績證明了自己:友達第三季淨利率高達九.一%,每股純益(稅後EPS)○.七六元,這個數字,穩坐全球面板業的獲利王,連日、韓競爭對手都望塵莫及。就連里昂證券面板產業分析師Matt Evans都不由得驚呼:「你曾想過,友達股東權益報酬率有回到一五%的一天嗎?」苦高層,不能苦基層主管減薪一五% 員工拿獎金問他是如何辦到的?彭双浪笑了,「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絕不是我們這一季才做,而是我們過去三年一直做,才累積出來的成果。」試想,三年前,如果你是友達的員工,公司一年虧損動輒五、六百億元,副董事長、執行長都在美國遭限制出境,甚至可能面臨刑責,外界將你們形容成「四大慘業」,你還待得住嗎?

彭双浪嘴角的苦笑,說明了一切。「員工會對公司有所懷疑,那是很正常的。可是,企業最重要的是人才,友達唯有留住人才,才能在景氣反轉時,抓住機會上來。」友達與一般企業很不一樣,李焜耀對於一起打拚的主管相當照顧,打點住所、照顧家人等,所在多有;曾跟在李焜耀身邊工作超過十年的大將直言,這形塑出明基友達的特殊企業文化。「在友達,是沒有英雄的,我們所有的決策都是共識決,主管一起決定了方向,就去執行、去做。」彭双浪說。

因此,當友達遇到面板史上最慘烈的景氣谷底,高階主管們沒有第二句話,從副總帶頭,十六位高階主管向董事會提出減薪一五%的決議。彭双浪話說得直白,「公司營運不好,主管要負責,所以我們講好,大家一起減薪一五%。」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必須把員工照顧得更好,才能留住員工。」彭双浪不諱言,即使虧損總額近一千二百億元的那兩年,友達依舊每年幫基層員工加薪、給獎金,「雖然幅度沒有以前大,只要在能做的範圍,我們盡量做。」成本增,也要高價值讓客戶即使多付錢也要向你買所以,即使公司上下彌漫著危機感,友達穩定軍心的作法,卻成功發揮了留才作用。一名友達台中廠員工直言,面板前景雖然沒這麼好,但友達給的薪資算是當地水準之上。就連近年中國面板廠頻頻挖角,友達卻不曾有過整批團隊被挖走的狀況。

當然,空有人才、提振士氣並不夠,彭双浪上任後拍板的第一個策略方向,就是聚焦、減化、加值。

彭双浪舉起雙手,兩端就像營收與成本在拉鋸,「營收減掉成本,就是我的獲利,過去我們都很會減成本;但,不是減成本就能創造更多獲利,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讓收進來的營收更多。」「像是最近的食安問題,就是拚命降成本,卻不追求加值,最後不只犧牲消費者健康,也損壞台灣美食王國的名號。」彭双浪很確定,友達要做的不是大幅降低成本,而是加值。

因此,當同業忙著搶攻衝量的低階市場時,友達卻埋頭要走一條更難的路,「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多付兩個百分點的稅,也不得不向你買的產品。」彭双浪舉了友達近期最熱賣的產品曲面電視為例。

「最近大家常開玩笑,從CRT(映像管)電視時代走到液晶電視時代,好不容易把螢幕從彎的弄成平的,現在又把它弄彎。」可是,彭双浪卻很驕傲,這是友達的技術力,因為全球唯二能打造「黃金曲面」電視的面板廠,只有三星和友達,消費者願意多付錢買曲面電視,其他品牌客戶還只能向友達買面板,這就是友達建立起的競爭障礙。

手指著一台曲面大電視,彭双浪說,曲面電視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觀賞角度較廣,可是人與電視的距離卻較短,消費者買大尺寸曲面電視的意願就會提高,不用怕家裡太小,而對大尺寸電視卻步。就連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也看好曲面電視,儘管今年曲面電視出貨量僅八十萬台,但預計一七年市場規模,將超過六百萬台。

友達要做的,就是即使成本高,但價值也更高的產品。長年觀察面板產業的摩根士丹利證券前分析師王安亞就認為,「友達這幾年的投資更為聰明,專注在需求不斷成長的大尺寸產品,提升每片面板的價值。」隨著面板業逐步走出巨額虧損的陰霾,彭双浪直言,「面板業將以金融海嘯作為分水嶺。金融海嘯前,只要面板廠投資蓋廠,產能拉得出來,你就能有一定比率的獲利;可是金融海嘯後不一樣,你不只要贏技術,你連管理都要贏。」拚產能,更要拚管理處分非核心業務 增強競爭力尤其面板業除了本業營運外,還有錯綜複雜的供應鏈管理問題。過去,為了創造垂直整合效應,面板廠無不積極擴張上、下游子公司,從背光模組、偏光板、後段組裝、面板驅動IC,都可以創造一家又一家的新公司;但隨著面板產業景氣走下坡,面板廠也開始檢討這樣的商業模式。

因此,彭双浪上任後,就積極處分友達非核心業務的子公司,也出脫與友達業務有衝突的子公司,如出售給宸鴻的達鴻。「我們希望子公司也要有足夠的競爭力,而不能只想靠母公司的支持!」彭双浪說。

像是LED廠隆達內部員工就指出,「這幾年,友達一直要求子公司要降低來自友達的營收占比,目的就是要子公司不能只依賴友達的訂單,要設法擺脫友達的庇蔭。」這也難怪今年業界會傳出,友達要處分遲遲無法獨立的驅動IC廠瑞鼎,讓友達的體質更穩健。

「對於一家公司的管理者,外界通常只會記住兩種CEO(執行長),一種是創辦這家公司的人,另一種則是帶領這家公司從谷底重生的人。」彭双浪太清楚,在友達最危急的時候接任總經理,是他無法選擇的事;但要把友達帶往哪個方向,卻是他能決定的事,他扮演了那位帶領公司谷底重生的人。

眼看中國面板廠已殺到家門口,「不要想靠政府,重點是要靠自己,找出競爭差異。」彭双浪對於中國政府長期以補貼方式來扶植面板廠,相當不以為然,「那是很扭曲的,我們就像與一個國家對打。」因為不只中國,日本政府合併三家面板廠而設立的日本顯示(Japan Display)、韓國三星與樂金,都是傾國家力量扶植,而台灣業者只能靠自己。

但彭双浪也不妄自菲薄,「洋蔥剝開來,就知道裡面哪顆心比較好。」這三年來,彭双浪就是這樣如履薄冰,帶領團隊走出谷底,成為面板業的獲利王。面對未來,彭双浪也開始積極培育接班梯隊,這是友達一直以來的企業文化,給年輕人機會。所以,他將大尺寸與中小尺寸事業群分別交由資深副總經理暨視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蔡國新,與友達移動產品事業群總經理向富棋管理。

走過一千多天,彭双浪帶領友達這艘大船,撐過了反壟斷案訴訟、巨額虧損的衝擊;即使未來的路程勢必不會風平浪靜,但彭双浪已經訓練好大副,強化船體,為的就是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彭双浪

出生:1959年

現職:友達總經理

經歷:友達蘇州廠總經理、友達光電供應鏈副總經理、明基馬來西亞廠廠長學歷:北科大工業工程系、Heriot-watt University Scotland MBA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96

社企模範生Toms鞋的創新經營術 128億年營收背後 不只是「買一捐一」

2016-05-30  TWM

你的這一輩子,大概再也不會碰到像是布雷克•麥考斯基(Blake Mycoskie)這樣無憂無慮,卻又精明幹練的商人了。

這次奧斯卡獎頒獎,湯姆布鞋(Toms)等於捧回一座最佳公關金像獎:在頒獎典禮實況轉播過程中,AT&T推出一支廣告,讚美湯姆布鞋的成長與樂善好施;電影《無境之獸》(Beasts of No Nation)中,那名年齡十五歲的黑人童星亞伯拉罕•阿塔(Abraham Attah),穿著一雙為他特製的湯姆布鞋,接受星光大道主持人訪問,說他願意穿這雙鞋亮相,是因為湯姆布鞋保證要捐一萬雙鞋,給他的祖國迦納。

兼顧營利與慈善

不讓任何一邊變大

阿塔穿的這雙鞋鑲有黑天鵝絨緞邊,是著名的「買一捐一」款湯姆布鞋的升級版──所謂「買一捐一」就是說,湯姆布鞋每賣出一件產品,就會捐出一件相關產品或服務給需要它的人。

現年三十九歲的麥考斯基在十年前創辦湯姆布鞋。根據穆迪的估計,從去年六月三十日到今年五月,湯姆布鞋的營業額為三億九千兩百萬美元(約一二八億元新台幣)。

堅守創業靈魂

半數股權交私募基金管理

這家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在創造如此亮麗業績的同時,還讓五一○○萬人免費獲得新鞋。

無論是誰,如果想寫一本書探討營利公司的社會公益活動,一定會特別闢出專欄,討論湯姆布鞋的商務模式。

不過這許多年來,湯姆布鞋的義行善舉,也帶來不少意外結果,它的施予模式引來有關效率的質疑,甚至嚴厲的批判。提升一家營利機構的規模很難,提升一個慈善組織的規模也很難,但湯姆布鞋要同時做到這兩件事。想達到這個目標只有一個辦法,不能讓其中一件事壓倒另一件事。

面對如此挑戰,麥考斯基說,他發現自己的生活有一種循環:「我拚命工作,像發狂一樣投入一件事,結果把人生許多事都擋掉了。之後,我累得不成人形,就去斐濟這類地方度一個月假,玩衝浪,但隨即想到把心愛的公司拋下這麼久,又會有罪惡感。於是回到公司,覺得必須做給自己看,必須開發新產品,必須創下新業績。一切就這樣周而復始。」湯姆布鞋就在他反覆衝刺下,幾乎像奇蹟般成長。麥考斯基創造的不僅是一個事業,還是一項社會運動。湯姆布鞋使其他許多有志之士,例如牙刷品牌「笑的平方」(Smile Squared)與「美國毛毯」(Blanket America)起而效法;聯合利華(Unilever)與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這類大企業開始以這種買一送一的模式促銷。全美各地的中上學府也紛紛組成湯姆鞋俱樂部,投入志工與社會公益事業。

但就算是非傳統公司也會染上傳統公司的病。湯姆布鞋與它那些非營利夥伴繼續在塵土飛揚的校園、在偏遠的社區中心做公益,但在四年前,它聘了新主管。麥考斯基說:「他們每天只是談價格,只想做些誇張的廣告賣產品,我覺得公司已經沒什麼靈魂了。」麥考斯基於是請了長假,偕同妻子搬回德州老家休養、充電。一年以後,帶著一個更創新的想法回到公司。

湯姆布鞋開始大幅轉型,公司半數股權現在由私募基金持有,有一位新執行長負責策略。

公司文化也與過去不同。就像矽谷公司成為新科技與商業模式的實驗室一樣,湯姆布鞋也成為社會公益活動的「DARPA」(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是美國先進技術移轉的重鎮)。

為找出改善人生的最佳途徑,麥考斯基自掏腰包,花了一億五千多萬美元,投入有創意的社會公益活動。

湯姆社會創業基金已經以兩萬五千到二十五萬美元不等的金額,投資十幾家以協助無家可歸人士、殘障藝術家等為宗旨的公司。

湯姆布鞋並且針對它自己的模式進行實驗:它擴大「買一捐一」的定義,將觸角伸入地方製造業,嘗試透過不同的途徑使用捐助,以達到更多針對性目標。

湯姆布鞋之所以能轉型成功,與它之後的成長,以及擅長訴說動人故事的特質有關,而麥考斯基的成功也充滿各種故事。

二○○六年,他到阿根廷旅遊,在一家餐廳邂逅一位女士,她帶他去做義工,為窮孩子送鞋。那次經驗讓他情緒激動,久久無法平復,於是他決定要為那些窮孩子送鞋,不過他打算透過商業手段,而不是經由慈善途徑達到這項目標。他的解決辦法非常漂亮:賣一雙鞋就送一雙鞋。

施捨是一種藝術!

獲贈鞋子兒童 恐變依賴

麥考斯基還記得,在把第一雙鞋套在一個阿根廷兒童的腳上時,他感動得禁不住淚流滿面。今天,湯姆布鞋聘了五百五十名員工,有五條產品線,每一條產品線各有不同的捐助品。每一個國家的捐助後勤作業不同,鎖定的消費者也不一樣。麥考斯基說,「我一開始也力求簡單。但需求不斷升高,造成今天這麼複雜的局面。」湯姆布鞋最重要的核心故事就是向消費者保證,他們買一件產品,都會讓半個地球外的一個人受惠。麥考斯基說,公司既然賣了那麼多東西,「我們也必須付出那麼多。要付出那麼多東西,而且還要給得有分寸,我們基本上就像創辦一家大型非政府組織一樣,要學太多了。」當然,麥考斯基扮演的是非政府組織,但湯姆布鞋要完成慈善目標,得與七十多國、一百多個非政府組織與非營利「施捨夥伴」合作。

他必須不斷想辦法改善「施捨」的藝術。天主教美國大學創業系主任威默(Andreas Widmer)說:「這整個買一捐一的原則,就不是一種永續性模式。」他說,給人一條魚只能救急,教人捕魚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依賴性是與永續性相關的另一個問題。舊金山大學經濟學教授魏迪克(Bruce Wydick)與兩位同事,在聖薩爾瓦多進行一項隨機抽樣調查,結果發現,獲得免費湯姆布鞋的窮孩子,比其他窮小孩更有可能認為其他人應該接濟他們家人,差距高達10%。魏迪克說,這種依賴性「或許是最負面的效應」。

就業是脫貧良方!

前進窮國設廠 雇用五百人面對這些批判,湯姆布鞋也在不斷調整,改善「施捨的藝術」。舉例來說,它賣墨鏡與鏡框,但在貧窮地區,它不贈送這類產品,而是替窮人免費檢查眼睛、提供醫療服務。

創造就業機會,是針對貧窮問題釜底抽薪的另一途徑。湯姆布鞋自三年前開始在海地設廠製造鞋子,之後再到肯亞、印度與衣索匹亞等國開設工廠,聘雇五百多名當地居民,而且為員工提供育嬰、餐飲與工廠往返交通服務,讓更多女性可以工作。

隨著業務飛速成長,曾擁有百分百公司股權的麥考斯基,也面對許多讓他舉棋不定的重大決策。他說:「面對這些決策,我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我真的需要有人與我分擔財務風險。」他開始與私募基金公司接觸,最後他選中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私募基金部門。貝恩於二○一四年以六億兩千五百萬美元,購得湯姆布鞋五○%的股份。麥考斯基也聘用在星巴克做了十一年高級主管的吉姆•奧林(Jim Alling)擔任執行長,負責提高品質、展店等事宜。

麥考斯基此後可以用更多時間,實現改善人生的夢想,盡可能以各種方法說故事是他另一項要務。

他說,「我愛說故事,今後還要繼續說下去。」因為談到說故事,誰還能比他更高明?

撰文 / 作者•Leigh Buchanan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15

普華永道:2020年中國視頻遊戲產業收入將達128億美元

7月27日,普華永道發布《2016-2020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下稱“《展望報告》”)顯示,全球視頻遊戲行業的總收入預計將從2015年的712.7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900.7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將為4.8%。同日在第14屆ChinaJoy會展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也顯示出中國遊戲正在高速增長,中國遊戲市場規模已與美國並駕齊驅。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國遊戲用戶達4.89億人;遊戲銷售收入達78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三成。

按照收入計算,中國是全球第三大視頻遊戲市場,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美國和日本。《展望報告》預計,中國的視頻遊戲行業總收入將從2015年的89.8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28.5億美元,預計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4%。收入增長的動力來自於遊戲用戶數量的攀升。根據中國版協遊戲工委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遊戲用戶達到5.34億人,相比2014年增長3.3%。

目前,PC遊戲仍是中國視頻遊戲市場最大的子行業,盡管從2010年以來由於新產品上市的頻率下降,PC遊戲的增速一直在放緩。與此同時,尤其是在2015年,PC遊戲轉為移動遊戲發布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2015年7月,中國監管機構開始允許外國公司在中國制造與銷售遊戲主機。自此之後,中國的主機遊戲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這項監管舉措的變化為主機制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盡管過去的十五年監管政策將它們置於競爭劣勢。此外,外國主機遊戲制造商依然可能面臨盜版、審查和競爭等方面的重大挑戰,當然這些挑戰也並非無法克服。

2015年,中國App遊戲行業的增速出現下滑。《展望報告》顯示,該子行業年收入為26.1億美元。這反映了中國的移動遊戲行業開始趨於成熟,這一變化得益於過去幾年里的一系列並購交易。展望未來,中國移動遊戲領域的競爭將更多地體現為銷售渠道的競爭。網頁遊戲的收入增長同樣出現了下跌,這歸因於活躍玩家的參與度開始降低。截至2015年底,中國約有3.73億網頁遊戲玩家,預計在未來五年里這個數字將保持相對穩定。

普華永道中國通信、媒體及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高建斌表示:“2015年,中國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包括在線雲遊戲和電競賽事的興起。這些遊戲賽事廣受歡迎,不但會提升PC和移動遊戲對中國玩家的吸引力,廣告收入也將相應增加,同時在未來五年內擴大粉絲經濟的影響力。”

過去幾年,中國遊戲產業經歷了從端遊到頁遊到手遊再到VR的發展歷程。端遊興起於2000年前後,韓國網遊是當時國內遊戲市場的主角。2008年,頁遊開始興起,彌補了端遊在更新速度等方面的短板。而到了2015年,移動互聯網普及,手遊成為主角。遊戲市場規模從幾十億到了千億的量級。同時,VR等新一代技術出現,為遊戲產業帶來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與想象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41

iPhone 7硬件成本曝光:128GB版不到2000元 僅為售價1/3左右

iPhone 7上市已經有幾天時間了,果粉們也已經拿到第一批新機了。蘋果曾表示,這是迄今最棒的iPhone:支持防水、超強A10處理器、改進的攝像頭、更長電池續航、立體揚聲器,不過砍掉了3.5毫米耳機接口。

那麽,這些售價650美元至970美元不等的設備成本是多少呢?

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發布的拆機分析報告顯示,32GB iPhone 7的材料和制造成本為224.8美元(售價649美元),與去年發布的iPhone 6s相比高18%左右,成本只占到了售價的35%左右。

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給出了更詳細的信息,電池成本大概為 4 美元,相機組件成本為26美元,主板74 美元,揚聲器11.5美元,其他部分(如傳感器和基帶等)117.5美元,毫無疑問屏幕和主板是最貴的兩部分。

這樣算下來一臺128 GB的iPhone 7的總成本達到了292美元(約合人民幣1948元),以6188元的售價來算,iPhone 7的硬件成本只占到零售價的31.5%。當然,這並不包括軟件和營銷成本,以及其他看不見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25

樂視網市值四天蒸發128億 副董回應:股價總會上去

11月7日消息,樂視網今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收報37.85元/股,已經跌破38元/股。 只今日一天,樂視股價就下跌了1.86元,蒸發市值36.83億元。 而其連續四天股價累計下跌了14.62%,蒸發市值已達約128.31億元。

在公司股價下跌的同時,有關樂視公司巨額負債的消息在市場里流傳。就在昨天,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內部信。在信中,賈躍亭反思了樂視公司戰略實現節奏過快,導致組織與資金面臨極大挑戰。

為此,據央視財經官方微博透露, 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回應樂視近日狀況稱:“上市公司財務非常健康,貨幣資金和經營現金流都處在非常好的狀態。”他表示:“電視供應鏈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欠款;而樂視手機確實在後臺和資金上的壓力,另外,股價總是會上去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21

賈躍亭的公開信市場不買賬 樂視網市值四天蒸發128億

樂視網今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收報37.85元/股,已經跌破38元/股。 只今日一天,樂視股價就下跌了1.86元,蒸發市值36.83億元。 而其連續四天股價累計下跌了14.62%,蒸發市值已達約128.31億元。

昨日,樂視網掌門人賈躍亭發布全員內部信第一次公開談及他對公司發展節奏過快的反思,並認為管理層應該承擔責任。他認為非上市公司LeEco在節奏和組織能力上出現了問題。他還特別指出,在資金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下子將全球化戰線拉得太長,但組織能力卻沒有跟上,導致非上市公司旗下業務“後勁明顯乏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