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學霸唯一女將安小妖:18歲工作,23歲創業, 混血妹子靠教男孩追女孩賺了幾千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30/154976.shtml
導讀 : “壞男孩”是一個以男性情感為主題的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品牌,它圍繞男性感興趣的內容、社區打造,欲引領塑造新一代年輕男性的享樂主義價值觀,協助更多男生提升生活模式品質,而不僅僅是撩妹技巧的搬運工。
由創業黑馬舉辦的第三屆火火火火火炎焱燚到不行的黑馬運動會在3月26、27日舉辦。15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黑馬浩浩蕩蕩殺到帝都,進行了一次思想和身體完美結合的黑馬專屬運動會。
本次的運動會主題是“學霸來了”,“學霸”即“學霸型創業者”,是指創業企業融資B輪以後,10億元人民幣以上估值,有正現金流的創業者。
在清一色♞+♞+♞+♞+♞+♞+♞+♞+♞+♞+♞男學霸中,有一抹靚麗的顏色格外吸睛,柔和卻殺傷力十足。
6
她是跨界牛人馮唐力薦的學霸,馮唐從她那讀懂90後;年紀輕輕卻經歷豐富:18歲便獨立工作開始養家,到西藏支教,在麗江做義工,23歲加入壞男孩開始創業之路。她是壞男孩聯合創始人——安小妖。一個93年俄羅斯混血妹子,她和幾位合夥人一起創辦了一家奇怪的公司“壞男孩”,他們做的事情有趣而充滿爭議——教男生談戀愛。
“壞男孩”,並不是教男孩變壞,相反地,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是為了讓男生變得更好,提高生活質量。它是一個以男性情感為主題的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品牌,它圍繞男性感興趣的內容、社區打造,欲引領塑造新一代年輕男性的享樂主義價值觀,協助更多男生提升生活模式品質,而不僅僅是撩妹技巧的搬運工。
在26日上午“贏娶學霸”的環節中,30多個地方分會爭搶學霸,安小妖被霸氣的沈陽分會“搶”走,小妖和黑馬們一起探討BP,幫助他們完善BP。
在下午的文創分會場,進行了主題分享,講述IP變現之道,掀起了文創沙龍高潮。
分享中她提到了目前互聯網幾種常見的變現模式:一是電影手遊,IP電影、IP手遊現在很多;二是廣告;三是周邊商品的售賣。
她說:“這三種變現模式,他們除了賺錢,基本上是不可持續的消耗模式,快速消耗掉你的用戶和粉絲。大家前段時間應該已經看過《九層妖塔》,對原有IP是傷害非常大的,因為傷害了我對《鬼吹燈》的熱愛,如果以後有人想用《鬼吹燈》去做東西的話我會不相信,我覺得你又在傷害我。所以這些方式一旦處理的不好,對IP的傷害非常大。這三種互聯網變現模式本質上來講很大程度上會對用戶產生一種消耗,如果在填補用戶不及時的情況下,到最後會涸澤而漁。”而壞男孩的變現模式則是增值服務。
隨後,女學霸用約會戀愛社交APP、追女孩的IP代表壞男孩為例,透析壞男孩3億播放量、1.1億收入背後的變現模式就是增值服務。
在分享IP之余,提到產品,她認為“男人賺錢是為了玩和女人。任何不以娛樂和撩妹子為出發點的產品都是耍流氓。”

在27日體育運動會開幕式上,12名學霸集體亮相,安小妖作為唯一一位女學霸,接受了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的授牌。

在隨後的學霸“平板支撐挑戰”中,為了爭取100s的演講機會,在現場千名黑馬前展示壞男孩的風采,安小妖化身女漢子,從來沒有做過平板支撐的她,以標準的姿勢足足堅持了5分鐘!雖然最後一名之差與機會失之交臂,但她在一票漢子里一點都不失霸氣!
這就是創業精神,就要死扛到底!


壞男孩在上線兩年後,平臺已經積累200多萬用戶,2015年營收近5000萬,今年更是有望達到1至2個億。目前他們正在沖擊新三板,2016年,壞男孩將著重在直播領域里打造出新的超級IP。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軟妹子一貶值 連中港矛盾都少了
去年這時候,公號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文章就是把香港往死里批評:上市公司退市了,這是港股市場不思進取;小孩在學校受到欺淩,心墻爸爸就拉著孩子走了,留下一地口水;就連sellside出份賣出報告,都能被口水淹成帝國主義滅亡社會主義之心不死。
簡而言之,香港是作,是該,是自己拋棄自己的典型代表。
結果軟妹子貶值了,所有的中港矛盾便消失在風雨中。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香港的軟妹子存款,隨著人民幣貶值,火速瘦身。

去黑市看看就知道,這年頭港元又變得值錢起來了!洪男神已經給大家解讀了基本意義(感覺交銀國際的公關部門應該主動給我發一點市場推廣的費用了)。

而香港的點心債發行規模,也出現了節節下降。雖然說發行人肯定願意背著軟妹子債務,但是首先,你得有投資者願意接啊!

那麽為了留住投資者,咱只能提高息率嘍。中國國債的收益率曲線,叫做蹭!蹭!蹭!

跟二級狗一樣用腳投票的,還有廣大內地群眾,用極大的熱情,瘋搶香港保險。

導致今年銀聯一直在搶頭條啊搶頭條,友邦保險一直躺槍啊躺槍。你以為2016年過去了,總算可以舒口氣麽,2017年就要到了,小強們的五萬美金額度又能免費自動續杯了,這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架勢,真是令人心疼央媽。

當然要愉快的在香港買美元保險,最靠譜還是得有個香港銀行賬戶。只是這通道業務的難度,現在也是越來越大,就連現在去香港銀行正經的開個戶口,沒一個小時,哪搞的定啊。換以前,肯定要加個小標簽#論自暴自棄的香港金融系統#,但是現在,你能不耐著性子等麽。

小強們開完戶,配置完保險,下面就要配置房產了啊(當然,這也是很多城中土豪的做法)。
先來看看大佬們的房產配置,今年最轟動的豪宅買賣是深圳富豪陳紅天,21億元向莊士國際買入山頂歌賦山道15號地盤,尺價22.8萬港幣(一平方米差不多是228萬),基本頂一個打工仔一年的人工了,刷新了全球最貴洋房的尺價。

除了山頂豪宅外,陳總還跟會德豐買了紅磡One Harbour Gate東座全幢,以及東半山的另一豪宅Opus,在香港一年光買樓就花了70億。

要知道,今年海航在啟德拍下的地皮,也才88億(市場估值36-47億)。海航買的這個價格算出來每尺地價1.35萬,高過市場估值快有一倍,然後現在開始壓股票去找錢了,請看水果日報的標題和質押總結。


馬雲爸爸也大手筆入市的呢,他花了15億,從電盈前副主席袁天凡手里,買了白加道的豪宅。這又是一單幹嘛都不如買房子的案例,袁主席2000年買房子時候只花了1.635億港幣,然後這一筆賺了13億。

另外一個今年山頂豪宅之一Mount Nicholson除了有賭王四太給兩個女兒學投資加持外,雲峰基金的創辦人虞峰也是業主啊。

過去一年軟妹子和香港房價的走勢。香港房價走出的V字,搞得香港政府火速推出辣招,購買二套房要再交15%的稅。但是講真哦,軟妹子一直在跌,減去大陸人原來在香港買房子就要交的稅,新規之下,也就只要再多交6.5%,你說你買不買。

盡管現在來香港的自由行是已經少了,但是來香港的中資卻越來越多啊,所以雖然商鋪租金在跌,非核心地段租金在跌,但是中環的租金漲的叫一個猴賽雷啊。

今年6月,最貴的寫字樓中環中心頂層79樓全層,5億被中資企業718的主席兼執行董事蔡華波買下來,尺價37842港幣,創香港商廈尺價最貴單位。

而中環中心的業主長實也放話了,全香港除了長江中心不賣外,其他哪里只要價錢合適,都有的商量,最新傳言是郵儲銀行會不會358億來做地主。

這里我還沒有算那麽多土豪在香港的買買買呢,BTW,香港不存在妖精一說哦,不信看看許老板的布局,許老板朋友圈及朋友圈的布局,這還都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哩。

香港對大陸的意義,從上世紀的轉口貿易中轉地,變成了大陸資金的中轉地;兩地融合的矛盾是很多,但沒有永恒的矛盾,只有永恒的利益。
軟妹子一貶值,中港那點矛盾那叫矛盾麽!


石家莊妹子周冬雨的人生小巔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2/162531.shtml
石家莊妹子周冬雨的人生小巔峰
海苔娛樂
如果石家莊第十二中學門口小賣部那個大媽對記者說的是實話,那周冬雨簡直太平凡了。“學習成績一般、長相性格一般、家庭條件一般。”
本文系i黑馬原創 首發海苔娛樂(ID:haitaiyule)作者牛油果。
河北一向被稱為北京“後花園”,這個省的許多年輕人,畢業後都選擇了北漂。其中有兩位非常知名的北漂,現在已躋身了娛樂圈小花們的上層位置——廊坊妹子趙麗穎和石家莊妹子周冬雨。後面這一位目前可說是“大紅大紫”了,盡管她曾因過於幸運,被網友深深黑過。
周冬雨被黑,實在是很好理解——她太幸運了。穿著一件白衣服去參加藝考,就這麽被張藝謀的副導演看上了,一次試鏡效果不好還讓再試一次,最終被傳為張藝謀“6000里挑一”的新任謀女郎,被選去了南京演“靜秋”。謀女郎里,不被嫉妒的很少。她的幸運,有如章子怡。但章子怡,好歹是被認證為“美女”的。再看18歲的周冬雨,眼睛腫腫的,個子小,瘦得只有八十多斤,面對媒體怯生生的,是個高中生。同學們對她的印象也大多是,比較平淡,沒想過會紅。

《山楂樹之戀》靜秋
如果石家莊第十二中學門口小賣部那個大媽對記者說的是實話,那周冬雨簡直太平凡了。“學習成績一般、長相性格一般、家庭條件一般。”
她唯一的特色可能是,有什麽說什麽,簡單實在。
哪怕因《山楂樹之戀》剛紅的時候,面對媒體關於戀情、薪酬等的不斷逼問,她也直楞楞地回答,這是隱私。沒有新人那種希望穩妥回答,害怕得罪人的心態。
她也知自己底色,不屬漂亮美女,甚至以前還會不喜歡自己的長相,現在她說已經接受了別人說她“長得醜”,並通過媒體表達了她的想法,“你可以說我長得醜,不能說我演技特別爛”。
不過業界如此珍稀的表演平臺,卻歪打正著被未出茅廬的小姑娘們撿了個便宜,這實在令人不服氣。章子怡如是,湯唯如是,周冬雨也如是。什麽事都有代價。在她們之後漫長的演藝生涯里,都隱約要和大眾輿論的這種“心理失衡”鬥爭著。
所以,即使周冬雨在《山楂樹之戀》快結束時奉獻了一出十分精彩的哭戲,也只會被人認為“不過是本色出演,小姑娘哭都是那個樣子。”——但小姑娘才不會哭成那個樣子,據周冬雨在訪談中說,自己當時就死活哭不出來,最後生生有兩個副導演在一旁陪哭,才有了她最後的淚眼滂沱。
本色出演,如果僅此一次,周冬雨也就是第二個魏敏芝了。
但這小姑娘後來拋棄了當一個舞蹈老師的想法,專門跑到北京學表演,要當演員了。第二件讓人不服氣的事來了,據說她上北電,也是有張藝謀導演推薦的。
之後的周冬雨也談不上有深度粉絲,不像一些流量小花們把微博玩得風生水起,她發的經常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還曾和關註者理論,我的微博自然是我想發什麽就發什麽……接的許多戲也是千篇一律的清純形象,之後和余文樂一起演真人秀,算是被黑得比較狠的一次。呃靜秋妹子,和男神組CP這種容易觸犯眾怒的事你怎麽做得比小圓臉趙麗穎還好。而且還是港範兒男神余文樂。
加上之後在一些已被人忘記名字的電影里演的一些已被人忘記名字的角色,周冬雨在暗自生長著,但再沒有了山楂樹女孩的關註度。網友黑起來也是,那個山楂樹女孩,憑什麽和余文樂在一起?!
直到去年,24歲的周冬雨接到了一部名為《七月與安生》的戲。依舊是耿直girl的她,跟媒體講,拍的時候,我都不覺得這個片子會好賣,會紅。坦言只是出於鍛煉一下自己的原因接的戲。

相比《山楂樹之戀》,《七月與安生》已是全然不同的電影市場。山楂樹當年票房1.45億,打破文藝片票房記錄,也被普遍認為是張藝謀導演繼災難片《三槍》之後的返璞歸真之作。那時的中國電影市場,起主要支撐作用的還是名導大片,以及好萊塢的大制作,如《阿凡達》,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姜文《讓子彈飛》,諾蘭《盜夢空間》,陳凱歌《趙氏孤兒》等。類型片時代還未到來。電影去做宣傳也還是采用傳統地推式的媒體訪問,逐一接受各個門戶網站的采訪。於是有了18歲的周冬雨面對媒體時一幕幕的生澀表現。
那個時候的記者八卦程度也絲毫不遜於今,問的都是,冬雨,你覺得你的熒幕初吻獻出去了嗎?你會不會找竇驍這樣的男朋友?
最後的結果常常是,周冬雨低頭玩衣角,張藝謀導演接過去話頭,並成功地把話題轉移到,為什麽中國大片拿奧斯卡獎這麽難之類的問題上。
到了《安生》之際,所謂的黃金時代過去,2016年進入到了悲慘年代,爛片頻出,市場幾近崩塌,頹勢延續至今。電影的整個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口碑好的片子會在社交網絡上不斷發酵,爛片開始活不過三天(也許靠著水軍可以再多活兩天,但要記得給水軍結賬,否則出現像摳像神作《孤芳不自賞》遭遇的水軍討薪事件就不好了)。這部不被周冬雨妹子看好的小清新,十分意外地成為當年黑馬,成了觀眾認可的“口碑良心之作”。盡管票房上只比五六年前的山楂樹高了那麽一丟丟。
大家普遍反應,在這部戲里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有演技的周冬雨。劇中的她日日住小旅館,到處混吃混喝,和搖滾歌手走天涯,了無牽掛又無可牽掛,一無所有還把男朋友讓給了好友,怨恨紛爭之下卻還惦記著好友一輩子。這次的周冬雨接到了一個好角色,比起靜秋,這也更符合她本來的樣子:外表堅強(至少裝出來了堅強),性格直爽,敏感但不外露,男孩子氣。周冬雨自己也說生活中男性朋友多過女性朋友。

出演安生,讓她開始圈粉了。原來她可以演成這個樣子,在浴室呆呆望著歇斯底里、脫下了外衣的七月,並手足無措地幫她拉衣服,嘴里還說,八月你別這樣。
緊接著到來的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巨大聲名,臺灣金馬女主角。她和馬思純顯然沒有精心準備獲獎感言,幾次“嗯嗯呀呀”只讓現場觀眾感到捉急。還好最後周冬雨蹦出一句“我家都沒有演電影的,我感到特別光宗耀祖”讓現場一陣爆笑。
剛剛結束的第三十六屆香港金像獎,新聞通稿寫的也都是,“影後大熱人選周冬雨惜敗惠英紅”。
去年的周冬雨說自己還不著急。也還好,她沒有急著去演IP劇(論外形可能也輪不到她演),沒有搞一堆副業,她的偶像還是周迅和郝蕾,微博介紹還是“影視演員周冬雨”。她正站在一個更多雙眼睛矚目的地方,大家開始對她是有期許了。
不過也正如她吐槽的那樣,現在的好本子是少了。哪兒還會有她的偶像周迅那會兒那麽好的機會,二十多歲就演了《蘇州河》、《大明宮詞》、《人間四月天》、《像霧像雨又像風》、《橘子紅了》等等。有表演的舞臺和觀眾,才有機會不斷勇攀高峰啊。如果沒有好片,新新新四小花旦又都能幹些什麽呢?
接下來的一個月,大熒幕上會繼續出現石家莊妹子周冬雨的身影,一個是和金城武談戀愛,一個是演彭浩翔怪異小說里一個吃指甲刀的人(在豆瓣上後一部評分似乎已呈現“L”的姿勢,不知水軍是否會來),好不容易圈粉成功的安生形象,究竟又會面臨怎樣的局面?真是讓人忐忑不已。
好在,演員也不是非要靠“安生”這麽好的角色的。這不由讓人想起周冬雨在《心花路放》里的殺馬特造型了,把黃渤關在自己房里要潛規則這個大叔,真是可愛死了。

據周冬雨回憶,那時的黃渤還跟她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大意是:
你現在還能純真地演戲,真好。因為很可能未來的某一天,就再也回不去這個狀態了。
老天眷顧,周冬雨在接受金馬雙黃蛋的時候還依然在不停感謝張藝謀,她有了一般演員在這個時代已難以求得的演員入門教育,也聽從過張藝謀的建議“要真誠”,周冬雨走的是“正路子”。但最後會怎樣,能否依舊是“一股直楞楞的清流”,有更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還得看這個石家莊妹子自己的了。她現在25歲。

[本文系i黑馬原創 首發海苔娛樂(ID:haitaiyule)作者牛油果。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周冬雨
贊(...)
分享到:
“五一”小長假來了!90後妹子旅遊預訂呈爆發式增長
清明小長假,消費者出門踏青賞花的余熱還沒有完全褪去,隨著“五一”小長假的日益臨近,新一波出遊高峰又將到來。
根據攜程、途牛、同程旅遊等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景區及周邊遊出遊人數預計是清明小長假的2.63倍,國內遊、出境遊等的出遊人數相比清明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不少消費者選擇“拼假”的方式長線出遊,有力地支撐了“五一”期間的國內長線遊和出境遊市場。今年“五一”假期居民的旅遊消費在住宿和遊玩方式上都出現了一些新趨勢,民宿等非標住宿的需求持續上升,自駕遊持續升溫。值得註意的是,女性主導出境遊時代的來臨,“90後妹子”預訂人次呈爆發式增長。

“3+X”拼假遊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由於天公作美,讓不少遊客玩得盡興,但這並不妨礙消費者再燃“五一”出遊熱情。
與清明不少人要掃墓而放棄出遊不同的是,5月適逢初夏,各地氣候宜人,是一年中較佳的出遊時間,因此,消費者出遊熱情更加高漲。途牛調研數據表明,超過75%的被調查者有意在“五一”期間外出旅遊,其中已確定旅遊計劃並預訂旅遊產品的占比過半。
今年“五一”勞動節放假安排為4月29日(星期六)、4月30日(星期日)、5月1日(星期一),共休3天。雖然法定假期只有三天,但是“拼假族”再次顯現威力,如果5月2日-5日請假四天,就可以與5月6日、7日兩天的周末連休,拼出一個9天的長假,來一場瀟灑而盡興的國內長線遊或出境遊沒有任何壓力。日益完善的休假體制給了消費者更加豐富的出遊選擇。
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五一”期間,32%用戶選擇國內長線遊,41%用戶選擇了出境遊,從另一個角度表明,小長假期間“3+X”拼假遊日益火爆。
根據同程旅遊國內長線遊預訂數據顯示,選擇節前休假出遊假期結束前返程的占比34.3%,選擇假期前後均休假與三天假期連休的占比19.4%(出遊時間5日以上),選擇節後休假與假期連休的占比23.2%,而選擇在假期結束後出發的錯峰出遊者占比23.1%。

二、三城市受青睞
從攜程旅遊提供的數據來看,今年“五一”,在國內遊玩的人似乎更多了。去廣州自由行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以上,前往北京自由行的比去年增長162%;而三亞、西安、杭州等二、三線城市的人都較去年增長了1倍以上。
攜程旅遊相關專家介紹,經過對比分析,這些城市的自由行旅客增幅都達到了近兩年的新高。
根據途牛等業者的統計顯示,從目的地來看,國內長線方向海南、雲南、福建、四川、廣西、廣東、西藏、陜西、湖南、重慶等地更受遊客青睞。
出境遊方面,遊客前往泰國、日本、印度尼西亞、法國、意大利、瑞士、新加坡、馬爾代夫、德國、馬來西亞等地休閑度假熱情高漲。具體到出境海島遊方面,隨著蜜月季的開啟,普吉島、巴厘島、塞班、長灘島、毛里求斯、馬爾代夫、大溪地等海島目的地受情侶用戶偏愛,相關線路預訂量持續攀升。

90後女性遊客暴增
途牛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深圳、杭州、武漢、廣州、蘇州、沈陽等地遊客預訂“五一”行程人次較多,26歲-35歲用戶成“五一”出遊主力軍。此外,隨著女性主導出境遊時代的來臨,“90後妹子”預訂人次呈爆發式增長。
兩人結伴出遊的比例最高,占45%,其次是家庭3-5人出遊,占26%,親子遊、爸媽遊等主題遊線路成為熱門。小長假不僅是一次讓自己脫離工作、放松休息的機會,更是與伴侶、孩子、父母增進情感、加深交流的重要時刻。
業界預計,隨著“五一”假期的日益臨近,將會有更多當地玩樂、門票等碎片化的產品消費發生在手機端,假期出遊中邊走邊訂也將愈發普遍。
中國吃貨開始拯救丹麥海岸!成都妹子4小時挖走300斤生蠔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14/1105334.html
長於天府之國,吃遍各種美食,如今身在丹麥的成都美女邊苗苗沒想到,因丹麥駐華大使館的一場公開“求助”,讓她外出吃個生蠔都有了滿滿的“成就感”……
上月,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文求助:生蠔長滿海岸成災,不知怎麽辦,約大家來丹麥吃生蠔。這封“求助信”很快紅遍中國,無數中國“吃貨”調侃“要去丹麥挖生蠔”。可就在不少人還在說段子時,前幾天,住在丹麥的邊苗苗便和家人、朋友驅車前往海邊挖生蠔,把段子過成了日子。
海岸邊,到處是生蠔,短短四小時,邊苗苗一家就挖了三四百斤,除了生吃,他們還帶去燒烤架,現挖現烤,還帶了幾大桶回家……前日,邊苗苗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稱,帶回家的生蠔做成了燒烤生蠔、爆炒生蠔,生蠔烘蛋等一道道美食,征服了丹麥朋友們的胃,“他們現在甚至點名要吃這些菜。”
求助
丹麥駐華大使館發文 生蠔成災怎麽辦?
4月,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文章:《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文中稱,一種被稱為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丹麥,對海岸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這種生蠔本來不屬於丹麥海域,而是來自南方海域,但經過數十年生長,形成了巨大的規模。
丹麥科學家和漁民已經向丹麥自然保護局投訴了很多次,但是沒有辦法解決。丹麥政府也曾經鼓勵國民去采集生蠔帶回家烹飪,但卻沒有多少人這麽做。
為此,丹麥貝類研究中心的教授還向自然保護局、環境保護局發信,丹麥有關部門還找到當地漁民希望解決生蠔成災,但各方相互推諉,束手無策……
丹麥駐華大使館發布這條求助微博後,瞬間火遍中國互聯網,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戲稱“丹麥應開辟吃生蠔簽證,十年內無限次往返,估計用不了五年就消滅這些生蠔了”。還有不少網友躍躍欲試“要去丹麥挖生蠔”……

走,挖生蠔!
驅車去海邊挖生蠔 還帶著燒烤架、調料……
“以前在四川也外出搞過很多次聚餐,沒有哪次像這回這樣自豪,感覺完全是在幫丹麥政府排憂解難。”5月12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邊苗苗笑聲不斷。
7年前,成都姑娘邊苗苗嫁給丹麥丈夫羅尼,如今在丹麥生活,雖然偶爾也會吃生蠔,但從沒到海邊挖過生蠔。丹麥駐華大使館的求助消息發出後,邊苗苗以為是開玩笑。後來,丹麥的華人開始轉發這個消息,國內也火成一片,她才意識到這是真的。恰好此時父母從國內來丹麥看她,於是,當地時間5月8日,一家人應朋友之約,從居住地奧胡斯驅車前往海邊挖生蠔。一行五家人,細心的朋友還準備了一個拖車,帶上了連身衣,雨靴、手套等挖蠔工具,燒烤架、桶,蒜蓉、調料也一應俱全。
驅車約兩小時後,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11時許,邊苗苗一家到達海邊。“當時還沒漲潮,岸邊已有幾撥中國人挖過了,也有一些丹麥人,可能都是看到丹麥駐華大使館發文後來的。”邊苗苗說,即便如此,岸邊仍滿是生蠔,幾無下腳之地,“這個地方不是丹麥駐華大使館發的那個海灣,但生蠔也很多。”
挖,好輕松!
四小時挖三百斤生蠔 現場燒烤引當地人點贊
同行的中國朋友中,有兩人是醫生,他們確定這些生蠔可以生吃後,邊苗苗挖起一個生蠔打開後,在丈夫驚訝的目光中,一口吃了下去。
一番分工後,朋友們在岸上支好燒烤架,有的人則開始下海挖生蠔。“生蠔跟石頭長在一起,生蠔邊緣很鋒利,不穿雨靴很容易受傷,徒手挖幾乎不可能,一定要用鑿子和鏟子。”邊苗苗說,有朋友去年來挖過,所以經驗很豐富。
這里的生蠔比國內的一些海鮮店內出售的大,平均個頭在20厘米左右,20多個就能裝一桶。在朋友帶領下,邊苗苗挖上一桶就送回岸上,加工燒烤。生蠔烤熟後的香氣吸引不少丹麥當地人前來,看到燒烤架上頗具中國特色的燒烤生蠔時,紛紛伸出大拇指點贊。大家邀請他們也嘗嘗,但當地人都微笑著婉拒了。
越往海水深處走,生蠔越來越多,邊苗苗等人撒開了挖:就像在四川,進了一個采摘園,隨便玩,隨便吃。
雖然沒有經驗,天氣又不太好,四個小時內,邊苗苗仍和家人輕松挖了三四百斤生蠔,除了生吃,現場燒烤外,最後還帶了幾大桶回家。
邊苗苗有些惋惜地說:“還是沒經驗,桶帶小了,要是天氣好,我們還要烤幾小時,起碼還能挖幾百斤生蠔。”
吃,好美味!
丹麥朋友大吃“川式生蠔” 相約過幾天再去挖
回家後,父母將帶回來的生蠔變成了燒烤生蠔、爆炒生蠔、生蠔烘蛋等一道道美食。生蠔還能變成這一道道菜?這能吃嗎?羅尼和他的丹麥朋友傻了眼。
在邊苗苗的印象里,丹麥人對食物很小心,生蠔基本只有一種吃法:配點檸檬汁,生吃。
小心翼翼嘗了一口,羅尼的表情慢慢舒展,隨後把一盤爆炒生蠔吃得精光,一群人當天大快朵頤。沒兩天,幾個丹麥朋友聞訊主動找上門:聽說你們家發明了一些美食?熱情好客的邊苗苗父母一陣忙碌,把“川式生蠔”美食端上桌時,幾個丹麥朋友面面相覷,反複確認:這,能吃嗎?
考慮到當地人吃得清淡,邊苗苗父母把辣椒放得很少,盡管如此,第一口爆炒生蠔下肚時,丹麥朋友們還是辣得吐舌頭。不過,只需片刻,美味襲來,朋友們俯在餐桌上揮動刀叉,觥籌交錯間,一大桌子菜被吃得幹幹凈凈,聽說四川還有很多種海鮮烹飪方法,他們一臉羨慕:你們四川真幸福啊。
臨走前,幾個朋友剛出門,就轉身相約:過幾天,再去挖,好嗎?
求寄點!眼饞
雖然有丹麥朋友點名要吃“川式生蠔”,但也有不少丹麥朋友對此敬而遠之。網上有人稱,丹麥人不吃生蠔是因生蠔不幹凈,邊苗苗認為,丹麥人對食物要求苛刻,很小心,但也比較簡單。飲食習慣不同,造成他們對生蠔的需求量不大。“像我們四川宵夜攤上炒個海鮮都要放五六種甚至更多調料的情況,在丹麥很少出現。”
“之前丈夫羅尼每次就生吃一兩只生蠔,做成四川菜後,現在他輕輕松松就吃五六只。”邊苗苗笑稱,要是丹麥朋友早學會爆炒生蠔、燒烤生蠔這些做法,生蠔哪里還有機會“泛濫成災”?
不止在丹麥當地,邊苗苗發在朋友圈的“挖生蠔”文圖,在國內朋友中也引發熱烈反響,有人“抱怨”:咋不給我郵寄點回來?一些四川朋友甚至強烈要求她把生蠔曬幹後郵寄回來,做成產業,讓邊苗苗忍俊不禁。
邊苗苗說,丹麥的生蠔真的很肥、很甜、很好吃,等秋高氣爽,生蠔肥了,肯定會再去挖……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