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在線:一隻中石油大過24美銀行 李華華
|
|
受 到金融海嘯打擊,美國銀行股票跌得好傷,單睇反映美國24隻金融股表現嘅KBW銀行股指數,就知道有幾慘烈。彭博資訊話,KBW銀行股指數上個禮拜五跌到 得番2724億美金,即大約2.12萬億港銀,連一隻中石油(857)嘅市值都大過佢哋。 KBW銀行股指數市值2.12萬億港銀呢個水平,其實係去返92 年10月時嘅水位。喺兩年前銀行業最風光時,個指數有成1.36萬億美金(10.6萬億港銀),可惜一場海嘯勁跌逾五成,而中石油A、H股上個禮拜五夾 埋,市值有成2.19萬億港銀,險勝美國24隻銀行股市值,都威番次。中石油都唔係冇跌過,股價曾經由高峯挫七成,但由上年10月尾低位,至今升番近四 成,就係咁打咗美國啲銀行一巴掌。彭博仲話,今年唔夠兩個月,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升咗27%,係全球各股票指數中表現最好,美國標普500指數就瀉咗 15%。 |
中環在線:劉央偷閒遊獅城天倫之樂大過天 李華華
|
|
做女股神唔容易,要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嘅中國女人就更難。好似劉央(圖)咁,全靠佢老公陳先生嘅支持,甘願做最牛氣女人背後嘅男人,劉央先可以義無反顧地盡情搏殺。
不過,性格爽快嘅劉央,亦有脆弱兼溫柔嘅一面,佢同華華個朋友講,雖然每日工作十幾個鐘,回家見到家人,乜都值得啦﹗
華 華噚日打電話畀劉央,原來佢身在新加坡,仲好開心同華華講,放假要同仔仔女女玩吓。華華同劉央傾過多次偈,發覺佢今次嘅語調少咗一點剛,多咗一點柔,佢仲 怕華華問佢公事,一於先發制人,叫華華過兩日先搵她,「過兩天回來,有事先同秘書聯絡,回來再說。」華華完全聽得出佢此刻天倫之樂大過天。
李華華
|
中小企業融資有多難:壓力大過金融危機時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14270.html
「
很多企業今年能『保平安』就不錯了。」7月1日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東莞台商協會的一位內部人士感慨。
據悉,東莞台商協會目前有3000多家入會企業,再加上未入會的,東莞的台資企業多達6000餘家。在上述人士看來,貸款利率高、融資難是很多中小企業今年常倒的「苦水」,而協會內大部分企業都感覺到不同程度的融資難。
一邊是融資陷入困局,一邊是人工、原材料等成本攀升,中小企業兩頭受壓,猶如面包中的夾心層。很多受訪的人士感慨,今年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比2009年金融危機肆虐時更艱難。
融資成本攀升
在當前貨幣政策緊縮格局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不過,融資到底有多難?
「現在民間年利率12%都借不到錢。」廣東一家農村信用社的高管對本報如是表示。
東莞某擔保公司總經理則對本報表示:「銀行信貸資金緊張,一般都要在基準利率上上浮30%,還需要排隊,並看企業資質和項目好壞。」
而事實上,進入2011年來,央行已連續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目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上升至歷史高點:21.5%。此外,加上日均存貸比監管新規 等各種考核壓力,銀行也正遭遇一場流動性危機。眾多商業銀行還為此拉開了「攬儲」大戰,而在傳統的信貸業務上,一些銀行也出現了些「變通」。
上述廣東某農村信用社高管即對本報透露,「今年通過銀行做委託貸款的很多,比如當地有錢的老闆,將資金通過銀行做委託放貸,銀行充當中間人角色,收取手續費,又沒有什麼風險。」
「今年從年初開始,通過銀行融資就變得相當困難。」河南鄭州一家鋼材經銷企業副總經理向本報詳述了他的「融資難」經歷。據悉,去年該公司在一股份制 銀行貸了1000萬元,今年不讓續貸了,原因是未在該行做現金流業務。想要貸到款,需執行很多附加條件,比如貸款利率在基準上上浮30%,購買理財產品, 辦理信用卡,接受銀行增加的手續費等。不過,即使這些都做了,還不一定能貸到款。
事實上,近年來已有很多銀行把業務重點放到中小企業貸款上。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企業資質、抵押物等各種條件限制且銀行今年信貸規模緊縮的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實無法改變。
南充商業銀行市場投資部副總經理陳旭敏6月30日撰文表示:「這不是極端的假設:2012年4月份,如果中國央行不下調法定準備金率,中國的金融機 構可能將會無米下鍋。逾4000多億的財政存款增加,近1500億左右的法定準備金上繳需求,但由於央行公開市場到期資金幾乎忽略不計,即使外匯佔款高達 4000億,金融機構仍將因貨幣市場的資金供不應求而入不敷出。當然,不排除外匯佔款在6000億以上,而且這種情況還會在明年5月份繼續出現。」
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泓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提准的效果在於社會資金總規模池子再次減小,但是社會總需求並沒有減少,企業對於融資的需求非常強烈。目前,廣東省很多擔保公司的額度都已經用完了,說明小企業融資的需求很大。」
「借道」民間融資
在銀行信貸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下,很多中小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雖然融資成本高企,但很多中小企業只能飲鴆止渴。
「我們公司今年需要大量資金,大部分資金靠銀行信貸。一些急需的短期資金,則只能通過民間借貸和擔保公司來做,一般借款半個月至一個月,月息達3.5分(註:月息1分相當於年利率12%),超過一個半月就無法承受。」 上述河南鄭州的副總經理表示。
在採訪中,佛山、中山和東莞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本報表示:「很多同行今年都找民間借貸,一般月息3分,5分的也有。」「中山的民間借貸年息一般在 30%~40%。」「今年東莞民間借貸利率月息已從前幾個月的2~4分,上漲到目前的3~6分。這種利率是正常利潤無法承受的,只能是急用,或在等待銀行 貸款發放的過渡期用。」
「工資、人工、原材料等價格都在上漲,當然,銷售價格也有一定上漲,但今年企業利潤是下滑的。所以,我們公司今年只選擇一些國家政策扶持的、優質的 中小企業來合作,目前業務量已經飽和。今年擔保公司的擔保費也由原來的2.5%上漲到了3%,漲幅20%。從擔保業務上來看,市場需求量暴漲,但實際發生 業務量並未有大幅上漲,但擔保公司的利潤今年肯定是上漲的。」上述東莞某擔保公司總經理表示。
此前有媒體報導,溫州市金融辦近期對350家企業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企業運營資金構成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三者的比例 為56:28:16,銀行貸款佔比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個百分點,民間借貸佔比則提高了6個百分點。「雖然沒有具體數據,我感覺今年東莞企業運營資金構成 中,民間借貸的佔比上漲幅度比較大。」上述東莞某擔保公司總經理表示。
成本上漲擠壓生存空間
也許,基於地區差異,並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都感覺融資難。比如,原廣東某市溫州商會的會長就對本報表示,相比起溫州,廣東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要好很 多。就其瞭解,在中山和江門,目前除了四大行,很多銀行支持企業用聯保而無需抵押物的方式進行融資,一般500萬元~1000萬元的額度可以保證,因此該 溫州商會的很多會員企業仍可從銀行融到資,只不過需支付高一點的利率,往往在基準利率上上浮15%~20%。而據其介紹,目前在溫州這種聯保方式是貸不了 款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生存壓力驟增卻是很多中小企業的共同心聲。
在佛山做服裝輔料生意的王老闆,今年也倍感艱難。用王老闆的話說,他所在的公司擁有不乏森馬這樣的大客戶,在同行業中已算是「很滋潤」,很多同行今年生意不盡如人意。而他所說的滋潤,也就是「每個月成本和利潤能持平就不錯了」。
對於王老闆所在的企業來說,當前最大的壓力並不是前述那些企業描述的「融資難」,而是來自「原材料上漲」。
據其介紹,「我們的原材料是棉紗,80%的成本支出都在棉紗上。去年年初棉紗價格約為1.8萬~1.9萬元/噸,去年六七月份隨著棉價上漲,棉紗價 格也一路上漲,到去年十一二月份達到頂峰,約4.7萬~4.8萬元/噸。而我們做出來的衣領,從1.5元/條到2.5元/條,價格只漲了1元,大大擠壓了 利潤。」
一般情況下,原材料上漲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今年的服裝價格就上漲不少。不過,王老闆認為,由於服裝價格上漲,今年消費者接受能力並不穩定,並因此造成其公司的總體客戶訂單減少10%~20%。
上述河南鄭州的副總經理感慨,今年身邊的同行都感覺生存壓力非常大。「企業都生存在上下游產業鏈上,你的資金不緊張,不保證上下游產業鏈上的合作者 資金不緊張,有時產生傳導效應。廠家要先拿預付款,下家要儲備一定的貨品,往往又賒欠資金。資金周轉的難度在庫存上,但鋼材價格是變化的,所以庫存也需要 很謹慎。今年身邊已經有一些同行倒閉了,再這樣下去,死掉的會更多。」
五方面原因造就中小企業困局
成本壓力與融資壓力並行,中小企業命懸一線,生存異常困難。
上述東莞台商協會的內部人士甚至對本報表示,今年很多企業接不到單,利潤下滑,能「保平安」就不易,而利潤能做到1%~2%就很不錯了。
「可以說,中小企業今年融資比2009年還難。2009年的政策是鼓勵金融機構給中小企業貸款,信貸規模也放開;今年則是信貸緊縮,銀行會傾向於保 重點客戶。」中山某金融機構的行長對本報表示,他認為今年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比2009年還差基於5個方面原因:融資難,歐美經濟復甦慢導致出口受抑制,通 貨膨脹導致企業生意難做,勞動力等成本上升,很多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附加值低、利潤有限。
「拿融資難來說,2009年在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下,很多貸款的利率還可以下浮10%,今年則只有上漲的,且很多銀行資金緊張,無貸可放。2009 年雖然產生過一段時間的恐慌,但當時原材料價格低,企業利潤空間較大。今年僅工人工資與2009年相比就至少上漲了20%。」上述中山某金融機構的行長感 慨。
目標必須大過能力
2016-05-02 TCW
|
挺喜歡這句話:It's Not How Good You Are,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重點不在你多優秀,而在你想多優秀」),這是已經過世的英國創意人保羅.亞頓(Paul Arden)的一本書,言簡意賅的指出,成就一個人的優秀,不在於他的先天條件,而在內心渴望。 這個週日,閱讀了兩本他的書,另一本書是《顛倒思考題》(Whatever You Think,Think The Opposite.)。他是創意人,表達不囉唆,幾行文字就直指重點,是輕巧易讀的小書。 對於渴望,他說: 「你買不起夢想的房子,否則,那就不叫夢想的房子。所以,你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設法實現夢想;或,滿足於『不滿足的現況』。」 對於夢想,他說: 「你的目標必須大過你目前的能力。別管自己有多少能力,想一個不可能做到的目標就對了。你要努力去做辦不到的事。如果你覺得自己進不了業界最頂尖的公司,就把那家公司設成目標。如果你覺得自己當不了老闆,你的目標就是當老闆。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可能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你的志向就是變成封面人物。想一個你希望成真的美夢,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 對於抉擇,他說: 「每個人都希望活得精彩,但多數人都畏懼困難。於是,他們選擇以簡單的方式追求精彩人生,就是透過別人來感受精彩。他們想像自己像披頭四的約翰.藍儂、小說家海明威、藝術家安迪.沃荷等一樣。這些人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在面臨抉擇時做出驚世駭俗的決定,他們雖然不知道最後將走向何方,卻很清楚安全的選擇充滿危機。」 這三段話,激勵人要大膽追逐夢想,也罵了躊躇不前的人。人生,真沒什麼好害怕,也沒那麼複雜。當你願意設定比能力還高的目標時,恭喜,夢想也不遠了。沒錯,一切的關鍵就在:It's How Good You want Be. |
做官就應遂民願,百姓事情大過天——記廣東湛江市前政協主席陳光保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543

家人推著輪椅上的陳光保在他興辦的“保伯重教助學農場”里(7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圖)
有一群人,一輩子懷揣信仰。他們虔誠俯首,甘為人民的孺子牛;他們九死不悔,為理想披肝瀝膽,浩然之氣充塞宇宙蒼冥。
他們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共產黨人!
陳光保是他們中的一員:16歲參加革命,18歲入黨,63歲離休後還扛著鋤頭開荒辦農場,裸捐助學。
對把心都掏給老百姓、把一生交給黨的人,雷州半島群眾自發創作當地民歌“雷歌”,深情誇贊陳光保。
悠悠雷歌見證,共產黨人的信仰無比忠誠!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永遠血肉相連!
信仰是春蠶到死絲方盡,用最燦爛的生命,回報大地的恩情
“傳說仙過嶺生鬼,歷代從無誰敢開,
當代愚公光保伯,荒山墾成百果園”
——《雷歌》
“到仙過嶺開荒去!”
1994年離休後不久,63歲的陳光保作出一個讓人們吃驚的決定。
歷史上,雷州半島曾是流放囚徒、貶官的“南蠻之地”,赤地千里,渺無人煙。在海康縣(現雷州市)任縣長、縣委書記時,陳光保發出“綠化海康”誓言,一座座石頭山被搬走,紅土地換綠裝,海康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仙過嶺地處偏遠,始終沒能開發出來。
“群眾沒過上好日子,我絕不休息!”
陳光保說幹就幹。離休後第二年,他和老伴兒張少喬帶著一群人,扛著鋤頭,背著籮筐,開著推土機,上仙過嶺安營紮寨,擺開了戰場。
仙過嶺號稱“雷州半島的西伯利亞”,大大小小的黑石頭,一直沈睡在一望無際齊腰深的荒草灌木叢中。
鋤頭挖,推土機推,肩挑手提搬石頭,10多個人在酷暑烈日下忙碌了一天,傍晚時分,終於在亂石堆平整出一塊空地,用油毛氈搭建起一個工棚,算是有了歇息落腳的地方。
沒想到,半夜來了臺風。狂風滿世界咆哮,暴雨如註,油毛氈工棚脆弱得像一層紙,猛然被掀翻,大家用毯子衣物緊裹身子,縮在大石頭背後,在雨水中浸泡了一整夜,心驚肉跳地度過了仙過嶺開荒的第一個不眠之夜。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苦戰,在仙過嶺令人生畏的亂石堆里,陳光保帶領大夥兒咬牙硬是墾出2800畝荒地。每一畝地,都沈澱著難以言說的勞累痛楚。長期開荒的高強度勞動,讓陳光保腰部勞損的舊病愈加嚴重,有時疼得下不了床,吃點止痛藥,硬撐著又去了工地。
“好好休息一天吧!”老伴兒心疼得要哭,他搖搖頭。
陳光保還不能休息。他知道,開荒辦農場就像西天取經,前方有九九八十一難。
荒山好不容易披上綠裝。但困境接踵而至,連續幾年,不是寒潮就是臺風,種芒果被凍死,種香蕉被臺風打倒,農場經營困難,債臺高築。有人勸陳光保把農場轉租出去,不僅扔掉包袱,還能從中賺一筆。
他拒絕了。當年參加革命,面臨生死考驗時從不退縮,如今面對困難,他更不能當“逃兵”。
再苦,再痛,再累,都要咬牙堅持。他給自己寫雷歌鼓勁:“且看三元塔豎正,怕乜驚風驟雨射。雷州雷多打不倒,日斜月斜塔無斜。”
然而,厄運並未就此罷手。
腰椎疼得再也無法忍受了。2004年,陳光保被迫進行腰椎增生手術,結果手術失敗。他下肢癱瘓了,從此與輪椅作伴!
老伴兒無法接受這個現實,號啕大哭。
陳光保笑呵呵拍著她的背:“革命戰爭年代,我從死人堆里撿回一條命,這點小毛病還能怕了它?”
但3年後,硬漢陳光保,卻流淚了。
2007年4月,老伴兒張少喬因為操勞過度,突發心肌梗塞,撒手長逝。這一次,陳光保再也撐不住了,淚水像開了閘。他愧對妻子:她吃了一輩子的苦,受了一輩子的罪,沒享過一天清福!
陳光保的床頭,安放著一個碧綠剔透的雕花骨灰盒,妻子安靜地睡在里面。開荒辦農場12年,她太累了,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在陳光保的帶動下,仙過嶺全部被村民開墾出來。附近6個村靠開荒種植發家致富,消滅了茅草房,蓋起了“香蕉樓”、“甘蔗樓”,農場也扭虧為盈。
荒蕪千年的仙過嶺,終於舊貌換新顏。
信仰是掏心掏肺的奉獻,用最遼闊的大愛,放飛春天的希望
“裸捐家資助學子,寧願清貧住田寮,
現金獻完賣樓房,身後不留一分文”
——《雷歌》
陳光保愛嘮叨他的農場。一見面,他像一個喜不自勝的孩子,反複念叨:今年應該是個好收成。
去年,他還在為農場的收成揪心:中心風力達15級的強臺風,將甘蔗、香蕉幾乎全部刮倒。看著一年的努力和希望全成泡影,他老淚縱橫。
陳光保像一個癡心老農,虔誠地祈求豐年,他心底燃燒著一團火焰,他要把農場所有的收益,捐獻給貧困學生!
貧困學生,才是這位老共產黨人心中最大的牽掛。
從2000年開始,陳光保堅持資助貧困學生。開辦農場後,他更是把工資收入、農場利潤幾乎全部用來獎學助教。
2009年,為了湊齊100萬元,陳光保執意將自己在湛江市區唯一的一套住房作價26萬元賣掉。
2010年,陳光保把農場改名為“保伯重教助學農場”。他給自己定下每年捐資助學100萬元的任務,表示身後不留一分錢給子女,徹底“裸捐”。
在華南師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讀研的黃仁龍,老家在雷州市附城鎮麻演村,他是陳光保“裸捐”助學的受益者之一。2010年,黃仁龍家三兄弟同時考上大學,因為家里窮,砸鍋賣鐵也只供得起一個大學生,父親最後不得不決定三兄弟抓鬮上大學。絕望之時,保伯送來了希望:不僅資助1萬元現金,而且還發動社會募捐,圓了三兄弟的大學夢。2014年,黃仁龍還考上研究生。
陳光保並不是“大款”,他現在只是一個地道“農民”,慘淡經營著一個農場,靠天吃飯,災害隨時來襲,農場隨時可能歉收。
為了籌捐款,2010年陳光保向女兒借錢20萬元,湊齊105萬元,捐完款後,發現農場連買化肥的錢都沒有了,他卻笑呵呵地說,“不怕,向銀行貸款去,等香蕉賣了就有錢了。”
迄今,陳光保散盡家財,捐款1400萬元,資助獎勵學生6000多人。
陳光保農場場部,其實就是一幢簡陋的兩層樓農舍,屋前水泥地坑坑窪窪,屋內更是清貧寒酸。他每天看報寫作的書桌,是一張從外面撿回的舊木桌,飯堂里的高腳塑料凳,是一般農村人都看不上眼的廉價貨。
“裸捐助學”,與陳光保以前提倡的“治窮先治愚”理念一脈相承。1982年,時任海康縣縣長的陳光保,帶頭捐資1700元,掀起全縣集資辦學的熱潮。1983年,他力排眾議,讓縣財政3年內拿出500萬元,委托高校代培800多名大學生。
幫扶教育,就像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在那金黃的秋天,將迎來沈甸甸的收獲。祖國大地,春華秋實,一片繁榮,這是共產黨人陳光保最大的夢想。
信仰是一座豐碑,用最無私的堅毅,銘刻世間最無畏的擔當
“做官就應遂民願,百姓事情大過天。
保伯縣官三十載,一生清廉利不圖”
——《雷歌》
對陳光保來說,權力不是辦私事謀私利的放縱,而是重於泰山的責任、頂天立地的擔當。
一本由湛江市雷歌研究會編輯的小冊子,搜集了數量眾多的稱頌陳光保的雷歌,這是一部氣壯山河的共產黨人造福百姓的編年史詩。
千年南渡河,是雷州的母親河,也是一條隨大風暴雨而作惡的災難之河,飽浸百姓血淚。從古至今,根治南渡河,只有陳光保這一代共產黨人做到了!
1971年,在建大堤的堵口合龍時,突發重大險情,一個身影率先跳進漩渦,帶動群眾跳進急流,手拉手築起人墻,穩住木船,接運砂石,終於將滾滾洪流攔腰截斷,南北堤成功合龍!這條大堤,至今保護著南渡河兩岸22萬畝東西洋田,把海水倒灌之地變成廣東“金色糧倉”。
率先跳河搶險的就是陳光保,時任海康縣縣長兼南渡河海堤工程總指揮。當時他重重摔倒在石塊堆上,腰部受傷嚴重,埋下日後下肢癱瘓的隱患。
而“廣東省包產到戶第一村”潭葛村,則是陳光保為民謀福利的另一座豐碑。
1977年11月,在陳光保支持下,北和鎮潭葛大隊率先搞包產到戶,昔日有名的“乞丐村”、“逃荒村”,一下子變成了富裕村。
但陳光保卻承受了巨大壓力,在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有領導拍桌子指責他“搞倒退”,他橫下一條心:撤我的職,罷我的官,我也要搞包產到戶!最終,潭葛村包產到戶的經驗在全省推廣。
在一般人眼中,陳光保這個共產黨“大官”有點怪:對群眾嘔心瀝血,對家里人卻“不近人情”。
——大兒子陳強在海康縣供電局工作35年,多次要被提拔,但都被陳光保阻止,直到去年退休,陳強還只是一個副科級幹部。
——弟弟陳平央求哥哥在城里找工作,被拒絕。之後,他找到其他領導,三次被安排工作,但都被陳光保勒令辭退,至今務農。
“伸開手掌,五根指頭,我陳光保的子女親屬,永遠要做最短的那根拇指!”陳光保經常這樣說。
做最短的拇指,不僅沾不了光,反而處處吃虧。大女兒陳忠於說,年輕時兄妹們對父親多有埋怨,不過現在早已變成敬佩。
陳光保還立下三條家規:“不準收禮,不準走後門,不準搞夫榮妻(子)貴”。1983年任海康縣縣委書記後,他每年春節都要在自家門口貼一副對聯:“送禮可恥受禮有罪”,橫批“端正黨風”,讓前來送禮的人望而止步。
對人民群眾,他心底無私,問心無愧。但對家里人,心里卻隱隱作痛:
父親去世時,他在外忙工作。
母親去世時,他在外忙工作。
4歲兒子陳飛因無人照料,誤食有毒野果身亡時,他還是在外忙工作。
而陳光保最愧疚的,還是妻子張少喬:如果沒有開荒辦農場,如果早點住院治療,如果……
太多太多的如果,堵在陳光保胸中,憋得難受。
撫摸著妻子碧綠晶瑩的骨灰盒,他想告訴妻子:他百年之後,兩個人骨灰要混在一起,撒在滾滾南渡河,流向浩瀚大海……
這樣,兩個相親相愛的人就能永遠在一起。即便身後,也不占用國家一寸土地!這是他,一個老共產黨人最後的心願。
建築師揭偽豪宅化妝術 發展商賺到盡 建露台大過天
1 :
GS(14)@2010-10-08 12:33:552010-10-05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新樓盤的宣傳和銷售,偷換概念的歪理突然大行其道,普通住宅區變成半山區、康樂設施變成宮廷式會所,樓盤廣告再看不見合家歡,只有洋妞舉杯淺嘗歎世界;儘管種種落差之大令業主要睡窗台,自欺欺人的港產偽豪宅繼續全城天天熱賣。然而,並非天下人心盡黑,4名香港土產良心建築師不畏地產霸權,站出來揭露香港偽豪宅的製作過程。
明報記者 陳健佳
接受訪問的4名建築師吳永順、解端泰、黃啟聰和Peter(假名),全都在本地行內有逾20年經驗。吳、解仍從事建築師工作,黃啟聰已轉任室內設計,Peter則轉投發展商工作,故不方便披露身分受訪。
「令買家感富貴 縱使蝸居睡窗台」
吳永順形容,豪宅的「包裝紙」是「打扮成貴族、宮廷式會所,令單幢樓因此可以賣貴些,令你自覺住在富貴地方,縱使你買的單位只是蝸居,還要睡窗台」。發展商一般會建樓底特高的大堂,少不了水晶燈、雲石。氣派不凡,不過,未必個個發展商肯花錢用靚料,有些所謂「豪宅」,適逢經濟低迷時興建,建築經費有限,只能用廉價材料,解端泰說﹕「瓷磚是6元一塊的貨色,廚櫃是發展商的舊款倉底貨,貼上名牌貼紙魚目混珠。」還有更「慳皮」方法,Peter稱,「找個出名的設計師,設計一個靚的示範單位,即使沒有電器,買家也覺得單位較有品味」。
為建露台犧牲廚房售單身族
住宅交到建築師手上,又如何打扮成豪宅?吳永順稱,任何美學設計、用料、建築物的形態、用色,都要遵守發展商兩大原則「炒盡面積」和「呎價最高」。所謂「炒盡」,就是盡用建築面積,現時發展商興建露台、工作平台、窗台,都不計算入政府批出的建築面積,但買家必須付錢購買,發展商可以「淨賺」。因此,發展商便會要求建築師盡量建露台、窗台,「一幢樓建100個單位,比建80個好,因為前者有多20個露台......即使對著後街,也要建一個露台」。於是則師要盡建300多呎的單位,連廚房也容不下,「發展商改為迷你的開放式廚房,包裝成單身貴族單位。但這些單位依然有露台,去到咁,真係好mean(刻薄)呀。」吳永順說。
墊高整幢樓 低層價更高
「炒盡面積」後,便要做到「呎價最高」,例如海景單位呎價可高兩三成,則師便要令最多單位面向海景,但後遺症是屏風樓頻現。高層單位呎價又較低層高,於是盡量把整幢樓「墊高」,興建空中花園、停車場、會所等
用透明家俬 示範單位「更寬敞」
示範單位也成為吸引買家的虛招。黃啟聰曾參與設計示範單位,他指出,最常見是家俬透明、沒有櫃門,營造寬敞感覺。發展商市場部要求單位內的衣櫃,深度不可超過兩呎,縱使他覺得與真實的衣櫃距離太大,但又不敢拒絕市場部要求。因為整個銷售樓盤的過程,市場部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的部門,甚至凌駕建築師,在私人地產商工作的Peter表示,以前項目經理角色最大,樓盤建好後,才交給市場部銷售。現在倒轉由市場部先「度橋」,項目經理要跟隨;甚至是畫則的專業項目,市場部也會干預。
建築師嘆被市場部凌駕
樓盤包裝除了靠外觀,也要靠虛招,例如﹕名稱、地點,要令人聯想似皇宮、有霸氣。「以前叫乜乜花園、大廈、邨、軒、閣、居,都與住屋有關,現在只講氣勢。」吳永順繼續舉例,牛池灣被包裝成飛鵝山、西營盤升格西半山、大圍變成香港正中心等。解瑞泰慨嘆,市場部的包裝手法已凌駕建築師的專業,「不幸地,(樓市)瘋癲的狀況下,建築師也是受害人」。
建築師吳永順相信豪華包裝的物業,某天會反璞歸真。「好多人未必鍾意返屋企就似入皇宮……想要的可能是優閒、恬靜、舒服,有回到家的感覺。發展商會反思一個回到家感覺,簡約設計,吸引買家。」(余俊亮攝)
曾任建築師的現任室內設計師黃啟聰﹕「豪宅講感覺,收樓時有禮賓師給你一個錦盒,放齊單位內的鑰匙、冷氣遙控,連廁所板都繫上絲帶,令你覺得零舍不同。」(陳智良攝)
建築師解端泰﹕「豪宅化現象不能返回頭,宮廷式、金碧輝煌,都是要迎合大陸人口味。」(智良攝)
凡樓如何變毫宅
1. 「露台、工作平台、窗台」等不計算入政府批出的建築面積,買家必須付錢購買,盡量建大,發展商「淨賺」
2. 刻意間格設有大窗台的廳房,即使無法安放家俬,總之窗台越大越好
3. 單位面積細,寧放棄廚房,包裝成單身貴族單位出售,但堅持有露台,出現「有露台,冇廚房」的怪現象,而此舉又可增加單位數目
4. 高層必須打通多個單位製造「特色單位」,再以高價發售,營造樓下單位售價「較平」,同時又發揮拉高整幢樓價的妙效
5. 越高層、景觀越少遮擋越值錢,於是刻意興建空中花園、停車場、會所等底層樓層,務求「墊高」整幢物業,住宅最低層位處 3 樓,往往已是鄰近舊式物業的 10 樓。整幢物業變相造出更多「高層開揚樓」,呎價更高
6. 海景最值錢,畫則時,爭取最多單位面向海景,導致屏風樓也在所不惜
7. 力爭每幢樓興建最多單位,因可藉此興建更多露台,此舉既符合政府批出的建築面積,又可出售更多樓面
8. 以前低層單位無人問津,現透過加高「樓底」,包裝成低層獨立層,吸引買家
9. 交樓時有禮賓師款待,鑰匙放入精美錦盒送交業主,連廁所都繫上絲帶
10. 附送貴價名牌電器,即使牌子冷門,日後維修欠佳都「照送」
11. 如沒有名牌電器,設計時代品味的示範單位,吸引買家
12. 物業地點,山腳大膽形容為半山、採用風馬牛不相及的歐洲景觀,來形容本港物業,總之產生「高格調」的心理聯想最緊要
13. 物業名稱,名字講派頭、講氣勢,浮誇不要緊
2 :
abbychau(1)@2010-10-08 18:52:28有冇咁易呃
3 :
加量熱狗(10)@2010-11-04 14:47:20都冇人話過香港D樓要黎住…
我發覺我有好多新樓盤個名唔識讀
其實我想問投資移民係咩黎
早排見過灣仔某蚊型唐廈重建
咁細個位做到一梯四伙
D間隔衰到不得了,好好奇係咪真係有人肯長住
呢D會唔會就係專比人炒個種樓?
最新:面積大過間屋 唐宅僭建地下行宮
1 :
GS(14)@2012-02-16 00:14:08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4104/20120215/54495

本報獲得的圖則,屬約道7號屋03年的草圖,與唐英年夫婦購入該樓宇的時間吻合。該草圖共有三頁,除地面的泳池及客廳,以及地面下層(LG)的車房圖則外,尚有關鍵的地庫草圖。
根據地庫草圖顯示,設施豪華舒適,除有酒窖外,還有品酒室、多用途影院、健身房、雜物房、日式浴堂、更衣室及洗衣房等,單是酒窖面積已超過400平方呎,整個地庫面積更逾2,400平方呎,較地面大宅每一層的1,000多平方呎面積還大。
2 :
passby(15493)@2012-02-16 05:58:46洗唔洗坐監?
兩個pre特首入曬去赤柱你都咪話唔盞
3 :
honey(6546)@2012-02-16 08:38:26唔洗坐,仲有特首做
4 :
CHAUCHAU(1254)@2012-02-16 20:52:21好賤格,居然又擺老婆上枱,係咪男人黎架?
5 :
GS(14)@2012-02-16 21:00:53我覺得他真是無腰骨
6 :
亞力士(1473)@2012-02-16 23:22:30癈物 好比陳健康
7 :
skies(1318)@2012-02-16 23:30:06可能過程中有行使假文件之虞
8 :
Ben(10970)@2012-02-16 23:33:13今日搵得枕邊人出黎頂,他日做O左特首搵港人出黎頂又有乜出奇?
9 :
Louis(1212)@2012-02-16 23:35:11重點新聞 今日21:03 香港財經
唐英年:為僭建道歉 續參選冀港人予機會
行政長官參選人唐英年九龍塘約道大宅僭建事件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唐英年就上述事件於晚上會見傳媒,他首先向全港市民致歉。
唐英年表示,其大宅地下的僭建工程是2007年取得入伙紙後才開始動工的,同時亦屬他太太的主意,因當時正值他們兩人婚姻相處的低潮時期,而他們對事件已感到悔疚,但會一力承擔事件。
對於今次事件,他否認過去數日講大話,指其內心感到矛盾,因為不想事件牽涉及他的太太,他亦希望社會可以給予重新出發的機會。唐英年指出,去年已提醒太太盡快委託專業人士進行檢測,但他亦明白這些事不能很快可以處理。
他又稱,自己於僭建及家庭的問題處理不好,但會繼續以政綱爭取市民及選委的支持,希望服務港人。不過,他坦言,無論地牢有甚麼設施都屬僭建,並承認無積極處理僭建物,自己亦有錯。他指出,希望公眾社會可給予他一個機會,讓他證明他是特首的最佳人選。
他指出,目前屋宇署仍在大宅內觀察,對被問及會否退出選舉,他則沒有正面回答,只承認是次事件處理不善,希望市民給予機會。
至於唐英年太太郭妤淺則表示,丈夫原本不想她出來交待,而她指出,約道兩大宅屬自己的構思,今次事件是她一人「搞出來」,出發點是希望可建構建一個溫暖、舒適的家給予先生。她強調,今次是件與唐英年無關,他是一個好人,不可當他是一個壞人,而她一心一意支持老公。
她又稱,並非為了參選特首選舉才出來澄清,而她丈夫參選的出發點是為了香港市民,希望社會可以給予她們一個機會。
屋宇署人員今日已到唐英年九龍塘的大宅視察,而唐英年的兒子亦於下午約5時抵達大宅外,情況一度出現混亂,他於下車後被大批記者包圍,一度未能內進。
其後,數名屋宇署人員亦於下午5時許進入唐英年大宅內視察,有屋宇署人員手持圖則及相機入內。至於屋宇署發言人早前表示,估計要視察3小時,之後會向傳媒匯報情況。
屋宇署人員視察期間,已有大批傳媒在現場採訪,有傳媒更出動吊臂車,拍攝大宅內的情況。
另外,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亦指出,傳媒報道有行政長官參選人物業懷疑有僭建物,當局會堅持一貫原則,依法辦事、一視同仁,會按去年處理知名人士僭建事件的程序,優先處理,並盡量向傳媒提供資料,以釋公眾疑慮。
今日21:58 香港財經
屋宇署:唐兩屋皆有違規 地庫約2千呎
而屋宇署人員在視察後,在晚上9時多會見記者,表示經過初步評估,證實兩大宅都有不符合圖則的情況。又指屋宇署在07年發出入伙紙時,視察過與圖則相符才批出入伙紙,後來也沒有接過改動申請。換言之,相信乃獲得入伙紙後增建的。
屋宇署人員指,物業大致與批准圖則相同;但在5號屋有違例搭建物,在7號屋則有包括一個19米x11米(即約2000平方尺),高度達3.5米的地庫;並有2個通道通往泊車處和後巷。
此外,大宅的泳池底安裝玻璃窗,也屬違例建築工程。
屋宇署將會發出勸諭信,而業主也會提交改善違規工程計劃,暫時不會發出清拆令。
屋宇署人員今日已到唐英年九龍塘的大宅視察,而唐英年的兒子亦於下午約5時抵達大宅外,情況一度出現混亂,他於下車後被大批記者包圍,一度未能內進。後屋宇署人員亦於下午5時許進入唐英年大宅內視察。
10 :
Ben(10970)@2012-02-16 23:38:499樓提及
重點新聞 今日21:03 香港財經
唐英年:為僭建道歉 續參選冀港人予機會
我可唔可以講唔畀?
11 :
Wilbur(1931)@2012-02-16 23:59:23無恥!睇佢唔起!
12 :
greatsoup38(830)@2012-02-17 00:04: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75096

唐英年把地庫面積物盡其用,設計原圖顯示,地庫有一個逾 200平方呎的日式浴堂及更衣室,旁邊是一個逾 300平方呎的健身室。根據大宅建築師何仲怡於 07年初向屋宇署呈交的資料,整座大宅興建費用 8,760萬元,樓高 3層的獨立屋分為一樓、地下高層( UG)及地下低層( LG),未有申報興建地庫。
根據大宅的設計原圖,地下皇宮有一條秘密樓梯,通往地下低層,但本報翻查屋宇署核准的建築圖則,在地下低層的原有秘密樓梯位置,被改成一個「轉車台」( Turntable),而最終屋宇署派人驗樓後,於 07年 2月批出入伙紙。
應補地價逾千萬元
事實上,本報翻查地政總署的空中鳥瞰圖,發現約道 7號的地盤,於 04年 9月已經挖了一個大洞,而根據建築師呈交的圖則顯示,該地盤的地基深達 5米,比兩邊的約道 5A與約道 9號深多足足 3米,並採用「 raft foundation」興建方法,在底部加設巨型石屎板,令上面的泥土即使被挖空,也不會影響地基。
本身是土木工程師的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批評,唐英年於 06年時仍是約道 7號的業主之一,不可能不知道物業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僭建工程,「除非工程人員呃埋佢一份啦。」
他指若地下皇宮的圖則屬實,即反映唐英年當年一方面籌備一份合法的圖則呈交政府,另一方面又私下非法興建地下皇宮,「已經有好明顯欺騙意圖。」他又質疑過程中有沒有公職人員涉及串謀。黎又認為,唐英年僭建 2,400呎,若以 06年九龍塘補地價每呎 5,000元推算,也起碼要補地價逾千萬元。
13 :
dennis001(8614)@2012-02-17 16:50:01明知愛這種男孩子~~
也許只能如此~~~~~
14 :
鉛筆小生(8153)@2012-02-17 16:56:41我覺得唐這麼有錢, 未必為SAVE這小小錢
相反唐太是正宗福建人, 機會大
不過就算這是事實, 我覺得唐豬太過沒骨氣
15 :
亞力士(1473)@2012-02-17 23:02:03男兒天職保家眷 兒啼妻哭 內心撩亂
16 :
CHAUCHAU(1254)@2012-02-17 23:41:38亞力士兄錯了!
唐太喊係感觸點解有個咁既老公
無事攪事(滚女)
有事怕事(潛建)
女人至痛
17 :
Louis(1212)@2012-02-18 00:00:46重點新聞 今日18:20 香港財經
任志剛:仍撐唐參選 有5個重要原因
放大圖片特首參選人唐英年的僭建風波,令他是否適合競逐特首備受質疑,在金融界中,高調撐唐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今日回應指,他也認為唐英年處理問題不太好,對事件感遺憾。不過,表示仍繼續支持唐參選。
他認為,作為領導人、特首參選人,有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而唐英年有5個優點:1.有管治經驗,包括制定和實施政策的經驗,此乃不可多得;2.他在宏觀層面包括本港和國際層面,也富有視野,而在微觀層面,也可以處理民生問題;3.唐有特別的親和力,相信可以凝聚社會,推動香港繼續發展;4.此外,唐知人善任,親疏無間,不會用人唯親;5.而更重要的,是唐的政綱有清晰的理念,也有豐富的政策。
他指,公眾目前關注僭建問題是合理的,但也應多花時間去了解唐的優點,而特首應該有很多其他的素質。他又指,相信唐英年經過事件洗禮後,會吸取經驗,希望他收拾心情,繼續為競選和市民大眾努力。
按在唐英年僭建風波愈鬧愈大後,競選特首的形勢出現改變,包括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都公開表示擬考慮參加特首選舉。
18 :
亞力士(1473)@2012-02-18 00:02:02我突然想起 蒙能 同 on9 既分別 一個就係應硬唔硬 一個就係亂q咁硬
19 :
CHAUCHAU(1254)@2012-02-18 00:11:21感情缺失,唐太要忍
誠信受疑,唐太上身
20 :
skycity(2352)@2012-02-18 10:30:3214樓提及
我覺得唐這麼有錢, 未必為SAVE這小小錢
相反唐太是正宗福建人, 機會大
不過就算這是事實, 我覺得唐豬太過沒骨氣
你睇新聞時唐太果樣幾委屈啊,如果真係她的意思,咁唐太的演藝真很太得了.
就算真係唐太的意思,都沒有人會相信啊,因為唐豬的形象破產了.
萬一他當上特首,咁多痛腳有排被人罵啦,所以看來他大勢以去了.
21 :
GS(14)@2012-02-18 10:45:05咁我又唔太認為糖糖會放棄的
22 :
pars(2406)@2012-02-18 10:56:31邊個做特首都唔係港人話到事,唐唐做唔做特首都唔係佢自己話到事,當年董特首民望低落,上面都要佢霖莊,佢估係佢自己想再做? 所以佢都話留底係需要勇氣架。
23 :
calvinx(8907)@2012-02-18 11:22:57二百呎吾知就話者,而家係二千呎。咁都吾知同吾見,佢重可以幫香港睇到乜,知的乜?吾通帶領香港人去點偷跳?
24 :
GS(14)@2012-02-18 11:53:5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1388
屋宇署漏夜發聲明 稱要優先取締
填平唐宮需 200車泥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1390
涉呃差餉 100萬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1413
「一個咁嘅人做特首,前途堪虞」
全城痛罵倒唐風暴爆發
25 :
GS(14)@2012-02-18 12:10:3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78835
待習近平回國「定生死」
北京消息:未必輕易過關
2012年02月17日
屋宇署巡查 即發勸喻信
唐地宮證實僭建 2250呎
2012年02月17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78814
26 :
Louis(1212)@2012-02-18 17:08:39傳唐營「推選曾鈺成」 進可攻退可守
http://news.mingpao.com/20120218/gab2.htm
【明報專訊】去年7月以「三無一有」否認有意選特首的曾鈺成,昨日突然主動披露自己將重新考慮參選特首,有梁營以及政界分析,曾鈺成這舉動的推手,其實是唐英年的「造王者」,這一高明之處就是若唐「頂得住」,曾鈺成現可對梁營和有意取代唐英年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起牽制作用;若唐英年終要退選,曾鈺成便可代唐而上。
守﹕助唐牽制梁營葉劉
有建制派形容,若背後推手真的是唐營中人,這招陣前換將對梁振英將是甚辣的一。因為曾鈺成在傳統左派聲望甚高,尤勝於梁,而兩人票源重疊,民建聯和建制派選委很大機會撐曾棄梁。
有梁營中人亦分析,一旦唐退曾上,幾可篤定曾鈺成會當選特首,因為這反映中央政府已有新指示,大部分票數會歸邊到曾鈺成。結果,現在弔詭之處是梁振英可能反而想唐留下來對決,而非退選換人。
攻﹕倘唐下馬即可補上
......
消息稱非北京授意
......
27 :
龍生(798)@2012-02-18 17:28:01曾玉成選得出, 香港仲大鑊過俾CY 做特首....
28 :
passport(1491)@2012-02-18 18:21:07睇黎唐唐落馬
曾玉成上
29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1:10:42不太可能啦
其他似出黎抽水多,話明下任特首知總有人可挑戰佢,提醒佢做好D
好多人話可能出選,但提名期29號結束
而家班底未見,政綱未有,重要解釋同爭取民意,選委就睇你咩關係網
如果有條十日內做到甘多樣又表現好過唐唐,應該可以出選
但我唔覺得曾生,葉太呢D有甘GE能力
30 :
亞力士(1473)@2012-02-19 01:21:0320樓提及
14樓提及
我覺得唐這麼有錢, 未必為SAVE這小小錢
相反唐太是正宗福建人, 機會大
不過就算這是事實, 我覺得唐豬太過沒骨氣
你睇新聞時唐太果樣幾委屈啊,如果真係她的意思,咁唐太的演藝真很太得了.
就算真係唐太的意思,都沒有人會相信啊,因為唐豬的形象破產了.
萬一他當上特首,咁多痛腳有排被人罵啦,所以看來他大勢以去了.
糖糖去勢
真係做左特首 d人查唔查佢老婆好?
31 :
skies(1318)@2012-02-19 01:35:51就算真係唐太嘅旨意,唐豬都要食呢隻死貓,因為如果唐太認係佢嘅旨意,唐豬必定被千夫所指,啲人一定會小唐豬無承擔。
但唐豬嘅智囊無可能諗唔到呢點,要唐太企出嚟認可能係因為唐豬計算到如果佢認就有豬生不能承受嘅後果
32 :
skies(1318)@2012-02-19 01:43:49件事個實情係點唔重要,但可以睇到唐豬嘅危機處理能力不足。
33 :
greatsoup38(830)@2012-02-19 12:27:1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3777
北京密使火速來港研判選情
唐英年禍福 72小時
2012年02月19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3778
由原來的「黑馬」變「熱馬」,曾鈺成大概沒有想到,擁有民建聯背景的他會在瞬間成為商界「新寵」。消息透露,有重量級商界人士在唐英年僭建醜聞爆發後,力勸曾鈺成代為披甲上陣;他亦作好心理準備,以便在中央判定唐英年政治命運後,即以「超級大後備」姿態入閘,最終極有可能在唐營選委支持下成為新特首。
曾鈺成昨天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重申是否參選特首是「人生一個重大決定」,需時考慮;他不諱言近兩、三天不少人鼓勵他出選,當中既有唐營支持者,也有梁振英盟友。他承認現時才起步撰寫政綱及爭取選委提名有困難,「但為咗回應熱心朋友嘅支持,我會盡力」,顯見有「入閘」決心。
獲挺唐商家支持
消息指曾鈺成已向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滙報有參選意向,民建聯大部份成員亦表明支持曾入閘「替補」唐英年。
由於曾鈺成向來獲傳統左派支持,同時與中立建制派有偈傾,加上獲原來挺唐商家支持,有分析指只要曾決定入閘,肯定較梁振英獲得更多提名,隨時後來居上,成為新一屆特首。《蘋果》記者
34 :
greatsoup38(830)@2012-02-19 12:27:4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3779
民望一直領先的梁振英,一旦唐英年退選,表面看來會享「甜頭」,冷手執個特首寶座,事實卻不然。據了解,大部份挺唐中人已有共識,就算唐英年被迫下馬,亦不會改挺梁。面對極有可能兩敗俱傷的困局,梁振英近日表現轉趨低調,不再向唐英年「開火」。
在曾鈺成突然考慮入閘後,令梁振英原來的大好形勢即出現變數。早前多番點名批評唐英年的梁連日全面「收火」,昨天出席公開活動時,不再像前兩天當唐英年被醜聞纏身時的意氣風發,拒評唐、以至曾鈺成等有意參選人的表現,表現較前低調,似乎為免在此敏感關頭惹反感。
分析最新形勢作部署
據了解,梁振英目前已取得 150個足夠保送他入閘的選委提名,遲遲未報名參選,其實是在分析最新形勢,尤其是若曾鈺成替補唐英年入閘,他原來從民建聯或工聯會所得的提名或會驟減,因此須作好最佳部署,如再向其他中立專業界人士拉票。他昨天出席公開活動時只稱會按照「原定計劃」報名參選,堅拒透露確實日子。《蘋果》記者
35 :
greatsoup38(830)@2012-02-19 12:28: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3795
【本報訊】屋宇署揚言主動調查「唐宮」是否在獲得入伙紙前已僭建,以及事件是否涉及提交假圖則等刑事罪行,但有測量師指出,除非有施工時的圖片,顯示「唐宮」位置四周打地基時已築起擋土牆作地庫外牆,否則以目前已公開的資料,不足以指控業主觸犯刑事罪行。有律師指刑事檢控的舉證要求十分高,意味唐英年夫婦很可能「甩身」,毋須面對刑事指控。
富事通:派錢大過天? 李兆富
1 :
GS(14)@2013-01-05 13:36:12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30104/165881
元旦反思歪遊行,身在太平洋另一邊嘅我,只可以遙距觀察。不過,今時今日,淨係睇朋友「打卡」,透過各人手機鏡頭,大概都見到場面有幾墟冚。最多人廣傳嘅一張,就係長毛一支公對幾百個特區警察。我完全唔明白,點解特區蠢到要用幾百人,去成全人家做革命烈士。冇政府嘅配合,佢只係一個「大聲公」。乜你哋班人見唔到佢心口個公仔?對一個成世都想做烈士嘅人,坐吓監、罰吓款,係角色設計嘅一部份。就從一件小事,就睇得出呢個政府缺乏細緻手段去處理社會矛盾。
師傅教落,分析任何政府嘅行為,一定要從制度最基本嘅行事準則開始。特區政府,尤其是自從「轉左」呢個特首,做乜嘢都恃住手上大把資源。冇錯,思歪對香港最大嘅衝擊,並唔係佢講大話,而係佢引入強國式嘅大堆頭、「大石砸死蟹」嘅手段。
長毛唔聽話?幾百友圍佢,睇佢驚唔驚?有反對聲音?搵雙倍,唔夠就三倍、四倍聲量去同佢嘈過!
市民就要錢?派到佢哋夠為止;要居屋?起!呢種政治手段,叫「紅蘿蔔與棍」(Carrot and Stick),又或者,講得文雅啲叫「賞善罰惡」,源出《韓非子》,算係中式政治嘅深層次基因。
仲有唔夠兩個星期就會發表《施政報告》,以思歪嘅一貫作風,應該都係「講就兇狠」,派人哋嘅錢最易做,佢點解唔做?其實,只不過係非常簡單嘅博弈論原則:當利益唔一致,有權制定決策程序嘅人,最先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如果,思歪深入了解呢個博弈論原則,就知道點樣用「派餅仔」嘅權力,去建立利益共同體。以前港英以及早兩代政府,都識;思歪?我買重佢連派錢都會派到俾人鬧,大家放長雙眼睇吓啦。
牛仔褲大王楊釗 投資內房信心大過香港
1 :
GS(14)@2013-04-29 23:04: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29/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人稱「牛仔褲大王」的旭日集團主席楊釗,本身亦是商廈北京道一號和一號九龍的業主,他接受專訪時表示,目前地產投資重心在內地,主要做好風險控制,即使有調控政策,也有信心賺錢。本港地產市場,他則認為「市場太小,投資要非常慎重」。
旭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旭日企業(0393)有88%的資產為零售業務,重點業務為牛仔褲品牌「真維斯」,但集團的整體資產當中,則逾九成為地產投資。楊釗表示,在地產投資方面,內地的市場大,風險較小,做一個投資決定會容易很多,它的投資機會和利潤空間,都遠遠大於香港。「目前中央政府要調控房地產,這類政策對企業來說,有危必有機。」
房地產投資長線必賺
他表示,城鎮化將持續帶動房地產的剛需,對於一個健康的企業,只要控制現金流及借貸水平,房地產投資長遠來講「一定有錢賺,不太擔心政策調控。」
零售和出口占比逾99%的上市公司部分,去年受到出口收縮以及內需疲弱的雙重夾擊,收入微升5%至72億元,純利倒跌49%至1.6億元。「去年大家對市場預測過於樂觀,導致存貨積壓的衝擊一直持續到今年2月,3月起才稍稍有起色」。他認為市場處於低位,是旭日進行結構調整的好時機。「城鎮化之下,很多位於一線城市的舖租升幅大,未來一兩年,旭日至少關閉100間經營虧損的店舖,所以預計今年旭日的營業額會隨關店而下降,但利潤將較去年改善。」楊釗又稱,旭日的核心牛仔褲品牌「真維斯」,將繼續堅持「名牌大眾化」路線,定位在中低端市場。去年「真維斯」在內地的銷售收入約50億元,在逾250個城市擁有2804間店舖。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入屋大過天 (2013年07月17日)
1 :
GS(14)@2013-07-17 22:51:46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3782&d=2107
音樂比賽可以令人一夜成名,憑著動人歌聲感動大眾,獲獎後,簽約唱片公司,一邊出show演唱攞經驗,一邊等待出碟機會,好彩嘅就成為新一代天王、天后,好似近年《超級巨星》節目,成就咗許廷鏗同埋林欣彤,兩人喺年尾樂壇頒獎禮取得理想成績,亦得fans歡心,算係有交代啦,林欣彤入行無耐,仲有幸夥拍樂壇天后容祖兒拍攝電影《DIVA華麗之後》,對一個新人嚟講,的確係個千載難逢嘅升呢機會。
至於電視劇,亦有一種神奇魔力,令某啲人趨之若鶩,唔係吹水,當年嗰幾間大唱片公司,會定時定候同無記傾密偈,睇吓有邊套劇啱佢哋旗下嘅歌手演出,有時即使已係二線頭嘅歌星,嚟拍劇唔係做主角一樣無say no,咁樣唔係屈機,係嗰種難求嘅入屋魔力吸引佢哋嚟合作啫,試諗吓,一連五晚,每晚成粒鐘俾觀眾對嗰位歌星加深印象,如果以唱商場show嚟計,真係唔知要唱幾多場先有咁嘅效果,所以話電視劇可以話係歌手增加fans嘅推進器。
印象較深嘅有1998年鄭秀文嘅《寵物情緣》、2005年有許志安嘅《伙頭智多星》、2007年有容祖兒嘅《學警出更》,真係多到不能盡錄。其中有位歌星最近上電台節目,講番想當年喺無記拍劇嘅辛酸,日夜趕拍無休息,佢用咗一句說話嚟形容:「拍一套二十集電視劇,等如老咗三年,而且只係得最低工資。」話雖如此,佢又不能不認當時係為入屋,增加觀眾緣,不過凡事有兩面,有歌星喺公仔箱出現,同樣令套劇有新鮮感,總算雙贏啦,不過點解近年又愈來愈少歌星肯拍劇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