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毛大慶:多樣性×文化智力才是創新,最重要的是連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6/161893.shtml

毛大慶:多樣性×文化智力才是創新,最重要的是連接
場景實驗室 場景實驗室

毛大慶:多樣性×文化智力才是創新,最重要的是連接

網絡效應已從比特中溢出,原子被關系重構,“混”才是出路。

本文由場景實驗室(微信ID: changjingshiyanshi)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毛大慶

什麽是聯合辦公?什麽是共享生活?什麽是共享社區?共享經濟 2.0 已進入深水區,人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場景。基於人處於自身的情感和情緒的代理中,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意義表達層出不窮。

我們不再滿足於 Online 的“屏觸”,也不再滿足於簡單空間的停留,真正打動我們的是空間、人、物之間的關系。網絡效應已從比特中溢出,原子被關系重構,“混”才是出路。

2

3

近兩年,各式各樣的模式創新中出現了三個重要的詞——混沌,李善友的混沌大學;混序,李文的混序部落;混合,吳聲的混合內容。這三個詞都是“混”,“混”的確是關鍵,因為沒有了邊界才會出現新東西。

“混”是有理論的。《為誰留的空椅子:多樣性如何驅動創新》這本書揭示了一個關於創新的新公式,創新是多樣性乘以文化智力,其中多樣性就是“混”。

“混”之後,需要有方法,用文化智力驅動創新。在新的商業模式中,最核心的認知是——精神消費、社群、社群思維、社群經濟,其中最需要找到的物理概念就是 IP。

IP 代表著人的價值取向和消費取向。它從社群里衍生出來,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宗教是最大的 IP,而能夠在這個時代制造商業宗教,所基於的是連接和互聯網。今天的企業,如果沒有能力制造自己的企業宗教,恐怕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基於以上,我們一起來探討精神商業時代社群經濟的新模式和創新能力的新要求:

從微觀上說,消費方式和結構正在發生著改變——從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消費升級,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其中需特別註意的是,高凈值人群開始從金融、理財、保險等單點式消費向網狀新增長點消費、複合型消費升級。所有這些升級都在我們身邊潛移默化地發生。

4jpg

全世界都在消費升級,中國的消費升級空間尤其巨大,並且中國消費升級過程中,在精神消費領域的消費產品將是難以估量的。解決用戶的精神饑渴是新商業的最大機會,而核心是能否找到人的精神訴求和真正為滿足精神訴求所創造的新產品。

你的每一個設計都是要找到那一群人共同的精神訴求,社群思維是這個時代最高段位的思維,沒有這個能力,別的模式都免談。滿足消費者在精神層面的剛性需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

我們目前做出的共享際,略有一些社群思維。做完之後好多人來取經,來了就拍照,什麽都照,我說照片你拿走,房子也拿走,都做不出來,因為你沒有社群思維。你只是看著房子好,可這房子有什麽用?還是房地產。最終要有社群思維、社群經濟。我個人認為社群思維真的是高於互聯網思維,而互聯網思維是構成社群思維的基礎。不懂互聯網思維,就更沒有資格談社群思維。

社群經濟是下一個時代里不斷支撐經濟發展的原力註入。社群經濟有三個特征,它是人本經濟,是人性經濟,更是人格經濟。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經濟,它強調企業需要塑造魅力人格體,不斷提升品牌人格的正能量,才有機會得到用戶的歡迎和擁戴。

社群經濟是人格經濟,連接和交互是搭建社群的渠道,其中空間、消費、精神三點缺一不可。空間是社群活動投射的載體,消費是空間在物理方式上讓社群鏈接的商業手法,精神是社群在鏈接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是最穩固的形成商業護城河的核心。

5b

當網絡只有一個節點時,它是孤立的,是沒有價值的,但當所有人通過移動互聯網連接時,表現出的推動和顛覆的力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所以,要把你的產品接入到已連接的網絡,嘗試讓產品與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產品產生連接,通過連接再搭建新的社群,這是非常關鍵的思維路徑。

什麽才能夠成為社群?首先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的認同,才能形成精神聯合體,再達成利益共同體,我想這是在連接的時代大家必須要去理解的。當然在用戶社群之上,未來會產生更多新的商業模式,比如 C2B 模式。

6

當然,這個馬雲最近談得很多,他說當企業擁有用戶社群後,跨界延伸的能力增強,即使跨界也無需親力親為,通過集合用戶的需求,倒逼供應鏈,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反向采購,同時也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誰有更強大的社群,更能夠集合社群,未來就會在新產生的商業模式中占得先機。

在我個人的實踐中,共享辦公只是一個入口,終點其實是在共享生活上。占領了辦公,再慢慢去占領居住,最後去占領消費,把這三者融合在空間里,才是我要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要做的共享社區。

共享社區對原來商業綜合體的顛覆是從單一的地產邏輯、空間邏輯,變為空間和人的連接,企業跟企業的連接,資源跟資源的連接,視角轉向為用戶思維,從原來的租戶變成未來的用戶,從原來的招商變成了 IP 的組織和發現,這是我們真正要學會的本領。

7

精神商業中的成功企業,將會具備一系列獨特的能力:能夠打磨出自身品牌的精神內核,打造出極具穿透力和凝聚力的品牌 IP,能夠不斷為用戶貼上精神標簽並反複強化,能夠將用戶群打造成一種真正的精神聯合體,能夠激發它的用戶社群產生出巨大的傳播能量。

從功能商業升級到精神商業是全球商業變革無可逆轉的大趨勢。在功能商業陷入困境的今天,精神商業肩負著一種歷史使命,已經吹響號角。在未來精神商業時代中成功的企業,將會比今天功能商業時代的成功企業更加優秀、強大,因為它的最大能量是連接的能量。社群成為商業的孵化器,社群的真正價值,是讓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找到生存之道,構建牢不可破的深度用戶關系。

社群生態的運營邏輯,做來做去還是這四句話,產品即場景,分享即獲取,跨界即連接,流行即流量。

8

我們自己的路徑是,先塑造人格化的品牌,孵化小眾社群,再到內容爆發產品引爆,制造流行文化,最後定義生活方式。我們任何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和制造周期,其實都是圍繞這五步的產品路徑圖去發展的。當然,重構體驗、重構價值、重構連接這是永遠沒完沒了要做下去的事情。

9

創新能力,等於多樣性乘以文化智力。文化智力是一個特別高端的智力,它考驗你的合夥人、團隊有沒有能跨越多元文化、高效工作的人,他能不能夠包容,能不能提煉,能不能願意放大差異。同時也考驗領導者能不能駕馭得了這樣的文化環境,能不能包容及不斷放大差異,並從差異里尋找創新的元素。團隊成員是否具備文化智力,可以通過回答這四個問題來驗證:

第一,有沒有文化智力的驅動性?所要驗證的是他有沒有內驅力、有沒有自信、有沒有興趣去擁抱多元文化。如果他的想法就是要趨同,要大同小異,要最大範圍地取得共識,這種人很難產生文化智力。

第二,有沒有文化智力的知識?這在於他認不認為能夠從多樣化的人群中提取他們身上的潛在價值,認不認為這里真的有潛在價值。

第三,有沒有文化智力的策略?關鍵在於他會不會去規劃多樣性,能不能用好多樣性,能不能有計劃地對社交之後的多樣性進行有價值的規劃。

第四,有沒有文化智力的行動力?行動力所強調的是,他能不能把多樣性提取出來,把差異放大,最後快速地把它組建成一個新的產品。

沒有這四種能力的團隊,說白了,再怎麽創新也創不出來。最終歸結到人,多樣性乘以文化智力,才能有創新的產品。

10

我用這些話反思自己做了兩年的這些東西,成功的地方都來源於我們團隊有幾個人,敢於跨越多樣性文化,敢於跨越自己,敢於否定自己,敢於放大差異,最後才能夠創出新玩意兒。希望你多找到一些有文化智力的人,才能夠真的產生出創新產品。

消費升級 社群經濟的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44

毛大慶:這四個方向是新藍海, 傳統商業模式正在被取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7/162164.shtml

毛大慶:這四個方向是新藍海, 傳統商業模式正在被取代
盛景商業評論 盛景商業評論

毛大慶:這四個方向是新藍海, 傳統商業模式正在被取代

傳統企業的模式正在被精神商業模式所取代,IP化是未來商業競爭力的關鍵。

本文由盛景商業評論(微信ID:sjwl360)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毛大慶。

毛大慶,優客工場創始人、原萬科高級副總裁。在盛景新經濟商機大會上,毛大慶強調,中國的傳統商業模式正在被顛覆,原有的四大紅利正在消失,但有四個方向正在成為新的藍海

以下是毛大慶的演講內容(有刪節)

微信圖片_20170327150705

在今天我們談論各種新產業、新經濟和新領域時,都不可能脫離兩個字,這兩個字,一個是創一個是享。這也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

首先是創,創是這個時代無可替代的主旋律,創里面當然包括我們國家強調的創新和創業,而且這些詞已經慢慢變成大家掛在嘴邊非常熟知的名詞。

在今天這個時代,創新已經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相反,全球的組織、政府、機構以及年輕人,都已經開始大量的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卷入到了人類社會一次巨大的創新洪流里。

過去兩年里,創業在中國有被過度文學化的傾向,其實創業代表了一個社會生生不息的力量,它並不以某一個固定形式去體現。

第二個字就是享,即共享經濟。在過去兩年里,無論從國家政府看還是從創業圈看,共享經濟都產生了無數的令人閃耀和奪目的成果。共享經濟是人類技術進步的產物,沒有技術進步,無法產生這麽多,以及未來更多的共享經濟的成果。

今天我們看到的共享經濟,大約集中在四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不動產領域所產生的空間共享,空間內容的共享。第二是以Airbnb為代表的居住共享。第三是我們出行方式的共享,第四是知識的共享,知識共享是共享經濟的最高階段。

共享經濟的規模統計口徑各一,結果不盡相同。但是各個研究機構都認為共享經濟的複合增長率非常高,平均都在40%左右,這說明共享經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經濟增量。

微信圖片_20170327150709

傳統商業模式已死 新經濟必備三大特征

傳統企業的模式正在被精神商業模式所取代。

如今大家都在談新經濟,在談供給側結構改革,談消費升級,但我們為什麽要談這些?其實所有的這些東西的背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用戶的變化,用戶升級了,他們在呼喚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已經進入新中產領導世界的階段,85後、90後,以及未來的00後會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批人跟我們所不一樣,我們這代是伴隨著經濟匱乏、物質匱乏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更關註的物質商業,更關註功能性商業。但今天以社群經濟為主導的年輕人,他們更關註的是為什麽掏錢,他們一定是為喜歡的東西,向往的東西,有吸引力的東西去消費,去花錢,而不是為一個功能。

所以大家要註意,我們今天處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裂變時代,我們正在從功能消費、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快速的邁進。在精神消費時代里面,我們所有的商業模式都必須遵從如下三個原則,必須有個性化的特征,必須有定制化的能力,必須產生體驗化的感受,這是三個非常重要的新經濟的特征。你去檢查一下,如果我是做新經濟的,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東西,你還是回家想想再幹,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三大特征。

IP化是未來商業競爭力的關鍵,能不能讓自己的企業,能不能讓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讓自己的模式形成IP,是未來企業致勝的法寶。 IP在過去只是知識產權,只是一個發明創造,但是在未來,所有的企業無一例外都必須是創意企業,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創意能力,你就不是未來企業,而所有的未來企業都必須具備一個能力,就是能夠IP化。因為在未來,你的傳播、推廣、營銷手段不再會被某一個媒體壟斷,決定你競爭力強弱的,在於你自己是不是IP以及形成IP的能量場的大小。

過去的企業家他們打造一個企業是多麽的不容易,要30年,多少年,慢慢沈澱下來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而今天一個摩拜,一個OFO,一個什麽汽車,或者一個共享辦公,可能兩年就形成巨大的品牌,這就是新時代的特征。你也別說這些人很浮躁,這些人成不了,我們30年才能鍛造一個品牌,你們兩年叫什麽品牌,你肯定會完蛋,他真不一定完蛋,因為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帶來新的變化。

從新經濟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的新藍海,要找到新藍海,最核心的一點還是要抓到人的需要。我們經常說人口紅利不在了,但實際上我認為人口紅利還在,只是那個紅利已經不在你的傳統行業。所以,洞察人,了解人,了解新中產,了解未來的這群人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創造新奇跡的真正源泉。

微信圖片_20170327150713

▌四大紅利消失

我們正在面臨四個紅利的消失。

首先,全球化這個紅利在未來是非常不確定的。黑天鵝遠遠不是特朗普一只,最近在歐洲還會出現幾只黑天鵝。如果大量的黑天鵝集中出現,則標誌著全球的政治在進行一次新的轉向,去全球化會成為未來對我們重大的挑戰。雖然說我們國家在扛起全球化的大旗,但是能不能扛得住,目前仍是未知。

其次是中國制造紅利的消失。低端制造業不再釋放更多的能量,中國制造能不能再成為紅利,就看科技創新能不能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第三,互聯網去紅利,這一點大家談了很多,尤其是馬雲說過很多,我就不闡述了。

第四是非均衡性帶來的紅利也在消失。隨著互聯網平臺式,穿透式的影響以及共享經濟的到來,非均衡紅利在逐漸消失。

▌尋找新藍海

新藍海在哪里?我認為有四個方向可以去追尋。

首先我們要瞄準新中產。按照人口學統計,中國目前的新中產階層大概有2億人,這些人具備如下共同特征:他們都是物質豐富時代成長起來的一批人,他們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他們對未來有充分的向往,他們不再依賴物質,他們更向往品質的生活、有態度的生活,這批人去奢侈品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他們不再比名包,不再比名車,他們更加比生活方式,他們會比遊泳,他們會比鐵人三項,他們會比登山,所以這會引發消費升級領域產生很多新的模式和藍海。

第二,新工匠。未來這個社會會出現很多的新工匠,這些新工匠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值錢的人,很多人在推動新工匠的產生,我也看到盛景網聯也投過一些跟新工匠有關的產品,我認為新工匠會是未來積木式創新非常有效的組成部分。

第三個紅利會來自於第四次技術浪潮,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新材料等,這里面特別值得關註的是人工智能,基因技術,以及新能源的儲能技術,這三項會顛覆人類未來的50年。

今天有一個新的預測說,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會達到正常人的標準。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一個科幻小說,不再是閱讀理解,他已經變成了我們人類的必然宿命。在亞馬遜的倉庫里面大量的機器人在奔跑,富士康的生產線兩邊,大量的機器人已經擠走了買不起房的年輕人。

第四是新居住。從超大城市到特色小鎮、再到候鳥式居住,以及新型養老產業,這都是未來的藍海。

我們特別要關註養老產業。從1966年到1974年,中國產生了3億的人口,這3億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受到文革的困擾,而是在文革之後進入工作崗位,有財富,有知識,有事業,我們可以預見,當這3億人變成養老主力軍的時候,中國養老產業將會出現非常大的升級和發展,因為我們要的養老產業絕非是原來談的醫養結合這麽簡單,我們要的是有品質,有態度,有尊嚴,有意思的養老。在未來,養老業有了不得的巨大增長空間。

最後多說一句,去年我翻譯了一本讓我很驕傲的書,那就是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鞋狗》,這是一件讓我覺得比創業還讓人驕傲的事情。這本書里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再次也送給大家: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上,只有我們勇敢前行。

讓我們一起啟程,讓我們勇敢前行,謝謝各位!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14

毛大慶講融資八大法門:小步快跑,一路“屁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24/163261.shtml

毛大慶講融資八大法門:小步快跑,一路“屁胡”
高榕資本 高榕資本

毛大慶講融資八大法門:小步快跑,一路“屁胡”

創客工場創始人、CEO毛大慶首次分享關於融資的八條心法,我們覺得很漲姿勢,希望對你也有用。

投稿 | 高榕資本 (ID:banyancapital)

口述 | 毛大慶 

市面上融資技巧類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不過今天創業家&i黑馬還是推薦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的這篇文章給你。一言以蔽之,該文很誠懇,其中“左顧右盼”、“小步快跑,一路屁胡”等概念也很有啟發性。本文系高榕資本(微信ID:banyancapital)給創業家&i黑馬的投稿。

timg

感謝高榕!在座的都是高榕被投公司的創始人,融資是一個挺俗的話題,但也是完全不能回避的話題。雖然平時都滿腦袋琢磨戰略和融資,但融資肯定是一件不斷困擾在創業者身上的重要的事。

我和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背景,我在新加坡曾經做過16次大型融資路演。當時我們發的是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雖然那時的融資規模都很大,一個基金大概有20億-50億美金,但融資的心態和做創始人融資其實是一樣的。

今天我給大家做八個方面的分享,全是裝在我腦子里真實的事兒。我們也是這麽幹的,後面還得這麽幹。 

對所在領域的趨勢了然於胸

第一,無論大家在什麽行業里,作為創始人要清楚你所從事這件事的趨勢。

我先談三個重要的詞:趨勢、戰略、戰術。我先說趨勢,再說戰略,再說戰術。三者的順序絕對不能有顛倒。我跟很多人訪談,談戰略的多,談戰術的更多,但很少有人談趨勢。我現在融資BP都不給投資人,我先坐那兒講這件事情大勢所趨,你投這件事投的是趨勢。你也可以不投我,但你要投我這行業里的東西。你覺得毛大慶不行沒關系,但我建議你投我的領域,因為這是趨勢。

這一點要請各位知道,我幾乎沒看見幾個創始人在這件事上講出個一二三。所以首先我要講這一點,極其重要。

timg (1)

以我們這個行業舉例:

首先,房地產在限購,全都得持有經營了。這意味著租賃經濟到來了,我們現在做空間內容經濟的春天到了。

第二,我能告訴投資人美國是什麽時候從硬發展轉向空間和內容發展的,而中國現在正在這個趨勢上。

我創業兩年,出國走了11次。每次出去都從早到晚密集地拜訪同行,拜訪各種相關產業的人。我從背後了解從不同視角、不同國家、不同角度的人怎麽看待我幹的這件事兒。我從他們的話里去提取那些特別重要的大趨勢,這是融資時第一個要談的。

如果你幹的這件事兒都不符合趨勢,你怎麽說服人給你錢呢?所以我覺得趨勢比戰略還要重要。對投資人來說,如果投到一個趨勢上,你有啥危險的?然後你再根據自己的判斷找到一個對的人來投資。所以我每次都跟投資人講,你不要看優客工場,也不要看共享際,我跟你談談我們幹的這事兒的趨勢,你可以選一個對的人來投,但趨勢你得投。這是想像力的來源、增長的來源和未來發展的來源。我想這個特別重要。

關於趨勢,還有一條。你幹這事兒能否幹清楚,我相信一定跟你原來的經驗有關系。所以大家創業千萬別做跟自己的專業、經歷、背景和過往熟知毫無關系的事兒。如果你不熟知,非常危險。你可以找個合夥人,看他熟不熟知,但會非常麻煩。

     戰略始終在變化,但你要有個閉環設計

第二,當然是戰略。

戰略沒有一次能寫得清楚的,如果能寫清楚,你就不是創業者。到今天萬科都還在不斷的修改戰略。雖然戰略沒有寫得清楚的,但一定要有戰略,只有今天做得到以後才做得到。你都得把它弄閉環了,如果你弄的這個戰略自己都覺得閉不了環,那這事兒很危險。你閉上環,可能現在做不到,但也得把故事給講圓了,戰略是你發展的路徑地圖。

成立7年的美國共享辦公公司Wework估值早已達到170億美金,馬上要變成200億美金的公司。憑什麽啊?不就租辦公室,租桌子嗎?我以前也想不明白,那就得做調查、大量挖、深挖。挖完以後,看到人家的戰略非常清楚。關鍵在於,經過調查你能看到人家的故事真的是一個閉環。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優客工場成立兩年,能達到10億美元的估值,說明我們的故事也是閉環的。

怎麽閉的這個環,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們做調研的時候發現,WeWork在全球租辦公室,一年的營業收入有8億美元左右。8個億美元營業收入,你怎麽能支撐得了170億美金的估值呢?對,是支撐不了。但人家桌子底下有東西。桌子底下有什麽東西?這就開始挖了。挖出第一塊磚,上面寫著,“創業五年半,旗下92家公司,有21個在納斯達克上市了”。

怎麽估值?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估值?太有估值了。這92個公司怎麽來的?我又開始挖。

Wework開始搞了三個聯合辦公,里面弄一堆公司,有的是創業公司,有的不是創業公司,各種各樣的公司在里面。後來幾個合夥人說,“里面很多公司服務能掙錢,咱別都給第三方服務了,咱得掙他們的錢。”請問怎麽掙錢?“入駐企業最需要什麽服務咱就買一家公司去服務他們。”

timg (2)

去哪兒買?這些入駐的公司自己不就在互相服務著嘛。WeWork就收購這種公司5%-10%的股份,讓他們繼續加大對入駐公司的服務。他們從只有100家公司入駐的時候就開始在里面收購,現在到將近7000-8000家入駐公司的時候買了92個公司的股份。其實並不多,但什麽服務品類都有。

舉個例子,前些時候我看《紐約時報》報道,看到WeWork買了一家為所有WeWork公司提供訪客登記系統的數據公司10%的股份。這是為什麽呢?每年共享空間進進出出幾十萬人,訪客數據全在里面,買了以後里面的數據他全能共享。

這樣的思路下來,租金、股權收益都是他的。

再往深里看,我們發現WeWork大概有四分之一營業點的房子都是他自有的。我們說這不是做房地產的公司嗎?怎麽能算是TMT公司呢?再往下挖一層,他的房子全部都是用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買的。再一看,WeWork還有一支不動產基金,這個模型就閉上環了。

這個環是怎麽閉呢?

右邊這只手搞聯合辦公、共享辦公。共享辦公最大的能量是他去各個地方找來的房子永遠都比周圍的房子便宜。獲得房子的租金是周圍同類寫字樓的60%,這一塊他已經有40%的利潤了。左邊這只手他再把聯合辦公的這些公司裝進去做運營,把每個場地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算出來。比如,對於特定的場地,EBITDA三年5%,六年8%,這就符合美國REITs退出的標準了。公司就用REITs說服房屋持有人,多給你錢,把房子賣給我。對Wework而言,房子買了以後是百分之百能退出的,因為他所設計的EBITDA和可以讓REITs退出的EBITDA是相符的。左手和右手,一只手玩資產,一只手玩運營。Wework有大塊的收入不在桌子租金的收入上,而是在REITs退出的收入上,這樣的收入可就極為可觀了。

所以我這次到華爾街,發現Wework可以拿出7個億來買樓,那是它自己融的錢嗎?那都是REITs的錢。

這個閉環是很漂亮的。大家看到桌面上那幾億美元的租金收入就是它的現金流,根本不會產生收益的大頭。他的桌子底下一堆入駐服務公司的股權,這邊還有一堆樓,三年退出幾個、六年退出幾個,然後再發REITs再買樓,再開辦公點。

你給投資人的感覺是什麽?這就是一個輕資產運營加上資產證券化和資產資本化的公司。本來有租金收入和REITs運營就夠了,他還加上了收購一堆公司的股權所產生的收益。

這就是他的戰略。這麽多年跟投資人講來講去就是這麽點兒故事,一直重複講。每次融完一輪資幹兩件事兒:一筆錢到手,先買七八家公司5%-20%的股權;再做REITs買樓。一輪一輪的做。

戰術是對戰略的落地執行

第三,戰術實際上就是如何把你的戰略做具體落地實施。

WeWork把各個團隊的人分得特別清楚,一個兩人的團隊專門負責找樓,一個四人團隊天天在世界各地WeWork的空間里找能值得投的人。他跟VC的不同在於,這些公司都在他的空間里,他可以天天跟他們打交道,這就是物理空間的好處。

戰術要有人去辦,說好的標的、目標,分工特別清楚。

上面三點依次講的就是要有趨勢、有戰略、有戰術。

為什麽是你:實施能力

第四,你要向你的投資人或者資本市場表達出你有幹上述這三件事的實施能力。

這在做BP表達時特別重要,要表達什麽?

timg (3)

A)團隊。雖然俗而又俗,但團隊就是非常重要。有一點歸根結底,如果各位是創始人,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你們一定要有格局。格局是什麽?說白了,到什麽時候該請諸葛亮,我就得請諸葛亮。張飛和關羽不高興,那倆是我兄弟,不高興我也得請諸葛亮。這個魄力創始人一定要有。

管人,是我看見的創業公司里最難的。很多創始人不會管人。因為不少創始人都是某一個方面的專長出身,但一旦要當統帥管人時,要的是你非常高的格局跟情商。我自己也有這個感觸,很多公司剛開始創業起家,一幫朋友處得不錯,艱苦奮鬥起來。兩三年以後你就發現團隊其實已經比較固化了,這時候你覺得最難的事情是增長乏力,或者到了這個業務體量你感覺原來的這些人已經不夠力度。你心里知道得去找有能力的人,你也知道你要找有什麽能力的人來補你的短板。但這時候你會想,這人一進來生態就不和諧了,幾個兄弟該有想法了,他會不會走啊?他會不會不高興?這種事兒一定都有過。

但你要怎麽擺平兄弟?怎麽割舍這些東西?這是非常考驗人的智慧的,這是創業里最難的,我認為這比融資還難。能不能找到牛人,割掉不合適的人,這個過程特別痛苦。而且隨著公司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碰到。當你給投資人、給資本市場講故事時,人是實施這些故事的能力,講得再好聽卻沒幾個人擺那兒,誰相信你?

B)資源。你有沒有支撐戰略戰術的資源,或者你怎麽表達你能夠以有效的辦法找到這些資源?如果你得講得特別清楚,別人一聽你確實有辦法,真能找到這些資源,這也是極重要的。你要有清晰的表達和實施上述戰略戰術的能力。

“四有”專家

第五,有對標、有生態、有內容、有想象。這是我們總結的“四有”。

有對標對估值參考非常有用。縱然二級市場有二級市場的自我估值方法,但如果你是在一級市場里時,確實也要找到相應的對標。我相信都有,地球上還沒有哪件事兒是你第一個幹的,如果你是第一個幹的我也祝賀你,反正多數都有對標。這些對標,可能人家有的地方不如你,有的地方比你好,但如果你能在一級市場里找到跟你對標的企業不是壞事兒,對說服投資人非常有好處。

我講話直一點,投資人也不是神仙,他也不是所有東西都懂。所以我想跟各位說,你在融資時候應該有一個專家的心態。你得昂首挺胸的教育他,你懂嗎?這東西最牛,得投我。千萬不要這樣,“我今兒看見投資人,哎喲,可別得罪人,得讓他高興啊”。讓他高興有什麽用,高興他也不投你。

專家怎麽體現?一個是剛才談到的你懂趨勢、懂戰略;一個是你要懂在這個領域內誰是你最高級的對手,誰是你最高級的對標對象,這事兒特別重要。為什麽我一天到晚在海外跑?我就是要找國際上的高手跟他們比。他幹什麽了?他有什麽長處?我跟他差多遠?你能把這話跟自己講明白,就能跟投資人講清楚。

我現在跟投資人講現在的情況,我的數據、我的收入、我的場地數量、我的所在城市,我跟WeWork是什麽對比,講的實實在在。估值對比和估值參考標桿挺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斷地在外面尋找你的對手。沒有對手的活兒是特別痛苦的,我一直希望有個牛在我前面當對手。

u=1482169352,1994389664&fm=23&gp=0

有生態和有內容。你講出來的故事它應該不是單線條的,它應該是立體的東西。在座大家幹的事兒都不太一樣,但你都得圍繞著你的垂直領域做出一套生態來。生態包括產業鏈上下以及前後左右相關聯的利益方。你的生態和整個發展的內容和厚度,一定要說得特別清楚。如果連內容厚度都講不出來,就可能完全沒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投資人怎麽會給你錢呢?

所以,第四個詞是“有想象”。“想象力是什麽?現在這個階段可能還是初創期,但我有執行力,有團隊,要讓投資人自己想,我這事兒能發展到多大?而不是要你對他說,我這事兒特偉大。你最好跟他說,“你自己看,這樣一個趨勢,我有對標、有內容、有生態。雖然今天我只在這兒,但明天我就在那兒,後天在那兒,你自己想”。

這是我想談的第五件事兒,樹立對標,組織價值估值的參考系。

換位思考:考慮投資人的安全邊際

第六,要為你的投資人提出一系列為他設計的安全保障。無外乎這麽四件事。

首先就要告訴他,我是尊重商業本質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告訴投資人,“我敬畏商業本質”。這一點特別重要。我相信沒有很多人是靠不斷地鼓吹流量、不斷鼓吹海量數據就能鼓吹出一個企業發展的未來。多半企業都是站在地上,會飛的豬沒有幾只,即使飛上去多半都會掉下來摔死。所以你根本就別想去當那只飛豬。

你得用切實的邏輯告訴他,“我就是站在地上的,我也不想飛。”優客工場幹的就是基礎的商業服務業,但這個行業未來跟房地產、上下遊、相關生態的連接能力不得了。現在我里面300家公司,半年以後3000家公司,明年5000家公司在里面,我跟誰不能鏈接?要讓投資人自己看,你是敬畏商業本質的。

我就是只豬,但我是一只尊重規律的豬。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

timg (4)

第二,財務健康和安全。在財務健康和安全里面,有一個心理博弈的問題。很多公司實際上是不盈利的,所以我更願意講現金流。不盈利沒什麽大不了,不盈利也不丟人。當然你會描述我哪年會盈利,但不如更多地跟他講,“你看我造血能力有多強”,這一點比盈利還重要。

創始人要理解投資人的心理。如果你是中早期,他擔心的是弄著弄著現金流斷了公司就沒了。如果你跟他說我造血特別好,後面不斷有人投資,有人往里進,他有什麽可擔心的?所以你要跟他講的故事是:後面的現金流很好,我能自己活著。我要融資是為了更大的發展,而不是為了給我自己往里頭灌強心針。每個月我把賬本給你看,這現金流真的吧?所以,對投資人來說,現金流的產生能力在中早期投資上極其重要。要給他吃定心丸,講安全。放心,我死不了。

第三,盈利要設計,這非常重要。當企業還在不斷開發新產品,且規模還不夠大,總部成本攤不薄時,總體是無法體現盈利的。

沒關系,那我就給你看我虧損了多少錢。但我再讓你看看我的資產負債表,原來這里還裝著一棟樓。這棟樓買來的時候就已經比市場價低了30%,我如果把這30%扯平,別說這點虧損,五年虧損都能裝進去。所以什麽叫設計盈利?我可以告訴他,你希望我什麽時候盈利?明年馬上就可以讓公司盈利。這叫安全。

所以告訴投資人,我能設計盈利這件事兒。盈利不是你說的,也不是你在賬本上寫的,而看是你能不能設計出來。

第四,關於投資人的安全,你還要為他考慮退出。退出有好多種方式,上市當然是一種,被人家收購也是一種退出。只要能退出,至於是用什麽方式,對投資人來說並不重要。或者,你也可以跟投資人講允許他階段性退出,先把本金拿出來,把升值的錢放在里面玩。這非常正常。可以在融了後續兩輪資之後,讓前期的投資人先把本金退出去。不用簽任何對賭回購。

在設計投資人的安全邊際時,就是這麽四件事。所有投資人在給錢的時候心態都一樣。

後面還有兩點,這兩點都很實用。

融資不要務虛名,要務資源

第七,大家在拿融資的時候不要徒慕投資人的虛名。

現在大家募資有一個趨勢,徒慕虛名,要找大牌投資人、要找明星機構。這當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拿到錢。錢就是錢,只要不是臟錢就行。你要有自己的底氣和信心,不要靠投資人的名字撐著。

相比投資機構的錢,他們背後的資源其實是更加重要的。如果這個投資人很有資源,對你要做的事情能有切實的幫助,那就要去爭取他的錢。比如高榕背後的資源就是稀缺資源,這種機構的投資能爭取就要爭取,但絕不是為了圖個虛名。

像我們這種產業,誰手里有樓、誰有持續不斷的房子、誰有便宜的房子、誰有好位置的房子,越多越好。我要的是生產資料,甚至於現在連錢都不要了。在好多輪融資中,我跟投資人說我不要現金,你直接給我兩棟房子的使用權。我要錢幹什麽?拿錢不還得弄生產資料嗎?

現在實業要轉型、新舊動能在轉換、消費在升級,這是特別好的趨勢。傳統行業都希望擁抱新經濟、擁抱新產業。很多企業老板特別希望通過投一家創新公司來倒逼企業內部的轉型跟改良。在座的各位都是新經濟、新產業的代表,他們想擁抱你還來不及呢。大家要學會去擁抱傳統產業,他投了你以後就有了一只新手。所以特別重要的是要有跟傳統行業擁抱的意識。

還有一個,要用多元化的組合方式來融資,也就是現金+資源。我只能舉我的例子,我要錢、要房子,我需要兩個人給錢,兩個人給房子。在座的各位可以考慮你們要什麽資源。你就是給我一大把現金什麽用都沒有,我還得租房子,不是一樣嗎?所以要以多元化組合方式的融資。

合縱連橫:要學會“左顧右盼”

第八,合縱連橫,吸收合並,跳躍式成長。

timg (5)

下面講第八件事。公司發展到了一個階段之後,可能會發現競爭對手多,增長越來越累。如果你的公司都70億估值、100億估值了,還講增長,怎麽講呢?但如果現在我可以做收購,就可以跟投資人講我現在70億,收購一家20億的公司,轉眼就100億估值了。

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越大越要做投入。在某些階段,吸收合並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大家在發展過程中要在市場中不斷的瞄哪些是你的獵物。通過合並來實現跳躍式的發展非常重要。

除了同類公司的合並,還有上下左右的撮合。不但要做上下遊產業鏈的撮合,還要做左右合並。有的創業者左右不看、上下不看,這非常不好。你得經常留著眼睛看看周圍、看看上下,這樣才能跳躍式發展。你的故事才能越講越精彩,越講越好聽。

這八條是我們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沈澱和總結的,全在我腦子里。我連一張紙都沒有,剛才坐那兒20分鐘,我把腦子里的話寫了一篇紙。這就是我們幹活時自己遵循的原則。

幾條感悟

最後說一些我自己的感悟。

不戀估值很重要。雖然估值很重要,但估值不是你自己吹出來的,而應該是人家認同的。在融資過程中只有拿錢是真的,在估值上要務實。吹大了泡泡這一輪就算融到了,下輪你也融不到了。透支未來毫無意義,只不過是圖一時之快。給社會上寫篇文章,但牛逼三天人家把你忘了。這有什麽意義?你再估值能估得過紮克伯格?所以別戀估值,沒有用,要務實。不要低也不要高,給自己留空間,一步步快跑。

我極其同意“小步快跑、落袋為安、緩稱王”的提法。創業者不想稱王有什麽意思?但瞎吹稱王,你也不是王。小步快跑落袋為安極為重要對於創業,我的態度是,要做就做成真的。哪怕最後就停在50億人民幣估值,但你是成功的。一輩子享受創業多好,幹什麽一定要奔著巨頭去?所以小步快跑,一路“屁胡”(創業家&i黑馬註:麻將術語中胡牌的一種),拿到錢是真的。心里充滿感恩,快速前進,到一個階段該斷就斷。

我說的話都是土話,但我認為創業者別弄那麽多理論,多點兒土事兒比較好。

融資 創始人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04

30周年大慶,宗慶後說“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8/1162705.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14

圖集 | 記者實地走訪,帶你看石油之城大慶的今天與明天

“磕頭機”隱現於城市高樓之間。

穿過創業城的創業大道寬闊、路面平整。

校車停靠在鐵人學校門口的專用區域內,學校對面是創業城18區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

同大慶市內的很多建築一樣,鐵人中學寬敞明亮,教學樓下可見王進喜的雕像。

這個活動中心是創業城18區中最大的一個,油田離退休職工可在此下棋、打牌、運動、或是跳交誼舞。

離退休職工在跳交誼舞。

落雨前,老人匆忙離開離退休中心前的健身廣場。

活動中心門口放置的輪椅,以便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使用。

大慶油田管理局辦公樓遠眺。

空曠的辦公室公共區域。

寶石花形狀的油田科技館。

石油城的昨天與明天。

沃爾沃大慶工廠車間一覽。

寬闊的試車道,以便從整車工廠組裝完成的汽車在廠內進行測試。

嶄新的整車從車間開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57

北歐人在大慶:沃爾沃高層和他的小目標

在與領導來來回回溝通了數次之後,David終於如願以償:前往中國黑龍江的大慶工作。

施戴維,是David的中文名。他如今是大慶沃爾沃制造工廠的廠長,對外的頭銜是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副總裁。剛剛上任不到兩周的David,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告訴記者,他喜歡沃爾沃的這份工作,喜歡大慶。他也準備好了迎接中西兩種文化的碰撞。

“我要去大慶”

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落下帷幕。

收購完成後,遠在沃爾沃馬來西亞工廠工作的David下定決心,有朝一日前往中國工作。

領導最初沒有答應David前往中國的請求,他於2013年被調回瑞典工作。此後的每一年,David都會向領導表達前往中國工作的願望。

“我要去大慶工廠。”David的訴求在今年得到領導的同意。

大慶工廠雖然成立的時間並不長、量產的時間較晚,發展程度也沒有成都工廠成熟,但David仍然十分驕傲能來大慶。把大慶工廠打造成一個最具核心競爭力及最富有魅力的工廠,是David的一個小目標。

在他看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打造以人為尊的領導力、達到高效工作的狀態、結合並強化中國文化。這三點是大慶沃爾沃工廠想要脫穎而出的必經之路。

“需要我們大慶沃爾沃產品質量、整體效率等各方面都獲得綜合的保證,以嚴謹地執行全球沃爾沃的統一標準。”沃爾沃汽車是全球第一家在中國生產整車並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的豪華車品牌。

David介紹,如今大慶工廠的產品品質完全達到了全球標準,平時會收到各個國家顧客的反饋,“他們對我們這里生產的S90車系非常滿意”。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當它具有一定的標準和成熟的體系之後,硬件設施的升級已經是其次,更大的挑戰出現在軟件和管理環節。比如,人才的引進和運輸戰線的縮短。

David希望有一個合適的條件,將大慶及周邊的白領人才引進到這里,並借此帶動大慶當地的產業發展。

“由於沃爾沃是個國際化的集團,我們不僅有中國的工作人員,也有很多外籍專家,所以需要融合與平衡,希望未來能更好地利用這種差異。”

大慶與哥德堡

當問到David來到大慶的第一印象時,他哈哈大笑,“雖然這是我第一次來大慶度過夏天,但我之前來大慶就有六七次。我對大慶並不陌生,感情也比較深。”

他表示,相比起成都和路橋(沃爾沃的另外兩個工廠),對大慶印象更好完全是由於這個城市的氣候與瑞典比較相似。

David出生於沃爾沃總部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他也曾在5個國家居住生活過。他表示,作為同樣高緯度的兩個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瑞典與大慶有著奇妙的聯系。“不過,由於哥德堡是沿海城市,它會非常潮濕;相比下來大慶就比較幹燥。我個人喜歡後者多一些。”

哥德堡的人口數量遠遠小於大慶,只有50萬人,所以對於努力想要吸引居民長期居住在當地的哥德堡政府而言,會從一些包括德國、比利時在內的周邊國家尋找引進人才,整體而言非常困難。

“瑞典的各個層級的工作人員與領導的溝通更加自由,他們會尋求這樣的交流,有時候甚至還會抱怨;而在大慶,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他們更加尊重領導的決定,這也是相當一部分中國人的特質。”

David有兩個兒子,一個10歲一個13歲,他們將同David的妻子在今年7月一起搬到北京。這樣,他們一家人就可以共度周末了。“我會在周六周日去北京。”David說。

David希望兩個孩子可以在國際的環境中成長,感受並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他們會在國際學校學習漢語,我相信他們會學得很快。”這也符合David的理念——文化差異的融合。他也期待將來能把中國的專家和人才輸送到歐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59

大慶油田尋找新增長極:漂洋過海、技術攻關

受低油價的困擾,加之國內產油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產油商下調原油產量目標已經屢見不鮮,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莫不如此。

自1960年開發建設以來,大慶油田曾實現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穩產4000萬噸以上,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跡”。

2015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3838.6萬噸,首次低於4000萬噸,減產計劃則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大慶油田的原油產量將調減至3200萬噸。

除此以外,由於經過長期高速高效開發,大慶油田正面臨著諸多問題。

比如,油田每年新增的可采儲量難以滿足持續穩產需要的儲采失衡的局面;另外,隨著長垣主力油田已經進入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的“雙特高”開發階段,油田開發的難度也日益增大。而部分基礎設施也因為服役時間長,存在改造滯後的問題。

由此,大慶油田有限公司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將“穩油增氣”、“內外並舉”作為新的增長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慶油田全年生產原油3952.0279萬噸,其中國內產量3400.0279萬噸、海外權益產量552萬噸,天然氣首次上產到40.1321億立方米,全年油氣當量達4271.8056萬噸。

海內外業務欲“平分秋色”

“大慶的石油石化生產體系以及供應鏈條十分完整,從勘探、鉆井、固井、裝備制造、油田開發、工程建設等不一而足。”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外宣科王文有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樣的優勢為我們走出去打下了基礎。”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2017年,大慶油田海外權益產量超過10%,達到552萬噸;外部市場收入接近10%,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可以說海外市場已經成為油田不可或缺的經濟增長極。

而大慶油田“走出去”的形式,也從最開始提供單一的技術服務發展為現在的油田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石油裝備等業務的共同“出海”。

中油電能氣電公司(下稱“中油電能”)近期就在為中石油首個盤活閑置資產進行海外建設電廠的項目伊拉克哈法亞項目進行電站建設,已經將新疆塔里木石化公司的兩臺燃氣輪機搬遷至伊拉克哈法亞,未來將按計劃施工進行商業發電。目前,中油電能已經在15個國家開展電力相關業務。

一位在中油電能工作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在海外的優勢在於,這些國家一次能源豐富,但是沒有配套的發電能力,在國內,相對較高的氣價成為制約燃氣發展的原因,但是在海外一些國家氣價較低,我們可以把發展成熟的一整套技術帶過去,我們跟著油田走,把電廠建到整個油田的中心區以保障供電。”

上述人士表示,由於大慶油田喇二電廠擁有深厚的燃氣輪機的運行及檢修經驗,因此除了電站建設,也可以提供燃氣檢修人員的培訓業務,在大慶油田內部業務減少的情況下,尋找新的機遇。

但拓展海外市場對於油田職工並不容易。

“ 由迪拜轉機到伊拉克後,安全起見,員工會在指定的區域內作業,在那里沒網、沒電視,相對隔絕。那里氣溫高,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穿工作服,另外也吃不到青菜。”一位在油田系統的職工告訴記者:“薪資水平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很誘人,在那邊一年30萬人民幣,需要嚴格的考核,很多人回來之後還想申請過去,但機會有限。”

除此以外,石油裝備制造板塊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據介紹,裝備制造集團從2008年始便關註南美市場,每年數次投標,制作數百頁的標書,統計上萬個數據,以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

今年4月18日,秘魯市場簽下5臺抽油機訂單,就來自裝備制造集團抽油機制造分公司,首次進入南美市場。

《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到2030年,海外權益產量要達到2000萬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達到50%以上。

技術保產量

“油氣是高風險、高投資、高科技的行業。一口探井成本大約幾千萬元,以海拉爾為例,有油必有氣是國際上通行的理論,大慶的油在地下1000多米的位置,按照上述理論,天然氣應該在同樣深度的砂巖中,但是幾十年一直都沒有找到,後來在地下4000多米的火山巖中找到了天然氣。”王文有說:“油氣首先在地質學家的腦海里,只有在理論上有所突破,才能把眼光放在地下。”

不同於采油初期,靠地層壓力的自身作用,原油可以通過油井噴出,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則需要將水註入地下,通過物理的方式將油擠出。而至油田開發的中後期,需要將化學劑,將砂巖縫隙中的原油驅出。

據了解,而大慶油田在1995年進入高含水後期,開始進入產量遞減的軌道,盡管還有50%—60%的可采儲量,但資源狀況與最早的自噴式采油不可同日而語,儲采失衡、儲量品質變差、開發成本不斷上漲等問題倒逼技術必須不斷升級。

記者在大慶油田科技館了解到,經過近30年攻關,大慶油田創新了三元複合驅油理論,自主研發出表活劑工業產品,創建了完整的工程技術體系,在2014年正式實施規模化工業推廣,這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三元複合驅技術的國家。

據介紹,三元複合驅技術是一種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通過在註入水中加入堿、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形成三元複合體系來驅替常規水驅、聚驅無法開采的原油。

可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采條件下,再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使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60%,較國外同類油田采收率高出27%,

2017年三元複合驅產油達到416.6萬噸,產量與中型油田相當,占大慶油田全年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目前,已投入三元複合驅工業化區塊24個,累計動用地質儲量2.09億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慶油田三元複合驅累計產油2472.6萬噸。

除此以外,天然氣也成為大慶油田持續發展的新抓手,

2017年生產天然氣40.1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億立方米,已經連續7年保持增長態勢。

“大慶油田充分認識發展天然氣的重大意義,將天然氣增儲上產作為成長性、戰略性工程來抓,加快數字化氣田建設,全力提升氣田開發質量效益。”王文有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0

大慶突圍:石油之城的轉型邏輯

大慶在吉利與沃爾沃的並購案中,看到了產業轉型的機會。出資30億協助李書福完成收購後,大慶順利將沃爾沃國內的整車生產基地攬入懷中。

2017年全年,大慶生產沃爾沃S90轎車5.3萬輛,出口2.46萬輛。在擁有沃爾沃、延鋒座椅、安翔輪轂的整車廠和零部件企業之後,大慶汽車產業2017年實現產值441.5億元。

這是石油之城轉型的縮影。這座因發現石油而興盛的城市,正在尋找石油之外新的增長極。

石油產業轉型邏輯

大慶油田在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之後,雖在2003~2014年這12年間,維持了4000萬噸的產量,不過從2015年開始,石油產量開始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以一年下降150萬噸的速度向下滑落。

2015年,大慶市經濟出現歷史上首次負增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不足3000億元,而在前幾年,這個數字均穩定在4000億元以上。

一位大慶政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大慶油田在2002年到達頂峰,5600萬噸,之後逐年開始走U型的下坡。財政、人員、崗位等各方面的壓力,大慶很早之前就感覺到了。

早在“十二五”期間,大慶就明確提出“必須堅持實現可持續發展永恒主題”;而到了2016年,大慶則更加明確了轉型的細節:深入挖掘發展潛力,實施產業項目建設,構建多元產業體系,緊緊扭住培育壯大接續產業“核心要務”。

大慶轉型邏輯有三,一是穩住石油、石化產業,在穩中求變;二是找到石油產業的接續產業,逐漸做大做強;三是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可以更好地應對風險。

傳統產業求穩,大慶的做法是“油頭化尾”。大慶市市長石嘉興此前曾表態,大慶要通過爭取慶油留一塊、謀劃煤頭增一塊、俄油俄氣補一塊、優化工藝調一塊、海上運輸換一塊,打通多元化“油頭”路徑;而“化尾”則是指,提高本地原油資源就地轉化率,並力爭500萬噸俄油加工指標落地,重點圍繞C1~C5產業鏈,積極培育化工新材料產業、精細化學品產業兩個百萬噸級和特色橡塑產業一個五百萬噸級的產業集群。

大慶油田機關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慶要轉型,穩住石油的產量才是“油頭”的精髓。“資源型城市與資源型企業發展,如果資源沒有了,其余的方面勢必要走下坡路,那還談什麽可持續發展。”與此邏輯一脈相承的數據來自於2018年第一季度,期間共生產原油794.31萬噸、天然氣12.18億立方米,保持了較好的開發態勢,也給大慶的轉型註入了信心。

今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正式投產,年輸油量將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一線)1500萬噸基礎上增加到3000萬噸。這意味著大慶作為資源供給地、集散地的戰略位置進一步提升,有助於謀劃爭取俄油氣落地加工等項目實施,為“油頭化尾”提供原料基礎,延伸產業鏈條。

“俄羅斯的原油會先到大慶,再運往大連、秦皇島等地。”上述大慶油田機關工作人員透露,大慶相當於一個原油運輸的樞紐地位。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大慶市俄油進口總額近6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7%,占全市進出口總額77.84%。

另一方面,“化尾”的思路則是大力發展石化深加工產業。大慶市發改委產業協調科科長徐立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大慶要全力發展石化行業,把產業鏈拉長,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

“在中國,大慶是石油工業的‘老大’,這方面的人才也是很多的。這些人才和基礎設施,包括研發能力,我們要把這些優勢放大,再次利用起來。”上述政府人士表示。他透露,油田有40萬人的產業大軍,其中技術型人才就有18萬人,如何利用好這一部分人來做石化產業,是大慶轉型的當務之急。

汽車工業牽引產業多元化

在傳統產業的變革之外,沃爾沃的出現,給大慶市的產業轉型提供了全新的解決辦法。一位大慶市政府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次有領導來大慶,沃爾沃工廠是必去的一個地方,這里是現代大慶人的驕傲。

沃爾沃整車生產項目引進落地,使大慶成為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最先進的生產制造基地之一。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大慶沃爾沃”)實現整車產量12.2萬輛(大慶工廠S90產量5.3萬輛,成都工廠XC60和S60L產量6.9萬輛)。

隨著大慶沃爾沃工廠的順利開工建設,龍頭效應逐漸顯現,汽車供應鏈配套亦走向成熟,汽車設計研發、零部件生產、物流服務和輪胎輪轂、電子電器等關聯產業的發展催生出了更多的機遇。

在大慶國家高新區汽車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劉忠旭口中,汽車產業正是大慶石油產業日暮西山之後的接續產業。他希望憑借沃爾沃整車廠的成功經驗,將大慶打造成一個擁有完善成熟汽車產業集群的城市。他曾這樣暢想大慶汽車產業的未來:年產30萬,產值過千億,拉動就業三萬人,創造稅收五十億。

大慶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王大偉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大慶正在努力構建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多元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由能源主導的單一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跨越升級,做大做強油氣、油頭化尾、汽車、電子信息、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等5個千億級、5個超五百億級的“雁陣式”產業板塊,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招商引資工作就是要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

總投資68億元的伊品玉米深加工項目2017年9月份開工,一期投資45億元的年加工玉米90萬噸的動力站及澱粉、賴氨酸、蘇氨酸、總糖車間等主體已基本完工,設備安裝超過70%,今年11月將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可實現產值70億元,利稅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

總投資10億元的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也正在加速建設中,該項目由華為和大慶電商產業園公司合作建設,是華為在全國進行雲平臺基礎設施網絡布局的七個省級節點之一,預計項目全部投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

這幾年來,大慶的產業轉型已露雛形,除了華為、沃爾沃、伊品等產業巨頭的入駐之外,大慶還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旅遊、文化、體育等各領域有著較大的動作。

劉忠旭表示大慶仍需看到幾個方面的不足。一是產量占比較低,一些主要產業,包括新能源、農業裝備、生物醫藥還處於培育階段,而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這些領域,幾乎都是空白;二是產業集中度和融合度還較低,比如制造業和大數據、和物流之間的關聯度還不夠緊密;三是核心競爭力低,除了高端制造之外,其他產業還處於成長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1

大慶造車之路:30億開局,10年逆襲

2016年,大慶國資委的賬面上多了30億元,這筆長達五年半的借款完璧歸趙。

這30億元借款,是大慶市多年前押下的賭註。2009年前後,中國汽車工業扶搖直上,而大慶石油產業已經走過峰值。大慶市希望幫助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完成對瑞典沃爾沃汽車的收購,從而實現沃爾沃工廠落地大慶。

這是大慶產業轉型的驚險一躍。十年後,這次冒險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如今沃爾沃項目不但帶來了可觀的稅收收入、撐起了大慶市的出口,而且令大慶看到了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的曙光。

賭上30個億

2009年前後,在廣袤的中國大地,汽車工業正在經歷著大發展,呈現出星火燎原之態。

當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300萬輛,刷新歷史紀錄,首次躍居世界第一;菲亞特聯手廣汽、北汽收購薩博部分業務、PSA牽手長安、戴姆勒與北汽福田深化合作……中國與世界汽車工業齊頭並進。

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和他的吉利便是在這個時候尋求收購全球知名汽車品牌沃爾沃轎車的。

不過,2009年的吉利囊中羞澀,融資始終是吉利競購沃爾沃項目的最大阻力。李書福團隊發現通過銀行貸款來籌集資金的道路晦澀難通,他們轉而將希望放到了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上。

李書福團隊先後與全國60多個城市的地方政府進行了洽談。這樣的過程並不順利,在接連與北京、廣州等城市的洽談碰壁之後,留給李書福的空間越來越少。

與李書福接洽的大慶,同樣面臨兩難。

2009年的大慶,原油產量勉強達4000萬噸關口,自1997年以來,連續多年下滑;地方財政收入僅為145.5億元。在金融危機、原油價格下跌等帶來的巨大壓力和不利影響下,大慶正在小心翼翼地尋找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

李書福需要的30億元,超過了當年大慶財政收入的1/5。

劉忠旭是大慶決策過程的親歷者。一路陪伴大慶沃爾沃項目走到現在的他,如今成為了大慶市國家高新區汽車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的負責人,也是大慶市汽車產業的負責人之一。

劉忠旭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投資方案一下來,大慶市政府就緊急開會進行討論。“我們請了北京多家調研機構的一批專家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充分的論證。最後的結論是,無論是影響力、科技含量還是未來的市場發展,對大慶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值得一試的項目。”

由此,大慶政府正式拍板,接下沃爾沃項目。

2009年末,大慶市國資平臺以入股的形式提供了30億的資金。12月22日,吉利萬源註冊資本做了變更,由原來的2000萬元增至71億元——收購的第一輪註資完成。

大慶和吉利簽署過一份《股權質押協議》和一份《投資合作協議》,詳細闡述了大慶與沃爾沃之間的合作方式。兩份協議的期限均為5年加上180天的寬限期。

正是有了大慶的30億,李書福的收購沃爾沃計劃才得以最終實現。

“對於大慶而言,合作收購實際上就是對產業進行前期的扶持。當時我們也設立了股權退出的機制,合作收購—收購完成—在大慶建廠—股權退出。”劉忠旭進一步解釋稱。

如今的這30億已經收回,大慶和吉利於2016年就完成了股權的退出程序。記者查閱工商信息發現,吉利萬源的股東信息也於2016年從北京吉利凱盛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大慶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變為前者100%持股。

2010年8月2日,吉利和沃爾沃的交割完成,大慶工廠的建設也被正式提上日程。2011年2月25日,沃爾沃方面宣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在大慶與成都建立兩個整車生產基地。

在吉利當年的融資過程中,上海與大慶是通過國資平臺入股方式進入和退出的,而成都和張家口並沒有入股權,只是通過政府擔保貸款的方式為吉利籌得部分資金。而在籌建沃爾沃國內生產基地時,上海市嘉定區國資委與大慶市國資委通過入股吉利融資平臺的方式,間接投資了大慶沃爾沃和張家口沃爾沃公司,還提供了政府擔保貸款等其他支持。目前兩家國資委都已退出。

2013年的8月,沃爾沃方面宣布,國產項目已經通過了各級政府的審批,此時距2010年8月吉利與沃爾沃的交割時間,已過去整整三年。

沃爾沃工廠敲定,大慶方面心頭的一塊石頭也落地了。但大慶造車,作為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技術積累與市場資源的後來者,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一家零部件公司都沒有”

“2011年,我們剛過來的時候,這里不光是一片空地,還是一片濕地,遠處看就是一個湖。地表的水還會滲出來,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水先吸幹,然後再填充,這樣的過程需要反反複複,才能把工廠建起來。”呂樂揚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憶。

作為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呂樂揚是跟隨沃爾沃來到大慶的第一批人,從前期考察到落地建廠再到順利投產,一件事兒他都沒有落下。

即便工廠的建設問題解決了,但汽車制造是從螺絲、鋁板、座椅到發動機、變速器等零部件,逐個裝配起來的。這些供應鏈不完備給了大慶沃爾沃工廠出了一個世紀性的難題。

“令人吃驚的是,這里竟然沒有零部件公司,一家也沒有。我們唯一看到的只有一家拖拉機廠。”前來大慶考察的呂樂揚頭皮發麻,“都2011年了,怎麽著也得有個幾家吧。”

這樣的現狀給大慶工廠的順利運營蒙上了一層陰影。“我們也探討過怎麽直接和這里的產業進行合作,但是真的太遙遠了。”呂樂揚表示。

在汽車行業中,有一個詞“green field(綠地工廠)”,意思就是什麽也沒有,篳路藍縷。而大慶沃爾沃工廠正是這麽一個綠地工廠——工廠0個,體系供應商0個,零部件企業0個……對於大慶市政府和沃爾沃集團而言,它們需要建立的不僅是一個汽車制造廠,而且需要把汽車產業完完整整地從零搭建出來。

硬著頭皮生產,是大慶沃爾沃當時的真實寫照。

大慶當地的產業基本以原材料為主,而中間的環節,比如加工、煉化,都需要一一解決。由於北方的加工業、制造業相對遲滯於南方,所以當時大慶沃爾沃仍需要前往南方進行供應鏈采購。

“汽車產業是一個量化的產業,剛起步的時候量比較低,沒有達到零部件企業扭虧平衡點的時候,它就很難下決心在你這個地方建廠生根。而相反,等到可以達到平衡點了,或者是多一家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就更容易進來,各方面的條件就逐漸開始具備了。” 呂樂揚說。

2014年下半年,大慶沃爾沃正式投產,生產的是老款XC90,當時稱之為XC經典。

兩年之後,沃爾沃供應鏈逐漸跟上了。大慶市引入的第一家汽車供應商來了。2016年8月24日,與沃爾沃工廠僅一路之隔,大慶延鋒江森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年產20萬套汽車座椅項目建成並正式投入生產。

與此同時,2016年11月,基於沃爾沃新平臺SPA可拓展模塊架構的S90正式開始投產。至此,大慶工廠直接放棄了此前產品的生產,專註於S90。工廠的產量開始大幅度增加。官方數據顯示,大慶沃爾沃工廠2017年生產S90約5.3萬輛。

2017年初,規劃產能20萬輛的福特哈爾濱工廠開工投產。兩個相距不到200公里的整車廠之間的聯動作用令呂樂揚更為期待。“我們希望跟哈爾濱的福特有一個協同效應,這樣物流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呂樂揚告訴記者,目前大慶沃爾沃工廠的供應商中,在大慶當地的也僅有兩三家,“比例非常低”。他坦承,雖然有一定的進步,但是物流仍然是個大問題,無論是零部件運進來,還是整車運出去,成本還是相對較高。“對於不同零件供應商,一般八萬輛到十萬輛是一個平衡點。在達到這個產能之前,想要吸引更多的供應商仍然是個問題。”

這一點也獲得了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戴維的認同,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慶的地理位置,相比起成都或者路橋,整體運輸費用非常高,運輸戰線拉得非常長。“我們需要更多的供應商落戶本地,以支持生產速度的需求。”

大慶留人

最讓呂樂揚感到焦慮的是,怎樣才能把所需要的各種職能部門人才拉到大慶來?

大慶市此前沒有汽車產業,即便整個黑龍江省也沒有太好的產業基礎,當地高端汽車產業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南北方的生活、工作、教育等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誰願意北上大慶呢?用呂樂揚的話說,大慶的冬天就讓一些南方人望而卻步了,“老婆不同意、父母不同意,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

呂樂揚只能“一個個去勸,就說要去做一番事業,追求挑戰”。針對一些關鍵的技術崗位,實在沒有人的,就去別的工廠找一些有技術有經驗的人才來支援大慶,“簽一個短期合同,比如一年兩年的,來這里服務”。

為了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汽車產業人才,呂樂揚的團隊在2012年的時候制定了一個“回家計劃”,號召分散在全國汽車行業中的大慶人、黑龍江人甚至東北人回家工作。“以前家里沒有條件,現在我們有主機廠了,產能也夠,回家來更穩定。”

據悉,如今沃爾沃工廠中8%~10%的管理層是通過“回家計劃”找到的,大慶沃爾沃方面也表示,隨著產能的繼續提升,該計劃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

在呂樂揚團隊的努力下,大慶沃爾沃最終還是聚集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確保了工廠的順利建設和穩定投產。於是,呂樂揚團隊得以翻開下一頁,面對下一個問題:人要走,怎麽留?

面對這個問題,呂樂揚並沒有直接回答,他告訴記者,現在無論是沃爾沃的內部會議,還是參加市里、省里的會議,都是在討論這個話題。很顯然,這個問題仍然沒有標準答案,從企業到政府乃至社會,都在小心翼翼地探索著。

不過他也給出了自己的想法:政企聯動是必需也是必要的步驟,更是留住人才的關鍵。“企業方面,比如我們沃爾沃會給任何一個員工做一個職業規劃,想做技術還是管理,要區分開。讓他感受到,我到這里來並不是一個填飽肚子的事情,而是一個有未來的工作。”

劉忠旭告訴記者,對於汽車產業的高端人才,政府也並不吝嗇,幫助他們解決在大慶生存的後顧之憂,比如提供住房、人才津貼、安排就學。“我們前期拿出130套住房,90平方米~180平方米,只要在大慶沃爾沃工作五年以上,我們就白送一套。”

此外,沃爾沃與大慶市政府也在尋求與學校的合作,開通相關的專業,逐步建立穩定的人才培訓制度與可持續的人才培訓計劃。

在如今的沃爾沃工廠中,隨著人才招聘與培訓體系的逐漸建立,來自全國各地約2800人工作於此。據呂樂揚透露,其中,基礎崗位有91%是黑龍江戶口;而對於面向全國招聘與積累的管理崗位,目前還只有10%是本地人。

從0到2800人,呂樂揚團隊終於可以松口氣了,2011年至今,七年艱辛換來山林漸啟。除去2800人的直接就業,周邊配套,如江森、安詳等零部件企業,在汽車產業就業的人數與日俱增,劉忠旭給出的數據是5000~6000人。不過,按照呂樂揚描述的主機廠帶動1:7的就業比例而言,未來的空間仍然值得期待。

撐起大慶出口

大慶市汽車產業從2010年前後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劉忠旭是從始至終都看在眼里的。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0年的時候,我們成立了‘汽車產業項目推進組’,也就是現在汽車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的前身。我們這個推進組有十多個人,和沃爾沃共同辦公,吃喝住行都在一塊兒。”

“如果沒有沃爾沃,就沒有今天我給你的那張名片,就沒有我這個汽車產業中心的主任坐在這里和你說話。”劉忠旭唏噓不已。

他向記者透露,當年,一些政府的文件,沃爾沃方面是完全不懂的,申請的流程又比較複雜,所以當時的推進組就開通綠色通道,提供貼身性的服務,甚至幫助他們申請、批複一些文件。目的就是加快工廠的落地、產業的落地。

如今的大慶沃爾沃工廠已經是年產汽車5萬多輛、帶動直接就業2800人、產值250億元、創造14多億稅收的“龐然大物了”。一位接近大慶市稅務工作的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大慶,繳稅能過億就已經是很大的重點稅源了,這14億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大慶在完全沒有人才、物流和產業基礎的情況下,硬生生蹚出了一條路來。

“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我們必須要創造優勢,比如說物流運輸補貼、人才引進政策等等,要讓大慶能夠有與其他地方拉齊的機會。”劉忠旭說。

劉忠旭舉了一個例子,“黑龍江省有個去歐洲的物流專線,我們借這個物流專線的開通,沃爾沃就實現了產品直接輻射整個歐洲,原先海運2個月左右能到,走鐵路只需要20天。大慶市政府通過給鐵路補貼來獲取這個鐵路運輸的優勢,這就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優勢。”

2017年,大慶市整車出口超過2.5萬輛,出口額達8.97億美元,同比增長8424.45%,占全市出口總額的74%,幾乎撐起了整個大慶的出口。在這2.5萬輛汽車中,有近乎一半是通過鐵路運往歐洲的。

劉忠旭透露,政府為沃爾沃現在整個系統的運行,包括水電氣暖、服務配套等,大概有五六個億的投入。不過他也認為,對於任何地方的產業發展,這些錢是必要的,而且相比起工廠對大慶的貢獻,那是“微乎其微的”。

在采訪中,恰身處沃爾沃工廠,回想多年前那30億的“賭註”,劉忠旭頗感興奮,“這一試證明我們成功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2

大慶油田三代人去留:從慷慨“老會戰”到“反骨”新一代

喬煜說自己腦後生“反骨”。

58年前,喬煜的姥爺從軍隊退伍後響應國家號召,奔赴黑龍江參與石油大會戰。五湖四海數以萬計的油田職工、退伍軍人匯聚於此。數十年間,一座城市“因油而生、伴油而興”。

至今,大慶已經有近300萬人口。第一代青春昂揚的大慶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至喬煜長大,已經是大慶人的第三代。不過,她選擇了一條與祖輩相反的軌道:離開大慶。

大慶油田三代人的去與留,隱隱折射出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

初代:“有兔子又有狼,就是沒有大姑娘”

在一線城市從事傳媒工作的喬煜來自一個很典型的大慶家庭,她的姥爺王峻平是1960年第一批建設大慶的“老會戰”,喬煜的姥姥張德儀則作為會戰家屬,1964年來到大慶,而喬煜父母那一輩人生長於大慶,基本都在大慶油田系統工作。

老家在安徽阜陽的王峻平今年已經82歲了,4月初時,他和家人回老家探親,坐纜車到了黃山的半山腰,花了六個小時爬了蓮花峰,看了奇石和迎客松,王峻平說,路遇人們知道他的年齡後都豎起了大拇指。

王峻平是1960年來到大慶的,那年他23歲,是一名來自遼寧軍區的退伍軍人。

彼時“大慶”還不叫“大慶”。

1955年,松遼石油勘探局開始在安達縣大同一帶進行石油資源鉆探。1959年9月25日,新中國大慶10周年前夕,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沈積中發現工業性油流。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臺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遂建議以“大慶”命名油田。

而原本在此的“大同鎮”為了區別山西省的“大同市”,也更名為“大慶鎮”,而後來的大慶市則是在1979年12月14日,由安達市更名而來的。

1960年1月,石油部黨組召開擴大會議,準備加快松遼地區勘探和油田開發,同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準石油部提交的報告,石油會戰由此開始。

當時石油系統37個廠礦、院校組織了人員自帶設備,國務院一些部門人員、退伍的解放軍戰士和轉業軍官,以及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組成的石油大軍進入東北松嫩平原,展開了石油大會戰。

現在,大慶油田習慣將1964年之前到達大慶的一批人稱為“老會戰”,以示尊敬。

當時一同過來的3萬名“老會戰”一樣,王峻平在當時的薩爾圖火車站下車後,還並沒有馬上意識到三代人的青春,都將交付給這片土地。

“薩爾圖那時候只是一個臨時的車站,”初來乍到,薩爾圖地區只有茫茫的草甸和泡子,王峻平告訴記者:“那時候有一個順口溜,說這里有兔子又有狼,就是沒有大姑娘。”

薩爾圖原是蒙語的音譯,關於它的本意,一說是“月亮升起的地方”,另一說是“風”,還有人幹脆說就是“泡子”。在今天看來,後兩種說法或許更加貼切:這里的風裹挾著沙土,威力十足;而從薩爾圖機場驅車到讓胡路區,的確可見蘆葦掩映中的水泡,同樣俯拾即是的則是規律抽壓的“磕頭機”。

喬煜的姥姥張德儀作為油田會戰家屬,是1964年來到大慶的。當時的很多人,作為大慶家屬生產隊的一員,工作之余還需開荒種地,補充物資。

當時勞作的艱辛或多或少也有跡可循,張德儀說不少同齡人現在走路都歪歪斜斜,“好多都是那時天天下地幹活累出來的。”

據兩位老人回憶,當時一周七天都要上班,下班之後,接孩子回家,吃過晚飯後還有學習任務,“我們一天的工錢只有一毛錢,但那時的人不會叫著說辛苦。”

過去在北方地區,冬天家家戶戶都會燒16個孔的蜂窩煤過冬。而在大慶,建設初期,生活基礎設施尚不完備時,家屬會背著大筐去油田撿凝結的油塊來取暖做菜,後來每家每戶門口都搭建了“油池子”,冬天氣溫很低,大慶的油質本身就具有高黏稠度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凝固,再用鐵鍬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就是生活所需的燃料了。

“墻被熏得黑黑的,”王峻平說那時候也有人家會用天然氣,但設施簡陋,也出過不少事故,“不像現在,廚房都亮亮堂堂的,安了報警器,很安全。”

王峻平年輕時在油田電建工作,即便隆冬時節也需要乘著解放卡車去施工地點,安裝供電設備:“大家都站在解放卡車的後面,把著欄桿,一個多小時下來,還沒開始幹活,兩腿就已經凍得不能打彎了。”

這樣的往事,對於當年的“老會戰”而言,不勝枚舉。可以說,大慶油田乃至大慶市就是靠著最早一批到來的人,肩扛手拉,一磚一瓦建成的。

而從幹打壘(一種簡易的泥土房)搬到現在所住的創業城,王峻平一家用了50余年。

創業城位於大慶油田有限公司以及下屬單位聚集的讓胡路區,名字由來是,紀念當年三萬名“老會戰”從五湖四海來到大慶創業。顧名思義,這個地方建立的初衷是讓“老會戰”能夠安度晚年。

創業城很大,有18個區,住在九區的人即便每天都開車上下班往返於住所和單位,不用導航也找不到三區在哪里。樓盤錯落有致,房型寬敞、南北通透,向陽的房間采光很好,即便是5層的住宅樓也配有電梯,方便老年人出入。“老會戰”購買這樣一套商品房則有所優惠,每平方米大約3000元,是這片住宅市價的一半,而大慶房子的均價為3000元每平方米。”

即便有這樣的優待,買下創業城中的一套房對於“老會戰”而言也並非毫無壓力,“大多數老會戰都是把原來的房子賣了,各家子女再湊點錢一起買下來,也有用子女名義貸款買的。”張德儀說,“有細心人把從來到大慶到現在的工資明細都留下了,這些工資加在一起也不夠買這樣一套房。”

王峻平由於是最早一批到大慶的老會戰,每月的退休金四千有余,張德儀晚四年來,退休金便只有2500元/月,“(我們)還沒有新退下來的這批人工資高,也沒有我們的兒女高”。

十八區離退休工人活動中心的舞蹈室每周開兩次,張德儀下午一點會準時從家里出發,步行20分鐘到那里,跟退休後認識的好朋友,伴著諸如《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歌聲,跳上一個小時的交誼舞。

在短短幾天的采訪過程中,張德儀老人總是會在不經意中說:“當時真想不到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中生代:不知大慶之外還有生活

上世紀80年代,油田的福利很好,“周圍四縣的人都想上大慶油田工作。”喬煜的媽媽王珂說:“從洗發水、香皂,到水果、蔬菜,單位都會定期發,甚至有人會開玩笑,說油田除了對象,其余都發。”

王珂今年46歲,在大慶市政下屬的醫院工作,作為所謂的“油二代”,王珂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都是在油田出生、長大、讀書,之後成家立業的。

不同於他們的父母那一代來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調,口音難脫各自家鄉的特點,王珂這一代人基本是東北口音。記者初來大慶,聽到這里的中年人用純正的東北口音說著“在我老家十堰”或是“我是重慶的”時不免一時錯愕。

“我們這代大慶油田的子女總體來說都較為安逸,因為油田以前的條件都挺好的。”王珂告訴記者。

王珂成長於大慶油田鼎盛時期。

作為中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曾經創造過無數的輝煌。

1976年,大慶油田首次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目標,進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此後連續27年,大慶油田實現穩產5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穩產4000萬噸以上,原油產量、納稅和采收率皆保持著全國第一的紀錄。

進入新世紀,油田漸顯疲態。

2015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3838.6萬噸,首次低於4000萬噸。

記者查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5月2日發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了解到,大慶油田持續擴大三次采油規模,全年生產原油3400萬噸。全年新建原油產能1161萬噸,生產原油10254萬噸。

而大慶油田減產計劃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大慶油田的原油產量將調減至3200萬噸,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大慶油田需要年均減產約114萬噸。

有業內分析師曾經對記者表示,與其他主要產油國相比,中國石油資源儲量偏低,主力油田開采年限較長,且剩余可采儲量捉襟見肘,大慶油田三次驅油技術的應用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原油生產的尷尬境地。

在這個過程中,大慶油田二代職工發現,福利待遇也在發生變化。

“原來工人每年也能拿到一萬多兌現(年終獎),平時也會有獎金,但現在只有2000元左右,油田一線員工的工資會高一些,大約四五千元/月,但也的確會更加辛苦。”一位在大慶油田測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線工人不管是什麽天氣,只要有井了,就得去工作,但只要打井的過程中不出現問題,我們就不用去(測井)。”

這樣的工作節奏為他爭取了賺外快的時間,沒有工作任務的時候他兼職開滴滴:“十年前可以兜底,以後就沒有了,我跑滴滴就是玩兒,每月3000多元,原本在三線城市開滴滴狀況或許並不樂觀,但是大慶城市形態較為分散,地方大,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好事。”

“在我們這樣的歲數,目前很現實的狀況是,我不再有體力和心勁兒去做一些事情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抓住年輕的時光拼一把,但我也不希望她太執著,有時候這種執著會傷害自己。”王珂很平靜,她說如果自己現在再年輕十歲,一定會離開大慶。

王珂工作的醫院就有這樣的例子,一名曾經就職於大慶市政醫院的醫生現在去了杭州的私人醫院工作,這份收入讓他在杭州買了房,也能負擔子女在國外深造的費用。

“我們都是離不了家、吃不了苦的。”在大慶油田有限公司下屬二級單位工作的達強告訴記者,“初中畢業之後,我沒啥想法,感覺考上技校就能上班,上班之後就沒有人管我了,不過後來到單位也有領導管。”

達強記得當時自己的第一誌願報的是乙烯、其後是供電、油田技校,他父親發現之後,趕忙把前兩個選項劃掉,還專門跑去技校監督他有沒有去上課。

達強和王珂當年是大慶油田當年最後一批小學“五年制轉六年制”的學生,作為年級的佼佼者,他們一個班的學生被選拔出來,免去了六年級的課程,直升初中。

“可以說最初的選擇是當時的意識導致的,並非是沒有能力走出去,而是根本沒有想到大慶之外還有生活。”在油田下屬的幼兒園工作的李泓告訴記者,“這就是我們,已經年過四十了,但心里總覺得自己還沒老,從小在油田長大,看著自己父母走過的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也根本就沒想過要出去,我們是在口號中長大的一代。”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人人做“鐵人”,“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些口號不僅在大慶,在全國範圍內也是耳熟能詳的。

諸如此類的口號,即便在喬煜這樣的90後成長中,也並未缺席。“口號是會貼在教室講臺上方的墻壁上的。”

而現在,“三供一業”(供水、供暖、物業)需要分流,這意味著油田不少人已經熟悉的工作環境要在未來很短的時間中發生改變。

“我們的文憑基本都是中專、大專、技校,只熟悉自己手頭的工作,而現在的工作環境並不是所謂的人浮於事,而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工作總量就不飽和,還能怎麽樣呢?”來自大慶油田系統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不希望玉門油田的現在是大慶的明天。”

王珂告訴記者自己前段時間回到南方老家後,因為一時無法適應濕冷的環境,於是給全家人都買了抓絨衫和沖鋒衣,“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我會懷念東北,我覺得自己還是東北人。”

新生代:腦後生“反骨”

喬煜今年是獨自在香港過年的。從小在大慶長大的她,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大慶過春節了。

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寫道:“一路上聽到最多的就是,小朋油你小朋油你大年三十計幾鴨果人來香港幹森麽。”但喬煜說自己就是這樣一個閑不住的人,從小到大一直這樣。

“小學畢業,快上初中的時候,我媽曾經給我規劃過未來,我當時特別堅定地說,寧願在外面洗碗,也不願意待在大慶。”23歲的喬煜打趣道,“你無法理解有編制三個字對於東北人而言意味著什麽。”

喬煜說她並不明白一個人為什麽需要“鐵飯碗”,“你有能力,為什麽要為找工作這件事兒發愁呢?”

“在一座城市發展快、機會多,並且上升通道清晰的情況下,自然會聚集很多人才,當你明知道家鄉並不是這個樣子,那座城市的發展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你還會想要回去嗎?”喬煜對大慶的看法事實上是每一位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內心寫照。

喬煜告訴記者,對於很多在外發展的人而言,大慶像是中產階層的父母,“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只能靠自己在外爭取,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累了,也可以回到父母的身邊,安穩度日,很溫柔。”

在大慶的公交車站,有一部分還保留著上世紀的氣息,水泥制的站臺被塑成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火焰部分不複鮮紅,背墻上有很多廣告紙,最大的一幅是當地一家腸胃專科醫院的宣傳畫。

公交車上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中年人和年輕人的比例很少。在社區鍛煉完身體的老人看著街邊的鐵人學校,告訴記者,油田的年輕人這兩年越來越少,“幼兒園前兩年都黃了不少,放開二胎之後興許能好一些。”

大學是一道分界線。

“根本沒有出大慶的年輕一代占比很大,但是一旦出來上過大學,再回油田的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喬煜說。

但與此同時,大慶油田的招聘也日趨嚴格。

在大慶油田畢業生信息平臺,明確寫著,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應聘大慶油田的畢業生,要參加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考試,按照考試成績,確定面試人選,參加面試考核。按照綜合成績排名確定錄用人選,簽訂就業協議,通過集團公司招聘平臺進行公示。2014年,大慶油田的錄取人數定為1500人,到2015年縮減為450人。此前則並無錄取定額。

“兩三年前大慶油田招聘條件比較寬松,油三代只要是‘二本’就可以簽,現在開始區分對待一本和二本,還要英語六級和內部考試等附加條件。”在大慶市政下屬單位工作的小雪告訴記者,“我的很多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同學都是大慶油田子弟,他們說現在進油田工作的考核比以前嚴格許多,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去外地工作。”

不僅是年輕一代對於留在大慶意興闌珊,不少接受采訪的油田中年職工也向記者表達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大慶就業生活。

“我家孩子在東北石油大學念的書,馬上也要找工作了,我當時刻意沒有讓他學石油相關的專業,他自己計劃去青島的私企找工作,去私企的話到哪兒都一樣,區別在於選一個好一點的城市。”在油田工作的宋靜波認為,油田招聘條件收緊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應受訪人要求,喬煜、王峻平、張德儀、王珂、達強、李泓、宋靜波均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