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人”意大利盼來“中國大夫”:中國資金搶購意大利資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11

近年來,活躍在意大利的不僅僅是中國遊客,還有龐大的中國資金。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負責市場策略的董事William Xu介紹,由於美國以技術和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資金購買美國資產進行嚴格審查,華為轉而投資歐洲,對歐投資已高達5億歐元,且投資額將繼續增加。意大利政府尤其“開放並善於合作”。
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調整了購買海外資產的策略,不再僅專註於國外尤其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而將購買範圍擴展到了歐洲。因為歐元區債務危機令他們意識到,百年一遇的入手機會出現了,中國人可以去買世界級品牌和發達國家關鍵性基建設施資產的股份。
近些年,中國投資者在整個歐洲大陸搶購資產。按照美國智囊Heritage Foundation提供的數據,意大利今年收獲的巨額交易合同是全歐洲最多的:將近35億歐元。
中國投資者對意大利資產的興趣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10月8日消息稱,光明食品集團旗下子公司益民食品一廠近期與意大利豐塔納(Fontana)家族達成協議,收購意大利橄欖油制造商Salov集團多數股權;今年7月,中國國家電網買下意大利能源網絡控股公司CDP Reti的35%的股權。後者控制著意大利電力網絡運營商,且負責輸送天然氣;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收購了意大利藍籌股上市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2%的股權。
不僅如此,華爾街見聞提及,外管局還持有意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 SpA)以及電纜制造商普睿司曼(Prysmian SpA)各自大約2%的股權。外管局已經從意大利油氣生產商Eni SpA和基礎設施公司Enel SpA買入了類似比例的股權。
為了降低高達2萬億歐元的公共債務,意大利正籌措基建項目建設資金,計劃以出售國有資產籌資。而國家電網收購CDP Reti股權一案成為中國在意大利的最大投資案例之一。
按照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員的解釋,這種投資界的明顯轉變部分是出於歐洲的需要,而且也反映出歐洲對全球經濟力量的平衡過程的反應。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意大利二季度GDP下滑0.2%。至此,過去14年的累計GDP漲幅被全部抹去。意外陷入衰退的意大利經濟跌回到了2000年的水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好大夫:做医生和医院的大众点评网
1 :
GS(14)@2011-02-22 22:42:52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1/186155.html
一家医生和医院的大众点评网,这就是“好大夫”所做的事情,不过,想要在上面获得利润,创始人王航还得多想想办法。
“你还能干得动么?”天使投资人雷军初次与王航见面,就这样问这位曾经是互联网公司高管的创业者。一直对医疗行业感兴趣的雷军看上了王航做的“好大夫”网站,不过让他疑惑的是已经股权套现的王航还有动力干活么?
王航,199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创业之前,他的职业生涯和另一个互联网大佬周鸿祎联系在一起。他和周鸿祎是初中同学,又一起做了
3721公司。2003年3721卖给雅虎后,两个人又一起进入雅虎中国,然后,王航先行出来创办奇虎,一直到2006年5月再度辞职创业。
创办这样一个网站的想法并不是来自王航的商业嗅觉,而是来自于他的“北漂”经历。2004年,王航的妻子怀孕了。他开始经常陪着妻子做检查,孩子出生
后,各种小病不断,医院成为他最常去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母亲是医生、自己又学医的人,他对医院并不陌生,在郑州当地他有什么事情往往一两个电话就找到了
熟人。而当他在北京,就需要5点跑到医院排队挂号,好不容易熬到上班时间开始放号,却得知医生今天停诊。
这样的事情只经历一次就足以让
这个医学院毕业生崩溃。王航不理解为什么医院就不能把这些基本的出诊信息放到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平台上。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他开始琢磨是不是用蜘蛛抓
取把这些信息做一个聚合,但是后来他发现大多数的医院官方网站不提供相关信息,即使提供 也不会有及时的更新。
这个行业的信息化太落后了。王航决定做一个网站,能够解决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过他并不想追求速成,启动资金也只有20万。这就是为什么网站创办的开始,他需要每天和合伙人跑去每个医院做“人肉蜘蛛”。
他和创业团队几个人一起,每天跑各大医院,记下各种医生的个人信息和出诊信息,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到网上。所以当雷军继续问他和患者交流过没有,王航说
网站的前500个对医生的评论都是“现场采访”得来的。于是,第一笔天使投资就这样来了,这是2007年中旬。同雷军一起投资的还有联创策源。
“在网站运营的前两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这个工作。2006年底,好大夫上线时页面上只有5万个医生的信息,这个数字现在超过了25万。”王航说。信息的聚合必然会带来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形态—患者评论成为医院和医生单向信息的补充。
信息消费促发医疗消费,并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创业之后王航才发现所做事情的关键点,他需要做的是一个医疗领域的大众点评网。
随着网站流量的提升,他开始想办法在页面设置上吸引医生过来直接开主页,和患者进行交流。大多数有名望的医生也有工作任务和科研需要,他们需要好大夫这
个平台带来合适的患者。王航开始和一部分医生协商,开通了预约加号服务,只要在好大夫平台上预约成功的患者,可以直接拿着手机短信去医院找大夫。现在提供
这种服务的医生大概有5000多个。
不过有时这种方式并不得到医院的待见,一个医院挂号科室的负责人就找到王航质问,凭什么通过你们的网站可以绕过挂号流程?王航回答这是医生自己的事情,他们只是一个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医患双方,减少沟通成本,王航开始组建好大夫自己的咨询团队,现在这个团队已经有60多个人,他们大多来自协和医院和北大医学部。一个患
者如果来好大夫网站寻医问药,会首先经过这个团队的诊断,然后按照各自不同的情况推荐给不同的医生。“其实这也是中国医疗的现状给了我们机会。”王航说。
现在,好大夫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站的媒体属性也就越来越明显。王航开始遇到一些“哭笑不得”的趣事,曾经有个医生给他电话,让他删除自己在好大夫在线
的主页,原因是自己在网上回答咨询态度认真所以通过网站去看病的人非常多,引起了同科室医生的嫉妒。最多的还是要求删除负面信息的电话,威胁和求情的都
有,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王航就向对方强调网站只是第三方平台,要求删除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比如医患纠纷、评论失实等。有时实在扛不住朋友的面子,他会把某个
医生的所有评论清空。“渐渐地我发现,这个人的好评多了起来,这说明网站在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当然,网站同样在用各种手段防止作弊。和那些吃喝玩乐的点评类网站不同,医疗点评网站关乎一个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王航倒是清醒:“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我们的价值观。”现在好大夫在线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第一是信息查询服务;第二是专家咨询服务;第三是预约挂号服务和电话咨询服务。现在的服务里,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服务,网站会和医生进行分成。
网站经营到第五个年头,王航才开始考虑商业化的问题,董事会刚刚招聘了一个CEO来负责想这些问题。按照计划,将来的收费项目将分成两块,一个是面向患
者收费,王航认为前几年的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医生上,现在需要多关注患者;另一个就是帮助一些药厂做患者教育,去好大夫网站求医问药的多为疑难杂症,大多是
处方药,而处方药是不允许做广告的,要做患者教育的渠道。王航还想联合国外的药厂,如果药厂有新药进入中国需要临床试验的人,好大夫可以来做这个中介平
台。“不过大规模商业化,最早也要到2012年了。”王航说。
2008年夏天获得DCM第二轮约300万美元的投资后,他一直没有寻找
新的投资者。多数投资者都希望迅速变现,而这并不符合王航做事的风格。“联创策源的合伙人一看到我就开玩笑说我是忍者神龟。”王航说。不过他选择的这些投
资方确实给了他很大的时间自由度,网站创业4年多,只开过三次董事会。
“第一次创业知道了什么是生意,3721创业开始领悟什么是商业,雅虎中国让我懂得互联网,奇虎那段经历告诉我必须要专注。”王航觉得自己现在的创业水到渠成。不过好大夫却是他第一次独立创业。他性格温和,更喜欢集体决策,而不是个人领导力。
这种性格更像一个医生的本色—细心、全面。好大夫上线以来一直坚持的,就是每天晚上八点发布第二天的停诊预报。
“不过,我确实在考虑下一轮的融资。可能两个月内有结果。”王航说。
创始人: 王航
创业时间: 2006年6月
资金来源: 自筹资金
创业前公司: 奇虎
团队人数: 100人
目前困难: 正在寻找一个稳定持续的商业模式
好大夫
1 :
GS(14)@2011-02-27 12:56:33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5230
好大夫: 做醫生和醫院的大眾點評網
2 :
GS(14)@2011-02-27 12:57:26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447
一家醫生和醫院的大眾點評網,這就是「好大夫」所做的事情,不過,想要在上面獲得利潤,創始人王航還得多想想辦法。
「你還能幹得動麼?」天使投資人雷軍初次與王航見面,就這樣問這位曾經是互聯網公司高管的創業者。一直對醫療行業感興趣的雷軍看上了王航做的「好大夫」網站,不過讓他疑惑的是已經股權套現的王航還有動力幹活麼?
王航,1993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創業之前,他的職業生涯和另一個互聯網大佬周鴻禕聯繫在一起。他和周鴻禕是初中同學,又一起做了 3721公司。2003年3721賣給雅虎後,兩個人又一起進入雅虎中國,然後,王航先行出來創辦奇虎,一直到2006年5月再度辭職創業。
創辦這樣一個網站的想法並不是來自王航的商業嗅覺,而是來自於他的「北漂」經歷。2004年,王航的妻子懷孕了。他開始經常陪著妻子做檢查,孩子出生後,各種小病不斷,醫院成為他最常去的一個地方。作為一個母親是醫生、自己又學醫的人,他對醫院並不陌生,在鄭州當地他有什麼事情往往一兩個電話就找到了熟人。而當他在北京,就需要5點跑到醫院排隊掛號,好不容易熬到上班時間開始放號,卻得知醫生今天停診。
這樣的事情只經歷一次就足以讓這個醫學院畢業生崩潰。王航不理解為什麼醫院就不能把這些基本的出診信息放到一個大家都看得見的平台上。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他開始琢磨是不是用蜘蛛抓取把這些信息做一個聚合,但是後來他發現大多數的醫院官方網站不提供相關信息,即使提供 也不會有及時的更新。
這個行業的信息化太落後了。王航決定做一個網站,能夠解決這種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不過他並不想追求速成,啟動資金也只有20萬。這就是為什麼網站創辦的開始,他需要每天和合夥人跑去每個醫院做「人肉蜘蛛」。
他和創業團隊幾個人一起,每天跑各大醫院,記下各種醫生的個人信息和出診信息,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到網上。所以當雷軍繼續問他和患者交流過沒有,王航說網站的前500個對醫生的評論都是「現場採訪」得來的。於是,第一筆天使投資就這樣來了,這是2007年中旬。同雷軍一起投資的還有聯創策源。
「在網站運營的前兩年,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做這個工作。2006年底,好大夫上線時頁面上只有5萬個醫生的信息,這個數字現在超過了25萬。」王航說。信息的聚合必然會帶來UGC(用戶生產內容)的互聯網形態—患者評論成為醫院和醫生單向信息的補充。
信息消費促發醫療消費,並提高整個流程的效率—創業之後王航才發現所做事情的關鍵點,他需要做的是一個醫療領域的大眾點評網。
隨著網站流量的提升,他開始想辦法在頁面設置上吸引醫生過來直接開主頁,和患者進行交流。大多數有名望的醫生也有工作任務和科研需要,他們需要好大夫這個平台帶來合適的患者。王航開始和一部分醫生協商,開通了預約加號服務,只要在好大夫平台上預約成功的患者,可以直接拿著手機短信去醫院找大夫。現在提供這種服務的醫生大概有5000多個。
不過有時這種方式並不得到醫院的待見,一個醫院掛號科室的負責人就找到王航質問,憑什麼通過你們的網站可以繞過掛號流程?王航回答這是醫生自己的事情,他們只是一個平台。
為了更好地服務醫患雙方,減少溝通成本,王航開始組建好大夫自己的諮詢團隊,現在這個團隊已經有60多個人,他們大多來自協和醫院和北大醫學部。一個患者如果來好大夫網站尋醫問藥,會首先經過這個團隊的診斷,然後按照各自不同的情況推薦給不同的醫生。「其實這也是中國醫療的現狀給了我們機會。」王航說。
現在,好大夫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網站的媒體屬性也就越來越明顯。王航開始遇到一些「哭笑不得」的趣事,曾經有個醫生給他電話,讓他刪除自己在好大夫在線的主頁,原因是自己在網上回答諮詢態度認真所以通過網站去看病的人非常多,引起了同科室醫生的嫉妒。最多的還是要求刪除負面信息的電話,威脅和求情的都有,每次接到這樣的電話王航就向對方強調網站只是第三方平台,要求刪除必須具備幾個條件比如醫患糾紛、評論失實等。有時實在扛不住朋友的面子,他會把某個醫生的所有評論清空。「漸漸地我發現,這個人的好評多了起來,這說明網站在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當然,網站同樣在用各種手段防止作弊。和那些吃喝玩樂的點評類網站不同,醫療點評網站關乎一個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王航倒是清醒:「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我們的價值觀。」現在好大夫在線的產品主要有三種:第一是信息查詢服務;第二是專家諮詢服務;第三是預約掛號服務和電話諮詢服務。現在的服務裡,只有電話諮詢服務是收費服務,網站會和醫生進行分成。
網站經營到第五個年頭,王航才開始考慮商業化的問題,董事會剛剛招聘了一個CEO來負責想這些問題。按照計劃,將來的收費項目將分成兩塊,一個是面向患者收費,王航認為前幾年的主要精力放在服務醫生上,現在需要多關注患者;另一個就是幫助一些藥廠做患者教育,去好大夫網站求醫問藥的多為疑難雜症,大多是處方藥,而處方藥是不允許做廣告的,要做患者教育的渠道。王航還想聯合國外的藥廠,如果藥廠有新藥進入中國需要臨床試驗的人,好大夫可以來做這個中介平台。「不過大規模商業化,最早也要到2012年了。」王航說。
2008年夏天獲得DCM第二輪約300萬美元的投資後,他一直沒有尋找新的投資者。多數投資者都希望迅速變現,而這並不符合王航做事的風格。「聯創策源的合夥人一看到我就開玩笑說我是忍者神龜。」王航說。不過他選擇的這些投資方確實給了他很大的時間自由度,網站創業4年多,只開過三次董事會。
「第一次創業知道了什麼是生意,3721創業開始領悟什麼是商業,雅虎中國讓我懂得互聯網,奇虎那段經歷告訴我必須要專注。」王航覺得自己現在的創業水到渠成。不過好大夫卻是他第一次獨立創業。他性格溫和,更喜歡集體決策,而不是個人領導力。
這種性格更像一個醫生的本色—細心、全面。好大夫上線以來一直堅持的,就是每天晚上八點發佈第二天的停診預報。
「不過,我確實在考慮下一輪的融資。可能兩個月內有結果。」王航說。
聯繫編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