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湖南多地官場毒情嚴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670

(資料圖)

其實湖南一些地方官員吸毒,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南方周末掌握的信息顯示,湖南目前至少有三個地市的官場毒情較為嚴重,臨湘只是曾有市長吸毒而成為一個代表。

湖南一名知情官員向南方周末透露,“在當地,官員們吸食的毒品叫’麻古’。因一把手吸,陪吸、效仿者會多些,故更突出。”

因毒品蔓延官場,2015年1月,衡陽縣最終以衡陽縣委、縣政府名義發布了《衡陽縣關於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吸毒行為的處理辦法》。該辦法出臺前後一年前後,當地已經約40名公職人員吸毒被查出。

據10月28日的《湖南日報》報道,今年7月至9月,省委巡視組、省屬高校巡視組對鳳凰縣等10個縣市區以及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等2所職業學院,進行了今年第二輪巡視。其中,臨湘市被通報:“幹部工作作風飄浮,違反’八項規定’屢禁不止,吸毒情況比較嚴重。”

其實湖南一些地方官員吸毒,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南方周末掌握的信息顯示,湖南目前至少有三個地市的官場毒情較為嚴重,臨湘只是曾有市長吸毒而成為一個代表。

2015年4月,時任臨湘市市長龔衛國傳聞吸毒被免,被媒體廣泛報道。臨湘市委書記黃俊鈞當時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4月22日,臨湘接嶽陽市委組織部通知履行市人大程序,免去龔衛國市長的職務。黃俊鈞稱龔衛國“涉嫌吸毒”是省委巡視組接到舉報查證後後移交警方的。

4月16日,曾任臨湘市副市長、後辭職的姜宗福在微博中披露 ,“我為我曾經工作過的臨湘感到痛心,堂堂市長居然是個癮君子,毒癮發作產生幻覺,自己報警說有人追殺,特警趕到時,一絲不掛。”

湖南一名知情官員向南方周末透露,“在當地,官員們吸食的毒品叫’麻古’。因一把手吸,陪吸、效仿者會多些,故更突出。”

據澎湃、《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公開報道,臨湘不僅市長龔衛國吸毒,臨湘市檢察院檢察長劉群林也涉嫌吸毒,約有22人卷入龔衛國吸毒案,其中有不少公務人員。臨湘市紀委書記劉林彬因“失察”被調離,臨湘市公安局局長曹青松被免職。

8月25日,嶽陽市網絡文化建設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嶽陽政務微博”發布消息稱:臨湘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劉群林因群眾反映涉嫌吸毒,已免職調回嶽陽市檢察院,正接受組織調查;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一經調查屬實,將嚴格依法依紀處理。臨湘市原副市長、公安局長曹青松也因對原市長吸毒事件負有責任而免職。

不光在嶽陽,2012年,南方周末湖南湘潭調查獲知,當地公安法院都有官員吸毒。

2012年5月28日,湘潭市一名正處級官員在其認證微博上曝出一條消息:湘潭市警方在一家娛樂場所抓獲一批聚眾吸毒者,其中8人是警察、4人是法官。

當地有知情警員向南方周末糾正 :這些吸毒的警察和法官,並非是在一起吸毒時被一次查處的,而是在多宗檢查中被陸續發現或被舉報的。

湘潭市政法委副書記唐亦政當時向南方周末證實,“政法幹警參與吸毒,確有其事,但暫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參與。”

2012年3月8日,湘潭市公安局離退休人員管理科公開通知,要求該局離退休幹部勸說存在涉毒等問題的子女親屬主動向有關部門說明情況,爭取改過糾錯的機會。

不僅是臨湘、湘潭有一些官員吸毒 ,湖南衡陽也有類似毒情。2015年2月13日,衡陽縣內部發行的縣委機關報《今日衡陽》第二版刊登了衡陽縣紀委監察局發布的《有關案件情況通報》。根據該通報中,有18名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因吸毒被單獨列出,其中包括衡陽縣國稅局機關黨辦主任等人。

因毒品蔓延官場,2015年1月,衡陽縣最終以衡陽縣委、縣政府名義發布了《衡陽縣關於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吸毒行為的處理辦法》。該辦法出臺前後一年前後,當地已經約40名公職人員吸毒被查出。

南方周末在“衡陽縣廉政網”查詢到的該《處理辦法》稱,適用對象組織關系在該縣內及省、市駐縣單位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員參照本辦法執行。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黨員,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國家公職人員,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員,責令其辭職;拒不辭職的,按程序予以罷免。

臨湘市前副市長姜宗福分析市長龔衛國吸毒的原因時稱,“地方官場就好比娛樂圈,與明星吸毒是一個道理。一些官員升遷無望,麻醉自己最好的方法即吸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50

多地出臺零收費、放貸款實招 力挺農民工返鄉創業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06/967951.html

河北、山西、寧夏等地政府發文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幅度令人“眼熱”。在河北,創辦小微企業可“零收費”,並且最高可獲得10萬元創業貸款;在山西,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支持鄉鎮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智能電商物流倉儲基地。

10-21______-08.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雯

臨近年底,多地正密集發布扶持政策,給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撐腰”。

近日,河北、山西、寧夏等地政府發文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幅度令人“眼熱”。在河北,創辦小微企業可“零收費”,並且最高可獲得10萬元創業貸款;在山西,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支持鄉鎮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智能電商物流倉儲基地。眼下至春節之前,正是農民工返鄉的時間節點,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對他們影響巨大。

“農民工在外打工,攢了錢漲了見識,回家創業是有優勢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農民工返鄉創業也面臨巨大的風險,從一般規律來看,中小企業存活5年以上的不超過10%,而在農村,這個風險更大。”

政策鼓勵農民工創業

在各地出臺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文件之前,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已在密集調研基礎上出臺了《關於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工作。

《通知》提出,將依托現有各類開發區及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通過PPP等多種方式,整合發展返鄉創業園區,落實完善鼓勵創業的用地支持、稅費、租金減免和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適當放寬用電用水標準,吸引更多農民工等人員入園創業、集群創業。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徐建平此前表示,現有的2.7億農民工當中,許多人都有返鄉創業的意願,但農民工返鄉創業確實也面臨許多問題:一是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建立,但轉移接續尚存在一些問題;二是基礎創業面臨嚴重人才瓶頸和信息瓶頸;三是創業創新的融資比較困難。

不過,在多地出臺的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文件中,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針對性布置:在河北,對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最高額度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則由財政給予貼息;在山西,則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電子商務創業培訓,並給予財政創業培訓補貼。

政策扶持也鼓起了返鄉創業者的膽量。“我家里有8畝地,如果我有15萬元,就可以種上果樹並發展一點初加工業務。”一位河北籍快遞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可以再得到用地、稅費、補貼的支持,我就敢借錢、貸款成立合作社與公司了,往深加工發展。”

降低創業失敗風險

事實上,在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多項文件出臺之前,攢了錢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做點“小生意”已是常態。在李國祥看來,與各項扶持政策相對應的是返鄉創業者的“存活”問題。

“中小企業普遍要經歷沖出困境掙紮生存。”李國祥告訴記者,“一般規律是中小企業存活5年以上的不超過10%,這些返鄉創業者也不會例外,甚至因為在農村、從事農業,而面臨更大的創業風險。”

“當初跟我一起回家的老鄉,有5個選擇了做跟我一樣的箱包、女裝批發生意。現在3年過去,他們中的兩個已經轉行,一個回到北京繼續打工,只剩我們兩個繼續做批發。”一位曾在北京打工,後返回家鄉創業的河北保定農民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生存不易,跟以前悶頭幹活就能掙工錢不一樣,自己創業不但要有賺錢的能力,還要有找錢的能力,小本生意有時一點接續不上,可能就死掉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傳義認為,“農民工群體返回遠離中心城市的不發達鄉鎮創業,配套設施落後,創業成本較高,初創的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在市場交易、資金融通中與大企業缺乏平等的談判地位,利益往往容易受損。”

“創業本身就是一個試錯改錯的過程,這其中政策保障是基本,包括做好創業者培訓、降低其創業成本、助其開拓渠道等。”李國祥說,“應該看到成功的返鄉創業者,不但可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而且能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對於那些可能會遭遇失敗的創業者,應做好政策保障提升存活率。” 

  • 每日經濟新聞
  • 王可然
  • 每經記者 張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24

地方兩會季:多地首次設置經濟增長目標區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251.html

地方兩會季:多地首次設置經濟增長目標區間

一財網 胥會雲 2016-01-24 17:57:00

以經濟增長區間代替一個預期的數字目標,成為正在召開的全國各地兩會發布的2016年GDP增長目標的一個重要特征。

以經濟增長區間代替一個預期的數字目標,成為正在召開的各地兩會發布的2016年GDP增長目標的一個重要特征。
1月24日,長三角地區的江浙滬同時召開地方兩會,在各自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提出2016年的增長目標,且都屬區間目標。
其中,江蘇省代省長石泰峰在江蘇省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稱,2016年,江蘇GDP增長預期目標為7.5%~8%。
浙江省省長李強在浙江省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浙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7%~7.5%。
上海市市長楊雄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建議2016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GDP增長6.5%~7%。
而在江浙滬之外,24日召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自治區主席陳武提出,2016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7.5%~8%。
不過,截至目前,已經召開兩會並提出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的省份,並非全部采用區間,有一些繼續沿用此前常用的“左右”、“以上”等表述方式。
比如,雲南GDP增長目標為8.5%左右;而寧夏的目標為增長7.5%以上。
2013年,中國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創新宏調管理的實踐中提出“合理區間”論。當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提出只要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政府就不刺激幹預,專心調結構、促改革。這是總理首次對“合理區間”作出具體闡釋。他當時說:“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
此後,李克強“區間調控”的理念不斷趨於豐富和完善。2013年10月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創新調控方式,明確經濟增長合理區間的上下限,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穩定社會預期。
2014年“合理區間”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穩、就業穩、物價穩,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
進入“十三五”的開局之年,1月2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討論擬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李克強表示,要繼續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業、投資、價格等政策手段,為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環境。

也因此,李克強表示,要繼續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業、投資、價格等政策手段,為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環境。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00

財政、金融、社保入手 多地推“企業減負”新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243.html

財政、金融、社保入手 多地推“企業減負”新政

一財網 陳益刊 2016-02-14 21:56:00

中央層面積極出臺企業減負新政的同時,重慶、寧波、湖北等地也密集出臺相關政策,降低企業融資、稅費等負擔。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說,目前針對企業減負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關鍵是政策要接地氣,能夠細化落地。

2016年伊始,減輕企業負擔新政頻出。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被中央列為2016年經濟發展的五大任務之一。2016年,為減輕企業負擔,國務院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降低約3分錢;再次取消、停征和整合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停征價格調節基金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座談會,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將被納入試點範圍,企業減稅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中央層面積極出臺企業減負新政的同時,重慶、寧波、湖北等地也密集出臺相關政策,降低企業融資、稅費等負擔。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針對企業減負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關鍵是政策要接地氣,能夠細化落地。

融資支持

融資成本高一直是中小微企業最頭痛的問題。由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的《2015年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下稱《評價報告》)顯示,66%的企業反映“融資成本高”,這一數字較上一年有所增加。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也成為地方政府降低企業成本的焦點。

近期,重慶市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落實涉企政策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從金融、用工、采購、改革、稅費、保障等六大領域入手,推出了30條降低企業負擔的舉措。

其中,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重慶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執行優惠利率、給予續貸資金支持、提高抵押物折扣率。同時,對有市場、有回款、有效益但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市財政給予貸款貼息、貸款風險補償金、場外市場掛牌獎勵、擔保費率補貼等扶持。比如,重慶建立了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機制,幫助部分生產經營正常、市場前景好但暫時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渡過續貸難關。

浙江省寧波市近日也出臺了35條企業減負新政,提出嚴格規範金融機構經營行為,嚴禁各種不合理收費和各種貸款附加條件,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項目,調低收費標準。深化小微企業貸款“續貸”模式的增量擴面,引導銀行機構通過產品創新、流程精簡、服務提效等方式減少收費環節。

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往往和財政出資相關,這就需要和現代財政理念相吻合,並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警惕補貼“僵屍企業”。

湖北省荊門市1月為支持當地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比如,在融資支持政策上,荊門提出由政府控股的擔保公司面向工業企業收取的年擔保費率不得高於1%,2016年對工業企業貸款擔保比例不得低於上年,降低擔保費率後,財政給予擔保公司適當風險補貼。

“金融部門必須要向實業讓利,實業是金融的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馬駿說,“加強國家信用體系的建設是化解難題的藥方之一。”

降低社保費率

社保繳費也讓企業承受了很大壓力。目前企業需要繳納的社保繳費是“五險一金”,即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公積金,主要是由企業和職工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來共同繳納。

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如果嚴格按照現行繳費比率來執行,一些企業社保繳費占員工工資比例較高,降低社保費率,將有利於減輕企業負擔。

為降低企業社保繳費,2015年國家已經下調了社保“五險”中的三個險種費率,失業保險費率由之前規定的3%降至2%,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不少地方今年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社保繳費。比如,寧波在上述新政中,明確下調醫療、生育保險費率,並臨時性下浮社會保險費繳費比例,降低失業保險費率,下調工傷保險費率。

寧波市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11%降低到9%,余姚、奉化、象山等三個縣(市)降低生育保險費率,分別降至0.5%、0.6%、0.5%。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適時將生育保險並入醫療保險管理範圍。

重慶則將現行針對困難企業的社保繳費政策拓展到制造業、采礦業、建築業、餐飲業等行業,並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政策實施範圍擴大到所有依法參保繳費、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給予穩崗補貼。

針對當地中小微工業企業,荊門市政府在上述新政中提出,經工業企業申請,其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可由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00%降至80%,但實際繳費基數不得低於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

另外,對經工業企業申請、人社部門認定的困難企業及勞動密集型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可按荊門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標準申報月繳費基數,五項社會保險費可在一定期限內緩繳,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特別困難的不超過12個月。

減稅清費

除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社保費用外,降低針對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稅費成本也成為各地的共同選擇。

《評價報告》顯示,2015年企業繳費負擔總體下降,政府部門的收費項目數量減少,收費內容和標準更加清晰,90%以上的被調查企業認為政務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但是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企業對各種負擔和經營困難的主觀感受增強,企業對加大減負力度的呼聲仍然較高。

地方在落實國務院去年出臺的針對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基礎上,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出臺新的相關優惠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中小企業研究室主任王繼承認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降低企業成本的最關鍵一拳,“制度性成本無處不在,而且不容易用數字體現,會給企業發展造成很多不確定因素,也會增加制度尋租空間”。

寧波市政府在上述新政中提出,要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措施包括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各項交易服務費按50%收取,並免收信息服務費和場地租賃費,開放招標文件免費在線瀏覽功能,降低企業獲得有效信息的成本。

重慶在上述舉措中提出,為了促進當地房地產企業健康發展,對房地產企業所得稅預售收入的計稅毛利率由20%調整為15%,非普通住宅、商業、車庫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由3.5%調整為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稅預征率執行1%。

地方也開始加大停征或免征減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力度,比如,荊門市對工業企業暫停征收1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房屋所有權登記費、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費等,對工業企業暫停征收7項經營服務性收費,包括防雷技術服務收費等,並對部分中介服務收費實行政府補貼。

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今年營改增將全面推開,現在企業還在呼籲降低增值稅稅率,也有企業呼籲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這有一定的合理性。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在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的同時,主要用於彌補降稅帶來的財政減收,保障政府應該承擔的支出責任。

“調整積極財政政策方向,從原來側重增加投資、增加財政支出轉為減稅為主,為進一步減稅降費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能讓市場發揮更多作用,普遍激發企業活力,更有利於結構調整。”王繼承說。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44

蘋果價格腰斬——山東多地蘋果產區遭遇“價低賣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032

3月10日,在沂源縣中莊鎮胡家莊村石虔嶺果品冷庫,果農在搬運蘋果。今年,蘋果生產大省山東多地面臨“價低賣難”困境,僅淄博市沂源縣就有5億斤蘋果儲存在冷庫待售。(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圖)

去年蘋果大量上市時,每斤3.2元,緊接著價格一路下滑,現在降到每斤1.6元,且有價無市……今年,蘋果生產大省山東多地面臨“價低賣難”困境,僅淄博市沂源縣就有5億斤蘋果儲存在冷庫待售。

“已開始虧錢了……沒有那麽多要果子的。”果農一籌莫展。為啥不好賣?原來,這是供需關系所致,專家建議果農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銷售,長期來看,應對果品品質進行升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蘋果豐收年遭遇“價低賣難”

走進沂蒙革命老區沂源縣中莊鎮胡家莊村石虔嶺果品冷庫,成箱的蘋果將四層倉庫堆得滿滿當當。“我這個冷庫容量600萬斤,去年這時已銷售一半了,而現在還有500多萬斤。”冷庫老板高明寶說。

沂源縣是山東蘋果種植大縣。沂源縣農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沂源縣種植蘋果30萬畝,年產量8億斤左右。去年10月蘋果收獲期後,全縣實際儲存蘋果6.5億斤,較往年儲存量增加10.8%。但截至今年3月14日,共出庫銷售蘋果約1.4億斤,比往年同期偏少20%。

高明寶說,去年蘋果大量上市時,每斤3.2元,緊接著價格一路下滑,現在降到每斤1.6元,且有價無市。據中莊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中莊鎮一共有65座冷庫,去年全部滿負荷或超負荷庫存,庫存總量達到1.63億斤,目前僅銷售3700萬斤。

“低價賣難”對果農收入產生較大影響。中莊鎮青草裕村村民朱貴太的5畝山地共產出蘋果4萬多斤,目前全部存在冷庫。朱貴太算了一筆賬說,一斤蘋果成本是1.3元。“目前價格是1.6元,但要剔除30%的次果,所以已開始虧錢了。關鍵是,這個價也很難賣出去,沒有那麽多要果子的。”

在終端市場,蘋果的銷售價格也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在濟南市銀座聖洋物流農副產品市場,一名杜姓蘋果零售商告訴記者,目前濟南市場煙臺紅富士80#以上標準蘋果零售價2元-2.5元/斤,批發價1.8元/斤。“前兩年的零售價格到了五六元錢一斤,現在價格越低反而越不好賣了。”

然而,在不少大中城市,蘋果價格卻居高不下,市民也未受益。在北京等地超市,產地為山東的蘋果售價多為5元-6元/斤。

沂源蘋果滯銷的情況雖然相對嚴重,但並非個案。山東臨沂、煙臺、威海等地也出現類似情形。威海榮成市華峰果業公司工作人員孫義駿表示,當地大多數冷庫庫存量還在七成左右,而且價格越來越低,80#標準蘋果出庫價也就每斤1.2元。

供求失衡、惜售心理等素為滯銷主因

專家表示,部分農產品“價低賣難”是受“供給側”和“消費側”共同影響的:由於氣候條件較好,不少農產品產量有所增加;與此同時,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出口減少等不利因素影響,部分農產品消費較為低迷,這反映了市場經濟供需關系造成的價格波動。

供應增多消費偏少導致蘋果市場供求失衡。我國蘋果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加上去年氣候好,蘋果產量增加明顯。沂源縣農業局局長耿益民表示,去年適逢蘋果生產“大年”,就沂源來說,蘋果總量比上一年度增產20%至30%。

“蘋果不是生活必需品,社會低收入群體為節省開支,必然會減少消費。”蘇桂林說,從消費情況來看,目前全國大宗水果銷售普遍不旺,與經濟疲弱消費力下降、果品出口減少都有關系。

此外,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品牌化營銷弱、產業化程度低,高端果品的數量較少,蘋果不分級“論堆賣”現象較嚴重,部分合作社“有名無實”,無法給果農銷售提供幫助。“我們的合作社確實更多註重在生產環節,在市場銷售方面給果農沒有大的幫助。”沂源縣匯蒙合作社理事長朱貴義說。

“還有果農心理的影響,去年10月剛下市時價格比現在要好,這兩年價格也不錯,大家普遍有看漲預期惜售心理。”耿益民說。

利用電商銷售,升級果品滿足不同需求

部分果農擔憂,一方面,蘋果還有兩個多月的銷售黃金期,等5月中旬西瓜、櫻桃等水果大量上市後,將大大擠壓蘋果的銷售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庫存量較大,短期很難有價格反彈的空間。如果不能抓住這一時間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蘋果賣難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最終導致“果賤傷農”。

淄博市、沂源縣目前正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著力開拓目標市場、發展直營直銷和電商營銷、組織營銷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幫助果農銷售蘋果。

蘇桂林等人建議,從短期來看,面對“低價賣難”困境,可通過推進愛心幫扶、拓展臨時銷售渠道、加大推介宣傳力度等措施,組織企業、超市、批發市場等去產地市場進行收購。同時引導農民正確看待市場風險適時銷售,以免形成更大損失。

此外,多位專家建議果農充分利用互聯網銷售。“互聯網進入農業,會對農產品流通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雖然目前所占比例低,但其成長性很快。”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負責人說。

事實上,去年11月,全國供銷合作社統一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供銷e家”即已上線,旨在實現全國供給與需求有機對接,著力構建服務“三農”的綜合性、可持續農村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

山東省委農工辦原副主任劉同理說,由於我國小農經營的現狀,信息不對稱,生產環節缺乏調控手段。長期來看,要加大農民的“抱團”意識和水平,發展緊密型合作社,對抗市場風險;註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果品品質進行升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68

多地暫停類“金融”企業註冊 網貸業公司數量或繼續萎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3/1000255.html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大幕已經拉開。據市場消息,在整治期內,全國多個省市將暫停登記註冊在名稱、經營範圍中含有金融相關字樣的企業。記者向多個工商部門核實得知,廣東省相應監管部門尚未收到相關紅頭文件,但已收到口頭“窗口指導”。目前確認暫停的還有互聯網金融相對發達的深圳、上海、北京、山東等地。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大幕已經拉開。據市場消息,在整治期內,全國多個省市將暫停登記註冊在名稱、經營範圍中含有金融相關字樣的企業,包括交易所、金融、資產管理、理財、基金、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財富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網貸、網絡借貸、P2P、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

記者向多個工商部門及業內知情人士核實得知,廣東省相應監管部門尚未收到相關紅頭文件,但已收到口頭“窗口指導”。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廣州的相關註冊已暫停。而廣州市相關政府部門暫未有官方回應。據悉,目前確認暫停的還有互聯網金融相對發達的深圳、上海、北京、山東等地。

業內:政府開始加強事前監管

據財新報道,暫停註冊類金融的機構,是為建立前端準入機制。若在整治期間這些企業未通過監管部門認定,就會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在銀監會對P2P的征求意見稿下發後,相關P2P公司應相應作出名稱及經營範圍的調整。原來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依托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現在這些公司必須改名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

“由於互聯網理財及線下理財公司亂象,監管層已主動采取行動。之前各地已經陸續出臺相關的工商登記限制,比如說深圳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範圍的商事登記註冊,上海及北京都暫停投資類公司註冊等,加上14個部委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出於整頓行業、打擊非法集資工作的部署,政府采用這種暫停新增,整頓存量措施,也表明政府開始加強事前監管環節,突出“規範發展”的主基調。

網貸業公司數量或繼續萎縮

目前,全國範圍內暫停“金融”相關字樣企業註冊,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一定會攔住一部分新增的市場主體,同時可能加速一部分市場主體離開互聯網金融行業。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單獨來看,僅僅是對名字進行監管或規範而已,徐北認為,目前看來,該舉措會加大平臺的經營成本,使得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理財公司不得不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更加隱蔽,“比如,一些線下理財公司開始搬入高檔寫字樓或者改成什麽創業咖啡館之類。”

網貸工場董事長李錫則表示,此前便有許多網貸平臺並不以金融相關來進行註冊,“比如紅嶺創投,是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來註冊的。”其認為,此次舉措擋住了一些沒有實力的準備進入行業的平臺,同時會導致一些不規範的平臺退出,因此會導致整個網貸行業的企業總量有所下降,但對於行業的整體發展將是好事。

  • 廣州日報
  • 陶玥陽
  • 潘彧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33

多地發布價改實施意見 北京將加大巡查房地產中介服務收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022.html

北京明確,將研究交通擁堵收費政策,並推進出租汽車運價形成機制改革。

北京市5日全文發布《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圍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治理“大城市病”等核心任務,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價格改革,完善政府定價制度,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健全價格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加快建立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協調的價格體系,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意見提出,到2020年,北京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將全部放開,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政府價格管理更加科學,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

為此,意見提出了十二大任務,包括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完善有利於汙染治理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健全有利於緩解交通擁堵價格機制;加快資源能源領域價格改革市場化步伐;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分類推進其他公共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定價規則;健全市場價格行為規則;深入推進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執法;積極完善價格社會監督體系;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

意見特別提到,將圍繞緩解交通擁堵,加快推進占道停車管理體制改革和電子收費系統建設,調整占道停車收費標準,完善停車收費政策。落實公共交通價格動態調整辦法,定期對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城市公共電汽車和軌道交通價格進行調整。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研究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按照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總體安排,推進北京市出租汽車運價形成機制改革。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發布,新一輪價格機制改革開啟。文件明確,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

目前,北京、內蒙古、福建、遼寧、河北等地價格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已經出臺,其他省份的的實施意見正在按程序上報黨委、政府審議或在抓緊研究擬定工作方案。

附:北京市價格機制改革十二大重點任務:

(一)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實施企事業單位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等方面分區域價格政策,大幅度提高企事業單位在城六區的擴張門檻;積極協調推進差別電價、水價政策落實,研究差別氣價政策,促進節能減排和產業優化升級,引導產業合理布局。

(二)完善有利於汙染治理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全面落實各項排汙收費政策,實現排汙費應收盡收。根據汙染物治理成本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相關排汙費標準,加快研究季節性排汙收費政策,使企業排放各類汙染物承擔的支出高於主動治理成本,提高企業主動治汙減排的積極性。調整完善危險廢物處理收費標準及相關政策。完善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加強收費管理。按照“汙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原則,合理調整汙水處理收費標準。

(三)健全有利於緩解交通擁堵價格機制圍繞緩解交通擁堵,加快推進占道停車管理體制改革和電子收費系統建設,調整占道停車收費標準,完善停車收費政策。落實公共交通價格動態調整辦法,定期對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城市公共電汽車和軌道交通價格進行調整。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研究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按照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總體安排,推進本市出租汽車運價形成機制改革。

(四)加快資源能源領域價格改革市場化步伐。按照國家關於電力、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總體部署和時間安排,統籌推進本市輸配電價、輸配氣價改革工作,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促進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促進居民節約用能。推進居民供熱價格改革,完善兩部制熱價,充分發揮計量熱價的激勵引導作用

(五)理順醫療服務價格。落實本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部署,按照“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到2020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註重價格改革與醫保、衛生行業監管等綜合改革的政策銜接。

(六)分類推進其他公共服務價格改革。落實國家教育收費管理政策,逐步放開民辦學校的學歷教育收費標準,推進民辦教育市場化。制定本市司法鑒定服務、公證服務、部分律師服務和中小學教材收費政策。分類推進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改革。梳理有線電視收費政策,研究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收看維護費標準

(七)建立健全政府定價規則。動態調整《北京市定價目錄》,對納入目錄的政府定價項目,堅決管細、管好、管到位。鼓勵和支持第三方提出定價、調價方案建議,豐富政府定價形式。研究制定政府定價行為規則,完善政府定價辦法。修訂政府定價商品和服務的成本監審目錄,研究制定輸配電成本監審辦法和天然氣配氣成本監審辦法,強化成本監審在價格改革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健全成本監審結論公開制度,促進政府定價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

(八)健全市場價格行為規則。針對存在市場競爭不充分、交易雙方地位不對等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市場領域,分行業制定價格行為規範和指南,由事中事後監管向事前引導防範轉變,切實增強價格監管的預見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制定本市價格行政處罰決定書公示辦法等規範性文件,提高執法公信力。

(九)深入推進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執法。加大對停車收費、機動車檢測、房屋中介服務等價格放開領域,以及教育、醫療、通訊、旅遊、物業管理等社會關註領域收費問題的巡查、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建立健全價格壟斷案件線索收集機制,拓寬案件信息來源渠道。積極探索開展反行政壟斷調查,依法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壟斷行為。密切關註重點領域的競爭狀況,著力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等壟斷行為。根據國家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相關安排,研究制定本市實施規則和方案。

(十)積極完善價格社會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四級聯網的12358價格舉報管理信息系統作用,鼓勵消費者和經營者共同參與價格監督。加快推進價格誠信建設,建立經營者價格信用檔案,強化信用約束。鼓勵和支持新聞媒體參與價格社會監督。積極倡導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發揮示範作用,逐步實現“政府規範引導、協會協調服務、商家誠信守法、社會共同監督”的良好局面。

(十一)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豐富價格綜合調控手段,加強價格與財政、投資、產業、物資儲備等政策手段的協調配合,加強通脹、通縮預警,用好用活價格應急調節資金,完善農副產品價格保險機制和市場調控儲備制度,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加快健全價格監測制度,拓寬監測信息收集渠道,加強價格指數體系的分析應用,完善價格預警應急機制。建設本市統一、權威的價格信息發布平臺。

(十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牢固樹立底線思維,進一步健全涉及民生領域價格政策與中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價格政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落實和完善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完善特殊群體臨時救助政策,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10

手足口病多地暴發 新政未落地疫苗無法接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612.html

每年上半年如期而至的手足口病疫情,今年本可用新投產的疫苗來遏制,但由於政策未落地的原因,這一效應目前不及預期。

今年春末夏初,手足口病疫情如往年一樣開始肆虐於5歲以下的中國兒童。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今年3月手足口發病72464人,死亡6人;到了4月,當月發病人數變成了226430人,死亡16人,兩個月間,因手足口疾病致死的兒童達22人。

目前手足口病疫苗已經研發成功並生產。但據相關專家透露,由於山東疫苗事件後迅速修訂的疫苗新政細則沒有落地,這些疫苗遲遲未能讓兒童接種。

業內專家紛紛呼籲細則盡快落地,讓疫苗不要再滯留冷庫。

疫情來勢洶洶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孟玲的《2016年4月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需要關註的傳染病風險評估》一文披露的1~3月疫情是:全國共報告手足口病例183454例,其中重癥683例,死亡11例。重癥病例數和死亡數分別下降了21%和27%,但報告病例數卻同比上升23%。

結合衛計委和孟玲的文章,截至4月底,今年中國手足口病已發病409904人。

文章稱,報告病例數較多的為廣西、安徽、廣東、湖南和浙江,占病例總數的52%,病例數增加較多的省份為廣西、浙江、湖北、湖南和廣東等5個南方省份,占病例增加總數的84%,重癥病例數增加較多的省為安徽,占重癥病例增加總數的60%。

相關數據亦顯示,廣東和廣西的手足口病今年來一直居全國高位,據廣東省衛計委5月17日發布的手足口病預警信息,截至5月16日,全省今年共報告手足口病88366例,死亡3例;較2015年同期病例數(51327例)上升72%,死亡數持平。

“孩子幼兒園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得了手足口病,所以孩子現在在家,有點怕。”廣州的一位媽媽稱。

廣西衛計委發布的信息亦顯示,2016年4月,廣西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53712例,死亡5人。廣西疾控中心專家表示,2008~2015年,廣西手足口病發病數和重癥死亡數除2011年、2013年、2015年略有回降外,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上述專家稱,從數字上看,截至今年4月10日,全區累計報告病例數較去年同期和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別增加123.46%和44.44%;重癥較去年同期和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別增加11.30%和減少5.88%;死亡2例,與去年同期和前3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例和減少4例。

“南寧是手足口重災區,不過好在廣西疾控中心已經在年初采購了手足口病疫苗8萬支,夠4萬人用的分量。但是之後就不能再進入渠道了。”廣西一位疫苗經銷商稱。

手足口病一般在南方的3月份開始擡頭,5~7月為流行高發期,此後逐漸北移。引發這種疾病的是一組腸道病毒,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為主,其中EV71病毒致死率最高,為此中國選擇了EV71病毒為對象研發了疫苗。

2016年9633例實驗室診斷病例中,EV71占41%,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占25%,其他腸道病毒占34%。與2015年相比,EV71和CoxA16構成分別上升了7%和5%,其他腸道病毒構成下降12%。

疫苗新政細則亟待落地

手足口病疫情如此兇猛,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缺乏相關疫苗。事實上,中國研發的全球首個EV71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已於2015年12月3日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截至目前,昆明生物所已報批簽檢定115萬劑,30多萬劑近期有望獲得批簽發報告,今年預期可生產800萬劑。而到今年5月底6月初,北京科興生物將批簽發出100萬左右的手足口病疫苗。

為何這些疫苗未能提前讓手足口病兒童接種?相關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前期的疫苗新政細則尚未落地。

“全國二類疫苗都不能采購,國家新政出來後,沒有細則出臺,誰也不敢動,不僅僅手足口病疫苗,所有二類疫苗全部停止經營活動,手足口病疫苗的上市恰好遇到新政出臺,所以現在已經批簽發的疫苗也存在庫里。”上述經銷商稱。

今年3月,廣受關註的山東疫苗案爆發之後,相關部門隨即修訂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征求意見。4月13日,這個修訂後的條例由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在這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聽取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調查處理情況匯報後,決定先行對一批責任人實施問責,同時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下稱《條例》),強化制度監管。

該決定首先將自願接種的第二類疫苗比照國家免疫規劃用的第一類疫苗,全部納入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采購,不再允許藥品批發企業經營疫苗,堅決制止通過借用資質和票據進行非法經營的“掛靠走票”等行為。其次,建立疫苗從生產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強化儲存、運輸冷鏈要求,增設疾控機構、接種單位在接收環節索要溫度監測記錄的義務。再者,加大處罰及問責力度,對非法購銷、未按規定儲運疫苗等違法行為提高罰款金額,增設對責任人員的禁業處罰,並嚴格屬地監管職責,增加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的規定。《條例》還完善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制度等內容。

“二類疫苗市場必須整頓,這個毋庸置疑,但當前正值手足口病暴發,過去是因為沒有疫苗,現在有疫苗了,但因為新政細則尚未落地卻進不了渠道,無法給孩子們接種。”有疫苗行業專家稱。

今年3月15日,昆明生物所的首次34.9萬劑獲得批簽發合格報告,為讓兒童能盡早接種疫苗,隨即發往2016年初已按照原有招標體系完成了二類疫苗準入招標的貴州、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在新條例出臺前,已有16萬劑發往以上地區。但據了解,新條例出臺後,疫苗滯存在冷庫,無法接種使用。

如今,僅四川完成省級公共平臺招標,但縣疾控部門如何采購、如何定價、如何進行冷鏈配送問題等都未落實。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專家稱,疫苗新政出臺後,具體操作細則卻遲遲沒有發布,“對於條例的規定,細則需要制定得很多,目前還在進行中,什麽時候出臺還不清楚。新政要求建立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傳染病防控需要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結合專家科學論證意見,逐步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對於一些常見的傳染病疫苗,國家應該調整為一類苗,比如手足口和肺炎疫苗等。”

有地方衛生系統官員亦稱,手足口病每年都如此,目前並沒有制定特殊的相關政策,二類疫苗的采購還沒有開始。

雖然EV71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卻能預防因EV71感染而造成的死亡。所以說,細則何時出臺,對全國手足口病的預防,幹系甚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49

多地展開德資爭奪戰 中國“德企之鄉”太倉有後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235.html

德企通快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掃描二維碼進行後續工序

中德合作不斷升溫,讓地方政府將招商引資的目光投向德國企業。德企以精密機械加工、汽車配件制造為主體產業,技術含量普遍較高,單位能耗少,效益高,成為地方政府的“新寵”。中國龐大的市場,也讓不少德企有投資意願。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吸引德資企業,加大對德合作,比如沈陽、天津、佛山、暨南、成都、蕪湖等,一些地方政府直接來太倉開招商會,有不少外國人參加,這讓我們有些緊張,壓力挺大”,江蘇省太倉市政府副市長朱萬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太倉作為一個縣級市,早在1993年就開始吸引德企,目前230多家德企落戶太倉,年產值近300億元,被中國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授予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享有中國“德企之鄉”的美譽。

但近些年各地開始大力招商德資企業。去年底,國務院批複《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方案》,由中德兩國共建的沈陽中德裝備園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今年1月已經有35個高端項目入駐中德裝備園。目前已有132家德資企業落戶沈陽。2014年德國總理默克爾率領企業家訪華首站放在成都,這讓當時有160多家德企聚集的成都變得更有吸引力,成都也更重視引進德資。

不過,朱萬里告訴本報記者,二十多年里落戶太倉的德資企業不斷增加,90%的德資增資擴產,德資青睞太倉的原因除了緊鄰上海的地域優勢外,也與太倉市政府的優勢服務緊密相連。

他稱,在德企落戶的太倉經濟開發區定位高端,借鑒了新加坡工業園區的整體規劃,對德服務也是經過專業培訓,德企認可開發區的環境和服務。

另外,他介紹,此前太倉市政府對德企采用24小時保姆式服務,不過隨著德企增加,政府做到對德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德企通快公司員工以iPad支架為例介紹工業4.0技術

太倉市政府的細致服務也得到當地德國企業好評。

上海德國中心首席執行官夏建安(Christian Sommer)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太倉市政府對德企很友好,他們調研了80多家在太倉的德企,談及他們以後在太倉與政府的合作時,他們反映很正面,積極肯定太倉市政府,這也促使德國方面決定選擇在太倉設立一個德國中心。

德國中心是專門為德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而建立的研究招商中心,向入駐中心的客戶提供辦公用房、市場咨詢、律師服務等全方位服務,被譽為“德國之家”。目前中國有3個德國中心,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太倉。太倉德國中心將於今年6月份開業,主要為德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太倉也在深化中德合作。今年3月底,太倉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全市對德合作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主要目標:努力把太倉打造成為亞太地區德資企業集聚地、中德創新合作試驗區、對德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中德經貿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企業走進德國的橋頭堡,爭取獲批國家級“中德(太倉)合作創新園”。

朱萬里向本報記者介紹,技能性人才是德企落戶的一大關鍵。目前太倉有六家采用德國雙元制的學校,基本滿足了當地德企對藍領技能性人才的要求,但工程師還稀缺,而且太倉對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夠,這讓德企用外地員工成本較高。

他表示,目前太倉已經促成東南大學和德國一所大學進行本科以上的雙元制教育計劃,培養德企急需的工程人員。未來這些學生第一年在東南大學學習,第二、三年則來太倉學習,3個月學習理論課,3個月去德企參加培訓,相互交替。最後一年則去德國的大學學習。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在德企上班,上學期間德企將會給其發工資。

朱萬里預計,中德兩所大學合作的雙元制學習班最快今年招生,最遲明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89

江西贛江新區獲批:已沒啥“含金量”的帽子為何多地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61.html

作為長江中遊地區四個省會城市中經濟總量最小的南昌,近年來正不斷發力做大中心城市,帶動整個江西經濟的發展。

6月1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贛江新區的批複》,要求把建設好江西贛江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更大的作用。

打造昌九一體化龍頭

此前,中部地區只有一個國家級新區,即去年4月獲批的湖南湘江新區,當時中部地區提出申報國家級新區的包括河南鄭東新區、江西昌九新區以及武漢新區。今年兩會期間,江西代表團首次提出了“贛江新區”的說法,表示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意見,“昌九新區”改名為“贛江新區”,當時國家發改委正在征求各部委意見。

此次獲批的贛江新區範圍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區、新建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65平方公里,主要是南昌和九江結合處,贛江新區的建設,有利於進一步打造昌九經濟走廊、建設大南昌,提高核心城市的帶動作用。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耀彬對第一財經分析,江西要對接長江經濟帶,就必須要有一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此次贛江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不僅可以促進昌九一體化,而且也可以發揮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整個江西的發展。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長江中遊幾個省份中,江西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城鎮化水平比較低,經濟體量比較小。在四個省會城市中,南昌經濟總量最小,與武漢、長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與長江中遊其他核心城市相比,2015年,南昌GDP僅相當於武漢的36.5%,長沙的47%,合肥的70%。

而且,一個區域的發展必須有一個引領者才能帶動整個區域更快地發展,從城市的經濟首位度看,2015年,南昌經濟總量只占江西省的24%左右,而同期武漢約占全省的37%,長沙為28%,合肥占到約26%左右。

在這幾個省會城市中,南昌的人口、經濟規模最小。2013年的數據顯示,在人口規模方面,南昌城區人口為248萬,而合肥達到331萬,長沙達到348萬,武漢為628萬。在產業方面,南昌現有的產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缺乏幾個“頂天立地”的企業帶動。

南昌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柳華此前就對第一財經表示,核心城市對一個省的發展十分重要,南昌做強做大了,整個江西在中部也會更有競爭力。

目前南昌正加快城市擴張,吸引巨型項目落戶,通過擴大城市規模,提高整個城市的集聚和輻射能力。不過,光靠自身的力量顯然還不夠。對南昌來說,與本省內的重要沿江港口城市九江聯手起來,打造“昌九經濟走廊”,全力推進昌九一體化十分關鍵。

根據江西“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將深入實施“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區域發展戰略。龍頭即為昌九經濟走廊,而昌九一體化的核心即為贛江新區。

批複指出,建設好贛江新區,對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內陸地區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要努力把贛江新區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點。

“國家批複贛江新區,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走綠色崛起之路,通過綠色崛起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整個江西的發展。”劉耀彬說。

第18個國家級新區

贛江新區獲批後,中國國家級新區擴容至18個,此前17個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陜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和長春新區。

我國自1992年10月設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以來,到2012年10月之前的20年之內,一共批複了6個國家級新區。近年來,各地掀起申報國家級新區的熱潮。除了已經獲批的18個國家級新區,還有不少城市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包括武漢新區、鄭州鄭東新區、烏魯木齊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沈陽沈北新區等。

盡管目前的國家級新區政策含金量已經非常小,尤其是地方政府最為在意的財稅政策優惠方面幾乎沒有,但地方爭建國家級新區表明這頂“帽子”仍有不少意義,尤其是地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往往意味著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措施獲得國家認可。

湖南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童中賢認為,當前國家級新區建設仍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中西部地區是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國家級新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有效發揮產城融合作用,並且作為區域新增長極,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