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三角主要領導今天在滬座談,收獲這些重要成果!

2018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6月1日在上海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批示精神,以“聚焦高質量,聚力一體化”為主題,對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進行再謀劃、再深化,取得了豐碩而務實的成果。

本次座談會是2005年首次舉行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以來的第14次會議,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出席會議,討論審議了長三角一體化三年行動計劃、近期工作要點和會議紀要。會議內容和形式較以往都有所創新。同時召開的還有三省一市常務副省(市)長出席的聯席會議、專家座談會等平行會議。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共商長三角合作之舉,共謀一體化發展大計。

會議的主要成果介紹

1、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進一步增強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大家一致認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並親自關心推動,特別是最近作出的重要批示,為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實踐遵循。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新的起點上譜寫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篇章。要乘勢而進、積極作為,倍加珍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已經形成的良好局面,鞏固和發展各方面呈現的良好態勢,在過去多方努力打下的堅實工作基礎上,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新突破。要提高站位、認清使命,按照實現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定位要求,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長三角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要加強協同、抓好落實,上海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拿出更加紮實的舉措,凝心聚力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不斷把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引向深入。

2、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編制完成為標誌,進一步明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

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和內容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體現各方需求,匯聚大家智慧。三年行動計劃是開門編制的,三省一市的多個層面、各個方面都積極參與其中,共提出了180余項合作需求和工作建議,在三輪征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又提出了360多條反饋意見。經反複會商協調,絕大部分需求、意見和建議都在行動計劃中得到了體現。二是聚焦關鍵領域,確定重點任務。三年行動計劃的內容,覆蓋12個合作專題,並拓展到產業合作和民生工程方面。同時進一步聚焦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濟互保、產業協同創新、信息網絡高速泛在、環境整治聯防聯控、公共服務普惠便利、市場開放有序等7個重點領域,形成了一批項目化、可實施的工作任務。三是展現共同願景,明確節點目標。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要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建成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區域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綠色美麗長三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公共服務供給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地位更加凸顯,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基本建立,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把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會議商定,對比較緊要又具備條件的事,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立即著手做,抓緊幹起來。為此,梳理提煉了30多項重點合作事項清單,包括專項行動、重點項目、實施方案和規劃編制等,納入近期工作要點,確保合作事項能夠落地。重點是推進“六個一批”:

①抓緊編制一批專項規劃

比如,提升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已經啟動了長三角區域城際鐵路網規劃編制工作。

②動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比如,三省一市積極謀劃制定5G先試先用行動,在長三角率先布局5G網絡建設,開展綜合應用示範,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領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

③先制定一批實施方案

比如,作為國家批複的唯一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示範區,編制了建設“信用長三角”行動方案,在長三角範圍內構建起“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工作格局。

④動落實一批重大項目

比如,目前三省一市已落實了打通省際斷頭路第一批17個項目,今明兩年全面開工。

⑤極搭建一批合作平臺

比如,共建覆蓋三省一市的G60科創走廊,研究規劃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示範區。

⑥力推進一批民生工程建設

比如,積極研究探索急診和部分門診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可行性;實施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等項目。同時,還將旅遊、體育、養老等人民群眾關心的合作事項納入三年行動計劃,努力使長三角一體化的實踐成果惠及百姓。

3、以保障工作落實為重點,進一步構建更加務實有效的合作協調機制

明確了三條原則:

①統籌協調要更加有力

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和協調解決區域性重大問題;充分發揮主要領導座談會決策功能,有效發揮聯席會議協調功能、聯席辦和專題組的執行功能,強化三級聯動。

②合作機制要更加完善

已經共同組建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實現了集中辦公。下一步,重點圍繞行動計劃的實施,在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成為上下協同、四方聯動的樞紐和平臺。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多方參與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參與合作。做好長三角一體化工作要唱好“大合唱”,真正體現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辦。

③政策措施要更加有效

要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善於運用多元化政策手段和工具,促進一體化發展向縱深推進。三省一市就共同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基金簽署了框架性協議,基金將重點投向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科技創新等領域。下一步,還將在國家指導支持下,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等機制。

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通過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長三角這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土地,一定能夠在一體化的進程中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貢獻。

簽約項目簡介

今天的會議簽署了11個合作項目,涉基金、環保信用、基礎設施、信息化、區域合作、商務等領域各1個、產業領域3個、民生服務領域2個。其中,政府-政府層面5個,政府-企業層面2個,企事業-企業層面4個。

1、組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基金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三省一市政府聯合相關金融機構,共同發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基金,重點投向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充分發揮基金對一體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2、長三角地區5G先試先用引領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三省一市開展5G先試先用聯合行動,共同推動5G外場技術試驗和5G網絡布局,在邊緣計算、物聯網、智慧交通、智慧園區等領域加強5G綜合應用示範合作,並聯手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加快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總體架構,推動長三角城市群數字經濟率先發展。

3、長三角地區實施環保領域信用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

主要內容:立足長三角區域信用合作示範區建設,在失信行為評判標準互認、數據歸集共享機制建立、聯合懲戒措施落地等方面加強合作,在國內率先探索形成跨區域的信用聯合獎懲模式,全面提升長三角地區環保領域信用水平。

4、長三角地區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三省一市圍繞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就合作原則、合作內容、合作形式、以及合作機制達成共識,明確打通省際斷頭路第一批17個重點建設項目。

5、長三角地區共建G60科創走廊戰略合作協議

主要內容: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滬蘇湖宣高速鐵路,深化G60科創走廊產業集群布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協同創新,推動品牌園區深度合作和產融結合,推廣G60科創走廊“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成果,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獨特品牌優勢的協同融合發展平臺。

6、長三角地區推進“人工智能+法院”深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依托科大訊飛技術力量,三省一市法院共同支持探索人工智能在刑事案件審判流程中的應用,深化人工智能在司法審判流程中的應用,拓展大數據技術在司法領域中的應用。

7、申寧杭合四城軌道交通掃碼便捷通行合作意向書

主要內容:依托螞蟻金服移動端產品技術優勢,實現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城乘客軌道交通掃碼便捷通行。

8、長三角地區推進“互聯網+”醫聯體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以現有醫院平臺為基礎,以騰訊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社交產品為紐帶,滬蘇浙皖相關醫院運用電子健康卡,通過區塊鏈加密傳輸等技術手段確保患者相關電子病歷在就診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通過人工智能影像、微信醫保支付、個人健康檔案等服務,推動醫療業務協同和分級診療,實現無縫轉診。

9、長三角地區協同做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工作合作協議

主要內容:啟動“環滬護城河”行動,搭建“6天+365天”常年交易展示平臺,推動會展商品通關便利,加強與品牌展會聯動,打造長三角會商旅文體品牌項目,開展經貿對接活動,合作深化進口博覽會數據挖掘,推動形成商機共同開發機制。

10、長三角地區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聯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主要內容:三省一市在跨行業跨領域平臺、標識解析服務體系、服務體系和服務資源池、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應用與互信、融合生態等方面強化合作,在全國率先建成區域性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將海量工業數據資源,轉化為高效率的生產、高質量的創新。

11、長三角地區建立協同優勢產業基金投資意向協議

主要內容:助力長三角打造世界級產業發展集群,滬蘇浙皖大型企業聯合發起設立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就各方作為有限合夥人參與基金事宜在認繳出資額度、基金管理機構、基金經營期限、基金投資方向、保密條款等內容達成意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11

太保在滬開出全國首單稅延養老險,投保人是位機長

隨著第一張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保單的簽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正式落地。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保監局及中國太保了解到,今日(6月7日)上午,中國太保旗下太保壽險在上海簽發我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保單,投保客戶為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蔡俊。

這標誌著醞釀已久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首飛”。

而據上海保監局表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也陸續在上海市場投放相關產品。作為被寄予厚望支撐起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保險正式走上歷史舞臺,為探索解決我國養老問題貢獻力量。

稅延養老保險是指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按一定標準稅前扣除,至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

當前,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7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4億,占人口總量的17.3%。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已成為中央和各級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關鍵一環。

發展稅延養老保險,是黨和國家的一項戰略工程。稅延養老保險充分利用財稅杠桿和商業保險機制,切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優化養老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同時也是保險業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創新、服務國家大局的重要舉措。同時,稅延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是一項涉及社會保障、稅收、金融等多個領域的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自研究起步至政策落地實施歷經11載,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建設的重大突破。

2018年4月12日,《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正式出臺,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個地區開展試點,為期一年。之後,相關的稅收公告、產品指引、管理辦法陸續出臺。

事實上,在稅延養老保險政策上,上海保險業一直積極推動和響應。2007年,上海市政府啟動稅延養老重點課題研究項目,標誌我國稅延養老保險政策理論研究正式起步。上海保險業積極配合中央政研室、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委,在稅延養老保險可行性研究、調研論證、制度設計、系統建設、流程優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推動工作,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政策順利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試點政策頒布後,上海保監局按照中國銀保監會部署,積極向地方政府匯報,協同政府相關部門統一政策實施辦法,組織行業內符合資格的保險公司研究政策,開展培訓,切實保護投保人合法權益。截至目前,上海共有12家保險公司符合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要求,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共分為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等三大類,體現了“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原則,參保人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風險偏好選擇購買一款或多款產品。

上海保監局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註試點過程,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及時解決試點問題,嚴守風險底線,力爭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方法,供全國其他地區借鑒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