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媒體稱“蘇寧收購國米20%股份”獲得政府許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1/155125.shtml
導讀 : 如若本次消息為真,那蘇寧入股國米一事,似乎只剩時間問題了。
i黑馬訊 4月11日消息,上周,意大利《米蘭體育報》爆料蘇寧將收購國米(國際米蘭)20%股份,昨日該媒體又報道稱,這一交易已經獲得中國政府的許可。
在此前的報道中,對蘇寧收購國米20%股份有諸多的細節爆料,但均出自意大利媒體。
此前《米蘭體育報》聲稱,國米主席托希爾一直在尋求新投資者,正和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蘇寧集團進行談判。而據《意大利足球》報道,稱蘇寧集團有意註資6000-9000萬歐元收購國米20%的股份。
更多的細節是,蘇寧預收購國米的20%股份中,或14%來自托希爾,6%來自二股東莫拉蒂。
雖然莫拉蒂在不久前表示不會出售股份,但意大利媒體透露,似乎托希爾兜售國米股份的決心不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準備了B計劃,出售更多自己的股份來保證交易順暢。
2015年初,萬達宣布以4500萬歐元收購西甲馬德里競技俱樂部20%股份。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投資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但今年來,針對國內足球投資,成為中國企業投資時尚。
2014年6月,阿里巴巴註資12億入股廣州恒大,占股50%;2016年年初,中信集團確認出售國安俱樂部50%股份,收購方是樂視集團。
如若本次消息為真,那蘇寧入股國米一事,似乎只剩時間問題了。這也將是中國足球領域的又一大事件。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麻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現場)2.7億歐元收購國米七成股權 張近東用了半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957.html
蘇寧的確收購了國際米蘭,而且是將近70%股權。
如果在這場交易開啟之前,非要牽強地找出蘇寧和國米之間有什麽聯系的話,能想到的只是蘇寧Logo中的黃色小獅子與國米隊徽上的金色,國米喜歡在主客場之外的第三球衣使用黃色。當6日下午薩內蒂與宮磊在發布會上交換國米和江蘇隊的球衣時,兩件隊服是非常相似的藍黑色。買下江蘇隊又掌控國米後,蘇寧的藍黑情緣延綿不休。
6日下午,蘇寧的張近東、國米的托希爾(主席)和薩內蒂(副主席)齊聚南京鐘山,這已是雙方出席人員的最高規格。2.7億歐元收購國米70%股權,蘇寧完成了中國企業收購歐洲豪門的第一單。
上周,蘇寧把體育板塊從文創集團拆分出來,獨立組建了一個集團,與電商、置業、投資、金控、文創並類為六大集團。張近東布局體育產業、健康消費以及國際化的目標正在一步步落實;而對於急需輸血找回“大國際”感覺的國米,“金主”蘇寧的到來提振了士氣。
現場:最高規格出席
直到距離發布會只有兩個小時,議程安排仍只掌握在很小一部分人手中,保密措施的嚴格程度讓蘇寧方面的公關也感到不尋常。位於南京鐘山的索菲特高爾夫酒店的一間大廳里,二、三十名工作人員正餓著肚子在藍色鎂光燈下彩排。第一排的席卡上,張近東、托希爾、薩內蒂、博林布魯克、等名字一字排開,這是雙方出席的最高規格。
場外的通道內,走紅毯被換成了代表國米的藍色地毯,兩邊的LED大屏播放著國米歷史與進球集錦。由於這次沒有現役球員出席發布會,現場並未見到狂熱的球迷組織,但前國米隊長、現任副主席的阿根廷人薩內蒂的出現仍然被熱情簇擁。他今天早晨還堅持跑了10公里,他對球隊的目標是重新打回歐冠。
與國內媒體消息的閉塞相比,這件事其實在對足球十分狂熱的意大利已經被熱議。現場主持人黃健翔說,他5月底在米蘭看完歐冠決賽後,有當地人問他,你是蘇寧派來收購國際米蘭的嗎?
張近東在現場說,春節前,他第一次見到國米現任主席托希爾,一個月前他到意大利拜訪過國米前主席莫拉蒂。對方對蘇寧幫助國米重返歐洲之巔的努力方向表示支持。
正在意大利備戰今夏歐洲杯的訓練基地科維爾恰諾考察的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稱,“在我看來,蘇寧和國米這次合作非常重要,它可以連接到中國和意大利足球最重要的俱樂部之一。”中國足協執委劉彤代表蔡振華出席了簽約儀式,他希望中國俱樂部能借此契機提升俱樂部管理和技術水平。
遺憾的是,由於發布會後臨時取消了采訪環節,到場的中國和意大利媒體沒有機會進一步了解這樁並購背後的後續計劃。
先從青訓展開合作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次實施收購的是蘇寧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2.7億歐元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以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國際約70%股權。這樣粗略計算,國米的估值約為3.9億歐元。交易完成後,托希爾仍持有30%的股份。這樣看,備受國米球迷愛戴的莫拉蒂所剩的國米股份將微乎其微。
從2005-2006賽季開始獲得意甲五連冠、並在2010年成功登頂歐冠之巔,開創第二段“大國際”時代後,國際米蘭開始出於低迷的蟄伏期。受困於財務壓力,此前近20年不斷為球隊輸血的主席莫拉蒂忍痛將大部分股權賣給印尼人托希爾,但入主國米兩年多後,顯然後者目前也面臨同樣壓力。蘇寧的到來將緩解這一壓力。
在解釋並購國際米蘭的原因時,本身就是球迷的張近東稱,這是蘇寧布局體育產業、引領健康消費的戰略中的一部分。他預計,今後5年健康消費將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強動力,跑步、騎行等健身方式廣受歡迎。收購國米的行為正踩到這個步點上,這也是蘇寧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部分。今年年初,蘇寧成立了國際總部,在已進入日本、美國市場後,正在向東南亞和歐洲深入。
在去年年底入主江蘇隊後,蘇寧開始大舉布局體育產業,目標是打造一個從國內外俱樂部經營、媒體平臺、商業零售到賽事運營和青訓發展的體育全產業鏈生態圈。現任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的前球員、足球評論員宮磊稱,未來3年內,計劃每年從中國輸送100名小球員到國米和其他歐洲豪門試訓,他同時希望為江蘇隊引入國米先進的訓練系統和康複計劃。
外界對這樁收購的驚訝程度也從側面映襯出國米這支球隊的價值。宮磊記得,1978年,國米作為第一支來華的意甲俱樂部在北京工體踢了一場比賽,當時他在工體訓練,訓練結束後,他輕車熟路地在球場里藏了起來,晚上偷偷溜出來看了那場比賽。當時,8萬名觀眾擠滿了球場。現在,國米已是在中國擁有最龐大球迷的意甲球隊。
蘇寧入股國米成定局 明天將公布收購細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490.html
記者 關健 發自上海
兩個月的傳聞之後,1908年創辦的國際米蘭足球隊即將迎來其俱樂部歷史上首個中國大股東。
5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蘇寧方面核實此事,但對方並未透露具體消息。目前能確定的是,明天下午蘇寧將在南京就此事召開發布會,“連發布會議程我們現在都不掌握,”對方說,雙方保密工作按要求做的很好,不方便對外透露具體入股比例等細節。
這個傳聞至少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在網上出現,當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一位蘇寧內部高層人士求證,對方模糊地表示,類似的網上消息一般都不會是空穴來風。可以肯定的是,張近東是一位球迷,他不久前買了江蘇舜天。
至於入股比例,目前傳聞最多的是68.5%,將近七成。羅馬體育報、天空體育等意大利體育媒體6月1日也對此進行了報道。但國米前主席、現任榮譽主席的莫拉蒂本周在接受意大利當地媒體采訪時還說,托希爾(國米現任主席)和蘇寧在談的是30%股權。
如果蘇寧的確收購國米的70%左右股權,將成為第一家掌控歐洲豪門話語權的中國企業。去年萬達掌門人王健林入股歐洲新貴馬德里競技,也只占股20%左右。
正在意大利備戰今夏歐洲杯的訓練基地科維爾恰諾考察的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稱,“在我看來,蘇寧和國米這次合作非常重要,它可以連接到中國和意大利足球最重要的俱樂部之一。”
從2005-2006賽季開始獲得意甲五連冠、並在2010年成功登頂歐冠之巔,開創第二段“大國際”時代後,國際米蘭開始出現低迷的蟄伏期。受困於財務壓力,此前近20年不斷為球隊輸血的主席莫拉蒂忍痛將大部分股權賣給印尼人托希爾,顯然,後者目前也面臨同樣壓力。
蘇寧方面相對則顯得順風順水。自上周剛剛把體育業務從文創板塊拆分出來,成立獨立的體育集團後,蘇寧目前已經形成了電商、置業、投資、金控、文創、體育六大集團。拆分體育獨立運營的目的再明顯不過,這是一個被蘇寧看好的潛力業務。
對於急需利用歐洲杯時機補充新援、調整財務結構的國米而言,此前舍得花5000萬歐元買入球員特謝拉的蘇寧,對其9月份新賽季到來前的轉會市場將是一個重大利好。
前國米高層法索內接任AC米蘭CEO
中歐體育對外宣布,前國米高層馬爾科·法索內(Marco Fassone)已被正式任命為負責球隊交接的代表,並將在股權交割完成後被任命為俱樂部CEO及執行董事。這是中歐體育宣布收購AC米蘭後第一次重大舉措。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可中歐體育的任命決策:“一般而言,收購完之後還是委托當地人經營比較好。”不過,陳少峰也表示,從經濟利益上看,投資歐洲足球俱樂部的財務回報並不算大,甚至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最需要註意的是風險控制。
新任CEO曾是國米高層
8月5日,中歐體育投資管理公司和意大利菲寧維斯特公司關於收購意大利AC米蘭足球俱樂部99.93%股權的簽約在意大利米蘭正式完成。在中歐體育收購AC米蘭之前,已經有多家企業收購或投資歐洲足球俱樂部,中方資本開始大舉進入歐洲足球產業,引起業內廣泛關註。
據中歐體育方面向記者表示,法索內先生曾擔任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執行董事、那不勒斯足球俱樂部執行董事、尤文圖斯首席運營官等重要職務,他將為中歐體育了解意大利足球文化及俱樂部運營管理提供重要建議。

馬爾科·法索內
中歐體育方面認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經理人對球隊至關重要,對於AC米蘭這樣底蘊深厚的豪門更是如此,法索內在意甲聯賽幾大豪門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中歐體育主席李勇鴻稱:“看好體育產業在歐洲和中國的機遇,也將堅定地支持AC米蘭重回巔峰。”
不過要讓連續多年虧損、身處陷入低谷的意甲俱樂部AC米蘭重回巔峰並非易事。多年體育報刊足球產業從業人士、資深體育產業觀察人士楊文麒向記者表達,意大利聯賽在中國的輝煌期已經過去,要重塑意甲及其俱樂部在中國的輝煌非一朝一夕能夠辦到,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目前看,要賺錢很難。”
事實上,為了此次收購,除了7.4億歐元收購金額,其中包含約2.2億歐元的負債。根據協議,中歐體育等中方買方將對俱樂部進行資本重組及修複其資產負債表現狀,改善AC米蘭的財政狀況。據此,中歐體育投資管理公司三年內將向AC米蘭足球俱樂部投資3.5億歐元。
中資頻繁註資歐洲豪門 盈利前景不樂觀
在中歐體育收購AC米蘭之前,已經有多家中國資本掃購歐洲足球豪門。從入股馬德里競技、曼城,到收購阿斯頓維拉,再到入股國際米蘭,中國資本的“組合拳”已經震驚了歐洲足壇。
華人文化、萬達、蘇寧等本土巨頭頻繁出手背後到底是何原因?
楊文麒表示,中資收購歐洲豪門主要有如下價值:首先、品牌價值,可以迅速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其次、迎合政府對足球產業的扶持政策;第三,學習國外足球產業運作等先進經驗,青訓和球隊管理,反哺國內;最後,俱樂部本身的運營可以帶來一些收益。

不過,楊文麒強調,目前看,要實現盈利幾乎很難。目前歐洲一些國家經濟面臨困境,足球俱樂部也運營困難,中資介入必然要耗費大量資本,短期內盈利很困難。而一些盈利的頂級俱樂部例如西甲的皇馬等,中資也很難買到。
由於短期盈利困難,所以目前收購或註資大多是企業家個人行為。例如蘇寧收購國米是蘇寧控股集團旗下的蘇寧體育完成的,蘇寧控股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張近東全資的企業,蘇寧本身也意識到購買俱樂部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所以沒有用上市公司去操作。
從商業模式和回報角度看,很難跟本土市場結合起來,偶爾來中國進行一次商業比賽或者商業代言等獲得的收益很難扭轉目前一些俱樂部面料的困境。而按照足球俱樂部運營規律來看,足球俱樂部本身運營狀況短期內也很難改變,需要漫長的投入和運營,至少需要先在大型比賽上取得好成績。
因此,楊文麒認為,中資收購歐洲豪門的目的,除了之前所說的價值,很多是企業家個人情結,這些企業家本身對歐洲足球豪門感興趣,可能曾經是這些豪門的粉絲,也希望借此擡高自己的品牌價值。
陳少峰也表示,收購歐洲足球隊是一件需要綜合考量的事情,從財務回報的角度來說,直接的利潤不高,回報不大。不過,如果把收購的球隊和國內部分商業、廣告運作結合起來,變成中歐市場的一種聯動形態,那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回報。不過,考慮到文化差異和法律差異,最好盡早了解未來決策的方向(比如球員買賣、解雇和招聘員工)以及各種風險。最大的問題是風險控制,比如在歐洲解雇一個員工可能代價極高。
國米官方宣布高層更換 蘇寧體育副總裁上任代理CEO
據蘇寧體育官方微博今日發布的消息,意大利時間11月7日,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官方宣布,召開董事會並接受其CEO邁克爾·博林布魯克(Michael Bolingbroke)辭職,立即生效。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國米董事劉軍先生被任命為國米代理CEO。他將會在米蘭辦公室全面接手俱樂部的日常工作。
國米官方微博則稱,“俱樂部相信,劉軍先生的接任,將提升大股東蘇寧對國米的支持力度和溝通效率,從而達到更清晰且高效的決策。”
劉軍作為代理CEO的任命,也意味著蘇寧從入主初期時對球隊的觀察、了解與支持,到聯賽初期時對俱樂部管理層以及球員教練的賦權和系統化評估,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根據前期的評估結果,對國米團隊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並將全面進入到對俱樂部的管理。

劉軍簡介:
劉軍生於1976年,南京大學碩士畢業,現任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在足球的競技管理領域和商業管理領域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金融雲端:國米變糙米
1 :
GS(14)@2012-08-03 13:30:5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526
中國人在體壇中又再聲名大噪。說的不是中國羽毛球隊「爭輸」的糗事,而是國企中鐵建(1186)入股國際米蘭。從此這隊世界級的國米染紅,變成中國人有份的紅糙米。相信不久,國米球衣印上民族品牌贊助商的名字,應該夠強國憤青威風一段時間。
國際米蘭昨日宣佈,獲一班中國投資者入股,成為第二大股東,中鐵建旗下的中鐵十五局並將承建國米2017年落成的一個新球場。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是次入股國米15%的,包括中鐵建及當年有意收購英超球隊利物浦的中國商人黃健華,作價相當於球會估值達5億歐元(約47億港元)。
球會表面風光 蝕錢居多
根據 Sky Sports的說法,此次入股,足以讓國米立刻還清所有的債務。我從來也對公司併購很挑剔,這宗中意聯婚也不例外。據福布斯資料,國米2010/11財政年度的轉播、球衣及商業贊助等收入,加起來接近24億港元,但在龐大的球員開支下,球隊錄得經營虧損6.5億港元。
國米的艱苦經營並非孤例,心頭越大的球隊,業績越慘。英國報章月前就披露,2010/11年球季,20隊英超球隊的收入雖然高達277億港元,但加起來虧損達43億港元,超過一半球隊蝕錢,應屆歐聯冠軍車路士也勁蝕近8.4億港元,要靠班主貸款超過10億港元支撐。曼城在新東主連年泵水買球員之後,終於修成正果,奪得英超冠軍,但是2010/11一季就負出沉重的代價,勁蝕近24億港元。
[國米球星史奈達] 國米球星史奈達
中鐵建搞足球 九唔搭八
中鐵建在高鐵工程是大阿哥,搞基建固然內行,但搞足球絕對是外行人。中鐵建又不是消費品牌,與球會業務風馬牛不相及,兩者聯盟本來就已是怪事。再者,歐洲名牌球會都是給中東及俄國富豪消遣的玩意,他們花費巨資買球員,往往是不計成本,只顧成績,為求名氣。經營球會並非一家國企應該觸及的業務。過往,國企總有「戰略投資」作高價買資產的解釋。但國米有何戰略價值呢?確實令人摸不着頭腦。
經營較完善的英超班霸曼聯,近排安排在美國上市。 Glazer家族進取地把球會估值定於約30億美元,足足是公司收入的6倍。事實上,截至今年6月底全年,如撇除稅收抵免,曼聯業績是處於經營虧損的狀態。曼聯大股東 Glazer家族獅子開大口,《衛報》的評論指,除非你認為有另一個億萬富翁,向 Glazer家族開出無法抗拒的價錢收購曼聯,否則股民沒有認購的原因。
我認為,這個說法適用於任何球會買賣,再說得白一點,所有球會東主就是要找一個比自己更笨的買家。我不信中鐵建是這個笨蛋,中鐵建晚上發通告否認這樁交易,更顯得整件事耐人尋味。
金融中心 fan page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