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四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110059 好了,親們,開始第四天的碼字了。今天說的可能技術實操性強一點,我就儘量簡單說,而且就事論事,以我的個人經歷為依據,大家就不要過於挑刺了,哈。
上回說到我選中介機構的先後順序是律師、會計師、券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企業稍具規模後老闆都想當然的認為「我的企業這麼好,簡直就是必然的上市公司!」我不是嘲笑企業主們盲目自大,而是沒淌過資本市場這趟混水嘛,不懂也正常。可就是因為要從創業時的「自由王國」走到符合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規範王國」,也就要求你一定把過往不規範的東西都要規範乾淨了。很多時候企業到底有哪些不規範的地方是老闆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我的心裡又能有什麼底呢?就算我自己摸清楚了又怎麼樣?法務鑑證報告又不是我出就可以算數的,還是要請律師先來做個盡職調查才讓大家心裡都能有底些,把一些上市的「硬傷」都找出來,先著手解決。仔細回顧一下證監會的那些審核條目,歷史沿革總是排在第一位的,這裡面出了問題,剩下的都不用看了。說實話,歷史沿革的問題往往好解決,總比業績上不來幹著急一點辦法(做假賬除外)都沒有要強,可是解決起來往往也最費時間,因為要這個衙門、那個衙門的硬跑、硬辦。就說一個實際控制人變更吧,創業板是變更工商登記完成24個月後方可報材料,在這期間你有充分的時間去規範賬目、調整經營(我把這個叫「以時間換空間」)。別看一個IPO項目成功後付給律師的費用是200萬左右的行情(指中小、創業板),但很多工作是在股改前做的,這個階段付30-50萬也就夠了,很多的企業光這個階段就折騰個3-5年,和請個常年法律顧問也沒啥區別,即專業又頂用,何樂而不為?
幾乎同時,會計師就可以引入了。我曾經說過: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上市,哪怕你只是一個小商店、小報亭、小水果攤,只要業績達到不就行了嘛,剩下的好說!(我這句話忽悠了多少準備創業的理工科大學生啊,嘿嘿嘿嘿)一般理解會計師的職責應該是通過審計將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量化、數字化後向投資者、管理者呈現。說白了就是市場要通過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來確認企業的業績,而企業的業績必須得到會計師的背書。可現實中呢?我想企業給稅務局繳稅的帳是一個利潤水平,給銀行辦貸款的帳是另一個利潤水平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吧?可咱國家還是高明啊!什麼叫「實質重於形式」的審查原則?你原始資本積累的那些「原罪」用一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可以不追究了,但你現在還想來資本市場圈錢,那我就不得不提醒你還有下一句「帶動其他的人達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說咱國家就是要通過證監會的這套制度設計讓你想上市的企業把以前少繳、沒繳的都給我補足嘍。說白了就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這下可就麻煩了,以前的帳怎麼清?少繳的稅怎麼補?虛增的存貨怎麼銷?大股東佔款怎麼還?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要解決、理順這些問題,就靠企業內部那些忠實本分的老會計是肯定不行滴,市場也是肯定不認滴。好好請個有證券執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來,按上市標準審一遍,你才能知道你的企業是有多爛!接下來的幾年裡你要接受會計師的指點好好把自己的賬目處理好,所以會計師越早介入越好。說到這裡我想大家明白了「四大」為什麼在IPO市場只有百分之幾那麼一點點的可憐份額了吧?「四大」後台(不是指權力、門路哦,是說業務後台)實力強,內審嚴格,所以你慕名讓他們來審,他們就是來給你「干審」,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想請他們手鬆一點,報表粉飾一下下?「抱歉,我們內審通不過。」想請教以後怎麼調整?「抱歉,這屬於我們另外的收費服務項目。」那能便宜不?「抱歉,我們是四大!」國內所就不一樣了,來了把你的帳裡裡外外看一看,庫房盤一盤,詢證發一發,然後客客氣氣的出個什麼《指導意見書》,你自己按指點該注意的注意、該調整的調整,然後再審再出個《審查報告》,你自己把還沒做好的給做好,最後大家都滿意了,出個《審計報告》,皆大歡喜。這點事也是每次10-15萬就搞定了。(其實也沒這麼簡單,只是不能再細講了,太敏感了,再講會被抓走的,偷笑)。
再下來,券商就可以閃亮登場啦!!!券商者承銷人也,你要通過他賣股票,投資者要通過他買股票,你說重要不重要?這麼重要就不能隨便選。我選券商看三點:1、券商的整體水平、實力、市場名聲如何,這個沒什麼好講的。2、保薦代表人的水平和對你看不看好、是否合得來。保代混口飯吃也不容易,為了妻兒老小當然是有項目就接,可接了後是把你力捧上市,還是當儲備項目養起來,其中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有的保代就是對某個項目提不起興趣,或疏於研究,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位好的保代應該是特別熱衷於你的產業,人脈廣、水平高,能在經營、管理上起到高參的作用,以後引入戰略投資者、增發、發債什麼的都用得上。我和有些保代就是一輩子的朋友,和有些則互相視為草芥。3、保代在券商中的地位。券商內部通道有限,保代地位高,他手裡的項目就往前排;保代地位低,他手裡的項目就往後站。這一點啊,你不在資本市場中有點道行還真不容易看透。你選好了律師做了初步的法律盡職調查,知道了有沒有「硬傷」;引入了會計師,賬目逐步清查一遍,知道以後如何調整、規範。現在把這麼個乾淨、有序的項目往哪個好的券商、好的保代面前一放,他都會動心啊!他肯定會興高采烈的、卯足了勁的給你研究一下商業模式、業務構成、上市節奏,認認真真的出一份《研究報告》。事到此時,你就是不上市了也值呀!一個乾淨、規範、發展有序的企業即將呈現在實際控制人的面前,作為董秘我想是可以大吼一聲「我要加薪!」的時候了。
等等,大家先別急!你們以為我就是這麼膚淺的只想要老闆那可憐的幾千元加薪嗎?錯!老闆那是什麼人?是你的伯樂,是你的貴人,恩同再造,那可是一家人啊!你怎麼忍心再從他的口袋裡掏錢呢?咱折騰了這麼一大圈的目標是什麼?從股市圈錢?哎,又俗了,錯的二次方!!上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借助各位投資者的閒置資源更多的促進企業發展,同時把企業發展的成果回饋給所有投資者,從而完成優化資源配置的社會使命和公眾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標!(我的眼眶濕潤了。)咱的目標其實是那些VC/PE!各位親,大家想想,面對這樣一家歷史清晰、架構合理、賬目合規、業務高速發展的擬上市公司,券商、會計師、律師都已進場,那些VC/PE都是啥眼神?都是啥眼神啊!那絕對是女流氓看到頂級男模感覺「帥到都合不攏腿」的眼神啊!哼!VC/PE們,老子就張好了口袋等你們往裡跳呢!(哎呀,12:30了,吃飯飯去。)
第四篇:講解《我的投資學》——投資者為什麼要學倫理學和心理學 CHQ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560529 A
第一小節:對道德的聲討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迷迷茫茫地活著,他從來沒發覺自己活著一種集體意識之中,就好像22歲以前的我一樣。
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那裡交通比較堵塞,對外面的交流比較少。還記得,村裡的孩子能進一次城,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啊。這造成在那裡生活的人思想比較封閉,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孩子,我所獲得的信息依賴於我生活的環境,我生活周圍的事物塑造著我的價值觀,就像封閉的朝鮮,你不敢想像,他們還想著去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全世界人民,當然包括她的鄰居中國。
因此傳統的教育、落後的思想對我的影響很大。你可以說我們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樸實、吃苦耐勞、能幹,熱心、樂於助人,所以這些優點,我的確在許多農村的孩子身上看到過。但是我也發現我們深受道德的毒害。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個人具備上面的素質不好嗎?一個人具備這樣的素質當然是好事,但是他很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他的行為更多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反應。
因此,我認為你是讓孩子發現自己,選擇他喜歡做的人,而不是把一下觀念灌輸給他。他這樣做——樂於助人、熱心,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我發現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去分析道德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問題的實質。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學說,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以前在農村長大的小朋友往往缺乏一個自我的覺醒,成人用自己超我的觀念在灌輸著我們這些孩子的大腦,當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信息開發的時候,我們感到困惑了,我們之前的思想觀念被沖垮了。但是新的價值觀念還沒有構建起來。
比如說,以前農村的孩子對待「性」這個話題,我的父母,周邊的親人是很少談論這個話題的,生活當中出現一些」不良「畫面,親人總是迴避這些話題,用自己的權威和所謂的道德來壓制我們心中的想法。於是造成我們認為關於「性」方面的東西是很邪惡的,我們不應該有的,當你想到這方面的東西的時候,你應該有一種罪惡感。我們就活在一種這樣的狀態之中,不斷地壓制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慾望,從而讓自我沒有獨立出來,對作為一個正常難以迴避的問題假裝視而不見。從而,不利於農村孩子的身心成長。
因此,我們看到所謂的道德造成對人的束縛,給無數年青人的過去造成極大的困惑。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不能過分責備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這是這樣過來的,他們比我們更深受其害而沒有絲毫的覺察。我認為你想要獲得一個獨立的人格,你必須對不合理的道德進行強烈的批判。就像古時候認為裹腳是一種美德一樣。我想沒有比這更荒唐的了。在中國這個每天經歷徹底啟蒙和文化運動的國家,我們不斷不小心審視著我們身邊有多少封建殘留的思想。
在封建社會,道德的背後的立場就是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用——道德成為了一種統治社會的工具。很多人因為從小被灌輸這種意識而失去了自我覺醒的能力。這也是中國社會比較缺少的兩種東西——批判精神和理性能力。這造成我們的社會缺乏一種自我改良的基因。
無疑,當你弄清楚什麼是道德以及它的起源後,這有助於你的人格的獨立。它幫助你瓦解了所謂的「權威」,讓你審視自己內心世界,讓你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以及你想怎麼樣活著。
第二小節:學點心理學知識 總的來說,心理學包括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塊對於投資者來說,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我的投資學》中,怎麼把我自己的那部分佔了很大的篇幅,可以說很多人適不適合從事價值投資,和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我自己有很多的關係。下面我分開談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在價值投資當中發揮的作用。
通過分析個體心理的架構,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個體心理學一般分為三部分: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我們可以從這三大塊逐漸深入,分析到底那些東西會對我們的投資產生影響。比較說,情緒、思想觀念、性格,這些和什麼東西有關呢?它們內在有什麼聯繫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我們會發現很多我們從來沒有發現的東西,原來有這麼多無意思的觀念在支配這我們的行為,而我們的行為有怎麼作用於我們的心理呢等等。
在《你為什麼學不會價值投資》的系列文章當中,我已經說得很明白,為什麼價值投資看似簡單卻很難學會,因為它更叫強調培養一個人的基本的品質,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種技術性的知識。講大道理誰不懂?關鍵是有多少個人相信自己講的大道理,用自己的行為實踐自己所提倡和認可的大道理?如果是這樣我們的政府就不會出現大面子的語言腐敗了。
學習心理學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通過對心理學歷史的梳理,系統地學習心理學,在個體心理學中,我認為發展心理是比較合適投資者看的。透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我們很比較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意識到自己這種行為是不是錯誤的。
當你深入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你就會發現群體心理學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從眾,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打死也不思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容易受到別人的蠱惑。置身於群體當中我們可以做出很多事後讓自己也感到費解的事情,我認為每一個投資都應該好好地讀一下《烏合之眾》和《逆向思考的藝術》這兩本書。
《逆向思考的藝術》這本書當中寫到,「因為一個群體是不動腦子的,只根據衝動行事,所以公眾意見頻繁地出錯。根據同樣的理由,因為一個群體迷失在感覺或者情緒之中,所以您將會發現,一旦某種社會狂熱已經形成了勢頭,則大眾將不顧一切地投身進去。群體的主要特徵是容易接受『暗示』的影響。從另一方面看,暗示就是『相互感染』。無論一個群體看上去對某種事物多麼漠不關心,通常來看,它總是處在滿懷期望的盼望狀態中,因此很容易受暗示的擺佈。」
關於我們在「非典」期間公眾搶購米醋、碘鹽、板藍根等等一些滑稽的行為,最開心的只有那些無良的商家。誰叫我們心裡沒有底呢?說不定板藍根真的是萬能藥,趕緊買點回家放在,遲了就買不到了,你看鄰居的張大媽買了好幾箱。當你看到這些類似的故事情節一次又一次在股市上上演,你就知道我們做價值投資還是有希望的。人性的弱點和信息的不完備性決定我們在這個市場上可以大有作為。
外匯縱橫(13):外匯市場101-第四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536 外匯是金融市場中最成熟的市場之一,無論是流量及參與者人數都是最多的。FX部門是銀行一個非常重要的單位,環球銀行一般會將外匯部分為交易部FXTrading和客戶業務部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Clients Sales & Marketing兩大類。其中交易部會再分為G10和EMK Desk*,當中又再分現貨,期貨和期權team。最大的global banks如Citi,DB,JPM,UBS,BNPP 等在期權desk再分vanilla option 和exotic option team。
銀行外匯部的主要利潤來源包括:
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etary trading 套利arbitrage 客戶業務 customer business
1。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otary trading
交易員根據銀行配給他的風險額度,利用他個人的経驗做買賣。風險額度risk limit 包括每日可輸的金額daily loss limit,每月最多可輸金額monthly total loss limit 及美元未平盤總額total outstanding trading limit in USD及可交易貨幣tradable currencies。這一項目高風險,但不一定高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行的風險能力,有沒有得到第一手大size ticket orders或資料,優秀的技術和經濟師分析支持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是銀行有沒有具備最尖端的風險管理系統和中後枱(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ddle and back office)去監管風險部位。其中一單大鑊嘢就是於2004年NAB澳洲銀行因其FXOption trader隱瞞其未有受權的外匯部位,總共輸了A$360mio!
2。套利arbitrage
需要強大的IT系統支持,其回報相對和風險都比自營業務低。當中交易員會在各種不同的相關貨幣報價找出可套利的交易。筆者常説,這些traders要有最高的觸覺性和對數字非常敏感,如果你打機打得快又有紀律的話,可以常試這一份工,不過唔係好多銀行都做套利,一般都是大銀行,所以一定要有好成績才有機會。因為佢需要有好大嘅對手交易額度counterparty limit來都big ticket trade,如果size 細就唔cost effective。例如,交易員要計算OTC market 的USDJPY與IMMFutures的價格有無套利空間,又或者USDYEN x EURUSD 的價格比EURYEN cross 有無差異去arbi! 以後我會詳細說明。
3。客戶業務
一般來説,客戶做越簡單的產品銀行就越難賺錢,客戶的規模越大銀行也越難賺錢。現在外匯的透明度非常高,買賣差價又窄,一般都是從中小企及零售客戶才可有利䦞,又或者做一些創新的衍生產品。
下回開始會由最簡單的買賣差價bid offer spread講起一路到衍生產品I Kill You Later(accumulator)!Stay tuned.
Note:
*G10currencies 包括美元,歐元,日元,瑞士法朗,英磅,瑞典法朗及加元。為什麼沒有十隻貨幣?因為為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都改用歐元了。實際上澳紐元通常都包括在G10Desk。
*EMK desk 就包括所有non-G10,而最流行的就是BRICS金磚五國-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啦。
做外匯要準確捕捉貨幣走勢談何容易,就如筆者那天要捕捉青蜒站在殘荷上也來得不易!
我的投資邏輯:【第四篇:內在邏輯】 呂健中
http://xueqiu.com/1852792513/37613407
人的一生,就像在蹺蹺板上尋找平衡。總是得從低的那一頭開始往高處走。每走一步,下一步就變得更加困難。越往高處走時,便越難找到平衡。害怕和恐懼會使得內心不由自主的往後退去尋找支點,但是當內心出現無比掙扎的時候會發現想要站在最高點是多麼的困難,因為始終找不到平衡點。市場也是這樣。這個市場如同一個巨大的蹺蹺板,在緩慢的爬坡中尋找支點,不由得後退之後才發現這個支點其實就在腳下,如果想要繼續平衡,就必須大膽的向前走….
上面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淺顯的道理。大家可能都會明白。幾個月前,在一些列的事件驅動下(滬港通+降息+一路一帶)強週期的企業估值從以前的被低估以45度角的斜率快速拉回到了中位數。因為前方迷霧不明,不得不停下車來打開導航,尋找方向,(可以理解為短期的估值修復結束,此前的第二篇投資邏輯文章系列已經預判到了這個節奏的輪換)而這時,被錯殺的白馬們已經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而白馬所具備的成長+估值的優勢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所以最近的一個半月時間,我們看到的白馬們猶如奔騰韁馬,高速馳騁。成長驅動超越了價值驅動。到底是市場欺騙了投資者,還是投資者沒有看懂市場?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內在邏輯。其實這一大思維的轉換我們都應該想到,我們在國家大力倡導結構轉型的今天,在希望以科技和金融服務為驅動力取代週期性行業的大背景下,過去傳統的經濟週期行業的投資邏輯已經是簡單的估值修復,而去重新尋找新的市場邏輯。過去的十年,是以重工業化+城鎮化為大背景,以房地產+相關產業上下游為主要驅動拉動經濟增長,獲得每年這樣9%以上的增速是需要資源和環境破壞為代價,我們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國家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解決了衣食住行的問題,(衣:消費,食:食品飲料,住:房地產,行:汽車)所以,從大方向來看,能源類,資源類,地產類,等週期性行業他們的估值將很難發生系統性的提升。也就是說類似十年前的五朵金花起舞情形未來很難再次復刻上演。未來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和老齡化的提升,我們對醫療保健,高科技通訊,電子商務,移動金融,互聯網相關,體育,文化娛樂的需求將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必須非常清醒的認識到:在一定的時刻,我們要放棄原來以宏觀週期為主要依據的投資思維,取而代之的,是以新型經濟為驅動力產生的投資機會。
看到這裡,有人一定會問,那麼現階段你為何堅守金融股,保險股和地產股呢?
我的大思維是這樣的:首先要確定目前的全球宏觀背景。第一:美國經濟的復甦已經成為必然,中國經濟將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第二,牛市的充要因素是改革,如果沒有改革或者說改革遇到很大的阻力,未來牛市的進程會怎樣那都是未知數。第三,中國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性逐漸趨向明朗。而政策性風險帶來的溢價市場目前還沒有反應充分。短/中期盈利改善的驅動型因素並非槓桿的提高而是成本的降低。(利率,大宗商品,稅收)從而引導生產率提升,寡頭壟斷和壟斷性競爭的企業將享受更多的估值提升機會。在國企改革的預期下,藍籌標的的估值水平和高分紅具備很高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吸引海外投資者的長期投資吸引,目前銀行的估值水平大致是介於6-7倍左右。已經隱含了未來對宏觀經濟最悲觀的預期。不知我這種理解是否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因為我站在的角度是本金絕對安全的位置上。可以寄希望時間成本換來的未來的相對確定。
當然,目前階段我的自信建立在兩個事件性驅動上:第一,深港通。第二,國企改革。
滬港通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不提了,未來開通的深港通所帶來的機遇不僅僅是拉平估值,估值水平的接近是兩個市場融合的基礎,而更多將是人民幣國際化和連接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所以這就猶如一個雙刃劍,是便宜是貴一目瞭然。
任何制度方面的變革再資本市場上都會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而真正國企改革帶來的機會則是再經濟轉型的目前具備一定話語權的地方國企的和擁有一定壟斷地位大國企估值體系和效率體系的雙重提升。我最大的觸動,就是南北車的合併和今晚王夢茹再兩會中提到的中鐵與鐵建的合併。從過去國際上歷史經驗看,國企改革的深入會帶來估值+業績雙提升,英國在1980年代初推行的國企改革,明顯推升了英國股票的估值水平。受益於改革紅利,絕對估值從9倍PE提升到18倍PE,推行改革之後,英國股市相對美國股市的估值從1倍快速提升至1.4倍,相對估值提高40%。國企上市公司中,ROE水平偏低者較多,未來可以通過提供激勵機制,或者引進優秀的民營資本以構建混合所有制,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從行業角度來看,在向民營資本部分放開壟斷行業的背景下,能夠獲得跨越準入門檻的公司將明顯受益。
說了這麼多,基本上算是吧系統全面性的邏輯都講到了,最後講一點:垃圾股,題材股,和短期內大幅炒作的小票很有可能再註冊制+深港通估值拉平的預期下價值重新定位。雖說船小好掉頭,但一旦不小心撞到冰山,再好掉頭的船也會沉沒。
關於指數:我個人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市場將再次選擇平衡,由於蹺蹺板效應的存在短期內藍籌股的機會多過於成長股。銀行股地產股的估值修復將繼續。
呂健中2015年3月8日 凌晨
股票掌故 |
香港股票資訊 |
神州股票資訊 |
台股資訊 |
博客好文 |
文庫舊文 |
香港股票資訊 |
第一財經 |
微信公眾號 |
Webb哥點將錄 |
港股專區 |
股海挪亞方舟 |
動漫遊戲音樂 |
好歌 |
動漫綜合 |
RealBlog |
測試 |
強國 |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
龍鳳大茶樓 |
文章保管庫 |
財經人物 |
智慧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創業 |
股壇維基研發區 |
英文 |
財經書籍 |
期權期指輪天地 |
郊遊遠足 |
站務 |
飲食 |
國際經濟 |
上市公司新聞 |
美股專區 |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
娛樂廣場 |
波馬風雲 |
政治民生區 |
財經專業機構 |
識飲色食 |
即市討論區 |
股票專業討論區 |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
建築 |
I.T. |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
打工仔 |
蘋果專欄 |
雨傘革命 |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
地產 |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