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俗 語話「富不過三代」,華華一直都想知呢句話有幾多成真。滙豐私人銀行過去幾年同顧問公司Langsberg Gersick and Associates合作,研究多家華人家族企業,上星期華華有幸見到親自操刀研究嘅兩個教授Ivan同Kelin,第一時間把握機會問吓佢哋。 斷纜因長輩唔識放手 據 兩位教授講,呢句說話好多時都會應驗喺好多家族企業身上,綜合佢哋多年嘅分析,有七成家族企業唔可以過到創辦人嗰代,只有三成可以過渡到第二代,當中又只 有一成可以過渡到第三代。簡單嚟講,即係話100間家族企業,只有3間可以捱到去孫仔嗰代。Ivan同Kelin解釋,家族企業「斷纜」嘅原因,好多時同 傳統文化或企業管治因素有關,如果想增加家族企業延續落去嘅機會,佢哋建議作為長輩要懂得放手,畀後生一輩可以真正接力,擺脫傳統無形嘅枷鎖,企業管治方 面就要努力增加透明度。佢哋仲話,大家族企業內部存在唔少矛盾,好似好多富豪第二代喺外國浸完「鹹水」再返屋企幫手,新舊文化對傳統結構有一定衝擊。 港家族企業表現出色 講 到呢度,華華不期然戥好多大家族企業擔心,不過兩位教授就話,香港好多家族企業其實表現出色,尤其喺金融海嘯之下,好多家族企業都唔使靠借度日,現金及財 務情況較好,長線表現未必會差過非家族企業咁話,最重要係發展一套管理系統。其實好多香港人熟悉嘅大家族、大企業,都係子承父業,甚至青出於藍,好似東亞 李氏家族咁,仲有新世界發展彤叔鄭裕彤都有乖孫鄭志剛等接棒啦!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
|
||||||
樓市大升,大批香港人辛辛苦苦儲首期欲買樓上車,可惜仍趕不及樓價升幅,置業夢遙遙無期。面對銀紙貶值,不少人遂改變策略,變陣炒賣車位,今年車位成交量勢創回歸後新高。 炒車位者包含不同階層,其中有樓蟹師奶,亦有區議員一炮過以近千萬元,大手掃入九龍塘多個死場車位。師奶上車 近來車位炒到㷫烚烚,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首三季,純車位買賣已錄得六千一百多宗,創回歸後的新高。 四十五歲的葉杏桃,去年開始在屯門及粉嶺炒車位,至今一直有贏冇輸,每次轉手賺數萬元便火速離場,累積賺了近廿萬元,她的投資格言是「最緊要唔蝕。」 原來她有重大陰影,九七年與丈夫以二百八十四萬元,買入火炭銀禧花園六百多呎單位,即遇上金融風暴,樓價插水式下跌,「樓市呢幾年升咗咁多,我層樓仲差十八萬先返到家鄉,陰功。」 當時任職高級內衣店售貨員的她,跟做領隊的丈夫,月入合共三萬多元,惟樓按息口一度高達十釐,每月供樓兩萬元,令她倆甚為吃力。即使獨生女考進了私校,亦 無力負擔改讀津校,還要將代步的車賤賣減省開支,至愛的娛樂打麻雀亦無奈放棄,「供樓頭嗰十年,我真係冇打過牌同去過旅行,為咗慳錢,返工帶飯盒,放工一 定返屋企食飯,放假就喺屋企打機、煲日劇。」幸好捱了十多年,早前終於贖了樓甩身。 走水貨幫補收入 為了幫補生計,兩夫婦常常兼職走水貨,「我每年都要飛四、五次去瑞士開會,自己順手落法國買吓貨,上次去法國,朋友買成廿萬手袋自用,我就買咗廿幾個袋走 水貨。嗰時歐羅平,每次都可以賺幾萬,而每次公幹儲回來的飛行里數又換機票賣俾朋友。老公做領隊收入唔穩定,帶團時惟有幫人買貨,先有多筆收入。」 葉杏桃坦言變成樓蟹後,已成為驚弓之鳥,起初數年不敢沾手任何投資,直到近年才學人抽新股,「抽新股比較穩陣,而且我唔敢揸好耐,朋友話買就一齊買,一個星期就沽貨,最衰上次太心急要沽,唔係可賺多三萬蚊。」 轉手八個車位賺廿萬 去年朋友轉型炒車位,並成功有斬獲,她拿着家人借出的資本亦蠢蠢欲動,「見朋友買車位好易放租,我終於忍唔住手又試吓。」結果她與友人齊齊跑到粉嶺花都廣 場入市,以二十一萬元買入車位,成功以一千五百元租出,回報達七釐,她也坦言相當不俗,但亦火速轉售,賺了四萬元,開始頻頻炒賣車位,至今已先後放售了八 個車位。 現時她仍持有四個屯門豐景園車位,每日必到網上車位銷售網睇行情,她以專家口吻說:「網上買賣大家都唔使俾佣,直接留低手提,好快就有人覆你。豐景園回報有七釐幾咁值租,係因為隔籬翠寧花園嘅停車場係露天,有個客仲俾足一年租金我,叫我千祈唔好租俾其他人。」 計及租金,葉杏桃一年內在車市已賺了不少,但她開始嫌車位升幅慢,爆發力不及同期樓市,漸漸忘記昔日痛楚,近期已頻頻出擊睇樓,希望多買一層深水埗的上車盤作投資。「朋友住緊九龍塘豪宅,兩年內升超過二百萬。」 專吼隔涉新區 深井碧堤半島的發展商會德豐,九月亦一籃子推售車位,其中經營內衣及泳衣的廠商黎昱,以二百七十萬元買入九個車位,累積持有二十九個碧堤車位,堪稱該區的車位大業主。 儘管外界認為深井交通不便,但黎昱卻情有獨鍾,更在○三年起先後買入三個碧堤單位,將之打通成為相連複式,「我覺得碧堤第一座係樓王,八成有露台,景靚又 近海,所以今次買晒近第一座嘅車位。其實好多住深井嘅人都有車,我自己都好鍾意揸車,可以好好享受駕車樂趣。」他又表示深井一帶沒有公屋,不會有公屋停車 場頂爛市,租金更有保證。 會所貼招租廣告 黎昱自從○三年買入兩個碧堤車位後,認為車位易於打理,既毋須裝修,又沒租霸問題,在會所內貼廣告招租便可,故此便不停買入碧堤車位,「租金有一千八百元,淨回報有七釐幾,全部都租晒出去,回報好穩定,真係唔使煩。」 愛好投資車位的他,雖知悉其他地區近期亦有拆售車位,但也不為所動,「美孚交通太方便,樓齡高,算係老區,租得出回報都不及碧堤咁吸引。」反之,他對馬鞍山近海一帶屋苑的車位亦感到興趣,「住嗰區都係消費力高和年輕的家庭,駕駛人士應該比較多,車位比較值租。」 車位成交勢創新高 區議員千萬買爛車位 黎昱專吼隔涉地區的車位,相反區議員蘇開鵬卻對位處兩條鐵路交匯的九龍塘信心十足,雖然才首次沾手車位買賣,九月份已斥資約一千萬元,買入三十二個又一居車位。 惟區內人士卻笑言蘇開鵬被人搵笨,買入難以出租的死場。原來又一居共有四個車場,彼此租金一致為二千元,故此以最方便的A場的出租率最高,惟大業主卻保留 了A場收租,僅賣B、C、D三個場。三個車場賣散後,一眾業主即爭先恐後劈價求租,租金徐徐下滑,就算一千三百元亦無人問津。 而蘇開鵬買入的一籃子車位之中,更有九個位處空置率極高的B場,經紀直言場內大部分車位有水管漏水及生滿青苔,靚車肯定不願停泊,「有錢人唔行夜路,有冇覺得個場陰風陣陣呀?邊會有人泊。」故此就算蘇開鵬買入車位後,劈價至一千三百元,仍未能全數租出車位。 經紀背後笑他做了羊牯,記者約他訪問,他也坦言不熟悉車位,事前並無實地考察,買入純為睇好九龍塘樓市。 去年投地失敗 事實上,蘇開鵬非常疊水,與拍檔共同持有九龍塘多實道三間獨立屋,估值約七億元,區議會內同僚稱他為「蘇老闆」。現年六十六歲的他是潮州人,目前為鄉議局 當然執行委員,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關係密切,常以「發哥」稱呼對方,兒子蘇灝早前亦成為鄉議局顧問。他早年從事紡織,與田北俊份屬老友,故被田少拉入自由 黨。 蘇開鵬○○年起被政府委任為葵青區議員,○四及○八後再獲委任,是罕有被政府連續委任三屆公職的人。據其同僚表示,他是「典型委任區議員」,與官員關係密切,「每次開會都好識擦官員鞋,但對區議會同事就唔多熟落,開完會好快就走。」 有前自由黨員表示:「他從政只為收風,故此就算昔日在黨內任職地區事務委員會首領,亦都無心發展,搵佢傾生意就容易,好似舊年佢咪高調出席賣地,仲有份舉手競投添。」 資深炒家認為跑輸樓市 雖然投資車位之風愈來愈盛,但有「車位大王」之稱的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卻潑冷水,指現時車位回報不及樓市,「冇錯車位回報好穩陣,我當年有十釐回報,但升值始終不及樓市。」 他在○○年掃入二千多個車位,分布黃埔、海逸及香港仔中心等屋苑,但在○六年已悉數沽清,套現後買了多個豪宅及寫字樓收租,「你睇呢幾年升幅幾大,每個月 都收三千萬租。」就連沙田第一城這類上車盤,該區營業經理黎宗文亦表示過去三年,樓價升幅約四成,「但車位無乜升過,投資相當唔抵。」 湯文亮說:「投資車位,特別要留神發展商出蠱惑,刻意營造好多人排隊買車位的氣氛,其實是封住某些樓層,製造車場常滿假象。」 就好像無樓階級的吳小姐,八月底見華懋放售沙田碧濤花園車位,便勇於以三十二萬元買入,「簽約嗰時話咩車都可以泊,又話先到先得,搞到我好心急,即俾六萬二蚊大訂,後來我俾文件律師睇,先知道只限住戶泊車。」她現正忙於與華懋理論,望能討回訂金。 |
經常有朋友打比筆者,問佢間樓估唔到價點辦。其實建議買入該單位或想把現物業加按前,先到中銀匯豐的網上估價「估一估佢」,但不少行內人都知其網上估價是保守的,及有時不準確的,其實有辦法將該估價或銀行分行之結果再估高5-10%。
高5-10%有咩用? 有時都可以「救到命」,例如你買入單位A成交4.60mil,但去返銀行上會只比到4.4mil你,如你自住借九成上會,銀行只會依估價的九成借錢比你,即4.4mil*90%=3.96mil,你自己要比4.60mil-3.96mil=64萬出黎。比起你原定比一成首期,即46萬,足足多出64-46=18萬。
現時買家已將條數「計得好盡」,耗盡一生積蓄買樓。如果再要補18萬差價,都有機令佢買唔成樓!!! 買唔成而撻訂少則賠十幾萬,重則可以百萬計,死人都似!!
有見及此,homebloggerhk提供一功能,就係你先比物業地址及成交價我地,請留埋回覆方法。通常真係成交左後有份臨時合約會令間樓「成功估高」既機率增高。或有想套現之人仕,想知佢間樓套盡可有幾多都可以幫你試做,希望幫大家成功解圍。此功能將會植入在2013年2月將發佈之新介面,向直接電郵到[email protected]都可以。
新買樓宇最好準備臨約係手,村屋麻煩搵下有冇樓房平面圖,及DD/LOT number,咩都未有而又想估下價請寫多點你現時之情況,畢竟筆者是用人手幫你去估價才有望將你的估值「去盡」,等你借得一蚊得一蚊,ha~
「我唔會斬人,但我理解一個普通人已經生活忙,不忿要拎幾百蚊出嚟,我理解佢點解斬人。」去年九月一青年疑因「cut唔到有線」持刀斬人,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向本刊表示感同身受,因近月他亦被網上行玩殘。縱使預測過無數颱風的移動路徑,林超英也算不到電訊商的無賴陰招,決定現身告誡讀者。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幫襯香港電訊網上行寬頻服務近十年,因不滿其「10M」服務計劃「下載得個百幾kb」,決定終止合約。台長依照網上行要求,合約完結前一個月提出終止服務,十月初便開始張羅終止服務表格,豈料找遍整個網上行網頁都找不到,惟有致電熱線查詢,一場歷時個多月的賴皮攻防戰由此展開。 賴皮一:終止表格難求 林超英接通客戶服務主任後,要求職員提供下載該表格的方法,卻被告知該表格無法下載,須由公司寄出,再由客戶寄回,他大感詫異:「政府都有網上填表啦,我覺得好『渣』。」但要網上行寄出表格亦要過關斬將:「佢會係咁講有咩新優惠,又問點解要終止,就係唔想俾表你!」林憶述當時自己「又氹又低聲下氣」都未能成功,雙方在電話拉鋸近廿分鐘,林惟有出絕招:「講到最尾我已經冇嘢好講,只係話我唔想幫襯姓『乜』,佢先肯寄表!」 賴皮二:收機後再屈錢 林填寫表格後便寄出,又主動致電核實。十一月中網上行派員上門收取數據機,並發還附日期的單據予林作實。惟兩星期後,網上行又突然來信指仍未收到數據機,如七日內無回覆便要收取一千元「服務接駁器材費」,他頓感驚訝:「我當堂成個人彈起,我喺報紙睇番嚟嘅會發生喺我身上,突然收多一千,係咪太搏懵呀。」他形容網上行手法「污糟」:「我係退休人士先有時間同佢打電話,如果其他返工嘅人可以點搞?」他相信有不少客戶為免麻煩,可能已奉上一千元。 賴皮三:焗客戶自證清白 林超英心有不甘,於是再致電網上行要求解釋,豈料客戶服務主任卻推卸收機師傅已放工,反叫他傳真當日的收機單據以證清白。林超英即時發火,「我話有冇搞錯,你哋嘅記錄要我fax番俾你,而家唔係我去證明,而係你要證明收唔到我部機」!對話最終仍是無結果,面對網上行再三賴皮,林超英忍無可忍,終在網誌上炮轟,兩日後網上行立即跪低,主動致電表示已收回數據機並作出道歉,不過林超英至今仍未釋懷:「佢哋就係用財力,好架勢咁恰我哋市民……」 跟進:業界守則無法律效力 曾任公務員多年,善於處理複雜行政程序的林超英今次老貓燒鬚,慨嘆已步步為營,但仍被煩足個多月,更感電訊商的服務質素淪落,他提醒市民要保留所有單據及據理力爭,別讓財團有機會屈錢。本港目前並無法例針對電訊業服務質素,翻查香港通訊業聯會制定《電訊服務合約業界實務守則》,當中提到終止合約的安排不得對客戶造成不便,惟守則屬自願參與性質,實施逾三年以來,通訊局亦未發現營辦商違反守則。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守則》內容由業界制定,根本無約束力:「守則都無法律效力,會員點先算遵守守則都難保證。」即使服務合約違反守則,亦只能交由法庭仲裁。他建議市民除保留單據自保,終止服務手續亦最好親到門市處理至為穩陣。通訊事務管理局回覆,去年頭十一個月涉及互聯網「終止電訊服務安排」的投訴共有一百九十九宗,建議市民應主動向電訊商索取收據及職員編號等資料以作保障。 回應:網上行致歉 香港電訊回覆本刊,就林超英的個案道歉,並解釋因職員未有更新還機記錄,所以才會發出收取額外一千元的信件。另外,香港電訊表示,除郵寄表格,客戶可於旗下十三間專門店及客戶服務中心索取終止服務表格。(陳君沛) 壹判官 評分:劣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留得住個人,留唔住個心,電訊商再用陰招箍客,只會更令人討厭,究竟大財團幾時至明白呢個道理! | ||||
每日總有股評人嘗試解釋市場這回事,但他們的觀念變幻無常,股市跌時歸咎於油價下跌,股市升時又讚揚政府的量寬措施。這些股評人大部分時候都錯,因為他們保持專注力的能力比一隻箭豬還低,但又堅持在他們能力範圍以外,為世界上各種困局提供答案。為免令你被這種自作聰明的想法和意見迷惑,我指出一個事實: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價格下跌,對世界大多數人口來說,很明顯是正面的。石油和原料價格低了,對個人來說,等於間接退稅,對企業而言,是成本減少。無錯,石油生產企業會遭受損失,但與我們何干?油價在過去15年內上漲10倍時,他們有理過我們嗎?俄羅斯處於亂局,是因為她的主要出口產品價值大跌一半,但她也有責任,誰叫她無「好天收埋落雨柴」?石油出口國違約骨牌效應現 一群經營不善的國家收入下降,支出上升,這樣可能會間接傷害到全球金融體系。這些有可能違約的國家,通過債券市場借錢,加上一些石油勘探和大型項目等涉及數千億美元的貸款,最後可能會毫無收穫,可見問題的嚴重性。但那些地球上最富有的油企和出口國,將這些本來不屬於我們的問題,突然變成是我們的問題。油價高昂年代,油企和石油國政府個個掩住嘴偷笑,完全忘記「升得快、跌得快」的道理。同時開支與油價一樣急升,甚至更快。事已至此,賬單就像流水一樣,已經不能隨意截停。當債務違約達至一個過高的幅度,將導致信心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災難。但世界還未作好準備應付這場危機,世界各國堆積如山的債務,包括中國的24萬億美元,以及數以萬億計的日本政府債務,至於美國和歐元區,也許高達50萬億美元。他們的債主是誰?是像你和我一樣的投資者,還有銀行機構和養老基金。當違約發生時,我們間接受損。 債券市場危機四伏 當你掃視全球政府債券市場,你會對收益率之低感到詫異。其中日本每年的0.3%,德國的0.45%,法國的0.7%,意大利的1%,英國的1.7%,美國的2%以及澳洲的2.7%。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68
收二千蚊搬遷 服務用唔到 電盈無賴照收月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61
唔熟唔食 亞視縮數減騷 六合彩周嘉莉:最低工資都唔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154
分析員估唔到個結局 林智遠 Nelson Lam2016-09-08 N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30
近排貼唔到相1 : GS(14)@2010-07-24 00:00:42![]() 2 : abbychau(1)@2010-07-24 12:01:45 fix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32
我女朋友前排同我講,你買唔到樓我唔嫁你。1 : GS(14)@2010-10-24 13:08:5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4586211 昨日的真情對話分享會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 430名學生分別來自 34間中學和大學,在逾一小時的提問環節中,有 22名學生發問,其中 17人針對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房屋政策,其餘涉及運輸和基建等問題。 全場熱烈掌聲回應 「我女朋友前排同我講,你買唔到樓我唔嫁你。」現年 19歲的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一年級生王俊堯在發言開首,即道出一眾 90後青年心聲,博得全場熱烈掌聲。他批評政府推出的置安心計劃力度不足,且無法打擊熾熱炒樓風氣,「家出現嘅情況係,有屋冇人住,有人冇屋住」。鄭汝樺回應時大講風凉話:「你返去真係要同你女朋友傾吓,結婚係咪一定要買樓呢?」她表示,學生若要買樓,但能力有限,可選擇離市中心較遠的私人樓宇或購買二手居屋,「如果你個價值觀就係結婚一定要買樓,你可能真係少咗好多選擇,但就多咗好多磨擦」。 王俊堯表示,雖認同鄭汝樺所指買樓要量力而為,但不滿她避談炒樓問題,只硬銷置安心計劃,「係咪幫助市民咁大呢」?他說,與女友拍拖一年多,女友母親說:「佢話冇樓就唔好嫁,住公屋都唔好。」他預計畢業後能月入二萬元,儲起 8,000元作首期,盼在 28歲時置業,屆時可能仍要家人協助才能上樓。 政府逼市民做房奴 除置安心計劃,會上要求復建居屋聲音不絕於耳。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許同學不滿鄭汝樺堅持不復建居屋,是「逼市民淪為房奴」;顯理中學一名學生亦指,大多數民意均支持復建居屋,惟政府逆民意而行。協和書院陳同學亦質問鄭汝樺,指每年公屋單位供應量少,漠視籠屋和板間房居民上樓的渴求。 面對排山倒海的提問,鄭汝樺只顧舊調重彈,否認受制於地產商而不復建居屋,又重申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約 3年。分享會結束後,青年協會原先安排記者向鄭汝樺提問,當一眾記者在會場外等候時,鄭汝樺頭也不回離去。 學生質問鄭汝樺語錄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許同學: 香港住屋最核心問題,其實係香港人淪為房奴! 崇真書院羅同學: 點樣令我哋對香港住屋、房屋有希望,唔通真係為樓死、為樓亡? 聖保祿學校林同學: 如果局長有一日乘搭地鐵,遇上早幾日電纜事故,你會點應對?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李同學: 家最多怨氣係 80後青年,佢哋 24歲人到 30歲,係咪真係可以儲到咁多首期買到樓呢? 顯理中學盧同學: 政府有 669億興建高鐵,做乜唔考慮回購東隧和西隧,如果政府連市民嘅交通都處理唔到,又點談得上同中國內地咁多億人去連接呢? 資料來源:青年協會真情對話分享 2 : 黃金蟲(1617)@2010-10-24 18:47:35 這個大學生的說話 聽下來心裡大罵了一頓 跟之前有兩位專業人仕想在中環置業一樣 "睇餸食飯"可以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